『壹』 科幻悬疑电影《降临》与原著《你一生的故事》随便聊聊
电影《降临》改编自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上映至截稿时间(02.13),豆瓣12万+的朋友进行了打分。截至发稿前,分数高达7.8分。
我们来看看豆瓣的朋友给出的简短评论先。
貌似评论还是以表扬为主,还参杂了一些剧透。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让我们回头来看下豆瓣读书上该片原著的情况。
不愧是科幻届的高分神作。
举个例子,三体的1,2都是8.8分。三体的3是9.2分。
什么?你说无图无真相?
让我们言归正传。
介绍下原著作者。
特德·姜 1967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杰斐逊镇,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并不多,自 1990 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总共发表的作品只有八篇,且都是短篇或中篇。尽管如此,他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原因很简单:他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八篇小说让他捧回了包括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在内的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
他在国内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特德·蒋”,这来自于英文名 Ted Chiang 的音译,但其实他姓姜,中文名叫姜峯楠。
上图位影片中与外星人交流的过程。写字板上写着HUMAN(人类)。
在众多描写外星文明的科幻小说中,《你一生的故事》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主题。当多数科幻作家都热衷于刻画异族间的交流,却往往狡猾地回避了至关重要的“语言障碍”时,《你一生的故事》以语言学为基础,讲了一个有关认知世界方式的故事。
在《你一生的故事》中,外星人的外号叫做“七肢桶”,长的像是昆虫型的气垫飞船。他们的口语语言,以及文字语言是两套并不相同的语言系统——这和人类的文字就是对发音的书写表述不同。他们的文字像是中国的象形文字,不是靠一个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词来表意,而是将所有需要表达的语意都统一在一个字内。语意越是繁复,这个字就越是复杂。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Amy Adams饰演的语言学家Louise看到从天而降的巨大不明物体中。从直升飞机的视角望去,巨大、黑暗、未知、压抑的恐惧牢牢缠绕在人类的头顶。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点像《星际穿越》的主旋律,但那部更空灵,而这部更恐惧。这是小说给不了的背景交代,也是电影的成功之处之一。
Louise和Ian逐渐向外星人接近,学习他们的语言。这里,影片第二次用镜头语言把晦涩的小说文字做了解读:圆形的、非线性的语言,和思维方式。Louise她们持之以恒地与七爪怪建立词汇表,一个一个地了解他们的词汇,然后逐渐发现,语言带来的改变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小说看到这里时,各位可以回想了一下学习语言的过程。
中文和英文无疑是地球上相差最大的两种语言之一,一种表义,一种表音。由于学习英文的时间太晚,笔者没有觉得语言给我的思维方式带来特别大的变化,除了主谓宾有时候会交换位置以外;所以看来基于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这个事实,语言之间的区别是可容的。
然而这群外星人的语言显然是基于他们的时间观念,由于能看到非线性的时间,他们的语言也是非线性的,影片中的比喻是假如你用左右手同时往中间写字,你必须在一开始就了解你要写的每个字和全部故事。嗯,很高大上的语言。
举个例子,考试答题的时候可以写完答案还可以直接把自己分数都写出来,甚至可以写上去考完回家会不会挨揍,要不要请家长。这种语言简直令人发指。
再发展下去,也就是他们能够同时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于是从这里才进入了影片所要表现的重点,即学会了外星文字的Lousie能够看到她整个的人生。她能看到自己的恋爱、未来的丈夫,也能看到自己的孩子Hannah,她出生、成长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影片中关键问题是:如果你知道以后能发生的事,你会做出改变吗?
笔者认为该片改编败笔在于最后致电中国领导人,并说出magic words。这个太扯了,典型的政治牵扯,原著中就没有出现过。有这个必要么?完全把原著的体验给打破了啊,瞬间下降n个档次。
电影的片名改变成为《降临》(Arrival),可能是为了更加突出外星文明来临的主题。艾米·亚当斯饰演女主人公Lousie。杰瑞米·雷纳饰演她的物理学家搭档。
最后再来一张海报。
什么?你问电影到底怎么样?
笔者只能说:杰出的原著,合格的电影。
『贰』 如何评价电影《降临》(Arrival)
《降临》总体还是不错的,影像化的外星生物形象,在配乐和环境氛围的配合下,前期呈现出神秘恐怖,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怪异的造型又有些让人心生亲近,对露易丝和外星生物的接触也不感到排斥,这已然是一种成功了。
外星飞行器的造型也很与众不同,全景时够震撼,有质感,内部运行的重力理论也很精妙,配上诡异的音效,效果奇佳。
最妙的则是对外星人语言的设计,在所有外星科幻片中外星人要么哼哼啊啊发出怪异音节,要么一口流利英语的境况下,七肢桶的这种涵义丰富的可视化语言非常有想象力。
尽管是在原著描写基础上设计的,但真正借用东方水墨的风格,设计出这种契合东方哲学周而复始哲学思想,又非常有美感的语言形象,依然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剧情简介:
地球的上空突然出现了十二架贝壳状的不明飞行物,悬浮在十二个不同的国家的上空,外星人向人类发出了讯号,但人类却并不能够解读。美国军方找到了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斯(艾米·亚当斯饰)和物理学家伊恩·唐纳利(杰瑞米·雷纳饰),希望两人能够合作破解外星人的语言之谜。
经过数次的接触,露易丝发现外星人使用了一种极为特殊的圆环状的文字,并逐渐了解了其中的奥妙。由于一直无法确定外星人来到地球的真正目的,中国、俄罗斯等四国决定对外星人发起进攻,美方亦决定放弃研究将全部人员撤离,在这个节骨眼上,露易丝终于明白了外星人的意图。
『叁』 如何评价电影《降临》(Arrival)
评价如下:
这是一部虚构的既能回忆过去但更多能预见未来的文艺兼科幻片,主要讲的是虚构的未来会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外星人。《降临》的魅力就在于,在走近黑暗的银幕前,完全不知道我将要面对什么,其感受类似于路易斯第一次坐着升降车进入黑色的外星人飞船一样,充满着好奇和神秘。
影片一开始关于路易斯生活场景的接受,影调非常真实,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然主义。摄影师并没有去修饰什么,大多数场景,甚至包括“贝壳”之内的,依然是以真实光效为主。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把里面的场景拍摄地更加具有戏剧张力,光效更加“绝妙。
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从我的观点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他们相信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信息,并且对它充满了智慧,真实是悲悯。这就是差距,一种看不见的,巨大的,不可超越的沟壑,横贯在我的电影和他们电影之间的东西。
影片最后,结束了一切危机,露易丝也意识到了之前那些闪回全部都是她所洞悉的未来,所以她问伊恩:如果已经知道未来,你会选择改变还是接受?那时的伊恩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七肢怪星语,自然也没有读懂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但他倒是很直言不讳的对路易斯表白。
最幸运的不是看到外星人,而是遇见了你。」对于这样一句话,我相信此时露易丝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正如她在旁白里所说,即使知道了生命的旅程,以及将走向何方,我依然选择拥抱它,并欣然接受每一个时刻的到来。
整部电影在这里得到升华,正如罗曼·罗兰那句话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如果你有注意到电影开头的第一个画面,是露易丝家里面对湖面的客厅里空无一人,餐桌上放着两支高脚酒杯。
而电影中最后一个画面,是露易丝和伊恩在客厅里喝酒吃饭跳舞之后,最后决定去(卧室)做爱做个孩子,电影的首尾在这一刻形成了完美的闭环,也呼应了电影的主题,时间不是线性的,故事的结局也是故事的开始。
『肆』 如何评价电影《降临》
转自微信公众号:Lemon·Lime 公众号ID:Lemon-Lime-aid
今天是大年初一,柠檬君除了晚饭前去体育场溜达了一圈之外,没有再出门。出门到了大街上,发现整条街基本上空无一人,感觉人没了连PM2.5都要下降十几个百分点,整个小县城空荡又阴沉的让人觉得有点恐怖。在这样的情形下,柠檬君一边遛弯一边想着最近在电影院看过的一部科幻片《降临》。
柠檬君觉得这个片名翻译的并不好,翻译的太直白,不能突出电影的特色。“Arrival”用英文表达,会觉得简洁又冰冷,很容易贯通电影的感情色彩,但如果直接用汉语翻译过来,就会让人觉得没什么触动性,还不如什么“异空间接触”之类的更吸引人,额,板砖勿拍。
说到外星人的科幻电影,不知道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异形》、《独立日》这种,外星生物入侵人类,然后展开自卫反击战,英雄崛起、个人主义、末世情节诸如此类。但是《降临》讲的并不是这些,里面的外星人跟人类更多的只是接触、沟通、传达,没有威胁,没有战争,没有爆发,没有明确意义上的剧情高潮,不过多触及感情色彩,它另辟蹊径的走了一条静默式情节发展的路线,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它归为文艺科幻片。
电影改编自一名华裔作家特德·姜的短片小说,这部电影也明显带有中国文化的痕迹。这部电影的主演,也是绝对第一视角人物叫 Louise,是一名著名的语言学家。这个职业是和电影主题直接相关的,因为它讲述的就是语言对一个人思维世界的改变。这里忍不住提到一个话题,科幻应该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即使有想象力的发挥也不会与现有科学理论相悖,最起码不会被简单的证伪。 而这个电影的基石是建立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上(Sapir-Whorf Hypothesis),这个假说认为,人类的思维模式会受到所用语言的影响。个人感觉好像是那么回事。。。
主人公Louise在一次外星人事件中,被军方派往现场与外星人进行交流,由于外星人与人类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所以Louise决定先教他们使用人类的语言。在接下来的逐渐接触中,Louise发现外星人有着高度的文明(但不知道为什么长得像章鱼),并主要使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进行交流,就是图片中这种类似鬼画符的东西。这种文字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也就是自成一体。
这种文字语言会改变了使用者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时间不再以线性的方式进行,而是成为了四维空间里的一个维度,可以进行跳跃式的发展。由于对这种语言的逐渐熟悉,Louise具备了预见未来的能力,刚开始她不能理解时间碎片里的内容,是因为她两种思维方式发生了冲突,所以她向外星人寻求帮助。而这时由于沟通上的误解,导致人类和外星人即将发生战争。
接下来两者之间唯一的一次正面交流,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和结束,外星人短短的几句话解释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我也不清楚什么时候Louise已经能够和外星人直接交流,之前她需要借助工具)。外星人来地球是为了让人类掌握这种语言,人类在习得这种语言后能够在3000年后拯救外星人。其中外星人说的一句话非常有意思,电影给的解释是“Abbot is death process。”对于外星人来说,这一切都只是process“过程”,也就是可预见的,而它们只是去完成这个过程。
“Louise has weapon”也就是让Louise学会这种语言,是它们来地球的原因,当完成这件事之后,它们就可以撤离了。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既然能够预见是让Louise学会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出动12艘飞船。那是因为未来虽然是可预见的,但是对它们来说不应该去改变(有点老子的道家学说意味),这个是整片的思想基石,对地球人来说所有的行为依然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在进行,虽然现在他们能够预见未来,但是仍然会去完成整个过程,因为他们没有因果和前后关系,只是按照合理进程的指示去完成这个过程。
可以说,在这个时刻以前,电影都没有明确提过未来可预知的事情。在这一瞬间,观众和主人公同时明白,原来以前看到的碎片画面不是梦境,也不是现实,而是主人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预知的未来画面。在未来她和物理学家的男主人公结婚,并生了一个小女孩,这个女孩叫Hanah(名字没有前后,和外星文字相同),后来这个小孩在十几岁的时候会早夭,并死在她的怀里。男主人公因为知道她已经预见女孩会早夭还要生下她,而跟她离婚,她独自抚养小孩到十几岁直到她死去,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痛苦。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已经哭了,除了那些看不懂的,不过也无所谓。。。这部电影的内容核心其实是在人性上,女主人公拥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提前得知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仍然选择按照预知的未来结婚并成为一个母亲,虽然这些幸福都是短暂的,但是她的思想和外星人的文字已经完全融为一体,她融汇了这门语言的精髓。那就是,不管未来发生什么,舍弃所谓的因果关系,而选择去填补完成这个过程。你可以把它当做是因为语言的影响,也可以当做人性的最终升华。
这部作品本身的主题就是关于人性的选择和思考,但是电影似乎把更多的篇幅放在前期主人公和外星人的沟通交流学习的环环相扣中去了,关于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前期只放了短短的画面闪现和影片的最终片段,这样做其实也比较合理的,因为关于人性深度思考的电影很多,可以想象一旦在这块铺陈开来就会显得了然无趣。这部电影可以算得上近期的神片之一,尤其是现在国内粗制滥造的电影院里能看到这种逻辑能够自洽、情感能够共鸣的作品实属难得一见。对比之下新海诚的《你的名字》,漏洞多的根本没法看下去,所谓的感人也是陈白空洞。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主人公Amy Adams的表现,她属于大器晚成型的女演员,30多岁的高龄还在演迪士尼的《魔法奇缘》,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多演《闰年》《朱莉和茱莉亚》这种甜姐、傻大姐式的人物,但是进步飞快,近年她多参演文艺片,比如《在路上》《她》《夜行动物》,表演越来越细腻,提名过奥斯卡,希望早日拿下。(前面几部也都非常不错,可看度较高)
『伍』 对于电影《降临》(Arrival)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很科幻对于这个片名翻译的并不好,翻译的太直白,不能突出电影的特色。“Arrival”用英文表达,会觉得简洁又冰冷,很容易贯通电影的感情色彩,但如果直接用汉语翻译过来,就会让人觉得没什么触动性,还不如什么“异空间接触”之类的更吸引人,额,板砖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