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音乐的电影有很多,真正用视觉观察并展示音乐的则凤毛麟角,《爆裂鼓手》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两个音乐狂魔的乱战。尽管后半段的编排没有前半段神奇,而且除了打鼓,内曼的可谓一团遭,但电影仍然值得满分推荐。节奏,剧情,表演都很棒。在我看来,这两个人有些像小两口,有些离不开彼此的感觉,只是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但也是个性使然,相辅相成,相恨相杀。影片的节奏推进如同其主题的爵士鼓一样疯狂不羁,一路狂high到底,中间有好几部分都紧张得人手心捏汗。
另外,影片的视角极其客观,导演把自己想要讲的故事拍的热血沸腾,并且刻意不引导大众评论的方向,却更加值得玩味人性。电影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恰到好丑,没有对男主的未来,感情做过多的描述。因为男主已经突破了自己的极限,这就够了,其实大部分人都像男主一样被人鄙视,不被认可,但能像他那样疯狂,勇敢,甚至入了魔一样恐怕没有几个。
⑵ 谁有关于疯子的行为,真实的也好搞笑的也好,有关于疯子的电影吗
《第8日》
影片的开头,乔治(弱智少年)说:
很久以前,没有东西,只有音乐。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后来有了地球。
第二天,大海出现了,它会弄湿了脚,风很舒服。
第三天,有了唱片。
第四天,有了电视。
第五天,有了草坪。你要是剪它,它就会哭。你必须对它好,对它说好话。摸一下大树,你就会变成大树。假如你闭上眼睛,你就会成为一只蚂蚁。
第六天,出现了男人,五光十色的男人。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刺痛你。他们结婚了,下了种子,是个男孩,他们叫他:乔治
第七天,是星期天,该休息了。
第八天,乔治遇到了哈里。
影片的结尾,亨利说:
很久以前,什么都没有,只有地狱。
第一天,有了太阳,它很刺眼。
第二天,有了水,它会弄湿脚。
第三天,有了草坪,你剪它的时候,它会哭。你必须对它好,说好话给它听。要是你摸一下树,你就会变成大树。
第四天,有了牛,它们喘气的时候,发出热气。
第五天,有了飞机,即使你不乘坐,它一样从头顶飞过。
第六天,有了人。男人,女人,孩子。我喜欢女人,因为你亲她们的时候,她们不会刺痛你。
第七天,为了休息,有了云。如果你久久地注视它们,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故事。然后,他觉得一切都有了。
第八天,他创造了乔治。乔治很棒!
影片开始的时候,因为新奇而关注!
影片结束的时候,因为感动而回味!
法国影片《第八天》,充满田园迤逦风光的画面,一个找不到快乐的、孤独的中年男人和一个让你感染快乐的弱智少年的不期而遇,引发了那种让你想找回纯真与快乐的思考。
《逃往疯人院》
描述了上世纪50年代,瑞典法律强制一些被认定不适合生育的女性,包括弱智、癫痫患者甚至贫困人家的女性,实施绝育手术,以使国家的新人类更健康强壮。故事的真实性让影片看起来着实有些触目惊心,而制片人安德斯·兰德斯壮更在记者会上透露,《逃往疯人院》本身讲述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逃往疯人院》的编剧谢尔在写作过程中,视力逐步下降,他一直都在和时间赛跑。作品完成后,谢尔也彻底失明了。影片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映时,他只能听电影的声音和观众的掌声,看不见其他的一切。这个故事让发布会现场上的每个人无不动容。大家用热情的掌声献给了这位为艺术鞠躬尽瘁的编剧。
《雨人》
查理巴比特在工作和生活一片混乱时,突然接获父亲的死讯,并在父亲的遗嘱中发现他把大部分的遗产留给雷蒙巴比特——一个查理毫无印象的哥哥。为了追查真相,查理来到了雷蒙长期居住的精神疗养院,发现雷蒙是个严重的自闭症患者。原来在查理两岁的时候,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父亲惟恐雷蒙受到刺激不能控制情绪而伤害查理,于是把他送到精神疗养院,一住三十年,以至于查理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哥哥的存在。
生性油滑的查理不甘心巨款落在呆子哥哥手中,便假意替雷蒙申请出院回家,途中刻意讨好雷蒙,取得他的信任,伺机谋夺他手上的遗产。然而在和雷蒙的朝夕相处下,查理发现雷蒙是他儿时的玩伴,手足之情渐渐滋生。同时,查理也发现了雷蒙在数字上过目不忘的惊人天赋,决定带他到赌场一试身手。就在这段长途旅程中,血缘的亲情打破了原有的疏离,真挚动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请你闭嘴》
本片讲述的是让.雷诺扮演的杀手Ruby为了被仇人杀害的妻子,而走上了复仇之路。期间他遇见了有着善良的热心肠并且还有点愚蠢的Quentin......
《弹簧刀》
主角是有智能障碍的卡尔,他的情感和心理却十分健全。影片讲述他为了自己朋友的安宁生活,在清楚知道后果的前提下,将搅乱好友男孩一家生活的混蛋杀死,自己再度回到了精神病院,并且要在此呆上一辈子。影片中有一个段落,是卡尔和男孩快乐的生活、游戏、说话,简单的工作和食物,似乎已经是完美的一切,让人不禁觉得,傻子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⑶ 《海上钢琴师》类似的电影
1.莫扎特传
看完《莫扎特传》让人心情有种伤感中带着激动,这是一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更是一个音乐巨匠在人间被摧残的记录,又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不是一个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们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趣味和色彩,却又让凡人们感到惊惶失措,他们的才华和性格造就了他们的成就,同时也让他们陷入轮回般的天才折翅的故事中。
2.一曲难忘
影片描述了波兰音乐家弗雷德里克• 肖邦短暂却永恒的一生,刻画了一位赤诚的音乐家如何实现梦想,徜徉于艺术的殿堂;又是怎样消耗生命,拯救罹难同胞的故事。此片别出心裁动用了浓艳的色彩,富丽堂皇的布景、考究的画面和各种蒙太奇手法,被人誉之为“五彩缤纷的狂想曲”,极富娱乐性,格调一流。
3. 钢琴师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这也是波兰斯基最好的作品之一,片中布罗迪演奏的几段钢琴曲让人难忘。
4. 闪亮的风采
这是一个人的音乐人生,天才和疯子往往也就一线之间。 电影里很多片断让我记忆深刻,特别是看到戴维从窗户里目送父亲离开的那段时我泪流满面,一个父亲无奈懊悔还有深深的感情刻印在那个饱经风霜的背影上。如果让他能重新选择他肯定会选择一条更适合儿子的路,可是人生就是这样,永远无法重来。
5.翻曲谱的女子
讲述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细腻、耐人寻味又带点神秘的电影,有浓浓的法国气息。一件很小的事情,很可能也会改变你的一生。一张签名照改写了十岁女孩的梦想,也毁灭了那位演奏家的下半生幸福生活。
6. 钢琴课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是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长电影。这里所说的成长,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从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长,而是一个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冲突中寻求平衡,以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影片把环境设置为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就是为了要让一切沉淀下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没有声音,只有旋律,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饱受煎熬,然而把挣扎变做无奈之后,却又沉醉其中的舞蹈。生命是一场无休止的挣扎,男人将之化为战争,女人将之化为舞蹈。
7. 想飞的钢琴少年
同样是部经典的片子,它不同于同是描写钢琴的海上钢琴师,他没有那种忧愁和阴郁,更没有最后与船和钢琴同在的钢琴师的气魄,它所拥有的是一种宛如孩童般梦境纯真的感情,氤氲着安宁的气息,全片都伴随着典雅的钢琴曲,更令人称道的是本片中所有的曲子都是由男主角亲自演奏的,而他本身也是个富有才华的钢琴少年。整部电影都有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对白和场景,而飞翔与钢琴的主题更是让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对于本来就对钢琴有着好感的我,更是十分特别。120分钟的时长丝毫不让人感到乏味,的确是一部值得欣赏的好电影哦!
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气,有时你觉得平淡无味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如获至宝,只有懂得追求同时又懂得满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8.琴键四分钟
这是前段时间看的一部德国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它以流畅的镜头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整部影片节奏流畅,镜头干脆利落。可以说,编剧、导演和演员都称得上无可挑剔。而且片中的音乐,特别是钢琴演奏,也很精彩,因而可以说,能推出这样的影片,德国无愧于被称为音乐的国度。片名“四分钟”实际上指的的是影片最后结尾的一段,不由让人拍案叫绝。即使看完之后过了很久,再次回想起的时候依旧能够激荡人心。而当观众现场观看的时候,也会忍不住为影片的最后四分钟而鼓掌欢呼。值得一提的是,片尾那四分钟的钢琴演奏不是传统的钢琴曲,而是加入很多自由发挥,更具现代感,有点NEWAGE的味道,真的是非常令人难忘。
还有《钢琴之森》,《为了霍洛维兹》等有关钢琴的电影。
⑷ 波西米亚狂想曲评价到底好还是坏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波西米亚狂想曲》自上映以来颇受争议,有人为之沉沦,有人弃如敝履,当然就事实来看,前者更多。某墨在这部电影之前并不了解皇后乐队,站在一个纯路人的角度观看这部影片的只有一个感觉——震撼,尤其是最后一场演出——绝对的震撼。
⑸ 求追龙2电影插曲(疯子)Jan Curious MP3下载感谢万分
Jan Curious_刘敬雯-疯子-《追龙Ⅱ》电影插曲.mp3: https://nhdyx1.pipipan.com/fs/57132-395076663
点击普通下载即可,希望您能满意,可以的话请点个赞,感谢^_^
⑹ 关于歌剧魅影这部电影
概述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译做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
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剧院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盖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1868-1927)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这方面,舞台设计玛莉亚·布琼森自然功不可没。
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剧情简介
序幕
故事开始在1905年,年迈的贵族Raoul Vicomte De Chagny正在巴黎歌剧院参加一场拍卖会。拍卖师拍到一个八音盒。在竞拍过程中,参与竞价的Giry夫人见Raoul想要这个八音盒,就放弃了。Raoul如愿得到了八音盒。随后,拍卖师又提到了下一个拍品:在著名的Phantom事件中摔得支离破碎的大吊灯(Chandelier)。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清楚修复后的吊灯,拍卖师开启了吊灯上新安装的电灯,一时灯火通明,Phantom的主题音乐响起,舞台上的大吊灯也随之升起。
第一幕
舞台灯光恢复正常,而时间已经回到了30年前。那是巴黎歌剧院的舞台上,艺术总监Reyer先生正在帮助首席女高音Carlotta和首席男高音 Piangi(Carlotta的情夫)排演歌剧Hannibal。而Giry夫人也正在指导伴唱伴舞的女孩子们进行练习。这时,即将退休的老经理带来了两位客人Firmin和Andre,他们两位即将接任歌剧院经理的位置。正当Carlotta在为两位新领导献上一首当晚准备演出的Think of Me时,突然从舞台天幕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景引起了骚乱,大家纷纷猜测这是歌剧院的幽灵(Phantom of the Opera)干的。Carlotta耍起小脾气不肯继续排练,并且离场声称不再参加歌剧院的演出。正在焦急的时候,年轻的伴舞演员Meg Giry(Giry太太的女儿)提出让她的同伴,也是伴舞的Christine试试看,并得到了Giry夫人的支持。结果,在排练场和当晚的演出中, Christine的歌喉征服了所有的人,包括当晚到场观看演出的年轻的贵族Raoul,他也是歌剧院的资助人。
回到后台,Meg问Christine是谁教会她这么美妙的歌喉,Christine却说不知道,并提起她去世了的父亲曾经提到过一个“音乐天使” (Angel of Music)会来保护并指导她。而她就是在自己的化妆间里经常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来指引她练习,她觉得这就是那个天使。正在这时,Raoul专门来拜访了,原来Raoul认出了台上的Christine就是他儿时的同伴。Raoul准备邀请Christine共进晚餐,于是就出门去取放在外面的帽子。这时,房间里又出现了Phantom的声音。Phantom愤恨地责备Raoul企图引诱Christine离开音乐的王国。Christine被 Phantom的声音震慑并迷惑,通过Phantom设置在穿衣镜上的机关,跟随Phantom走入暗道。等Raoul回到屋内,已经空无一人。
Phantom用歌声引诱Christine来到他居住的地下湖心的屋内。在这里,他继续用Music of the Night引诱Christine的心智以及表达自己的爱意。最后,Christine在看到Phantom做的穿戴婚纱的自己的蜡像后,在 Phantom的美妙的歌声中晕厥过去。Phantom让Christine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则埋头进行新的歌剧的创作。
第二天,Christine慢慢醒来,先发现了身边的一个小八音盒(就是Raoul后来拍得的那个),渐渐又回忆起昨晚是如何跟随Phantom下到这里的。好奇心驱使她壮胆趁Phantom不备而摘下了Phantom的面具。Phantom惊恐万状,恶毒地诅咒Christine的好奇心,说再也不会让Christine自由,转念又劝Christine不要害怕,相信随着对他的了解,恐惧终究会转成爱意。并告诉Christine他准备送她回去。
当Phantom通过他自己设计的暗门突然出现在后台时,正好碰到舞台工人Buquet在演示给剧院的女孩子们如何通过高举双手保护自己不被旁遮普套索套住。Buquet所言所行一切都被Phantom看在眼里。路过并目睹一切的Giry夫人警告Joseph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否则将会遭致 Phantom的可怕报复。
Phantom把Christine带走后,剧院里着实忙乱了起来。Firmin和Andre看着演出门票飞快地售出,心里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自己的业务不错,着急的是Carlotta使性子不肯来,Christine虽然出人意料地成功,但是又突然失踪。正在忙乱时,他们各自收到了写在信纸上署名 O.G.的命令,要求赶快补发积欠他的工资,并且将Christine取代Carlotta成为剧院的首席女高音。他们正在猜测这会是哪个疯子的行为时, Raoul拿着他收到的一张字条也来质问他们Christine到底在哪儿,原来字条上威胁说如果谁想把Christine占为己有,就再也不要想看到她了。三人正琢磨着呢,Carlotta突然出现在剧院,出示了又一张写着威胁她不许阻拦Christine的锦绣前程的字条,并且不听解释指责Raoul 在背后操纵一切,就是为了捧红Christine。正在乱的不可开交的时候,Giry夫人带着Meg前来告诉大家Christine已经回来,只是因为很疲惫所以谁也不能见,并且带来了一张字条,上面大意是:今晚演出的歌剧Il Muto必须由Christine来演主角伯爵夫人,Carlotta只能演一个不出声的传令仆从,而且剧院的5号包厢必须给Phantom空出,好让他象以往那样前来观赏。如果这些命令没有被遵守,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将会降临到歌剧院的头上。
Carlotta自然无法接受这种安排,她歇斯底里地咒骂着,吓坏了两位经理,于是Firmin和Andre连忙用一曲Prima Donna来安慰Carlotta,总算让Carlotta安静了下来。而且Firmin不顾Giry夫人的劝阻,公开宣布Christine出演传令仆从,Carlotta出演主角伯爵夫人。神通广大的Phantom果然听到了,并且发誓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当晚,演出开始了,为了帮助Firmin他们阻挠Phantom的计划,Raoul坐入5号包厢。Phantom被他们的轻蔑激怒了,先是将舞台上傲慢的Carlotta的嗓音变成了蛤蟆叫,导致演出的中断,后来又在芭蕾表演的时候把已经被旁遮普套索绞死的Buquet的尸体从舞台天幕上吊下来,引起了观众们的慌乱。Christine和Raoul趁着大家的惊慌,逃到了屋顶上。在那里,Christine向Raoul诉说了自己的遭遇,Raoul一面安慰她说这一切都是梦境,一面向Christine表示了埋藏已久的爱意,两人合唱了一曲All I Ask of You互表心意。然而这一切还是没有逃出躲藏在暗处的Phantom的监视。在Raoul和Christine相拥离开屋顶后,Phantom痛苦于 Raoul对Christine的迷惑以及Christine的背叛,决定诅咒他们。在Il Muto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剧院的大吊灯坠下砸在Christine跟前,毫无疑问,这就是Phantom的愤怒所示!
(第一幕完)
第二幕
幕间曲过后,舞台上出现的是戴着面具的Firmin和Andre,时间已经是继吊灯坠下后大概6个月了。已经是新的一年。期间,Phantom没有再来打扰任何人,新的吊灯也安装好了,于是人们在剧院里举办了一次化妆舞会(Masquerade)来庆祝这新的生活。已经秘密订婚的Christine和 Raoul也在人群中携手共舞。虽然Raoul很希望公开这个秘密,但是Christine依然害怕Phantom会知道后威胁他们的生活,要求 Raoul继续保密,并把Raoul给的订婚戒指串在项链上,而不是戴在手上。Raoul虽然不是心甘情愿,但也无可奈何。
正在欢乐进行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红色死神面具的客人,大家都被这奇异吓人的装束震住了。来者正是销声匿迹许久的Phantom。他带来了刚刚写就的一出歌剧《唐璜的胜利》(Don Juan Triumphant)要求剧院上演。并且,在再度消失前,他从Christine脖子上夺走那枚戒指,告诉她他还没有放弃她。
舞会不欢而散,Raoul见Giry夫人心事重重,就上前询问她是否知道Phantom的底细。Giry夫人在Raoul的苦苦劝说下,这才道出 Phantom的来历。原来几年前,巴黎来过一个江湖马戏团,除了表演杂耍,他们还展出一些畸形人供大家娱乐,其中有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怪脸人,却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建筑师,音乐家。后来,这个怪脸人逃出了笼子,大家遍寻不着,都以为他已经死在某个角落。而Giry夫人则清楚意识到,之后出现在歌剧院的 Phantom,就是这个怪人。Raoul听到这一切,心中飘过一丝寒衣,还想继续追问,但是Giry夫人已经不敢再说下去,他也只得作罢。
两位经理对着新的总谱一筹莫展,说实话,他们不想听从Phantom的命令,但是实在害怕再来一次以外。这时,他们又收到了Phantom发来的字条,上面对歌剧院的人事安排等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接着,Carlotta和Piangi又闯了进来,大呼小叫,原来Phantom给Carlotta在戏中安排的是一个只有合唱的小配角角色。Carlotta无法接受,说这是对她的侮辱。Raoul带着Christine前来询问两位经理到底有无决断,是否让 Christine出演主角。而Giry夫人又带着另一张字条匆匆赶来。Phantom在这张最后指示中声明他的要求必须都得到满足,否则,更大的灾难将会等着他们。大家一时没了主意
Raoul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跟两位经理商议一切按照Phantom的意思办,但是另外他们将布置岗哨,诱捕Phantom。Giry夫人听了十分惊慌,极力劝说他们,但是三人不听,Christine虽然百般恳求他们不要让她陷于其中,但是经不起Raoul的规劝,遂答应了他。当然, Phantom也没有错过他们的谈话。
于是乎,一切都开始行动,Reyer先生开始给大家排练新的歌剧,在嘈杂的排练房里,正当人们忙碌q且紧张到了极点的时候,突然放置一旁的钢琴在没有人弹奏得情况下自己弹出了排练曲目。惊惶失措的Christine夺路逃出,来到了父亲的墓地前,向墓碑上的父亲塑像诉说着自己的忧虑和恐慌,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突然,Phantom又出现在了她面前。Phantom告诉她自己就是他父亲说的Angel of Music,就是来引导和保护她的。被过度惊吓的Christine再次被Phantom迷惑住。这时Raoul也闻讯赶到了墓地,并力劝 Christine不要相信Phantom的话。Phantom企图挑逗Raoul上前跟他决斗,但是Raoul被Christine制止并一起逃离了墓地。Phantom愤怒之余,发誓要报复他们两个人。
地点回到剧院,Raoul和两位经理正在紧急安排警察布哨布岗,准备在《唐璜的胜利》的首演式上,在5号包厢抓住Phantom。不过这一切都没有逃过 Phantom的耳目,Phantom的声音在剧院各个角落响起,嘲笑他们的狂妄,并且挑战他们说如果真想抓他,就尽快开演《唐璜的胜利》。Raoul也决定破釜沉舟,和Phantom做最后一次较量。
演出在合唱中开始了,按照剧情。Piangi扮演的Don Juan和其仆从为了设计引诱由Christine扮演的女主人公,进入舞台上的隔间换上仆从的服装。但是Phantom早已设计好了在隔间内用旁遮普套索吊死了Piangi,然后换上了剧情中的斗篷,遮住自己的脸,出来和Christine一起演唱了剧中一段优美的咏叹调The Point of No Return。演出中,Christine偶然触碰到了Phantom的面部,发现对方并不是Piangi,就掀开了斗篷,一时间大家被舞台上的突变吓住,而Raoul为了不伤害Christine,也阻止了士兵开枪。Phantom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用柔和的嗓音,向Christine表明爱意,而 Christine也勇敢地揭下了Phantom的面具,让观众们都看到了Phantom的扭曲的相貌。在一片惊呼声中,Phantom带上 Christine,再次消失在众目睽睽之前,让Raoul精心布置的陷阱落了空。同时,舞台上的人们也发现了早已死在布景后面的Piangi。
Raoul一时没了主意,但是Giry夫人提醒他赶快跟着她去地下室,并嘱咐他一定要记住将胳臂举过头顶,以防Phantom再次使用旁遮普套索袭击他们。同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出动,一边高喊抓住凶手,一边到处查找Phantom的踪影。
Phantom果然又带着Christine来到地下室,他正沉浸在小小获胜的喜悦中,突然又被远远传来的人们的叫喊声搅乱心情。他质问 Christine,为什么这个世界会对他这么不公平,仅仅因为他长了一副令人可怕,连他的母亲都不忍正眼以对的面容。Christine告诉他,之所以觉得世界对他不公,不是世人的错误,而是因为他自己囚禁了自己的灵魂,并且与世人为敌,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杀人或者夺取他人所爱。所以,她对他的感情,已经从同情转为憎恨,而没有丝毫的爱。
正在这时,Raoul已经赶到地下室,但是被阻隔在铁栏之外。他哀求Phantom可以对他做任何事,但是一定放过Christine。Phantom被他的打搅激怒,趁他不防,用旁遮普套索套住了Raoul,并且逼迫Christine做出选择:
1)要么用Raoul的生命换取她的自由;
2)或者披上Phantom准备的婚纱,换取Raoul的生命。尽管Raoul表示自己可以为爱牺牲生命而在所不惜,但是Christine不忍爱人的牺牲。她最终鼓起勇气,告诉Phantom,她将告诉他,爱的力量,会有多么强大,上帝终究会拯救Phantom的灵魂。然后,给了Phantom一个吻……
尾声
一个意味深长的吻,如同天上的造物主的光辉,照亮了Phantom的封闭的心灵。Phantom被Christine的坚定的爱的力量彻底折服。他松开了 Raoul脖子上的旁遮普吊索,对Christine和Raoul挥了挥手,让他们赶快离开,并且不要再回来也不要跟旁人提起这里的一切。
Christine和Raoul相依走到门口,突然Christine回头跑到Phantom身边,将Phantom之前给她戴上的戒指摘下,还给 Phantom。Phantom强捺悲哀,目送Christine离去。然后悲哀地唱出“It's over now, the music of the night--”,然后慢慢地走向舞台一角的王座。
正在此时,Meg带着众人也找到了地下室这里,在她们进到地下室之前,Phantom扬起黑斗蓬遮住自己,等Meg来到王座前揭开斗蓬,Phantom早已不知去向。王座上,只留下Phantom的一只面具。
(剧终)
电影
《歌剧魅影》,2004年由乔·舒马赫导演,杰拉德·巴特勒、埃米·罗森、帕特里克·威尔森、米兰达·理查森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剧情同舞台剧版基本一致,只在个别背景和细节上有所改动。电影的最后一幕,年迈的Raoul买下八音盒,献在已逝的Christine的墓前,而在墓前,他又发现了应该是由Phantom献上的系有黑缎带的玫瑰花,玫瑰花在30年后,人们已忘却了那段往事的时候,绚烂又孤单的开放着,留给观众无限的感叹与遐想……
详细资料如下:
导演
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编剧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screenplay) &
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 .....(stage musical)/(screenplay) &
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 .....(screenplay)
Gaston Leroux .....(novel Le Fantôme de L'Opéra)
演员
杰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 .....The Phantom
埃米·罗森Emmy Rossum .....Christine
帕特里克·威尔森Patrick Wilson .....Raoul
米兰达·理查森Miranda Richardson .....Madame Giry
影片类型:
爱情 / 奇幻 / 惊悚 / 剧情 / 歌舞
片长:
143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SDDS
评级:
Rated PG-13 for brief violent images.
级别:
Australia:PG Singapore:PG Argentina:13 USA:PG-13 Brazil:14 Canada:PG Chile:14 Finland:K-11 UK:12 Norway:11 UK:12A Germany:6 Ireland:12 South Korea:12 Switzerland:12 Switzerland:14 Malaysia:U Greece:K Philippines:R-13 Czech Republic:12 Taiwan:PG-12
制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
The Scion Films Phantom Proction Partnership
拍摄日期:
2003年9月15日 - 2004年1月15日
⑺ 教科书式音乐电影《莫扎特传》,是想把嫉妒展现的淋漓尽致吗
这部电影比我出生还要早几年,音乐电影《莫扎特传》 虽然基本上讲的是一个嫉妒的故事 ,但是84年能拍出这样的片子 ,真是叫人吃惊 ,莫扎特传的音乐真的是很震撼人心。教科书般的剧本,教科书般的剪辑,教科书般的表演,教科书般的音乐,一个天才的陨落。作为一个男人,莫扎特并不如何出色,但他确实是音乐上的天才,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无疑。故事非常精彩,作为一个平庸的音乐家,对莫扎特这样的天才,怀有浓烈而又深沉得仿佛爱情的嫉妒和恨意,萨列里让我等芸芸众生心生怜惜。
本片通过嘉列里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羡慕嫉妒恨,角选的很特别,以一双嫉妒之眼窥视天才的一生,片中莫扎特的形成和原本想象的好不一样,不过想想天才都是疯子所以也可理解。无与伦比的震撼配乐和演技,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庸才和天才之间一场关于宽恕和嫉妒的斗争。或许真的是有了才就没了情商,电影末尾那个连墓碑都没有的莫扎特,让我们只能惋惜,为他,也为我们自己。
⑻ 谁知道电影《第一次亲密接触》中的英文歌曲是什么名
这首名叫Vincent(文森特)的歌可算是美国民谣音乐中的经典。它的演唱者是著名民
谣歌手唐�6�1麦克莱恩(Don Mclean),他用这首感人的歌献给这位“疯子
”凡高,在感动其本人的同时,也感动了全世界热爱生活, 心存希望的人们...在荷兰
阿姆斯特丹的凡高纪念馆前,人们总能听到这首歌,她一遍一遍的放着,永远让人感动
,让人怀念。Don Mclean生于1945年10月2日,纽约州的新罗谢尔。60年代早期Don在纽
约州的俱乐部中以灌制唱片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大多数时间里,Don是一名游吟歌手.
1970年他写了这首纪念凡.高的音乐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