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芬兰的文化
芬兰的电影题材也是多种多样,最著名的要属90年代初期拍摄的反应苏芬边界战争的电影《Winter War》(冬战),与中国在2006年合拍的《玉战士》,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没有过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City Unplugged》(不插电的城市)又叫(漆黑塔林)由芬兰著名导演Ilkka Järvi-Laturi拍摄,该片首映1993年,曾在国际电影节上多方获奖, 在《伦敦时报》及NY POST《纽约邮报》的评选中,名列史上最佳犯罪题材影片之第二,仅随《沉默的羔羊》之后。
其他还有:《不插电的城市》(City Unplugged);《薄暮之光》(Laitakaupungin valot);《幸福背后》(Shades Of Happiness);《黑冰》(Black Ice)-芬兰德国合拍,《冷钞票》(paha maa);《圣诞传说》 20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该国的黑暗死亡金属势力已经格外强大,已经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地下死亡金属乐队。渐渐的一些乐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像Stratovarius,impaled nazarene,Amorphis,children of bodom,Nightwish,Eternal tears of sorrow一个个都登上了当地最大的音乐排行榜,从此全世界的金属乐迷把目光投向了芬兰,著名的有Demigod,Abhorrence,Sentenced,Amorphis,Impaled Nazarene,Yxysma,Beherit,Sarcofagus等,芬兰新生代属乐队Nightwish,HIM,Entwine,Charon,To Die For,69 Eyes,Shamrain,Soulrelic组成的Finnish Metal大军更是风靡全球。
当然,芬兰人在做金属音乐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传统民乐,出现了一批以Moonsorrow,Ensiferum,Finntroll,Korpiklaani(前三者统称维京三剑客)为代表的将传统民乐,英雄传说,极地风光,异教力量完美融合为一体的金属乐队。类似乐队还有viikate,Tenhi(此为Dark wave),Eternal Tears of Sorrow,Calvarium等等。 有人认为圣诞老人的家就在芬兰境内的耳朵山。在1927年,芬兰电台的一个广播节目宣称,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芬兰和苏联分界拉普兰省的“耳朵山”上,正是因为有“耳朵”,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在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然后带着热切的期盼进入梦乡,圣诞老人晚上就会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把圣诞礼物从壁炉烟囱中分发到孩子们的长筒袜里。
值得一提的是,世上不少国家均宣称或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家,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挪威,格陵兰。 芬兰人含蓄而朴实。严峻的气候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芬兰人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他们喜欢用“sisu这个无法用其他语言翻译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民族性格,大概是指芬兰人善良诚实、遵纪守法、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以及坚韧顽强的精神和异乎寻常的耐性等特点。享受节假日被认为是每个人的权利,节假日相对较多。每逢节假日(包括周日)所有商店闭门谢客,连公交车班次也不及平时一半。桑拿(Sauna)是芬兰国粹,全国约有192万间桑拿房,平均每3人拥有一间。
芬兰人进门脱鞋,不要问别人隐私,晚上8.9点之后别洗澡,还是做大声音影响到别人,尽量别去酒吧,无论在哪儿,那么晚回家,开门关门的都让人讨厌。第一次去别人家带个礼物吧,芬兰人不注重礼物多少钱,可以从国内买点红茶(红茶比较通用),之后不从国内带,从当地超市买瓶酒还是咖啡都行。别的就给看他们的生活习惯了,吃饭不可以剩饭,要多少,吃多少(水也是),再不好吃的东西,如果放在了自己的盘子里,也都给吃掉。是很客气的事情。 独立纪念日:12月6日(1917年)
仲夏节:2004年6月25日,芬兰各地按照民间传统习俗举行仲夏节庆祝活动。人们身穿民族服装进行各种传统民间手工艺表演,并点燃熊熊篝火,载歌载舞欢度仲夏之夜。
大学生戴帽节:赫尔辛基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码头广场,为广场中央圆形喷池中的哈维斯·阿曼达少女青铜塑像举行戴帽仪式。同时,在场的大学生戴上象征大学生的白帽子,畅饮已经准备好的香槟酒,祝贺他们自己的节日。
圣诞节: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尽管距离圣诞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圣诞老人已早早来到首都赫尔辛基,参加传统的圣诞节开灯仪式。当地人化装成小雪花、森林动物、白雪公主等,牵着来自北部地区的驯鹿,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行庆祝活动。
赫尔辛基桑巴狂欢节:2009年6月13日,赫尔辛基举行第19届桑巴狂欢节。当日,来自芬兰全国各地的桑巴舞爱好者和桑巴舞学校的师生在赫尔辛基市中心举行狂欢节大游行。
采摘节:到野外采摘野浆果和野蘑菇,是领略芬兰清纯大自然的途径之一。在其他国家,你可能需要缴费,并且有地区限制,但在芬兰国家法规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随意采摘。在芬兰,有67%的人会以此作为夏季的活动项目。
② 芬兰人和苏联人打继续战争的一部电影叫什么我记得电影里面有,芬兰人的三突子
芬兰影片,《血战1944》
芬兰在维普里和苏联的最后一战
③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这个电影主题讲的是什么洛卡最后是活下来了
洛卡最后活着。
这是一部芬兰的史诗级电影,喜欢战争片的朋友,强烈推荐、不容错过,强烈推荐亲自看看,除了刚才我说“洛卡最后活着”,来回答题主问题以外,以下不会剧透。
电影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次苏芬战争。背景是苏联在第一次苏芬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中,付出了20万人的代价,才勉强击败全国动员起来才12万军队的芬兰。芬兰趁着德国闪击苏联,主动发起第二次战争,主要目的是拿回被占领土。
雪夜伏击
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维持中立外交政策,尽量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中维持中立,再也不想卷入战争了。
④ 战壕点名被爆头是什么电影
《无名战士》。根据查询《无名战士》的电影相关信息得知,在该电影战壕片段中,战壕里一群士兵好久都没回家了,都很想家,送信员将收到的信件进行点名送信时,被一枪爆头了。该片讲述了一队芬兰士兵在苏芬战争中的故事。
⑤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这个电影主题讲的是什么洛卡最后是活下来了
1. 电影《无名战士》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芬战争为背景,特别是第二次苏芬战争,也称为继续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941年至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附带冲突,当时芬兰与纳粹德国结盟,对抗苏联。
2. 洛卡是电影中的一个角色,他的命运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影片通过洛卡的经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在冲突中的生存斗争。
3. 电影通过洛卡和其他角色的一生,揭示了战争的荒谬性和对人类生活的破坏。影片中的士兵们,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数字,他们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生活的普通人。
4. 电影以芬兰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另一面:恐惧、绝望和对生活的渴望。影片中的每个角色,无论老幼、职位高低,都在战争的背景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5. 洛卡最终是否存活,这是影片留给观众的悬念和思考。在战争的硝烟中,每个生命都是脆弱的,但同时也是坚韧的。
6. 电影《无名战士》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战争中普通人的形象。这些人物的形象,虽然可能不会被历史记住,但他们的故事和情感,却在电影中得到了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