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中音乐的分析与作用

电影中音乐的分析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4-11-04 16:48:44

❶ 如何分析音乐作品

最近在入门电影相关,加上以前选修课选过电影配乐,就大概谈谈电影中的音乐吧。分析一部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可以从其起到的作用谈起。

在电影中,很多时候音乐是没有歌词的,因此相当抽象、纯粹。要务实地谈音乐的「内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有歌词的时候,音乐本身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比较明晰、具体。然而,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当音乐和影像有机结合时,意义更容易传达。有一点要注意,影视音乐作品并不仅限于一首完整的歌曲(由人声或乐器完整演奏),也指电影中应情节要求加入的配乐。一般的电影OST(Original Sound Track)中都可找到公开发行的配乐原声。

电影音乐的理论变化很大,因此并没什么固定的赏析方式。

有人坚持电影音乐应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和尊严,甚至有人认为音乐应该主导影像。有一些导演提倡「纯粹说明式」的音乐,这种音乐和影像的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是完全相等的。比如一些经典的悬疑片中,一个人遭遇了紧急情况,或是一宗谋杀案在悄然进行中——此时此刻,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步伐、呼吸、神态变化等),其实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强调其悬疑性。比较经典的有Bernard Herrmann在著名惊悚影片《触目惊心》(Psycho, 1959)中编制的「浴室杀人」场景配置音乐,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听觉,也成就了Herrmann这位电影配乐界殿堂级巨人。他自己说,《触目惊心》三分之一的电影效果应归功于配乐。

当然,也有人坚持,电影要以影像为主,音乐不可喧宾夺主。不过,大师级别的导演往往对电影音乐要求极高,因此也不惜重金和优秀的作曲家联手。导演本身不一定要对音乐内行,他只需要认清电影某个部分需要的戏剧性就行了。至于如何将戏剧性融入音乐,就是作曲家的事了。导演和作曲家的合作关系不一而足,有的作曲家是看了粗剪(rough cut)之后立马开始写,有的则是看完细剪才动笔。大多数歌舞片的导演都是在开镜前就与作曲家合作完成了片中音乐的制作,开拍前事先在录音室录好了,再拿给演员对口型。

电影音乐的具体作用有很多:

1. 在电影字幕升起时的音乐宛如序曲,能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

2. 某些音乐能暗示环境、阶级或是种族群体。

约翰·福特(John Ford)的西部片擅用简单的民歌,比如《红河谷》(Red River Valley)被用于《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中,或19世纪西部开拓时代的宗教赞歌如《Shall We Gather At the River》。这种带有浓厚乡愁意境的音乐通常以开拓者的乐器演奏(如哀伤的口琴或某种手风琴之类的)。意大利电影也擅于运用抒情或情绪丰富多彩的曲调来反映其歌剧传统,特别是Nino Rota创作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3. 某些音乐可以预示即将发生的事,让导演能事先给观众一个心理上的警示,经典作品不得不再提到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惊悚悬疑片,通常都配上带「焦虑性」的音乐,有时往往是虚晃一枪,有时却爆发为一个高潮。

最经典的莫过于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Jaws, 1975)中鲨鱼主题的配乐,堪称史上最佳,这块要详细讲讲。鲨鱼出现的主题其实结构比较简单,也就是一两个音一再反复,但是加上渐进层递和由简入繁的编曲手法,成功诠释出大白鲨的冷血窥伺、神出鬼没,和导演在摄影手法上以大白鲨为主观的运镜手法相结合,搭配出强烈的艺术风格和电影效果。

顺便说一句,记得当时上课时老师还给我们听了一下两段不同的配乐,即「虚晃一枪」和「大白鲨出没」,虽都制造出紧张效果,但其中节奏上的微妙差别,揭示着迥然不同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然而观众的情绪已被撩拨起来,完全被影片的节奏所控。

不同乐器的使用在《大白鲨》一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hrissie's Death》是影片一开场时,一名少女遭到鲨鱼攻击时的配乐:一开场时竖琴轻撩漫拨,白鲨的主题穿梭其间,隐约透露着一股神秘与杀意,紧跟着弦乐狂卷出突如其来的攻击,虽然攻势暂歇,然而惊魂未定,即刻一波又起,急鼓如雨中,少女遭到大白鲨无情的吞噬,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幽静的海面上曙色初现,彷佛什幺也不曾发生过。然而一股未知与不安,却在海潮深处回荡不已。竖琴是威廉斯在《大白鲨》中运用得很有感觉的乐器,流转滑动的拨弦音色,很能诠释出海洋的无垠多变,以及浪潮起伏间潜藏的狩猎与窥伺。《The Underwater Siege》中竖琴的运用更是令人惊艳,这一段音乐描写白鲨攻击捕鲨笼中的海洋学者,气氛来势汹汹,威廉斯舍弃以常见的管弦模式,来表现这一段猛烈且惊心动魄的袭击,反而使用竖琴这种音质向来让人觉得柔美的弦乐器,以汹涌如潮,一波接着一波的急弦,翻腾出绵密激烈的攻击,佐以紧凑的打击和回荡的铜管音效,将深海中的人鲨缠斗描绘的千钧一发,令人屏息。
4. 很多情况下需要影片中角色约束或隐藏情感,音乐也常能暗示人物的内心状况。这一点就不赘述了,是很常见的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法。

5. 音乐可控制情绪的转换,也能使主导的情绪中产生或造成相反的效果。

在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的《铁血雄狮》(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951)中,主角在非理性的突发状态下,从垂死同伴手中夺取旗子,投入激烈的战斗中。为强调这个年轻人的爱国之心,配乐利用了美国军歌的激昂。南北战争时,南方军的掌旗兵受伤了,因痛苦而跌跌撞撞,旗子也破破烂烂,此刻,音乐转成痛苦的挽歌,并逐渐转为Dixie(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流行的军歌)的怪异扭曲版。主角原本激昂的斗志掩盖了受伤的痛苦,但因为音乐的转换,观众和主角一样,突然陷入了可怕的颓丧中。

相反地,像在影片《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1967)中的一段抢劫戏却使用了乡村式的五弦琴音乐,场面十分轻松有趣。很多影片中也常看到戏剧性不强的片段(如男女在街上漫步),却配以天马行空的狂想曲风,音乐浓烈、节奏轻快,与剧情产生巨大的反差。

6.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一个作用,代表角色的个性,或者影片的主旋律。一首歌火了,带动整部电影也火了,甚至于很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这部影片时,经久不衰的是旋律,更是伴随着旋律的那段记忆。好的主题歌往往胜过其片子本身,也往往是片子的浓缩。常见的还有「老歌新唱」,如Celine Dion和Clive Griffin为《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翻唱的上世纪40年代的老歌《When I Fall in Love》,更添韵味。

电影中的音乐作品用得是否恰到好处,是否别出心裁,只要以上的几点起了作用(倒不一定是反映出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以共鸣与刺激,就可以说该音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传达了意义」。

❷ 音乐赏析:分析音乐的种类和区别.影响

1.影视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进入电影之后,本身原有的表现手段已失去其独立的意义,成了视听结合的电影音乐,使电影艺术家总体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表情达意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电影音乐有它自身的规律,他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为表现主题、渲染和烘托环境气氛、写景抒情、揭示人物内心的奥秘、加强影片的艺术结构的连贯性、节奏感和完整性,使直观的运动着的画面增加韵味,为塑造音画结合(或音画分立)的艺术形象服务。在电影中,纯音乐的游离作用,是破坏电影艺术有机体的,这即是说,它不能离开视觉形象(画面)而单独存在,必须与银幕画面结合,才能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使他获得了新的质,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音乐直到二十年代末才为电影艺术家所重视,要一些作曲家为电影作曲配音,电影音乐才真正成为电影综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表示情感的力度强烈,可以弥补画面人物感情的深度与强度的不足,渲染悲欢离合的气氛,可以与视觉画面相互补充,形成独特的声画造型,这是较之于无声电影划时代的一大进步。

2.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存在形式,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同各种其他艺术相同,民族音乐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地融合了周边民族音乐的精粹,演化出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和音乐传统。比如南方民族的山歌,就可用来捎信、传情和娱乐等,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各民族的艺术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注定要吸收他民族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每个民族的艺术都会长存。只要是本民族音乐中的好的部分,就会被他民族所接受乃至传唱。如此一来,民族音乐自然会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某些民族早已被历史的漫漫长路所模糊,但他们留给后世的艺术精神财富却没有被抹杀。这些民族的存在就有了其意义。所以,民族音乐及艺术的存在是有极大价值的。

3.会的,他们是互补的,有时候一首歌曲的旋律很好听,我会爱上这首歌,就好象一首好听的轻音乐一样,

有的时候,有些歌曲歌词很有内涵很喜欢,觉得说到自己心坎里的时候,就会喜欢这首歌,并深深的记得这个歌词

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词组成的 ,两者缺一不可。我对两者同样注重,但还是旋律本身比重大

4.欣赏音乐时,万事放下,只是静静的让音乐包围着你。
用心去听,让心随着旋律和节拍起伏。渐渐你会融入音乐中,成为音乐的一部份。然后你开始听懂乐曲想要告诉你的东西。每一个音符开始触动你的喜怒哀乐。你开始为之流泪,为之激动,甚至喘息不已,琴弦和心弦开始产生共鸣

❸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赏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赏析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2008年上映以来,好评不断,获奖无数,成为各类颁奖典礼上最大的赢家。在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该片就摘得了八项大奖,其中在音乐方面的奖项有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音效合成奖、最佳原创歌曲奖三项大奖和最佳音效剪辑一项提名奖。本文从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出发来对电影进行赏析,试图寻找出电影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对电影深层次的认识。

一、电影情节表现与音乐的关系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是由导演、编剧、演员、后期制作等所有参与工作人员合力完成的巨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对电影的完整性、质量和艺术性来说都是致命伤。因此,音乐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电影的情节要靠音乐来维系;有时,音乐对电影情节的发展起抛砖引玉或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一部电影中好的音乐则可以起到深化主题、渲染背景气氛和抒发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总而言之,好音乐使电影在表现力上锦上添花,不合适的电影音乐则是画蛇添足。

(一)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电影与音乐的关系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密不可分是指离开了音乐,电影毫无价值可言,音乐可谓是构成电影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世界电影的发展史可简略地概括为“默片时期”“诞生和发展初期”“成长期”“黄金时期”“低潮和复兴期”和“转型期”等几个阶段。从有声电影进入公众视野以来,电影在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加强了对音乐和声音要素的运用,同样,每部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都成为歌手的必争之地。一方面是因为歌手可以借电影之名给歌曲做宣传,附加歌曲以故事情节,使简单的音符充满人情味,更易于被大众熟知和传唱,提高歌曲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电影中的音乐具有抒发感情、创造节奏、体现环境和参与叙事等作用,是与电影中的其他要素相结合而起作用的。

(二)两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干预

电影与音乐的矛盾统一体还体现在,电影独立于音乐则成了默片,虽然不是主流,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形式的电影,如动画片《猫和老鼠》等。同样,音乐通过借助于电影的故事情节使自身形象得以丰富,如拍摄MV等,但不借助电影形式,歌曲仍可以以MP3等各种形式表现。

(三)音乐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在我们对电影进行赏析时,讨论电影中场景与场景、镜头与镜头、故事与故事之间所产生的对比,对观众感官和视觉上、情感上所产生的震撼时,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在这些环节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影视作品中,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组合不同产生不同的音画关系,从而产生一部影片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的审美效果。一部影片要想有好的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需要影片中音乐、音效、音响和语言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的交替互补。好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主题思想

任何电影作品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构成电影的各个要素,如导演、摄影、灯光、化妆、表演等都围绕这一主题思想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电影音乐则以音乐为手段,用穿插于故事情节或以画外音、同期声等艺术形式达到深化影片中的主题思想。

2.为影片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

在一部影片中,有时候为了表达某种气氛,仅仅演职员的精湛演技和导演的高超构图和拍摄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音乐来为大局服务,创造特定的气氛基调。如有时候在特定的场景人物有悲有喜,或轻松或紧张等。在这种要求下,音乐以听觉的角度介入电影形式,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放大,进一步地渲染了环境气氛,从而达到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深化视觉效果的目的。如本片中,在描述宗教问题时,激烈的插曲Riots响起。在影片高潮贾马尔赢得“百万富翁”场景时,Millionaire恰当地出现。

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赏析——无歌舞不电影(一)电影情节总体概要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贾马尔参加选秀节目被指作假,被警察严刑拷打为开篇,揭开了贾马尔的一生故事。它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充满贫穷、野蛮、暴力却还发展着的孟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开场,就充满了金钱、荣耀和欲望的诱惑,带有印度特色的动感曲调,一个来回切换的镜头,一只来回不停撒着钞票的手,所有元素定格在铺满钞票的浴缸中,在黑暗的笼罩下,白色的浴缸细腻而又洁白,如同一颗未被污染过的赤子之心,但被不停飘落的钞票埋葬时,便成了欲望和贪婪。故事情节和表现方式虽然野蛮,但是,同时也用一种特有的温暖力量鼓舞着所有影迷对算是完美结局的欢呼。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它或许给了大家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本片中的这种力量来源于通过技术性的手段对丰富饱满、绚丽多姿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声音的运用, 所以本文也将从电影中声音的角度来分析影片。

(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音乐分析

1.电影中音乐使用的概况

影片大量地运用了印度的民族音乐,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一种民族文化所有的特色,营造出了异域风情十足的氛围。其主要背景音乐有:

01.O…Saya(入围第81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配合一开场贫民窟的孩子们拼命奔跑躲避追捕时的背景音乐,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02.Riots

03.Mausam & Escape

04.Paper Planes(电影插曲。入围第51届格莱美音乐奖年度制作提名,听这首歌的过程中你会立刻想到响亮的枪声,然后战争的场景浮现脑海,整首歌所营造的氛围是“痛并快乐着”。)

05.Paper Planes (DFA Remix)

06.Ringa Ringa

07.Liquid Dance

08.Latikas Theme (这段背景音乐出现在男主人公贾马尔·马利克在寻找女主人公拉媞卡的时候,低吟的曲调配合唯美的电影叙事手法,让人看了之后难以忘怀,感慨万千。使得这部电影感人而温暖,这首插曲听了让人全身放松。) 09.Aaj Ki Raat (Don)

10.Millionaire

11.Gangsta Blues

12.Dreams On Fire (电影插曲。获2009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原声奖,这首低吟的女声曲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歌曲名字还是演唱与电影的配合,都与电影情节相协调,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13.Jai Ho

电影对音乐的运用,充满着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特色,展现出一幅无歌舞不电影的印象。虽说音乐无国界,但是以印度贫民窟为背景的故事情节,加上导演的有意安排,一部影片终究会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印象中对影片音乐运用最深刻的有两次。一是在电影的开篇,一群贫民窟的孩子在躲避着警察的追逐,从而引出了事情发生的社会大背景。此时的`音乐略显得轻快而又活络,看似是对音乐的误用,其实也是一种乐趣,以轻松的音乐表达着这种常态和孩子们的乐趣。另外一处是贾马尔在寻找失散的爱人拉提卡时响起的背景音乐。沉闷的音乐产生了压抑的情绪,一股神秘的力量似乎使我们感受到了贾马尔当时的心情。这部电影对音乐运用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清晰明确的主线,使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节奏急缓得当,条理清晰。轻快的现代音乐和婉转的印度歌曲贯穿故事始终,对于印度民族歌曲的表达在电影中的运用恰到好处,精彩纷呈。游离在“喧宾夺主”和“相差毫厘”之间,如果多一点就会使人产生“宝莱坞”音乐殿堂的感觉而忽略银幕的故事情节,而如果少一点也会让电影失色。正因为这部影片在很多嘈杂场景里的镜头画面都需要有音乐的配合才能不会让人感到影片中焦躁不安的情绪,所以电影一直都很不“安静”,音乐贯穿影片始末,无论是人声或画外音,每个都是量身定做,符合每一个镜头的转换,分秒不差。

2.声音在转场中的运用

本片的导演丹尼·博伊尔其个人对影片作品的表现极具后现代视听风格,这些风格在影片的转场方式上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使得整个片中的转场设计独具匠心。

(1)以节奏感来转场

一记耳光叠加了鼓声,一股水声配合贾马尔的头被狠狠按进水里,等等。影片中有许多类似的情节通过对声音的艺术加工,创造出了主观夸张的表现,每一种节奏或声音配合影片的叙述经过在转场中的运用,都使情节在理解上合情合理,并且对观众视觉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2)声音在画面之前的前导转场

声音在画面之前的前导转场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简单介绍环节的同时,为影片某一场景特有的表现力或某种情绪做铺垫,二是起到溯源的作用,运用人的惯性思维,引起观众对于影片的兴趣。该影片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前导转场,如,叮叮铃声响起后,就已经给了观众一种学堂氛围的暗示,贾马尔和哥哥被拖进课堂。铃声的前导使画面镜头移动和拼接十分自热流畅。

(3)动态声音的转场

影片中多次用到了火车驶过这一动态的声音来转场。如在主持人问贾马尔宗教问题时,画面出现了行驶的火车,声音配合着火车开过的音效,然后画面闪回到了贫民窟。在影片中通过呼啸的火车声音营造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

3.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1)声画同步,体现完美细节

极具印度风格的男声独唱O…Saya出现在对贾马尔童年时期的描述。密集的鼓声有明快的节奏感,配合画面动感十足。同时,画面中出现的孩童、警察和居民等配合各种混乱声音,印度贫民窟的情景完全展现在眼前。

(2)强点音乐增强表现力

配乐往往以无声息的方式进入影片中,不易被人察觉但使电影情节更丰富,更具表现力。但如果影片中能恰当地运用到强点重音,也会起到很好的渲染效果。例如,本片中童年的贾马尔和哥哥及拉提卡逃离普奴斯时,配乐Mausam&Escape出现在舍利姆向看守泼硫酸,强烈的节奏感配合着激烈的画面,立刻把逃离的紧迫感带到观众的情绪中,使观众感同身受。

4.人物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对影片人物形象、性格和内心表现的诠释,它往往会贯穿于影片的始末。Latikas Theme是本片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主题音乐,它是拉提卡的专属音乐,出现在与拉提卡形象塑造和内心情感表现有关的画面,对剧情的发展和拉提卡与贾马尔的情感线索起到重要的表现作用。Latikas Theme在影片中共出现五次。画面分别为第一次是拉提卡与贾马尔在车厢相遇避雨,第二次是拉提卡未能成功逃离,第三次是贾马尔看到歌剧想起来心中的拉提卡,第四次是贾马尔找到了拉提卡,两人深情拥抱,第五次是影片的结局,在相约的火车站,两人相拥在一起,完美的结局把观众的情绪推到高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离不开影片对音乐的完美运用,极富印度民族特色的歌曲在影片中的运用,使画面的转场自然,情节表达流畅,线索自然串联,人物塑造形象生动。同时音乐的运用在对深化主题、营造氛围等方面也有巨大的作用。

;

❹ 影片《东邪西毒》的电影配乐分析

影片《东邪西毒》的电影配乐分析

影视音乐的成功,主要在于它有助于表现影视的主题。音乐响起,一段或悠扬或凄美或火热的配乐夹杂在影视之中,伴随着剧情的发展、跟随着人物的命运起伏飘扬开来。因为影视,音乐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因为音乐,影视让受众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1994年,王家卫经典影片《东邪西毒》横空出世,震惊华语影坛。电影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但是影片完全脱离了金庸的武侠故事。片中讲述的是几位主人公一段关于爱情、背叛与孤独的江湖红尘往事。影片用灵动的音乐、匪夷所思的摄影角度以及沙漠冷峻孤独的气氛,对传统意义的武侠电影进行了颠覆。《东邪西毒》一部颠覆了武侠类型片种种既有游戏规则的武侠片,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的出现让人惊奇。原来,武侠片还可以这样拍。片中的侠客更像是一个个满怀忧虑的文学青年,满口哲理,行为失常,醉生梦死。这张大碟的电影原声由早期王家卫的御用音乐人陈勋奇打造。陈勋奇15岁开始学习电影配乐,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包揽了香港影坛大部分作品的配乐工作。他为王家卫执导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及《东邪西毒》三部影片谱写配乐,这三部影片分别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电影配乐提名,可以说是一位传奇人物。陈勋奇凭借对《东邪西毒》的独到见解,用充满个性的音乐手法,诠释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厚含义。他细致地选用了真实乐器和MIDI音乐相配合,为配乐增添了深远的意境。全片音乐以磅礴气势、精致的配器,直抵人们的内心,营造出奇异的江湖世界。剧中每个人物都有专属他自己的一段音乐,诉说着人物性格、不可预估的命运以及人性的本色。

孤独的心境

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乐坛,有这样一段具有深远意境的音乐,它曾被多部电影数次引用。井然有序的鼓点敲打在昂扬悲壮的主旋律中,给人一种苍茫与落寞的意蕴,令无数的观众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回味之中。它就是电影《东邪西毒》的主题曲——《天地孤影任我行》。在这首苍凉雄浑的乐曲的映衬下,94版《东邪西毒》的配乐成为香港电影音乐史上的经典之笔。

音乐是怎样做到导引观众的注意力呢?音乐是怎样活化动作呢?音乐和声音怎样扮演一个言谈的角色呢?视听契约允许了这种可能——这是很难在叙事性电影中所讲到的——音乐使影像无效化,即借着一些不是主要以视觉渠道所获得的反应,而去享受音乐的自主性。因为电影音乐是作为一个混杂的声音影像而存在,音乐可以改变、淡化或强化观众的主观感觉。于是,音乐就能根据对观众聆听形态的不同要求,进而创作自己的话语。简单来说,音乐可以改变电影的空间,音乐有一个保持距离和隐藏目的的“银幕”功能,音乐可以有一个很强的、用来形容精神状态的指示功能。

序幕歌曲《天地孤影任我行》,几乎所有的电影都采用的手法,在《东邪西毒》中也没有例外,影片刚一拉开序幕,音乐声已经扑面而来,惟一不同的是,《东邪西毒》音乐的震撼力远远超过想象,用MIDI制造出来的箫声承接顿挫有致的鼓声,宣示影片的与众不同。而且,不仅仅是音乐声,单就“天地孤影任我行”的歌曲名字,就足以让人联想到江湖的自由与纷争。此曲是影片的'序曲,有力的鼓声预示着的是一个豪迈、充满曲折的江湖故事开场。当隐忍铺陈的鼓点所引导的节奏加入厚重的打击乐音,旋律完全舒展开来那一刻,就好像千万道光从密云中迸发出来一样,神秘诡异却又明亮庄严,有种教人大气不敢喘的莫名的听觉喜悦。听者顿觉扬眉吐气,醍醐灌顶,精神猛地为之一振。

作为《东邪西毒》的序曲,这首音乐无疑最能体现本片的风格,紧凑的鼓声点缀,表现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好似苍茫天地下,准备决斗的两位高手伫立着蓄势待发,曲调低沉,而接着音乐风格突然一变,变得生动而精美,给人一种如泣如歌的悲凉的感觉。辽远、悲情、黄沙、大漠、风、马、剑客,从音乐中听到的情与无情的纠缠,都会在你回忆本片的时候一一浮现。

影片实质上讲述了东邪、西毒和一个女子的半生缘。仍然沿袭着王家卫一贯的风格,整个故事都在讲述着拒绝与被拒绝的感受。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害怕遭到拒绝,但偏偏都遭到拒绝。几乎所有的人都孤独而自闭,渴望爱情的同时也渴望交流,但又在选择与逃避之间永恒性地动摇不定。序曲,急促的鼓声和打点的鼓声在音乐中协调着整首音乐的轻重缓急。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抉择与焦急,而后音乐一转,变为哀怨悠远,围绕着百无聊赖的孤独角色,而伴随他们的往往是哀怨缠绵的音乐。

时间的遗憾

《东邪西毒》的音乐创作者陈勋奇,在电影原声中尝试了东西结合的元素,选择了中国传统乐器诸如洞箫与高胡,并辅以吉他模仿琵琶音。陈勋奇说:“如果说洞箫完美刻画了孤独剑客的浪迹江湖,那么高音调的高胡则展现了人类命运和野性的不可预知性,在时间面前,一切命运与生物都是渺小的。”

这部电影脱离了金庸武侠的套路,不再讴歌非凡一世的江湖英雄,不再刻意展示克敌制胜的高强武功,不再大肆渲染刀光剑影的冤冤相报,而是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一张以时空为坐标、以欲望为轴线的生命图表,正如影片的英文译名一样——?Ashes of Times?(?《时间的遗迹》),影片人物间的较量最终都输在时间的面前,时间既是影片公开的命题,又悄悄定义着影片所展示的爱情、欲望、理智,甚至武功,用时间来讲故事、来诠释人物是王家卫的拿手好戏。

《东邪西毒》中发生了很多爱情,而欧阳峰与大嫂之间苦涩的爱情却是最难忘的,因为痛彻心扉。欧阳锋,一心打天下,以为可以抛下自己的女人,谁知道回到家才发觉,她做了他的嫂子。而那个女人因为欧阳峰不肯说出那句话,最终选择了他的哥哥,她要他尝尝得不到的痛苦。在这样的一场爱情中,谁都不是胜者,因为在他们最美好的时候,最喜欢的人却不在自己的身边,最终在绝望和希望之间的徘徊中逝去。音乐《昔情难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这种孤独与无助,还有一丝不甘心的倔强。哀怨的声音缓缓传来,尤其是吉他拉出来的那几声海鸥的叫声,更是平添了几分幽怨的感觉,将大嫂将死之前的遗憾刻画得极为生动,令人惊艳。其间还残留着属于两个人的美好回忆,只是一切都过去了,不可能再重来。世间最痛苦的不是不爱,而是输给时间,让生命空空等待。

故事在多个人物、多种情感、多样关系中流转,杀手生涯的悠远、宁静,也不能掩饰宁静背后的血腥。欧阳峰一开始就自述是一个掮客,专门为杀手介绍生意,可是,谁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杀手呢?《情欲流转》和《昔情难追》,两首音乐又似乎讲述的是一个女人被两个男人抛弃的故事。盲剑客不知道家乡的桃花开了没有,黄药师只想忘记过去的一切;可是谁又曾想过,一个女人等待男人时哀怨的心绪,冰一样幻变色彩的溪水、高头大马来象征渴望中的男人。最后,在这一曲《昔情难追》中,女人骑马涉水而过,明白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亡,自己的情人再不会来。

《昔情难追》是最为出色的曲子之一了。4分12秒的曲子被分割成了4段,结构惊人地严谨,配器大气。这首音乐正如其名字,充满着婉叹和悲伤。剧中的每个人物都经历着同样的情伤——得不到自己的所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回忆之中。

音乐出现在欧阳锋的大嫂凝望海边欧阳克的时候,波涛冲上沙滩,远远的影子,一个中年女子痛苦地回忆自己的抉择:“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现在想一想,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有些事会变的。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人都不在我身边。”制片者将西毒的栖身处安置在沙漠山脚,滚滚流动的黄沙喻寓着时间、历史的流变,风雨飘摇中的茅舍象征着江湖世界的漂浮不定和千变万化。大漠荒沙既体现人世的浩瀚无际又预示着人生的不可把握和无法琢磨。正如西毒在影片的结尾处自言自语一样:“我在沙漠住了这么久,始终没看清这片沙漠。”西毒的角色意义是一个(江湖)历史的见证人,他的表层媒介功能是联系故事里的人物,让这个故事能讲下去,他的深层媒介功能却是穿梭历史,让每一个沙漠角落里发生的时间都汇入历史的长河。沙漠,作为影片的主要场景,为电影营造出苍茫荒凉的意蕴。影片深邃的配乐,更是凸显了这种气质。

《东邪西毒》的主旋律是《幻影交叠》,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在痴缠中烘托出时间交错的哀怨气氛。最为经典的场面就是在草帘的光影之中,醉酒的慕容嫣抚摸着榻上的欧阳锋,可怜两个人,都彼此把对方幻想当做情人慰藉。凄婉的音乐很好地烘托了气氛,让人听了有流泪的冲动,空灵与沧桑感表露无遗。

《尘归尘土归土》,这个名字应该取自佛经,和声部相当完美,激昂中带着缠绵。此曲为点题之作。迎风招摇的破旗、迂回落魄的天涯孤旅都淡化到极致,被收拢到此曲之中,在一抹箫声里,慢慢过滤、渗开,最后,那一阵刺骨的苍凉,变得云淡风轻。挚爱,追忆,一些悱恻的往事,表现在欧阳峰大嫂凭栏凝眸中。最后,从高处坠落的灯台,把黑暗化一道灿烂弧线、撞击地面时的声音,也预示着她将在自我幽闭中死去。

盲剑客去杀马贼前吻了那个可怜的女子,背景音乐也为《尘归尘土归土》。从歌名以及男声的低吟悲壮有力,可以感受得出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势和苍凉感。所有的往事最终都以人物的离去作为终结,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将一笔勾销,最后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尘归尘,土归土。

而在影片的终结部分,一曲《终曲:世事苍茫成云烟》,解析了欧阳锋离开大漠的原因。音乐中带着旷古的平淡,是欧阳锋、黄药师、慕容嫣江湖生涯的延续,音色低沉表现出欧阳锋无限的哀伤,强烈表现了世事苍茫如云烟的整部剧中每个人物的宿命。音乐放在此处,一来是和开始时的天地孤影任我行相呼应,二来也是欧阳峰离开大漠时真相的延续,更是导演的一种态度,一种源自佛教传统的态度——世事皆如过眼云烟。

;

❺ 电影《宾虚》的音乐分析

1959年纽约影评家协会奖最佳电影。
1960年第三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奖·OSCAR):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威廉·怀勒
William
Wyler)、最佳男主角(查尔顿·赫斯特
Charlton
Heston)、最佳男配角(休·格里菲思
Hugh
Griffith.)、最佳摄影[彩色]、最佳美术指导[彩色]、最佳音响、最佳原创电影配乐(米柯罗斯·罗萨
Miklós
Rózsa)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中音乐的分析与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茉莉花开导演 浏览:16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电影英语怎么说 浏览:918
巴啦啦小魔仙全集中文版大电影 浏览:64
电影主角被误会 浏览:982
赵丽颖电影票房大全 浏览:65
泰国电影唐人妓院 浏览:152
电影类型英文分类 浏览:599
意大利尺度大电影 浏览:217
女生第一部看哭的电影 浏览:789
若是如此喜剧电影完整版 浏览:566
爱情故事电影主题曲简谱 浏览:614
大情人华伦天奴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54
小时代英文翻译电影 浏览:149
电影天堂之路英语1997 浏览:432
巴南电影院今日电影安排表 浏览:744
泰国奶奶恐怖电影四川搞笑视频 浏览:853
看电影的优质网站 浏览:539
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大全 浏览:587
模范生完整版电影 浏览:714
电影小布什传英文字幕版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