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关于古典音乐的电影推荐
海上钢琴师 豆瓣:9.2
2.放牛班的春天 豆瓣:9.2
3.钢琴家 豆瓣:9.0
4.海盗电台 豆瓣:8.6
5.音乐之声 豆瓣:8.9
6.钢琴课 豆瓣:8.0
7.莫扎特传 豆瓣:8.6
8.她比烟花寂寞 豆瓣:8.4
9.和你在一起 豆瓣:7.7
10.红色小提琴 豆瓣:8.2
11.帕格尼尼传 豆瓣:7.1
12.马勒传 豆瓣:8.0
13.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 豆瓣:8.7
14.指挥家的抉择 豆瓣:7.8
15.钢琴的黄金时代 豆瓣:9.1
16.bbc伟大的作曲家第二集:贝多芬 豆瓣:8.8
17.卡门 豆瓣:9.1
18.梦幻曲 豆瓣:8.4
19.天鹅湖 豆瓣:9.1
20.闪亮的风采 豆瓣:8.5
21.巴赫灵感 豆瓣:8.8
22.一曲难忘 豆瓣:7.8
23.春天交响曲 豆瓣:7.6
24.bbc伟大的作曲家第三集:柴可夫斯基 豆瓣:8.3
25.bbc伟大的作曲家第六集:莫扎特 豆瓣:8.5
26.小提琴家的艺术之旷世通鉴 豆瓣:9.5
27.卡拉斯-生活与艺术 豆瓣:8.3
28.bbc伟大的作曲家第五集:普契尼 豆瓣:8.2
29.马勒——我弃绝尘世 豆瓣:8.6
30.卡耐基音乐厅 豆瓣:8.2
31.卡拉扬在萨尔茨堡 豆瓣:9.2
32.指挥大师阿巴多:倾听寂静 豆瓣:9.4
33.春光奏鸣曲 豆瓣:7.5
34.不朽真情 豆瓣:7.9
35.复制贝多芬 豆瓣:7.3
36.幻想曲 豆瓣:8.8
37.在下巴赫 豆瓣:6.6
38.一曲相思未了情 豆瓣:6.6
39.亲爱的克拉拉 豆瓣:6.3
40.电影明星卡拉扬 豆瓣:暂无评分
41.威尔第 歌剧《西蒙·波卡捏拉》 豆瓣:暂无评分
以上是一些电影的名字,供参考
⑵ 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写论文用的
从电影中看得出哪些中西方文化差异
尽管现实中的迷信意识早已在唯物主义面前败北,但至少在艺术和电影中,富有灵性的东方文化还是不时地显现出优势。超现实主义电影,最能突显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和差距。在杨德洛维斯基的《圣山》中,我们便可见墨西哥大师是如何不惜一切地卖弄奇幻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超现实包装”寻找科学的解说和理由。其实,西方此类电影很多时候都局限在以超现实主义现象验证着现实,而此时东方电影却能洒脱地以现实主义原则解构超现实主义现象。比较《雨月物语》,我们就会发现沟口健二是如何自信并理所当然地让鬼魂随心所欲地出入银幕。然而也正是他这种天经地义的自信,才使影片始终笼罩着一层虚实结合的快慰和朦胧幽哀的凄美意境。
一 .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是造化之功,同时也说明自然环境对人格塑造影响的巨大。“人的个性是先天组织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2]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3]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所谓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这个道理。“东方人并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竞争意识,他们总是显得严肃、执重,从不着急,时间观念淡漠。就象‘效率’一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支配人们思想的基调那样,中国人常说的‘马马虎虎’一词也表明了他们对生活所持的态度。”[4]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
⑶ 求一电影 剧中有一段很令人热血沸腾的东方乐器弹奏,好像是想证明东方乐器不比西方差,是一群学生
闪光少女 (2017)
导演: 王冉
编剧: 鲍鲸鲸
主演: 徐璐 / 彭昱畅 / 刘泳希 / 鲁照华 / 韩忠羽 / 更多...
类型: 喜剧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7-07-20(中国大陆) / 2017-06-18(上海电影节)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Our Shining Days
剧情简介 · · · · · ·
陈惊(徐璐饰)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彭昱畅饰)甘愿为她鞍前马后。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一个懵懂怪力的少女,一场默默守护的爱恋,一群奇葩义气的小伙伴,“神经女孩”如何逆袭成为“闪光少女”?2017年暑期《闪光少女》放肆揭晓——不一样,又怎样!
⑷ 求几部古典音乐电影
首先是关于古典吉他,有部叫《10 promise to my dog》(10个约定)~
然后是音乐有关的:1、《Amadeus》(莫扎特传)可以欣赏到莫扎特大部分经典作品,让人为之折服
2、《海上钢琴师》 这部片子我看哭了,1900的追求,又有多少人能懂呢。。
3、《钢琴师》 二战中的温情。。
⑸ 看过《闪光少女》电影,对于中西文化碰撞你有什么感想
《闪光少女》电影虽然热度较低,上映后的票房不高,但是就单看《闪光少女》7.3的豆瓣评分,就能知道这部电影肯定是有它的可看之处的,其中最为可看的要点就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电影中音乐附中重视西方乐器和音乐,却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抱着鄙夷的态度,从一个音乐学校可以窥看整个中国社会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的区别对待,由此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悲哀和无奈。
《闪光少女》中另外一个最为令人感慨的情节是最后民乐系在剧院演奏的时候,开场那位老者在中国古老的乐器编钟响起之后所吟唱的那首诗句“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朴质的诗句,阐释出的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盒乐器遭遇的讽刺,曾经在中国历史上辉煌了几千年,却在如今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不得已失传而“藏”起来,甚至是被像电影里面的一些西洋乐系的学生称之为不入流的野音乐和乐器,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也不禁感慨现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之难。
⑹ 西方绝美古典电影 走心推荐
No.5《绝代艳后》
各种裙撑、羽毛,美轮美奂。
主演克尔斯滕·邓斯特女神,古装也很惊艳。
《绝代艳后》讲述了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她以奢侈和浮华为人所熟知。但《绝代艳后》算是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4000万美金的预算,一大半砸在了蛋糕和裙子上。风光秀丽的宫殿,美轮美奂的华服,如茵的草地喷泉,杯盏交错的衣香鬓影,奢华名贵的水晶装饰,古典梦幻的法兰西气息。收到4000万美元“肆意挥霍”(前两部小成本文艺片都只区区几百万而已)的索菲娅·科波拉,将自己摄影的华丽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一个镜头都是对眼睛的爱抚。
No.4《戏梦巴黎》
古典精致法式风。情色,但不色情,画面感出色,裸露镜头颇多。明写情色,暗写怀旧。
那是个充满梦想、激情的年代,那是个电影和性爱的年代。1968年巴黎五月学运前夕,美国少年马修在法国电影艺术馆邂逅波希米亚风的孪生兄妹泰奥和伊莎贝尔,他们因电影而结缘。马修拥有隐秘的同性恋激情,但深深压抑在心中;泰奥和伊莎贝尔自小就俨然雌雄同体般长大,既是兄妹又是情人。马修的欲望于是同时指向泰奥和伊莎贝尔,三个如花少年通过沉溺于电影世界的方式深陷于性爱、禁忌、乱伦的情欲,无法自拔——直到五月事件的革命暴力强行闯入,他们甜蜜又迷乱的青春欲轮族望之梦不得不让位于理想主义的革命激情……
情色的表象,梦想的实质。
No.3《安娜 卡列尼娜》(2012版)
毕竟是宝宝的女神演的~凯拉奈特利,有颜,有艺有技。
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之前也有很多经典的电影改编版。乔 怀特这版不是反响最好的,但个人觉得研究西方古典服饰演变的话很好,很有诚意,很有导演的风格,服装精美,我K养眼~
那些装饰有奢华皮草的大衣、带有塑身衣的精致丝绸礼服、华丽与气场兼具又充满异国情调的俄罗斯式大衣都在2011秋冬大肆流行开来。
影片于2013年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
No.2《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一部娜塔丽·波特曼封后前的作品,两大女神领衔主演。
整个故事发生在了一个引人入胜、满是肉欲世俗的宫廷世界中。一对姐妹花,玛丽和安妮·波琳,在她们那极具野心的父亲和叔叔的安排下,周旋于国王身边。
斯嘉丽·约翰逊、娜塔丽·波特曼、 艾瑞克·巴纳、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埃迪·雷德梅腊培弊尼、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楼主数星星数到肩周炎··
自认为这是对都铎王朝宫廷服饰还原度最高的一部电影,真的跟画像上的一模一样。因为内心戏的需要,娜塔莉的着装比较美艳,而斯嘉丽的用色比较单调,却也娇美清纯。
No.1《高斯福庄园》
嗯哼··这部片子要好好说说,很多人会说古装片只有服装没有剧情,看了这个就可以堵上他们的嘴了。
《高斯福庄园》是一部由罗伯特·奥特曼执导,朱利安·费罗斯编剧的英国悬疑片,于2001年11月7日在英国上映。
演员包括凯莉·麦克中山唐纳, 玛吉·史密斯,迈克尔·甘本,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卡米拉·拉瑟福德,克里夫·欧文,海伦·米伦 ,艾米丽·沃森,瑞恩·菲利普······基本上影片从头看到尾都处在一种数星星的状态···有人打趣说2001年英国的明星们不是拍这部电影,就是去拍《哈里·波特》了。
《高斯福庄园》里还有一堆影帝影后,像迈克尔·甘本,海伦·米伦,艾米丽·沃森等等等等。在这里楼主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是一流的电影,推荐大家观看~
⑺ 你知道有哪些和古典音乐相关的电影
1、“她比烟花寂寞” 英国才女,忘了叫什么了,也演过“战马”,饰演的大提琴家杰奎琳 杜普蕾。也可以算作是杜普蕾的传记电影。里面还有钢琴家 指挥家,杜普蕾的丈夫巴伦博伊姆。评价不是很好 但和你的要求。里面反复出现的曲子是爱德华 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本人最喜欢的大提琴曲。
2、闪亮的风采,里面除了拉三,还有肖邦李斯特维瓦尔第的曲子……
为了霍洛维茨,结尾男主角弹的是拉二
亲爱的克拉拉,里面有舒曼第三交响曲莱茵河,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5首,结尾弹的是勃一钢协,不过片子本身比较烂
音乐会,很大篇幅的柴小协,不过这个柴小协被弄得神经兮兮的
莫扎特传,这个莫扎特也被拍得很神经
她比烟花寂寞,埃尔加大协
红色小提琴,电影本身不是太好,但配乐很出色,是Joshua Bell演奏的
钢琴课
钢琴家
海上钢琴师
还有一些纪录片比如:里赫特——谜、霍洛维茨在莫斯科、怀念杰奎琳•杜普蕾、钢琴的黄金时代、指挥的艺术、钢琴的艺术、小提琴的艺术……
3、那个《她比烟花鸡墨》一度吵翻天了,因为片子拍得实在是很不可理喻-_-/// 老片,《一曲难忘》主讲肖邦,穿插了肖邦与李斯特认识的幽默桥段,和乔治桑的关系,但这片也很扯,弄得乔治桑跟恶人一样。《梦幻曲》,凯瑟琳赫本主演的,克拉拉嫁给舒曼后的故事。挺浪漫的一片。休格兰特也演过肖邦,但乔治桑应该好了点,还有主题曲流行了很久,《I like Chopin》.
⑻ 有哪些西方音乐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
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
从电影上看,尽管现实中的迷信意识早已在唯物主义面前败北,但至少在艺术和电影中,富有灵性的东方文化还是不时地显现出优势。超现实主义电影,最能突显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和差距。在杨德洛维斯基的《圣山》中,我们便可见墨西哥大师是如何不惜一切地卖弄奇幻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超现实包装”寻找科学的解说和理由。其实,西方此类电影很多时候都局限在以超现实主义现象验证着现实,而此时东方电影却能洒脱地以现实主义原则解构超现实主义现象。比较《雨月物语》,我们就会发现沟口健二是如何自信并理所当然地让鬼魂随心所欲地出入银幕。然而也正是他这种天经地义的自信,才使影片始终笼罩着一层虚实结合的快慰和朦胧幽哀的凄美意境。
从音乐上看,我们中国最早的调式为五声调式也就是说只有1 2 3 5 6这五个音给成一个完整的音阶。只要是这几个音组成的歌曲就形成了最有我国特色的民间音乐。而欧美等则不同,他们用的完整的七声调式。而且欧美音乐最大的特点不是在于旋律,而是在于和声方面。也就是说,中国是对世界上旋律贡献最大的国家,而欧美则是对和声方面的贡献比较大。简单来说,一首歌里如果没有4 7这两个音存在。他必然是一首中国的民间歌曲。当然现在中国的流行乐除外。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两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征。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
⑼ 有关美国或西方国家拍的关于音乐的电影
曾经,歌曲改变人生,八月迷情,海盗电台,布达佩斯之恋,音乐之声,钢琴课,红磨坊,蓝调传奇,摇滚黑帮,雨中曲,完美音调,疯狂的心,天鹅绒金矿,灵魂歌王,k歌情人,钢琴家,玫瑰人生,醉乡民谣,放牛班的春天,她比烟花寂寞,美剧欢乐合唱团
基本上能想到的就这么多,都是非常经典的好片子,其他想到再补充吧
⑽ 《卧虎藏龙》:东西方音乐契合下的武侠美学
作为一部经典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所强调的主旋律并非传统的侠客豪气,而是对江湖背景下人文内涵的思索沉淀。为了契合这一主题,谭盾在影片的配乐中以深邃的东方音乐为主,并采用丰富的中国民族性乐器,将这部情节曲折的影片娓娓道来。东方音乐元素不仅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东方情调,也增强了电影的视听效果,提高故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影片同名主题曲《卧虎藏龙》为例,其中运用的中国民族乐器有琵琶、板鼓、竹笛、二胡、葫芦丝、中国鼓、手鼓等,在旋律上以民歌和戏曲为主要题材,并注重声画统一,尽显东方文化色彩。
电影《卧虎藏龙》选择的音乐旋律使电影主角的个性发展与整体故事紧密相连,既深化了主题思想,渲染了影片氛围,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完整的民族乐器演奏,民族乐器的单纯发声也为东方音乐色彩的呈现增色不少。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当属民族打击乐器的运用,在大量刀剑对决、拳腿过招的情节中,中国鼓等打击乐器都起到了调动氛围、穿越时空的作用,这些民族乐器在行云流水的打斗中成为点睛之笔,将电影节奏与意境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有效渲染了场景的戏剧效果。可以说,《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并呈现出民族性和融合性的双重特点,以多种东方音乐要素完美地展现了武侠电影的别致美感。
无论是电影主旋律,还是插曲配乐,《卧虎藏龙》的音乐格调都是极具民族性的。尽管电影开头、中间和结尾处插入了交响乐的运用,但其本质仍以东方音乐为主,且音乐表现形式含有浓浓的中式情结。东方音乐的民族性往往依附于地域性乐器的运用。影片中玉娇龙和罗小虎在新疆大漠戈壁争夺梳子时,响起的是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热瓦普,这一弹拨乐器声音鲜明、音色清脆,其演奏的音乐也饱含热情,体现了玉娇龙的活泼生动与罗小虎的粗犷奔放,贴切地描绘了二人追逐打斗的场面(图1)。该段插曲轻快的节奏与画面中一望无际的荒漠产生强烈的对比反差,起到了以声衬景、以调叙情的作用。民族乐器热瓦普和新疆手鼓的演奏不仅为影片增加了许多活力,也使受众身临其境感受了西北地区的特色风貌,维吾尔族独特的地域性乐器配以纯正的地域音乐,展现出极强的民族特征。
另一具有民族性特征的乐器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它最初出现于玉娇龙偷盗青冥剑之夜的配乐《夜斗》。伴着玉娇龙放下床帘佯装入睡,葫芦丝悠悠响起,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生动地刻画了寂静恬淡的月夜。然而,一直作为衬托的弦乐组逐渐加强,配合葫芦丝拖长的曲声突然奏出强音,平添焦灼,暗示了看似平静的夜晚背后实则酝酿着不安。配合着画面上玉娇龙在房顶一闪而过和刘太保警觉的目光,板鼓作为主要乐器终于登场。《夜斗》整段音乐被中国鼓乐充满,节奏型选自中国戏曲,鼓点张弛有度:玉娇龙和俞秀莲在飞檐走壁、你追我赶时是由轻盈的鼓点配乐的;当玉娇龙与俞秀莲不得不展开正面激烈打斗时,大鼓鼓点越发急促有力,加以鼓槌互击的变换演奏手法,营造出紧张氛围;玉娇龙侥幸逃脱后,鼓声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整段插曲充分发挥了中国鼓清亮的音色特点,节奏的推进依靠单个鼓的击打带动整个鼓队而完成,达到了声画合一的效果,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且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另一场经典的打斗情节——李慕白和玉娇龙竹林相斗——的配乐《穿越竹林》则是由萧来演奏的。萧是纯粹民族性乐器之一,其音色苍凉深沉,适宜独奏和重奏。李慕白和玉娇龙伴着悠远萧声相继飞入竹林,画面配以萧声和琵琶、竹笛等能够代表东方文化的民族乐器,不仅体现了中国武功的轻灵,也营造出特有的东方电影意境。上述民族乐器在配合影片内容和渲染人物情绪的同时,更起到了向受众传达中国文化和民族底蕴的作用,影片的艺术主题因此得到升华。
电影《卧虎藏龙》中不仅运用了多种民族性代表乐器, 还别具匠心地融入了西洋乐器,将西洋乐形式与东方乐内涵相结合,营造出和谐氛围,使电影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影片初始便是由大提琴主奏的主题音乐《卧虎藏龙》。大提琴浑厚的琴音在电影画面出现前缓慢响起,通过模仿民族乐器的颤音和滑音,营造出深沉的氛围。伴着影片片名出现,民族打击乐器和弦乐乐器一并奏响,东方韵味随即扑面而来,并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传统建筑的画面,与影片即将讲述的故事相得益彰。复古曲风配以现代乐器大提琴,凸出了大提琴低沉的旋律和婉转的音色,其几度打转的音节更是暗示着片中人物的曲折命运。中西音乐元素的交融使该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也为受众提供了一场绝美的听觉盛宴。
事实上,纵观整部影片,其音乐多表现出以多元手法传递音乐的国际民族性目的,主题曲《月光爱人》便是完美范例之一。《月光爱人》是一首婉约的古典情歌,歌曲运用了电声乐器和现代节奏型来配合中国歌手李玟委婉深远的歌声,歌曲构成以东方音乐元素为主,西方音乐元素为辅。其旋律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调式,也是中国民族歌曲中常见的旋律型。“谭盾在这首由41小节构成的主题歌旋律中(不含前奏、伴唱、尾奏旋律),运用五声调式中的小三度级进共有10处之多。”歌曲主题一开始就使用了三音组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节奏则采用典型的弱起切分,具备我国民歌特色,富含东方色彩。
虽然《月光爱人》的歌曲基调以传统的三音组为主,但歌曲中通过运用西方大提琴模仿马头琴和胡琴的音色,配以滑奏等中国传统的演奏手法,制造出西洋乐器与东方元素合并为一的效果。相似的创作方法还体现在歌曲的其他部分,管弦乐伴随着葫芦丝和琵琶等传统东方乐器交错出现、此消彼长,营造出电影人物复杂缠绵的心绪。该种电影音乐的运用同时运用了中西音乐元素,不仅充分展现出了东西方音乐的魅力,也符合影片国际化的定位,一方面,曲调强烈的东方色彩让受众能够越过时空限制感受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以西方乐器模仿东方乐器的音调和演奏方式能够使影片感情的传递更加到位。
纯粹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使用可能会存在封闭性和局限性,但若是取本民族音乐精华融合其他音乐元素,民族音乐就会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呈现出来,这种融合态势也是当代电影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创作将东西方音乐元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兼顾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艺术美感,恰到好处地向世界展现了一部中国式武侠电影的多元风貌,可谓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
《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以东方古典乐器为主,同时用西方管弦乐加以配合,通过古典主义的表现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东方音乐美学。“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流程必须是完整的,要经过三个环节,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在创作层面上,《卧虎藏龙》对传统东方乐器的选用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凸出了东方音乐的民族特性和时空特征,使富有东方意蕴的音乐直触人心,拓展了东方音乐的文化价值,加强了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戏剧性;在表演环节中,《卧虎藏龙》把东方音乐作为一种自然元素插入到影片中,加强高潮片段,缓和情节冲突,丝毫不显生硬。该创作和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而是与电影画面相结合,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承接人物对白、引发受众共鸣的作用;在欣赏层面,如果仅靠受众的自身审美积累,必然无法到达音乐专业领域的审美效果,因此电影音乐需要通过声画调动受众的共鸣感与欣赏力。《卧虎藏龙》中东方音乐的使用具有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征,前者让受众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乃至喜爱,广泛普及了东方音乐文化的民族内涵,后者则通过东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有机融合开阔了更加广泛的欣赏领域,通过给受众提供以审美体验,加强了电影音乐的社会性功能,与电影音乐的审美功用相符。
“在国际异质文化频繁交流与融合的今天,单纯的民族音乐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影视音乐的市场要求。”《卧虎藏龙》将东方文化引入西方视野的同时,其电影音乐也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卧虎藏龙》的成功昭告了中国电影人,只有更好地挖掘东方音乐在电影中的文化价值,才能将民族精神呈现于世界舞台之上,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目的。
作为一部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的作品,音乐创作对电影《卧虎藏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音乐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二者相辅相成,具有承载民族形象和东方底蕴的美学价值。影片中采用的东方音乐不仅构成了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部分,更融合了西方元素共同为电影音乐平添多元化色彩。《卧虎藏龙》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为武侠电影中东方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深远传播奠定了基础。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共同作用于《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不仅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代表着中国电影业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