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1)1917电影里面的歌音乐分析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012年共生产各类电影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超170亿,而团购票为国内电影票房贡献了近27亿元,为广大影迷们节省了50.12亿元生活开支。
对于影院团购市场的火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影票和餐饮婚纱相比,它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电影院也比一般餐馆的接待能力更强。其次,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影票的票价仍然偏高,电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团购的出现正好释放了这部分的需求,赢得了广泛影众喜爱。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进口大片特别是好莱坞强大的压力面前,国产电影压产量、提质量,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观众欢迎,以超过54%的份额赢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涌现出《智取威虎山》《归来》《亲爱的》等一批优秀影片。同时,一批青年电影导演的作品也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含电影频道出品的数字电影92部),生产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3年2月,我国影院的放映场次达200多万场,环比1月份基本持平;观影人次达5700多万,增长近1000万人次,增幅达19%;共产出票房21亿多元,大增近5亿元,增幅高达近30%。
2. 有人看过电影《1917》吗,是否值得推荐
时长的限制逼迫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必须拥有存在的意义。小到使情节连续,大至“一叶知秋”。电影《1917》的细节处理真是太可以了,我认为绝对值得一看。
很厉害的电影,战场的细节,主旨的深刻,技术的选择,有些画面也是美的。不止流于观看时情绪的追随,也在于之后一次又一次的突然理解吧。
为《1917》打call,余韵十足,值得一杯奶茶的钱来换取一种身临其境的警醒。人是需要时不时被敲敲的,一本著作,一部电影,配上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够了。然后是沉溺的欢愉,何乐而不为?
3. 1917电影 我只要去见我的父亲那首歌叫什么
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1917》插曲《wayfaring stranger》士兵在一个林间清晨唱起这首歌,战争的残酷在这首古老的美国民谣中,让人听到一丝绝望的温柔。
4. 电影《1917》有什么创新之处
关于今年的奥斯卡奖,有人很为《1917》感到惋惜,虽然这部电影得到了10项提名,但最终只获得了“最佳音效”“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3大奖项,其实,能获得三项大奖,《1917》已经达成了预期,因为它采用了诸多创新方式,本就存在失败的风险。
夹杂着史实与情怀的《1917》,让观众走入了世界大战里的某一天,我们就像两个士兵一样,并不清楚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刀枪不入的法宝,没有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最后甚至连军粮和武器都没了,只能抱着忐忑的心,在树林中唱着歌,一起走过眼前的残酷。
5. 电影《1917》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具体如下:
1、马克侵犯棠真时说“每个老板娘都是这样教我的”,这点让人感到恐怖,似乎明白为什么林妈妈反对翩翩跟马克在一起了,难道马克与林翩翩妈妈有什么关系。
2、警队队长收到的一张与棠宁上床的照片,网友表示应该是棠夫人拍下的,为了威胁警长不再追查案件。
3、结局其实并不难理解,文淇饰演的棠真,可以理解为棠家最后的“胜利者”,她对棠夫人是没有爱的,只有憎恨。
4、棠真最后说“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威胁,她仅仅的攥住棠夫人的手,的确是不舍,但这种不舍不是出自爱,而是憎恨,“我不会让你这么轻易死的了。”
5、整部电影都在棠夫人的计划下进行,但没有想到最终棠夫人还是不能体面的死去,细想一下,棠夫人、棠宁、棠真看起来更像是每个时期的同一个人,这可能一种无限循环。
故事具有神秘感,引起观看欲
整个影片风格是非常有趣的,故事也很具吸引力。剧情有一种神秘感,不会说一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
不同年纪和阅历的三位女明星不仅把这部有人性最黑暗的一面的影片直击观众内心。也演绎出了那个年代世风日下的人为了生存的不折手段,将女性的无奈和悲哀演绎的淋漓尽致。
三个女人的“撕逼”大戏也是非常能引来观众看热闹的心理。这年头从电视剧到电影,“不撕逼、不悬疑”基本是没有市场率可言,在观众心理就是烂片。
6. 电影《1917》中,有哪些震撼的场景和演绎
我觉得整部电影都非常震撼,因为这部电影采用的是一镜到底的拍摄效果,这种拍摄可以给观众更震撼的视觉效果,而且这部剧中的演员的演技都比较成熟,让人看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长镜头的拍摄可以让电影中的时间和观众们实际看到的时间是一致性的,这也就说明观众们在看到电影中送信的任务的时候会更加紧张,仿佛就置身于影片中的场景,感受到影片中时间的流逝。
然而他在过去所经历的这段残酷的生死考验却是真实存在的。当他拿出黑白照片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斯科菲尔德内心中的心酸,或许这是他内心深处剩下的唯一一个慰藉了。
7. 电影《1917》怎么样
这部电影其实还是非常好看的,首先能够给人非常深刻的思考,也有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