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歌曲的版权归谁
电影歌曲的版权归歌曲创作者,如果是电影制作公司自己原创音乐,版权归该公司所有。
明星、艺人、个人不得未经过原作同意,在演唱会,电视节目,网络直播,公共场合 等,进行翻唱歌曲,或恶搞、改编原作歌曲,否则会遭到原作公司起诉赔偿巨额侵权费用。
作品注册成功后,MORP系统将自动生成国际标准的ISWC临时码,该代码是全球性音乐著作权代码。通过版权注册号码,各个国家的音乐著作权协会将提供相应的版权代理保护,该作品在这些国家内被使用,当地音乐著作权协会将代理收取著作权费,并通过中国音著协将费用转给著作权人。
(1)电影音乐从哪来的扩展阅读
电影音乐的创作分类
可以分为原创音乐和非原创音乐,这是根据影片中音乐创作的方式来划分。由作曲家为影视作品中的某些片段专门创作的音乐我们称之为原创音乐,由影视创作者从既存的音乐素材中所编的音乐资料我们称之为非原创音乐。
影视音乐根据音乐介入影视作品的方式来说分为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有源音乐是指画面内出现声源,无源音乐是指画面内没有声源出现。
❷ 关于电影中的配乐的问题
http://www.fly-bbs.com/read.php?tid=7490
当音乐爱上电影——世界电影配乐大师巡礼(致敬贴)
电影配乐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而电影配乐大师们也是我所崇拜的对象。因为电影,音乐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因为音乐,电影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
每次看电影,人们总是把目光投向台前的演员或幕后的导演,可是往往让人真正投入的电影,那些真正震撼灵魂的东西,是不朽的电影配乐。
现介绍一些应该被我们记住的大师......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欢迎各位补充!
John Williams—约翰.威廉姆斯
1932年2月8日出生,美国人。
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是电影配乐家中的佼佼者,他有好莱坞大片音乐教父之称。曾超过24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提名,并5次获奖。同时,他的配乐还15次获得格莱美奖(Grammy Award)。
说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大部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都是他担任的配乐。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战》三部曲、《辛德勒名单》、《第三类接触》、《大白鲨》、《E.T.》等。近期的作品有《爱国者》,《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艺妓回忆录》等。尽管有人抱怨他的音乐听起来都一回事,但其气势磅礴的配乐,确实无可替代。
此外,他还是个指挥大师,为自己的作品担任指挥。他担任指挥的音乐会几乎是场场爆满。
John Barry—约翰.巴瑞
约翰.巴瑞1933年出生于英国 ,也是一位声名远扬的著名配乐大师,其作品曾5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
他的代表作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后期的作品、《午夜牛郎》、《远离非洲》(out of Africa)、《与狼共舞》、《时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别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James Horner—詹姆斯.霍纳
他是新一代的电影配乐大师,擅长于运用英格兰、苏格兰等欧洲民间音乐的素材来创作。
詹姆斯.霍纳的作品我们是最熟悉的,记得泰坦尼克号吗,第69届奥斯卡的最佳配乐。那悠扬的风笛声相信很多人至今难以忘怀。
其代表作有:《特洛伊》《光荣》、《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罗13号》(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罗》(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 (末日大撞击)、《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国鼠潭》。
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
又一个可怕的意大利人,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是个长命的超级快枪手,从1952年至今,为超过400部电影作了配乐,他的音乐风格囊括了古典、爵士、摇滚、意大利民谣、先锋音乐等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上世纪60年代,他与导演Sergio Leone拍挡,为一大批粗制滥造的“意大利式西部片”谱写音乐,成了名副其实的西部片音乐之王。但这位精力旺盛的大师却也并非仅靠“杀片无数”取胜的莽汉,他的经典代表作层出不穷,1990年之后的晚年作品依然杀气逼人,绝对不是靠早年英名混饭吃的糟老头子,令人折服。
代表作品:《美国往事》《教会》《天堂影院》《海上钢琴师》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这个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国人,刚出道的时候是个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电影配乐,而让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为戈达尔的影片《人人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后接到大量订单,最多的一年里同时为7部电影配乐,但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发挥自己的浪漫灵感,从古典到摇滚、从民谣到爵士。他的第一个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为他赢得了法国恺撒奖。当然,最厉害还是《英国病人》,让他捧回了1996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两座奖杯。
代表作品: 《37.2℃》《情人》、 《英国病人》、《心计》
尼诺·罗塔(Nino Rota)
尼诺·罗塔(Nino Rota) ,意大利音乐教父,生于1911年,来生仅电影配乐就写过145部,还不包括其它歌剧,管弦乐作品。他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与意大利名导费里尼合作长达三年,创出无数影音经典。而他在条件远不如好莱坞的情况下,以意大利民谣和过人天份为武器,再加上本土强悍和不屈服的民风,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其中最为耀眼的则就是《教父》(GODFATHER),以典型的西西里旋律写出的乐章富含动人的深情。
代表作品:《教父三部曲》、《八部半》、《战争与和平》、《在罗马的阳光下》
Maurice Jarre—莫里斯·贾尔
法国人。这位配乐大师的许多音乐动人之极,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题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
其他的著名代表作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漫步云端》(A walk in the winds)。《齐瓦哥医生》(Doctor Zhivago)等。
Jerry Goldsmith—杰瑞·戈德史密
杰瑞.戈德斯密斯是电影配乐大师Miklos Rozsa(电影《宾虚》的配乐者)的学生。其风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早期电影流行交响配乐时,他的代表作有《巴顿》,后来他为电影《Omen》(天魔)大胆创作的黑色圣歌,曾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七十年代开始流行电子音乐代替交响配乐,他并没有停留在旧有风格上,创作出获配乐金像奖的许多佳作,如:《第一滴血》、 《star trek》等作品。近作还有《星舰迷航》、《异形》、《the Mummy》、《花木兰》、《空军一号》等代表作,以八十高龄而新作不断,令人钦佩。不过已于2004年7月去世了,真是电影配乐界的一大损失。
Danny Elf Nan—丹尼.艾福兰
丹尼.艾福兰代表作:《蝙蝠侠》(batman)、《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神通广大》、《Man in black》。
Thomas Newman—托马斯.纽曼
托马斯.纽曼是八十年代开始比较活跃的一位电影配乐大师。其代表作为大家熟知的有:《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
Hans Zimmer—汉斯.基默
1957年9月12日出生,德国人。
他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配乐大师,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所配乐的电影大部分我都看过并且非常喜爱。而且有好几部都是我偶像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他的作品——《狮子王》和《埃及王子》这两部动画片的配乐,更是我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最近几年的作品有《达芬奇密码》、《天气预报员》、《蝙蝠侠归来》《亚瑟王》等。
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角斗士》、《The Thin Red Line》、《红色警戒》(Crimson Tide)、 《石破天惊》(the rock)、《断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绿卡》(Green Card)、《太阳泪》、《珍珠港》、《汉尼拔》等。
Michael Kamen—迈克尔.凯曼
代表作:《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侠盗罗宾汉》(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奥斯卡金奖)、《终极警探》系列(Die hard)、《最后的魔鬼英雄》(Last Action Hero)、《这个男人有点色》(Don Juan De Marco奥斯卡提名)、《101忠狗》(101 Dalmatians)。
凯曼大师已于2004年去世。
Max Steiner—麦克斯.斯坦纳
早期著名的配乐大师,其代表作有:《飘》(Gone with the wind) 、《Now voyager》 、《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Since you went away》,以上作品全部曾获奥斯卡金像奖配乐奖。
Elmer Bernstein—埃尔默·伯恩斯坦
代表作《七侠荡寇志》I/II,《纯真年代》、《成为马尔科维奇》、《造雨人》、《我的左脚》,《蜜莉姑娘》、《杀死一只知更鸟》、《远离天堂》、《恐怖角》、《十诫》等,多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并数次获奖。他也于2004年去世。
James Newton Howard—詹姆斯.纽顿.霍华德
代表作:《水世界》(Water world)、《大峡谷》(Grand canyon)、《执法捍将》、《伴我一生》(dying young)、《惊愫》(Primal fear)。
久石让
提起久石让,宫崎骏迷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只要你留意每部宫氏电影的开头或结尾,就会看见这个名字——音乐:久石让。
久石让,1950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担任作曲、制作、编曲和演奏等多项工作。久石曾为超过二十部电影担任配乐工作,并曾四度赢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他还从1992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电影音乐大赏,1999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他还为许多电视连续剧以及数不清的电视广告制作配乐。这位以独特的极简风格着称的钢琴兼键盘手曾出版超过20张以上的畅销个人专辑,每张都是数一数二的佳作,可谓硕果累累!
久石让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1982年,久石让在毕业的同时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作品专辑。1983年,经人介绍,久石让结识了宫崎骏,此时宫崎骏正致力于《风之谷》的创作。听过久石让创作的[风之谷]的印象音乐后,宫崎骏被深深打动了。此后影片公映后更证实了宫崎骏的眼光,久石让为该片创作的配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以及评论人。因此次年宫崎骏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后,久石让便一直担当宫崎骏动画的音乐监督至今。
久石让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音乐创作人。如今,久石让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创作了《宁静的海》、《Kids Return~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乐大作还包括:动画电影《阿里安》、《机器人嘉年华》,《仔鹿物语》、《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资深音乐人。1998年,久石让 更获邀担任日本冬季长野残疾人奥运会的音乐制作总监,如此重要的任务可说是对他在音乐界大师级地位的莫大肯定。
Howard Shore—霍华德.肖
霍华德·肖出生于1946年10月18日,加拿大多伦多人。他最为我们熟悉的作品,当然是史诗巨作《指环王》三部曲了。他凭指环王首部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而后,又凭为《飞行家》的配乐再度获奖。
历数霍华德所创作过音乐的著名影片有1988年汤姆汉克斯的成名影片〈成长〉(Big)、〈沉默的羔羊〉、七宗罪〉、〈入侵脑细胞〉、
海伦·卡兰德罗(Eleni Karaindrou)
希腊作家导演安哲洛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的御用配乐人,海伦·卡兰德罗(Eleni Karaindrou)是这个行业里少有的女性。导演安哲洛普洛斯的电影沉重而悲怆,卡兰德罗的音乐同样也深沉苦情。然而,对于熟悉希腊式悲剧以及天生就有希腊式悲剧情结的人来说,卡兰德罗的音乐无异于萧瑟生命中的天籁之音,尽管作品不多,但已经成为作家电影音乐的典范。
代表作品:《雾中风景》、《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恒的一天》
谭盾
谭盾,一个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的名字。1957年出生于湖南的谭盾,曾多次荣获中国国家级创作奖,他的管弦作品《道极》更被评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除此之外,谭盾在实验创作艺术上也非常活跃。他的《纸乐》、《陶乐》与《水乐》等音乐剧,都在国际前卫艺术领域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并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它诸如“Weber国际作曲奖”、“山多利作曲大赏”、“MIT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国际奖项,更将他的声誉推至最颠峰。
在第44届格莱美中,谭盾再度为华人音乐家赢得荣誉,以电影《卧虎藏龙》主题曲《月光爱人》获得“最佳电影原创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又以《卧虎藏龙》原声带中的《永恒的誓言》获得“最佳古典音乐”提名,而取自《易》中的吉他协奏曲则获得了“最佳古典音乐协奏曲”提名。
代表作品: 《卧虎藏龙》、《英雄》
奇斯洛夫斯基
一提起他,就得说奇斯洛夫斯基。这位学法律和历史出身的波兰音乐家普瑞斯纳(Zbigniew Preisner),可能不太喜欢配乐人里的这个“配”字,因为他要求音乐即使脱离了电影,也要让人百听不厌,甚至要可以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单独欣赏。所以他跟奇斯洛夫斯基的关系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拍挡,总是在电影筹拍时就加入剧本讨论,使得音乐不仅能完全融入电影中,也让电影的精髓也完美地渗进音乐之中。这一点在《蓝》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有人甚至评价说这部电影就是普瑞斯纳音乐的影像版。另外,他也作过不少非奇斯洛夫斯基电影的音乐。
代表作品: 《红》、《蓝》、《白》 、《两生花》
范吉利斯(Vangelis)
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Vangelis),作为电影配乐大师里BOS级别的人物,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范吉利斯的配乐作品也大都是史诗般的。有朋友说范吉利斯每隔十年就能创作一部颠峰级的作品,1981年的《火战车》,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2004年的《亚历山大大帝》,每一部作品都能堪称电影配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❸ 略讲电影配乐史,顺便介绍几位配乐大师
自有电影以来,配乐便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了。
默片时代伊始,创作者便认识到,在影片中于不同基调的情节中加入适当的音乐,对故事渲染,气氛烘托可起到不可描述的衬带作用。
但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尤其开始胶卷摄制后,默片盛行的原因,无形中便加大了音乐出现的难度,让声音(言语、配乐)的存在与发展,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
由此似乎也可推断出默片为何最早发展盛行。
一肯定是当时的客观的科学技术原因,其未达到电影工业中,声音制作的标准。
二来,默片确是一种很难得的艺术形式,仿如哑剧又胜于哑剧,是其与戏剧的综合体。现当代许多导演仍偏爱这种影片形式,最著名的应属韩国鬼才导演金基德,其执导的《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漂流欲室》、《莫比乌斯》等,都是刻意弱化人物对白,仅通过人物行为来推进故事情节,由此表达及升华影片主题。其实有时想想,去掉对白,也就免去了因之而产生的一些与主题无关或者误会的东西,所谓说多错多,着重人物行为动作,确可使影片故事的发展加强,更集中,表达时便纯粹而有爆发力。
扯回配乐的问题。
是以,一开始,电影中没有声音,即人物对白。但有配乐。可这里的配乐是什么样的呢?实时配乐。
何谓实时配乐?就是现场乐队配乐。
胶卷送到影院,影院会配备一支乐队。播放影片时,乐队便根据电影制作方事先约定的曲子来演奏,或欢快洒脱,或滑稽戏谑,或哀伤悲愤,都是以影片里各个故事情节的基调而定。据说更早,都是乐队视情节自由发挥,因此时常出乱子,比如影片里死了爱人,正哭得伤心,乐队这边却欢快地演奏起两只老虎,观影体验很差。
之后有了改进的所谓蜡盘发音。即将音乐刻录在唱盘上,播放电影时,同时打开唱机,使画面与音乐同步。这可谓是配乐在电影发展史上重要一步。
但这里强调一点,蜡盘发声的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因为这时它仍没有将之用来做言语对白的声音上。
下面这段要说的,引自网友,因为我确没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第一位正式将音乐观念引进电影中的是格林菲斯,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中,首次与音乐家合作,创作出美国民俗民谣的完整配乐形态,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也显示了音乐开始属于电影本身组成的一个要素。
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即有声电影机。它可以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都记录下来,实现同步。因这一神器,之后便迎来了有声电影的爆发,默片式微,直至今日。电影《雨中曲》,其中讲述的便是两种电影形式更迭交替时期,震荡下的好莱坞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这部经典影片。必看的经典。
这期间,电影配乐的发展也迎来了史前未有的发展。典型的特征,以前或许是将已有的固定的音乐嵌入到电影里,作为配乐。而此时,会有专门的音乐家根据电影需要来作曲,进行创作,以为配乐。这些人称为配乐师。
我们一些人应该都知道一些配乐师,像埃尼奥.莫里康内,行业内高山仰止的存在。我只随便说几个知道的其经典配乐作品,《黄金三镖客》,《无耻混蛋》,《海上钢琴师》,等等,只说这几个自己喜爱的了,非要说完,网络一下,一摞A4纸不一定够用。
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日本配乐大师,久石让。宫崎骏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其配乐。姜文一再使用的“太阳照常升起”也是其作品。也不一一举例了。要说的一点,通常认为,配乐为影片服务,但有些配乐大师的作品,通常已经独立于影片之外,甚至于带动影片升华了主题表达,更恐怖的,影片故事沦为音乐的表达工具。宫崎骏与久石让应该就是其中的代表。
两者同样优秀,但常常感觉久石让的音乐有些喧宾夺主,仿佛去掉那些音乐,宫崎骏便变得不再是宫崎骏。提两个作品,大家感受一下,《天空之城》跟《幽灵公主》,总感觉,这两个宫崎骏影片若去掉久石让的同名主配乐,便会如抽去了灵魂一般。
国外的就说这两个吧,因为本身我知道的大师不多,关键是我特别喜爱这两位。
中国的配乐大师,我较国外的多了解些,但也只说几个自己喜爱的。
第一位,胡伟立。
其人真真是仙风道骨,出世入世,高人一般的存在。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我搜索大师时,图片上的长相,确实是听了音乐后的感想。
胡伟立配乐作品,几乎贯穿整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东方不败,鹿鼎记,醉拳,龙门客栈,太极张三丰等,一摞A4纸也写不下。尤其周星驰电影里,配乐大多出自先生之手,如国产凌凌漆,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审死官,九品芝麻官,回魂夜。额,简单截个图。
这是网络里老爷子的主要作品介绍。作品好,但不知名的更多,比如李卫当官的配乐。很多都鲜为人知。
上述随便一部影片里的音乐作品,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存在。也许你不知道这些配乐的名子,但当音乐想起时,你一定会惊叹道:“哦哦,这个曲子某某电影里有。”最不济也是“这曲子听着好耳熟。”
且老爷子出名的的作品中多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主。这一原因,除了老爷子深谙中国传统音乐外,暗自揣测,也应与上世纪香港影视繁荣期,尤其古装题材作品的爆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乐器的作品,显然与古装影片里的氛围基调更加契合,无形地扩大这种古典意境的渲染,观感自然,浑然一体。影片的质量明显会上一个层次。上世纪的古装武侠片的推陈出新,经典频现,老爷子的音乐作品于其中起到的作用绝对举足轻重。当然,也不绝对非传统乐器不可,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很多。
这些无所谓的事不纠结了。
我崇拜老先生的一个地方,不在于他的作品于影片的利害关系。而是他似乎于每每完成的一部影视的作品中,通过一系列的音乐作品,不仅帮里面的人物完成了一次的刻画描述,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感悟的表达。
很多东西不大能说得清楚,比如那首东方不败里的“孤独”,你把它单独拎出来后,细细的品味一遍,便能明白个一二。乱了,乱了,衷情堪茧绪,欲语笔难成,不说了。补一句了,胡大师,小子很崇拜您,对您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冀望能见您一面,听您一番教诲。
最喜欢的,仅代表个人。东方不败里的:孤独,雪千寻。九品芝麻官里的:抒情。国产凌凌漆里的:美丽拍档。李卫当官里的:往事堪忆。
第二位,陈勋奇。
陈勋奇的作品不算太多,但个个有名。墨镜王的东邪西毒里的配乐,俱出其手。其中的“天地孤影任我行”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用来作至尊宝与紫霞生死诀别的背景音乐,与影片开头紫霞出场的背景音乐,即赵季平的“芦苇荡”,同为奠定影片感情基调的主配乐。
貌似天下无双里也有其音乐作品。与胡伟立一样,不只是纯粹的同样偏重于个人表达的配乐大师。
其主要作品一览。
第三,赵季平。
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大家。亦是高山仰止的存在。其配乐作品:霸王别姬,活着,水浒,乔家大院,笑傲江湖,大宅门……说不下,随便上几个截图感受一下。
刚刚说的芦苇荡。上一次有印象见赵季平署名的作品貌似是冯小刚的1942,之后没怎么关注了。
如果胡伟立的音乐作品贯穿了香港影视繁荣时代,那赵季平的作品则更广袤地贯穿、见证了内地影视的兴起,繁荣,到如今的迷茫。
赵季平的作品多与历史片挂钩,是以多浑厚悠远的风格。典型如霸王别姬里的配乐,选择的乐器多苍凉悲壮系列。(就不说乐器名子了,因为我不知道。)
或许是真的跟影片的类型真的有关系,我总觉得情感表达上,赵没胡、陈二人来得浓烈。像陈勋奇与王家卫合作的东邪西毒,浓得化不开。而胡伟立的既能融进去,又出的来。但你要说音乐这东西不传递个人感情,那肯定不可能。而且个体的偏爱不同,所以仅个人之言。兼且本身站着说风凉话就不对,我这里需要一个解释兼道歉。最喜欢赵大师的作品,仍旧是其以为偏小资体些的芦苇荡。
文章到这里应该算是完了,打算还要写黄英华,谭盾,黄沾,特别是黄英华(想说他似乎跟自己的周星驰情结有关。)但作为一个门外汉,很难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欣赏,我也是写着写着才发现这些东西避不开。比如简单的乐器的特性与好处,我就写不出,因为从没接触过,写到最后就变成了纯粹的统计的东西,毫无意义。徒惹人笑话。
❹ 电影里的歌和配乐都是由谁负责的(不是拟音)
现在的电视剧电影里的主题曲一般会请有名的作曲家来根据导演的要求来写,配曲也由导演根据剧情首先请音乐方面的人才找一些,最后自己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片就连配乐也请大牌作曲家进行创作,奥斯卡有最佳音乐奖嘛,李玟的月光是为了电影卧虎藏龙而专门做的
❺ 一部电影在什么地方配音乐是由谁决定的是导演还是配乐家还是说让配乐家为整部电影配好后,由导演来选
还是导演
配乐师是作曲呀
配乐师在听过导演阐述电影或看过电影粗剪版本之后做出一系列曲子
然后导演筛选配乐
导演因素非常强
姜文不就把久石让的曲子用了两遍么
❻ 现代影视音乐的构成有哪些
音乐在影视中的运用
影视自发明以来,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这一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基于声音技术在影视中得以运用以后,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艺术,人们同时运用着视觉和听觉这两个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进行欣赏电影、电视。画面与声音是影视艺术中不可划缺的部分。影视艺术的声音又包括:人物语言和音乐、音响。
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艺术形式已趋完善。而音乐对于影视艺术来说,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在无声电影时代,针对电影画面的内容与情节的需要,音乐的“声音”率先打破了无声的局面;当跨入有声电影时代后,影视音乐更是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发挥。随着影视艺术一百余年来的发展,影视音乐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影视音乐的创作或继承中,作曲家与编曲家们通过运用各种技法、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使影视音乐变得更加丰富多采。影视音乐的诞生与发展为影视剧的发展添上浓重的一笔。今天,影视音乐已成为影视剧创作的重要一环。
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与定义,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声音的艺术构成:即语言、音乐和音响.音乐,在它还没有真正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时,早已是电影的附庸了。因为在1927年之前,纯粹意义上的默片,即“百分之百的无声电影”似乎并没有。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有现场音乐的伴奏。有钱的影院用大型管弦乐,而小影院也许会用一架钢琴代替。这种现场演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气氛背景,但所奏的曲目并非专为电影而作或是紧贴电影情绪的——它们大多是现成或当时流行的乐曲。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不仅包括无声源音乐——为影视作品专门创作和编配的音乐;还包括有声源音乐——那些在故事中存在的各种音源所放出的现实音乐,以及电影的主题曲和插曲。现在,电影音乐早已成为影视作品中煽情、烘托气氛的重要手段。
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鉴赏影视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叙事过程中,一般根据剧情和画面语言长度,采取分节、分段的叙事法则.影视艺术音乐语言在影视艺术叙事过程中为表达感情服务,其美感层次有立意美、渲染美、过渡美、真实美、冲突美、情感美、故事美、幽默美、浪漫美.
音乐是记忆之门。它凝结着影片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丰子恺说:“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比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更为神秘。”
这种神秘使它包容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也显得苍白无力,惟有沉默是明智的选择。若辅之以婉转低回的音乐,这个片段定会成为影片中最撩动心弦的篇章。比如《结婚十年》。韩梦躺在沾染了十年风尘的地毯上回忆如烟往事,只有音乐才能解读她心头的百般滋味。比如《红河谷》。“宁静”死前面带微笑的高歌,远比慷慨陈词来得壮烈、凄美。画面是具象的,音乐则是精神层面的。音乐是对画面的升华。
这种神秘使它长于营造美好的意境,让影片韵味悠远。是音乐让《空镜子》中飘散在小树林里的“陶虹”的笑声更具感染力;是音乐让《誓言无声》中老旧时代的冬天场景对观众有莫名的吸引力。音乐似乎比画面有更长的保质期。当画面因岁月流逝而显得简陋粗糙时,音乐仍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初听时一样悦耳。
在影片中,有时音乐担当称职的配角,与影片相得益彰。尤其是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恰如其分的音乐是对作品主题的最好诠释。电视剧《红楼梦》的配乐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王立平先生仿佛曹雪芹的隔代知己,无论是“一番风雨路三千”还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旋律与文字配合得天衣无缝。同样精彩的还有电视剧《日出》的主题歌。“播下了风花雪月,长出是爱恨情仇”,词作者似乎比万方更理解她父亲。有时音乐与影片相映成趣。“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郑绪岚的歌声为一片打杀声中的少林寺增添了一丝柔情蜜意;《你是我心中忘不了的温存》让《我爱我家》在喧嚣落幕之后为观众送去几许温情;“只剩得马嵬坡前草青青”,阎肃笑看一代美人香消玉殒。
在这些与影片风格迥异的音乐中有一部分其实点出了影片的真正内涵。首先想到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音乐诉说了张大民乐观背后的辛酸,笑容背后的泪水。而且小柯的潜吟低唱中没有过分的悲情,音乐中渗透着挥之不去的无奈与哀愁,就像本片的主色调灰色一样。音乐悲凉却不乏积极因素,无数次失望之后依然给自己、给生活留有一线希望。“分手的消息已飞出多远,愁烦的眼不妨把幸福翻开,天下的事亦如此的平淡,世上的人啊生死不孤单。”
还有一部分甚至超越了影片的主题。譬如《三国演义》中“貂婵已随着清风去”的浪漫和含蓄远胜于原著。而《牵手》中大气舒缓的主题音乐令一部反映婚姻家庭的电视剧摆脱了世俗的气息,具有了高贵的气质。剧中也有夫妻间的争吵,生活的琐碎,可三宝的音乐冲淡了其中的市井、烦乱,从整体上提高了影片的格调,使很长一段时间内《牵手》在同类题材中遥遥领先。
音乐更可以脱离影片被人欣赏传唱。此时音乐成了主角,影片退缩到被人遗忘的角落。人们差不多已经忘记《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题曲;有部分观众只为欣赏《嘎达梅林》的音乐重又走进电影院。
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是微妙的。它们相互扶助,相互影响。音乐是对影视的提炼,影视是对音乐的扩展。优秀的影视作品为音乐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优秀的音乐令影视作品飘逸、灵动、回味无穷。许多观众是因为《永不瞑目》才那么喜爱《你快回来》,而我也会因为张信哲一句“把你的发丝当成戒指绕,温柔烙印再也抹不掉”把《梧桐雨》看完。
某导演说他最喜爱给电影配上音乐的瞬间,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中一下子鲜活了,艺术感觉也在音乐中被传达出来。而专家说,用“影像”指称影视作品是不准确的,因为影视剧不仅要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也要给观众奉上听觉盛宴。
如果《红十字方队》没有《相逢是首歌》,《便衣警察》没有《少年壮志不言愁》,这些作品不会那么流光溢彩,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感动。没有音乐的影视是不可想象的。感谢那些优美的旋律让珍贵的影象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亮。
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忙乱的生活多一份和谐,颠簸的旅途多一份安逸,烦躁的心情多一份宁静.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所以音乐在影视中的运用,不仅能达到影片所需要营造的氛围,还能消除人们长时间的视觉紧张所带来的疲劳。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❼ 电影配乐是怎么写出来的
电影配乐的制作是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的,首先由谱曲人根据剧情需要和风格以及导演的要求写出各场景适用的曲谱,再由交响乐团,电子合成器,某个乐队或者歌手来演绎。
❽ 电影音乐分哪几种拜托了各位 谢谢
按电影音乐的声源可分为两种: 客观音乐 亦称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指影片画面的规定情境中应有的音乐。如人物在歌唱、演奏乐器、收音机的广播等。这时,音乐的出现是不可少的(但亦可做特殊安排)。 主观音乐亦称画外音乐或无声源音乐。画面并未提供出现音乐的根据,而是作曲家为了塑造人物性格、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的需要而专门创作的音乐。它是对画面的补充、解释或评价,表现了作曲家对影片所展现的事件的主观态度,可以深化画面的内容,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这两种音乐在具体影片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两者亦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因为客观音乐的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它可起主观音乐的作用。例如人物内心痛苦时,收音机可播送同样情调的音乐来渲染,亦可播送欢快的音乐来形成对比,等等。 按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又可分为4种: 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例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写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音画对位 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音画游离这是6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的一种新趋向。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旨,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如日法合拍影片《广岛之恋》就属这种情况。 广告音乐有原创音乐、借用名曲、借用民歌等多种:广告音乐应能吸引受众的注意,简明易记,琅琅上口,并有鲜明的针对性
❾ 是先有的电影原声还是先拍的电影呢
首先要看这个电影音乐是导演使用的既有音乐,还是专门请作曲家创作的配乐。比如伍迪•艾伦的片子,大部分都是用的现成的歌和曲子。这种情况一般是导演本身很文艺,很可能在拍电影之前脑子里就给他的画面配好音乐了。(即便如此,大多数电影还是需要一些专门为它创作的音乐来遛缝儿。)除了用现成的音乐,绝大部分的电影配乐都是由作曲家专门创作的。这个配乐是在什么时候创作,取决于每个作曲家的工作习惯,导演的要求,以及电影的工作进度。比如有的影片需要演员在电影里直接演奏演唱配乐(像2005版「傲慢与偏见」里弹的钢琴曲、「放牛班的春天」里唱的歌,歌舞片类的就更不说了),那作曲家最起码得在演员进片场之前就先写好几段旋律。还有的导演就喜欢一边听配乐,一边让演员在片场找感觉,这种情况其实还挺常见,只是更多时候,导演可能使用的是代替音乐,最后作曲家创作完配乐之后再把代替音乐换掉。偶尔,也有代替音乐实在太好最后修成正果的情况发生。
更多时候,作曲家创作电影的时间跨度是从拿到剧本一直到剪辑完成。而无论作曲家什么时候写出的曲子,在剪辑完成之后,他都必须跟着片子按着点把音乐严丝合缝地嵌进去,这时候有的音乐可能会被弃用,有的要改写重录,这是电影配乐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电影配乐之为电影配乐的最显著特征。这也就是提主问的为什么电影配乐看起来和画面那么合拍(当然了,那可是作曲家和音乐编辑一帧帧对出来的啊)。与之相对,电视剧音乐的制作,一般就要粗糙得多,大多数时候就是作曲家写个十几二十条旋律,除了主题音乐之外,剩下的代表各种情绪氛围,然后很多时候作曲家就撒手不管,剩下的活儿扔给苦哈哈的音乐编辑,由他们对着片子剪剪贴贴弄上去。
❿ 中国电影音乐 的现状,发展情况,历程概述
电影音乐伴随着中国电影的百年岁月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印证着她最初的稚嫩,曾经的探索和如今的成熟。
中国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
(1905-1045)
《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京剧《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
但是默片时期的影片在放映时还是有“配乐”的。台上是黑白的活动影像,台下或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或三五人组成的小乐队,用来活跃现场气氛。人们渐渐开始注意到音乐和影片内容的结合,当音乐的情绪和电影的内容发生关系时,音乐帮助人们理解剧情。但是由于音乐不具有约定性的语义,所以音乐与影片内容的联系并不一一对应。
在默片时期,我国电影市场以好莱坞影片为主,配乐沿用了“剧院音乐”的做法,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音乐。
1930年上海电通公司联合唱片公司从国外购置了有声电影全套机器,正式制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此后,有声片渐渐兴起。
“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在随后的三四十年代,它们在城市市民文化生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
《毕业歌》、《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进步歌曲都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以聂耳为代表的左翼歌曲创作者们将歌曲这种宣传手段应用到电影当中,一方面为歌曲在电影中的使用做了成功的尝试,另一方面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电影歌曲也因此成为早期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这些歌曲在影片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贺绿汀根据当时的两首苏州民谣《哭七七》和《知心客》改编而成。《天涯歌女》第一次出现于小陈和小红暗生情愫时;第二次却是在两人发生误会后,在酒馆里小陈赌气拿出钱来叫小红唱歌,小红含泪再次唱出《天涯歌女》,速度放慢了一倍,画面不时叠出那天清晨两人的甜蜜情景,“患难之交恩爱深”的歌词此时听来别有一番酸楚滋味。这样强烈鲜明的艺术对比在中国电影音乐史上至今无出其右者。再如《万里寻兄词》、《铁蹄下的歌女》等也都是以插曲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中。
在众多的电影歌曲当中也出现了主题歌的雏形,有些电影歌曲恰好点了影片的主题,起到了主题歌的作用。如《桃李劫》中的《毕业歌》,它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整首歌曲持续50多秒,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性格,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
当时电影音乐的配乐方式多为用现成的音乐作为电影配乐,电影总体上缺乏音乐方面的整体规划。但是在影片《风云儿女》片尾出现的《义勇军进行曲》直接表达了影片的核心主题,已开始具有了主题歌的艺术表现功能。
主题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当时已经初露端倪。影片《小城之春》中三次使用了共同的音乐素材,而且还因人物、情节的不同,以变奏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音乐贯穿手法的最初尝试。
这个时期基本上没有专门为电影创作的音乐(除歌曲之外)。在影片创作过程中,“配乐”这个工作指的是利用已有的音乐素材重新编辑,使之与画面相配合,加强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这时的音乐使用与画面保持高度一致,不赋予画外含义,没有将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影表现元素参与创作。
影片《十字街头》中老赵失业后,一人在房间里黯自神伤,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宽慰自己,音乐也随之抑郁或轻松。音乐在这里成为老赵的“内心独白”。每一段音乐情绪的选择与人物的心境完全同步,增加了画面效果,但显得过于简单和幼稚。而在影片《马路天使》中小红、小陈、老王去“大世界”,被在街头拉客的小云截住,这段影片中没有音响对白,音乐持续了四分半钟,音乐的写作细化到了镜头。音乐在这里起到了音响的作用,共出现了三记锣声,一次鼓响。锣声在听觉上增加了紧张的气氛,视觉上加强了人物的动作性。鼓声则带了一丝喜剧效果。总的说来,这段配乐具有造型性,音乐和表演融为一体,和画面完全同步。
建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成熟阶段
(1949-1966)
建国之初,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方针政策相当宽松。1951年前后对《武训传》简单、粗暴的批评严重挫伤了电影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直到1953年第一次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以及第二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批评了左倾思想,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特别是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大批电影将焦点对准“人”,出现了《不夜城》、《铁道游击队》、《芦笙恋歌》、《柳堡的故事》、《李时珍》、《宋景诗》、《神秘的旅伴》、《新局长到来之前》等多种题材、多种角度的优秀影片,它们描绘人性、歌颂爱情,出现了很多深受人民喜爱的电影歌曲。但在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之后,一些抒情性较强的电影歌曲成为众矢之的,《小燕子》、《九九艳阳天》就受到了不少的非议。这一时期电影音乐理论研究和作品批评刚刚开始,一些经验丰富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理论家,如何士德、王云阶、徐徐等人针对当时电影音乐创作的弊端撰写文章,并开始对部分影片进行音乐角度的评论,观点鲜明、以理服人。批毒草、拔白旗、大跃进等运动给电影创作带来了空前的挫折,直到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建党40周年,周恩来、邓小平亲自抓一批重点影片的创作。周总理特别提出:献礼片缺少载歌载舞,使人看了高兴的少数民族影片。这直接催生了《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少数民族音乐片。随后颁布的《文艺八条》、《电影三十二条》是这一时期指导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调整、恢复的纲领性文件。此时出现了很多在音乐的使用上可圈可点的影片,比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枯木逢春》、《阿诗玛》、《红色娘子军》、《冰山上的来客》等。而此时的电影音乐理论争鸣也更加热烈,周扬、李焕之、赵氵风、王云阶、徐徐、葛炎、黄准、萧远、吴应炬、李树宝等纷纷撰文,一方面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对电影音乐艺术创作做理论上的探讨。在颠簸的历史演进中,电影事业几经挫折,但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音乐也走向了它的成熟阶段。
经过四五十年代的探索,电影界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1949年4月,中央电影局在北平成立,电影局艺委会下设音乐处负责领导全国的电影音乐工作,各个电影制片厂都拥有自己的乐团和电影音乐创作组,这些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电影音乐的质量。
1953年以后,中央电影局音乐处一方面选派大批干部出国学习;另一方面组织了为期一年半的作曲干部训练班,由有丰富电影音乐创作经验的电影音乐作曲家何士德、王云阶、雷振邦、全汝玢等教授专业课,李焕之、马可、杨荫浏、姚锦新教授音乐理论和音乐史。培训班还观摩了国内外的影片,研究电影音乐创作经验,这个培训班对满足各电影制片厂影片生产的迫切需要,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个训练班的学员在新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促使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更加成熟起来。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王云阶建国后曾为《护士日记》、《林则徐》、《阿Q正传》等影片作曲。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雷振邦曾为《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40多部电影作曲,其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蝴蝶泉边》等影片插曲都广为流传。他的作品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著名作曲家刘炽曾为《上甘岭》、《英雄儿女》、《祖国的花朵》作曲。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葛炎为《中华女儿》、《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老兵新传》、《聂耳》、《枯木逢春》、《阿诗玛》等电影作曲。此外,电影《白毛女》的音乐创作者瞿维、张鲁、马可,《平原游击队》的作曲车明、《李时珍》的作曲寄明、《柳堡的故事》的作曲高如星、《红色娘子军》的作曲黄准、《青春之歌》的作曲瞿希贤、《铁道游击队》的作曲吕其明、《草原上的人们》的作曲向异、《祝福》的作曲刘如曾都是当时很有实力的电影音乐作曲家。
当时创作的很多电影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电影音乐概念被廓清,很多创作方法被很好地总结出来,促进了电影音乐的成熟。由于有了成熟的创作队伍,电影音乐渐渐摆脱了“拼贴”的传统,大部分电影配乐都是原创音乐。这就使人们对音乐与影片的结合有了更多的探讨,认识到音乐在影片中不能仅处在伴奏的地位,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情元素,应与画面有更加紧密、更多层面的结合。在音画的配合上,艺术性更强了,电影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多了。
《平原游击队》中用日本的调式音阶写了日本兵主题,用在鬼子进村等场景里,大家耳熟能详。《董存瑞》中为董存瑞设计了一个诙谐、欢快的音乐主题,并且和其它场景音乐有了很好的融合。在《祝福》、《林家铺子》等影片中,使用了民族管弦乐队,一方面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意蕴,另一方面贯穿始终的主题音乐更使影片处在统一的情绪气氛之中。《冰山上的来客》、《柳堡的故事》、《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聂耳》等则将主题歌的音调加以变奏,成为片中的主题音乐。
这个时期,主题音乐的概念逐渐建立和成熟,电影中出现了不少出色的音乐整体设计。比如《南征北战》中为敌我双方设计的主题音乐,伴随着在强攻摩天岭的情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交错表现敌我双方从山脊的两边争分夺秒抢占高地,音乐也随着画面的切换而转变到各自的主题,在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频繁转换中,音乐保持着很好的连接,并通过配器、速度、力度等因素把情绪一层一层推向高潮。特别是当敌军溃败、仓皇逃遁的时候,杂乱、霸道的敌军主题音乐被演化得只剩下基本的节奏和残留的微弱情绪,体现出他们军心涣散,溃不成军,这样的音乐处理十分形象。在我军将士最后攻入敌军指挥部的时候,画面上反映出敌军畏惧投降的场面,而音乐却是极其昂扬、激越的我军主题,音乐在这里与画面共同承担了叙事的功能。音画对位的这种表现方式当时并不多见,它有效地拓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使音乐与画面配合的层面更加丰富。
除了主题的设计,在音乐的使用上也有很多独具匠心的段落。《铁道游击队》中琵琶用得很好。劫票车一场中,游击队员的随手弹拨原是画内乐,酝酿着山雨欲来的气氛,随着剧情的紧张发展,各种画外配器逐渐加入,汇成了气势磅礴的画外交响乐。诸如此类的运用,显示了当时对于电影音乐规律的进一步了解。
技术的提高也直接影响了电影音乐的发展。1958年出现了第一部立体声电影《老兵新传》,用四个声轨记录声音,但在这部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人物对话的声音处理上。录音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声轨录制技术的运用给声音元素的处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从技术上来讲有了足够的声轨来分别录制音乐和音响,使得声音更有层次。《林家铺子》里有一段阿秀与同学去赶庙会的情景,由孩子的空竹声起,这是声音的第一个层次;阿秀和同学愉快地走向庙会,渐渐丝竹的主观配乐插入,伴随着她们走进人群中看杂耍,这是声音的第二个层次;这时,庙会上客观的锣鼓声又渐渐取代了主观配乐,这是第三个层次;而此时又一个音响———远处的汽笛声把人们带到了江边刚刚靠岸的上海难民的轮船上,这是声音的第四个层次。在这些音乐和音响的衬托下,人物的语言也十分清晰,声音的强弱对比明显,各种声音元素的连接自然顺畅,层次感强。
17年电影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电影歌曲,这一时期的电影歌曲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缺少其他娱乐方式的条件下,电影不但负载着鼓舞士气、宣传教育的重任,还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丰富老百姓娱乐生活的功能。大部分的电影歌曲都能够随着电影的放映而传遍大江南北,比如《小燕子》、《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我的祖国》、《幸福不会从天降》、《蝴蝶泉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这一时期电影歌曲形式多样,体现了歌曲创作的繁荣。如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独唱的形式出现,《芦笙恋歌》中扎妥和娜娃的相恋用《阿哥阿妹情意长》的对唱形式表现,《五朵金花》里阿鹏和金花的相遇也是对唱,《刘三姐》里更有多次的对歌场面。《英雄儿女》中《英雄赞歌》和《上甘岭》中《我的祖国》则以一领众和的形式为人们熟知,《洪湖赤卫队》中的表演唱也十分生动。
建国17年期间一种新的插曲形式被广泛应用,以前的插曲都是由剧中人演唱的,这一时期有了以画外乐的方式出现的插曲,这些歌曲不再是有声源的,而是由创作者配入片中的,但是旋律和歌词仍然结合电影的内容,从而起到了概括影片涵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拓展画面空间的作用,将影片不能直接表达的意义,用歌曲加以表现,有的和画面的蒙太奇联系起来,起到连接画面的作用。
影片《舞台姐妹》开篇就用“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的越剧配唱拉开序幕,暗喻故事所指。在影片发展的各个关键点、转折点都会借助配唱对故事情节加以总结概括,并且对情节发展起到预示的作用。当春花在法庭上揭露了唐老板等人的卑鄙行径时,法庭上一片骚动,这时歌曲唱道“雀乱群,鸦噪庭,黑手难遮日月明……”。而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当牧民卡勒为了护送古兰丹姆去找解放军,在路上被特务打死,这时出现女声合唱的高亢旋律:“光荣啊,祖国的好儿女。光荣啊,萨米尔的雄鹰……”这些都体现出对电影配乐形式和功能的进一步探索,显现出越来越浓烈的主观意识,在文革电影中这种方式就被使用得更加极端了。
当时对电影有一个评价标准“故事好、演员好、摄影好、音乐好”,但是也有由于太注重音乐的使用而适得其反的例子。在进行综合声音合成的时候,一些作曲者要求突出音乐的完整性和重要性,要在有音乐的段落减少和压低对话和音响,甚至为了“争取音乐的完整性”和导演发生争执,没有摆正音乐在电影中的位置,这是对电影音乐规律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文艺界就提出“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要求,文艺界的创作一直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进行探索,理论界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电影艺术》、《电影文学》、《人民音乐》等杂志都曾刊登理论文章对电影音乐的民族风格、民族乐器的使用问题进行讨论。
这一时期不断探讨修正中的文艺政策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在建国17年期间“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的氛围中,创作者的注意力事实上转向了对农村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上的深度挖掘,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艺术探索也呈现出极高的成就。
在乐器的选择上,首先配器渐渐放弃了建国初期的以管弦乐为主的做法,在各种题材背景的作品中挖掘民族化的因素。如在《董存瑞》、《上甘岭》中交响乐的手法与民族音乐语言融合得很好。一方面管弦乐确立影片音乐主题,烘托环境气氛,另一方面使用了扬琴、笛子等特色乐器,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而到了后来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小兵张嘎》中就以民族配乐为主,乐器也增加了板胡、筝、响板、唢呐、阮等大批的民族乐器,形成了民族管弦乐队,用民乐刻画各种情绪气氛。
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大量结合了民歌、地方曲艺。《枯木逢春》中的评弹,《舞台姐妹》中的越剧,《林则徐》中的广东民间音乐和地方戏,《阿诗玛》、《五朵金花》、《天山上的来客》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影片中的民族曲调更不必赘述。这些民族音乐语汇有时作为主观配乐,易于被当时的观众接受。而更多的时候是来自影片中的电台节目、集市上的卖唱、主人公自己的演唱等客观音乐,显得更为真实亲切。《红旗谱》朱老忠回乡在车站巧遇同乡一场戏,当朱老忠走在嘈杂的车站上时,配乐是一段介绍朱老忠一家被恶霸欺负,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整个过程,随着镜头的运动,画面上出现了集市上的说唱艺人,音乐由主观转为客观,既交待了剧情,又交待了环境。
17年电影音乐的民族化探索非常成功,也为新时期出现的大量民族特色的电影配乐打下了基础。
太多了,全文请看下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