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甘岺》主题原唱歌曲
《英雄颂》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演唱,中央乐团、长影乐团演奏,陈维文、邱里、金正平指挥。插曲《我的祖国》由于格外出名,反被误认为是该电影的主题曲,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演唱 郭兰英
Ⅱ 电影《上甘岭》中的合唱歌名
为《英雄颂》。
《英雄颂》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其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演唱,中央乐团、长影乐团演奏,陈维文、邱里、金正平指挥。
歌词如下:
狂风呼啸,大海翻腾,朝霞燃烧,山峦昂胸。
啊,狂风呼啸,大海翻腾,朝霞燃烧,山峦昂胸。
不屈的中华儿女,为世界,为和平,赴汤蹈火,去做英雄的战斗!
正义的中华儿女,为世界,为和平,赴汤蹈火,许多英雄被赞歌。
硝烟滚滚,火势熊熊,杀声、血海,铁石齐崩。
一样,一样,冲!一样,一样,进!勇敢的战士,轰不动,炸不倒,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
用生命保卫这世界,用鲜血唤醒它的大义。
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巍峨雄壮、美丽庄严,像一道长虹悬挂在万里无云的长天。
(2)上甘岭电影的音乐指挥扩展阅读:
《上甘岭》的评价:
该片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它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
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们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英雄颂》的创作背景:
1956年,延安时代的战友,《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找到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
《我的祖国》在影片《上甘岭》中是首插曲,《英雄颂》才是影片的主题歌。迎着总攻击令的冲锋号,志愿军战士们从坑道里打出来,向前猛冲,直到影片结束。
《英雄颂》加入钢琴伴奏多达十多分钟的混声大合唱,刘炽把它处理成一首壮烈雄健的男性美的合唱,表现志愿军威武不屈,惊天动地,英勇顽强,气贯长虹的风貌和气概。
当影片音乐录制完成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对刘炽说:“我听出来了,你在上甘岭阵地上找到了一个优美深情的女儿,又找到一位英勇顽强的儿子!”
面对“知音”刘炽笑开了:“是的,你很理解我的苦心,我把《我的祖国》当成柔美明媚的女儿,把《英雄颂》作为威武不屈的儿子,他俩各有风貌,性格,但共同点都是民族的,而不是俄罗斯的,法国的和德意志的,这是新生的共和国的!”
《上甘岭》电影音乐的成功,使刘炽成为电影导演心中的一杰,关键时刻常来找他“捧场”。金山导演《风暴》只差18天就审片,找他写音乐,他拼命似地把音乐赶出来了。
王震之导演《三八线》也来找他,刘炽掂掂作品,却谢绝了。他对王震之说:“都是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我写《上甘岭》已是精疲力尽了。”
Ⅲ 刘炽的介绍
刘炽,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1921年3月10日生,陕西西安人,中国电影作曲家。<br><br> 九岁起学唐代古乐,擅长云锣、笙、笛的演奏。13岁时因家贫困,到西京印书馆铸字车间当童工。1936年15岁时参加工农红军,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作曲兼艺术指导,中央实验歌剧院作曲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艺术顾问,辽宁省歌剧院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艺委会委员,中国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歌曲》编辑部编委。从事音乐创作五十多年,写了大中小音乐作品近六百件,其中有大型歌剧音乐《塞北黄昏》、《血泪仇》、《周子山》、《白毛女》、《果园姐妹》、《阿诗玛》、《节振国》等十部。其中《白毛女》于1952年在莫斯科获斯大林奖金。电影音乐有甘岭》、《风暴》、《祖国颂》、《兵临城下》、《英雄儿女》、《走向新中国》、《大渡河》、《飞虎》等十余部。他创作的《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等,曾在北京及许多大城市上演,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独唱、齐唱、混声合唱、民歌合唱、无伴奏合唱、话剧配乐、舞蹈音乐、体操音乐等。其中舞蹈音乐《荷花舞》于1953年在布加勒斯特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二等奖。他的作品大多紧密配合了各个革命历史阶段的斗争任务,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政治倾向,纯厚的民族特色,优美抒情兼以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1979年出版了刘炽歌曲选《祖国之歌》,收选了代表性的歌曲《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荷花颂》(《荷花舞》插曲)、《新疆好》、《胜利鼓舞》、《风烟滚滚唱英雄》(《英雄儿女》插曲)、《翻身道情》、《让我们荡起双浆》(《祖国的花朵》插曲)等,都是广为传唱,流行一时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