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含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电影

含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3-11-06 07:19:26

① 电影《卧虎藏龙》民族音乐运用分析|运用民族音乐的电影

[摘芦岩 要] 电影《卧虎藏龙》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这部带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影片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它不仅使得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使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无论是导演、音乐创作者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文从电影音乐的积极作用入手,通过分析主题、场景、人物心理等方面进一步指出电影中音乐使用的主要方式,多元化的音乐使用模式,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了该电影对我国今后民族音乐使用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影; 民族音乐;运用分析
 电影《卧虎藏龙》自公映开始,就得到了市场和专家的认可,并在第73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获得七项提名,最终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主题曲两项大奖,使得这部带有浓郁东方色彩的影片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对提升我国电影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目前中国音乐中民族元素逐步降低的情况下,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导演李安、音乐人谭盾、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只要能够真正领悟到民族音乐的精髓,能够用适当的方式向世人表达,就能够得到各民族、各文化人群的认可,就能够展示其民族音乐的迷人之处。同时也要看到的是,通过电影这种文艺表现形式,将电影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就能使两者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一、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积极作用
电影音乐作为音乐范畴的一种,是电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内容、实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电影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具有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精神内涵的积极意义。电影音乐通过与电影画面的结合,能够很好地对观众思想、情绪产生推动、催化的效果,从而更好的衬托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提升电影艺术效果。正如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所言,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切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它能够将许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思想通过自身的方式传递给听众灵魂的深处。就电影音乐而言,其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突出电影主题
电影《卧虎藏龙》叙述的是因一把青冥剑失窃而引发的一系列江湖恩怨故事,其实质上是一部爱陪败御情的悲剧电影,既有李慕白和俞秀莲的爱情悲剧,也有罗小虎与玉娇龙的爱情悲剧。这一电影主题就要求其配乐既要能够显示出电影中两段爱情悲惋凄凉的艺术效果,又要能展现江湖恩怨的生死与激烈。因此,导演李安就将《月光爱人》这首歌曲作为整部电影的主题音乐,自始至终贯彻于电影的始终。乐曲通过优美的夜景从侧面表现出电影的主题:凄美的月光下,凄凉的歌曲始终伴随着江湖的恩怨情仇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更衬托其无比的凄凉。而歌曲的英枯卜文名称A love before time,似乎也昭示这电影中的爱情如同时光一样转瞬即逝,也暗示着江湖中爱情的脆弱和不可知性。
(二)渲染场景氛围
好的音乐如同人们情绪的调酒师,能够为电影场景渲染出不同的色彩。其节奏的快慢、旋律的急缓、音响的高低,能够使观众如置身场景之中,更能够激发观众的情绪。在电影中,李安导演就将场景与音乐进行完美的结合,如在描写罗小虎在大漠出现的场景时,就使用了马头琴、二胡等音响效果的音乐出现,从而渲染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场景,同时选择一曲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展示出人物豪放不羁、对爱忠贞的性格特征。将人、境、乐三者充分结合,使观众一下能够深刻领会导演的意图。
(三)刻画人物心理
音乐作为一种最能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方式,是电影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向观众展示的人物复杂心理状态,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促进影片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如影片中反映玉娇龙盗得青冥剑后,下定决心闯荡江湖快乐心情时,就选用了我国传统的民间乐器竹笛,其音色嘹亮深远,同时选用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曲调,旋律优美委婉,配以边疆的特色乐器鼓乐,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脱离牢笼,赢得自由,回归自然的欢乐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物涉足江湖,不知江湖险恶的心理,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留给观众深刻印象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够给人的想象的空间,由音乐带动听众的情绪,由情绪影响其思想,从而能够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因此,一首好的音乐往往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若干年后,每当音乐响起,依然能够将听众带回到那段画面之中。如电影中留给人深刻印象的就是主人公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竹林比剑一段,两者轻灵的身姿、矫健的身手与随风飘摆的竹林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导演使用了以音色苍凉萧瑟著称的民族乐器箫作为此段音乐的乐器,成功地展现了古代江湖神秘的气息,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二、电影《卧虎藏龙》多元化的音乐使用模式
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创作人谭盾,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其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走出,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尔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并顺利获得了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纽约生活。可以说,谭盾本人就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统一体,既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因此在为电影进行音乐创作中,就能够很好地将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进行较好结合,形成了电影《卧虎藏龙》多元化的音乐模式。
(一)多元化的乐器使用,凸显民族色彩
电影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不仅仅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乐器,而其将西方乐器与中国乐器的演奏方式相结合,体现了不同韵味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一方面,将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做一充分的发挥,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秘色彩和魅力。如在配乐《交锋》这一乐曲中,将琵琶轻灵、通透的音色特征与电影场景中激烈的打斗场景相结合,将中国武术的特点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更显示出其吸引力,向观众展示一幅气势壮观的武打场面;另一方面,则是将西洋乐器使用中国传统乐器的弹奏模式进行演绎,更显其独特的韵味。如在演绎《永恒的誓约》时,其电影场景就是玉娇龙在大漠中与一群沙漠盗贼奋力拼杀的情况,而如果用传统的音乐模式进行表现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俗套,而担忧则是使用了大提琴这种典型的西方乐器,在演奏家马友友的演绎,模仿马头琴和二胡的滑音从而制造了一种别样的苍凉效果,凸显了电影内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② 《卧虎藏龙》:东西方音乐契合下的武侠美学

作为一部经典武侠电影,《卧虎藏龙》所强调的主旋律并非传统的侠客豪气,而是对江湖背景下人文内涵的思索沉淀。为了契合这一主题,谭盾在影片的配乐中以深邃的东方音乐为主,并采用丰富的中国民族性乐器,将这部情节曲折的影片娓娓道来。东方音乐元素不仅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东方情调,也增强了电影的视听效果,提高故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影片同名主题曲《卧虎藏龙》为例,其中运用的中国民族乐器有琵琶、板鼓、竹笛、二胡、葫芦丝、中国鼓、手鼓等,在旋律上以民歌和戏曲为主要题材,并注重声画统一,尽显东方文化色彩。

电影《卧虎藏龙》选择的音乐旋律使电影主角的个性发展与整体故事紧密相连,既深化了主题思想,渲染了影片氛围,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除了完整的民族乐器演奏,民族乐器的单纯发声也为东方音乐色彩的呈现增色不少。片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当属民族打击乐器的运用,在大量刀剑对决、拳腿过招的情节中,中国鼓等打击乐器都起到了调动氛围、穿越时空的作用,这些民族乐器在行云流水的打斗中成为点睛之笔,将电影节奏与意境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有效渲染了场景的戏剧效果。可以说,《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并呈现出民族性和融合性的双重特点,以多种东方音乐要素完美地展现了武侠电影的别致美感。

无论是电影主旋律,还是插曲配乐,《卧虎藏龙》的音乐格调都是极具民族性的。尽管电影开头、中间和结尾处插入了交响乐的运用,但其本质仍以东方音乐为主,且音乐表现形式含有浓浓的中式情结。东方音乐的民族性往往依附于地域性乐器的运用。影片中玉娇龙和罗小虎在新疆大漠戈壁争夺梳子时,响起的是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热瓦普,这一弹拨乐器声音鲜明、音色清脆,其演奏的音乐也饱含热情,体现了玉娇龙的活泼生动与罗小虎的粗犷奔放,贴切地描绘了二人追逐打斗的场面(图1)。该段插曲轻快的节奏与画面中一望无际的荒漠产生强烈的对比反差,起到了以声衬景、以调叙情的作用。民族乐器热瓦普和新疆手鼓的演奏不仅为影片增加了许多活力,也使受众身临其境感受了西北地区的特色风貌,维吾尔族独特的地域性乐器配以纯正的地域音乐,展现出极强的民族特征。

另一具有民族性特征的乐器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它最初出现于玉娇龙偷盗青冥剑之夜的配乐《夜斗》。伴着玉娇龙放下床帘佯装入睡,葫芦丝悠悠响起,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生动地刻画了寂静恬淡的月夜。然而,一直作为衬托的弦乐组逐渐加强,配合葫芦丝拖长的曲声突然奏出强音,平添焦灼,暗示了看似平静的夜晚背后实则酝酿着不安。配合着画面上玉娇龙在房顶一闪而过和刘太保警觉的目光,板鼓作为主要乐器终于登场。《夜斗》整段音乐被中国鼓乐充满,节奏型选自中国戏曲,鼓点张弛有度:玉娇龙和俞秀莲在飞檐走壁、你追我赶时是由轻盈的鼓点配乐的;当玉娇龙与俞秀莲不得不展开正面激烈打斗时,大鼓鼓点越发急促有力,加以鼓槌互击的变换演奏手法,营造出紧张氛围;玉娇龙侥幸逃脱后,鼓声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整段插曲充分发挥了中国鼓清亮的音色特点,节奏的推进依靠单个鼓的击打带动整个鼓队而完成,达到了声画合一的效果,极大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且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另一场经典的打斗情节——李慕白和玉娇龙竹林相斗——的配乐《穿越竹林》则是由萧来演奏的。萧是纯粹民族性乐器之一,其音色苍凉深沉,适宜独奏和重奏。李慕白和玉娇龙伴着悠远萧声相继飞入竹林,画面配以萧声和琵琶、竹笛等能够代表东方文化的民族乐器,不仅体现了中国武功的轻灵,也营造出特有的东方电影意境。上述民族乐器在配合影片内容和渲染人物情绪的同时,更起到了向受众传达中国文化和民族底蕴的作用,影片的艺术主题因此得到升华。

电影《卧虎藏龙》中不仅运用了多种民族性代表乐器, 还别具匠心地融入了西洋乐器,将西洋乐形式与东方乐内涵相结合,营造出和谐氛围,使电影透出一股更加深邃的东方音乐文化气息。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影片初始便是由大提琴主奏的主题音乐《卧虎藏龙》。大提琴浑厚的琴音在电影画面出现前缓慢响起,通过模仿民族乐器的颤音和滑音,营造出深沉的氛围。伴着影片片名出现,民族打击乐器和弦乐乐器一并奏响,东方韵味随即扑面而来,并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传统建筑的画面,与影片即将讲述的故事相得益彰。复古曲风配以现代乐器大提琴,凸出了大提琴低沉的旋律和婉转的音色,其几度打转的音节更是暗示着片中人物的曲折命运。中西音乐元素的交融使该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也为受众提供了一场绝美的听觉盛宴。

事实上,纵观整部影片,其音乐多表现出以多元手法传递音乐的国际民族性目的,主题曲《月光爱人》便是完美范例之一。《月光爱人》是一首婉约的古典情歌,歌曲运用了电声乐器和现代节奏型来配合中国歌手李玟委婉深远的歌声,歌曲构成以东方音乐元素为主,西方音乐元素为辅。其旋律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调式,也是中国民族歌曲中常见的旋律型。“谭盾在这首由41小节构成的主题歌旋律中(不含前奏、伴唱、尾奏旋律),运用五声调式中的小三度级进共有10处之多。”歌曲主题一开始就使用了三音组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节奏则采用典型的弱起切分,具备我国民歌特色,富含东方色彩。

虽然《月光爱人》的歌曲基调以传统的三音组为主,但歌曲中通过运用西方大提琴模仿马头琴和胡琴的音色,配以滑奏等中国传统的演奏手法,制造出西洋乐器与东方元素合并为一的效果。相似的创作方法还体现在歌曲的其他部分,管弦乐伴随着葫芦丝和琵琶等传统东方乐器交错出现、此消彼长,营造出电影人物复杂缠绵的心绪。该种电影音乐的运用同时运用了中西音乐元素,不仅充分展现出了东西方音乐的魅力,也符合影片国际化的定位,一方面,曲调强烈的东方色彩让受众能够越过时空限制感受民族情感;另一方面,以西方乐器模仿东方乐器的音调和演奏方式能够使影片感情的传递更加到位。

纯粹的民族音乐在电影音乐中的使用可能会存在封闭性和局限性,但若是取本民族音乐精华融合其他音乐元素,民族音乐就会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呈现出来,这种融合态势也是当代电影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创作将东西方音乐元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兼顾东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艺术美感,恰到好处地向世界展现了一部中国式武侠电影的多元风貌,可谓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

《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以东方古典乐器为主,同时用西方管弦乐加以配合,通过古典主义的表现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东方音乐美学。“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流程必须是完整的,要经过三个环节,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在创作层面上,《卧虎藏龙》对传统东方乐器的选用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凸出了东方音乐的民族特性和时空特征,使富有东方意蕴的音乐直触人心,拓展了东方音乐的文化价值,加强了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戏剧性;在表演环节中,《卧虎藏龙》把东方音乐作为一种自然元素插入到影片中,加强高潮片段,缓和情节冲突,丝毫不显生硬。该创作和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而是与电影画面相结合,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承接人物对白、引发受众共鸣的作用;在欣赏层面,如果仅靠受众的自身审美积累,必然无法到达音乐专业领域的审美效果,因此电影音乐需要通过声画调动受众的共鸣感与欣赏力。《卧虎藏龙》中东方音乐的使用具有民族性和融合性特征,前者让受众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乃至喜爱,广泛普及了东方音乐文化的民族内涵,后者则通过东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有机融合开阔了更加广泛的欣赏领域,通过给受众提供以审美体验,加强了电影音乐的社会性功能,与电影音乐的审美功用相符。

“在国际异质文化频繁交流与融合的今天,单纯的民族音乐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影视音乐的市场要求。”《卧虎藏龙》将东方文化引入西方视野的同时,其电影音乐也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卧虎藏龙》的成功昭告了中国电影人,只有更好地挖掘东方音乐在电影中的文化价值,才能将民族精神呈现于世界舞台之上,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目的。

作为一部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的作品,音乐创作对电影《卧虎藏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音乐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二者相辅相成,具有承载民族形象和东方底蕴的美学价值。影片中采用的东方音乐不仅构成了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民族元素部分,更融合了西方元素共同为电影音乐平添多元化色彩。《卧虎藏龙》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思想,为武侠电影中东方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和深远传播奠定了基础。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共同作用于《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不仅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代表着中国电影业的巨大成就。

③ 谁知道成龙主演的电影《少林木人巷》中的背景音乐全是中国古典乐器奏出来的很有气势很好听,叫什么名字

配乐选自歌舞剧《白毛女》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

④ 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

1、该片改编自中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抵御匈奴入侵的故事。

2、保留中国风格,迪士尼在拍摄前仔细研究中国武术的一招一式。并且公司聘请了中国内地和港台的一大批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对影片的脚本、情景、造型等进行了反复研究审核,以保持其中国的特点和原著的精神。

3、整部影片具有中国水墨画的风格。

4、在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的音乐也同样采用了多种东方乐器和许多中国旋律。

(4)含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电影扩展阅读

《花木兰》剧情简介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做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

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征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

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⑤ 电影《和你在一起》主题音乐中出现的中国民族乐器是什么其主题又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感

影片中出现了几种主奏乐器,其中笛子作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乐器,是中国常见的民间乐器之一,音色优美明亮,具有典雅的气质,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擅长表达不同的情绪,能够吹奏出高低错落、韵律婉转的动人乐曲。在影片中,笛子的出现主要描写赋予中国特色的优美景物。琵琶是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类。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在影片中琵琶充分发挥其作为弹拨乐器的演奏音色特点,表现了人物在处于矛盾状态时的复杂情感。交响乐中的弦乐部分被认为是最高雅、最富于表现力的一部分,在弦乐的铺展下,表达了影片各种人物情感的宣泄。
《和你在一起》用音乐的语言,音乐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其中既有主题音乐在不同场景反复出现来贯穿亲情这一主题,又有选用古典音乐对于不同情感的表现。在影片的表现形式上,用音乐的手法充分宣泄了情感,打动了人心。

⑥ 电影《功夫》两个瞎子弹的古筝曲叫什么名字

电影《功夫》两个瞎子弹的古筝曲叫《筝锋》。

相关介绍:

《筝锋》出现在琴魔大战笼城窄三大高手之处,《筝锋》中的凌厉杀气更是和情节功夫完完全吻合。影片中的《小刀会组曲》取自同名舞剧,描绘19世纪“小刀会”农民起义的事件,以鲜明的配器与丰富的感情取胜。

(6)含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筝锋》的创作,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古代音乐的表达,筝曲是中国独有的古筝演奏的歌曲。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筝锋》不仅是周星驰主演电影《功夫》里面的原声筝曲,也是电影《大圣归来》的插曲。改编自刘德海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片段。由筝界大师黄英华演奏。并且该演奏获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其《筝锋》的创作者黄英华为《功夫》创作的原声带,获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其中与周星驰还合作过1999年播出《喜剧之王》、2001年播出的《少林足球》、2008年的《长江7号》电影。

⑦ 电影《百鸟朝凤》中的技艺传承对现代民族管乐教学方法的思考

内容摘要: 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是一部现实版的关于中国唢呐技艺师徒传承的鲜活样本。本文通过《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的师徒唢呐技艺传承片段剖析,试图从人才选拔、技巧训练、技艺追求三方面观照现代中国民族管乐教学,以此揭示传统的师徒传承教学智慧,并为现代教学所用,也深深希望这些存于现实生活中的民间技艺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字:电影《百鸟朝凤》、师徒传承、民族管乐,教学

一、电影《百鸟朝凤》背景介绍

     电影《百鸟朝凤》是吴天明根据作家肖江虹的小说《百鸟朝凤》改编而成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以及唢呐这种民间艺术在各类生存压力的挤压下正逐渐消亡的过程。唢呐王焦三爷便是剧中无双镇焦家班的掌门人,技艺过人的焦三爷在措手不及的社会变革与浮躁的年代里,对没落的唢呐技艺坚守不渝,引领弟子们用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信念奏响着唢呐艺人独特的光辉。影片至情至深、催人泪下,它让人看到了中国艺术一种久违的质朴与纯粹。一曲唢呐所吹响的不仅是对逝者的挽歌,更是对中国文化和本不该没落的匠人精神的坚守。这部吴天明导演用心血和情怀拍摄的国产电影,从表层看写的是吹唢呐这一门演奏技艺,但从深层看,表现的是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深深眷恋,以及当外来文化入侵时,对待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可以说此部电影是现代民族管乐教学的一部鲜活的样本。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唢呐演奏的师徒传承的细节片段解读,观照我们现代的民族管乐教学,以此揭示传统的师徒传承教学智慧,并为现代教学所用。

二、从现代教学视角解读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师徒传承

1、人才选拔——独具慧眼挑人才,学艺在后德为先。

在电影《百鸟朝凤》剧中无双镇这个地方,吹唢呐是一项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但它绝不止于娱乐,还有着深层的礼教内涵。它通过道德水准的高低来划分唢呐送葬仪式的繁简——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者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因此,这首曲子,承载的是对逝者盖棺定论的终极评价,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得起唢呐班手为他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难度之高,在无双镇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最有名望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演奏,每个学徒都以能吹好《百鸟朝凤》为毕生至高的荣耀,前来拜师求艺之徒络绎不绝。但焦三爷膝下无儿,加之年迈体衰,急需培养接班人,选择谁作为焦家班唢呐的传承人便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焦家班唢呐这一民间技艺的生死存亡。在他看来,候选学徒必须品行端正,忠守唢呐艺人的德行,从骨子里做到“唢呐离口不离手”,他认为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了命把它传承下去。焦三爷为考验自己带的两个徒弟天鸣和蓝玉是否符合接班人选,他这个面冷内热的黑脸师父使尽了各种招数。 

     游天鸣初进焦家班时年幼稚嫩,对焦三爷满心敬畏。当父亲送他来焦三爷家拜师学艺时,父亲不小心摔倒了,他赶紧跑过去扶父亲,看到父亲摔得头破血流时,他心疼得满眼泪水。焦三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挑人的眼神睿智而犀利,他相信这么有孝心、懂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有担当、敢作为的人,未来是能够托起无双镇唢呐明天的,从电影的后续镜头可以看出焦三爷对这个徒弟的人品与艺品是极为满意的。他后来之所以选择天性愚钝的天鸣作为接班人而没选蓝玉,看重的也正是他的仁孝忠义和勤勉踏实。自焦三爷收天鸣为徒后,一开始并未急于让他学艺,更多的是磨炼其品性与耐性,相比其他弟子对天鸣的要求要更为严格。事实也证明,天鸣后来并未辜负师傅的期望,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华,他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坚持,并最终成为焦家庄最有责任与担当的弟子。

     电影中,焦三爷的另一个徒弟蓝玉表现出和天鸣完全不一样的个性与特质。他聪明伶俐、天分过人,在悬空运气吹羽毛、不换气吸满瓢水、芦苇杆吸河水等基础训练上都信手拈来,完全驾驭得游刃有余。然而,越易拥有的能力越不会懂得珍惜,对蓝玉而言,能将唢呐挥洒于弹指间,却不会当作生命一样守护。焦三爷从一开始便察觉蓝玉是个极不踏实、做事毛燥的孩子,以蓝玉玩世不恭的个性至多把唢呐当作生计,不适合守着古老的、即将没落的手艺活,所以想让他早学完早离开,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当他与天鸣一起割麦时,他丢三落四、应付了事,而天鸣每割一把麦子都叠放得整整齐齐,善始善终。有一次出班,当火灾发生时,蓝玉全然不顾唢呐冲出来逃命,而天鸣却冒着生命危险跑进火场去抢救蓝玉的唢呐。自始至终,天鸣拒绝别人帮他拿唢呐(蓝玉没拒绝),他一直牢记着师傅“唢呐离口不离身”的规矩。因此,最终蓝玉没能传承师傅的衣钵,被赶出焦家班,师徒二人也从此分道扬镳。

回归现实,电影的场景就是现实的翻版,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国民乐的发展就需要千千万万像电影主人公游天鸣一样把传统技艺当做生命一样守护的人。只有这种坚定信念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人,才会对传统技艺一如既往的坚守,天鸣身上的这种品质也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失的。在现代民族管乐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从焦三爷收徒的经验中吸取智慧。在人品的选择上,尽量挑选能吃苦耐劳、品性优良、持有感恩之心、胸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教学对象。学艺天赋判断上,通过各种方法(如吹泡泡等)来考察学生的肺活量;通过在钢琴上弹奏各种音与节奏来让学生模唱以考察学生的声音听辨能力与模仿力;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提问聊天,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环境及学习氛围,以此推断学生是否能长久的坚持学习。那些先天学习管乐条件不是太好的学生,教师可让其改行学习其他艺术门类,那些天性聪颖又勤奋好学的学生可列入重点培养对象。虽说教师应该有教无类,但乐器的学成却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培养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若刚开始没有认真的做好筛选工作,且学生又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勤奋踏实的品格,最终教学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此,有针对性的、慧眼识珠挑选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初期显得尤为重要。

2、技巧训练——因材施教夯根基,深入自然摹技巧

     任何民间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师傅的口传心授,刚开始学徒初学技艺的必修课便是夯实基本功,进而再实践、模仿、练习与创造,而这也是现代民族管乐“一大锅煮”式的教学所缺失的。电影主人公焦三爷对初学唢呐演奏气息的重视及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唢呐演奏的基础是气息,没有很好的气息控制,唢呐演奏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开始,焦三爷并未给天鸣讲授任何唢呐演奏相关的要领与窍门,只是让他拿着根芦苇杆吸河水,直至把水吸上来才能回家,但至太阳落山他都未能成功,日复一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他可以通过长长的芦苇杆从河岸吸水入嘴,这说明天鸣已基本领会了唢呐演奏入门的嘴型与气息状态。之后焦三爷又让他对着更长的芦苇竿继续吸水,而这意味着他要用更强的气息控制力及嘴劲才能吸水成功。因此,这一看似简单的竹管吸水训练,一方面,实则进一步夯实了天鸣的气息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蕴含了焦三爷极为丰富的教学智慧。焦三爷看似表面上的“无为而教”,实则“别有用心”。从电影播出细节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焦三爷是没有对天鸣进行任何唢呐指导的,两个月的时间天鸣就是拿着根芦苇杆吸水,乐器都未曾碰触,但焦三爷却把现代唢呐入门教学演奏的气息、口型、嘴劲训练通过一根长长的具体实物化的芦苇杆间接性的让天鸣完成了唢呐初学入门演奏所需达到的气息与嘴劲要求。让他在实物化的芦苇杆吸水练习中找到未来吹奏唢呐的嘴型与气息状态并加以不断的强化、巩固。两个月的时间里,焦三爷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天天反复对着一根竹竿吸水练习,足可以看出焦三爷的教学用心及对唢呐演奏入门基本功训练的重视,而这也是奠定天鸣未来成为焦家班唢呐吹手的基本条件。

而《百鸟朝凤》中另一位主人公蓝玉,我们从电影片段中看出焦三爷对他并没有采用和天鸣同样的教学方式。蓝玉天性聪颖,具有演奏唢呐与生俱来的天分,从他一进焦三爷家门开始,我们便看到他具有比天鸣好数倍的肺活量,能一口气把焦三爷设置的障碍物吹倒,所以从镜头我们能看到蓝玉初学唢呐采用的是和天鸣不一样的训练方法,焦三爷让他一来焦家庄学唢呐练的是在院子里做“悬空吹羽毛”练习,这看似生活化的、简单的吹羽毛动作,实则是焦三爷在有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满足蓝玉天生贪玩的天性,让他通过貌似日常生活化的、玩游戏的方式,间接性的通过悬空吹羽毛看似简单、生活化的动作,来增强蓝玉的气息与嘴劲控制。因此,这给我们现代民族管乐的教学启示是:很多演奏技巧的学习,不一定要用生涩的理论讲解才能让学生领会,试着尽量把每一个技巧动作分解,并找到这一技巧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对应的、熟悉的的肢体动作加以不断地巩固,其实就是在间接的练习技术,掌握技巧,即所谓的“寓教于乐”。这不仅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一种境界,于“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而在现代人心浮躁的社会,都在追求“最快、最短、最好”,教师也不例外,很多教师为追求经济利益与社会影响力不惜揠苗助长,给学生教授所谓的“速成”,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基本功极不扎实。从电影《百鸟朝凤》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鸣在焦三爷家学艺时,焦三爷两个多月的时间都没让天鸣碰唢呐,就是对着河边用芦苇杆吸水以此来训练他的气息基本功及嘴紧控制,看似什么都没教,实则用最简单的办法极大的夯实了天鸣的气息,为他今后吹好唢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管乐教学,教师不应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急于给学生教很多曲子,应更多的夯实演奏基本功,注重气息与嘴劲训练,教学效果会更好。

自然之中有深意。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中,很多模仿鸟叫的声音都是源于对自然的模拟,我们从电影中可以看到焦三爷会时常带着天鸣、蓝玉在芦苇边的树林里聆听与鉴别各种鸟叫的声音,师傅让蓝玉听鸟鸣声那段,蓝玉就听出三种鸟,还抢着回答。但是天明听出更多,说明天鸣对声音的天分更高,更能静下心来坚持。焦三爷这种带着徒弟深入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教学过程,也是现代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所缺失的。带天鸣和蓝玉在树林里聆听鸟叫,并给他们用唢呐模拟示范演奏,让他们近距离的和自然接近,不仅能让他们愉悦身心、开阔心胸,增强他们对音乐灵敏的听辨能力,将自然的声音物化于心,外化于形;而且能更好的将唢呐模仿鸟叫的技巧吹得惟妙惟肖,从而极大的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与听辨能力。

3、技艺追求——唢呐终究为己吹,呕心沥血铸师魂。

演奏技艺学到一定程度,是为了吹给别人看还是自己看?是为了取悦别人还是取悦自己?电影的高潮段给了我们对于技艺追求最深刻的注解。当焦家班改名游家班后第一次出活回来,天鸣带着礼物回土庄看望师父、师娘时,焦师父非常高兴,拿出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好酒与他相互对饮,饮醉后兴之所至,拿出他珍藏多年的祖传金唢呐吹奏,师徒尽欢。焦三爷喝醉时向天鸣道出唢呐演奏的真谛与他作为匠人的坚守——“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一位吹了一辈子唢呐的老艺人多么深刻的见解与领悟!当唢呐吹给别人听时就有可能去刻意迎合、讨好别人,艺术就不会真,不真就不会动情,不动情就不会感染听众,而只有吹给自己听时,才会与内心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对话,与自己的情感吻合,进而达到情韵其中、人乐合一。可见,不从众、不献媚、不投机取巧、不迎合潮流,内心一直坚守最初的艺术底线与追求,对于我们现代的教师是多么的重要!而一个教师教学的艺术境界有多高,也直接决定了教授学生的水平与层次。

呕心沥血铸师魂。电影的结尾焦三爷在重病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把《百鸟朝凤》吹完的片段同样让人动容。当唢呐班最后一次在火庄窦村长的葬礼出活时,焦三爷认为无双镇只有窦村长当得起《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当年他打过日本鬼子、为村民修建水库压断过四根肋骨,因此他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吹百鸟朝凤,当他吹到中间鲜血从唢呐口喷涌而出时,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如 杜鹃 啼血。这个片段焦三爷可以说已经把唢呐完全吹进了骨头缝里,没有这样誓死捍卫传统技艺的坚强决心是不可能冒着生命的危险去传承与坚守唢呐的。当唢呐班衰落,沉疴难愈的焦三爷却让天鸣去集市卖掉家里的老牛,为的是能用换来的钱给天鸣添置新乐器,病中垂死之时心中还对天鸣寄予无限的期望,想让他再重整旗鼓,把无双镇唢呐发展、壮大起来。可见,焦三爷已全然把唢呐的传承凌驾于自己的生命之上,更加验证了为之生、为之死的执着。然而传统技艺的丧失,原有价值观的坍塌,回不去的过去和不愿意面对的将来……影片最后虽掩盖不住故事成为现实主义悲剧的事实,但焦三爷为无双镇唢呐传承的那一片赤诚丹心终将光照千秋万代……

三、由电影《百鸟朝凤》引发对现代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深深的扎根于民间,怎样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间土壤中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智慧为现代民族管乐教学所用,此部电影中的师徒唢呐技艺传承为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而观照现实,电影《百鸟朝凤》的剧情就是当今民间技艺现实处境的一个真实缩影与再现。受商品经济与社会变革影响,如今传统文化与艺术传承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传承的主体分化解体,传承的队伍后继乏人,传承能力逐渐衰退,观众流失日益严重,现代传统民间技艺正在逐渐衰落并面临失传的境遇,急需加以抢救、发掘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电影《百鸟朝凤》中曾经无比风光、荣耀的唢呐掌门人焦三爷吹了一辈子唢呐,培养了那么多唢呐弟子,却在商品经济下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一解散,过世连吹八台《百鸟朝凤》的人都凑不齐。可悲的不是焦三爷,而是这个无视传统、不再对传统怀有信仰的时代!

正如《百鸟朝凤》的编剧肖江虹说:“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还把礼仪看得如此重要,如今物质丰盈了,廉耻却成了稀罕物。今天回过头看,那时候的乡村规规矩矩,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靠什么维持?靠的是人心深处千百年的道德积淀。”而现在人们无限制的追逐物欲、崇洋媚外,内心对传统的礼教与规矩不再敬畏,这种文化的没落与消亡就将成为一种必然。从前唢呐代表着乡村世界一整套的礼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而现在大量的现代外来西方低俗音乐文化疯狂入侵,红白喜事上传统手艺逐渐被新的工具(西洋乐器)所替代,冲击的不只是唢呐匠人的活计,更是对无双镇礼俗秩序的重槌。当我们祖祖辈辈留传千年的传统技艺都将后继无人,当我们都不再以本民族创造的优秀灿烂文化而自豪时,我们又何以能让我们传统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风东渐”的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重建我们本民族没落的传统文化的使命落在了我们每一个致力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传播、有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身上。这些曾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国家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民族团结稳定的向心力,它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在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路上努力一点点,相信重塑未来传统文化复兴与繁荣的道路才会走得更远,我们的国家才会因此而更加充满希望与民族凝聚力。

⑧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天籁绝唱》目前正式更名为《鹰笛天缘》.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鹰笛天缘》9月15日上午11:30在我州道孚县龙灯草原举行了开机仪式。由广东黄河集团投资,山西电影制片厂、北京经典年代影视公司、北京当然文化等几家公司联手打造,甘孜州委、州政府联合拍摄的《鹰笛天缘》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电影表现手法的时尚电影。唯美的艺术色彩和感人的故事,通过音乐的纽带,旨在锤炼一个中国电影史上创新的坐标。

剧组最终选择我州的道孚、甘孜、德格等一些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区域作为该影片实景拍摄地,美丽而神秘的高原景色令剧组成员赞叹迷恋不已。虽然拍摄环境异常艰险,但剧组也表示,“我们一定要拍出最美的中国首部音乐电影,以最艺术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汉藏相融的爱情童话,向世界展现藏区的神秘与美好,展现出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

甘孜州正在争取将片名《鹰笛天缘》改为《康定天缘》,剧中涉及甘孜州内的地名也尽量以现在的实名出现。
女主角:聂鑫
男主角:曲尔甲

⑨ 哪一部动漫电影的音乐融合了中国文化内涵和名族风格

20世纪40年代: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
回眸中国动画八十年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一、艰难的创始期
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

⑩ 外国的电影中有电影音乐是中国民乐的吗

《泰星来客》中的主题曲用的是二胡,高韶青作品,从而让很多外国人也认识了中国的乐器二胡,但是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电影

但从他的简介中可以知道他也为其它电影作过曲,但我没看过:
高韶青的作曲才能表现在他那些优美、动人的旋律。他的作品情感丰富,韵味浓郁,且脱俗超逸,清新萧洒。他创作的乐曲及歌曲包括“异乡鸟”、“吟”、“微动”、“天上人间”等,电影音乐包括“YellowWedding”、“ChineseChocolate”。

《泰星来客》Earth: Final Conflict(E: FC)音乐演奏者——高韶青个人介绍
高韶青是一位当今风靡世界乐坛的二胡演奏家及作曲家。他的音乐才华不仅在他的二胡演奏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且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也处处洋溢着灵感与生命。
除了他本人的一系列的二胡专集外,高韶青的二胡演奏己被收录到许多中外电影、电视、电台、广告等媒介。最近他演奏的美国科幻电视系列片“Earth:FinalConflict”《泰星来客》的主题音乐获得“EMMY”大奖提名,并荣获加拿大“Gemini”大奖。成千上万的看过《泰星来客》的观众迷上了他的二胡,同时也因此知道了这个发源于中国的乐器。

阅读全文

与含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方世玉2打斗音乐 浏览:845
鸭王属于什么电影 浏览:162
最新伦理动漫好看的动漫电影网站 浏览:179
约定电影完整 浏览:428
二虎电影大全完整版 浏览:456
功夫足球电影全集完整版 浏览:349
电影院绿码能进吗 浏览:705
大鹏电影租房 浏览:586
电影青春期2完整版 浏览:366
由英文小说改编成的电影 浏览:13
小马宝莉大电影音乐下载 浏览:777
桂林电影院哪家最好 浏览:184
周星驰的电影全部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76
这个的英文电影的内容 浏览:439
大饭店度假音乐电影 浏览:419
欧美爱情电影傲慢与偏见 浏览:180
烟花电影图片简笔画 浏览:915
一部电影主人公叫特朗 浏览:616
小八狗的电影图片 浏览:689
芭比电影大全国语在线观看 浏览: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