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铁鹰F16》第一部。
《铁鹰F16》讲述男主罩做角为了救父亲,驾漏清驶F16勇闯虎穴的经历片中也出现了不少当时流行的摇滚乐。
《铁鹰F-16》是1986年1月17日上映的加拿大、美国动作、战争电影,由SidneyJ·Furie执导,JerryLevine、KevinElders等主演。返闷前影片讲述了一位勇敢的少年,在一个退休空军上校的帮助下,驾驶两架F-16战斗机,勇闯中东战火区,援救被俘虏命在旦夕的父亲的感人故事。
❷ 电影推荐|小男孩勇闯亡灵世界,追寻音乐梦想
你是神鬼论者?还是无神论者?你相信死后还有亡灵世界的存在吗?我不相信人去世后还有灵魂的存在,也不愿意相信,因为我胆小得害怕有亡灵围绕在身边。
直至去年我看来电影《寻梦环游记》,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有亡灵世界是那么美好的事情。尘世间家人朋友的惦念决定了你在亡灵世界的生活质量。
电影主要讲述了小男孩追寻音乐梦想,误入亡灵世界,与坚决抵制音乐的家人斗争,最后胜利的故事。
小男孩米格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家里以制鞋来维持生计。家族的人非常抵制音乐,连听到也不行。这是因为米格太奶奶可可的父亲因为追寻音乐梦想,放弃家人。
可可的母亲也就是米格的老祖宗,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并形成了自己的制鞋产业。在这个家族中,坚决不能提音乐和那个男人,可可的父亲也从未出现在灵台上。
小男孩米格有着一个热爱音乐的心,总想成为像德拉库斯一样的大明星。米格想参加亡灵节的才艺大赛,但苦于没有吉他。
米格想起供奉德拉库斯的房间有一把他的吉他,这把吉他与他曾曾祖父照片中的吉他一样,米格认为德拉库斯就是他的曾曾祖父。
在取吉他的过程中,米格进入了亡灵世界,刚好被亡灵节前来探亲的亡灵亲人看到了,将米格带到了亡灵世界。
来到亡灵世界,要想重返人间,必须得到亲人的祝福。可是,米格的亲人都想要禁止他玩音乐再给他祝福。米格不愿意妥协,他想要得到爱音乐的曾曾祖父的祝福。
米格认定歌星德拉库斯就是他的曾曾祖父,一心想要找到他。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埃克托,一个想要让米格把他的照片带回世间的即将消逝的亡灵。
在世间,只有埃克托的女儿记得他,但是女儿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当女儿去世时,世间再无人记得埃克托,埃克托的灵魂也消失在亡灵世界。埃克托想要再见女儿一面,所以想尽办法将自己的照片让人带回尘世间。
在埃克托帮助米格寻找德拉库斯的过程中,前来寻找米格的曾曾祖母也认出了埃克托,这才明白埃克托才是米格的曾曾祖父。
在亡灵世界,米格也揭露了大歌星德拉库斯的罪恶行径。原来德拉库斯与埃克托是旧识,他窃取了埃克托的音乐成果,杀害了埃克托,成为万人敬仰的大歌星。
这次,德拉库斯百般阻挠米格带埃克托的照片回尘世间,他怕自己的肮脏行径被揭露,就没有人再供奉他了。
最后,埃克托与曾曾祖母和解了,通力将米格送回来尘世间,并将他的照片供奉起来。
电影《寻梦环游记》最让我有感触的一个点是,当亡灵被世间人所遗忘,那么灵魂将会彻底消失。逝去的亲人如果被我们遗忘,那么他们的灵魂便会在亡灵世界再去世一次。
看完电影,我明白了为什么父母定期祭祀祖先,尤其在清明节、春节等,要做一大堆好吃的饭菜等待他们回来吃饭,要烧带着祝福的纸钱给他们,要尊敬的跪地磕头乞求他们保佑我们。
定期祭祀是我们与逝去的亲人交流沟通的特殊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是为了记住我们的祖先,是希望我们的祖先能永远存在于亡灵世界,不会彻底消失。
牢记与亲人的回忆,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电影最后,米格太奶奶在给米格讲述她与父亲的美好回忆,正是这些回忆帮助了埃克托见到了自己的女儿。
在亡灵世界的生活质量是由尘世间供奉的质量决定。像剧中的大明星德拉库斯为何在亡灵世界生活得如此有滋有味?不就是因为世间人大量地供奉着他,惦念着他。
从另一层面来说,这部电影也传达了一个观念“珍惜你所爱的人,记住你珍惜的人,不要等失去才后悔”。如果能在尘世间好好地陪伴,就不要选择有阴阳相隔的遗憾。
在这里,遗忘成了杀死某人的重要利器。趁现在有精力有时间,多创造美好的回忆,多陪伴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当你的梦想与亲情甚至爱情有所冲突时,你会有怎样的决定?电影中埃克托为了音乐梦想远离家人,但在最后幡然醒悟,却已来不及。梦想固然重要,但家人更重要。
我要拥抱世界,就没办法拥抱你。埃克托是极其热爱音乐的人,为了音乐去远方奋斗,导致妻子心生不满。虽然最后想要放弃音乐回到家人身边,却因朋友的迫害,离开了世间。
无论谁都有梦想,都想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到底,但希望偶然间回头看看在等待你的那个人。米格也在追寻音乐梦想,但是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我认为最好的状态便是我在为梦想奋斗,你在背后默默支持。现在很多选拔训练生的节目层出不穷。这些年轻男孩女孩们为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及舞台梦想奋力拼搏着,在她们背后都是父母不懈的打气加油,默默支持着他们。
相反地,也有人为了家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我听到过很多例子,例如一个默默无闻的音乐人因音乐无法让他吃饱穿暖,选择放弃音乐,而去与平凡人一样上班拿着千把块钱的工资。
适时地放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基本生存的满足后再去追求精神上的成功吧。追求梦想的悸动永远不能被磨灭,亲人也不能放弃。
从电影中,我还得到一些别的感受,就是人是需要朋友、家人,甚至是敌人的。人活于世,如果是孤独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不就如同即将消逝的亡灵一般吗?你隐形于这个世界,没有人会记得你,也没有人记得你做的任何事。
我曾想象,如果我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山洞里,吃穿用行都是自给自足,没有任何人知道你的存在,这样的生活可以接受吗?我的答案当然是不能。因为这样生存的意义何在?这样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出生至死亡,无人知晓你,如同你没在世界存在一般。
人是群居动物,需要朋友的关心,家人的爱护,甚至敌人的藐视。电影中,如若埃克托没有与妻子、朋友的相处,他去世后会立即离开,就像从未到来一般。世界正是有了这些必要不必要的联系,才变得更有意思,更美丽。
❸ 这是什么电影,内容还有斗舞。背景音乐挺好听
鬼新娘
8.1分
主演:钟楚红周润发王小凤叶德娴
导演:黎大炜
类型:喜剧剧情恐怖惊悚
时长:90分钟
年代:1987
地区:香港
❹ 求几部有关摇滚乐的电影!
1.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
要想选一部摇滚电影甚至是音乐电影的入门之作,这部电影是再合适不过了。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里面充满了无数天马行空却又天真童趣的想象,配上披头士优美动听的歌声,宛如在欣赏一部宏大有趣的MTV。 任何用所谓专业的电影标准评价它都是没有意义的,它只不过是在用一种最绚丽但又最平实的方法来宣扬披头士一贯的主张:爱与和平。即使有人认为它是在讽刺当时的英国政客,但在我看来,披头士也是用最幽默而机智的方法达到了这个“目的”。如果你心中的那份童真仍未泯灭,如果你心底的LOVE仍未消失,那么,就带着最快乐的情绪来欣赏披头士带给你的奇妙旅行吧。
Yellow Submarine
2.迷墙——The Wall 这是我最喜欢的摇滚电影,经典程度不容置疑。导演艾伦·帕克以摇滚乐队Pink Floyd的经典专辑《The Wall》为素材拍成了这部电影,继承了专辑对可怕的战争、人性的阴暗以及肮脏的社会的控诉,用蒙太奇技巧穿插的大量动画更是给人以比音乐更为强大的震撼力。1990年7月21日,Pink Floyd在德国柏林墙旧址波茨坦地段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音乐会,演唱会的现场就放映了大量出自本片的动画片段。当演唱会的高潮“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刹那,当战争在德国留下的阴霾被彻底抹去的时候,当留在东西两徳人民心中的隔阂彻底消除时,人们才真正的领悟到这张专辑和这部电影的深刻内涵。 网络简介幕后花絮穿帮镜头 3.摇滚学校——School Of Rock
相比于这部电影的主打海报,我觉得这款海报更能体现本片的精神。现在的人们总是把摇滚和犯罪、吸毒、颓废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但本片却明确的告诉人们:摇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坚持自我理想的精神。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并非一个商业片导演,所以也难得的没有把本片带入励志片的俗套。永远充满活力的杰克·布莱克,个性鲜明的孩子们,导演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努力坚持给摇滚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一首首激昂的摇滚乐,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庞,再加上杰克·布莱克毫无做作感的本色演出,我真的是爱死了这部每看一次都能让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的电影!
影片的歌曲和插曲 《摇滚学校》(1)演员表类似电影
4.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 本片导演卡梅隆·克劳从小就是一个摇滚乐迷,并且曾经是著名的《滚石》杂志的记者。一直将摇滚作为自己“恋人”的他把自己成长时所经历的甜蜜与迷惑毫无保留的在这部电影里表现了出来,片中的主人公威廉完全可以看作是少年时期的克劳。导演利用威廉的眼睛带观众真实的进入了一支摇滚乐队的内部,并让观众随同威廉一起经历着一个摇滚少年的成长。 左面的图片是本片导演剪辑版的DVD封面,与那个被裁减的支离破碎的公映版相比,克劳重新按照自己当初的拍摄意愿添加了将近四十分钟的情节,其中多为关于主人公威廉的描写,也使得这个“克劳化身”般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 所以推荐没有看过此片的朋友直接去找一张本片的导演剪辑版DVD来观看,这样才能更加接近本片的精髓。
音乐摇滚电影
5.挡不住的奇迹——That Thing You Do
看来汉克斯和克劳一样,都是有着音乐情结的人。这是汉克斯的导演处女作,导演水平自然没法和他的演技相提并论,只能算中规中矩。电影讲述了一支60年代的摇滚乐队从迅速窜红到销声匿迹的故事,汉克斯本人也在片中饰演乐队的经纪人。 60年代的摇滚乐只是具备了大致的雏形,本片中的摇滚音乐也还没有跳出流行音乐的范畴。确实还算好听,但距当今的摇滚乐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大家不妨把本片当作一部欢快轻松又有很多好听的怀旧老歌的喜剧片来看待,当然汉克斯自演自导的名头也可以作为很多人观看此片的理由。
吉奥瓦尼·瑞比西
汉克斯所有电影 6.大门——The Doors 我本人是大门乐队的狂热乐迷,每次听他们的音乐都会HIGH极点,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对他们音乐的热爱。本片自然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对我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 我因为此片而特别佩服奥列佛·斯通,他并没有循规蹈矩似的拍成一部传记片,而是把电影排出了和他们音乐一样迷幻飘渺的感觉,或者说是斯通本人的电影风格就和大门的音乐风格完全相通。我曾经试过一边放着大门的音乐一边看《天生杀人狂》,二者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真的是相当奇妙。 方基默更仿佛就是大门主唱莫里森的化身,以至于我在那之后看他演的每一部影片都还有莫里森的影子,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附体”吧。影片的经典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你是电影迷还是摇滚迷,这都是你一生中必看必藏的电影!7.天鹅绒金矿\紫醉金迷 这款海报并不多见,但我觉得它才是最符合本片片名(《紫醉金迷》这个译名真的很传神)和意境的。这部电影并不是要给你完整的讲一个故事,也不是要满足你对于David Bowie、Lggy Pop以及Lou Reed之间关系的猎奇心理,它就是想让你仿佛活生生一般触摸到那个一闪即逝的真正属于华丽摇滚的疯狂年代。 当影片的主角(在我眼里他就是David Bowie)满脸泪水的唱完那首凄惨的决裂之歌时,他就像一只受伤的天鹅一样,让人只想把它放在手中细细呵护。那个年代和那些人们,在摇滚乐迷心中是永恒的,是永远不会再现永远无法超越的。天鹅绒金矿字幕主题曲HOT-ONE 下载插曲 8.席德与南希——Sid & Nancy 一支惊世骇俗的乐队!一对惊世骇俗的情侣!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我在知道这部影片的时候真的不敢相信有人会把席德与南希的故事搬上银幕,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席德是伟大的,他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实现了自己对朋克精神的坚持,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摇滚乐。加里欧德曼也是伟大的,他完美的诠释了这个充满太多争议的人物,他从灵魂层面再现了那个伟大的朋克。 这部电影也是伟大的,但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它,因为在观看过程中我的精神一直处于亢奋、痛苦、挣扎和绝望的状态之中,即使现在我也无法冷静客观下来。这部电影、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涵,只有亲自观看才能体会的到。影片信息内容简介下载地址 9.给我庇护——Gimme Shelter 本片记录了1969年那场臭名昭著的滚石乐队演唱会惨案。演唱会就发生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四个月之后,地点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这是一场滚石乐队来美国举办的大型免费演唱会,有四十多万摇滚乐迷慕名而来,组织方请来了飞车党到现场维持秩序,但他们却与现场的部分观众发生了冲突,一名观众被追杀至死。 现场的摄影机本来是想记录下滚石乐队在美国的这一次历史性的演唱会盛况,却也记录下了飞车暴徒们的罪行,伍德斯托克刚刚制造的神话轰然倒塌。 这绝对是摇滚音乐史上最不光彩的一笔,惨痛的教训至今仍值得所有人去铭记。滚石乐队演唱会 什么是飞车党
❺ 出现过啊朋友再见歌词的一个电影,音乐主题 有一群人在湖边斗歌这个画面
片尾曲“啊朋友再见”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
此歌原为意大利游击队歌曲《再见了,姑娘》, 后被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引用为电影的插曲,中译名为《啊朋友再见》。歌词为: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我家乡; 啊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啊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❻ 大家推荐几个关于摇滚的电影,除了NANA
我看过的就只有《迷墙》《天鹅绒金矿》(又名“紫醉金迷”),都特别经典。两部都是欧洲影史的经典。另外我在网上给你找了点其他的:
十部经典摇滚电影
1.《Easy Rider(逍遥骑士)》(1969年,美国,导演:丹尼斯.胡珀,主演:亨利.方达,丹尼斯.胡珀)。这部影片既是一部公路摩托片,又是一部摇滚片,片中两位主人公骑着铮亮的高把摩托车,穿着国旗装,几乎是漫无目的的横穿美国,在经过一系列的奇遇之后,两位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死去。在看这部片子时,总令我想起凯鲁亚克的那部著名小说《在路上》,总感觉“嚎叫”派诗人、作家的创作精神很与摇滚乐相通。影片中的音乐虽然不是太出名——最出名的大概是The Byrds的音乐,但这些清新淡雅的民谣风格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American graffiti(美国风情画)》(1973年,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主演:哈里逊.福特等)。《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拍出这�那逍驴扇说男∑罚�钊颂痉�S捌�?962年夏天美国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几个高中生毕业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战前夕过着优裕富足生活的美国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了美国50年代的摇滚乐作为背景音乐,如: Bill Haley(比尔.哈利)的 《rock around the clock》(昼夜摇滚)等等,应该说是恰如其分。这部影片是乔治.卢卡斯的最有深度作品——我就不懂为什么美国人对《星战》这样的适合于儿童观看的影片这么津津乐道——《美国风情画》比《星战》强多了。
3.《The Buddy Holly Story》(《巴迪.霍利的故事》1978)(导演:不详;主演:不详)这部影片讲述了巴迪.霍利这位摇滚殉道者的一生(巴迪.霍利死于1959年一次摇滚乐演出的失事飞机上,同行的还有另外一批当时的摇滚红星,所以后来的美国歌手Don McClean在他的歌曲《American Pie》中唱到:Buddy Holly死亡之日就是摇滚乐死亡之日),70年代末期正是第一代摇滚歌手和乐迷成为父母辈,而他们的子女又开始叛逆家庭的时候,导演在片中安排了许多老歌,带出浓浓的怀旧气息。
4.《The rose(歌声泪痕)》(1979年,美国,导演:不详;主演:贝蒂.米德勒)这是一部关于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传记片,制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较相似——同时也是一名歌手的贝蒂.米德勒来出演这位传奇女星的短暂一生,令人唏嘘不已,贝蒂.米德勒的表演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贝蒂.米德勒也一展歌喉,在影片中大放异彩。影片的原声专集十分畅销,其中出现了一曲也许是摇滚乐史上最为动听的歌曲《The rose》(玫瑰)。
5.《the wall(迷墙)》(1982年,英/美联合摄制,导演:阿仑.派克;主演:鲍伯.吉 尔多夫)。——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摇滚电影。1979年英国的传奇摇滚乐队Pink Floyd推出了摇滚乐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双唱片专集《The wall》,由乐队的灵魂人物Roger Waters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半自传性作品,这张唱片以“墙”的概念为基础,抒发了对战争的恐惧(Roger Waters的父亲死于二战),对人性麻木的控诉和社会阴暗面的描写,唱片推出后,不仅在摇滚乐界,而且引起整个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响。两年后,英国著名导演阿仑.派克决意把它搬上银幕,他请来了英国乐队Boomtown 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运用大量的电影表现手法——蒙太奇和动画手段极好的传达了唱片的主题(当然也有导演自己的理解),不仅如此,影片的音响表现手法引起极大震动,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部采用Pink Floyd在双唱片专集《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唱片中未出现的一些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作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长篇music video。可以说这部影片的出现直接引发music video的热潮出现。另外影片的制作方法也引起后来电影人的纷纷仿效。不过如果你对西方战后青年的概况和唱片本身的内容不够了解的话,你大概不易看懂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仑.派克在十五年后,又拍摄了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Evita》(贝龙夫人,由麦当娜主演。),全片仍然没有一句对白。
6.《Great ball of fire(悲伤的大火球)》(美国,1984年,导演:不详;主演:不详)这又是一部人物传记片,记述的是摇滚乐史上音乐成就可与猫王比肩的一代巨星Jerry Lee Lewis的生活,Jerry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影片主要围绕着他的爱情生活来描写,影片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气氛很能打动人,其中穿插了Jerry的一系列名曲,当然也少不了那首《Great ball of fire》。
7.《The Doors(火乐焚城)》(美国,1991年。导演:奥列佛.斯通;主演: 方.基默、梅格.瑞恩)这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部影片——当然和导演有关,我是奥列佛.斯通的忠实影迷,同时也是The Doors乐队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的忠实乐迷。奥列佛.斯通和吉姆.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的校友,还是吉姆.莫里森在世期间,斯通曾给吉姆读过自己写的剧本,在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发了把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事迹搬上银幕的想法,这个愿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后才得以实现,在他宣布要拍摄这部影片之后,很多男影星都争相要饰演男主角吉姆——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最后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运入选。斯通在拍摄这部影片中,采取的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片的手法,截取了吉姆一生个片段,并且并不完全拘泥于史实,甚至是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如那个反复出现的死于车祸的老印地安人)来表现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取得很好效果。斯通不愧于电影大师的称号,他对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把握得恰倒好处。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为了演好这个极富争议的角色,他不但认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钻研了吉姆和大门乐队的诗作和歌曲,认真体会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举一动,应该说,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没看过影片,只看过剧照的人相信也会同意我的说法)方.基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影片拍摄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从角色中解脱出来。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样,放映后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这部影片也向人们证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饰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会扮演诸如《壮志凌云》中那样傻傻的角色。
8.《Singles(单身一族)》,(美国,1992年,导演:卡梅仑.克劳;主演:马特.迪龙,碧姬.方达。)这部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它在摇滚音乐史上的地位高,因为电影本身讲述的关于单身贵族们的有趣生活影片可能并不太吸引人。但是影片中所描写的旧金山青年生活和引用的大量西雅图当时还不甚出名的地下乐队歌曲,影片的原声碟和Nirvana的专集《Nevermind》一起开创了20世纪最后一次的摇滚乐浪潮——Grunge,叙写了20世纪的最后一次摇滚神话,同样也带动了一大批地下乐队的走红。当然影片本身也比较吸引人,轻喜剧的风格使影片可看性很强。
9.《北京杂种》,(中国,1992年,导演:张元;主演:崔健。)这是唯一一部入选的中国片,有些扶持民族产业的意思。张元是大陆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这部很有诚意的作品以记录片的风格忠实记载了90年代初北京人特别是北京一些艺术家的生活,记录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由此获得当年瑞士洛加诺电影节大奖。影片由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担任主演(扮演他自己),另外臧天朔、窦唯、何勇在片中也有出演,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精彩音乐。本来在崔健专集《红旗下的蛋》中不甚出彩的歌曲《北京故事》用在片中作为主题歌竟是相当的贴切——当然本片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对于摇滚乐的内涵揭示的还不够,因为张元并不太懂摇滚乐。
10.《不日成名(Almost Famous)》(导演:卡梅仑.克劳;主演:凯特.哈德森,)又是卡梅仑.克劳!他似乎特别善于把握这类摇滚乐题材的作品,因为他在十五岁那年(还是在七十年代)就成为著名的音乐杂志《滚石》的特约记者,跟随过LED ZEPPLIN乐队巡演采访。后来又成为职业乐评人。在作为一名导演大获成功后,他有意把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搬上银幕,这个愿望终于在2000年变成了现实,卡梅仑.克劳在这部影片中虚构了一个STILL WATER乐队(静水),描写了一个想成为乐评人的少年跟随乐队巡演途中的奇遇。影片拍摄得如诗如画,为我们再现了70年代那个摇滚乐的黄金时代的面貌,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也引用了大量七十年代的摇滚金曲,如:LED ZEPPLIN、RODSTEWART等人的歌。喜欢那个时代摇滚乐的人可以大过其瘾,影片中还有几首虚构的STILL WATER乐队的歌曲——由卡梅仑.克劳的妻子南希.威尔逊担纲作曲和制作(南希是著名摇滚乐队HEART的主唱),这些歌和众多名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逊色。这部影片是卡梅仑.克劳从影以来的最佳作品,也是2000年好莱坞的最佳作品(当年的奥斯卡得奖片《角斗士》的艺术成就明显不如《不日成名》)。总之,这部片很吸引我——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还有主演凯特.哈德森的迷人微笑。
❼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曲目是哪六首最好能一一说明。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叙述了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彩不凡且极富争议的一生。为《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的是世界电影界著名和资深的意大利最具风格的作曲家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从处女作《法西斯分子》到1997年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了,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现时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他,仍拥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在《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在《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其中随性的爵士音符随处可见,出彩的配乐表现出这张大碟决不流俗的态度。同时这张原声大碟还请来 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 等钢琴独奏家,演绎 Jelly Roll Morton 及 Scott Joplin 等散拍乐名家的代表作品。原声大碟中,1900在滑动的钢琴的上弹奏、与爵士乐大师斗法机巧跳脱,精妙无比,尤其是他透过舷窗看到暗恋情人即兴创作的那一曲《Playing Love》,更是温婉细腻如喁喁私语,被公推为全片最动人乐章。全专辑最具吸引力的当属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与前 Pink Floyd 乐队大将 Rogers Waters 以及重摇滚乐队 Van Helen 的当家吉他手 Edward Van Helen,三巨头首度合作的电影主题曲《Lost Boys Calling 失去的呼唤》,悠远飘渺,增添几许传奇深度。世纪末回首世纪初叶最动人的海洋传奇巨作已经诞生。 《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绝对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以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又一次掳获观众与乐迷的心。这张原声带有些像是《新天堂乐园》与《四海兄弟》等作品的混合体,管弦的气质承袭了《新天堂乐园》,《四海兄弟》抒情典雅的怀旧色彩,与几许《铁面无私》的缤纷飞扬,同时又加入了《四海兄弟》与《豪情四海》的复古爵士风情,而它又不仅止于此,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在这张作品中也带来许多崭新而且动人的感受。第十轨的《Trailer》,是一个十分优美的主题旋律,细致优雅的旋律性有如 John Barry 的唯美风格,然而当钢琴登场的一刹那,你突然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又一次展现他将不同音乐体材合而为一的手法,在管弦最深刻动人的时刻,随性而至的切入几段即兴浪漫的爵士钢琴,营造出令人惊艳的效果,信手捻来间即将爵士音乐处理的这般潇洒飘逸又深情动人,是十分特别的感觉。 《Trailer》是整部配乐的主轴,同时也是故事的 Love Theme,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在两段恋曲《Playing Love》与《Silent Goodbye》中,将这个主题做了十分优美的演绎,其中《Playing Love》与《Silent Goodbye》的风格与《新天堂乐园》的 Love Theme 表现手法十分接近,《Playing Love》带了一股清新悠然的甜美,而《Silent Goodbye》的弦乐则铺陈出怀念感伤的感触,至于23轨的《Playing Love》是一首细腻抒情的钢琴独奏,充满了深刻动人的款款柔情。另外比较特殊且十分抢眼的主题变化是《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将主题由遥远的怀念,变化出开阔飞扬,闪亮兴奋的神采,虽然音乐本身和《铁达尼号》全然不同,不过倒有几分让人联想起《铁达尼号》启航时的高昂情绪,交响编曲的处理展现了一如《铁面无私》的奔放与力量,不过感觉上,《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有更优美的主题旋律,更丰沛的情感,与更富传奇色彩的悠远美感,这首作品又与最后一首配乐作品《Ships And Snow》,形成一种前后呼应的整体色调,《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以灿烂兴奋的神采揭开了一个传奇故事的序幕,而《Ships And Snow》则以深邃收敛的情绪为传奇故事划下休止符,不过其实那并不真正是一种”结束”的感觉,更像另一个开始,毕竟所有的传说最美的地方,正是在于它们并没有确切的结局。整部配乐借着脱俗深刻的《Trailer》,描绘出主角1900不凡的人生际遇与深刻的感情世界,因此,在原声带的结尾,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与 Roger Waters、Edward Van Halen 等大师,更进一步将《Trailer》改写成真挚深邃,诗意动人的主题曲《Lost Boys Calling》,连手打造出今年电影主题曲的代表作。 就像所有中文译名与”钢琴师”有关的电影一样,钢琴演奏自然是电影配乐的一大重心,何况这部电影最初正名为“海上钢琴师的传奇”,所描写的钢琴家1900是一个飘迫于大洋间的传奇爵士乐手,自然,在原声带中是少不了精彩的钢琴演奏,而且是爵士乐的钢琴演出了。自《四海兄弟》以来,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写起二十世纪初的爵士音乐作品,向来就有鲜明出色的个人风格,《1900's Madness N.1》与《1900's Madness N.2》都是轻快俏皮,演奏精彩又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Danny's Blues》是一首慵懒闲散,情调迷人的蓝调作品,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A Goodbye To Friends》则有如感伤的呢喃,带了一股落漠的愁绪。除了莫里克奈本人的创作外,也特别邀请 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 等钢琴演奏家,演出 Jelly Roll Morton 及Scott Joplin 等当代名家的爵士音乐作品(《The Crave》与《Peacherine Rag》),营造出浓浓的时代氛围,当然,古今作品对照下,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捕捉早期爵士音乐神韵的技巧之传神,当然也不言而喻了。 而非爵士风格的钢琴作品亦有精湛的发挥,除了上述将主题旋律以钢琴独奏演出的《Playing Love》外,《Study For Three Hands》是一段流畅繁复的联弹,《A Morzart Reincranated》是一段宛若夜曲般的恬静作品,气质十分优雅,这两段作品虽然风格大相径庭,却都有几分古典音乐的格调。而《The Crisis》则是一个比较沉静忧郁的主题,《Nocturne With No Moon》也渲染着一种幽静沉漠的情绪,而且旋律十分优美,与爵士音乐的活泼悠游形成一股内敛的对比性。最后,《Child》是我一定要特别一提的作品,是一个独立的主题,也是整部配乐最甜蜜纯真的作品,充满了天真可爱的赤子之心。 Ennio Morricone 埃尼奥·莫里康内 的大师级地位早已无庸置疑,《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钢琴师》再一次印证其宝刀不老的实力,音乐风格轻易贴切的悠游于各种领域间,让古典的音乐技巧变得平易近人,直探人心,也让通俗的音乐类型有脱俗的表现,而且完美的将各种音乐素材重新结合再造,又一次为乐迷与观众带来新的音乐创意与音乐感受,不愧是一代大师手笔。 1.1900's Theme 2.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3.The crisis 4.The Crave 5.A Goodbye to Friends 6.Study For Three Hands 7.Playing Love 8.A Mozart Reincarnated 9.Child 10.1900's Madness 11.Danny's Blues 12.Second Crisis 13.Peacherine Rag 14.Noctume with No Moon 15.Before the End 16.Playing Love 17.I Can and Then 18.1900's Madness#2 19.Silent Goodbye 20.Ships and Snow 21. Tarantella in 3rd Class 22. Enring Movement 23. Police 24. Trailer 25. Thanks Danny 26. Magic Waltz 27. The Goodbye between 1900 and Max 28. Goodbye Duet 29. Portraits 30. Lost Boys Ca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