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妈妈!》曝角色剧照,吴彦姝饰演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
吴彦姝饰演的妈妈非常的温柔坚强。《妈妈!》 这部影片仅仅只是播出了预告片,就让很多人为之动容。这位影片是两位老戏骨的合作,其中吴彦姝在里面是演妈妈蒋玉芝,不得不说她的演技也非常出色,可以将妈妈的性格特点全部诠释出来,一会儿淘气,一会儿坚强,还有那充满爱意的眼神。
最后,这位妈妈非常的坚强。女儿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65岁的她将会逐渐忘记那些很简单的事情,好像渐渐回归到从前的那个小女孩。这个85岁的老母亲原本就像是古灵精怪的老顽童,但因为女儿的患病,她突然变得高大起来,为女儿遮风挡雨。有时候一个眼神可以展现出多种情绪,我们可以看到她内心的坚持,毅力,失望,惊喜等等,直击观众的心灵,具有超强的代入感。
一件幸福的事 Un heureux événement
导演: 雷米·贝占松
编剧: 雷米·贝占松
主演: 露易丝·布尔昆 / 皮奥·马麦 / 乔丝安·巴拉思科 / Thierry Frémont / 加布丽·拉佐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2011-09-28(法国)
片长: 107分钟
和大部分女大学生一样,芭芭拉(露易丝·布尔昆 Louise Bourgoin 饰)有着年轻美丽的外表和对未来无限的期望,和男友尼古拉斯(皮奥·马麦 Pio Marmaï 饰)的恋情更让她相信她正在经历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一个孩子的到来将一切美好粉碎殆尽,她无法想象在心智上还是一个孩子的自己竟然要做母亲了。
在犹豫和期待中,芭芭拉选择了将孩子留下,没想到,孩子的出生则成为了芭芭拉的另一个噩梦。面对眼前这个毫无防备的小小生命,在为人母的艰巨责任面前,芭芭拉退却了,她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是,成为母亲,这明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悲伤和恐惧深藏其中呢
㈢ 电影《妈咪》——一个母亲的成长
电影《妈咪》——一个母亲的成长
如果你是妈妈,在过程中是否有困扰?
如果你是单亲妈妈或者夫妻两地分居,自己带孩子的妈妈,又会经历怎样的困扰?
如果你还未做妈妈,你能想到的做妈妈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这一切困扰的根源是什么?!
在看电影《妈咪》之后,完全丧失了分析能力,个人感受却在观影完的很多天延续不断出来,有时是一串串的问题,有时是陷入深深的反思,有时却痛苦得哭不出来,由《妈咪》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还有现代女性的多重角色定位中的平衡,一个女人必将经历三个重要的生命阶段:女儿,妻子,母亲,涉及到原生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当然还包括各种职场关系。第一层的原生关系基本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关系模式,我们的自恋程度,想到课上老师说的退化性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退化性自恋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此处引用相关资料)
母亲如果有这样的障碍,试问她会建立怎样的亲密关系呢?
虽然影片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凭片中的少数信息,史蒂夫的父亲是发明家,一开始也因为发明光波炉赚了些钱,但后来一些原因导致债台高筑,甚至后来他去世后母子俩不得不卖了房子,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是两个大孩子,或者说这一家会不会其实就是三个大孩子?
父母都是感性而随性的,那么孩子该如何学习生活的规则感?如果父母过分亲密而不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边界,孩子会不会也会模仿而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关系过分绞缠,是否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过是家庭的第三者,而非家庭成员?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爱的可能都是自己,或者试图通过改造对方来获得成就感,形成共生关系,今天和朋友讨论,他们说,越走越发现,其实和谁结婚都一样!想想也对也不对,一个自我意识较高的自体会有较高的辨识度,故能做合适的选择,并能不断学习经营相处之道,也就有为自己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反之,一个辨识度极低的人,也注定了ta的选择,跟谁结婚都一样,除非中大奖碰到一个能引领自己的人,可是,你是更愿意把命运交给手气?还是交给自己?我现在认为一份不错的亲密关系会激发男性更有男性的力量,而女性更有女性的柔美,起码做更好的自己,然后学着合作和尊重对方,就已经是福气了。
此时,想引入纪伯伦诗歌《先知》里面关于婚姻的段落:
你们一块儿出世,也要永远合一。
在死的白翼隔绝你们的岁月的时候,他们也要合一。
噫,连在静默地忆想上帝之时,你们也要合一。
不过在你们合一之中,要有间隙。
让天风在你们中间舞荡。
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
只让他在你们灵魂的沙岸中间,做一个流动的海。
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彼此递赠着面包,却不要在同一块上取食。
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
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的音调中颤动。
彼此赠献你们的心,却不要互相保留。
因为只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们的心。
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
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
橡树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荫中生长。
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的正常爱的关系中都有自恋的因素。这里有一些程度问题。正常人的爱的关系与自恋人爱的关系的区别就是:正常人在爱的时候虽也有把自己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与需要。正常人在投射的同时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电影中的母子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暴力,不得不说这位母亲大多数时候开放,性感,有女人味,有柔弱的情感,儿子身上也充满着这些特质,但影片中重复着的镜头却是两人的相爱相杀,情绪的导火索一旦被点爆,粗口,失控,互相伤害,两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躲进黑暗空间,他们似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着他们相爱,并定期循环,影片中,卡拉出现是母子关系的转折点,卡拉因为语言障碍请假在家休养,她的出现打破了这对母子的封闭结构,卡拉带给这个家庭混乱之后的另外一种秩序,个人觉得卡拉像是戴安的第二人格,在卡拉带着史蒂夫做饭,整理房间,学习过程中,戴安也被带动和感染着,他们变得由衷的快乐,而戴安也带着卡拉喝酒大声聊天,从压抑的情感中获得一定程度释放,戴安找的工作像是家政类,个人在这里反而看到她的现实感,做自己能做的并感到快乐,而卡拉和史蒂夫也在规划着考美国的艺术院校,空闲的时间三个人骑单车快乐的画面始终停留在脑海中,如果说相互的虐进而上瘾是一种模式,那么快乐或许是这种模式的解药,互虐的上瘾会具有破坏性,激发人潜意识的死本能,那么真正的快乐却具有创造性,激发的是人潜意识的生本能,生与死,希望与绝望,坚持和放弃,有时就是那么一线之隔,我们大多数不都在这两者间博弈和挣扎么?
影片的第二个转折点出现了,戴安收到信,是之前发生的史蒂夫情绪失控纵火造成别人大面积烧伤的事件,我想戴安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始终是梦幻的,没有真正面对,他们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对戴安有好感的律师,在他们三人的约见中,史蒂夫又失控在酒吧动手打人致使求助失败,戴安在车库声嘶力竭冲史蒂夫愤怒的大吼种种过往经历,史蒂夫选择自杀,他觉得母亲不爱他了,而戴安告诉他,我爱你会越来越多,而你爱我会越来越少!想到这么一句话: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影片中有个场景可能是观众难以想象的,戴安以带史蒂夫和卡拉旅游为名把他送入精神病院,在路上,戴安想象的场景:史蒂夫考上大学,毕业并遇到美丽的女孩,看着他们结婚……这场戏是一个妈妈成长的高峰,得体的退出,回归现实接受孩子需要得到治疗的事实,也心怀希望,绝望和希望这一对在此时戴安心中不再是那么矛盾和冲突的事情,选择成长还是在梦幻中继续停留,戴安做出了一个母亲的选择和承诺,就像影片结束她在查阅资料学习一样,也像她和卡拉的那一番话,这已经足以证明了她的成长。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了母爱与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
这部影片的核心与其说是母子关系,不如说是一个母亲的成长进化史,打掉一层层幻想的泡沫之后,母亲终将迎来她的落地修行时代,因为,自己是一切关系的根源!
㈣ 电影《妈妈》首支长预告曝光,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现实问题
电影《妈妈》首支长预告曝光,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85岁的妈妈照顾65岁阿尔兹海默病女儿的亲情故事。其实这部影片也非常的贴合现实生活,毕竟很多人的家庭过得并不是那么如意,很多老人也依旧会照顾着自己生病的儿女。
重新拾起勇气重新振作起来,积极的面对生活。母亲的这种形象非常的伟大,可以说有母亲这种正能量的人存在,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老母亲不仅给女儿做出相应的表率,同时还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女儿,可以说治愈了女儿的焦虑心情。不过这部影片是在2022年的母亲节,也就是5月8日上映的,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带着自己的母亲去电影院打卡。
㈤ 阎晓明电影作品小孩花钱请一个女的当他的妈妈是什么电影名
《特殊交易》 2013年内地上映的电影,主要演员有银雪、李佳奇、张绍荣、郭志桐、何泓珊,用精悍凝练的台词和言简意赅的镜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的黑色童话
㈥ 关于母亲的电影有哪些
关于母亲的电影有《你好,李焕英》、《妈妈再爱我一次》、《囧妈》、《关于我妈的一起》。其中《你好,李焕英》讲述了女演员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梦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