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甲午大海战》主要内容解读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以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
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同样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公然在朝廷上“垂帘听政”,整个中国充满腐败。
长崎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天皇率先捐款,全国一心发展海军,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使海军实力迅速提高,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一座富丽堂皇的园林——颐和园已近完工,用来修建颐和园的钱竟是中国海军的军费!
“致远”管带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一个不嫖赌不贪私的舰长,右翼总兵刘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国时就爱慕他的一表人才,而邓世昌坚守着传统的忠孝伦理,不为其所动。
这次小妹从英国带回一个喜讯,英国愿将一艘最新式的军舰卖出,但众人的喜悦很快化为泡影:朝廷因修颐和园早已无钱购舰,而修筑颐和园的费用足以买上二十艘新式军舰。当日本知道这一情况后,天皇再次带头捐款,抢购下了这艘新式军舰,并命名为“吉野”号。
侵略扩张的野心终于使日本发动了战争,是为甲午战争,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并在旅顺进行了灭绝全城的大屠杀,全城只剩下36人。而此时的北京颐和园里却是一片欢歌,慈禧太后的六十寿典进行得如火如荼。
1895年1月14日,日本在明知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情况下,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诸岛,归为己有。1895年,日本马关。李鸿章被慈禧派往日本求和。李鸿章屈辱地踏上码头,昔日威风的总理大臣如今却低头俯首的哀求对手,却不知日本早已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
而且自己的国力也早就空虚,打不下去了。历史就这样把中国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日本要求中国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又提出了赔银两亿五千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通商口岸等一系列条件。
李鸿章愤然离去,却被日本民众袭击,子弹打入脸部。不久后身在医院的李鸿章收到软弱腐败清政府的答复,同意日本提出的全部条件。
4月17日,李鸿章颤抖地在耻辱的条约上签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关条约》。直到五十年后,中国以三千五百多万人的牺牲换来日本在二战中的无条件投降,台湾及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
又过了六十七年,一艘海轮驶过平静的海面,一幅当年少年学子的照片飘落大海。而在那深蓝色的海底,静卧着一艘铁甲舰的残骸。
(1)甲午大海战电影图片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简介:
1、邓世昌
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北洋水师中军中营副,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将致远快船管带。
2、李鸿章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走向共和 (2003)
导演: 张黎
编剧: 盛和煜 / 张建伟
主演: 王冰 / 吕中 / 马少骅 / 孙淳 / 李光洁 / 孙宁 / 徐敏 /郑天庸 / 戈治均 / 廖丙炎 / 张洪睿
类型: 剧情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日语
首播: 2003-04-12(中国大陆)
集数: 59
单集片长: 45分钟
3. 如何评价《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
影片用看似无意实为刻意的笔调描写了邓世昌那条殉主的义犬,照我看,它表现的不是狗的忠义,而是揶揄某些人还不如牲畜。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故事,创作者信手拈来,作为象征艺术,运用得恰如其分,无法不予喝彩。
一声“太后有旨,我船不得先开炮!”,撕心裂肺,即便是蛮夷一脚踏进家门口耀武扬威,你也得装聋作哑;联想起我们政府一直以来秉承的决不先亮剑的作派,原来这是有传统的。除了窝心落泪,还能咋地?
陆毅、夏雨、杨立新等人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是陆毅,有前辈李默然深入人心之标杆,一个慷慨激昂,一个张弛有度,各有千秋,值得宣扬。新老《甲午海战》,拍摄时代不同,资料取舍不同,虽有差异,同样经典!
《甲午大海战》的上映,不仅给观众带来一次视觉享受(当然指场面、表演、感染力和表现手法),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人们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观照出今人许多的言行举止,也可以从历史镜鉴里打造出一杆称,衡量历史与现实的孰优孰劣?什么样的决策是符合国家的核心价值的?什么样的举措是顺应民心的?当有人将祖宗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领土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时候,隐忍、退却、甚至分汝一杯羹,不就是又在延续甲午海战的悲剧吗?中国人民太需要用一次扬眉吐气的决战来提振久捺的精神了!
“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决定两个国家的命运。”影片结尾的画外音绕梁不绝;1974年的西沙之战不是使南海太平了好多年吗?为了中国人民的长治久安,让应该到来的命运早一点到来,也未尝不可。
4. 甲午海战电影观后感就是图片没有。
甲午战争是我国爱国将士邓世昌带领的军队在海上跟日本人发生了一起激烈的战斗。原来,我国的清政府非常腐败,是一个弱者,只会求和,要不,就是在战场上举白旗或逃跑,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勇气”“胜利”“坚强”······这几个词,清政府里的人好多都是贪生怕死的人,他们给我们中国人抹了黑,丢了面子。
邓世昌是个满腔义愤的爱国使者,他愿意为百姓舍身取义,愿意为百姓付出的人。所以,邓世昌非常受百姓们爱戴,谁见了或听见了邓世昌他的名字,都悔扬眉吐气,夸赞连连。
邓世昌的脾气很“倔”,做什么事都是如果不让他做,可他非要做知道上面同意之后再做,要不就是自作主张。
刚开始,邓世昌请求上面同意去与日本人打仗,可是,清政府里的许多人都希望求和,不敢激怒外国人,怕他们来想来挑战。可邓世昌和他的“船员们”却希望和那些为非作歹的日本人好好地打一仗,不管自己是生是死,但他们都想为百姓、为那些壮烈牺牲的战士们好好地打一仗。
邓世昌他们的战舰是“致远”舰,他们去打日本的“吉野”舰,邓世昌还不顾一切去保护“定远”舰,但在邓世昌的舰队里还有一个清政府的人,他是一个贪生
怕死的人,而且还不可饶恕,他杀死了一位宁死不屈开船的“将士”,就是应为想调头船头,为了自己的心愿而杀死一个无辜的人,他是一个死在那种为非作歹的小
人手里,他的兄弟们为他报仇,应为他是一个光顾自己,不顾别人生死的小人!
在最后,邓世昌一次又一次地攻击敌人,虽然最后邓世昌壮烈牺牲了,但他的宁死不屈,为百姓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全部都活在我们的心里。
看完了甲午战争这个片子,我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甲午战争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
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知道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
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返回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
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可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悲剧,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5. 甲午大海战电影的内容简介,50个字左右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讲述了甲午年间我们的先辈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
6. 《甲午大海战》电影里面跟陆毅一起的那只德国的狗是什么品种的
德国牧羊犬
7. 求《甲午大海战》电影。最好是1080p的。
只有720p的
8. 电影《甲午大海战》怎么拍的
“定远”是使用威海港停泊的那艘按照1比1比例复制的“定远”纪念舰拍摄的,其余战舰用的都是大比例模型。可能是考虑到运输问题,其中八艘“军舰”都做得和火车车厢差不多大。
至于投资,宣传上说是6000万人民币,不过据冯小宁自己说,实际投资没宣传得那么高...
9. 求陆毅版的《甲午大海战》电影超清 资源
可以在迅雷上艘一下,也可以在电影网上找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