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莫扎特传是真实的吗
《莫扎特传》是传记片,是根据真实材料创作而成的。
《莫扎特传》是由米洛斯·福尔曼导演,汤姆·休斯克、F·莫里·亚伯拉罕主演的一部传记片。该片于1984年9月19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以倒叙的方式讲述音乐家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电影1985年获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项大奖。
(1)音乐家电影是真实改编的吗扩展阅读
《莫扎特传》主要角色:
1,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
莫扎特是一名天才音乐家。性格上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而又不拘小节,不擅处理人际关系。莫扎特26岁来到维也纳,其音乐才华得到了国王约瑟夫二世的赞赏,由于被人在背后挑唆,莫扎特的经济收入很少,生活贫穷。但他又不知疲惫、夜以继日的创作,年仅35岁就英年早逝,永远离开了他无法适应的社会。
2,安东尼奥·萨列里
萨里埃利是约瑟夫二世王宫的宫廷乐师,为人自负,心胸狭隘,自诩为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开始很是仰慕莫扎特的才华,后来看到莫扎特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开始嫉妒莫扎特,并在宫廷里诋毁莫扎特,后来莫扎特因病去世后,萨里埃利开始悔恨他自己的所为,并向神忏悔。
② 冼星海的故事,短点,不是生平简介
除了《黄河大合唱》,你对冼星海了解有多少?
相信大部分网友遇到这个问题,能够回想起来的只有冼星海“人民音乐家”的称号以及历史课本上的那张因多次出现在学生时代视野而被熟悉的老照片。除此之外,对他所知甚少,他是我们心中的传奇人物,我们却不了解他的传奇。
像冼星海这样曾经在战火年代鼓励了一代人,却渐渐被习惯快节奏的现代人遗忘,慢慢地变成历史课本上固有“名词”的伟人很多。但小编一直觉得,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在影视作品深入大众生活的年代,更应该有属于他们的传奇。
很庆幸,在2019年,一部根据冼星海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家》横空出世,给了我们深入了解这位中国近代传奇音乐家的机会。
这部电影由中哈合拍,胡军、袁泉以及多位哈萨克斯坦本土演员共同出演,无论是演员演技、思想传递还是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都非常完美,是部完成度极高剧情片,也是部让观众从头哭到尾的催泪之作。
《音乐家》的取材视角很独特,它既没有选择冼星海在延安时期创作出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的高光时期,也没有展现他由穷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向知名音乐家成长的艰辛历史,而是把时间放在了他人生最后一段旅途:阿拉木图。
这段经历在冼星海传奇的一生中看起来很“平凡”,可以简单地概括:
“1940年赴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1941年因苏德战争爆发被迫羁留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这段经历在冼星海的人生资料里占比不高,但客死他乡足已透露其中浓烈的伤感,是国与家之伤。《音乐家》向我们描绘的便是冼星海人生最后几年中对祖国、家人的思念,让我们看到战火年代一个伟大音乐家的不朽灵魂。
战争的残酷,传奇音乐家就这样“潦草”的离开
即使对冼星海的生平不了解,也仍能想象出这家位音乐家的一生有多么传奇。音乐上的辉煌创作,他的作品鼓励了中华儿女面对敌人抗争激情,他的一生应该是辉煌的。但在我们的幻想中,他值得一切美好的结局。
但冼星海远赴苏联执行任务的第二年,便因当地战争爆发被迫转移至阿拉木图,原本他打算从新疆转回国内,但异国他乡、持续不断的战火、过期的证件让他不得不羁留当地。
战争年代以及外国人的身份让他的生活举步维艰,还好受到当地音乐家拜卡莫夫的照顾获得院剧乐团工作,并安排他暂居在姐姐家中。但当地人的生活同样很艰难,为了生活,冼星海典卖衣服、做苦工,努力生活等待回国的那一天。但战争年代对人们太残酷,圆满大结局并没有出现,直到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他都没能回到祖国。
离行前他对妻子钱韵玲说:半年之后我就能回来。
但这个半年却成了一生,战争年代从来没有仁慈,伟大的音乐家凄凉地离开,实在太让人惋惜。
本片导演对战争的毁灭性刻画很恰当,影片开局便有一场“触感”强烈的情节。刚到达阿拉木图的冼星海遇到当地火车站被敌军攻击,曾经在车上与他交流过的小男孩在杂乱的人群中无助地等待母亲的救援,当时除了努力向她奔去的母亲外,还有冼星海。
但最终编剧并没有制造“动作英雄”,小男孩被炸死在离洗星几步之遥的地方,幼小的遗体与母亲的哀鸣深深的冲击着他的视线。战争有多残酷他知道,观众也知道,但当这份残酷赤裸裸地发生在我们面前时,是冲击骨髓的疼痛。
编剧没有选择让冼星海发挥“英雄本色”救下小男孩,而是让他死在冼星海面前,因为这就是战争年代。也是这场戏开启了催泪时刻,现场的观众都明白,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异国他乡,抛不开的是对祖国、家人的思念,留下的是不朽的音乐灵魂
在阿拉木图的岁月里,冼星海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思念妻女。但战争年代,回国的路太难了,他只能在遥远异国,用音乐表达对家的怀念。而冼星海的家国精神,在《音乐家》中通过三个词汇来表达:国、家、根。
离开祖国,就像大树没有了根,整个人都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何况国家需要他。当时的中国也处于战火之争,他本来是要用自己的音乐才华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人的抗战精神,而不是在异国他乡平淡地生活。
当地人问他“你是因为中国在打仗才来阿拉木图的吗?”,他诧异地急速否认这个猜测,因为他那么渴望为中国人民脱离战火贡献一份力量。正是因为这分渴望,他想要快速回到需要他的祖国,但现实却不给他机会。
“我的国家正在打仗,我却被困在这里”,他第一次因为无法回国而万念俱灰,那种爱国情怀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的,却仍能被先辈们的精神感染,激发出浓烈的情怀。
在当地音乐家的鼓励下,他创作了以哈萨克本土英雄为背景的音乐《阿曼该尔达》,鼓舞了当地人民。在人生中最后的日子里,他没有放弃创作,因为他坚信他的音乐,祖国一定能听到。
除了表达冼星海的爱国精神,还着重刻画了他对妻子钱韵玲以及女儿冼妮娜的思念。当延安分别的那一刻没有想到这会是永别,当女儿一遍遍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时,每个人都充满希望。当哈萨克女孩阿丽娅问冼星海是不是想念女儿时,他仍旧期待着重逢。
但最终每个人的愿望都未实现,残酷而悲凉。洗星海与妻女的遭遇,是战争年代下平凡家庭的缩影,相信这也是导演借由这位伟人的故事,剖析战争对普通家庭的伤害,让我们珍惜和平的美好。
出色的演员,让《音乐家》更加完美
《音乐家》在故事取材及精神表达上都很出色,但比较遗憾地是编剧没有着重突出他的音乐作品,与《波西米亚狂想曲》全程“演唱会”式的听觉享受相比,《音乐家》的音乐燃爆片段太少了。
全片只有两场浓烈的音乐渲染情节,一个是阿拉木图剧院演奏《阿曼该尔达》另一个则是冼星海最后音乐会上高燃的《黄河大合唱》。这样的选择可能与编剧想要更多表达人物经历有关,但对于期待音乐的观众来说可能有些许遗憾。
但胡军、袁泉填充了这份遗憾,甚至让观众遗憾了对音乐的期待,他们的表演太细腻。
其实在观影之前,小编其实对胡军塑造冼星海有些担心,因为他过于硬汉的外表实在与历史课本上冼星海的形象相差太远。但当胡军饰演的冼星海出现时,立刻将观众带入到人物中去,他通过眼神表达,细节的掌控将这位音乐家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荧屏上,完全没有违和感。
他亦很用心,所诠释的冼星海与现代人观念中的“艺术家”气息相差很大,更贴近普通人,但这更符合冼星海的生平形象。要知道,冼星海是穷苦人家出身,在他的音乐求学之路上不乏有勤工俭学、打工维持学业等经历,并不是一个追求“文艺范”的音乐人,而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最后三场戏更加震撼,当时冼星海已经重病在身,当胡军出现在镜头时如果不是人物所散发的气质,小编甚至误以为是新出场的角色,他几乎瘦到脱相。这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实力派演员的努力很让人敬佩。
饰演冼星海妻子的袁泉也贡献了自己的神仙演技,她的台词很少,大多镜头都是需要眼神戏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从分别时的担心到教女儿唱歌时的期待,再到最后与女儿互动时的坚定,几乎袁泉的眼神与观众交汇时就难催发泪水。
而当观众快要因为剧情、演技遗忘冼星海作为音乐家的高光时刻,导演巧妙地选择了我们最熟悉的《黄河大合唱》为结尾,用这场演出为冼星海的人生划下句号。当这首音乐响起时,小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冼星海,永远不会被遗忘。
来源
③ 电影《钢琴家》讲的是真实的事情吗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钢琴师》改编的。
《钢琴师》一书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用朴素的语言和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以平淡而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经历。
(3)音乐家电影是真实改编的吗扩展阅读:
电影原型背景: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
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
那个救了他的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仅知他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
④ 被称为人生必看电影的《钢琴家》,是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 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⑤ 求一部电影名!讲的是二战时一位犹太人,他是一名音乐家,后来遭受了德国的侵略,他呆在一个废墟里生活
就叫钢琴师
http://movie.gougou.com/search?search=%E9%92%A2%E7%90%B4%E5%B8%88&id=1有下的
⑥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不是通过真实故事改编的。
影片剧本灵感自1945年的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7、8岁时看过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在剧中有一位大音乐家莫朗奇,影片刚开始他的母亲就过世了,莫朗奇回到老家参加母亲的葬礼,而就在老家回忆的时候,一位自称皮比诺的童年玩伴找了过来,给了他一本回忆录,一起回忆起那段灰暗又充满光明的童年。
在当时有一所全封闭的的学校,而莫朗奇和皮比诺都是这里的学生,但是这里的学生不是失去双亲就是打架闹事的,全都是问题学生,很多人都没有正眼看待这群孩子,觉得都是问题学生,是社会的渣渣。
老师就越来越压迫他们,学生也越来越来叛逆,久而久之行成恶性循环,成了大多数师生所谓的“臭名昭著”的学院。
克莱门特.马修,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教书匠,就是在这样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分配到这所“池塘底”学校。他到来的第一天,负责学校日常起居的大叔就被调皮的学生使坏砸到了眼角。
马修亲眼看到调皮的学生是如何叛逆如何刁蛮,校长哈森是如何的蛮横不讲理,体育老师又是如何的强势打压,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心力交瘁。桀骜不驯的学生,和老师们似乎都站在对立面,成为了永远解不开的死敌。
马修原本也想像其他老师一样,熬完一段时间就走,可是偶然一次,他发现了孩子们唱歌很有天赋,音乐梦想在心里重新燃烧,他打算用歌声重新感化孩子们。
他组建了合唱团,偷偷的唱,那些纯粹的天籁之声,像是从天堂传来,如春风化雨,渐渐感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他开始深夜为孩子们写歌。就是因为这样这群孩子一个个都开始改变了,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这样,董事会前来参观,而当孩子们在董事会面前唱歌的时候,校长哈森在董事会面前极力的吹捧自己,而且将合唱团的功劳归于自己,马修虽然无奈却也没有抗议,而且看着孩子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并没有说什么。
但是之后的一场蓄意已久的大火,让他断绝了与孩子们的缘分。大火中并没有一个人受伤,校长哈森却失去了晋升资格,自私且残酷的哈森恼羞成怒,解除了马修的教师资格。
无奈的马修走出了校园,无数的纸飞机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传了出来。当马修提着行李,攥着纸飞机离开的时候。
他说:我想告诉全世界,可我又能告诉谁呢?克莱门特.马修,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一个失败的学监。克莱门特.马修。马修一辈子也没能成为音乐家,可是他却拯救了一个天赋异凛的音乐家,他拯救了一群孩子的未来。
(6)音乐家电影是真实改编的吗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克莱门特·马修老师
他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他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热爱音乐事业,把最无私的爱奉献给孩子们。
2、少年皮埃尔
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长相帅气,是学生中的代表人物,因为家庭原因为人喜欢恶作剧,但本性善良,尤其是歌声嘹亮,音色俱佳,颇受马修老师的器重,长大后成为首屈一指的大音乐家。
3、拉齐校长
最惹人讨厌的人,自私自利,为人冷酷,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而且喜欢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最后被联合投诉而下台。
⑦ 电影《钢琴家》讲的是真实的事情吗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钢琴师》改编的。
《钢琴师》一书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用朴素的语言和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以平淡而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经历。
(7)音乐家电影是真实改编的吗扩展阅读:
电影原型背景: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
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桑菲尔德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
那个救了他的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仅知他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
⑧ 绿皮书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和电影一样,真实的故事主要发生在1962年。
音乐家谢利出生在哪里?
许多文章都说唐·谢利出生在牙买加的金士敦,其实不然。《绿皮书》的真实故事披露,谢利1927年1月29日出生在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他的父母是牙买加移民。父亲埃德温是一名牧师,母亲斯特拉是一名教师。作为一个神童,谢利从2岁开始弹钢琴,18岁开始在波士顿流行乐团专业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谢利真的因为他是黑人就被告知不应该从事古典音乐吗?
是的。白人戏剧制作人索尔·胡克对二十多岁的谢利说,他不应该从事古典音乐事业,理由是美国观众不愿意看到一位“有色”钢琴家出现在音乐舞台上。相反,胡克建议谢利专注于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他最终还是听从了胡克的建议,把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以及其他类型的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尽管肤色阻碍了谢利作为古典钢琴家在音乐舞台上的光芒,他的流行音乐仍然大放异彩。
谢利很讨厌弹琴的时候,会在钢琴上放一杯威士忌吗?
谢利讨厌夜总会,因为他觉得听众对他的音乐不够尊重。他还觉得爵士钢琴演奏家在夜总会表演有失身份。谢利在1982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有些钢琴音乐家“边弹边抽烟,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钢琴上,如果不像阿图尔·鲁宾斯坦(19世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那样受到尊敬,他们就会发火。但你不会看到阿图尔·鲁宾斯坦一边抽烟,一边把杯子放在钢琴上……”
谢利真的住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的公寓里吗?
是的。正如电影《绿皮书》中描述的那样,谢利在卡内基音乐厅楼上一个高雅的艺术家公寓里住了50多年。有时,他也觉得自己被困在城堡的塔里,希望自己能在下面的音乐厅里演奏。1955年,他在卡内基舞台上举行首次演出,演奏了艾灵顿公爵的《New World A-Comin' 》。以后,每年他都和他的三重唱在那里演出一次。
为什么人们称呼唐·谢利为“谢利博士”?
据《纽约时报》报道,谢利被朋友和观众称为“谢利博士”,但他从未上过研究生学院。人们认为他的头衔可能是指他的两个荣誉学位。
唐·谢利总是在施坦威钢琴上演奏吗?
根据托尼的说法,这是真的。电影中,托尼在谢利即将表演的场地发现钢琴是旧的,也不是施坦威钢琴,这个场景的灵感来自真实的事件。“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我看到钢琴里有鸡骨头,”托尼回忆道,“我说,如果8点之前我们还没有施坦威钢琴,音乐会就没法举行了。”虽然最近的施坦威钢琴在40-50英里之外,但托尼的坚持得到了回报,钢琴及时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托尼并没有说这是故意对谢利进行种族歧视,也没有提到在场的任何人发表种族主义言论。他回忆起当时的地点是一所高中,那里可能真的没有更好的钢琴。
谢利真的拒绝用手吃炸鸡吗?
是的。就像电影里一样,托尼大大咧咧的性格与保守严谨的音乐家谢利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电影里,我们看到托尼劝谢利去吃炸鸡。谢利在没有刀叉的情况下,用兰花指捏着那块炸鸡,不知道如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