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照完照片像拍电影的软件是什么
你想要的应该是手机软件【足记】吧
【足记】是一款有趣的可以拍摄新旧场景合成或对比照片的创意摄影社交手机应用。 没有故事的地点,终究是冰冷的。足记,带你了解脚下每一个地点的故事。让你跟着电影去旅行,像电影一样去生活!
⑵ 怎样拍出电影感照片
就单张的摄影图片来说,还是相对简单的。前期的拍摄基础很重要,器材和用光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像国内一些优秀的修图公司,他们从客户那里拿来的图片,一般都是摄影师在摄影棚用数码后背拍摄的。其实,乍看起来也没什么过人之处,第一感觉也就是细腻程度不错,也就是细节没有丢失。然后他们开始根据客户的要求,分析设计稿和实拍稿子的关系,划分出许多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修改,比如,高光的几个面,反射部分的几个面,背景分层,然后调整对比啊,质感啊,明暗啊,等等,等修完之后就感觉质感十足。 ,
⑶ 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视角感的镜头效果
当我们观看戏剧或电影时,我们会感受到创作者想要呈现的角色和故事,有时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并且正在与故事中的角色同时进行活动或面对这些事件,我们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感的视角呢?这些构图和电影视角有助于使美丽的照片看起来完美,怎样用摄影来传达主题故事?
⑷ 如何拍出有电影感的照片
电影感的照片是带有情节故事的,现在很多的一些照片拍摄都会模拟电影的表现手法,那么想要拍摄出电影感的照片首先需要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适合拍摄的场景,适合主题的主人公,对人物外形气质的要求就要选择适合主题的模特,服装的选择也要根据主题的年代感选择,包括一些道具的安排也是要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左右,千万不要画蛇添足的。
电影剧情式的拍摄是目前影楼流行的拍摄手法,很有市场,不仅仅是考验摄影师的导演能力,而且也是锻炼摄影师的组织能力。一组照片的拍摄通过编导故事的形式记录。主要突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的表达,以情感为主。
主题确定和画面元素
这组照片的主要是战争题材,主题确定之后,服装造型的设计也是模仿影视剧中战争题材的造型.色彩和款式都与影视剧中的类似。这样能更深刻地体味拍电影的感觉身临其境地演绎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军装,钢盔,望远镜,老皮箱,贝雷帽,马灯。见图1 ISO20050mm f/161/15秒
图1
场景的选择
场景的选择在北京的温榆河,机场高速,场景的环境是个马场的环境,栅栏,飞机,视角比较开阔,发挥的余地比较大,人物情绪的设计通过环境的元素比较好把握。离别时的伤感通过人物的背影和环境的渲染出来。见图2 ISO20018-105mm@18mm f/161/200秒
图2
通过烟雾的表现手法把硝烟弥漫的战场表现出来。见图3 ISO20018-105mm@18mm f/161/125秒
图3
画面色调的控制
战争题材照片的色调都具有老照片的怀旧感,偏向于暖色调,和本身固有的服装环境协调。画面的色彩使观者印象深刻,有回到那个年代的时代感。见图4 ISO20018-105mm@18mm f/161/160秒
图4
美姿的设计
画面安排表现依依惜别,既是战友,又是情侣的表现手段,把复杂的情感通过温柔,战争无情人有情的细节把握。通过人物身体角度的变换,见图5 ISO20018-105mm@18mm f/161/200秒手的牵引,见图6 ISO20050mm f/21/2500秒视线的引申刻画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片段。见图7 ISO20018-105mm@18mm f/161/160秒
图5
图6
图7
构图和用光
画面通过特写大场景明暗对比,大小,虚实的表现手法叙述战争与爱情
图8
图9
见图8 ISO20050mm f/1.81/1600秒用环境烘托人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的搭配使用,强调人物的情绪和交代剧情。使用了一支400瓦的万次闪光灯在人物的左前侧对人物塑形,用反光板控制人物面部的光比。用大光比突出人物在战争年代所表现出的情绪,使画面更加剧情化。见图9 ISO20018-105mm@32mm f/161/200秒
欢迎进入中艺网校官网学习
www.zye.com
⑸ 如何拍出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
电影画面本身讲究层次丰富,尤其丰富的暗部细节。这个画面前景虽然黑,但控制在宽容度以内,层次丰富,画面信息量很大。甚至可以看到大衣背后的褶皱。当然这靠的是灯光,和摄影师对曝光的控制。
⑹ 如何拍出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或者是后期应怎么调整
如何拍出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或者是后期应怎么调整?修改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并不倾向于去总结一套方法。说实话,我对@刘烨宏 转载的 《电影胶片风格调色的思路与实践》这篇文章有一些不理解,这篇文章对于色彩的理解完全没有达到一个风光摄影师及格的水准,更别说电影摄影了。这两幅图片无论哪一方面,前者都要胜过后者。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摄影论坛充斥着这样的所谓调色技巧,把原本优质的照片处理成这种不伦不类的风格,更令人发指的是,居然得到网站编辑或者摄影师的推崇,总是令人有种闭关锁国的无奈之感。
像这样的风光图片,可以参考500px / Popular Photos网站,这不是一个电影摄影网站,但是却是时下最流行的摄影师在线交流网站,我相信题主所问的拍出如同电影效果的摄影照片,绝对不仅仅是色彩的因素。
前面几位的答案都是横向分析一些影片的摄影风格,我就说点别的。记得上一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都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 ),简单的说点自己对于这部影片在视觉上的理解,希望可以给予题主一些有助于思考的内容。
少年派不是一部完全由普通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电影,而是一部3D电影,这里我们仅仅讨论正片的视觉色彩风格。
影片最开始是派家里动物园的介绍,从这一帧的情况来看,高光被降档了,用LR取值R84.5,G86.9,B89.1,明显的是偏蓝青色,暗部区域最深的不低于R5,G5,B5。也就是说,从这一帧的情况来看,暗部区域是纯灰色,没有色彩倾向,而亮部则是偏蓝青色,符合人眼对于蓝青色不敏感的补充,这样的色调在后面还有很多。而对于平面摄影师,这样的色调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印象中所谓大片的理解,如果我是杂志社或网站的美指,我可能会把照片设计成这样:
这张照片和电影画面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曝光值不一样,电影院几乎是全黑的环境,所以电影画面的曝光值一定是低于普通照片的,否则会造成画面过亮。其次这个照片已经被风格话了,不是原来的场景还原,而是艺术处理,一般来说,电影需要的是表现整体画面风格,适应画面环境,不需要额外的艺术处理。印刷稿和网站,比较倾向于更明亮的色调,暗部区域也会偏色,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这张的暗部区域偏向于蓝色,没有电影画面那么黄,红色部分则适当增加饱和度,并增加暗角。
对比一下如果是电影画面适应到bing的主页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电影画面的味道。
这是拍摄时的剧照,我们看到pi的裤子几乎是纯白色(暗部度偏蓝),船体也是白色,而在最终影片里,导演的处理是偏向于绿色,绿色的数值比红与蓝高出4%。
至于为什么要偏绿,这个有很多因素,有可能和那个时代的kino flo灯组有关系,kino flo用久了会偏绿,后来索性都调成绿色(《七宗罪》是始作俑者),或者是让人跟电视新闻的夜景联系起来(电视新闻的夜景会用夜视仪拍摄,夜视仪是绿色),使人产生真实的感觉,又或者是人眼对于绿色更舒服。总之,现在的风格就是这样,偏绿。
对比正片截图和剧照我们发现,影片把高光压的很低,仿佛加了一层青色的滤镜,天空被填充了绿色,减少红色的饱和度,暗部细节提亮,暗部和亮部的对比不是那么明显,相当于增大了宽容度,让看看到更多的细节。
风光大片,虽然是合成的,但是依然可以看到设计师艺术造诣,暗部细节丰富,高光依然偏青蓝,白平衡始终没有往暖的方向倾斜。构图这里就不说了。
室内一般场景,窗外的高光依旧被压低,注意室内暗部细节,没有造成细节损失,看起来像加了暗角,其实没有,只是中间的高光产生的错觉。白平衡依旧像蓝绿方倾斜,整体曝光降档。派身上的白色衣服偏冷,另外摄影师尽量减少环境光对摄影的影响,室外的光线看起来是白色,窗帘没有被室外的颜色污染。(真实情况可能是室外的光线会造成偏蓝,后期被修饰。)
室内一般复杂场景。此处光线较为复杂,把握不好容易弄脏画面,厨师的脸部补光充分,背景也有理想的光线,这个场景已经不是普通摄影师可以掌握的了,一般情况下,根据我看过的港台或者大陆的电影,这种复杂的光线摄影校色会十分困难,我看到的一般是类似这样的风格
就不多说了。
室内极复杂场景,这样的画面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拍摄,难度在于背景光线与人物脸部的细节的对比处理,从pi的眼睛里可以察觉到灯箱的布置。因为窗帘枕头衣服都是白色,所以减少了后期处理的难度。白色的窗帘枕头衣服都是偏绿,与影片中海上绚烂的饱和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场景值得摄影师借鉴,毕竟是拿了最佳摄影,我说的也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还不一定正确。题主的问题其实很好解答,说到底这无关电影,纯粹是对摄影的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说到底还是基本功,在我看来,构图远远比色彩风格重要。构图决定了你拍什么样的照片,所谓的电影风格其实根本没有这样的风格,我说这样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被骂,但是确实如此。我相信,如果你将一张照片构图无可挑剔,色彩还原正确,再加上简单的ps修饰(这仅仅需要一丁点技术),我相信就可以营造出所谓的电影效果照片。
附一张喜欢的电影画面。(我真心不喜欢时尚杂志上拍摄的那些所谓的时尚大片,更喜欢这种电影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