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女拜寿》的内容是什么
《五女拜寿》是 张骏声执导的古装戏曲剧,茅威涛、董柯娣、何英、何赛飞等主演。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为电影,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讲述的是杨继康做寿,五个女儿女婿前来祝寿,因养女三春及婿邹应龙礼薄,杨夫人甚不悦。后杨因事获罪,投靠各女均受拒,唯三春夫妇将其收留。后邹中举,杨亦沉冤得雪,因前情不认众女而只亲三女的故事。
❷ 何赛飞简介及详细资料
何赛飞,1963年出生于浙江渣歼凳省岱山,家里有三个女孩,她排行第二。1967年何赛飞的父母离异,她跟随父亲生活。
何赛飞在她十六岁的时候,越剧电影《红楼梦》、《碧玉簪》在农村放映,何赛飞看完后常回家给父亲学上几段,原本做文化工作的父亲看到她乐感挺不错就支持她去报考越剧团。
1982年何赛飞考入浙江岱山越剧团。1983年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1985年何赛飞从浙江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毕业。
1986年导演谢铁骊启动电影《红楼梦》,共六部八集的电影拍摄历时3年,招入了越剧、京剧、吕剧等不同剧种的演员,何赛飞便是其中之一。片中她饰演妙玉,这是她走上银幕的开始。
何赛飞1994年何赛飞拍摄了李少红执导的电影《红粉》和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风月》。在《红粉》中,她饰演青楼女子小萼,演得不温不火、恰当好处,这部影片也进一步提高了她的知名度。
1995年她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1996年她凭借在《敌后武工队》中的表演获得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同年接拍了电视剧《情系国脉》、《汉口往事》、《昨日留言》。
2000年,她接拍了20集电视剧《爱是阳光》,并在剧中任女主角。2001年,如旅在郭宝昌导演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演名妓杨九红,凭借在这部电视剧中的表现,何赛飞获得中央电视台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十佳女演员奖”。
2004年出演电视剧《月影风荷》,饰演季文月一角。2005年加盟上海滑稽剧团。2007年12月,何赛飞到宁波出演滑稽戏《太太万岁》;同年主演电视剧《江湖兄弟》,剧中何赛飞与施羽出演一对在江湖中飘泊的恋人。
何赛飞2008年与汤唯、梁朝伟合作出演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饰演萧太太一角。
2010年主演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
2011年,主演电视剧《后宫》,剧中何赛飞饰演的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
2012年出演电视剧《唐宫燕》,饰演唐中宗李显的妻子韦皇后。
2013年与佟丽娅 、杨烁合作出演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4月,何赛飞主演的电视剧《那金花和她的女婿》在全国各大卫视黄金档播出。
2015年,加盟主演抗战片《那些女人》,饰演水芹妈。
2017年1月27日,在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戏曲《薪火相传》。
何赛飞的父亲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培养女儿的艺术特长,正是有了父亲的培养,何赛飞在18岁时就成为了浙江省岱山越剧团的越剧演员。
1983年何赛飞与杨楠相恋。1988年除夕夜,26岁的何赛飞与大她6岁的杨楠结婚。结婚后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和公婆住在一起。婚后何赛飞开始一直不敢要孩子,杨楠也支持她,担心孩子出生后会影响她的影艺生涯。结婚十改拿年后,何赛飞的儿子出生。
林连昆;伍宇娟;周里京
2000 河流时光 ---- ---- 孙红雷;赵岩松;涓子 1999 说出你的秘密 企业职员 黄建新 王志文;江珊;王琳 1996 风月 秀仪 陈凯歌张国荣;巩俐;林建华
1995 红粉 小萼 李少红 陈红;王姬;王志文 1995 天涯歌女 小红 刘国权 孙松;李嫒嫒;金铭 1995 敌后武工队 小红云 雷献禾 吴京安;茹萍;刘之冰 1993 双枪假面人 赛云霞 薛彦东;姜中元 张新;马琨;倪保刚 1991 大红灯笼高高挂 梅珊 张艺谋 巩俐;曹翠芬;金淑媛 1989 红楼梦 妙玉 谢铁骊;赵元 夏菁;陶慧敏;傅艺伟 1988 战争见证人 苏浣 ---- ---- 1988 《唐伯虎》「越剧电影」 沈九娘 ---- ---- 1987 两宫皇太后 紫鹃 孙占林 王志文;方舒;刘冬 1984 《五女拜寿》「越剧电影」 翠云 张骏声 董柯娣;徐爱武;周美姣何赛飞漂亮、大气、端庄。在越剧界,她是一位“名角”,转战影视圈她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塑造的角色跨越了年龄,从倾国倾城的美人到家长里短的婆婆,她赋予了每一个角色鲜活的生命。她出色的演技不仅打动了观众,也奠定了她实力派演员的地位。
❸ 如何评价五女拜寿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五女拜寿》一个简单的故事,说真的没有多少悬念,开了头便看见了尾。可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让人看见了人性的美好,青春的绚烂。导演想表达的不是该剧的曲辞更优,而是该剧短短几幕的篇幅内,不但矛盾冲突激烈,高潮迭起,更是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盛世既多,黑暗时代也多。但中国人道德的传承却从来不成中断过。要是没有那一点点暖火温,中国历史上也不会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不会有杨继盛,不会有文天祥,也不会有那么多普普通通善良的老百姓。我想,即使越来越少人会看戏,现在,将来,那一点点暖火温总会在一些中国人的心里温热,传承下去。
❹ 有没有像《刘三姐》《五朵金花》这样的音乐电影
《阿诗玛》
《冰山上的来客》
《天涯歌女》
《渔光曲》
《夜半歌声》
黄梅戏《天仙配》
越剧《五女拜寿》《追鱼》
现代的胡慧中拍的《梁祝》也有对唱,《如果·爱》
梁朝伟王菲的《天下无双》。张国荣的新版《夜半歌声》
《钟无艳》
❺ 求越剧电影《五女拜寿》的下载资源
链接:
作品相关简介:
该剧讲述的是尚书杨继康做寿,五个女儿女婿前来祝寿,因养女三春及婿邹应龙贫贱,杨夫人不悦赶出府去。
后杨因得罪严嵩革职,诸女皆不能依靠,唯三春将其收留。后邹中状元,扳倒严嵩,杨沉冤得雪,诸女又来拜寿。一番沉浮,杨夫人方知人间冷暖。
❻ 老戏人情之《五女拜寿》
戏曲频道上又在播放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了,我不由又重温了一遍。这部老片子记忆里不知看了多少遍了,一搜,才知道拍摄于1984年,比我在世的时间都长远。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年戏,那时候的村子,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请戏班子来唱年戏,唱的什么现在早已记不清了,唯一记住的就是这部《五女拜寿》,讲了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故事,在当年很是流行。这部戏里流派纷呈,扮相精美,据说何赛飞就是通过这部电影走向的大荧屏,被张艺谋看到后,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梅珊——一个京剧名角,其实何赛飞的气质还是更适合温婉抒情的越剧,但京剧更国粹嘛,也更北方味儿。虽说戏曲的流程都是相通的,但看着唱京剧的何赛飞总感觉怪怪的。anyway,这部越剧电影改变了何的命运,此后,她从一个越剧演员华丽转型为影视剧里的“姨太太专业户”——哎,当年老谋子怎么就把她塑造成梅珊了呢。
《五女拜寿》的剧情很简单,就是一个老父亲的两次过寿五个女儿的不同表现。同一切的老戏一样,寓教于乐、善恶分明、在讲故事的时候述说做人的道理。戏看完了,道理也就明白了。古中国识字的人少,戏曲是非常重要的“说教工具”——席勒认为游戏是人类受教育的本质心态,小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最快乐,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从这点看,老戏就是最好的“游戏的教育”,众人乐乐,大家怡怡。朱元璋很推崇的《琵琶记》就是讲了一个“有始有终、有情有义”的爱情故事。中国人的爱情跟西式的重感觉不同,而是强调一种稳定的关系。夫妻是儒家五伦之一,是为孔子所重视的伦理道德建设。子对于女人,有过一句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大概是说年轻姑娘,对于已经为人妇为人母的女人,子还是厚道的。正因为已有家室的女人已经具备了稳定的身份成为伦理的一部分,所以,中式婚姻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变更的。古代离婚很难,有针对女子的”七出”——看上去有七条罪名可列举,似乎容易,但其实很不易,因为还有“三不去”:为公婆守孝过的不去,有儿子的不去,糟糠之妻不下堂(就是嫁过来时夫家穷,后来丈夫发达了,这种情况是不能离婚的。陈世美之所以被唾骂就是因为触犯了这条道德。)对照这些,就知道婚姻世界里是“稳定压倒一切”了。西谚云,好婚姻是忍出来的,这种“忍”就是旧式婚姻的一剂良药了。以前读书,看到五四那辈人的旧式婚姻就一口否定,认为旧式婚姻必然是不好的,后来看到一位名人总结:旧式婚姻是先苦后甜,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要忍耐着过完一辈子;新婚姻是先甜后苦,一开始是甜蜜的,一旦触霉头就抱怨,就没忍心和耐心,只想着“自由选择”。他说的也是一理。
还是言归正传,“五女拜寿”的剧情是这样的。明朝京官杨继康有五个女儿,大女儿嫁了南京姑爷(尚书之子),二女儿嫁了苏州富商,三女儿是义女,嫁了自小有婚约的书生邹文龙,四女儿和五女儿嫁给了同窗好友的两个儿子,住在杭州。他有一个老伴,比较惧内。六十大寿那天,女儿、女婿们携带厚礼上门来拜寿,老夫妇喜上眉梢,无限欢喜。唯独三女儿夫妇晚到,原来在路上遭遇了山贼,只得两手空空上门,这惹得老夫人很不开心,将他们贬到后厨吃饭。三姑娘连夜为爹娘赶制了一双寿鞋——却被老夫人丢给了下人。众姐妹们在厅堂言笑晏晏,三姑娘两口子在客房蜷缩了一夜,多亏侍女翠云(何赛飞饰演)相助,才有口热汤喝。人情在这里第一次彰显:老爷子的昏聩、老夫人的势利、二姑娘的刁钻、三姑娘的人贫受欺,都映入眼帘,让人担心。
不久,一道圣旨下,老爷子被抄家罢官,二女儿率先跑了,其余女儿也散了。老夫妻失去了一切,只得离京去投奔女儿们。原先争着要尽孝的女儿们在这个时候再次表演了孝心。口蜜腹剑的二姑娘惦记着母亲的体己,抢着从大姐家接来父母,但听到二老囊中空空后,变了脸,将父母变相赶了出去……大女儿在家是做不了主的,只得含泪目送二老上路。二老前往杭州,杨老的昔日同窗惧祸不想收留,于是老夫妻只得出门流浪。走到南京郊外,巧遇三姑娘……最好事实证明,三姑娘的心眼最好,就跟李尔王的三女儿一样。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大团圆,在一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后,老爷子再次做寿,五个女儿们(二女人的位子被侍女翠云顶替了)双双来拜寿。这个家庭虽然有过聚散离合,但最后还是圆满的,这就是中国人所憧憬的生活吧,有坎坷,但终会“大团圆”。鲁迅曾批判过国人都是“团圆迷”,这也是国民性之一吧。中国没有西式的悲剧,有些人一直以为憾事,但赵树理说的好,外国人也不懂得欣赏中国人的“大团圆”啊。
春节将至,穿越浩浩荡荡的春运也要赶回家,这就是中国人。这份回家的心思,就是团圆的心结。有人说,春节其实是“春劫”,劳心劳力,但国人就是乐此不疲啊。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十年,终于回归家园,这颗回家的心,古今中外是相通的。
春节是一场大合唱,绝对的主旋律,没有人能出戏。团圆迷,作为一种民族潜意识,是会遗传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