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音乐之父是谁
音乐之父巴赫,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他被公认为是巴洛克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承前启后的伟大音乐家,并享有音乐之父的盛誉。曾经担任过斯合哈奇公爵府邸乐队的队长,领导着30名乐手。
提起古典音乐界的巴赫,一般默认为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因为巴赫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在这个家族中,大约三百年间历经七八代人,一共产生了60多位音乐家,传世之久在音乐史上实属罕见,而塞巴斯蒂安则成为了巴赫家族中荣耀的巅峰。
巴赫的创作:
巴赫一生多产。除了歌剧,他几乎涉猎了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包括清唱剧,古典音乐,群众歌曲,圣咏,各种独奏,组曲,室内乐和协奏曲等。
巴赫将自己的乐器经验与各种音乐形式相结合,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掘老。他的作品数量也随着近代的不断发掘而不断判凳升扩大,现在已经增加到BWV1163件。
巴赫出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小城艾森纳赫粗握的一个音乐世家。他从小接受音乐教育。父母去世后,他去奥尔德鲁夫和吕讷堡学习。毕业后,巴赫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戈岑担任管风琴师,后来巴赫的职业生涯经历了魏玛,科顿和莱比锡。
『贰』 “现代音乐之父”巴赫简介 巴赫的音乐作品有哪些
巴赫的全名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网络上对巴赫的简介里写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及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后世来说巴赫全名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尤其在中国,但是大家所熟知的巴赫是“西方音乐之父”在西方国家里的姓名在整个全球世界来说,他们的姓卜行名很长。他们的姓名与中国人的姓名自然是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有父亲的姓也有母亲的姓。巴赫在音乐上的成就使得巴赫成为西方历史上的一位炙手可热的音乐家。至于巴赫全名似乎在中国这个以简约为美的国家提起的次数并不是太多,巴赫全名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比较冗长。人们愿意记住的是巴赫,而不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但是对于一个成就颇深的大家来说记住巴赫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仅仅是对巴赫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于追随者的一种尊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个名字在西方音乐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名字,我们在汲取文化长河中一掬清泉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伟大的人,巴赫,同时也应该记住巴赫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是对文化尊重。
巴赫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盛誉极高的音乐家。巴赫被称为什么才能符合巴赫的气质,以及巴赫的贡献呢?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巴赫在那个时期的音乐是极具开山造诣的,也就是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的原因。巴赫被称为什么?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所熟悉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这样的造诣也是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的原因。
巴赫的作品有哪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有:《d小调托卡塔及赋格》,《平均律》、《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型培哗法国组曲》、《古组曲》等。为我们所知的是,巴赫的作品在巴赫死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默默深藏在教堂,巴赫的作品能够让我们所熟知是我们的荣幸,在多个层次来说,每个艺术家为艺术所死都是值得的,正如剑客为剑而亡一样,巴赫便是为了他的追求,他的倔强而死,同时巴赫作品的延续还是要归结于后来的大部分音乐家,正是一些对巴赫欣赏的音乐家为后来的音乐延续了生命。巴赫作品在巴赫的有生之年未能有幸与世人见面,但是在后来的一个多世纪里,被埋没了这么久的巴赫作品还是能有幸与世人相见。巴赫作品在整个音乐艺术界都是极负盛名的音乐作品。在巴赫作品中,巴赫的思想得以体现,在巴赫作品中,巴赫的人性得到了超脱,巴赫的人性以及巴赫特有的理性思考也得以与世人相交流。音乐是无国界的艺术,在这个艺术中,人们为了音乐的寻求在音乐家的世界里是独一无二的。巴赫的作品中,可以体现的是巴赫的音乐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严格和均衡的美,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抒情美。通过巴赫的作品,后人知道了巴赫的思想同时也欣赏巴赫的思想。巴赫的作品是音乐界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巴赫的音乐多部分是宗中启教上的音乐,音乐严谨肃穆。在巴赫的那个年代里,巴赫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的追随者,但是让人们感到很奇怪的是那个时代享誉盛名的莫扎特与贝多芬对于巴赫确是极其的欣赏,也许巴赫在音乐上的贡献那个时代只有莫扎特与贝多芬懂得,而在1800年后,人们重新拾起那个被那个历史遗忘的音乐巨人。巴赫的贡献在于他对音乐的专注,他对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严肃的理解。在1800年后的今天巴赫的作品才被人重新理解,这对于巴赫来说,这是迟来的尊重,也是迟来的盛宴。对于巴赫的贡献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不难读懂,也许当时的人们所需要的一种破除宗教束缚的音乐,太过理性的音乐的作品是巴赫的贡献之一。被人们重新发现的巴赫的贡献在当代社会来说是一种人们急需的一种理性。在德国造诣极高的音乐家巴赫以及巴赫家族,他们的贡献是德国的,是音乐界的,也是全世界的。
巴赫的贡献是音乐的贡献,巴赫在音乐上的造诣包括了将音乐的若融会贯通,巴赫不追求音乐形式上的创新,但是在音乐的内容上确是追求革新的艺术家。是的,一个音乐家艺术家的灵魂,不仅仅在于演奏的乐器,更重要的是音乐本身,也是音乐应该有的内容。巴赫的贡献在音乐上的灵魂,受到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欣赏。巴赫是一个贫穷的音乐家,他可能是唯一一个在贫困中度日的音乐家了。在所有人的印象之中,那些音乐家了,歌唱家了,他们一定是会很有钱的,那钱多的会花不完的。可是,巴赫却是不一样的一个音乐家。他是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留下了许多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精心创作的。可是,这些作品却没有得到的大家的认可。所以,那时候对于巴赫评价,那就是一个很落魄的音乐家了。巴赫评价是这样的,巴赫,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还有演奏家跟作曲家。他最擅长的就是手风琴的演奏,还有拉小提琴,还有大键琴。他为音乐界也做了不少的贡献,他留下的作品也都已经成了不朽的名作了。
巴赫评价中写到,巴赫被尊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跟其他的音乐家的有很大的不同。他的音乐作品有一定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含有一定的哲理性。还有,他的作品很多地方都用了复调手法。还有一点就是,他的音乐作品是很丰富的,可以说是除了歌剧之外,他哪个方面都涉猎过。巴赫评价中还写到,巴赫是一个不被人理解,也不被大家认可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之路走得很艰苦,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巴赫在世的时候,他的所有音乐作品都没有得到过大家认可,可以这样说,他就是一个不出名的音乐家。可是,在他死后五十年,他的音乐作品终于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而巴赫他这个人也被大家而深深地知道了。从此以后,他便是一名特别著名的音乐家了。
『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简介_巴赫的作品_巴赫小步舞曲_巴赫十二平均律
中文名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外文名称:Johann Sebastian Bach
别名:JS BACH/J·S· 巴赫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爱森纳赫
出生日期:1685年3月21日(儒略历);3月31日(格里历)
逝世日期:1750年7月28日
职业:管风琴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
毕业院校:圣·米歇尔学校
信仰:基督教路德宗
主要成就:西方(欧洲)音乐之父
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逝世地:神圣罗马帝国莱比锡
享年:65岁
乐派:巴洛克
擅长:管风琴曲、宗教音乐、协奏曲
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赫
母亲:玛莉亚·伊莉沙白·列莫赫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升早颂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吵郑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睁镇作曲家。
『肆』 音乐之父巴赫的作品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老者粗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嫌乱乐曲。除歌剧外,巴赫对其它音乐形式无不涉猎。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作品链接: 布兰登堡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
G弦上的侍镇咏叹调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谐谑曲
C大调前奏曲(圣母颂)
小步舞曲
众望吾主巴赫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后世无人能够超越的、完美的顶峰。巴赫的音乐之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严格和均衡的美,主要体现在其对曲式的完美应用上,对这个方面的领悟要结合相关的曲式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深刻的抒情美,这个方面你只要用心听就不难领会,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平均律,勃兰登堡,哥德堡,哪一首不是充盈着无比的深情?巴赫的音乐有不少都充满了沉思冥想的意味,当然也不乏生机勃勃、激动人心者。他的作品体裁多样,乐队的有六部〈勃拉登堡协奏曲〉、四部〈管弦乐组曲〉等,管风琴是他的强项,作品无数,我们熟知的有〈d小调托卡塔及赋格〉、〈c小调帕萨卡里亚〉等,其他键盘的有如雷贯耳的〈平均律〉、〈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古组曲>等,小提琴的有〈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多部〈小提琴协奏曲〉、多部<小提琴奏鸣曲(有伴奏)>等,大提琴的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与奏鸣曲〉等等等等....
『伍』 音乐之父的资料
音乐之父——巴赫
你们知道“音乐之父”是谁吗?他就是十七世纪伟大的音乐家——巴赫。他是一位非常谦虚、善于向其他作曲大师学习的人。和他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音乐家还有著名的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巴赫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前后学习过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融人到音乐创作中,创造出属于他个人的音乐风格。人们之所以称他为“音乐之父”,就是因为他将十七世纪的音乐,发展到完美的高峰。在他以后,再也没有其他的作曲家,能用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巴赫的音乐世家
公元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与另一位音乐大师享德尔是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音乐家。虽然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彼此景仰。巴赫出生在一个伟大的音乐世家中,许多亲人是教会中的乐师,或者是当地非常出色的音歼中乐家。巴赫小时候,父亲和哥哥就开始教他学音乐。所以,在孩提时期,他就已经是一位很有名的小提琴手和风琴手了。
但是,这种非正式的音乐教育,并不能满足巴赫的求知欲。他自己一直不断地自修学习,用抄写其他作曲家乐谱的方式,模仿他们的作曲技巧氏瞎山。正是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使巴赫成为那个时代两位伟大的音乐大师之一,只有享德尔才能与他媲美。
音乐启蒙时期
巴赫9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了。一年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对巴赫来说,是一段非常伤心痛苦的经历。
从此,巴赫的大哥克里斯多夫挑起了父母的责任,培养教育年仅10岁的巴赫。大哥对巴赫的教育,要求十分严格,除了要他学习钢琴、管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之外,还严格地要求他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神学。
14岁时,巴赫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大哥就开始教他作曲的有关技巧,从此,巴赫展示出他过人的音乐天赋作曲才华。
1700年,巴赫和同学一起到纽伦堡应考圣歌队的队员,顺利考取了。他踏上了音乐之路,开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涯。
音乐生涯的开始
巴赫在16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创作管风琴乐曲。18岁的时候,巴赫担任魏玛奥古斯特公爵的宫廷小提琴乐师。在那里巴赫经常听到别人演奏德国的乐曲、法国的舞曲,让他真正领悟到欧洲的知名音乐风格。这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岁的时候,巴赫得到一个难得的职位,去担任阿伦多大教堂的风琴乐师,同时负责带领教堂唱诗班。在那里,巴赫认识了美丽的远房表姐。公元1707年,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组成了一个美满愉快的家庭。
马太受难曲
巴赫是一位受人欢迎的管风琴演奏家,经常有人请他去弹奏管风神悔琴,并且要他指导合唱团的训练和演出。巴赫不断地追求音乐上的成就,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公元1723年,谱写出一首空前绝后的作品,那就是非常著名的,《马太受难曲》。这首乐曲表达出耶稣受难时,圣徒们内心的感伤之情。
演出《马太受难曲》需要非常庞大的乐队编制,巴赫在第一次公开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意外地失败了。巴赫非常伤心,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愿意公开演奏这首曲子了。
直到一百年后,由另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门德尔松,经过一百多天的练习,以一手弹奏钢琴、一手指挥乐团伴奏,才成功地演绎出这首《马太受难曲》,让人们真正地了解巴赫音乐的伟大奥妙之处。
巴赫是位十分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一生创作的乐曲都是奉献给上帝的。巴赫每个星期都为教堂写一出神剧,每一个受难日都为上帝创作颂歌。上帝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生命源泉。他到了晚年,即使双眼失明,也从不怨恨,仍然赞颂上帝。所以他的内心非常平静,仍然不断地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哥尔德堡变奏曲
公元1728年,有一位俄国的公使,叫做凯塞林伯爵,患了严重的失眠症。他非常欣赏巴赫的音乐,于是委托巴赫为他谱写一首催眠曲,医治他失眠的疾病。
这首催眠曲创作完成之后,巴赫让他最喜爱的弟子哥尔德堡来担任演奏,因此这首乐曲也称为《哥尔德堡变奏曲》。
我们不知道那位俄国伯爵,听了这首催眠曲之后,是否不再失眠了。但是《哥尔德堡变奏曲》确实能够给每一位听众带来一种安详宁静的感受。
巴赫的管弦乐组曲
巴赫创作乐曲所用的技巧,并不是他独创的。他用的曲式,都是其他音乐家经常使用的。在这之前曾经介绍过,巴赫是通过努力抄写其他音乐大师作品的方法,来刻苦学习作曲技巧的。例如,他在故乡魏玛当过魏玛公爵的宫廷风琴乐师。他在创作中,把意大利音乐中华丽、温暖和稳重的特色,全部吸收到他的作品中去,然后再用精确的数学公式,处理乐曲中各部分的细节,谱写成属于自己风格的乐曲。
因此,无论是内容或者是技巧,巴赫的音乐都不同于原有的风貌,而自成一格。巴赫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管弦乐组曲,表达出代表他个人风格的、温暖又丰富的情感。
G弦上的小天使
很有趣的是,巴赫有一个大家庭,他和妻子一共生养了二十个孩子。当他50岁的时候,第十一个小孩出生了。为了要养活那么多孩子,他不得不努力工作,时时刻刻不停地创作,拼命地赚钱。由于过度辛劳,他的眼睛逐渐失明了。
公元1723年,巴赫开始专门为尼古拉大教堂作曲。他每个星期必须写一出清唱剧,一年差不多需要谱写六十出清唱剧。为了生活,也出于使命感,巴赫总共写了三百出清唱剧,不管工作是多么的劳累,他仍然源源不断地创作,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巴赫是个慈爱的父亲。他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父爱和亲情。日后二十个孩子当中,有三个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巴赫的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它仿佛是音乐的小天使,让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美丽而温暖的音乐里。
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作于1721年,是巴赫最早期的管弦乐作品,也是他最杰出的音乐成就之一。
著名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系列共六首,每首都有丰富的变化,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巴赫像一位精明的数学家,他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都以数学般的准确性,作适当比例的分配。他喜欢用数学来控制音乐中澎湃的感情,使乐曲稳定而充分地流露出情感。一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对巴赫把数学精确地运用于作曲的能力感到很惊讶。
现在,有许多巴赫的乐迷,不断地尝试以电脑分析巴赫的音乐,利用计算机将巴赫的音乐编写成程式来解析。但是,从来没有一部电脑能够模仿创作出比巴赫更动人、更伟大的音乐来。
托卡塔与赋格
管风琴曾经被音乐家们称为乐器之王,它的历史比其他的乐器都要悠久,大约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管风琴发出声音的原理是,当手指按到琴键上时,管风琴风箱里的风就被挤压出来,推挤簧片发出声音。因为风箱的力量,使它的声音变得非常厚实,而且音域很广。
十六世纪之后,管风琴逐渐由小型的乐器变成大型的乐器。现在收藏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府大厦的一座管风琴,光是风管就有一万多支,价值可是不菲啊!
所以,当演奏者在弹奏管风琴时,就好像在指挥整个管弦乐队的演奏,从最低音到最高音,都可以细腻地表现出来,而且惟妙惟肖。在巴赫那个年代,管风琴就已经发展得很精密了,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巧妙而富有变化的乐曲。巴赫为它创作了无数的乐曲,《托卡塔与赋格》就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代表作。
羽管键琴
羽管键琴是一种很古老的键盘乐器。它是现代钢琴的始祖。羽管键琴从起初演变到十六世纪时,就已经非常完美了。巴赫和莫扎特都特别喜爱键盘乐器。
公元1717年,科滕王子聘请巴赫担任宫廷的乐队指挥。科滕王子比较喜欢轻松的生活化的音乐,而不太喜欢过于严肃的宗教音乐。于是,巴赫就把他的创作方向转移到键盘乐器和其他的管弦乐器上。在这段时间里,巴赫接触到法国的音乐。他立刻把法国音乐中优美的舞曲旋律,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许多生动而活泼的羽管键琴演奏曲。
『陆』 音乐之父是谁,他小时候有着怎样的使人称颂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被誉为音乐之父。巴赫(台湾译为巴哈)在德文里的意思是小溪。巴赫小时候学习音乐非常刻苦,每当夜深人静时,家人都睡型渗得很沉。这时候,小巴赫蹑手蹑脚地从房间里溜到客厅,偷偷打开柜子,拿出一叠羽管键琴乐谱来。这些乐谱的作者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师:弗罗贝格、克尔、帕海贝亩租洞尔……小巴赫轻轻念着迅枯他们的名字,眼睛都发亮了,接着他把乐谱拿到窗边,借着流泻进来的月光,一点一滴地抄录着。月光照亮了在乐谱里沉睡的音符,也照亮了这位未来“音乐之父”小小的心灵。借着月光抄乐谱,是小巴赫的一段美谈。
『柒』 关于巴赫简介和作品
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在世时他的名气并不大,但在近一个半世纪一来,他的名气却在不的增长。他所留下的音乐作品也是非常多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巴赫简介和作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巴赫的简介
“音乐之父”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31日 --- 1750年7月28日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是成功的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音乐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来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今天一般认为他是超越时空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巴赫的职业生涯
巴赫于1685年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天赐良机,他生在一个音乐天赋受到重视、音乐成就受到鼓励的环境里,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天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巴赫九岁丧母,十岁成了孤儿。由于他嗓音美妙,经济拮据,少年时期靠奖学金进了在吕讷堡的圣·米歇尔学校。1702年他从圣·米歇尔学校 毕业 ,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二十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三十八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二十七年中一直担任此角,1750年,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 其它 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二十一岁时同他的叔伯二妹结为伉俪,他们一共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当巴赫三十五岁时妻子不幸夭折。翌年他鸾凤再续,可是他的第二个妻子非但不能帮助抚养头七个孩子,反而又给他生了十三个。巴赫死后只留下九个儿女,其中有四个成为真正著名的音乐家。这的确是一个音乐天才之家!
巴赫的人物评价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不过总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甚至不如弗朗兹·李斯特和弗雷德里克·萧邦)那样驰名。并不是巴赫所有的雇主都能赏识他的才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领唱一职!但在几年以前,他要辞去魏玛公爵庭中的风琴手和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另谋新职,公爵对此耿耿于怀,结果将他投入狱中。巴赫度过了三个多星期的铁窗生活,公爵终于慈悲大发,将他释放。
巴赫的音乐世家
巴赫家族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这个家族从十六世纪中叶就开始出现音乐家,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乐家,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音乐家,他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他的哥哥(约翰 克里斯多夫 巴赫)是也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他师从当时德国的音乐大师帕赫贝尔,并教巴赫学习音乐(算起来,帕赫贝尔是巴赫的师祖)。巴赫二十二岁时与其表妹玛利亚·芭芭拉结婚,共生下了七个孩子;玛利亚去世后,巴赫同女歌唱家安娜·玛格达蕾娜结婚,又生下十三个孩子。巴赫的子女共有十人长大成人,其中有不少继承父业,成为很有影响的音乐家。他的次子卡尔·菲力普·巴赫(C. P. E. Bach)长期居住于汉堡,被称为“汉堡巴赫”或“柏林巴赫”;第十一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J. C. Bach)长期居住于伦敦,被称为“伦敦巴赫”,他们在音乐史上都很有地位,对海顿、贝多芬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巴赫为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创作了两套音乐手稿,称为《安娜·玛格达蕾娜·巴赫的笔记簿》(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分别编定于1722年和1725年。其中后者规模更大也更为著名,内容包括巴赫、巴赫的家人以及当时其他一些音乐家所作的大量小步舞曲、序曲、进行曲、咏叹调等等。
巴赫的作品概述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象,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同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曲》(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
他的作品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他的创作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魏玛时代(1708-1717),可以说是创作臻于成熟的阶段;柯登时代(1717-1723),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贡献卓著的作品都完成于这个阶段;而莱比锡时代(1723-1750),是巴赫将宗教艺术推至最高境界的时期。
BWV的来由:由于巴赫的作品实在太多,没有索引很难完整理解。所以一位名叫Wolfgang Schmieder的人为巴赫编辑了按音乐体裁分类的作品目录,并编号从1-1080。作者schmieder称此目录为Bach,Werke,Verzeichnis (意思是巴赫作品索引)。因此我们看到的BWV是来自于此名称缩写。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作曲风格
巴赫是有信仰的虔诚____徒,上帝必与他同在。他希望他的乐曲为教会服务,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宗教音乐。他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艺术家,他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他的音乐最初就是从被称作赞美诗的路德圣咏而产生的。通过旋律可以看出作曲家结合了当时流行的通俗之声。在音乐形式上他无意创新,而是把现有的形式推上顶峰。
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他的音乐大体上无人问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代的最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极为欣赏巴赫的天赋)。新的音乐风格在发展,巴赫的“旧式”乐曲一时声消音灭。但是1800年以后,人们对巴赫乐曲重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的声誉和名望与日俱增。在今天这个非宗教的时代里,巴赫远比他在世期间的名望更高。一位两百年前在风格和主题方面都被认为是旧式的作曲家,今天却受到了广泛的颂扬,这确是一件怪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一般认为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他的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运用自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例如他对旋律组合法(同时演奏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曲调的 方法 )在艺术上的精通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外,他的管弦乐作品逻辑性强,变幻多样,主题贴切感人,旋律丰富多姿,因此他愈加倍受赞颂。
大多数严肃的音乐学生感到,巴赫作品结构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比大多数其他作曲家那些更易理解的作品具有更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偶尔对音乐感兴趣的人认为他是阳春白雪,但是应该指出他的追随者并非少数几个音乐名流,他的唱片可能比除贝多芬以外的任何其他古典作曲家的都要畅销。从长远观点来看,巴赫或贝多芬的作品远比一位风靡一时的“流行”作曲家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因为“流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倏忽即逝。
古典音乐
巴赫在古典作曲家中的地位应排在何处呢?单巴赫的作曲技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上,他足以驰骋在任何音乐家之上:贝多芬带给人们的是上帝的怒火,莫扎特带给人们上帝的欢笑,所以他们的音乐更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巴赫带给人们的却是上帝的语言,华丽高雅而不做作,繁复的曲调之中蕴含的作曲技巧几乎在他后来的任何作曲家身上都找得到他的影子,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诚然,巴赫的音乐听上去是很“不友好的”,但是,如果您是位音乐 爱好 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巴赫的音乐如其人,清泉一般的音调总是含蓄地表达感情,当你在仔细分析其乐式时,感情也许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你的心底。巴赫的音乐创作更是为后人做了铺垫,就好像哲学家或数学家一般。当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他说:“这哪是小溪(Bach)啊,这明明是大海呀!”
和亨德尔
与另一位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亨德尔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他们都成为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相比之睛,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 出国 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巴赫的代表作品
声乐和器乐体裁无不涉猎。
一、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路德派新教的宗教音乐。创作的近300部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5部受难曲中完整保存了两部:《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
二、器乐作品方面,作有大量各种体裁的管风琴曲,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曲、托卡塔、帕萨卡利亚等。他还把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管风琴协奏曲和古钢琴协奏曲。巴赫著名的器乐作品为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法国组曲》(6首)、《英国组曲》(6首)、《帕蒂塔》(6首)、《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独奏长笛奏鸣曲》以及重要的乐队作品: 4部《乐队组曲》和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最后的作品《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的 总结 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