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有关朝鲜的彩色战争电影,国产或朝产均可
注意彩色的很少了!
国产:
英雄儿女
奇袭
军教片《奇袭武陵桥》
军教片《坚守文登川》
军教片《飞虎》
铁道卫士
打击侵略者
上甘岭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朝鲜:
《战友》:1956年拍摄。中朝一起战斗的故事。
《看不见的战线》《血海》
《无名英雄》系列 这个电影系列片长达20集。
韩国:
太极旗飘扬
欧美:
《钢盔》(Steel Helmet,1951年, 【导演】塞缪尔.富勒(Samuel Fuller)。
《战地天使》(Battle Circus,1953年) 【导演】理查德.布鲁克斯
《战舰英雄》(Men of the Fighting Lady,1954年。)
《独孤里桥之役》(The Bridges at Toko- Ri,1955年。港译《蜀孤里桥之役》)
《安娜波里斯传奇》(An Annapolis Story, 1956 年) 【导演】唐.西格尔
《战地情焰》(Battle Flame,1959。) 【导演】.斯布林斯特恩
《战争中的人们》(Men in War,1957年。) 【导演】安东尼.曼
《麦克阿瑟传》(MacArthur,1977年) 【导演】约瑟夫.萨金特
《猎战》(War Hunt,1962年) 【导演】丹尼斯.山德斯(Denis Sander)。
《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1962年,港译《恐怖分子》)
2. 朝鲜是怎么拍电影的
文 | 张千卓
编辑 | 江宇琦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太真实的爱情故事:一个韩国富二代女子“ 从天而降 ”,披着滑翔伞落入朝鲜境内,遇上一名朝鲜军人,然后爱上了他。
此前热播的《爱的迫降》,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部典型的韩式言情剧,但与此同时,它又因为扎实的背景资料研究和对朝鲜细致入微的描绘,而受到广泛赞赏。如剧中准确地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韩国和其他国家的物品,通过走私被运进了朝鲜。剧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该剧的编剧团队中有一位真正的脱北者。
《爱的迫降》中男女主相遇时
另外,毒眸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走私商品琳琅满目的朝鲜地下黑市中, U盘也是一种紧俏品,甚至有“在朝鲜,U盘就像金条一样值钱”的说法。 而这些U盘中,则储存了各种“违禁”的好莱坞大片、韩剧、美剧和电子书等,是很多朝鲜人获得这类信息和内容的唯一渠道。
在这样的管理下,朝鲜本土的电影业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事实上,和外界以为的“封闭”所不同, 朝鲜电影业发展的过程中,朝鲜历届领导人都曾给予过高度重视。 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生前更是曾将电影视为教育公众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制片厂大门上被挂置着金日成的肖像
1897年,电影从西方传入了朝鲜,便立刻发展、流行了起来。韩国电影《词典》里就描绘过,即使是在日统时期,朝鲜半岛各大电影院、剧院也常常是人山人海。正因如此, 至今朝鲜还存在着独具特色的“电影工业”,有大型影城与国际影展,从“动画代工”到“影片外销”均有涉猎。
自1948年建国到20世纪末,朝鲜电影事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从朝鲜取得解放开始到朝鲜战争时期,为第一个阶段。
尽管朝鲜在建国之初战争不断,但朝鲜电影的产出也从未间断,即使美军在平壤上空投弹不休,制片厂依然在创作着各种各样的战争片。片中反派被日本人和美国人“包揽”,故事的内核则基本上都指向了金家。
朝鲜电影片中的反派被日本人和美国人“包揽”,
图为电影《我心中的国家》海报
1949年,朝鲜推出了独立后的首部剧情片《我的故乡》,描述了金日成领导军队,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农村的故事。朝韩战争时期,朝鲜电影继续以《少年游击队》等战争片来“凝聚士气”。
战后的1954年至1960年间,各类题材开始大量涌现,创作也更为多元化,朝鲜电影的发展至此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武侠题材、浪漫喜剧皆有新片诞生。20世纪50年代后期,朝鲜掀起了“千里马运动”,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此时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电影事业的进步创造了契机。1964年以后,朝鲜电影工作者拍摄了许多反映千里马时代精神和千里马旗手典型的电影。
70年代至80年代是朝鲜电影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黄金时代,也是从这一时期起,朝鲜开始大量对中国出口电影。此时的朝鲜电影往往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宣传色彩,朝鲜的三大革命电影《血海》《一自卫团员的运命》《卖花姑娘》等影片便是在此时拍摄的,三部影片都是根据金日成亲自撰写的革命小说创作而来的。
曾在戛纳展映的《卖花姑娘》
因为原作是金日成所写,所以三部电影的创作可谓举国之力。 在拍摄电影《血海》时,金日成和金正日曾多次到电影拍摄现场进行拍摄指导,从电影开拍到结束仅仅花费了40天左右的时间。而电影一经上映,也受到了朝鲜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三部革命题材的电影,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要数《卖花姑娘》了。该片由金正日亲自指导了150余次,不仅在中国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同时也是朝鲜首部在国际上发行的电影。这部描述了日本殖民时期革命军解救受压佃农的影片于1972年9月进入到中国, 整部影片从翻译、录制到最后洗出拷贝,仅用了7天时间。
《卖花姑娘》被印在1元朝币上
据当时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中国观众回忆,《卖花姑娘》上映期间,很多影院全天24小时循环放映,跑片员车轮飞转,拷贝一本一本传递,许多地方的人们夜以继日地在电影院前排队购票,甚至因此发生了多起拥挤踩踏事件。
而这段朝鲜电影的高光时刻,和金正日的助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973年出版的金正日著作《电影艺术论》
金正日对于电影的执迷,比自己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悉,他除了建了带温控的地窖,来收藏数万张好莱坞DVD之外,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制片厂视察,和一线电影从业者进行直接的交流。他在走访平壤电影制片厂时曾表示: “朝鲜电影不仅要和欧美电影竞争,而且必须打败它们”。
据不完全统计,金正日一生曾到电影制片厂视察过600次
此时,金正日麾下的剧组长期受到不同他人的厚待:给最好的导演送劳力士金表、车子、房子,把剧组人员送到苏联学习最先进的技术。而有别于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朝鲜演员全部由政府一手培养并支付薪水。
为了能够在电影创作上有所突破,金正日甚至不惜做一些越界的事情。1978年,金正日相继将知名的韩国女演员崔银姬与其前夫、韩国知名导演申相玉,“设计至香港”后“绑架至平壤”,以完成他的电影梦(不过朝鲜当局否认过这一指控,称申相玉是自愿去朝鲜的)。
崔银姬、申相玉与金正日合影
申相玉在朝期间,金正日不计成本、几度无预算上限地支持他拍摄电影。申相玉在朝鲜共执导7部电影,他的创作使得朝鲜电影界诞生了首部浪漫爱情片《love,Love,My Love》,并首次将吻戏带入朝鲜大银幕,开创了朝鲜电影新格局。1985年,崔银姬更是凭借申相玉执导的《盐》一片,斩获了莫斯科国际影展最佳女主角奖,这也是朝鲜电影在国际影展中的首次获奖。
同年,申相玉拍摄了“朝鲜版的哥斯拉”电影《平壤怪兽》。该片讲述了无道君王征用农具导致民不聊生,铁匠以米捏成玩偶,祈求神明垂怜相助,其女不经意滴血其上,竟成为以金属为食、日渐茁壮的庞然大物,并助“农民起义军”推翻暴政。此片的结尾部分,意外的“颇有深意”:消灭独裁君主后的“平壤怪兽”,仍继续大食农具,最后是靠铁匠之女自我牺牲、与怪兽同归于尽。
《平壤怪兽》剧照
1986 年,申相玉和崔银姬利用参与柏林影展期间,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勘景的机会,投奔美国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在旅居美国多年后返回韩国。
雪上加霜的是,即便投入如此巨大,进入80 年代中后期后,由于经济层面的积弱不振和相对的闭塞, 致使朝鲜电影产业整体也开始呈现出衰落的趋势,电影产量等开始下滑。
再加上朝鲜和中国跨境贸易从90年代中开始兴盛,因此韩国电影和连续剧的黑市交易也借此机会在朝鲜活络起来,朝鲜人民透过来自黑市的DVD、随身碟、记忆卡收看盗版的美国、韩国、中国影视剧已是常态,朝鲜东北部收看外国电影、电视的比例更高,都让彼时的朝鲜电影产业遭遇考验。
朝鲜地下黑市中流传的小型媒体播放器Notetel,
多用于读取DVD、外接U盘或硬盘
朝鲜政府于是“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其他渠道和外界建立电影方面的合作以谋求新的发展。
动画代工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朝鲜的动画代工产业颇为发达,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电影,但是当时只能制作木偶片和剪纸片。
进入80年代后,朝鲜动画电影迎来了鼎盛期,一年可制作20多部动画电影,1987年首次推出了24帧动画作品《聪明的浣熊》,而彼时世界上多数国家制作的动画片还停留在8到16帧的水平。
由于动画制作技术的高水平,加之代工费低廉,因此不少外国公司曾将动画制作承包给被称为“朝鲜动画心脏”的4.26动画电影制片厂,1988年的法国动画片《甘达星人》、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系列片《风中奇缘》和《狮子王》等,都曾以代工的方式委托朝鲜进行部分绘制。
动画片《甘达星人》
另一个振兴朝鲜电影发展的重要方式则是举办电影节。1987年,“平壤不结盟与发展中国家电影节”诞生,仅针对少数国家开放,于当年9月1日至10日举行。到了2002年,电影节更名为平壤国际电影节,正式面向全球各国电影人开放。
电影节的奖项“火炬奖”,是一座带火焰纹样的奥运风格的奖杯。它是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其他奖项的奖品。在2019年举办的第17届平壤电影节中斩获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名为《香橙的滋味》的伊朗电影,而其余8个奖项当中,有6个奖项由中国的电影作品夺下。
第17届平壤电影节获奖名单(截图自网络)
平壤电影节的选片流程同样充满了神秘感,而地缘政治和冲突是一个重要考量,美国、韩国等国家出品的电影基本不会出现在参选名单之列。即使是作为一个“国际电影节”,在创办之初,主办方也曾毫不留情地全盘否定美国和日本电影,只对印度的宝莱坞电影“网开一面”——其中一大原因是其通篇传达的性保守思想。
时至今日,随着中朝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开放,我们也可以透过不少平壤电影节的报道和宣传了解到当下的朝鲜电影,但也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拼凑出当下朝鲜电影完整的全貌,只能借由碎片化的资料去探究其神秘的一面。未来朝鲜电影是否能更开放、为世人了解,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带来答案。
3. 朝鲜有什么电视剧比较好看
桂月香、无名英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卖花姑娘
4. 简述朝鲜电影分为那三类
간첩리철진超级猪间谍案-刘五性演的
5. 关于朝鲜的电影
朝鲜电影包含朝鲜、韩国分裂之前的朝鲜电影史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电影史。
1897年电影传入朝鲜,1919年第一次放映了朝鲜人自己摄制的舞台剧影片《义理的仇斗》(金陶山导演)。1923年第一部故事片《月下的盟誓》(尹白南导演)问世。在以后的几年中以尹白南为代表的电影艺术家拍出一批电影,如《海的泣诉》(1924,王必烈、李庆孙导演)、《沈清传》(1925,李庆孙导演)、《云英传》(1925,尹白南导演)、《开拓者》(1925,李庆孙导演)、《双玉泪》(1925,李龟永导演)等。这些影片多改编于朝鲜古典小说,是悲欢离合的情节剧。
1926~1935年,是朝鲜无声片的黄金时期,不少影片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最有影响的是罗云奎导演的《阿里郎》(1926)、《风云儿》(1926)、《野鼠》(1927)、《寻找爱情》(1928)、《金鱼》(1927)、金幽影的《流浪》(1928)、《昏暗的街道》(1928)、姜湖的《黑暗之路》(1929)、《地下村》(1931)及李圭焕导演的《没有主人的渡船》(1932)等。罗云奎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他以批判现实主义手法,揭露日本军阀统治的罪恶,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生活,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当时的朝鲜进步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后5部影片,是朝鲜卡普(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简称)电影运动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卡普电影运动开始于1927年,结束于1935年。近10年间,进步电影工作者运用电影作为武器与日本占领者进行战斗。他们的影片大多取材于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反映他们在日本统治下的苦难,而且也反映他们强烈的反抗精神。因而,卡普电影在当时赢得广大观众欢迎。1935年,由李明雨导演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春香传》获得成功。1936年后,随着日本统治的加剧,卡普电影运动遭到公开镇压,朝鲜电影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掌握在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电影工作者组织了前线摄影队。在战争期间,他们拍摄了100余部纪录片和6部故事片,重要的有纪录片《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等。《少年游击队》和《重返前线》曾分别在第6、7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争取自由斗争奖”。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6. 朝鲜老电影有哪些
卖花姑娘
7. 朝鲜电影的发展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6年2月,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电影班,当年即拍摄出《我们的建设》和《民主选举》两部纪录片。1947年初,根据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的决定在平壤建起占地 5万平方米的北朝鲜国立电影制片厂(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前身)。建厂初期,即推出一批表现人民建设新朝鲜和反映国际友谊等内容的新闻纪录片,代表作如《民主建国》(1949)、《人民委员会》(1947)、《友谊之歌(1949)等;故事影片《我的故乡》(1949,姜弘植导演)和《熔矿炉》(1949,闵定植导演)。《我的故乡》真实地再现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生活,表现了人民热爱自己的故乡、渴望祖国独立的美好愿望,深得观众好评。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军队进驻南朝鲜,美国影片随之而来。电影市场基本上被美国电影所垄断。
1954年始,南朝鲜当局对电影采取免税等措施,电影创作渐趋活跃。到1959年电影制片公司达到了71家。影片年产量达到108部。题材也较为广泛,如有社会片、历史片、战争片、喜剧片、通俗片、武打片等等。
这时期,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拍出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如描写战后初期社会动乱的《失去的青春》(1957,俞贤穆导演)、揭露赌博现象的《钱》(1958,金苏东导演)反映少年犯罪问题的少年的反抗(1959,金绮泳导演)等。这些影片直接取材于50年代南朝鲜的社会生活,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上的一些重大矛盾。
这时期较有影响的影片还有历史片春香传(1955,李奎焕导演)、《出嫁的这一天》(1958,金昌根导演);通俗片《自由夫人》(1955,韩滢模导演);武打片《魔人》(1957,韩滢模导演)等。
60年代是南朝鲜社会政治动荡的年代,当局加紧了对文化的控制和检查,因而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主要倾向是逃避现实,出现“青春电影”热。这类影片主要描写一些青年人对动荡的生活感到失望、苦闷,进而以性和斗殴来麻醉自己。如《年轻人的表情》(1960,李星究导演)、《青春似火》(1964,朴商吴导演)、《黑麦》(1965,李晚熙导演)、《初恋》(1966,郑镇宇导演)等。
进入70年代,随着南朝鲜社会经济的增长,电视、录像日益普及,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在南朝鲜的大量放映和大众的娱乐方式向多样化发展,电影观众锐减,一些制片公司倒闭。1975年,金应天拍摄了一部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故事片《女高中毕业班》,大受欢迎,各家公司乃竞步后尘,于是在70年代末形成一股“中学生电影”热这类影片主要直接触及到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早恋和因父母离异后带来的各种心理影响等问题。作品有《高校优秀少年》(1977,金应天导演)、《同学们!高校决战现在开始》(1977,郑仁烨导演)、《真的,真的,不要忘记》(1976,文如松导演)等。
70年代电影创作的另一个倾向是出现了一批被称作“国策电影”的反共影片。此类影片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为南朝鲜当局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服务的特点。如《证言》(1973,林权泽导演)、《山菊花开了》(1974,李晚熙导演)、《太白山脉》(1975,权宁纯导演)等。
这时期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影片有根据现代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走在去三浦的路上》(1975,李晚熙导演)和《冷情女》(1977,金镐善导演)。流行于南朝鲜影坛的纯消遣娱乐片,以表现色情和暴力的居多,进入80年代以来,有增无减。
8. 有什么朝鲜的电视剧好看
无名英雄
桂月香
《正义的战争》(1951)、《为了祖国的统一》(1951)、《粮食战线》(1951)、《世界的呼声》(1951)、《细菌暴行》(1952)、《战斗着的铁路员工们》(1952)、《向着胜利》(1952),故事片有《少年游击队》(1951,尹龙奎导演)、《重返前线》(1952,千相仁导演)、《侦察兵》(1953,全同民导演)
战后的1954~1960年,是朝鲜电影创作繁荣的时期。各类题材的影片大量涌现出来,如有战争片《游击队姑娘》(1954,尹龙奎导演)、《渔郎川》(1957,尹龙奎导演)、《战友》(1958,闵定植导演);现实题材影片《新婚夫妇》(1954,尹龙奎导演)、《幸福之路》(1956,全同民导演);喜剧片《我的女婿,我的儿媳》(1958,崔男先导演);侦探片《9时正》(1959,崔男先导演);历史片《春香传》(1959,尹龙奎导演);儿童片《小船厂》(1958,李基成导演)、《母亲的怀抱》(1958,全同民导演)等。 60年代,随着朝鲜千里马运动的蓬勃开展,影坛上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新人的影片。如《红色宣传员》(1962,朴学导演)、《细纱工》(1964,吴炳初导演)、《人民教师》(1964,韩尚云导演)、《海鸥号船员》(1961,韩尚云导演)、《百日红》(1963,千相仁导演)等。
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朝鲜电影创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有崔亿奎导演的《血海》(1969)、《卖花姑娘》(1972),后者曾在第1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奖;严吉善导演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1979)等。
以反映金日成和其亲属的革命活动为内容。有朴学、严吉善合作导演的《大地烈火》(1977);严吉善导演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的故事》(1978)、《白头山》(1980)、《朝鲜的启明星》( 1~10集,1980~1986)等。
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有金英浩导演的《鲜花盛开的村庄》(1970)、《农民英雄》(1975);刘浩顺导演的《劳动家庭》(1971)、《轧钢工人》(1972)、《摘苹果的时候》(1971)、《青春的心脏》(1982)等。
描写朝鲜地下工作者敌后斗争。有郑基模导演的《木兰花》(1~3集,1971)、刘浩孙导演的《无名英雄》( 1~20集,1978~1981)等。
针砭社会生活中某些落后面和不良风气。有《在某一工厂》、《试制品事件》、《车间主任和两个姑娘》、《不能等闲视之》、《两个作业班长》、《婚礼日》等。这类干预生活、比较轻松活泼的喜剧短片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以南北统一为主题。有严吉善导演的《金姬银姬的命运》(1974)、闵正植导演的《骨肉》(上、下集,1979)等。
9. 朝鲜日治时期的相关影视作品
我的故乡(1949年朝鲜电影)
血海(1969年朝鲜电影)
卖花姑娘(1972年朝鲜电影)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1979年朝鲜电影) 自由万岁(1946年韩国电影)
黎明的眼睛(1991年韩国MBC电视台出品电视剧)
还生-NEXT(2005年韩国MBC电视台出品电视剧)
京城绯闻(2007年韩国KBS电视台出品电视剧)
新娘面具(2012年韩国KBS电视台出品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