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冈仁波齐电影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走
从芒康开始,经过拉萨,目的是冈仁波齐。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尼玛扎堆饰)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杨培(杨培饰)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
《冈仁波齐》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1cgUxe3MxtfOUTwQ30r95w
Ⅱ 岗仁波齐电影中的人物现在怎样了
过得很好。扎西措姆,女,电影《冈仁波齐》中人物,9岁,仁青晋美最小的女儿,很漂亮,也很有灵气。9岁,仁青晋美最小的女儿,很漂亮,也很有灵气。因启者和为父母平时比较繁悄盯忙,所以通常都嫌历是曾祖母照料她的生活起居,
Ⅲ 冈仁波齐电影主题曲是谁唱的以及歌词是什么
《No Fear In My Heart》是朴树为张杨导演电影《冈仁波齐》撰写的主题曲,原曲名为《The Fear In My Heart》。
歌词:
你在躲避什么
你在挽留什么
你想取悦谁呢
你曾经下跪
这冷漠的世界
何曾将你善待
所以你厌恶危险
坠入厄运深渊
输掉一切
你两手紧紧抓着
如同身处悬崖
你小心翼翼地
以为你拥有着
貌似人生圆满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Just let time go on
Your kneeling now stand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God comes into my mind
你也曾经追问
然后沉默
渐渐习惯谎言
并以此为荣
因为没有草原
就忘了你是马
你卑微的人生
从不曾犯错的
无聊的人生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那才是我
那才是我
那个发光的
那个会飞的
Yo buddy
那个顶天立地的
那才是我
当我一微笑
所有的苦难
都灰飞烟灭
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
敢不敢 这么义无反顾坠落
坠入黑暗中
坠入泥土中
的海阔天空
就让我 来次透彻心扉的痛
都拿走 让我再次两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过
那个真正的我
他才能够诞生
Ⅳ 神山岗仁波齐是我向往的地方
冈仁波齐,藏语意思是"雪山之宝",众多教徒把它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这也是佛教的第一神山。信徒们认为转神山一圈可以洗尽一生的罪孽,所以在藏区会看到有非常多的信徒一路磕头去往转山之路。
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
电影《冈仁波齐》是由张杨执导的,由尼玛扎堆、杨培、斯朗卓嘎等主演。
电影记录了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富丽堂皇的场景,更没有明星大腕的身影。有的是藏民的善良淳朴,有的是藏区美丽的风景,更有藏传佛教信徒的虔诚。
一行人等从芒康出发,抵达拉萨,再由拉萨前往刚仁波齐神山,一路叩拜一路诵经,历经艰辛,终达心愿。
神山岗仁波齐是我户外旅行向往的地方之一,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一定要去岗仁波齐转一次山。因此,听说电影上映,我就马上购票先睹为快了。那种信仰的神圣,令人感佩。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前往转山,实现我心底的愿望!
Ⅳ 《冈仁波齐(2015)》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冈仁波齐》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ZNHqmIyY0jRO-QfyaRRVQ
Ⅵ 《冈仁波齐》——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因为生槐尘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题记
7月2日晚上10:53分,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起点再低也有成长,成长再慢也有进步,进步再小也有收获。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微笑]”一位朋友在凌晨1:36分评论说:推荐你看《冈仁波齐》。
我是早晨醒来后才看到,奇妙的是,朋友圈里诗人碑林路人老师也发了一条关于《冈仁波齐》的感悟:“看了电影岗仁波齐,回过头再来听听这篇文章居然就又被自己感动。西藏,绝对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去用心感受的地方。我去西藏不想去任何景点,就想每天在布达拉和大昭寺转街,看那些虔诚的人们,感受他们最简单的喜悦。我喜欢坐在藏餐馆靠窗的位置,喝着酥油茶,让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那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那是曾经去过西藏的她对于西藏的感言,名为《西藏,擦肩而过的距离》。
西藏,是我一直以来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但冈仁波齐这个名字却是头一次看到。请原谅我知道的东西太少。
于是,便网络“冈仁波齐”: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
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充满敬意。于是,便买了中午12:50的去影院探个究竟。
中午的影院不出所料的空旷,偌大的场地在座的只有5个人,借着屏幕在播的广告的光射过来,隐约看到坐在我前排的是两位四十多岁的女士,她们一直不断的在谈论着什么。
我安静的坐下来,满心期待影片的开始......
影片的开始记录着藏族人平凡的日常,女人在屋里做饭,男人在山头放牛羊,大大小小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每个人手里捏着糌模氏粑,喝着酥油茶,平静的没有太多言语表达。
而坐在我眼前的两位女士却一直在喋喋不休,实在是破坏了影片中美好安宁的生活。我忍不住轻声提醒:请安静一点,好吗? 这时,她们环顾了一下四周,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在影院,终于安静了.....
“普拉村”村民72岁的杨培老人在山头放羊的时候对同伴说:我哥哥去世了,他一直想去冈仁波齐没去成,我年龄也大了,我们一辈子跟在牛羊屁股后面转,我想去趟旦明散冈波仁齐朝拜......
尼玛扎堆(杨培的侄子)于是决定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完成父亲的遗愿。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肖属马,马年转山一圈相当于其他年份转山13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村庄中的11人加入了这支队伍,有怀孕半年的孕妇,有因为屠宰而内心不安的屠夫,有身患残疾的少年,有盖房子遭遇家人死伤的中年夫妇,还有他们懵懂的9岁女儿......他们准备好羊皮衣、手持的手板、晒干的牛肉、一路要用的被褥一同踏上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当载满他们行装的手扶拖拉机被摇醒的时候,掌舵人尼玛扎堆坐了上去开着它出发了,当送行的人们还近在咫尺的时候,跟在拖拉机后面朝拜的人已经开始一个个匍匐叩首的动作着实让我内心震撼.....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即为五体投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我们常常用五体投地形容对一个人佩服的程度,我却从未想过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从芒康的普拉村出发去冈仁波齐,这遥远的一路上他们会遭遇怎样的艰辛?
他们就这样几步一叩首,从天亮走到天黑,饿了累了坐下来用小刀削牛肉干吃稍作休息,天黑了在路边停下里徒手搭起帐篷生起火,在停下来的夜里一起笑着分享路途中的艰辛,一起由长者带领着开始念经,一起在有风的夜晚一个挨一个裹紧身上的被子坦然入睡......
他们就这样几步一叩首,从大雪纷飞走到绿草如茵,逼仄的山路、流淌的河流、石子路的泥洼、雪路的湿滑、飞滚而下的落石都没能阻止他们朝拜的脚步!此刻我觉得语言很难表达他们的境遇,我更愿意用图片记录和分享这一切.....
这一路上,在我认为是磨难的时候,他们却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他们所传递出来的平和安宁让我很是惊讶。他们在奔波了一天之后在湖面上用斧子凿开冰块取水,他们拉着9岁的女儿在湖面上溜冰嬉戏,他们在太阳好的时候在路边的石头上晒被子,他们帮帮助他们的人耕地犁田还愿,他们在途中受人邀请喝茶后途中遇到其他人也会邀请他们停下来喝茶聊天分享他们的食物,他们在潺潺流水的草地边欢乐的围圈跳舞,他们一路欢迎别人也被别人欢迎,一路被被人送别也送别别人... 当我把这看作为朝圣的路途中的故事时,他们却把这一路过成了平凡的每一天,一切的一切就那样的发生着,自然、平静又那么的顺理成章....
怀孕的次仁曲珍分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也体味着疼痛后的喜悦!没过几天,她便又加入到一步一叩的朝圣中,新生的孩子命名为“丁孜登达”,寓意着一生幸福、长命百岁。他就那样在襁褓里安静着,饿了哭闹时尼玛扎堆会将正在叩拜的孩子母亲叫回车上给他喂奶,奶完又开始朝拜.....
他们的拖拉机被车撞的侧翻在了路边的渠道里,轮子都断了,而面对撞他们的车上有两个人受伤时,朝圣的他们没有任何纠缠,让那辆车先走,而他们自己却不得不将车头丢弃,男人们用绳子扛在肩上拉起车箱前行,让人意外的是,在他们拉着车厢前行一段路程之后,放下车厢,走回拉车的起点,几步一叩,补回未叩首的路...... 那一刻,我不由自主的从心底对他们的虔诚肃然起敬!
当他们拉着车上一个很长的坡时,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任何人喊累,当拉车的男人说需要女人助力推车时,那个9岁的女孩扎扎第一个跑上来跟在车后推,他们一边吃力的前行一边唱起了歌:“我往山上一步一步的走,雪往下一点一点的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是我们的命运却不一样.....”
35岁的屠夫家徒四壁,因为平日里的杀生而有深深的罪恶感,他说喝酒后心里才能好受一点,为了赎罪,他加入了这次的朝圣,当他又一次的匍匐在地时,半晌没动,我还揪心他会不会因为劳累而突发状况生病时,旁边的同伴爬在他旁边关心的问他时,他说自己的前面有个虫子...... 他在为虫子让路......
当他们坐下来说想家的时候,小女孩儿扎扎给家里人打电话,单纯到只有几句话,你在干什么?你想我了吗?我特别想你们! 好像傻傻的我,在最想表达爱的时候,只会说我想你了!
经历了一年的季节更替,他们终于远远的看到了布达拉宫,远远的双手合十祈祷,他们匍匐叩首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虔诚的在神像前顶礼膜拜,接受喇嘛的哈达和对新生命的洗礼......
他们因没有路费而在布达拉宫的小旅馆里住下,去工地上干赚盘缠、帮旅馆的老板转山磕头而免去两个月的房租,她们像往日生活里一样平静的洗衣做饭等干活的男人们归来.....
两个月后再次出发去往神山冈仁波齐,这时的丁孜登达已经在母亲的背上开始匍匐朝圣了,而年老的叔叔杨培却在冈仁波齐的山脚下安静的离世......尼玛扎堆说,老人在深山脚下去世是福分,是和神山有缘。他请来喇叭,将老人背到离神山最近的地方进行了简单的天葬仪式.....
影片的结尾,在一片茫茫的雪山脚下,朝圣的人们依然在路上,连同他们纯洁的心.......屏幕全黑的一瞬间,有人说:我们念经吧......
坐在我前排的两位女士平静如水,直至所有的字幕结束她们才起身离开.....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再从头至尾的讲述一遍的时候,会觉得它并不有趣,没什么太大的戏剧冲突和剧情,只是不停地走、走、走,磕长头、扎帐篷、念经,遇山翻山、逢水过水,娃出生了去医院,老人死了来安葬,偶尔欢快地唱唱歌、跳跳舞,享受片刻生活的美好,而后继续出发,磕长头、扎帐篷、念经... 甚至连几句经典的台词都没有,连一首背景音乐都没有,但是,我却感觉到自己在整个安宁的过程中变得更平静、更豁达、更宽容.....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多么伟大、没有多么荣耀、没有什么特别,只是生活中坚持、坚持中生活,就像朝圣者的日复一日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走在各自的路上,会有不同的艰难坎坷,有人放弃有人坚持,有人欢喜有人悲伤,有人孤独有人喧哗,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我们是否会像朝圣者一样平静的接纳生活所赐予的种种境遇?我们是否能像朝圣者一样在喧嚣的生活里保持内心的纯净尊重每一个生命安静的找到内在的自己?我们是否能像朝圣者一般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不畏险阻,坚定跋涉?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在孤独的凝视中赋予时间以力量,我们在路上,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Ⅶ 电影《冈仁波齐》主要讲了什么
近日,一个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过的电影,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上映——电影《冈仁波齐》,一部关于“朝圣之路”的电影。
Ⅷ 《冈仁波齐》一部让我很喜欢的电影
今天晚上看了《冈仁波齐》--- (Kangrinboqe)是世界公认的 神山 ,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 印度教 、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 本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岗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
你要洗涤心灵吗?去西藏吧。
你要放飞灵魂吗?去西藏吧。
西藏,对于处在藏族文化体系之外的我们而言,那里有太多标签。一直以来我作为一个没有去过西藏却又很想去西藏的人,很是激动,看完之后总觉得心中许多情绪,寥寥几笔,作为感想,请多指教。
这是一部没有过多宣传和推广的电影!看的过程中我的内心不曾一次又一次的触动。没有过多电影手法,没有过多的剪辑,这部片长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只讲了一个简单、朴实的故事——十一个藏民用一年时间,从芒康出发,磕2435.4公里的头,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1、
他在山上放牛,跟朋友一起喝茶,滚滚的茶水注入杯中,他说,我不像你,你去过很多地方,我一出门,这些牛没人管,我已经老了,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一个以放牛为生的老人,杨培,他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也知道自己所剩的时光不多了。这一生,为了哥哥的孩子,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哥哥在世的时候,兄弟二人一直想去朝圣,可是未能如愿,便有一个人已经先离开了。如今一生已经过了大半,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朝圣,能到冈仁波齐是最好的,到不了的话,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村里好几户人家听说尼玛扎堆要带着叔叔去朝圣,也纷纷来说,大家一起去吧,然后朝圣的人员就从两个人变成了很多人,尼玛扎堆,斯朗卓嘎,尼玛扎堆的儿媳,和次仁曲珍是姐妹,次仁曲珍和色巴江措夫妻,妻子怀有身孕,仁青晋美,家里盖房子死了两个人,欠下许多债;扎西措姆,仁青晋美最小的女儿,跟着曾祖母,因为父母都来朝圣,跟着来了;江措旺堆,一个屠夫,他觉得自己杀孽太重,整日忐忑,以酒麻痹自己,听说杨培他们去朝圣,也跟着了,以朝圣来洗去自己的罪孽。还有自幼残疾的少年和他兄弟。
他们杀掉养的牛,作为干粮,缝制磕长头所需要的皮毛罩衣,购买军用的跑步鞋,给怀孕的女人准备包孩子用的毯子,以及搭帐篷所用的毡布,木棍,烧饭用的铁锅,等等,便出发了。
2、
很早就知道朝圣是一件很有信仰的事情,去年到色达的路上也看见过朝圣的人,当时就把手伸出车窗外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由于要赶路没有过多停留只是肃然起敬,但是看了这部电影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以下三个场景。
01、路上出了车祸,尼玛扎堆开的车被撞到了路旁的山石上面,拉不出来了,孩子也哭了,而肇事司机说自己的车上的人有个窒息了,便被允许离开了。这一幕对我的触动是很大的,就这样离开了,他们尊重生命存在,所以为了别人的生命,他们什么都没说,这样的事情,我是没有见过的。在拖拉机被撞坏之后,大家没有过多的商量,就决定把拖拉机车头扔掉开始拖着车走,推着拖车的几位男子把车推到远处,又重新回到此前他们推车的起点,一步一拜地补完了因为推车而“错过”了的这段路。在藏传佛教的信仰里,没有磕头走过的路便不够虔诚,虽然没有人会因为他们需要推车而指责他们“漏掉”了这一段路,但他们并不想在关乎信仰的事情上,耍一点小聪明。 在那一刻,我大概恍然明白,这群人究竟在寻求什么,又得到了什么。那便是信仰赋予一个人最充盈和坚实的内心,最终达到平和与安宁。
02、在某一天的夜里,次仁曲珍开始肚子疼,说是要生了,然后一群人在黑夜里起来,开着车去了县里的卫生院,生孩子的过程看着太可怕,但却还真实的拍摄出来,医护人员用手使劲按在孕妇的肚子上,就像是在按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一样,简直不忍直视。不过新生命在不久就降生了,歇息几天的母亲,把孩子放在缓缓前行的车上,也加入了磕头的队伍。当时看的时候,我很吃惊,难道他们不需要去坐月子去保养的?不需要补充营养,母亲这种坚强,在朝圣的路上一直不曾落下。后来,孩子渐渐长大,母亲把孩子背在身后,一起磕头 , 杨培说,这个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03、路上他们遇见了滑坡,遇见了大雨,始终不改初衷,看到有一段,路上都是积水,车子开过去,溅起一片水花,我当时心里看见他们都走到积水前,原本心想他们或许会走过去,因为一身的冬衣,这样磕头,五体投地的同时,身上会湿透,可是,我想错了,他们脱下了冬装, 穿着短袖就开始磕头,一趴下去,两只手从腰那里直接划过一道弧线,水花四溅,那一刻,真的好美。那是信仰的力量,开出的花。触动了我的心房。
如果你许了个愿
请按照你许愿的步伐走
最关键的是你磕头的时候
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3、
终于到达了拉萨,在亲戚的带领下住进了旅馆,见了土登喇嘛,喇嘛给每个人献上哈达,并且对着出生不久的丁孜登达祈福诵经。因为去冈仁波齐的路费不够了,便在拉萨打零工挣路费,房东是个身体不好的大姐,她说让他们帮忙磕十万个头,不收房费。他们很开心,并没有觉得尴尬之类的。在布达拉宫磕头,在寂静的夜里,手板和地板摩擦的声响,竟然很悦耳。
后来我查资料得知,自古以来,西藏便有马年转山的说法。转山,源于雍仲本教,是一种宗教活动,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而据说,藏历马年是冈仁波齐本命年,故而转山可以转一圈顶别的年份转十三圈。
之后,他们便去了冈仁波齐,那个传说中的神山。这次,杨培也开始磕头,一步一步的,在雪山上,泥泞或者雪窝里,都不曾放弃。冈仁波齐山脚,一个寂静的夜里,杨培爷爷完成了此生最后的一件大事,带着笑容,离开了人世。第二天,发现他去世的侄子尼玛扎堆,只是用手探了一下叔叔的鼻息,然后对大家说“杨培爷爷走了”。他们没有哭,只请了喇嘛,包着杨培的尸体,带去天葬台,用哈达堆了玛尼堆,轻轻的离开。 喇嘛念着经,盘旋在天葬台的秃鹫,不如传言中的凶狠可怕,像是和平白鸽一般,平静祥和。
04、
整部电影就记录了朝圣路上的经历,真诚的信仰。真实的朝圣本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就是重复重复重复,力量本身就来自于这种重复。在正常人看来,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藏族人愿意匍匐叩首地前行上千公里,去看一座被白雪覆盖的山峰,哪怕磕头磕死在路上也在所不惜。 不知道这种方式的朝圣,能让他们得到什么,改变什么。
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我们而言,这些是疑问。对于他们,是与生俱来的信仰,自然而然。 这条朝圣路上,有些人为了救赎;有些人却是为了逃离,更多的人却是为了众生。我认为艰难,他们却很淡定。
我们现在都困顿挣扎着苦苦追求的幸福,在现代都市文明中浸泡久了,幸福之所以遍寻不得,正在于太多人做事时考量的,唯有结果。在他们身上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实现了。无关金钱,无关地位,无关声名,甚至也无关身体的创伤与苦痛。幸福在我们看来含糊到难以定义的概念,在拥有信仰人看来,便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倾其所有地去完成一件事。就像很多心灵鸡汤都曾说过的那样—— 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在被物质主义浸泡得快要麻木的当下,它会渗透到我们一些人的心底,让我们去思索片刻,我们无日无休疲于奔命的那些事,可曾有那么一两件,是真正遵从于自己的心?
信仰的坚持,在每天的生活中,如此平常。就算磕完了2435.4公里,他们也不会成为户外大咖,不会成为英雄,不会成为名人。他们只是做了自己本份的事情,所以,回去后,该干嘛还是干嘛。朝圣者们最终会获得什么?是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还是生活的祥和与安康?我们无从知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在几乎全民信教的西藏,的确家家户户都会在每晚诵经,的确有无数虔诚的人走在叩拜的朝圣路上,的确有人一遍又一遍地绕着冈仁波齐转山。任时间流逝,任风霜雨雪,任一辆辆汽车在伏倒的身边飞驰。
默然,寂静,欢喜。
途中的老人家说: 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着急?可不是吗?有什么好着急的呢?路上生孩子不着急,等她生完再继续;被石头砸伤腿不着急,等腿好了再继续;拖拉机被撞了不着急,不要车头,拉着车斗继续走;没钱了不着急,打工赚钱再继续…… “命好的当了喇嘛,命不好的去远方。”
唯有信仰在你心里的时候,冈仁波齐也就在不远处。
不用辞职去远方,也不用刻意去冈仁波齐转山。当心中有信仰有爱的时候,内心平和宁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冈仁波齐》带给我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