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
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溶入电影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
1电影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电影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
2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影蒙太奇的制约,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
3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电影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
4另外,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必须经过录音、洗印等一系列电影制作工艺,最后通过放映影片才能体现它的艺术功能和效果。
同时,随着录音技术和器乐、配器技术和发展,已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电影音乐按照在影片中出现的方式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
现实性音乐又叫客观音乐,在影片画面上看到声音来源:如画面音乐会表演的器乐、声乐节目;剧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头演唱以及画面中的收音机、录音机播放音乐等。
功能性音乐又称主观音乐,在银幕上看不到声音来源而有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气氛等。
好的电影音乐应当和影片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本身也优秀,并能离开画面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让人欣赏。
电影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
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配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
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和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对位"本是音乐术语,在这里来表现声画的结合目的在于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表达影片丰富的内涵。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需要,需要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 *** 的设置、音乐和影片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
电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电影音乐,这需要熟悉音乐资料、善用音乐资料。
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时候考虑用什么样的乐队、用什么类型音乐、如何配器,另外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
在音乐进入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
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专业电影工作者最常用的办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让他为电影的不同场景作曲,但有时也启用一些现成的音乐作品,可以是旧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获得它的版权。
电影音乐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画面以后,所以有时间的紧迫性,作曲是后期制作的最后一个创作人员。
通常电影音乐综合了导演的作曲家的意见,一旦标定了音乐后便开始创作,作曲家还必须了解影片在音乐制作方面的预算,控制费用不超支。
使用流行乐作为影片音乐需要办理版权许可证,这是个花钱的过程。
有雄厚资本的剧组才敢问津。
入行途径:
先入音乐那行再入电影音乐这行。
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严肃音乐以外的一些地下音乐工作者也有可能为电影音乐作曲。
『贰』 音乐在影视电影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生动,可以为电影加不少的分数。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叁』 音乐结构的电影音乐的结构
电影音乐的结构是建立在电影音乐与电影的总体关系基础上的。
两种结构类型:框架型结构和点描型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由主题音乐作为全剧音乐的框架,对全剧内容进行关照和概括,并做贯穿和发展的一种结构类型。
适于承载重大的题材与体裁,音乐往往承载着比较丰富的内涵与内含。经常使用主题音调的贯穿、发展和变奏手法。
两种类型:由主题音乐引申发展和由主题歌引申发展。
1、主题音乐引申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是电影音乐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结构类型。也是目前电影中最常见的结构。
一个或者多个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往往代表着电影当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地点或者情感线索。
单主题结构、双主题结构和多主题结构
a、单主题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只有一个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她做为音乐的核心贯穿全剧。
范例分析:《红色小提琴》
“安娜主题”:
一、克莱蒙纳的神秘凄楚
二、维也纳的清新典雅
三、牛津的浪漫狂野
四、上海的压抑哀伤
五、克莱蒙纳的平静安详
b、双主题结构
概念:指电影中具有两个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这两个主题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剧中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范例分析1:《卡萨布兰卡》
一、歌曲“As Time Goes By”,作为影片的爱情线,代表着男女主人公里克和伊尔莎之间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割舍的爱情;
二、法国国歌《马塞曲》,作为影片的政治线,代表着来到卡萨布兰卡的各国居民,特别是地下党成员,对纳粹暴行的反抗和斗争的决心。
范例分析2:《时光倒流70年》
一、《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代表着麦肯娜与科里尔冥冥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比较含蓄;
二、时光倒流主题则是二人爱情的明确写照,显得更加直白。
c、多主题结构
概念:电影当中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作为框架的主题音乐,它们各自代表着剧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或者情绪色彩。
多主题结构是框架型音乐结构中最为常见的结构模式
范例分析1:爱德华大夫
(1)序曲和终曲的使用
A、B、C主题的使用向观众预示着影片圆满的结局。
(2)字幕音乐的使用
引入新的音乐元素D,让人不寒而栗。E主题作为过渡的音乐使用。
(3)场景中的音画同步
场景音乐直接来源于主题音乐,在音画同步配置的过程中完成了主题的贯穿和发展。
(4)音乐的持续使用
音乐持续的时间很长,跨越好几个场景,根据影片的内容按照主题音乐为框架形成各种变化。
(5)高潮中的音乐使用
每一个主题在出现时都有一个明确的情感意义。影片中需要表态特定情感或气氛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爱德华大夫》的七个主题
Theme A:
轻快活泼
Theme B:
中性
Theme C:
爱情主题
Theme D:
偏执主题
Theme E:
过渡连接
Theme F:
含蓄爱情
Theme G:
凶杀主题
范例分析2:《蓝》
由于存在多个主题音乐,因此采用多主题音乐结构的影片往往会具有类似交响乐的音乐布局。主题音乐、场景音乐,甚至影片结束时的音乐都会成为音乐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与人物命运相关的几个主题音乐
表现朱莉悲剧命运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音调:
朱莉丈夫创作的协奏曲帕蒂斯主题,代表朱莉丈夫的精神存在:
奥利夫创作的主题音乐:
(2)与众不同的“空镜音乐”
在影片中,导演经常反常规的用长达数十秒的黑镜去凸显音乐,音乐既是被镜头托出,实际上又是在延伸着画面,与情与景都是浑然天成。
(3)概括与发展性结尾音乐
结尾音乐是高度抽象和高度概括的比喻,结构类似采用奏鸣曲式的交响乐的尾声。
从合唱开始,先后出现了居中人物的画面组接,似乎在概括影片中发生的故事。
长达2分钟的帕蒂斯主题和朱莉的头部特写不仅是回顾,似乎还暗示着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
女邻居善良的亲情、同情心和对自己职业的特殊解释是否也是一种人生。
吹笛人与朱莉的人生似乎有着天壤之别,但为什么屡屡出现在朱莉面前,有什么必然联系?
……
另外:
如果影片的主题音乐是具有哲学情怀的主题音乐,或者是具有某种象征性符号作用的主题音乐,那么该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之间的区分就不是非常明显。这时影片的音乐结构仍然属于主题音乐发展而成的框架型结构,只是主题音乐是站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对影片进行关照而已。
主题歌引申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作为电影概括提点剧情的音乐形态,主题歌在旋律上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主题歌的旋律作为全剧的音乐主线进行贯穿发展,并与具体的场景音乐相结合,这时主题歌的旋律的作用实际上就等同于主题音乐;
另一种形态则是主题歌的旋律与影片当中具体的配乐无关,却能够用它所营造的气氛为影片营造一个整体上的艺术框架,而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主要是点描型的场景音乐。
a、主题歌旋律贯穿发展式的框架型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的电影,其主题歌旋律的作用与主题音乐一致。或者说,主题歌就是若干主题音乐连接到一起,加上歌词形成的。
b、主题歌旋律不参与贯穿发展的框架型结构
电视剧中的主题歌在多数情况下不作为主题音调来进行贯穿发展,着重考虑用歌词的意境来统领全剧。但当每一集在播放的时候都能够对主题歌进行一次重复,因此主题歌旋律实际上也起到了贯穿全剧的作用。并且往往还会出现一些具有部分贯穿性的、代表特定形象与情感的音乐,这也是对作品音乐形象统一化的一种弥补。 概念:电影的音乐当中没有一个能够占据核心地位的主题音乐,剧中所有的音乐几乎都是为独立的场景而专门创作的场景音乐或插曲,或者是过渡性的转场音乐,以此作为点描来为电影添彩增色。
以修饰方法来分,点描型的音乐结构可以分为四种:情节性点描、过渡性点描、色彩性点描和综合性点描。
情节性点描
概念:电影中的音乐能够参与到场景当中,从而带动情节的发展,营造气氛。
特点:“惜乐如金”,但一旦使用音乐,就要让它发出异彩。所以往往出现在以情节取胜的电影里。
过渡性点描
概念:电影中的音乐基本不参与到情节当中,只起一个场景过渡的作用。
特点:音乐的比重较小,每段音乐也比较短,只把音乐作为一种转场的手段来应用。
色彩性点描
概念:是点型结构当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音乐点描方式。
特点:音乐的类型比较丰富,音乐的使用量也比较大,其作用类似于音响,因此在许多的动作片和科幻片中比较多见。
范例分析:《黑客帝国》
影片的音乐用量很大,达到100分钟。且构成极为复杂,包括传统的管弦乐器、电声乐器、合唱、MIDI合成合成音乐,以及其它特殊乐器。
此影片配乐追求的不是旋律性,而是动态和节奏的变化。
音乐和音响合二为一。
综合性点描
概念:大部分采用点描型音乐结构的电影作品,都会含有情节性、过渡性和色彩性点描音乐。如果很难区分哪一种点描性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就可以将其音乐结构称为综合性点描结构。
『肆』 电影音乐产生在什么时候
应该是有声电影出现的时候电影音乐就产生了:
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
1927年 迪士尼推出【幸运兔奥斯华】系列卡通 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
1931年,它放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伍』 怎样才算好的电影配乐
好的电影配乐会成就一部电影。首先,电影配乐不能喧宾夺主,它需要随着电影情节的深入,慢慢铺陈,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为露丝画像时,配乐《portrait》缓缓响起,不由得把观众带入其中。第二,配乐乐器的选择,节奏的把控都要精雕细琢,使之与电影画面相辅相成,例如:电影《星星少年》中,少年骑着大象从林中走出,充满泰国气息的笛子乐器响起,节奏与大象的步伐几乎一致,观众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股神秘气息。
『陆』 是先有的电影原声还是先拍的电影呢
首先要看这个电影音乐是导演使用的既有音乐,还是专门请作曲家创作的配乐。比如伍迪•艾伦的片子,大部分都是用的现成的歌和曲子。这种情况一般是导演本身很文艺,很可能在拍电影之前脑子里就给他的画面配好音乐了。(即便如此,大多数电影还是需要一些专门为它创作的音乐来遛缝儿。)除了用现成的音乐,绝大部分的电影配乐都是由作曲家专门创作的。这个配乐是在什么时候创作,取决于每个作曲家的工作习惯,导演的要求,以及电影的工作进度。比如有的影片需要演员在电影里直接演奏演唱配乐(像2005版「傲慢与偏见」里弹的钢琴曲、「放牛班的春天」里唱的歌,歌舞片类的就更不说了),那作曲家最起码得在演员进片场之前就先写好几段旋律。还有的导演就喜欢一边听配乐,一边让演员在片场找感觉,这种情况其实还挺常见,只是更多时候,导演可能使用的是代替音乐,最后作曲家创作完配乐之后再把代替音乐换掉。偶尔,也有代替音乐实在太好最后修成正果的情况发生。
更多时候,作曲家创作电影的时间跨度是从拿到剧本一直到剪辑完成。而无论作曲家什么时候写出的曲子,在剪辑完成之后,他都必须跟着片子按着点把音乐严丝合缝地嵌进去,这时候有的音乐可能会被弃用,有的要改写重录,这是电影配乐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电影配乐之为电影配乐的最显著特征。这也就是提主问的为什么电影配乐看起来和画面那么合拍(当然了,那可是作曲家和音乐编辑一帧帧对出来的啊)。与之相对,电视剧音乐的制作,一般就要粗糙得多,大多数时候就是作曲家写个十几二十条旋律,除了主题音乐之外,剩下的代表各种情绪氛围,然后很多时候作曲家就撒手不管,剩下的活儿扔给苦哈哈的音乐编辑,由他们对着片子剪剪贴贴弄上去。
『柒』 音乐在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现代电影中.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而且又高度概括了影片的主题思想,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而变化,使电影充满生机与活力.对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将从电影音乐对增强电影剧情的表现力、推动电影故事情节的场景气氛、深化电影剧情的主题思想等方面.阐述电影音乐在电影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看电影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遣方式之一。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1927年电影进入有声时代,音乐也随之进入了电影的大门。现在的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曲折动人、扣人心弦,而且在背景音乐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在剧情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苏联著名电影理论家列别捷夫曾说:“在一部影片中,必须把画面和音乐结合起来的想法,几乎是从无声电影发明之日起就同时出现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人们觉得银幕是哑巴的感觉,它以本身形象所具有的较高的感染力.使电影场面列入艺术现象之内。”美国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也说过:“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要知道它,但它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捌』 电影剪辑和配乐的先后关系是什么
先剪出一个供作曲家配乐的版本,然后根据音乐再微调画面,因为电影剪辑和音乐制作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在于,电影剪辑是从已经有的素材里挑镜头,而音乐制作是从无到有,画面修改多一帧少一帧不会有什么太大出入,而电影音乐要根据新剪的画面修改一个音符,很可能要改动的就得是前后小节甚至是整首曲子的结构乃至推翻重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没效率的情况出现,配乐初剪版基本上不会跟最后的成片有太大的和过多的画面节奏上的出入,音乐要改动也尽量是小改,但大改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最终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成品都已经是这么一来一回调整了无数次的结果~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我自己做电影配乐,希望在开工之前就了解清楚导演的意图和要求,有参考配乐就都提供给我,没有参考就让我自己看着来,力争第一版就把最好的灵感拿出来,要是修改次数过多了,灵感就不是那么好了。
『玖』 为什么《冰雪奇缘》的女主是Anna,最后火的却是Elsa
Elsa火到什么程度?我记得Anna的饰演者Kristen的女儿想扮演Elsa,那Kristen就说好呀那我可以当Anna,结果女儿拒绝,坚持让Kristen也扮演Elsa(此时旁边的Iidna哭笑不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Elsa大火,甚至让人看起来就是女主呢?
1,冰雪奇缘主力军的偏好与选择。
怎么讲?能去看冰雪奇缘并给其电影后的衍生品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是:小朋友!没错,这个大IP的后续经济效益是电影票房的近十倍(票房12.74美元,衍生品截止2019年是113亿美元)。而电影看完,会冰雪魔法,会变身换装,又美又酷炫而且还是女王而不是公主的Elsa,谁看到了不想成为她!先不说迪士尼出的官方周边,就是淘宝上搜索,就会发现一大堆同款服装,所以足以可见Elsa对小朋友的吸引力之大。
所以你会发现,冰雪奇缘2中Elsa换装的次数的比冰一多很多的。从开头的紫色服装到睡衣到蓝色旅行斗篷(我最喜欢)再到后面的跳海时的模样再到最后的变装,真的太太太好看了。有大人带小朋友去看,看完第一个想法就是:钱包可能保不住了哈哈。
所以提到这里就不得不跟Anna对比起来了,她的衣服大多数是有很多北欧传统服饰的元素在里面的,而且衣服也更素,色调更深,和仙仙的Elsa比起来,她更像是一个凡人和快乐的小公主。但是比起Elsa,很明显后者更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2,Elsa的人格魅力。
冰雪奇缘1是怎么火起来的?因为它的故事的内核所在。
冰雪奇缘1完全跳出了:王子+公主的设定,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独立,勇敢与柔情并存的女性,甚至连所谓的汉斯王子,最后也成了反派。这样的设定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而在冰雪奇缘1前2年也就是2011年时,迪士尼就这样尝试过:没错,就是"魔发奇缘",作为迪士尼第一部3D公主电影,魔发奇缘不仅为冰雪奇缘的特效夯实了基础,而且乐佩公主的鲜明独特的新公主形象更是收到好评。公主拯救了王子。而到了冰雪奇缘,更是往前迈了一步,尽管Anna依然有克利斯托夫,但是我们的Queen Elsa,则不需要王子来衬托。
不得不提的是,和传统迪士尼公主Anna比起来,Elsa的人物形象真的非常鲜明。她有内心的恐惧和隐忍,她会感到不安和逃避,她有内心的痛苦缺无法排解,最后是情亲与爱感化了她。而在冰2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独立的Elsa,这无疑再次丰富了她的人物形象。在迪士尼公主中,Elsa是独一无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