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ival Of The Queen Of Sheba 亨德尔的
The Green Fairy 是 赛尔吉·皮左诺(Kasabian的吉他手) 为伦敦大道原创歌曲Kasabian演唱 由SONY娱乐(英国)公司出品 尚未发行 网上不可能有的 我倒是把电影里的歌曲重新剪辑成单首歌曲
㈢ 伦敦奥运的歌曲是什么,他们在开幕式会有什么特点呢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4点,备受关注的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揭开神秘面纱。据艺术指导丹尼·博伊尔透露,这场盛会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英国国宝级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暴风雨》。整场表演的主题旨在呈现一片土地经历了工业革命一路发展变化的故事,并展望了未来的道路。虽然博伊尔还将在演出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能确定其“神奇之岛”的环节,但是开幕式主要的组成基本确定。借由英国媒体披露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解读为大家观看开幕式提供更多的便利。
第一幕“绿色和愉悦”:007出场 逍遥音乐会搬上舞台
北京时间周六凌晨晚上4点(英国当地时间周五晚上9点)(而不是刚开始确定的晚上8点12分,以20.12暗合2012年),开幕式将如博伊尔所期盼的,在黑幕中开始。在007系列影片中扮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员丹尼尔·克雷格将由直升机的绳索从天而降,随后27吨重的巨钟敲响,宣布着开幕式的正式开始。而这巨钟的创意也正是来自莎翁名作的经典名句“不必害怕,这小岛回荡着嗡鸣”。接着,英国舞台剧演员肯尼斯·布拉纳将会朗读剧作中的经典桥段。此时,一个小山连绵、泉水流淌,草地和农舍相映成趣的背景将会把人们带回到英国过去以农业为主的时期。那风景将会由真的动物组成,其中就包括了12匹马、 3头奶牛、70只绵羊和3只牧羊犬。届时,甚至还会有马拉动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爱德华时期的村庄板球队以及庆祝着五朔节(欧洲传统民间节日)而舞蹈着的人们。舞台的一端会是格拉斯顿伯里山的娱乐活动,其顶端是一棵橡树,而它的山脚下是节日欢聚的“人潮”。另一端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让其中的人们欢唱庆祝逍遥音乐会(英国每年一度的古典音乐节,是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之一)。博伊尔甚至有过“人工造雨”的想法,但按照现在的天气预报看来,他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了。这个阶段的背景音乐会包括《希望和荣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The Jam乐队的《走向地下(Going Underground)》和Vangelis的《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
《希望和荣耀之地》是英国著名的爱国歌曲,由英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902年创作,当时的他被英国末尔文山宏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作,歌词如“亲爱的希望之地,你的太阳永不落息”等歌颂英国的美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爱国的象征。不仅如此,由于优美的歌词和旋律,这首歌后来也成为美国大学毕业典礼上惯用的演奏音乐(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大学毕业时的那个场景的背景音乐就是这个),所以导演博伊尔选择这首名曲既考虑到了歌颂祖国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激起英国之外观众的共鸣,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The Jam乐队《Going Underground》
《走向地下》也是英国著名老牌摇滚团体The Jam的经典作品质疑,这首歌发表于1980年,一经发行便直接冲上排行版冠军的位置。除了经典的旋律,这首歌歌词所反映出英国当时的政治现状成为《走向地下》成为具有分量的更大原因,歌词隐含英国对于军队、核武器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问题,间接表达了某些民主的诉求,因而被看成是极具民主色彩的作品而流传至今。不仅如此,这首歌也有许多改编版本,被用于欧美的影视作品或者庆典当中。如在2002年的世界杯比赛当中,这首歌被改名为《走向英格兰》作为英国队的加油曲。
作曲家Vangelis为电影《烈火战车》的配乐
同时,长达近21分钟的《烈火战车》也被选为第一部分的背景音乐,这首作品来自于英国同名电影《烈火战车》,由希腊作曲家Vangelis创作,曽在1982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在这部歌颂体育竞技精神的电影当中,这段十分具有鼓舞特征的主题曲成为电影振奋人心的很重要的力量。博伊尔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选择这首作品,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滚石乐队XXX经典歌曲串场
“黑暗的撒旦磨坊”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英国的工业革命。因此在第二幕中,整个场馆会从英国淳朴的乡村转换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景象。表演者们将化身为纺织工人,矿工,钢铁厂工人还有工程师,带领观众们回到工业革命时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这部分的背景音乐包括英国现代音乐剧之父列昂·巴特的《Food, Glorious Food》,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xxx的《Pretty Vacant》。
音乐剧《Oliver》插曲《Food, Glorious Food》
《Food, Glorious Food》是由英国现代音乐剧之父莱昂内尔·巴特(Lionel Bart)为查尔斯·狄更斯经典小说《雾都孤儿》改编的音乐剧《Oliver》而作,其中该曲音乐旋律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美食的迫切追求,从而反射社会淡淡忧郁的一面。
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一曲的全称为《(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无法抗拒的)满足》,是英国伟大摇滚乐队滚石乐队的著名曲目,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500首摇滚歌曲之一,也是滚石乐队打开美国市场的首支单曲。歌词描写一种情绪上的满足感,可能正好恰合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同时这首名曲也有不少翻唱版本,最著名的当属小甜甜布兰妮在其第二张专辑中的翻唱。
性手枪的《Pretty Vacant》
尽管“性手枪”(Sex Pistols)拒绝出席开幕式,让历史时刻成泡影,但并不妨碍导演把他们的经典歌曲搬上舞台。《Pretty Vacant》一曲对于性手枪来说,也相当于《Satisfaction》之于滚石乐队,这首作品完成于1977年,是朋克乐队性手枪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朋克历史上的标志性歌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幕“迈向未来”:致敬披头士 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压轴献唱
紧接着人们将继续跟着历史的脚步向前,来到战后的英国。包括大本钟在内的其他著名的伦敦地标性模型都会被搬上舞台。一支人数达12000人的表演队伍将会在观众面前浩荡走过。其中有装扮成护士的表演者和推着病床的助理员工,他们象征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福利国家的身份;还有象征着创新精神的表演家,音乐家,演员等;同时,表演队伍还包括了鼓手,滑板运动员,杂技演员和由志愿者打扮成的英国历史名人。表演还会展示英国多元文化的一面,以及近来的政治波动。整场表演务求向观众呈现英国战后的变化和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向世界展示英国文化的盛宴当中,无论如何都难以绕过披头士乐队,但在这一部分当中怎么展现既能体现主题,又不突兀成了一个大问题。按照总导演博伊尔的设计,他让同时在表演队伍中行走的舞者穿上Sgt. Pepper服装,这个创意来自于披头士的著名专辑《帕伯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这张专辑发行于1967年,曲风包含摇滚、流行甚至印度乐风,是披头士最为丰富和世界化的专辑,也被评为全球最伟大的专辑之一。这张专辑的封面也别具特点,在拥挤的人群中,披头士与他们喜欢的世界名流们拼贴在一起,如他们的所有专辑一样,成为极具辨识度和模仿性的封面之一,由成员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亲自设计而成。博伊尔选择这张专辑作为致敬披头士的亮点,无疑十分讨巧。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组合《Relax》
《Relax》是英伦流行舞曲名团弗兰基去好莱坞(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在1983年推出的首支单曲,尽管一开始销售惨淡,但却在1984年大热,其中更在1985年获得全英音乐奖“最佳单曲”大奖。此后,《Relax》以近二百万次的销量拿下了英国史上最好卖单曲的第7名。值得一提的是,《Relax》也是80年代最具争议的歌曲之一,因为歌曲中充满争议的露骨歌词曾被BBC电台禁播。
艾米·怀恩豪斯的《Valerie》
同样致敬的还有英国已故灵骚天后艾米• 怀恩豪斯,她于2011年7月过世,年仅27岁,仅发行过两张专辑,但却因为天赋异禀而名垂音乐史,并且以英国人的身份获得多项格莱美奖的肯定,是英国音乐的荣光所在。这次选用的歌曲《Valerie》是她最具代表性也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保罗·麦卡特尼的《Hey Jude》
《Hey Jude》这首“治愈系”作品是世界流行乐史上数一数二的歌曲,由保罗·麦卡特尼创作,是披头士更是保罗·麦卡特尼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歌曲的创作初衷是麦卡特尼写给团员约翰·列侬之子朱利安,以安慰约翰·列侬婚姻破裂给年幼的朱利安带去的痛苦,歌词如“嘿,朱迪(朱利安的昵称),不要把全世界都扛在肩上,你应该懂得,傻瓜才会假装坚强”成为全世界乐迷的心灵慰藉。
㈣ 欧美电影插曲有哪些好听
《歌剧魅影》
《芝加哥》
《梦幻女郎》
《修女也疯狂》1和2
《勇敢的心》——(没错,苏格兰风笛非常好听)
《角斗士》 (曲子都不错,尤其是《Now We Are Free》)
《六天七夜》 有点类似夏威夷风格
《情归阿拉巴马》
《麻辣女王》 (喜欢律政俏佳人的话,你也会喜欢这部,1和2都很好看)
《甜心辣舞》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电影一般,但里头几首歌曲很好听)
《第五元素》 尤其里面的《Lucia di Lammermoor》
《阿育王》 印度歌舞片,下载插曲搜“Asoka”(找N久才发现要用英文名找,汗。土豆有关键的几段歌舞视频,拿“阿育王”找就行)
……………………………………
PS:谢谢楼上提供《天使爱美丽》的插曲名,好喜欢!
诺丁山 补充一首《She》-Elvis Costello
㈤ 电影namastey london(你好,伦敦)中的印度歌曲名字和演唱者
专辑名称:Namastey London[2007]
发行时间:2007年1月
发行公司:Eros Music
类 型:宝莱坞电影音乐
音 乐:Himesh Reshammiya
填 词:Javed Akhtar
歌曲总数: 2CD 18首
配唱歌手:Himesh Reshammiya,Rahat Fateh Ali Khan,Krishna,Sunidhi chauhan,RDB,Jayesh Gandhi,Akriti Kakkar,Zubeen Garg,Alisha Chinai
电影上映时间:2007年3月9日
导 演:Vipul Shah
主要演员:Akshay Kumar, katrina Kaif, Rishi Kapoor & Upen Patel
电影简介(沙路银灿蔷薇翻译)
当你将一朵英伦玫瑰移植到旁遮普的乡村、并希望她在陌生的环境里繁荣生长时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朵玫瑰不是枯死就是抗争--这就是Jazz,确切地说是Jasmeet 的情况,她的父亲Manmohan Singh将她带到印度,并且把她嫁给一个名叫Arjun的粗野农民,他甚至不会说英语;而Jazz则一心想要嫁给她的英国男友Charlie Brown。夹在这场父女间激烈对峙中的是可怜的Arjun,他绝望地爱着他那美丽而倔强地妻子...
* DISC 1 * :
歌曲目录:
01-Chakna Chakna
Himesh Reshammiya
一首创新的歌曲,在sufi'音乐的基础上很好的融入了旁遮普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元素
点击下载
02-Viraaniya
Himesh Reshammiya
一首忧伤的歌曲,Himesh绝望的歌声抓住你的心弦;歌曲以一种缓慢的步调行进,非常适合心碎的人
点击下载
03-Main Jahaan Rahoon
Rahat Fateh Ali Khan & Krishna
一首明亮的歌曲,令人愉悦;没有多余的缀饰和颤音,有的只是简单朴素的旋律
点击下载
04- Yahi Hota Pyaar
Himesh Reshammiya & Sunidhi chauhan
Reshammiya用低音吟唱着这首ghazal,随后Sunidhi加入其中,低哑的男声与高亢的女声交织,再配合优美抒情的旋律,绝对值得一听再听
点击下载
05-Rafta Rafta
RDB
与第一首的风格类似,表面上看来是舞曲的设置,却以一种中速的步调行进
点击下载
06- Annan Faanan
Jayesh Gandhi & Akriti Kakkar
一首好听的摇滚情歌,漂亮而干净的都市味
点击下载
07- Dilruba
Zubeen Garg & Alisha Chinai
舞曲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利落的拍子、活泼的感觉,男女声的对唱仿佛情话
点击下载
08- Viraaniya (Mehfil Mix)
Himesh Reshammiya连手Javed Akhtar
第2首的一个混音版,加入了Javed Akhtar朗诵的诗歌,并将伴奏降到最小,增添了歌曲的韵味
点击下载
09- Aanan Faanan (Mehfil Mix)
Jayesh Gandhi & Akriti Kakkar连手Javed Akhtar
第6首的一个混音版,也是加入了Javed Akhtar的诗歌朗诵
点击下载
* DISC 2 * :
第6首和第7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诗歌朗诵,平添韵味;其余的收录的都是CD1的再混音版,加强了节奏和速度,显的更为热烈
---------------------------------------
如你所见,沙路论坛有原声碟,分为两张cd,刚好是由我发布的
不过只有认证会员有资格下载,你可以去google搜Namastey London,应该也能找到,不过质量可能差点
http://www.google.cn/search?q=Namastey+London+mp3&btnG=Google+%E6%90%9C%E7%B4%A2&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
㈥ 电影《伦敦大道》,其中的几个主题曲和插曲。谁知道
插曲《The Green Fairy》 是 赛尔吉·皮左诺(Kasabian的吉他手) 为伦敦大道原创歌曲Kasabian演唱 由SONY娱乐(英国)公司出品 尚未发行 网上不可能有的
㈦ 想要些电影的插曲配乐
找到了,全碟下载的,应该知道mediafire网盘怎么用吧。。。
专辑名称:Braveheart
专辑歌手:James Horner
发行时间:1995年
专辑介绍:
说起《Brave Heart》的原声音乐,就不得不说说曲作者James Horner这位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家。国人熟悉Horner可能是从《Titanic》开始,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和一支悠扬的苏格兰风笛不知迷倒过多少人。其实在这之前,Horner就为多部优秀电影写了出色的配乐,其中有《Apollo 13》、《Glory》、《Legends of the Fall》、《The Mask of Zorro》。值得一提的是,当年《Brave Heart》和《Apollo 13》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虽然显示了Horner非凡的实力,但是造成了评委会选票的分流,留下了遗憾。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 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 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 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 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接下来, 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现出英雄的风采。风笛,一下变成了号角,召集人们起来反抗。苏格兰的人民觉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 中,铜管占据了主角,表现出了人民的英勇气概。随着定音鼓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这一段战争音乐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写苏格兰人的只有一支风笛,看来似乎势单力薄,但是它却顽强的抗争着;乐曲间,弦乐队时不时闯入进来一条极不和谐的旋律,表现出英军肆虐的反扑。随着节奏的不断加快,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一段音乐,重现了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苏格兰中部城镇Stirling的著名的战役,可谓精彩至极。
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叛贼”的头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在义军获得了Falkirk的胜利之后,眼看形势极为有利,Wallace却受到了贵族的出卖。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现出Wallace的悲愤。随之呼应的独奏圆号奏出无奈的叹息;弦乐零星几点,展现出一派悲凉的景象。最后,风笛又缓缓的登场,伴随着如同天籁传来的人声给失败的义军于无尽的抚慰。
Mornar's Dream 是一首短小的曲子,节奏局促。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号,使曲子带有无限动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败,越挫越奋的坚强毅力。而他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The Legends Spreads中,风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进高昂的旋律,旋风般的把英雄的事迹继续传遍苏格兰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卖之后,终于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绕过他的性命。这一段音乐表现出她对Wallace的爱、对英王的仇恨、对自己的无助……其中笛子颤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主题的再现,然而在这里,它挥去了所有的阴霾,显得无比辉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自由的赞歌。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 Wallace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最后要提一下为配乐担任演奏的伦敦交响乐团和维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乐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交响和合唱团。他们所发出的音响不是一般的合声器能够相比的。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被影片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所震撼!(转载自VeryCD)
专辑曲目:
01. Main Title
02. A Gift Of A Thistle
03. Wallace Courts Murron
04. The Secret Wedding
05. Attack On Murron
06. Revenge
07. Murron's Burial
08. Making Plans (Gathering The Clans)
09. Sons Of Scotland
10. The Battle Of Stirling
11.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12. Falkirk
13. Betrayal and Desolation
14. Mornay's Dream
15. The Legend Spreads
16. The Princess Pleads For Wallace's Life
17. 'Freedom' - The Execution - Bannockburn
18. End Credits
CD1 http://www.mediafire.com/?3znyejwmjmt
CD2 http://www.mediafire.com/?2dtk0tzyjjt
专辑名称:Legends Of The Fall
专辑歌手:James Horner
发行时间:1995年
专辑介绍:
《燃情岁月》是导演Edward Zwick和詹姆斯·霍纳继《光荣战役》之后又一次合作,虽然可以看出导演将整个故事格局史诗化的野心,可是成绩和《光荣战役》恐怕相去甚远,整部片子画面精致唯美,景色诗意悠远。
其实这部片子在我看来完全是以布莱德·彼德为中心,不是布莱德·彼德演的崔斯顿。崔斯顿这个角色分明是个价值观有问题的疯子,只是这个角色是帅哥演的,所以人见人爱,像大地野性的化身。 最最应该感谢导演的是,导演把片子拍的这样冗长煽情,让詹姆斯·霍纳在音乐上可以为所欲为,大书特书,居然写出了我认为詹姆斯·霍纳的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作品,13轨音乐支支动听,每一个主题旋律都美的不像话。其实詹姆斯.霍纳的音乐一直都有很高的旋律性,但是同时有这么多的主题,而且每一首都十分美的,大概也只有“真爱一世情”,《燃情岁月》的音乐是独立欣赏也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詹姆斯·霍纳在音乐中精彩的运用了日本洞箫这项音色十分古老萧瑟,深隧苍茫的乐器,来塑造主角“传说”般不可捉摸,狂野悲愤却又浑然天成的形象,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飘忽不定,时而呐喊悲呜,时而沈吟低语,可以说是詹姆斯·霍纳这种手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现。全片的音乐出现的各个主题,从恬静淡雅到悲愤感慨,旋律上无不精雕细琢,唯美动人,交织出一篇又一篇悠然神往,扣人心弦的乐章,即使是track 4、5、这两段描写战争的音乐,战鼓如云,干戈交迫,气势悲壮磅薄,但在旋律性的表现上依然可圈可点,无可挑剔。日本洞箫独特音色的脉动与呼吸,加上管弦音乐细致唯美的深情款款,挥洒出一页无垠原始的无情荒地有情天,只怕导演真正想要表达却力有未逮的,反而让詹姆斯·霍纳真正的刻划了出来。track 11、13、中结合了女声凄美飘渺的吟咏,倾诉遥远原始的哀怨与苍凉,演唱者的音质似幻似真,如泣如诉,再次为本片下了传神的诠释。
《燃情岁月》的导演为这部影片做了两个明智的选择,一是选择布莱德·彼德演出崔斯顿这个角色,让布莱德独特的气质来掩饰剧情的薄弱简单,只是《燃情岁月》并不算独具慧眼,先前不已有《大河恋》和《夜访吸血鬼》也同样的将布莱德做类似的塑造,只是若非布莱德,这个不自然的角色就无法这么自圆其说。第二个明智的选择当然是选择詹姆斯·霍纳担任配乐,精湛的演出弥补了影片的空洞,甚至在音乐的催化下,化空白为留白,化冗长为馀韵,化刻意为写意,化矫情为深情,这张原声带也是少数几张不论我介绍给谁,谁都很喜欢的作品,也成功的证明了,电影配乐的确可以不只是电影配乐。(转载自VeryCD)
专辑曲目:
CD1:
01. Legends Of The Fall [5:29]
02. The Letters [2:14]
03. Susannah Arrives [2:50]
04. The Ludlows [4:17]
05. Off To War [5:55]
06. To The Boys... [2:45]
07. Letters From The Front [1:42]
08. Samuel's Death [8:21]
09. Susannah Alone [1:01]
10. Tristan Returns [3:51]
11. Passion Consummated [1:01]
12. Alfred Moves To Helena [2:56]
13. Trapped Calf [1:28]
14. The Grizzly [0:54]
15. Farewell - Descent Into Madness [8:10]
http://www.mediafire.com/?d3newyitnzz
CD2:
01. The Changing Seasons [1:37]
02. Wild Horses [1:45]
03. Tristan's Return [2:32]
04. Goodbyes [3:08]
05. The Quiet Heart [1:09]
06. The Wedding [3:03]
07. Recollections of Samuel [2:01]
08. Isabel's Murder [1:59]
09. You Have To Let It Go [1:05]
10. Prison Visitor [2:03]
11. Revenge [6:18]
12. A Moment Alone [1:05]
13. Alfred, Tristan, The Colonel, The Legend... [12:11]
http://www.mediafire.com/?fmnn2myby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