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 英雄中的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
《英雄》其中一个特色是片中几位主角所穿的服装只有五种颜色
蓝、绿、红、黑、白五色
导演将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故事
例如红色代表激情、嫉妒;蓝色代表浪漫;绿色代表回忆;黑色代表神秘;白色代表真实世界
❷ 《拉片放映室 》第十八集:电影中的色彩基调
《拉片放映室》第18集--电影里的色彩基调
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光映放映室!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电影!
色彩在电影中能够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情绪和情感上感染观众。同时,可以唤起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各种联想,特定的色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即用一定的色彩来阴喻、象征某种理性的观念和含义。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的名单》影片以灰白、黯淡作为基调,构成一种苍凉、森严和缺乏生气的时代感,与影片的表现内容和恐怖的气氛丝丝入扣。色彩在这里已成为一种恶的对抗,一种善的力量。
电影中的色彩基调,是一部影片色彩构成的总倾向,也是一种色彩或几种相近的色彩所构成的主导色调。它使全片在色彩视觉上、感觉上、呈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色彩基调效果。
色调,是导演在开拍前必须确定的视觉语言形式之一。那么,这对于摄影师、美术师来说,则意味着色调不是一种画面色彩形式效果,而是场景中众多色彩关系的总和。实际上,在创作中影片色彩基调就是影片色彩色调,只是在表达时,用法不同而已。
色彩基调 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五颜六色的不同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于某一种色彩之下,那么那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电影《红高粱》是血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深红的,《大阅兵》的草绿的,《黄土地》是土黄的。色彩基调与影片所要表达的哲理主题达到了很好的契合。
基调、色调的艺术处理,在全片和某一场景中,可以是不同的色彩形式。在影片中要形成不同的色彩风格,就要有一种总体构成关系。 没有色彩倾向,全片就没有基调,就没有色调关系。
而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的《蓝》、《白》、《红》三部曲则是提到色彩基调时绕不开的经典话题,蓝白红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代表着法国的国家格言,蓝色代表自由、白色代表平等、红色代表博爱。关于《红白蓝》,刘小枫写过一篇文章《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选自〈沉重的肉身〉)。他说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叙事,“用对个体命运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人道德感觉。” 基斯洛夫斯基持有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的世界观,却用电影镜头对个体生命耐心注视。人遇到精神困境时有挣扎,也会发展出自己的解决之道。只不过有人追求心灵自由,有人自虐般地报复,有人因获得救赎。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斯洛夫斯基的天鹅之歌。制作三部曲时,基斯洛夫斯基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经历。这部读来不时让人感动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回忆,谈到好多生活伦理问题。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的艺术家历来就不多,如今更少,多的是肥皂泡的煽情。基斯洛夫斯基很幽默,也很有智慧。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难得的是,他令人产生莫名的感动。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带有各种寓意的色调:冷漠的黄色调、纯情的红色调、沉静的蓝色调。这些都还是作品中的形式色调。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种质料性的色调——作品中的思想带有的神秘主义的、悠悠怆情般的深紫色,正是这种只能用灵魂感觉的色调触碰到我生命和思想的敏感部位。
马修·利巴提克 (代表作品:《珍爱源泉》,《局内人》,《黑天鹅》,《梦之安魂曲》):
有些时候,导演位于色彩基调的源头。色彩基调完全遵循了我们的意愿。
《珍爱源泉》色彩基调是一种很微妙的从视觉上强化影片情感的方式,它能够唤起观众本能的反应。明白色彩的基本构成,明白什么是暖色、什么是冷色,以及观众对这些色彩会有怎样的反应,这对于以某种特定的色彩基调来传递信息是最基本的。电影摄影师的工作是用视觉的方式阐释电影剧本,并且通过色彩、光线、镜头、角度以及运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但对这部电影的加以预想并开始同摄影师的合作,则是导演的工作。也许应该早在电影的前期筹备阶段就开始进行关于电影脚本的解释、关于影片的色彩基调以及影片风貌的对话交流。重要的是导演和摄影师都得理解这个故事的主题元素,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和光线来强化它。
色彩基调是在对导演有所了解之后最先谈到的话题。摄影师的主要职责是要与总美术师、服装设计师、置景人员讨论他们如何看待这部电影。当我和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合作的时候,总是先讨论有关色彩基调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一种元素。当我们走进《梦之安魂曲》时,我们是那么喜欢对黑白影片《死亡密码》的感觉,我们决定在所能控制的每一环节上控制色彩基调。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认真对待影像,使其井井有条。一旦达伦把色彩基调设定好了,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实现它的效果——与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一道——坚持这个选择。在影片《珍爱源泉》中,主色调是金色,代表玛雅人:一种愚钝的金色、虚假的真理,还有白色,代表着道德和真理。在影片《梦之安魂曲》中,在夏天、秋天、冬天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光的颜色划定了这些时间段落的气氛。
哈里斯·塞维德斯 (代表作品:《美国黑帮》《大象》《心理游戏》)
在《美国黑帮》中,我就担心色彩饱和度的整体降低对影片来说会显得太过,太风格化。设计色彩基调比视觉参考更进一步。后者只是为导演、摄影师、总美术师提供了一个起点、一种手段,以此来交流彼此对于影片未来风貌的想象。而色彩基调则是为在银幕上放映而创造出来的影片的实际视觉特征。某些影片要一种有颗粒感的、不饱和的色彩基调,另一些则要有一种漂亮的、饱和的色彩基调,还有影片是单一色调的,再有些是暗棕色开始时,色彩基调是作为一种对剧本的直接的视觉诠释,使剧本中的故事在电影中成为现实。在后来,它自身扮演了一个微妙的角色。它可以传达一种情绪或感觉,甚至在电影结束之后,这种情绪或感觉还会久久萦绕在观众心中。
早在前期筹备阶段,有时甚至早在摄影师没有介入这个项目之前,总美术师和导演就开始讨论影片色彩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召开三方会议,讨论场景设计的风貌、服装的颜色,以及在胶片上如何实现这些色彩,还有就是这些色彩对于影片内在的情感会有什么影响。导演将清晰地对总美术师表达他自己关于影片色彩基调的想法,而美术设计师会将其他的理念转化成切实的布景和道具,并将材料的样本、涂料色彩的样本,以及综合的布景设计拿给他看。随后,电影摄影师介入,综合使用色彩控制技术来捕获故事的气氛或精髓,并且将其有效地记录到胶片上。如果有大量的特殊效果,还得做更多的测试。
罗杰·迪金斯 (代表作品:《朗读者》《革命之路》《老无所依》《坚不可摧》)
我在过去所拍的一些影片中,做过大量的试验。比如拍《逃狱三王》时,我就做了很多的尝试,因为我们开始想试着用光化学方法再现这部电影的风貌,结果碰了壁,后来我们就决定冒险用数字中间片技术来做,那就得做相当多的试验。在影片《缺席的人》中我也做了大量试验,因为我们想要那种黑白的影像风貌。在拍摄影片《神枪手之死》时,我和安德鲁·多米尼克也做了大量试验,因为他想要一种特殊的电影风貌,是那种渐晕的照片效果,他想要某些段落中边框的黑色成为一种暗红色,他想要在阴影部分引入色彩,并且他还想要赋予影像某种活力,使得它不像典型的光化学加工的产物,所以我们把光化学加工方法和数字处理方法混合起来,获得了他想要的一种风貌。到我开始拍摄影片时,已经做了二十种不同的镜头试验了,包括室内、室外和夜景的拍摄,然后我通过对拍摄和后期的操控来获得我们两人为这部影片选定的特殊风貌。
❸ 老电影里出现的白色物体是什么
老电影是用胶片拍摄的,放映时顺序显示一盘胶片,因为视觉暂留现象,因此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动的,你说的现象是胶片磨损造成的,如果众多胶片中有一张磨损了,在显示这张胶片的时候,你就会看到白色不规则阴影,由于下一张胶片没有磨损,当切换到下一张的时候,阴影就消失了,阴影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不会超过0.1秒(这是视觉暂留的底线),年代越久的就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就像光盘用的久了会出现马赛克一样。
❹ 电影《八佰》中的白马是什么意思
这匹马在影片中总是在奔跑,奔跑,奔跑。白色的身影和周围黑暗的环境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就像是会发光一样。这匹马也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人,即使身在多么“黑暗”的地狱,还是能保持自身的“白色”。
在四行仓库这个钢筋水泥的建筑中,竟然意外发现了一匹白马,全身洁白,毛发光亮,鬃毛未曾修剪,自然垂下,而且,这匹马没有笼头缰绳之类的任何装饰和羁绊。
这是象征,是魔幻现实主义。你可以说,它象征着自由,追求,勇敢;你也可以说,它就是战士们的精神和心灵。
(4)电影里面白色代表什么扩展阅读:
《八佰》中的白马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出现: 刚开始白马被逃兵意外在四行仓库里发现,受到惊吓冲了出来,然后被小七月驯服。
第二次出现: 白马冲出了仓库,在日本军队密集的炮火下飞驰在战场上。小湖北从仓库的窗户看到了这匹马,他兴奋的叫小七月来看,小七月趴在窗户上,开心的告诉小湖北自己是怎么驯服它的。
第三次出现: 第三次是作为团座谢晋元的坐骑,和骑着黑马的日本指挥官会面,一黑一白,也表明了双方身份立场。通常白色代表着正义、善良,黑色则代表黑暗和灾难。
❺ 电影男主角穿白色,黑色,红色,蓝色,灰色衣服各代表是什么样的人详细的
通俗的说 黄色富贵 绿色环保 蓝色开阔 紫色神秘 白色圣洁 灰色干练 黑色冷酷
❻ 放电影时为什么用白色幕布
因为白色中含有任何颜色,这个知道吧,也就是说白色是各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他遇见什么颜色都会将这种颜色反射回去,(反射也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投影仪投到银幕上的各种颜色都被反射了回去,就被人眼给吸收的了,人间也就看见了,而用黑色的话(打个比方),黑色就好像是自身什么颜色也没有,所以它就见什么颜色就会把什么颜色给吸收掉,不向其他地方反射了,人眼也就看不到了,同理,如果用红色的话,他自身只含有红色,他也就不要红色了,把红色给反射回来;其他颜色他都要吸收掉,这样无论你往上投什么颜色,他都是红色,你可以做一个实验,找几个不同颜色的光源,颜色越纯越好,再找几个不同颜色的物体也是颜色越纯越好,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颜色被反射回来,物体不具有的颜色则被吸收,而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回来的颜色,这样你明白了吧?因为白色中暗含着任何颜色,什么颜色的光照到它身上都会被反射,所以就用它了,这样不会使颜色失真。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形容能让你理解,呵呵 虽然语言不是很好,但他就是这个理儿!
❼ 各种颜色在电影运用中代表的含义
红色代表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
橙色代表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贵、希望
绿色代表新鲜、平静、和平、柔和、安逸、青春
蓝色代表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紫色代表优雅、高贵、魅力、自傲
白色代表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
灰色代表忧郁、消极、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
黑色代表崇高、坚实、严肃、刚健、粗莽
红 色
具体—血液、夕阳、心脏、火焰
抽象—热情、危险、喜庆、反抗、爆发
橙 色
具体—橘子、晚霞、柳橙、秋叶
抽象—温情、快乐、炽热、积极、明朗
黄 色
具体—香蕉、黄金、黄菊、注意信号
抽象—明快、注意、光明、不安、野心
绿 色
具体—树叶、草木、公园、安全信号
抽象—和平、理想、希望、成长、安全
蓝 色
具体—海洋、蓝天、远山、湖海
抽象—沈静、忧郁、凉爽、理性、自由
紫 色
具体—葡萄、茄子、紫罗兰、紫菜
抽象—高贵、神秘、嫉妒、优雅、病态
白 色
具体—白雪、白纸、白云、护士
抽象—纯洁、朴素、神圣、虔诚、虚无
黑 色
具体—夜晚、墨、木炭、头发
抽象—死亡、邪恶、恐怖、严肃、孤独
红色 暖调 - 兴奋,幸运,小心,忠心,火热,洁净,感恩
橙色 暖调 - 自由,光亮,希望,富同情心,容易受感动,乐於助人,乐於牺牲奉献
黄色 暖调 - 温暖,光明,富有,稳健独立,自动自发,有正义感,完美主义者
绿色 冷调 - 健康,清新,幼细,生命,恩惠,盼望,培育.自然,和谐
蓝色 冷调 - 悲伤,冷漠,忍耐,自由,动感,活力
靛色 冷调 - 冷静,沉稳,聪明,敏感,锐利,识人能力强
紫色 冷调 - 豪华,美丽,忧心,平安,爱,悔改,谦卑,仰望,热情,热忱
黑色 暗调 - 死亡,罪行,恐怖,严重,严肃,苦难
白色 光调 - 纯洁,正直,光明,梦想,胜利,欢喜,能力
灰色 暗调 - 阴暗,悲哀,孤寂,不洁,沉默
❽ 秦汉时期,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其中白色代表什么
在秦汉时期衣服的颜色象征着不同的地位,其中白色在早期其实也是一种很高贵的颜色,除了天子以外其他的一些王公贵族和一些有身份的人都喜欢穿白色的服装,特别是对于女子来说,一袭白色的衣装在秦汉时期那都是男人梦想中的女神形象。
再后来白色就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不吉利的颜色,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白色成为了办丧事才会穿的衣服,平常如果把白色衣服传出来,其他人都是会避而远之的。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能够解决当时的经济困难,带头穿不用染色的白色衣服,但是呼应他的人并不多。到了晋朝的时候白色又成了凶兆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