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的最后是个开放的结局,导演宋川应该是故意不做交代1,设置了一层悬念留给观众。
女主最后的生与死其实反映的是观者的内心,你若心怀善良,那么女主就是没死,男主李卫把自己的吊坠送给了女主——无奈中带着一丝怜惜,而女主在短短的被动乡村激情之后继续自己在广州的漂泊;你若心境悲观,那么女主就是死了,所谓深山藏虎豹,凶戾的人性往往掩盖在平静的面容下,让凡夫俗子们看不清真容——反正死人不会说话,死尸往大山里一埋,没人会发现。
这两种推测都能解释得通,所以结局如何,全凭观者判断,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一样,比如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你说她是嘲讽呢?还是羞涩?
见仁见智罢了。
2. 电影巧巧中露过点吗
电影巧巧中有露过点,不过由于尺度大,被禁播了。
电影中巧巧被迫中断在广州打工,回到云南闭塞的小山村,回到农村的她过不惯农村单调、一潭死水的生活,一心想重返广州,去追寻自己精彩的人生而始终不得。
这反映当今很多出身农村、后长期在城市打工或者上学的年轻人,面对农村的想回回不去、想逃逃不开的矛盾情感。因为长期在城市打工或者上学,他们已经自我感觉熟悉并融入了城市的生活模式,上班、购物、娱乐、交际,每天都面对不同,每天都充满意外,丰富多彩而富有激情。
但是这种熟悉和融入却又像无根的浮萍,由于城市户籍的限制以及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当在他们在城市遇到住房、医疗、教育以及父母养老等问题时,自己农村人的身份又会暴露无遗,注定只能做城市的匆匆过客。
电影中的巧巧最后或者坐了那一班火车去了广州或者死在涵洞里面,这也许是解决这个矛盾情感的最终方法:直接做个坚定的二选一抉择,城市或者农村,或者让自己永远逃避做出选择。对于夹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人来说,面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矛盾,前进或者后退,始终是个问题,这个电影肯定可以引起更深的思考。
3. 电影《江湖儿女》观后感
看完电影,总忍不住叨叨几句,用文字来做个简单记录。
吸引我去看这部影片的,除了廖凡,就是徐峥。一直以来,喜欢廖凡身上那种独有的江湖气,喜欢徐峥身上那种自带的幽默感。导演贾樟柯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看到他的名字就会想起几年前看过的影片《山河故人》。
不管是《山河故人》,还是《江湖儿女》,贾科长的电影给人感觉总是特别接地气,代入感特别强。
贾樟柯把《江湖儿女》的故事背景依然放在故乡山西,人物对白依旧是山西方言。赵涛饰演巧巧,廖凡饰演郭斌。影片开始,有一个全景镜头,大同古城七零八落,矿区的矿工们面临着被改写的命运,这种改写既被动,又无奈。
《江湖儿女》中郭斌是大同本土的黑帮头目,巧巧是她的女友。同样的江湖故事,同样的黑帮,贾樟柯电影中的黑帮和港台影片中的黑帮相比,好比小乡村与大都市。贾科长的江湖不是传奇式的,没有那么多帮派之间的争斗血拼,也没有那么多的血雨腥风。它是日常的,生活化的,是你来我往的乡土味极浓的人情世道。小麻将馆,不大的歌舞厅,既是郭斌的地盘,也是他的江湖。
记得影片中三哥对郭斌说:“我现在只爱两个东西,一个是《动物世界》,一个是国标舞。你看《动物世界》里的狮子,老虎,蚂蚁,吃喝斗都跟人一样。”没隔几天,三哥被小混混杀害。在三哥的葬礼上,音乐响起,国标再度跳起,只是三哥再也听不见,看不到。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郭斌和巧巧走到荒野,远处是火山。郭斌感叹道:“这鬼地方,成为炮灰也没人知道。”巧巧说:“你有枪还怕别人把你灭了。”郭斌说:“有枪的才死的快。”巧巧奉劝他把枪扔了:“坏人不来找你,警察先来找你了。”郭斌不屑:“咱们这种人,迟早会被干掉。”巧巧问:“咱们是哪种人?”郭斌回道:“江湖上的人。”巧巧道:“我不是江湖上的人。”郭斌旋即把枪递给巧巧,巧巧接过,握在手上。郭斌对她说:“现在你就是江湖上的人了。”巧巧满不在乎:“我看你是录像看多了,哪有什么江湖,又不是解放前,旧社会。”郭斌思忖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最终是年轻人的道场,年轻人的江湖。道上的人喜欢称头目为某哥。一次,斌哥和一帮小混混混战时,小混混仗着人多势众,打得斌哥满头是血,毫无反抗之力。巧巧情急之下掏出包中手枪,跑下车,拿起枪,对着城市上空连放两枪。混混们顿时被震住了,巧巧却因非法持有枪支被判刑五年。这五年牢巧巧是为斌哥坐的,出狱时,斌哥却没有去接她。她打电话联系不上他。几经周折,他们在奉节相见。斌哥对巧巧说:“我不是江湖上的人。”巧巧说:“我现在是跑江湖的人,一路跑过来看你。”五年时间,物是人非。一切早已回不去了。
后来,巧巧回到大同,开了一间麻将馆。而斌哥,喝酒导致脑出血,下身瘫痪,坐在轮椅上,满脸沧桑,如同一个废人。他打电话给巧巧,让巧巧来车站接他。他知道,只有巧巧不会嘲笑他,也只有巧巧会接纳他,帮助他。
影片末尾,巧巧推着斌哥出门。斌问她:“你恨不恨我?”巧巧说:“对你无情了,也就不恨了。”斌问:“无情了,那你干甚收留我?”她哽咽道:“江湖上不就是讲个义字,你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了,你不懂。”
原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共度余生,谁知郭斌却留下几百块钱,离开了巧巧。一同离开的,还有他残留的一丝尊严。
偌大的影厅,只有五个人坐在那里观看。买票之前看影评,差评很多,评分也只有7.7分。有人说,这个片子真烂,看完后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白白浪费了几十块钱。也有人说,贾科长的《江湖儿女》,是一个逝去的时代的挽歌。有人说影片拍的太过跳跃,有人说影片道出了“男人无情,女人有义”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个人认为,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部影片都会有不足之处,带给你正能量也罢,负能量也罢,让你笑也罢,哭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从这些影片中汲取养分。
贾科长执导电影就是这样,懂的人自会懂,不懂的人不需要懂。《山河故人》如此,《江湖儿女》也如此。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当懂得珍惜以后会来
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
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4. 美食大冒险巧巧吹笛子是哪个歌的mv里的
01 - Morning Routine\r\n02 - Meet Tulio\r\n03 - Great Big Momma Bird\r\n04 - Paradise Concer\r\n05 - Bagged And Missing\r\n06 - Locked Up\r\n07 - Chained Chase\r\n08 - Bedtime Flyers\r\n09 - Idiot Glider\r\n10 - Juicy Little Mango\r\n11 - Umbrellas Of Rio\r\n12 - Motorbike\r\n13 - Bird Fight\r\n14 - Birds Moved\r\n15 - Heimlich\r\n16 - Birdnapped\r\n17 - Rio Airport\r\n18 - Flying\r\n19 - Market Forro\r\n以上是里约的背景音乐\r\n01-Real In Rio\r\n02-Let Me Take You To Rio\r\n03-Mas Que Nada\r\n04-Hot Wings (I Wanna Party)\r\n05-Pretty Bird\r\n06-Fly Love\r\n07-Telling The World\r\n08-Funky Monkey\r\n09-Take You To Rio\r\n10-Balanco Carioca\r\n11-Sapo Cai\r\n12-Samba De Orly\r\n\r\n以上是里约的歌曲(歌曲里02和09是两个不同版本)\r\n这些歌可以在电驴上下载,如果有困难,LZ你可以和我说一声
5. 巧巧电影巧巧最后的结局
《巧巧》电影最后的结局是李卫把巧巧留在了火车的山洞里。当最后一辆货车从山洞呼啸而过,李卫在从山坡上扔掉了自己为巧巧娘家准备的礼物,影片也到此结束。该影片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电影,着眼于转型期的农村男女青年的心理、爱情、性、金钱等等展开。
剧情简介:
巧巧在广州打工有些年头了,总是失望大于希望。这一年,在父母的催促下,她终于回到云南农村的老家。当她面对当下的中国乡村,记忆似乎变得更加遥远。
在这里,她必须面对一个性无能的父亲和一个以小本生意努力维持生计的母亲。村里人和巧巧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感,总是对巧巧在外面的工作进行无端的猜疑。
在曾经的家乡,巧巧更像是一个外来的访客,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和落寞,总希望能早日再回到熟悉的城市。但又是在这里,巧巧遇到了再次点燃她外出梦想的广东理发师大川,和热烈追求她的、以富二代自居的混混青年李卫。在焦灼的现实面前,巧巧只得把返回城市的计划一拖再拖。
电影影评:
像电影中巧巧说的“我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无限的无奈和现实的撕裂,这让我们停下来思考,是什么时候我们的感情变成了一种交易,是哪个年份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混乱,是什么东西使我们根本找不到生我养我的那块土地。
6. 巧巧电影有一段光着拍的吗
有。《巧巧》是宋川导演的一部剧情电影,2017年2月10日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巧巧是一部禁播电影,由于有一段光着拍的剧情,画面尺度比较大,导致禁播了。
7. 南吉巧巧电影今夕何夕为什么没有上映
一是电影审查没有通过,需要修改。
二是没有合适的档期,黄金档期一直没有排上。
电影巧巧因尺度大禁止国内上映,章宇的表演让人“无法直视”
8. 《江湖儿女》中有哪些令你回味的细节
《江湖儿女》让我回味的细节是贾樟柯电影的时代感。
可以说,贾樟柯总是带给我们惊奇的新意,希望他未来的作品不让我们失望。
9. 巧巧电影说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巧巧》主要讲述了在广州打工的巧巧无奈下回到了云南农村的老家,由于在广州待过几年,所以巧巧刚回去的一段时间里她感觉到自己没能适应好农村的生活。
以贴近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一部电影,是很多商业导演不敢也不愿意拍的。在我看来,抛开票房来说的话《巧巧》绝对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电影截图《巧巧》是一部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电影,片中所有对白都是云南方言。
而且还没有字幕,这不免就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没有字幕就不能理解电影的中心思想,所有对白都只能靠猜,要想心平气和看完全片,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电影截图《巧巧》的命名来自于片中的女主角“巧巧”。
讲述的是从广州回到农村老家的巧巧,整体无所事事,穿着时髦,打扮妖艳的在镇上闲逛,引得镇上很多人对她闲言碎语,让巧巧和镇上的人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这时,巧巧遇到了给自家小店送酒的混混青年李卫。
在焦灼的现实面前,巧巧只能把回广州做生意的计划一拖再拖。因为家里贫穷,巧巧母亲无法满足她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的本钱,巧巧就只能委曲求全,她知道李卫喜欢她,就干脆以结婚为借口,向李卫要了二万块钱的彩礼。
再说,李卫家是卖假酒的,家庭条件在镇上算是数一数二的,这样也能让自己过得好一些。电影截图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制作团队。首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部片子很少有移动的镜头,基本都是固定摄像机位。
在看电影的时候对眼睛没有更多的伤害;其次就是色调,这种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没有在制作后期给电影润色,虽然在画质上稍微有一些欠遗憾,但这样却恰好更加写实,电影本身就是关于农村和农村女孩的故事。
完全没必要弄出绚丽场景和车水马龙的繁华。电影截图章宇的加盟无疑给电影本身增加了浓厚的现实感,原本章宇接拍的就是一些小成本电影,但他只挑自己喜欢的角色,首先就是要求真实,这也是和他本人相互辉映的地方。
10. 《巧巧》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巧巧》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女巧巧回乡下之后与同样打工回来的李威形成了事实婚姻,而镇上的理发师绿了李威。
女主巧巧在父母催促下,回到家乡云南的一农村,在广州务工已久的巧巧,在思想上已与这个乡村有些格格不入了,绝对自己更像一个外来的访客,想重回广州,但被家乡的人、情所牵绊,在这里遇到追求她的混混青年李卫,也碰上了广东理发师大川,就这样开展了一段巧巧回乡的故事。
《巧巧》电影的寓意:
影片有些象征寓意,富二代李卫可能更像农村,却满足女主物质需求,是一种现实;而广东理发师则是理想,是年轻时,我们想出去闯一闯的理想和寄托。
女主巧巧就像新一代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青年一样,追求了闯荡北上广深的梦想,却不得向现实低头,回到家乡。影片洞察外出务工青年回到家乡的思想和价值观的隔阂,表现青年人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