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放牛班的春天是用什么胶片拍的
电影胶片。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热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贰』 关于挑选古典音乐CD的问题 谢谢
如果你爱上了古典音乐,想较为系统地购买一批CD收藏及欣赏,如何入手才是捷径呢?如今是商品空前丰富、供大于求的时代,跑进唱片行,只见各种牌号、各种价格的古典音乐CD琳琅满目,令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如果瞎买一气,很可能将来后悔。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向刚开始收集古典音乐的朋友们做如下建议:
第一步,着手建立基础曲目CD库
不要单凭杂志书刊的零碎推荐无系统地乱买一气。所谓基础曲目,也就是历来最受欢迎、音乐厅演出次数最多、灌录CD次数也最多的那些经典曲目,如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的交响曲、4大小提琴协奏曲、10大钢琴协奏曲、歌剧“茶花女”、“卡门”,等等等等。这些最经典的曲目还是喜欢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必备的,即使你现在觉得不喜欢某位作曲家,但他最伟大的作品还是应该收藏的。即使您觉得没必要收藏,很有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心智的成熟,你终究还是会爱上他!
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不要盲目的轻易购买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作品,尤其是在你并不熟悉这个作品的作者,指挥及演奏的情况下,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你买来就会发现其实它根本就不适合你,而且更惨的是它丝毫没有收藏的价值。
建立基础曲目库时,我的建议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买大牌唱片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或者拿索斯的CD,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覆盖面。曲目最好全面地覆盖巴洛克、文艺复兴,古典过渡时期、晚期浪漫派时期、民族乐派,经典歌剧等等古典音乐的各个发展时期的各种风格。
所谓“廉价双片系列”,是指大牌唱片公司推出的廉价系列CD,如德国唱片(DG)的双子星系列、荷兰菲利浦公司的DUO系列、小天使系列等。这些系列的CD都是一套两张,只卖一张正版CD的价钱,它们之所以便宜,一是因为里面的录音都是已出版过的老版本,版权费相对较低,所以厂商的利润比较容易满足;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家知道,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不同,往往老是录音反而比新近的更精彩。特别是一些经过时间考验被证明是优秀的经典版本,出现在“廉价双片系列”中时,尤其值得购买收藏,比化大钱买新近的录音合算得多。
前面提到的各个大牌唱片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大致来说水准都是很高的,指挥家、演奏家和乐队也大多为名家,保险系数很高,说得再详细一些的话,DG的特色是德、奥作曲家的曲目,而且它的演绎几乎都是德、奥学派的演奏家、指挥家和乐队,但总的来说DG的录音素质不算超群。荷兰菲利浦的DUO系列录音水准超卓,音色精美、气氛亲密,最精彩的要算小编制的室内乐,几乎张张都够得上精品。室内乐爱好者应该多关注DUO系列。DECCA的特长是大场面的音乐以及歌剧,其60年代的录音有音效杰出而闻名,喜欢大型交响乐和歌剧的朋友可以把注意力多放在Double Decca上。EMI的录音效果比较中庸,多半是温暖厚实的风格,Forte系列里宝贝很多,演绎、曲目都比较经典,虽然价格比其他公司的“廉价双片系列”贵一些,但还是物有所值。
最廉价的拿索斯CD要专门说说
许多乐迷、特别是部分资深乐迷对拿索斯CD一向存在某种偏见,认为演奏家和乐团都没有什么名气,录音也参差不齐,还不如买大牌公司的廉价双片。我也同意这些顾虑不无道理,但总的来说,拿索斯近年来的录音地素质是越来越好了,凡是1992年后制作的较新的录音,水准许基本可以放心,很少败数,尤其是小编制的作品,精品不少,大编制的大型交响音乐相对来说稍差一些,但也有不少成功之作,可以参考英国权威性的《企鹅唱片指南》里的评价,凡被评为三星级的,一般都不会失望。
至于演奏家,大家要知道,拿索斯CD之所以便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依靠尚未出名,但水准优良的演奏家和乐团。他们的要价比大牌明星低得多,但很多时候艺术水准并不在大腕之下。很多崇拜大腕明星的乐迷只听大腕的表演,还没有听,明星效应已经先入为主地对他做了“大师的演奏一定精彩”的心理暗示,结果即使大师发挥得不好,他也会肓目叫好。如果撇开心理暗示,不带任何偏见地去听一些拿索斯CD的精彩演绎,我们应当承认,拿索斯里确实有不少好东西!
买拿索斯CD系列前一定要搞一本拿索斯的CD目录,因为里面很详细地注明了每张CD获得的评价和奖项。这些信息是选择购片的重要指南和参考。毕竟在精品为主的群体范围之内也会存在着一些不为人所爽之处。
建立基本曲目库时,还要特别当心那些包装很花哨历数万千精品于一身的所谓“精选集” (Best of XXXX)。不是说这种“精选集”不能买,而是要注意鉴别。很多精选集CD里的曲子确实很经典,但它是把每部作品里抽取一小段,如一个乐章,有的甚至一个乐章也不全,拼揍成一张曲目似乎很多、似乎内容很丰富的大杂烩。这种断章取义式的“精选集”我不建议买,因为几乎可以肯定你将来会后悔、会把它丢在一边。即使有自己很喜欢的曲子,为了那一俩首曲子来花一大笔资金也是投资过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得不偿失。
古典音乐的欣赏是讲究完整性的,把每部作品里抽出一段(往往是最好听的一段)拼凑在一起,初看好像很浓缩,很适合“初听者”,但初听者肯定是要成长的,肯定是要成熟起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对古典音乐不求甚解的初级阶段上。一旦初听者成熟起来,他就必然要知道作品的完整全貌,必然要听整部作品。那时,这些七拼八凑的“精选集”就失去了价值,只能被打入冷宫了,岂不浪费很得?倒不如一开始就买比较完整的“精选集”,这样,这张CD将来还是有价值,还是有欣赏的机会。
所以我推荐大家购买的,是那些收集完整曲目的“精选集”。菲利浦DUO系列这点做得很好,里面有很多Best of XXXX的CD收的都是完整的作品,而且选曲非常精密,反映出唱片制作人的水准,值得称许。
第二步,也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缩小范围。
在古典音乐的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大家知道,在建立基本曲目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接触到古典音乐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很多作曲家的东西,同时也会对很多一流的乐队、指挥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有所了解。只要做个有心人,听的同时作些心得记录,并参考一些介绍音乐家和音乐史的辅助书籍读物,不必是很艰深的专业读物,只要浅显的入门书籍即可,就会在建立基本曲目库的过程中逐渐熟悉各位作曲家作品的特色,以及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奏特色,以便从中选择你所喜欢的作品及演绎,避免你所不喜爱的。一本笔者十分推荐的经典读物是已故的杨民望编著的《世界名曲欣赏》 (上海音乐出牌社)。
慢慢地,你就会把古典音乐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线条串起来:从洋溢着勃勃生机的复调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巴洛克时期(巴赫、亨德尔),到淳朴典雅的早期古典时期(海顿、莫扎特),到开辟出一个新天地的乐圣贝多芬,再到优美清新的早期浪漫派全盛时期(舒曼、李斯特),发展到19世纪末的铺张绚丽的晚期浪漫派(瓦格纳、布鲁克纳和马勒)与回复古典风格的勃拉姆斯之间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你不可能喜欢所有这些,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从中找到最合乎自己性格的那一部分。这样,以后的购片和欣赏就可以大大缩小范围。
慢慢地,你还会知道,乐团的风格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德国乐团的风格是厚重、沉稳、大气,善于表现德、奥经典曲目,法国乐团和意大利乐团风格比较散漫自由一些,或者说“浪漫”一些,美国乐团豪放粗犷,偏向热烈外向,不如欧洲顶尖乐团细腻、讲究音色(但也有例外如波士顿交响乐团)。慢慢地,你还会分辨海菲茨、斯特恩、格鲁米欧等小提琴大师音色和演绎差别,鱼宾斯担、里赫特、塞尔金、肯普夫、布伦德尔们的钢琴艺术的不同……。
虽说欣赏古典音乐是欣赏作品本身,从道理上讲演奏家应该是次要的,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演奏家的魅力历来一直是吸引乐迷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乐迷们、特别是有经验的资深乐迷们,不仅要听作品,还对演奏家特别地讲究。近年来,一些世界知名的演奏家纷纷来国内演出,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音乐厅,已留下了帕尔曼、朱克曼、斯特恩、穆特、郑京和、夏利、迪图瓦等指挥名家的足迹。当这些大牌演奏明星来访举办音乐会时,你说是冲着演奏曲目而去听的乐迷多,还是冲着演奏家而去的乐迷多呢?
随着对音乐演奏家熟悉程度的渐渐提高,你还会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一乐团、一个指挥家、一个小提琴家是全能的,能完善地表现所有的古典音乐。每个音乐家、每支乐团都有自己的特长——鲁宾斯担弹奏的肖邦远比他的贝多芬有魅力、海菲茨拉浪漫派时期的作品好于他拉古典乐派、欣赏傅聪的钢琴艺术基本上只能听莫扎特和肖邦、美国作曲家的作品最好还是听美国乐队演奏……等等。知道了这些,你在挑选同一曲目的不同演绎版本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找出演绎较好的版本。当然,诸如《企鹅CD指南》之类的读物在这个方面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第三步,也就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有目的性地选购“由你所喜爱的演奏家表演的你所喜爱的作曲家的作品”。
到了这时,购买CD应该已经成为一种方向性很明确的行为,不再像第一步“建立基本曲目库”时那么盲目。因为你对古典音乐作品、古典音乐演奏家都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合乎自己口味、什么不合自己胃口,也知道谁适合演奏谁的作品。就以我自己为例,小提琴家中,我特别喜欢海菲茨、米尔斯坦、格鲁米欧等几位早已作古的前辈大师,所以就有选择性地买他们各自最擅长的曲目——如海菲茨演绎的勃拉姆斯、维尼亚夫斯基、格拉祖诺夫、格鲁米欧拉的莫扎特、巴赫、贝多芬、米尔斯担表演的古典乐派作品等等。
注意一点,我不推荐买某位演奏家的“海菲茨全集”、菲利浦出品的“格鲁米欧全集”等,除非你钱多得用不掉,或者对某位演奏家的已达到狂热的程度。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位演奏家是全能的,全集录音中必然只有一部分精彩的演绎,必然包括一些“鸡肋”。
最后希望初入古典音乐殿堂大门的朋友们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在购买唱片的时候能够少走弯路,祝大家永浴在古典音乐的长河中!
『叁』 “在这老地方你虽然出现”是哪首歌的歌词
不是我们雅莉,欢迎听听雅莉的新专辑《前任女友》也很好听哟!
你说的这个是:歌曲《电影胶片》里的
歌手:爱乐团 专辑:天涯
当我看着你的靠近
靠近我的身边
我想对你说请你不要缠绵
在这老地方你虽然出现
『肆』 电影放映只是用一卷胶片,那声音什么怎么来的
声音也在电影胶片上,电影胶片,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
最早的有声电影只有1条光学声轨,立体声诞生后声轨变成2条。90年代随着数字音响的出现,胶片上的空余位置被好莱坞几个科技大佬依次霸占。索尼和杜比最先出手。
索尼占领了胶片两边(淡蓝色区域),放进了SDDS(索尼动感数字音响),一种索尼自家开发的7.1声道影院音响系统。杜比占领了一边齿孔间的方形区域,放进了像二维码一样的5.1声道的杜比数字音响系统。
(4)音乐电影胶片扩展阅读:
当代电影的录音方式包括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两种录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现在很多电影正是这么处理的。
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数字音乐的兴起,音效师不但能够让观众倾听日常生活里不可能亲耳听到的音响,甚至可以为影片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别是在科幻片、灾难片等电影中,数字技术不仅仅用在画面上,也用在了声音上。
『伍』 爱乐团的详细资料
主唱:胡霖 英文名:Ering 出生地:苏州 生日:7月25日 身高:168cm 体重:49kg 星座:狮子座 最爱的颜色:金色,橙色,紫色 最爱的书籍:二月河的清帝系列 最尴尬的事情: 最初把公司当成骗子公司 最想要的礼物:全世界所有最顶级的乐器 最喜欢的音乐类型:金属 R&B 个人经历: 1998年参加CCTV4中秋晚会 2001年担任<诺基亚>苏州地区形象代言人 2005年,江苏省音乐舞蹈艺术节_优秀演唱奖 2005年作为无锡市中日友好关系大使访问日本 2006年演唱歌曲《韵动中国》 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第三届 全国体育大会会歌 从艺经历: 无锡市歌舞团独唱演员六年 2006年加入爱乐团 担任主唱 参与创作专辑<放开>,并担任歌曲的词作者 中文名:王超(爱乐团吉他手兼制作人) 生日:4月27号 身高:178CM 星座:金牛座 最喜欢的歌手:Bono、Robin Williams 最喜欢的电影:《美国往事》 最喜欢的一本书:《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获奖经历:2001年2月,代表中国参加由YAMAHA和亚洲音乐联合会,柏斯乐器,联和主办的亚洲现代音乐大赛曼谷总决赛,被评为2001亚洲最佳吉他手称号。 2.唱片制作 2003参与录制专辑作品和单曲: 陈琳2003《不想骗自己》;杨坤2002《无所谓》;谢小东《心太黑》;李泉最新专辑;中国辣妹《爱情DJ》等。毛阿敏﹑张咪﹑朱桦﹑周鹏,胡彦斌等歌手的MTV单曲和影视主题歌的编曲及吉他演奏;2003年为央视中秋晚会赴港台晚会歌星大联唱编曲. 3.影视音乐制作 2002年为电影《寻枪》创作了片中所有的音乐及全部吉他演奏。该片原声音乐被大学生电影节,第3届华语电影节评为最受观众喜欢的电影音乐。后又当任《哥哥树》《最后的棚户人家》等影视剧的音乐制作人. 4广告音乐制作 光明洗手液,中国电信,光辉油漆,锋豪眼镜,摩托罗拉手机广告等. 现任爱乐团音乐制作人及吉它手,于2005年5月发行第一张专辑《天涯》2006年11月发行第二张专辑《放开》. 爱乐团2005年成绩 2005年5月: 爱乐团发行首张唱片《天涯》; 爱乐团处女大碟主打单曲《天涯》获得一搜网热搜歌曲排行榜3周冠军; 2005年7月: 爱乐团处女大碟主打单曲《天涯》登鼎中国歌曲排行榜冠军,成为2005年唯一新人冠军; 爱乐团处女大碟主打单曲《天涯》获得亚太榜冠军; 爱乐团处女大碟主打单曲《天涯》获得中国歌曲总评榜亚军; 爱乐团处女大碟主打单曲《天涯》获得MTV台光荣榜季军; 2005年8月: 爱乐团与台湾飞儿乐团被媒体并称为“南飞北爱”,这一概念迅速传遍华语乐坛; 2005年9月: 爱乐团第二首单曲《秋天的童话》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季军; 爱乐团第三首单曲《电影胶片》获得MTV台光荣榜第五名; 爱乐团在北京第五大道俱乐部为北京顺义儿童村服刑人员子女捐款壹万圆及义演; 2005年10月: 爱乐团被香港某著名艺人评估发展价值的公司评为内地2005年最具商业价值的新人王; 爱乐团首张专辑《天涯》上市5个月,通过发行公司通报的销售数字已经超过50万张,成为2005年唱片销售量最高的内地乐坛新人; 2005年11月: 爱乐团首张国语大碟《天涯》荣获“亚太榜金奖”; 2005年12月: 爱乐团被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121联合行动计划委员会授予“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称号; 爱乐团2006年成绩 2006年4月: 爱乐团同名主打单曲《天涯》荣获中国歌曲排行榜“北京流行音乐典礼—2005年度十五大金曲奖”; 爱乐团首张唱片《天涯》正版销售50万张,成为名副其实的“唱片销量新人王”; 2006年5月: 爱乐团全新慈善单曲《拿出你的爱》全国宣传,受到各大演出商及发行公司的青睐; 2006年7月: 爱乐团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慈善单曲首唱会为一位患尿毒症的学生进行募捐; 爱乐团慈善单曲《拿出你的爱》获得亚太榜连续三周亚军的好成绩; 爱乐团慈善单曲《拿出你的爱》获中联榜冠军; 2006年11月: 爱乐团第二张全新大碟《放开》内地及海外同步发行; 2006年12月: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网络中文金曲榜冠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亚太榜冠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中国音乐联播榜冠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雪碧榜冠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百事音乐风云榜季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中国唱片销量排行榜亚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中国歌曲排行榜冠军; 爱乐团全新专辑主打《放开》全国210家重点电台排行榜同期冠军。 爱乐团《放开》12月15日同周杰伦《黄金甲》一起入选中国移动无线音乐首发。 爱乐团《放开》全国唱片销售断货。 2007年爱乐团被誉为“亚洲超人气团体” 2007年1月: 爱乐团凭借全新专辑主打《放开》获得雪碧榜年度颁奖典礼“年度最佳金曲奖”。 爱乐团凭借全新专辑主打单曲《放开》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北京流行音乐年度颁奖典礼” “年度最佳金曲奖”。 爱乐团凭借全新专辑主打单曲《放开》获得华语歌曲榜中榜年度颁奖典礼“年度最佳金曲奖”。 2007年4月: 爱乐团获得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年度颁奖典礼“年度最受欢迎乐队奖”。 2007年5月: 爱乐团在安徽省安庆市举行出道2年来的第一场大型专场演唱会——2007爱乐团安庆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 2007年6月: 爱乐团与华纳唱片合作,将海外的唱片发行及演艺经纪业务委托华纳唱片代理,并赶赴香港为正在海外热卖的《放开》海外版进行推广。走出进军国际乐坛的第一步。 爱乐团获得香港新城娱乐电台“国语力音乐排行榜”本周冠军。 2007年7月: 荣获香港新城娱乐电台“国语力音乐排行榜”年度颁奖典礼“亚洲最佳乐团大奖”。被海外媒体称为“亚洲超人气团体”。
『陆』 电影 音乐之声的简介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50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基本资料
【片名】The Sound of Music
【译名】音乐之声
【年代】1965
【国家】美国
【片长】174 Mins
【类别】音乐剧
【语言】英文/普通话
更多中文片名: 真善美 、仙乐飘飘处处闻
更多外文片名:
Novicia rebelde, La.....Argentina / Mexico / Peru
Mélodie bonheur, La.....Canada (French title) / France
Meine Lieder, meine Träume.....Austria / West Germany
Rodgers and Hammerstein's The Sound of Music.....UK (complete title) / USA (complete title)
A Muzsika hangja.....Hungary
A Noviça Rebelde.....Brazil
Helisev muusika.....Estonia
Música no Coração.....Portugal
Neseli günler.....Turkey (Turkish title)
Somriures i llàgrimes.....Spain (Catalan title)
Sonrisas y lágrimas.....Spain
Sound of music - Laulava Trappin perhe.....Finland
Tutti insieme appassionatamente.....Italy
导演:
罗伯特·怀斯 Robert Wise
编剧:
恩斯特·莱赫曼 Ernest Lehman ....(screenplay)
Howard Lindsay ....(book) &
Russel Crouse ....(book)
Maria von Trapp ....(book "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uncredited
主演:
朱丽·安德鲁斯 Julie Andrew s ....Maria 玛丽亚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Captain Georg von Trapp 乔治·冯·特拉普上校
埃琳诺·帕克 Eleanor Parker ....Baroness Elsa Schraeder 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
影片类型: 家庭 / 剧情 / 音乐 / 传记
片长:174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70毫米宽银幕电影
混音: 单声道 / 70 mm 6-Track / 立体声
制作成本:$8,2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Copyright ?MCMLXV by Argyle Enterprises, Inc.,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2 March 1959; LP30289)
拍摄日期: 1964年9月1日 -
摄影机: MCS 70 (Modern Cinema Systems) (aerial shots)
摄制格式: 65 mm
洗印格式: 8 mm (anamorphic) 、35 mm 、70 mm 、16 mm
胶片长度: 1060 m (8 mm prints)、4695 m (Sweden)
主要人物
冯·特拉普 (Georg Von Trapp)
玛丽亚 (Maria)
丽莎 (Liesl)
菲瑞克瑞 (Friedrich)
路易莎 (Louisa)
库特 (Kurt)
布姬塔 (Brigitta)
玛塔 (Marta)
葛特儿 (Gretl)
获奖记录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
剧情简介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 音乐之声剧照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女院长(Mother Abbess)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家庭教师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本段插曲:The Sound of Music(玛丽亚)、Maria(修女们))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Captain Georg Von Trapp)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家庭教师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教师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本段插曲:I Have Confidence(玛丽亚))
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缝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丽莎和罗夫)、My Favourite Things(玛丽亚)、Do-Re-Mi(玛丽亚和孩子们))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Uncle Max)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埃尔莎·施瑞德男爵夫人(Baroness Elsa Schraeder)。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妻子去世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上校为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本段插曲:The Sound of Music Reprise(孩子们、The Lonely Goatherd (玛丽亚和孩子们)、Edelweiss(上校和丽莎))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又译:兰德勒)”(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陷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本段插曲:So Long, Farewell(孩子们))
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院长告诉她要有骨气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她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院长)、My Favourite Things Reprise(孩子们)、Something Good(玛丽亚和上校)、Maria Reprise(修女们))
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连大女儿丽莎深爱的小伙子罗夫也成了纳粹。当他们赶回萨尔茨堡,发现到处已经是纳粹旗帜横行了。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茨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道。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的时候,被早就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于是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本段插曲: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玛丽亚和丽莎)、Do-Re-Mi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Edelweiss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So Long, Farewell Reprise(玛丽亚、上校和孩子们))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本段插曲:Climb Ev'ry Mountain Reprise(修女们))
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电影《音乐之声》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特拉普男爵生于1880年4月4日,扎 巨幅宣传画拉(Zara),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海军上校时,就被任命为U6潜艇的指挥。一战时,一艘法军潜艇被特拉普的潜艇击沉。1918年,国王约瑟夫一世提升他为海军少校。 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失去了海岸线,不再需要海军。特拉普上校不仅失去了职位,还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给他7个孩子照顾。
玛丽娅生于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约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养母,她们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进入了四年的国立师范学院。 玛丽娅原来是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是在大学期间,一位著名的神父开始给她布教,改变了玛丽娅的生活和信仰。 玛丽娅加入了萨尔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为一个修女。修道院决定让玛丽娅离开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一个患风湿热的女儿。
一年后,孩子们要求他们的父亲设法留住玛丽娅,他们甚至建议他应该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男爵回答说。于是孩子们自己去问玛丽娅。因为玛丽娅说,是,我喜欢他。他们订婚了。她再也没回修道院作修女,于1927年11月26日嫁给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两个女儿。
1935年,瓦兹内神父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使音乐成为他们一家的爱好。他们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纯美的歌声使他们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他们曾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此后他们被邀请做欧洲巡回演唱会。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特拉普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要留住尊严。他们离开了萨尔茨堡市郊的别墅和一切财产,前往美国。
1938年9月,他们到达纽约。途中第10个孩子出生了。瓦兹内神父也和他们同行到美国,在他的指导下,唱歌成了他们的职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渐渐扬名。 二战后,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特拉普家庭奥地利救济社,为祖国奥地利发送了无数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费尔蒙特的一个乡村里买了一个大农场,这儿和他们思念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风光相似。他们给他们的房子取名为“一颗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后院的家庭墓地里。 当他们结束了20多年、30多个国家的演唱生涯时,他们把他们的奥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场大火烧毁。他们立即决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设计很现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玛丽娅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边。
电影和音乐剧包含曲目
1.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 Maria 2:44
序曲和音乐之声/ 玛丽亚
2.Overture And Preludium (Dixit Dominus) / 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3:14
序曲(赞颂我主) / 管弦乐队与修女合唱团
3.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 / Nuns Chorus 2:01
晨祷和哈利路亚/ 修女合唱团
4.Maria / Nuns Chorus 3:16
玛丽亚/ 修女合唱团
5.I Have Confidence / Maria 3:26
信心/ 玛丽亚
6.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olf and Liesl 3:18
即将十七岁/ 罗夫和丽莎
7.My Favorite Things / Maria 2:18
我最喜爱的东西/ 玛丽亚
8.Do-Re-Mi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5:33
哆来咪/ 玛丽亚和孩子们
9.The Sound Of Music / The Children and the Captain 2:10
音乐之声/ 孩子们和上校
10.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3:10
孤独的牧羊人/ 玛丽亚和孩子们
11.So Long,Farewell / The children 2:54
晚安,再见/ 孩子们
12.Climb Every Mountain / Mother Abbess 2:16
攀越群山/ 院长
13.Something Good / Maria and the Captain 3:16
有些好事/ 玛丽亚和上校
14.Processional And Maria / Organ,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2:27
婚礼进行曲和玛丽亚/ 管风琴,管弦乐队和修女合唱团
15.Edelweiss / The Captain, Maria ,the Children and Chorus 1:50
雪绒花/ 上校、玛丽亚、孩子们和合唱队
16.Climb Evry Mountain(Reprise) / Chorus and Orchestra 1:21
攀越群山(重奏)/ 合唱队和管弦乐队
17.My Favorite Things/Salzburg Montage / Maria and Orchestra 4:22
我最喜爱的东西/萨尔斯堡组合/ 玛丽亚和管弦乐队
18.Edelweiss / The Captain and Liesl 2:17
雪绒花/上校和丽莎
19.The Grand Waltz / Orchestra 2:19
大华尔兹/ 管弦乐队
20.Laendler / Orchestra 2:34
兰德勒/ 管弦乐队
21.Processional Waltz / Orchestra 1:19
婚礼进行曲 华尔兹/ 管弦乐队
22.Climb Every Mountain/ Mother Abbess 2:37
攀越群山/ 院长
23.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 2:01
即将十七岁(重奏) / 玛丽亚和丽莎
24.Edelweiss( Reprise)/ The Captain,Maria,the Children and Chorus 2:01
雪绒花(重奏)/ 上校、玛丽亚、孩子们和合唱队
25.The Chase / The Orchestra 2:39
追捕/ 管弦乐队
26.Escape/ Climb Every Mountain(Reprise)/Finale/ Chorus 2:08
逃亡/攀越群山(重奏)/终曲/ 合唱队
『柒』 求一部好看的音乐动画电影,最好是歌剧
片名:《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
导演:詹姆斯·阿尔加JamesAlgar
盖坦·布里兹GaetanBrizzi
配音:
詹姆斯.艾尔.琼斯JamesEarlJones
昆西.琼斯QuincyJones
史蒂夫.马丁SteveMartin
制作发行:迪士尼影业
出品年份:1999年12月17日
官方网站:http://disney.go.com/disneypictures
作品背景:
《幻想曲2000》是迪士尼第3部经典动画《幻想曲》的续篇,透过最先进的科技,将经典音乐和动画艺术融为一体,当中包括七段全新迪士尼动画音乐电影片段以及一段载誉重温的《幻想曲》经典乐章《魔法师的学徒》。
梦幻王国之父沃尔特·迪士尼靠卡通起家,觉得可以将卡通由通俗文化提升到艺术的层次,实行雅俗共赏。当年的迪士尼占领外地土地的野心未如今日大,的确是个梦幻王国,沃尔特叔叔最大的野心仍是专注于卡通发展上。他提议将古典音乐结合卡通,在当年可说是非常激进大胆,而"沃尔特叔叔”最私人、最心爱的《幻想曲》便在1940年诞生了。
虽然《幻想曲》一映当年反应好坏参半,但时至六十年后的今日,《幻想曲》已成为迪士尼动画库中最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资产。而且为庆祝千禧年的来临,迪士尼便决定将"沃尔特叔叔”亲生的《幻想曲》修辑,再重新配乐,替这个亲生子洗干净衣裳,漂漂亮亮的迎接新世纪,同时亦加插新片段,证明与时代并进。不过,洗衣服的主意原来不及新衣好,《幻想曲》原本配合七段乐章的动画变成只剩一段,改头换面的《幻想曲2000》仍源用沃尔特叔叔将动画与古典音乐结合的思想,但破天荒以IMAX胶片制式制作,即以比传统35厘米大十倍的胶片制作,亦表现了动画科技进步。
《魔法师的学徒》其实是《幻想曲》的起源:在沃尔特叔叔计划之初,原只有米奇老鼠担大旗,奈何完成了的《魔》成本超支过高,沃尔特叔叔把心一横,加码制作多七段短片,组合成为《幻想曲》。
迪士尼在全球影响力甚巨,米奇老鼠成为有如可乐或麦当劳般家传户晓的商标,要庆祝《幻想曲》六十大寿,全球多个国家义不容辞,联合在千禧年元旦于各地IMAX剧场公映《幻想曲2000》。
曲目简解: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No.5)(命运)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雷斯庇基:罗马之松(PinesofRome)
《幻想曲2000》第二段则是雷斯庇基的“罗马之松”,此段的主角则是一群鲸鱼,这群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整体呈现出的画面十分优美,最后鲸鱼们甚至飞上青天,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in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ConcertoNo.2,Allegro,Opus102)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是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坚毅的锡兵》,讲述独腿的玩具锡兵和玩意芭蕾舞蹈家的爱情故事,结果稍有改动,迪斯尼的风格自然是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段落的人物迪斯尼则是采用电脑动画制作,再配合传统手绘的背景。
5.圣桑:动物狂欢节(CarnivaloftheAnimals)
“动物狂欢节”则是描述一群动作一致的红鹤,却因为其中一只红鹤迷上了玩溜溜球,使得整群红鹤步调大乱,这只红鹤玩起溜溜球的姿势十分滑稽,弄得水花四溅,同伴也跟着遭殃。
6.杜卡:《魔法师的学徒》(TheSorcerer'sApprentice)
“魔法师的学徒”则是《幻想曲1940》保留的段落,本片由迪斯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片中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睡着后甚至梦到自己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才发现淹没大水,结果搞的一团糟。
7.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
8.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FirebirdSuite)
《幻想曲2000》最后一个段落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片中无论是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或是火鸟翻飞燃烧整片天空,呈现的光影变化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为《幻想曲2000》画下绚烂的休止符。
『捌』 《嘻哈内蒙古》舒克的全部资料 我想知道!
姓名:舒克
职业;歌手 国籍:中国内蒙古 其他资料:暂无
歌手姓名:舒克 发行时间:2009.06.18 发行公司:SaKa Music(SKM) 专辑语种:国语 歌曲列表连播整张收藏这张专辑专辑介绍
★著名影视演员张秋芳女士特别推荐新世代音乐超人舒克首张唱作专辑《嘻哈内蒙古》;
★著名电影制片人陆国强先生特别推荐嘻哈新锐小子舒克首张唱作专辑《嘻哈内蒙古》;
★主打歌《嘻哈内蒙古》嘻哈锐舞版由迈克.杰克逊编舞老师:Link、贾斯汀御用编舞老师Kenny&Martin同盟舞艺好友Boojin独家玩美制造;
★副打歌音乐故事胶片电影《我很穷》邀请2009即将热映的电影《熊猫大侠》男主角刘桦在音乐录影带中饰演黑帮老大;
★专辑封套海报打歌服是由新锐国际大师亲自量身订做“黑绅士雅痞套装”;
★特邀内蒙古原住民马头琴乐手为主打歌《嘻哈内蒙古》独家配器彰显民族音乐真魅。
◎“嘻哈达人——舒克”首张唱作型男MiNi-CD《嘻哈内蒙古》;
◎来自外星系玩乐小音雄舒克独家秘制三首“非听不可飞行音乐利器”;
◎舒克变身“新乐星球-冰乐超人-音乐同班生”用声作业交出完美有料藏品;
◎SaKa Music斥巨资耗时两年三个月打造舒克首张精选MiNi影音专辑。
◎欧美嘻哈风混搭中国蒙古民族风 创世纪新乐路“玩美男声——舒克”;
◎首张DIY音乐MiNi-CD《嘻哈内蒙古》飙乘世界流行音乐溯源中国派;
◎舒克圈内好友 华语乐坛鬼手词人海雷 “海式词风”顺搭“呛嘻哈”;
◎华语乐坛制作新天团“玛利的坦克”全方位制造欧美范儿中国蒙古民族风《嘻哈内蒙古》;
◎新锐音乐人丁然混搭录制《嘻哈内蒙古》劲爆嘻哈桥段尽显音乐本能;
◎偶像天团HIT-5& A-One御用编舞老师Boojin全程制造《嘻哈内蒙古》舞派达人;
◎舒克全天候打歌宣传照由国内资深造型摄影师 刘飞 量身打造嘻哈潮人;
◎国际新唱片厂牌SaKa Music(SKM)【萨卡音乐】首位新人乐坛卡位战拉响警报。
●主打歌:世界音乐混搭风“新玩乐主义”《嘻哈内蒙古》
●副打歌:80后情酸告白“灰色励志小情歌”《我很穷》
●特别推荐:特别收录“舒克感谢宣言歌”《谢谢你们》
☆著名影视演员张秋芳女士特别推荐新世代音乐超人舒克
张秋芳,现为新力量影视公司CEO,从演员到作家再到商人,张秋芳再次挑战自己的快乐幸福尺度——寻找好声音,打造无国界沟通表达。2008年张秋芳在拍摄电影《气喘吁吁》的同时,斥巨资开辟了华语唱片界新鲜音乐厂牌SaKa Music(萨卡音乐),并密切打造首位唱作型全职艺人——舒克,日前正在拍摄电影《建国大业》的张秋芳女士仍在倾心关注舒克首张Mini-CD的进展,并首次公开表示“舒克是一位全方位艺人,在音乐方面有自己独创的音乐风格,同时在影视方面也具有优质的潜力,公司斥资投组唱片厂牌就是希望可以打造出这样的全方位艺人,对于舒克的未来,公司很看好!此次重磅打造,即希望他在音乐方面能极大发挥自己的潜质。”
☆著名电影制片人陆国强特别推荐嘻哈新锐小子舒克
冯小刚导演御用制片人陆国强表示“这样一个男声在花开百季的华语乐坛里不是最特别的却是最认真的,他喜欢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希望《嘻哈内蒙古》这张宣传唱片能给华语乐坛带来至新至热的音乐空气。”
◆80后金钱&感情相对论◆“反副为主”情歌励志主打《我很穷》
“没有Money”等于“没有爱情”等于“谁的心情”?
“没有Money”加上“没有爱情”等于“80后心情”!
爱情面前 金钱与感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而80后的男生&女生该如何清楚反省?
舒克首次以80后真实年龄身份替80后年轻人“撑腰”唱出挚诚感情励志小情歌《我很穷》。
♀80后唱作歌手舒克【以歌许愿】期望80后成就属于自己的【爱情梦想】
舒克情歌心愿“期望借助《我很穷》这首歌能够激励80后的年轻人努力工作,勇敢地为梦想而奋斗,也希望通过这首歌可以让80后女生用心去爱对方,不要拿金钱来衡量一份真爱的重量,年轻人,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冲劲,那个男生一定是最棒的。”
♀【百人新歌试听会】成就舒克首张唱作MiNi-CD
舒克首支励志情歌《我很穷》成为所属唱片经纪公司“投乐问路”预热歌,经纪公司许诺舒克如果《我很穷》这首预热单曲在“百人新歌试听会”上能够收到百分之八十“新歌陌生人”的“喜爱票选”,就会顺理成章重金打造舒克首张MiNi-CD,看来这次考验对于舒克是一次“痛并快乐着”新乐路体验,希望《我很穷》可以被一百位“新歌陌生人”热爱与接受,而最后的奇迹真的在“百人新歌试听会”中产生了,“喜爱票选”得到了90%“新歌陌生人”的投票。在这辛苦等待的半年之中舒克并没有因为结果如何而搁浅其他音乐计划,他一边创作新的音乐作品一边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而最后的结果是幸福的。
♀SaKa Music唱片重金打造《我很穷》【音乐电影MV】
《我很穷》“百人新歌试听会”不但赢得了MiNi-CD的开案计划并赢取了打造同名音乐短片电影《我很穷》MV的巨资制作机会。舒克经纪公司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美打造《我很穷》短片电影故事剧情&场景,并邀请到曾出演《疯狂的石头》而名声大振的刘桦扮演剧中“黑帮老大”将《我很穷》升级成为亚洲级头号“音乐故事短片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功夫》浓缩版)。
◆民族风升级国际主流音乐《嘻哈内蒙古》◆完美HIP-HOP民族新唱路
唱作全能音乐人 舒克 引爆新音乐风尚再造嘻哈民族风
词作者海雷 用心词作颠覆歌词新精神 完美协力舒克制造嘻哈民族风型歌词
制作天团“玛利的坦克”欧美嘻哈混搭蒙古民族风“创音乐新世纪”
♀舒克HIP-HOP新音乐精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舒克一直保持着的音乐信守,在《嘻哈内蒙古》这首标题主打歌中舒克把HIP-HOP与中国蒙族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HIP-HOP是舒克最擅长的音乐唱作方式,而籍贯地是中国内蒙古的他作为内蒙人这次用音乐来说话,用《嘻哈内蒙古》为国际友人介绍中国内蒙古与日俱增的新文化新风尚新魅力。
♀华语乐坛鬼手词人海雷【68小时顶力协作】
“第一次接手创作嘻哈民族风音乐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但要有民族风而且在词句方面还要突出国际风潮,这次协作舒克完成创作有点难度,不过越大的困难就是越大的挑战,相信这样的词作作品不但可以挑战自我而且可以推陈致新。”词作者海雷是舒克圈内好友,为了舒克首张MiNi影音专辑《嘻哈内蒙古》同名主打歌做了很多工作,并且查找了很多有关内蒙古的相关资料,一次又一次推翻写好的词作稿件,耗时68小时汇聚“舒克心想法”完成终极版《嘻哈内蒙古》。
♀制作天团“玛利的坦克”【制造欧美范儿蒙古民族风】
如果说欧美嘻哈音乐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潮,而蒙古民族风也是常听的事,那么这一次一定是音乐新鲜创新:欧美范儿+蒙古民族风,制作天团“玛利的坦克”完美操刀舒克首张MiNi-CD《嘻哈内蒙古》同名主打歌,将国际与民族接轨再生“音乐新响发”,将音乐无限扩大版图。
◆唱诗班感恩歌《谢谢你们》◆用音乐的方式说出深埋于心的“谢谢你们”
舒克用音乐的方式感谢父母、朋友、以及在音乐的路上帮助和支持自己的所有人
舒克心贴心唱作感恩系温馨暖情歌《谢谢你们》用心唱出一份关于“爱的故事”
♀新音乐军团鼎力制造关于梦与想的感恩地带
舒克音乐好友:毛亮&丁于&顾晓宇参与《谢谢你们》全程感恩制作,在这首歌中凝聚了舒克与他的音乐好友们相同的感恩情结,他们一起用音乐的方式来感恩着各自的感恩,他们一起用音乐的方式音乐着各自的梦想,在音乐的路上每个人都是结伴同行的好友,而正因为这样的年轻这样的执着这样的梦想这样的今天和明天,《谢谢你们》完整了关于梦与想的世界。
♀在爱的路上我要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一个歌手的成长历程中需要自我鼓励也需要朋友与家人们的理解和暖暖的支持,在舒克的音乐风行路上扮演各种角色的你我他,给予了舒克无形的音乐原动力,在挫折面前无惧风雨的舒克一路前行,因为他心中的那团热火有如温煦的阳光般在最需要的时刻出现暖化冰层,2009温暖人心的励志爱的宣言《谢谢你们》不仅仅是舒克一个人的感恩心情,同样是所有有爱的有感恩情结的人们最温暖的心声,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谢谢这个给予我们温暖的世界,谢谢曾帮助和鼓励过我们的每一个人。
♀在爱的路上谢谢一路上有你◆感谢宣言歌《谢谢你们》
在梦想的路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舒克的音乐梦经历九转九折才“熬”到了今天,曾经的他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放弃了很多很多常人无法放弃的,而使他不得不放弃的原因也出于一个很简单的答案,那就是“爱音乐”,视音乐为生活必需品的他,一个人只身走在音乐的路上忍受着内心和外界无形的压抑和压力。他也曾在一度心情低迷期时想过放弃,但是“放弃”这两字又能对得起谁呢?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他就在心里暗暗期许“一定要把音乐做得更好,一定要努力成就自己和父母对自己的梦想。”当初在面临音乐和生活的抉择问题上,父母毅然选择站在舒克这一方给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因为当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生活和梦想冲突而过得不快乐,所以让舒克选择音乐这条路,坚持快乐的梦想做一个快乐的人,而作为孩子的舒克则觉得面对父母无以感恩,只能用音乐的方式来将自己心里最直接、最简单、最真诚的感恩情结表达出来。舒克说“《谢谢你们》这首歌送给自己的父母,送给曾经感恩的岁月,送给自己和像自己一样有梦的人,送给昨天、今天和明天,送给一直以来支持和鼓励我的人们,因为没有你们也没有今天的舒克!”。
★《嘻哈内蒙古》特别收录
1、舒克以歌会友:《SK-Chill》(OP-song)
2、欧美派系HIP-HOP+内蒙古原味民族风:《嘻哈内蒙古》
3、80后恋曲标志新好男人励志情歌:《我很穷》
4、舒克以我为名感恩宣言:《谢谢你们》
5、DJ完美热力混音:《我很穷》(Remix)
6、卡拉OK贴身合音伴奏:《我很穷》
『玖』 如何用相机拍出电影胶片的效果
从电影中汲取了灵感。分析了人物的角色,故事,视觉方面,例如光线,构图和颜色,并将其用于图片中。拍摄时,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的英雄是谁,他的角色是什么,他在哪里以及在那儿做什么。
如果要用电影照片拍摄照片,则需要转向电影。但是摄影和电影不是一回事,因此,还应该分析喜欢的摄影师的作品。寻找世界上最好的导演,至少看几部电影。
『拾』 现在拍电影为什么还用胶片
罗大佑曾经说过,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珍惜音乐,因为音乐越来越容易得到和储存.现在的人们怎末会理解80年代听砖头录音机的那种兴奋感?又怎末能理解那时人们攒钱买卡带或者用空白卡带复制音乐的辛苦?
我想,胶片的使用也是这个道理.当很多家庭可以用极低的成本不停地拍生活录象时,当更多家庭(包括我在内)可以用很少的钱欣赏到D版电影时,也就是说,电影越来越容易得到时,人们对电影的感觉在消退,对电影人的尊重感也在消退.
这样,从事电影工作的人会明显感觉到失落,这也就是为啥很多导演会偏爱胶片的深层原因.
从技术角度看,在欣赏贾樟柯的电影时,我个人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因为使用数码摄像的成本较低,导演及摄影会下意识地增加长镜头和空镜头的数量,从而降低了影片的观赏效果。同时,数码摄像也会由于重排成本低而使演员忽视台词及表演的准确性的培养。
当然,数码摄象机最终还是会取代胶片的,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娱乐业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容易储藏和剪辑是数码摄象机的明显优势,但是,胶片电影的相应缺点正是其让人珍惜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