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黑天鹅里面的背景音乐

电影黑天鹅里面的背景音乐

发布时间:2023-01-08 05:56:38

1. 关于电影《黑天鹅》的一个背景音乐

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B%C4%D0%A1%CC%EC%B6%EC&lm=-1
柴可夫斯基名曲《四小天鹅舞曲》 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曲,该曲是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戏嬉漫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2. 求《黑天鹅》结尾片尾曲音乐及截图

10年年度十佳电影
一.十大佳片

1.《盗梦空间》(美国)诺兰的一小步,大片的一大步。

本片并非诺兰最出色、最复杂的电影,但绝对值得影迷、影评人和电影制作者为之思考——一个原本可能前卫、晦涩、充满实验性的题材,如何被演化成一部雅俗共赏、拍摄成本高达1.6亿美元的娱乐大片,创作者的自觉性和电影投资市场的包容性、绝非一日成功。本片的成功,出人意料的创意与明星阵容、重金打造的大场面相辅相成,后二者尤其不可或缺,否则又只能沦为影迷和影评人的一则新谈资而已,本片对于习惯故事直来直去的观众而言,试一次刺激的考验,对于唯恐观众不明就里的通俗商业大片,是一次巨大的叙事形式冲击和拓展。

2.《国王的演讲》(英国)传统戏剧的胜利

从各个方面来看,本片堪称是今年的《女王》,只不过主人公从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变成了她的父亲乔治六世,而且选取了乔治六世一生中最低谷的时期,宏大格局在现在早已失去人心,以小见大反而是历史传记题材电影的常见表现手法。本片剧本充分遵循了英国传统戏剧:情节步步为营,台词含蓄狡黠,且带一点英国人干巴巴的幽默感,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闪光点,没错,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演员的演技。

3.《社交网络》(美国)这就是时代精神

如果说《华尔街》代表了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人们的所有热情、理想和成功法则,那么《社交网络》则属于新的时代。这部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之父)的传记电影告诉我们:“网络接通现实,极客继承世界。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不管你愿不愿意成承认。

4.《告白》(日本)以复仇的名义

有这样一种电影,你在温暖的秋日遇见它,它面向平和,神态自若,像个熟人一样拉起你的手,继而,便把你一步步带入一个你从未涉足,甚至闻所未闻,连想象都未赶到达的世界。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你会沉沦在这里,被一帧帧完全颠覆你人生观的画面和一句句跳过骨膜直接刺进脑干的对白灭顶。等电影放完,你走出门外,耀眼阳光再度直射下来,你一阵眩晕,要扶着墙壁才能行走,看着眼前的车流和行人,你甚至不知道那个世界是真的世界。

5.《127小时》(美国)一个人的断代史

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对白,四分之三的时间里镜头都是悬崖峭壁和天空,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主角一个人的流浪和挣扎,六分之三的时间画面里都有他的脸,换做以往,如果有人向你推荐这样一部电影,你会让他滚的越远越好,但《127小时》让你没有一分钟的时间可以离开,除非你是个严重晕血症患者。这是一部动作片,只是主角只有一个且无法行动。

6.《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救救孩子

一部好莱坞类型电影大杂烩式的印度电影,在一个强大的故事内核之下,人物的脸谱化根本不成问题。

7.《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俄罗斯)极地传说

作品有油画般的影像和精彩绝伦的表演,熊大叔和小帅哥在年初一起分享了柏林影帝的桂冠。

8.《大叔》(韩国)别惹开当铺的

情节通俗到朴实,但是元彬在电影中帅得掉渣,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个人英雄主义在此。“为明天而活的人,会被为今天而活的人杀死”

9.《让子弹飞》(中国)骄阳落处子弹飞

虽然成不了姜文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本片毫无疑问是今年华语片的翘楚,一部纯粹的商业片,足以令我们的审查机关和文化体制汗颜。

10.《玩具总动员3》(美国)漂亮的告别礼

影片结尾,在巨大的焚化炉前,这十五年来所有我们认识的玩具们手拉着手,勇敢的面对即将来临的毁灭。但凡对这些玩具有爱的人怎么经得起这些泪点的诱惑?看得出,这是皮克斯精心为那一代小孩子准备的情绪小爆发,这大概是动画史上最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

二、年度十佳纪录片

1.《音乐人生》国别:中国香港 导演:张经纬

电影的主人公黄家正只有17岁。他是公认的音乐神童,11岁就和捷克的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只是他不太快乐,一直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样深奥的命题。问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是做human being。这部电影让人想起《莫扎特》和《社交网络》,都是讲述孤独的天才的故事。天才是恩赐也是诅咒。他是同辈中的幸运儿,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小小年纪已经能弹出直击人心的乐曲,但也因为早慧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痛苦,过于庞大的光环也遮蔽和伤害了许多人。他不算可爱,但却可敬。张经纬温和、宽容地传递着他的观点。这是一部“人性”地表现出真实人性的电影:不管什么天才,首先都是一个人。

2.《阳光宝贝》国别:法国 导演:托马斯.巴尔姆斯

这部电影记录了分别来自四个国家的四名不同种族、肤色和性别的婴儿从出生到学会走路的成长过程。四个国家分别是非洲的纳米比亚、日本、蒙古和美国。影片采用了纯观察的记录方式,完全取消字幕和解说,却清楚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洲宝贝最可爱,生活却几近原始:美国宝贝却跟着妈妈在大超市里随意挑选东西。人的命运大概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百分之八十。但导演并未对这些生活环境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将重心完全放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之上,那些令人莞尔的点滴生活片段串联起这份关于生命起点的采样记录。被生活弄得灰头土脸的成年人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生命原本是多么美好的奇迹。

3.《海豚湾》国别:美国 导演:路易.西霍尤斯

2010年知名度最高的纪录片非《海豚湾》莫属。一手带动海豚表演行业的里克.奥巴瑞花费了35年时间亲手摧毁这个行业,他和他的同伴们深入日本太极地,在那里,每年都有超过20000头海豚被屠杀。本片导演为了挺身而出支持老友而拍摄了这部电影处女作。这部电影走的是“真理电影”的路子,延续的是迈克尔.摩尔的风格,将电影视作自己呐喊的扩音器。因此,影片挑选的都是利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素材,当地渔民和政府官员通通都是脸谱化的可憎嘴脸,高潮部分那鲜血染红的海水更是让人悲愤难平。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质量上乘的环保纪录片,你可以感动可以从此拒绝吃海豚肉,但千万别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全部真相。

4.《海上传奇》国别:中国 导演:贾樟柯

这些年,贾樟柯的焦点逐渐从汾阳转移到更为开阔的世界,这回,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了上海的前世今生。镜头里的所有人都自然如日常生活。受访者有大流氓、政治家、电影明星的后代,也有流落到台湾、香港的上海人。有些人说大事件,有些人说小细节,也许他们讲了什么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活着,他们的举手投足,连同清晰的口音,都带有海上余味。这些来自个人的回忆碎片延续了时间的脉络,在历史、心理和地理三重空间之间,自如地切换。然而,时间的脉络下潜藏着怎样的精神脉络?电影的回答正如其英文名字:“I knew I knew.”尝试去求索追问,已经都是现在的贾樟柯所能做的最好的事。

5.《雷斯特雷波》国别:美国 导演:塞巴斯蒂安.容格尔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队美国士兵在阿富汗克伦加尔山谷野战排整整一年的经历。摄影机从未离开这个山谷,也没有任何官方采访,因而保持了强烈的身临其境感。这是阿富汗战场上美军伤亡最惨重的战线之一。每个礼拜队长都要把村子里所有的长老们都请来“恳谈”,希望他们告知塔利班的去处,却始终无法和当地人顺利沟通。闲暇时,士兵们会跟着Ipod内的音乐起舞,在夕阳下弹吉他,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一个职业。小队里一位战士牺牲,闻讯赶来的占有抱着裹尸袋失声痛哭,但就在前一天,空中部队的轰炸误伤了当地儿童并且杀死了7名本地平民。这场无因的战争没法让人感到丝毫宽慰,即便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情义。

6.《从礼物店出门》国别:美国 导演:班克斯

这部电影片头写着“Paranoid Films”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像是导演跟观众开的一个大玩笑,他讲述了一个古怪的法国商店店员寻找班克斯的过程。班克斯是在英国颇有名气的涂鸦艺术家,艺术圈中神秘的怪人,全片关于他的场景里他都蒙着脸,连声音都处理过,故事的焦点是那个激情澎湃的法国人,他在画廊旁边的礼品店买了纪念品之后,便萌生了当艺术家的热情,从开始了解班克斯及其街头艺术到最后投入成为其中一员,最后他的涂鸦作品竟然大卖,连麦当娜都请他设计最新专辑的封套。在电影中,班克斯无情地嘲弄了那些只会抄袭别人来赚钱的伪艺术家,但从观众的角度看,这更像是班克斯的一次聪明的自我炒作。

7.《监守自盗》国别:美国 导演:查理斯.福格森

这是一部详细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的纪录片。在2小时的影片里,汇集了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各类政治人物、金融专家、大学教师和记者的访谈,被访人物级别都很高,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的财政部长都被请出。影片利用了大量法庭对峙的片段作为佐证,分析非常有逻辑性。它讲的不仅仅是金融,更多的是金融和政治、学术界的关系,鲜明的观点隐藏在尽量客观的表述之后,让观众自己去玩味。尽管阐述的是金融业运作模式,影片依然是表述得清晰自如,同时也没忘了利用明星效应,让马特.达蒙来负责旁白。对抗危机是表象,对抗贪婪才是核心,难以置身世外的我们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

8.《等待超人》国别:美国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美国人居安思危,开始反思本国公共能够教育体制的缺陷: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无法受到正常的中学教育。古根海姆的上一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得了奥斯卡奖,他对美国公众的口味拿捏颇有心得,摆事实讲道理,大量采访,中间夹杂一点小幽默,绝对不能少的是煽情;再加上数据、图标、小动画等趣味性的说明手法,就成了这部大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而稍作探究就会发现,古根海姆的说理是缺乏严密逻辑支持的,学生成绩下降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老师打的C或D吗?将美国教育问题笼统地归咎于师资力量的问题似乎也过于偏激。我们看得见问题,却看不到解决方法,因此,只能无奈地“等待超人”。

3. 黑天鹅电影Nina第14分钟左右跳舞的钢琴曲是什么名字

《黑天鹅》的配乐大量的改编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第一幕 场景
这一段音乐的引用非常有意思,出现在影片中男主角首次登场之时。在《天鹅湖》原剧中,第一幕的场景部分描绘了王子在生日前夕参加舞会,舞会上众女向其跳舞献媚的场景。而在影片当中,男主角是为了挑选演员而出现的,众舞蹈演员为了能够被选上而努力地“搔首弄姿”,可以说本曲的使用正是恰到好处。本曲本为管弦乐团合奏,影片中作为排练时的背景音乐而改编了纯钢琴版本,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好像是《Moderato assai》

你可以用南搜nan.so搜搜看~

4. 电影黑天鹅结局是什么意思另外里面跳舞时候那个好听的轻音乐叫什么

我觉得是女主角从她自己身体内解脱出来了,在最后她跳黑天鹅的时候,她不是为了跳黑天鹅而去跳黑天鹅,而是把她内心和黑天鹅一样的情绪释放出来,在她死的时候,她不再是一个听从别人的人,而是她自己
对了,楼主说的那首歌的名字叫Nina’s
dream

5. 电影黑天鹅配乐的评价有哪些

镜头与配乐
此片的镜头相当的给力,一开始并不理解其在很多地方使用手持摄影,看到后面才表现其用意,电影中手持摄影最美的段落在Nina起舞之时,跟随拍摄使得观众更为的关注Nina本身,跟随拍摄的方式,使得电影的镜头较为的跳跃,而观众会找一个镜头中物体去维持视觉稳定,而这种手持的跟拍,能让观众更入戏,大量的正面特写也能让观众更深入Nina内心,而心理暗示的就起到作用了,在一个层面上来说,镜头的运用是为让观众更好的掉入圈套。阿罗诺夫在这些基础上的务实和控制力,着实让人佩服万分。
配乐,此片的配乐更是出彩,配乐以钢琴曲居多,对于我这样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此片的配乐真是福音,《黑天鹅》的配乐大量的改编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这导致它无缘奥斯卡最佳配乐(违规),但是这并不影响配乐的出彩,毕竟,改编自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能差到哪儿去?音效的运用加上配乐的递进,使得电影表现力大大的加强。而此片的古典之风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配乐的运用,总之配乐是为电影存在的,而《黑天鹅》的配乐使得电影更加的完美。
1. 序曲
影片以Nina的梦境作为整部影片的序幕,背景中的音乐也正是《天鹅湖》的序曲。首先响起的是温柔动人的双簧管,Nina一身洁白,随着双簧管的声音翩翩起舞。如果要找出《天鹅湖》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那必是双簧管无疑。老柴刻意把双簧管的声音塑造成“天鹅性格”,几乎所有的白天鹅的主题都由双簧管演奏出。(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二幕场景音乐,正是由双簧管演奏出“天鹅主题”)其实这首序曲与第二幕场景音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先以双簧管塑造出“天鹅”的形象,之后由弦乐组重复强调出主题;经过短暂发展,突然出现的铜管组用极度张狂的音响截断了温柔优雅的旋律,让人感到极大的压迫力;最后只剩下弦乐以极弱的力度苟延残喘般地重复主题部分。
2. 第一幕 场景
这一段音乐的引用非常有意思,出现在影片中男主角首次登场之时。在《天鹅湖》原剧中,第一幕的场景部分描绘了王子在生日前夕参加舞会,舞会上众女向其跳舞献媚的场景。而在影片当中,男主角是为了挑选演员而出现的,众舞蹈演员为了能够被选上而努力地“搔首弄姿”,可以说本曲的使用正是恰到好处。本曲本为管弦乐团合奏,影片中作为排练时的背景音乐而改编了纯钢琴版本,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3. 第二幕 圆舞曲
这是Nina进行天鹅皇后面试时候出现的第一首曲子,选自原剧第二幕中的一首圆舞曲(当然这并非第二幕中的唯一一首圆舞曲)。原剧中,此曲出现在第二幕的末尾处,舞蹈则为白天鹅独舞。此曲为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将略显阴暗小调色彩与跃动的圆舞曲节奏搭配起来,表现出白天鹅内心既有希望却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展现出白天鹅忧郁而多情的性格,可以说《黑天鹅》对这首曲子的引用是恰到好处的。电影中出现的这首曲子也被改编成了纯钢琴的版本。
4. 第二幕 场景(第二首)
这是紧跟在大家最熟悉的第二幕“场景”之后的又一首场景曲。一般来说,第二幕的第一首场景曲是不配舞的,那么此曲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第二幕的第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出现在电影中Nina以白天鹅身份第一次登台的时候,而原剧《天鹅湖》中,此曲也是白天鹅第一次登场时的背景音乐:王子前往天鹅湖打猎,却发现一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真是狗血的剧情啊……)白天鹅的第一次登场,又是双簧管奏出了悠长而伤感的主题旋律,低音部则是薄薄的拨弦伴奏,突出了双簧管的音色;之后则是大提琴的重复,象征着男主角的呼应。(舞蹈中此时正是男主角登场)
5. 第二幕 终曲
这就是Nina从男演员头顶摔下时的音乐。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明明就是我们熟悉的第二幕“场景”嘛,怎么变成“终曲”了?没错,这首曲子基本上和第二幕开头时的“场景”一模一样,原因是柴可夫斯基在第二幕中采用了一个首尾呼应的手法,其开头的“场景”曲与结尾的“终曲”相同,展现了奥杰塔仍然无法脱离魔王诅咒而不得不变回天鹅的悲剧氛围。用一句中学时经常用到的话来说,那就是:这种首尾呼应的手法使得整个第二幕“浑然一体”。
6. 第三幕 双人舞 变奏曲
影片中,这是Nina在“杀死”Lily后,以黑天鹅身份首次登场的背景音乐(这是一首双人舞曲,原剧中为魔王带着黑天鹅出现在王宫时的音乐),也象征着Nina内心黑暗面的完全解放。此曲主题旋律即取材自著名的第二幕“场景”,只是在配器上发生了变化:引子部分在镲极富冲击力的音色与低音大提琴沉闷而阴郁的声音的对比下,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主题部分由长笛奏出,速度相比于第二幕“场景”快了不少;老柴在原主题旋律的中间,加入了一个铜管的小插部,长号奏出了十分狂戾的声响,让人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那种邪气。本片中采用此曲作为“黑天鹅”(或者说是“黑Nina”)的象征,此曲的主题部分旋律与“白天鹅”主题相同,而以截然不同的配器及速度,凸显出黑白天鹅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电影中此曲的使用可谓精妙。
7. 第三幕 奥吉莉亚段落 终曲
这估计是整部影片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配乐了。Nina在这段音乐中不断旋转,双臂逐渐长出羽毛,最后真的变成了一只“黑天鹅”,这也是整部影片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段落。而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那著名的“三十二个挥鞭转”就出现在这一段音乐中,不过并不是影片中Nina表演的那几个连续的平转(“三十二个挥鞭转”是要求女舞者在原地连转32圈,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是出现在这一段之前的一点,感兴趣的同学不妨去找找看这方面的视频。
8. 第四幕 终曲
影片最后的高潮,这是一切真相揭露之时。这里的对于老柴音乐的引用再也不是简单的直接搬上芭蕾舞,而是与剧情紧密结合了起来:当Nina打开门发现Lily安然无恙站在自己面前时,背景中出现了“白天鹅”的主题,不过淹没在了阴郁的铜管的小调旋律中,似乎是预示着Nina的双重人格终于交汇;当Nina惊恐地关上门,检查本来应该放有“Lily”尸体的卫生间时,背景中的铜管旋律急速下行,渲染出疯狂而诡异的氛围;而当Nina发现卫生间中空无一物,终于知道了真相:原来她“刺死”的是自己!此时镜头突然转到了Nina身上的伤口,音乐中的打击乐器适时响起;在Nina从伤口中掏出玻璃片的那一刻,“白天鹅”主题再次响起,但是这次的主题由全体管弦乐团以极大的气势奏出,而且改为了大调式,改为大调式的主题部分不但没有显得光明乐观,反而表现出白天鹅英勇赴死时的强烈悲剧色彩。影片中正是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的这种悲剧色彩,将其安排在了Nina取出玻璃片,一切真相大白之时,给观众极大的震撼。
虽然说《黑天鹅》因为音乐原创性不足而未能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但是片中不论是对于《天鹅湖》中音乐的选取、剪辑,还是与电影节奏、气氛的配合,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可以说,如果没有片中出色的音乐运用,《黑天鹅》就不可能给观众如此大的震撼。

6. 黑天鹅电影中 9分钟左右是舞者们练习的钢琴音乐是什么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Swan Lake, Op.20 - Mariinsky Version, Act 1 - Scene 1: Scène (Allegro)
在虾米音乐的专辑选项下搜Tchaikovsky: Swan Lake (highlights),出来的第三个结果里的第二首歌就是这个。

7. 《德伯家的苔丝》 《黑天鹅》中的背景音乐

1、名字是The Snows They Melt the Soonest,英国民谣
2、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序曲

阅读全文

与电影黑天鹅里面的背景音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