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音乐电影白毛女

音乐电影白毛女

发布时间:2023-01-06 11:41:01

A. 如何评价白毛女电影背景怎么理解

在《白毛女》的故事中,不存在喜儿可能嫁给黄世仁的这种情况的。而且即便喜儿愿意嫁,黄世仁也绝对不会要她总的来说剧情很感人。电影结合时代背景反映旧中国女性被奴役,并用电影批判旧时代。

剧中采用了一种完全极端对立的方式来展示女性应有的特质:柔弱成为刚强,寡言成为敢于言说,逆来顺受成为勇于反抗等等。表现在艺术语言上就有如下的改变:大量使用对比高的色彩,以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效果;服装上,主角最终换上共和国新装视为最终走向光明。

B. 白毛女歌曲北风吹原唱

《北风吹》原唱:郭兰英,是1950年电影《白毛女》插曲。歌曲歌词: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儿那个飘飘

年来到

爹出门去躲账

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

还没回还

我盼爹爹心中急

等爹爹回来心欢喜

爹爹带回白面来

欢欢喜喜过个年

欢欢喜喜过个年

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

爹爹称回来二斤面

带回家来包饺子

欢欢喜喜过个年

唉 过呀过个年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

哎 扎呀扎起来

门神门神骑红马

贴在了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

大鬼小鬼进不来

哎 进呀进不来

C. 电影《白毛女》中,饰演白毛女的演员是﹖

《白毛女》中白毛女的饰演者是雷佳。

雷佳,1979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南益阳,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党的十九大代表。

曾获“金钟奖”声乐大赛金奖、青歌赛民族唱法金奖,多次获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立三等功四次。2013年起任金钟奖及青歌赛评委。

(3)音乐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雷佳演艺经历:

1,200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复排推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交响合唱音乐会《东方红》。

2,2008年8月,参与“奥运音乐火炬接力”活动,担任唯一一份奥运音乐国礼《中华56民族之歌》的主唱,此专辑作为音乐国礼赠送给来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元首。

3,2012年6月,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夜”文艺晚会,代表中国地区演唱《大地飞歌》;6月21日,主演国家大剧院首部民族歌剧《运河谣》,饰女主角水红莲。

D. 扎红头绳(白毛女选段) 歌词

歌名:《扎红头绳》(白毛女选段)

作词:贺敬之、丁毅

作曲:马可

演唱:郭兰英、朱逢博

歌词: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爹出门去躲帐,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大婶给了玉交子面

我盼我的爹爹回家过年,Music

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集上我称回来二斤面

怕叫东家看见了,揣在这怀里头四五天

卖豆腐赚下了几个钱,爹爹称回来二斤面

带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

唉,过呀过个年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我给我喜儿扎起来

唉,扎起来

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

哎,扎呀扎起来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了门上守住家

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哎,进呀进不来

E. 为什么说《白毛女》是经典

为什么说《白毛女》是经典?
《白毛女》在世界文艺史上创造了什么样的文艺奇迹?
真正的文学经典绝不是少数人所能够加封的,而是经受过群众和历史的严峻考验,受到群众和专家的广泛喜爱和好评,并且被不断复制、广为流传、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作品。
事实证明,文学作品只有经受过人民群众审美选择的考验和历史潮流大浪淘沙的淘汰,只有反映了人性正义的光辉和历史社会的本质,只有雅俗共赏、非常精粹的优秀作品,才能成为文学经典。《白毛女》就是这样的经典,它深深感动了无数观众,受到最广大人民的喜爱,符合经典的各种条件,并且已经被人民和历史所公认。
《白毛女》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艺术的奇迹。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请看事实:

1945年4月28日,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1945年《白毛女》刚刚公演,就受到最热烈的欢迎。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延安群众演出时,在前三场就把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人从始至终泪水未干。有人看到在唱到“太阳底下把冤伸”时,毛主席在揩眼泪。全场不流泪的人是很少的。后排的一些女同志甚至感动得哭出声来。李富春同志回过头去对她们说:“同志们呐,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演戏呀!”有的战士被激动得要上台去揍“黄世仁”。
陈赓、陈锡联是坐在窗台上看的。看完后,陈赓高呼:“好!太好了!”他和其他许多从抗日前线来的军队领导都说:“快把剧本和曲谱印出来,我们要带回部队去大演特演!”
当时,在人口不多的延安就连演了30多场,受到群众最热烈的欢迎。很多回忆文章和历史著作都说:“《白毛女》轰动了延安!”这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一致公认的。
《白毛女》不只轰动了延安,而且轰动了全国,甚至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可以说,演到那里,红到那里;演到那里就在那里掀起了感情的风暴,革命的大潮。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白毛女》风暴”。
重要的是,人们在看了《白毛女》之后,受到了真心的感动,不只是泪流满面,掌声雷动,而且由审美感情的激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巨大力量。战士们看了《白毛女》,高呼口号:“打倒黄世仁!为喜儿报仇!”就斗志昂扬精神百倍地奔上战场,有的战士还把这些口号,刻在枪杆上,时刻不忘,更加自觉地冲锋陷阵。

196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周恩来邓颖超观看歌剧《白毛女》后与全体演职员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1956年7月在怀来前线,《白毛女》一晚上连演两场,直演到东方发白。战士们看了《白毛女》就进入前沿阵地,以少胜多,取得很大胜利。杨成武司令员给文工团写信说:“怀来战役敌军几倍于我,但我们的战士非常英勇顽强,因为他们的刺刀尖上有文化——带着《白毛女》激发起来的仇恨和力量投入战斗。所以战斗的胜利也有你们文工团的一份功劳。”
那些刚刚被俘虏过来的“解放战士”们,从《白毛女》中受到的教育更大,他们几乎都是贫苦农民被抓壮丁而来的。从剧中认识到解放军是人民自己的军队,他们为自己的翻身解放而战,是最有意义的。从而更加奋不顾身地为人民翻身去杀敌立功,和老战友们一起投入解放全中国的战斗。
《白毛女》成了当时“新式整军诉苦运动”的重量级武器,军队、地方的剧团都在演,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推倒三座大山的最后决战中,发挥了极其巨大的宣传鼓动、美感教育作用。
因为《白毛女》太感动人了,在演出中,有一些演黄世仁的演员甚至被台下扔上来的水果或石块砸伤。当时演黄世仁的陈强说,他在怀来演出时,一个果子把他的眼睛砸得青肿。为了防止有人开枪打演员,在部队演出时,规定看戏一律不准带枪。因为曾经发生这样的事:有的战士太激动了,竟举枪要打剧中的黄世仁,差一点闹出人命来。
一部文艺作品竟然有这样大的艺术魅力,是古今中外所绝无仅有并且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吧。
著名作家丁玲当时在华北农村参加土改,她曾经回忆当时农村演出《白毛女》的盛况:“满村空巷,墙头上、屋顶上、树杈上、草垛上全是人。”这样轰动的艺术效果,真是令人震惊的!
世界上什么地方有过如此感动人、吸引人的艺术作品呢,从不识字的农民,到大学的师生,都那样喜爱这部戏。
在新解放的地区,《白毛女》成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开路先锋”,成为革命的教科书,使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剥削压迫的广大人民,看到了共产党是人民解放的希望,坚定了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信心。许许多多的人,如郭兰英、张长弓等等无数的人,都是看了《白毛女》之后积极参加革命的。

2015年12月1日,杭州,歌剧《白毛女》在杭州剧院上演。视觉中国图
著名作家张长弓甚至是在内蒙的一个小地方看到一个高年级小学生的剧团演出的《白毛女》,而受到感动,决定参加革命的。当时,小学生的演技当然并不高,却使场内哭声一片。这是剧本的艺术内容在起作用。剧本的作用不可低估。1951年歌剧《白毛女》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
蒙古族著名作家孟和博彦说:“1945年冬天在张家口庆丰剧院第一次看《白毛女》演出,当时全场都哭了。我们这些刚刚参加军政大学的青年非常惊讶,八路军中还有这样好的艺术!崭新的艺术!虽然我在读书时也看过《雷雨》、《日出》,那都是名著。看了《白毛女》,觉得这是一个新的天地,新的世界。茅盾曾经有过这样的评定,完全表达了我们当时的心情。”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是最吸引人的。
当时的情况是解放军到了哪里,部队和地方的文工团就把《白毛女》演到那。《白毛女》演到哪里,就在那里引起轰动,形成了一股《白毛女》旋风。这确实是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
《白毛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伟大的汗马功劳,已经用金色的大字书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是人民的大手所书写的。这个历史的事实谁能否定得了呢。
王培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写道:“在中外文艺的历史上,还很少见到哪一部戏剧像《白毛女》这样,起到了如此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发生了如此深远的政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白毛女》确实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歌剧,是一部比较完美地实现了艺术与政治密切结合的作品,它把艺术作品所蕴藏和表现的政治鼓动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这绝不是那些标语口号式的时事宣传品所可比拟的。《白毛女》是真正的、高级的艺术品,它的美感强度、美感高度、美感深度、美感广度、美感精度、美感新度等等艺术质量指标都是很高的,是经得起高标准的立体分析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戏剧家马彦祥看了华北文工团的演出后说:“这个戏出乎意料的好!”真的,它和世界上一切伟大的艺术品一样,是激动人心的、雅俗共赏的,并且是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的。
《白毛女》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被改编为电影、芭蕾舞以及京剧、越剧、川剧等等戏曲和曲艺的许多曲种;这些多种艺术形式的《白毛女》,由各剧种、曲种最好的演员,在全国各地反复演出,历久不衰。其艺术感染力之强、美感广度之大,是令人震惊的。

新版歌剧《白毛女》剧照。视觉中国图
1954年,电影《白毛女》在全国正式公演,在全国25个城市,第一场观众就达600万人次。上海首轮电影院就有80多万人观看。场场客满。到1956年国内有五亿人看过《白毛女》,当时全国人口也就六亿人,除了婴幼儿和不能行动的病人,可以说几乎全中国城乡的成年人个个都看了电影《白毛女》。
在国外,《白毛女》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51年,周巍峙率领中国青年文工团赴苏联和东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利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利亚、民主德国等等9个国家以及奥地利首都、音乐之都维也纳演出歌剧《白毛女》,虽然通过了翻译,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轰动。
在柏林和德累斯顿演出谢幕时,群众献的花,王昆拿不动,偶然有人也给演黄世仁的陈强献了一束花,台下老太太就喊:“不许给他——不许给他——”又把花抢过来,献给王昆。
一位维也纳的老妇人在看后,流着泪说:“在战争中我失去了三个儿子,我以为这辈子没有活头了,看了这个戏,我感到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许多国外观众说:“看了《白毛女》,就看到了中国人民新的生活和斗争。不只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更看到了中国人民是为什么要起来革命的!”
我想这一点正是《白毛女》之所以深入人心的根本原因。它的美感深度之卓越,它对社会本质一针见血的深刻揭示,其艺术感染力、穿透力之大,都是无与伦比的。
电影《白毛女》在国外的影响比歌剧更大,当时曾在亚、非、欧、美、澳等30多个国家的电影院和广场上演。处处引起轰动。

电影《白毛女》(1950)
在捷克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白毛女》引起评委和观众的极大兴趣,好评如潮,获得最高奖:特别荣誉奖。
在日本,电影《白毛女》的观众达200万人次。日本的艺术家们还把《白毛女》改编为舞剧,1955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剧团在日本许多地方演出《白毛女》,处处受到欢迎,后来又连续演了许多年。
在苏联、东欧、东南亚等国家的诸多剧团也都把《白毛女》翻译或改编为话剧、舞剧演出。《白毛女》风暴刮到了国外许多地方。
《白毛女》不仅继承了、发扬了中国三千年前《易经·革卦》中“汤武革命”反抗暴政的革命传统,而且继承和发扬了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斗争传统。这是具有世界全人类性和历史永恒性的伟大艺术作品。(文/段宝林)
来自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

F. 《白毛女》里的北风吹的歌词谁知道啊

北风吹

演唱:朱逢博

北风吹 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 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

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枝将何为

北风吹 能几时

(6)音乐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朱逢博演唱的《北风吹》是电影芭蕾舞《白毛女》中的插曲,首唱于1965年朱逢博那一曲《北风吹》,其亮、脆、甜、美,堪称经典,令观众印象太深刻,影响了几代人,是20世纪华人音乐十大经典之一。

朱逢博,中国著名歌唱表演艺术家,1937年4月生于山东济南。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中国夜莺的美誉、中国新民歌之母的美誉,创建中国首个轻音乐团,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开创一代歌风,是华语乐坛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人物。

朱逢博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艺术家终身成就奖,中国十大女歌唱家。是中国70-80年代在国内外舞台上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女歌唱家。

朱逢博的演唱真挚动人、情感强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她的音色甜美、圆润、亮丽、吐字清晰。由于她在艺术上兼收并蓄、刻苦钻研、严格要求和精心创造,认真对待每一句唱腔、歌词,力求用嗓、传情、咬字和发音的完美,使她不仅擅长演唱中国民族风格的歌曲,而且也擅于掌握各种外国歌曲的风格。

G. 水华执导的电影是什么

水华执导的电影是《白毛女》。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白毛女》的幕后制作:

1950年春,由王滨、水华、瞿维三人先到河北省平山县调查,在平山了解白毛女的传说在当地流传的经过,同时也考察人民的生活状况。王滨、水华原希望仍由主创歌剧《白毛女》的贺敬之来编写电影文学剧本。

但因他无法抽身,只好改邀河北农村土生土长、14 岁就参加八路军的作家杨润身一同创作。杨润身对当地的风俗习惯非常熟悉,可以帮助电影增加地方特色。

摄制组经过争论和反复权衡之后,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即拍成音乐片。重做的歌词由贺敬之和张松如二位词作家创作,重做的歌曲由瞿维、张鲁和马可三位作曲家创作。王滨导演在改编过程中,重点增加带有传奇色彩的唱腔。

H. 白毛女是电影吗

白毛女就是电影。它的故事主要讲的是杨白老的,你。在黄世仁的。快过年了。你快年30跑到西安找杨北呢?要租金。要没了没钱。我使劲旧手机的话,女儿卖了。周边。故事故事的情节就是这样。

I. 白毛女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白毛女最后的结局:

在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严惩。地主被镇压了,喜儿报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庄,与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和艺术处处长陈波儿决定把舞台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舞台歌剧《白毛女》产生在解放区延安。

拍成电影以后,可以把延安产生的新文艺推广到全中国。生产任务落实到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和导演的任务落实到导演王滨和导演水华的肩上,他们联合导演,王滨是第一导演。

(9)音乐电影白毛女扩展阅读:

《白毛女》是在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

歌剧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的阶级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创作者在张庚的领导下,对《白毛女》重新进行结构,重新进行创作。导演王滨一开始采用秦腔的艺术形式来排演,唱腔是秦腔,音乐伴奏也是秦腔的曲调和锣鼓点。

请周扬来看试排,剧组的这一创作未能令他满意,受到他严肃地批评。他认为无论从立意、艺术形式还是从表演格调上看,《白毛女》这出戏都缺乏新意,没有走出旧剧的窠臼。他说:“这样写,这样排,怎么能把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思想内容表现得好呢?

从形式上看,音乐和表演都很陈旧,我们不要洋八股,但也不能不加改造地照搬土八股、封建八股。我们要创作我们民族自己的新歌剧,在音乐方面要有我们自己民族风格的创作,不能搞旧瓶装新酒。”

他对剧组强调:要赋予新歌剧以新的主题,体现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以鼓舞人民斗志,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阅读全文

与音乐电影白毛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