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电影《女儿》:妈妈曾经也是女儿
被安利了一部微电影,由周迅出演的《女儿》,一共8分12秒,一个人看到哭得稀里哗啦。
片子讲了一个年轻妈妈(周迅饰)带着女儿多多开出租车,不被妈妈理解,摔门而去,一走多年。孩子尚小,会哭闹,她找来一个万花筒教多多通过万花筒看外面的世界。从此,多多的世界就有了多彩和斑斓,除了妈妈,遇到的乘客和万花筒就是她的世界。女儿多多描绘她的理想,长大后做一个厨师,做多很种饺子,她问妈妈“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饺子?”,妈妈回答说:韭菜鸡蛋的。影片最后以妈妈找到她和多多,三个人一起吃饺子结束。很短,很暖,很窝心,也很戳心。妈妈是妈妈,妈妈曾经也是女儿。
长大后,我没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影片中的妈妈,一直想让女儿(周迅)找一个靠谱的人嫁了,而女儿却说“我才不要靠别人过日子”,所以就有了影片开始,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去开出租车,妈妈在背后追着喊“带着孩子开出租?亏你想得出来!”的场景。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我是在家里是被宠溺大的孩子。长大离开家去工作后,凡事都自己拿主意,离妈妈远,那时自己还没有手机,开始是手写信,后来是固定电话,最后才是每人一部手机。
那个时候,每每春节回家,妈妈问的一句话都有:“有男朋友了吗?什么时候带回来给我们看看?”我都会以还年轻、没玩够为理由搪塞她。
上学时,妈妈最大的愿望便是我们姐妹三人都能考上大学,走出农村。条件所限,姐姐初升高选了中专,毕业就可以分配工作的那种,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名额有限,成绩好的姐姐被人顶替,错失,复读后又被迫不读书,走上了打工、学艺之路。
我是读到高中的。记得那个时候,我躺在妈妈的怀里,憧憬着考一个好大学,去城市工作,带妈妈旅行。妈妈生于50年代,是读到初中的。她一直和我们说“你们姥爷一直坚持让我们读书的,只是当时条件原因,我和你们的姨、舅舅都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妈妈才那么坚定地想让我们读书上大学。
最后,我没能如愿进入大学校门。那个夏天,妈妈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在爸爸的陪伴上,到了现在的城市工作、赚钱,步入社会。
过了25岁。妈妈也曾催过婚。怎奈山高皇帝远,她无法掌控我,也便顺此,给了我极大的自由。我恋爱,我分手,她都再没有像别的妈妈一样,非得逼迫我结婚,过所谓的每个女孩子都要过的生活。
她也曾经,抱怨过我的生活状态,我晓得,那背后是对我的担忧和爱,怕我受苦,怕我一个人,应付不来。只是,随着我在这个城市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家,有自己的工作,身体良好,每年都回家,时常打电话,妈妈对我也就越来越宽容。
我没长成妈妈想要的样子,却也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还是要谢谢,妈妈的理解和支持。
妈妈说,她没有妈妈了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我们那里叫姥姥。有些地方叫外婆。我的姥姥离开我们是在2004年,记得特别清晰,那年春节回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生病的姥姥,她卧在炕上,辨认着我们姐妹三人,挨个叫着我们的名字。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
那年刚刚过了农历正月,姥姥便因病去世。妈妈打电话来说:我没有妈妈了。电话这端的我,泪如雨下。
后来的很多年,我听妈妈说,她想妈妈的时候,去沿着山上的水渠,一直向上走,就可以走到姥姥的墓地,她会在那里坐一坐,说说话,我知道,妈妈会在那里哭泣。然后,再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离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一年里,总有那么几次,妈妈会这样做。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包饺,聊天中,妈妈突然就停顿下来,说了句:我没有妈妈了。是啊,妈妈也是女儿啊,她曾经也是一个被妈妈捧在手里的女儿,也是被妈妈宠爱、结婚后还惦记的女儿啊。记得那一天,我抱了妈妈很久,很久。
妈妈,您别难过。我已长大,以后,我来宠您。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20的开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在家里,和妈妈沉浸式厮守了27天。我们从初见面的那天,吵了一架,到后来我走的时候,依依不舍。
我离家的这10几年,和妈妈相守的时间真的很短暂。
最初工作的单位很宽松,没有硬性规定,那时我会贪心地在家待上2周,可能那个时候年轻,想得少,只顾着玩儿,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和妈妈深聊的机会,并不多。
后来的单位,春节假期较短,有时候来来回回也就10天,在家里的时间也就一周,还没来得及适应家里的冷空气呢,就又该离开。
再后来,在这里有了家。就决定把爸爸妈妈接来这里,以此来换得每年2个月的相守和尽孝。那样的日子,是真的幸福。早上有妈妈准备好的早餐,吃完拍拍屁股去上班。晚上回来,过入小区望向家里的窗户,总有一盏暖光亮着,连脚下的步子都变得更轻盈,打开门欢乐得叫一声“妈妈,我回来啦!今晚吃什么?”洗洗手,换好衣服就可以吃饭。
当然,我们也会做。只是妈妈说,她在家里忙活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习惯。晚饭后的时光最暖。爸爸妈妈看电视,我们或看书,或看电影,一家人窝在沙发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到点了,说声“晚安”,各自进入梦乡。
今年的悠长假期,姐姐被困在婆家,妹妹提前回了城。我留在家里,和妈妈朝相见,晚相守。每天,我是在妈妈喊我吃饭的声音中醒来,在床上磨蹭会,起床,洗漱,吃饭,伸伸胳膊腿,偶尔吐槽妈妈做的饭。
因为疫情,我用了苦口婆心法、宣讲道理法、软磨硬泡法、撒娇吓唬法,总算让妈妈对此有了了解,有了正视,而不再不当一回事。
我们一天吃两顿饭。我写稿的时候,妈妈会给我端来水果、在炉子里烤的地瓜,会督促我喝水,会和我说“在妈妈这,别担心。”
我为自己回来时和妈妈吵架而懊悔。我和妈妈道歉,说对不起,会像小时一样抱着她的脖撒娇,会在阳光很好的时候,和妈妈一起晒被子,会和妈妈一起追剧,然后吐槽。
会每天点小米粥,会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会向妈妈学习做花卷(虽然怎么也学不会),会给妈妈洗头发,会在睡前给妈妈梳头,按摩,会和妈妈说晚安,会让妈妈试穿她买的旗袍。
日子就在我们这样的浪费中度过。我走的时候,妈妈万般不舍,在雪中目送我,越来越远。
我是妈妈的女儿,我被她宠大。现在我长大了,妈妈没了妈妈,我来宠她,如女儿。
㈡ iphone新春微电影《一个桶》、《女儿》属于那种广告植入模式
属于产品隐性植入型。
产品隐性植入型以完整的故事情节、精良的电影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对白音乐,结合网络传播的特性,原创制作的带有强大互动性和感染力的作品。在注意力碎片化的现状下,这类微电影的显著共性是可以集中网民的注意力,增加观看时间、可玩性和重复观看/使用次数,因此被植入进剧情或场景的产品所获的曝光量是传统模式的百倍,甚至更多。
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感同身受的镜头语言、触动内心的台词剧本,引发互动的剧情,甚至包括精彩的原声音乐都是一部优秀剧情微电影不可或缺的因素。
㈢ 求一部微电影,里边他女儿比较叛逆他开着车广播里边说纪念黄家驹让后开始唱歌的他就哭了
我只知道怒放2013里面有一个父亲放着海阔天空被叛逆的女儿切到恋爱ing
㈣ 找一个微电影 美国的 讲述教育 女儿学舞蹈 在舞蹈班总是受到欺负 父亲知道后让女孩打回去
这不是微电影,是电影《互换身体》里面的片段,电影讲的是两哥们喝醉酒在许愿池尿尿误许愿互换身体发生的一连串故事。你说的片段是已经互换身体之后的了,小女孩练舞被欺负,男教她反击回去,并在家长日表演的时候给了她同学一个过肩摔,男的起来欢呼,下面是短片截图:
㈤ 求微电影名字!关于父女之情。
应该在《父女愿》《父亲》《爱泪》《写给妈妈的信》这里面吧
㈥ 2014年春节有一个春运的微电影,很感人,讲述一个老人去看女儿的故事
今年的春节微电影,我看过的最有印象的就是《回家》。就是你说的这个。望采纳
㈦ 最好吃的饭微电影中女儿的扮演者是谁
贝拉女儿的饰演者叫麦肯吉.
弗伊
,但《破晓上》
齐格
布看到长大后的蕾妮斯美貌似只是根据弗伊的样子合成的,不存在这个人。至于《破晓下》爱丽丝预见的,反正没见脸,蕾妮这个人物只是情节需要,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㈧ 找一部微电影的名字
微电影的名字叫《叫我爸爸》是叫兽易小星执导并主演的,讲述了一位“北漂”的父亲回家之后与女儿发生的趣事。叫兽易小星与女儿琢琢在片中本色出演,上演父女间的爆笑互动,叫兽的妻子也在片中友情客串,真实还原了叫兽的生活片断。 直接网络搜索 叫我爸爸 可以观看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㈨ 有一部感人微电影讲述的是女儿嫌弃父亲为她做的车难看,最后下雨父亲去接她,在雨里很感人的一部微电影
我也在找这部电影,电影中父亲的扮演者好像是张喜前,但我没找到那部电影
㈩ 女儿出嫁时父亲给女儿梳头的叫什么电影
微电影《爸爸的礼物》,外文名Dad's gift。
网络一下电影名字,第一个就是观看地址,对的话还望采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