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图片有感

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图片有感

发布时间:2022-12-30 00:19:47

『壹』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了哪些经典电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最让我们怀念的,当属80年代的电影了。我整理了长影80年代的经典影片给大家分享: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长春电影制片厂80年代拍摄上百部故事片,记忆深刻的有:









《大渡河》


《大渡河》是由林农与王亚彪执导的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电影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在大渡河与数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和军阀的战争,国民党和军阀对中国工农红军武装围追、堵截。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部署了佯攻大树堡、暗渡安顺场的战斗

《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 社会 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

《情天恨海》

故事讲述了在70年代台湾曾耿面对古人遗孤的愧悔莫及,幡然醒悟的曾耿,意识到自己愧对故人,愧对祖国,他毅然送走了魏芝圃和凤阳、孝贞,然后自杀。而魏芝圃、凤阳、孝贞逃离虎穴,他们眺望大陆,渴望着祖国统一之日早日到来。

《黄英姑》

故事讲述了年仅十七岁的黄英姑从地主家逃出,在与一位老人学了一身武艺后依然加入了红军,在与敌人与叛徒的角力中突出重围,在斗争中成长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长影当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很多优秀影片,比较著名的有:《平原游击㕥》、《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兵临城下》、《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等。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长影电影制作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拍摄了不少优秀影片(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图片资料,我只能用文字来列举了)。长影八十年代拍摄的比较经典的故事片有:

《残雪》、《绿色钱包》、《人到中年》、《飞来的仙鹤》、《不该发生的故事》、《谭嗣同》、《黄山来的姑娘》、巜五女拜寿》(戏曲片)、《花园街五号》、《白雾街凶杀案》、《直奉大战》、《开国大典》。

其中,《残雪》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绿色钱包》获81年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人到中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不该发生的故事》获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谭嗣同》、《花园街五号》、《黄山来的姑娘》获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开国大典》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以上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谢谢!

长影80年代质量差的电影就不提了,我看过的质量较好的有

《佩剑将军》《最后八个人》《明天回答你》《黄山来的姑娘》《黄英姑》《直奉大战》

从80年代起,电影出现重新洗牌,以谢晋导演的影片为标志,上影的电影宝刀不老,西影、峨影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八一厂则开始专注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心的重大 历史 题材创作。相比之下,长影开始走下坡路,有特色的影片不多,原来与上译厂平分秋色的译制片也完败。当然,也创作出一批上乘的影片,如《红牡丹》《人到中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特别是1989年为纪念建国40周年出品的《开国大典》,可以说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之作。

最经典莫过于《开国大典》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 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 六个第一 ,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早是日本侵占东北成立的电影厂,后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接收,正式命名为 东北电影制片厂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2月,东北电影制片厂 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建国后到文革前17年期间,是长春电影厂最辉煌的时期 ,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 讴歌新中国,展现革命战争 ,所以军事题材电影特别多,现在大量经典老片都诞生于这个阶段。

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 《白毛女》、《红孩子》、《英雄儿女》、《上甘岭》、《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等都是长影厂出品。

反映民族团结和时代风貌的电影 :《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来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

80年代长影厂拍摄的电影以《开国大典》最为著名 ,这部电影是建国40周年献礼片,1989年上映曾经创造过国产片票房纪录。

90年代,电影市场化改革开启,国有电影厂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于是逐渐和香港等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电影公司合作,以拍摄合拍片为主。

2000年以后,国有电影厂逐渐走向没落,长春电影制片厂也逐渐远离观众的视线了,时至今日,长春电影制片厂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我喜欢长影厂的电影有北斗小字辈

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开国大典、滚滚红尘。

『贰』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历史沿革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是在1937年伪满时期日本“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基础上建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开始了,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组织进步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于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曾因长春国共内战迁至黑龙江省鹤岗市一段时间。首任厂长是袁牧之,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
1946年内战一触即发,东北电影公司于5月23日迁往合江省兴山市(即黑龙江省鹤岗市)。在一所小学校里搭设“厂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同时调出大批干部支援新厂建设,因此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1947年,厂长袁牧之提出“东影”的任务是“坚持制片生产,建立雏形,培养干部,组织发行,催促国外订货”。解放战争时期,东影摄制了17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使用胶片30万尺,有三名年轻的摄影师在战场上牺牲:张绍柯,牺牲时30岁;王静安,牺牲时27岁;杨荫萱,牺牲时24岁。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分批迁回长春 。
东影根据当时电影市场被美影片占据的状况,进行了各类片种的试制。从1947年到1949年,他们创下了中国人发电影事业的六个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回到长春现址,摄制了《中华儿女》,《赵一曼》,《钢铁战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就是这一年,影片《祖国的花朵》,《平原游击队》,《董存瑞》出品发行。
它不仅是个电影生产地,而且是个电影人员的培训地。1960-1962年之间,这个厂还成立过电影学院,后来撤消。它下设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 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甚至还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数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 材的影片为长。作品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 风格。近些年这个厂的不少作品有较重的商业化倾向,尽管这样,像《过年》这样的影片仍然为它赢得了荣誉。 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译制外国影片方面是有极大贡献的。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一九一八》、《夏伯阳》和《瑞典女皇》这样的优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绍给中国观众的。 从1947年5月---1949年7月,东影先后派出了32支摄影小分队深入到前线、工厂和农村,拍摄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编辑了十七集新闻记录片《民主东北》,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新闻记录片,它不仅生动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华北解放战争的面貌,而且真实记录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部分实况。影片成功向海外发行,于1950年获捷克卡罗维?发利第五届国际电影节记录片名誉奖。
《民主东北》记录了大量的宝贵史料。优秀摄影师张绍柯、杨荫莹和王静安为此牺牲了生命。
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许多“第一”由长影创造。例如:
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影片生动揭露了蒋介石卖国内战和独裁的丑恶面目,歌颂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由陈波儿编导,1947年11月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影片描写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内战,但在人民力量打击下,最终失败,好似鳖在瓮中一样。它的摄制完成,揭开了人民电影美术片的制作史页(由朱丹编剧,方明导演兼动画设计,1948年12月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影片对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扑灭鼠疫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同时开创了科教电影创作的历史,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袁乃晨编导,1948年夏完成)。
新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影片生动表现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塑造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演员的表演自然朴素,表演艺术家陈强在片中饰演一位老农民,这是他初登银幕之作。后曾扮演《白毛女》中的黄世仁,《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以演反派而著称。
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1949年5月拍摄完成。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角出现在银幕上,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导演王滨,1951年成功制导了影片《白毛女》。美术设计刘宇光,1946年毕业于“满影”电影专科学校,曾任长影第一任美术科长。相继在《党的女儿》、《上甘岭》、《火焰山》、《神秘的旅伴》、《大渡河》和电视剧《少帅春秋》等影视剧中担任美术设计。
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从此,东影开始大量译制苏联影片,为后来的译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影片由袁乃晨导演,他是中国翻译片的开拓者。1949年5月译制。 1997年,媒体出身的赵国光接任厂长,原吉林省体育彩票中心主任刘丽娟任主管经营副厂长。1998年,长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首先是开展土地置换,将长影老厂区21公顷土地以3亿元价格卖给长春国信集团。同时提出“一厂三区”的计划和“不拍赔钱片”的口号。随后,贷款3亿元加上自筹资金共6亿元,建设长影世纪城。此后,长影又分别成立了由副厂长韩志君和宋江波牵头的影视公司。并与吉林电视台合作成立了长影影视频道。
2000年改制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影集团”。
2005年初,长影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精简人员。同时,大型旅游项目长影世纪城竣工并投入运营。同时, 长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一群爱好电影、志向相同的年轻人立志通过网络把长影精神传递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
长影集团刘总曾这样评价:“长影世纪城现今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超出原来的预期。游人明显递增,收入和社会影响力也在明显提高。国家领导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后评价也很高。前不久,曾荫权到长影世纪城,他说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对我们是一个鼓励。”对于长影的未来,刘总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长影打造成为中国的电影产业集群;第二,打造一个亚洲比较有影响的,比较有特色的影视旅游胜地,成为一个世界的电影娱乐中心。”
2010年,中国电影走入又一个春天,长影的新一轮春潮也正袭来。

『叁』 长影博物馆导游词

长影博物馆导游词
踩着滑滑的积雪,我和妈妈去了长影旧址博物馆,听说原来是很有名的电影制片厂,我看了很多电影,拍电影的地方我还没去过,到底是什么样呢?

推开博物馆厚重的大门,灯光扑朔迷离,就像迷宫一样的走廊两边挂满图片和文字介绍,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史,从1937年的"满映"到1946年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再到后来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许许多多的电影,许许多多的演员,我认真地观看,可惜那些电影和演员我都不认识,就连妈妈也说很多电影都没看过。我通过数字介绍知道了中国电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翻版片《普通一兵》,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等七个第一,过去拍电影用的器材和道具真是破旧古老,很多东西我都没见过,但妈妈说那时的电影人们觉得很有意思。在幕布上用光电控制制造成大浪翻滚的背景,可我照出来时却像乌云密布的天空,让人吃惊的神奇效果。我还看到了过去年代的电影院大门、座椅,老式房间、老式办公桌等等,我看到的只是一面墙,拍出来就像待在一个房间里似的,原来电影就是这样拍的,很容易啊!更有意思的是我知道电影里的双胞胎是通过镜子变化出来,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我,笑得开心极了!

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长影洗印车间、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各种各样的形式展览,让我了解了过去的中国电影,虽然我对那些历史不熟悉,但看着看着我兴趣大增,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奥秘,让人们增长见识!

长影世纪城是被誉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投巨资打造的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是魔幻工厂、快乐天堂、童话世界。

她采用世界先进的高科技电影技术,荟萃了好莱坞环球影城、迪斯尼游乐园的精华,汇集了三维巨幕、4D特效、激光悬浮、动感球幕、正交多幕等当代技术最先进、种类最齐全的特效电影于一园。无论是在好莱坞的环球影城,还是在迪斯尼乐园,都无法欣赏体验到这样齐全的特效电影。
扩展阅读:
导游词结构
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1.习惯用语
习惯用语又分为两个部分——见面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告别语。
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
a、开头语
(1)介绍自己或旅行社
(2)介绍司机和车型、车号
(3)介绍旅游时间,地点和行程安排
(4)表示欢迎。
b、告别语
(1)总结旅游情况
(2)感谢游客配合
(3)希望提出意见
(4)表示依依惜别
2.概括介绍
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概括介绍应根据时间和游客情况,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可根据需求所变)。
3.重点讲解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肆』 电影白毛女观后感!急急急急急急。。。。。

回味《白毛女》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已不再为美国动作大片而热血沸腾。一方面觉得这类电影的故事情节缺乏深度,只获取了短暂的视觉冲击,却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共鸣,另一方面,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里面大量的特技不但不会使我为之振奋,反而被弄得眼花缭乱。取而代之的是,我开始对国产的红色经典老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一部电影都让我对那个红色年代多了一些了解,同时也让我对那个年代有了无限的向往。在那样一个饥寒交迫的年代,大多数的穷苦老百姓虽然缺衣少食,但是精神世界却非常充实,他们团结向上,他们慷慨激昂!每天都快乐地忙碌着,为了简单的衣食住行而劳作,劳动充实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抱怨、去勾心斗角。他们活得简单而快乐,常常为了一顿饱饭欢欣鼓舞。在这些老电影里,你完全看不到现代人的空虚、堕落,即使条件再艰苦,你从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永远是坚强向上的革命精神!
影片《白毛女》就是这样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在盗版光碟泛滥的年代,《白毛女》是我收集的唯一一张正版电影DVD。因为我觉得它很有收藏价值,它不愧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中一个场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杨白劳为了庆祝新年,用忙碌一年仅剩的一点钱给喜儿买了根红头绳,喜儿便高兴得载歌载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个人只能尝尝有限的几个饺子,却热闹非凡。而我们现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鲜地围坐在摆满大鱼大肉的餐桌前,脸上却少了喜儿那份真挚的快乐。大家虚伪地互相拜年,到处送礼、塞钱,把过年当成显示自己阔绰或讨好别人的平台,还有的为了奖金在忙着工作,至于家人难得的团聚早已抛在脑后,亲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曾影响了一代人。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萧条的经济,战乱后的杯盘狼藉,近百年被列强欺压沦为奴隶的艰苦生涯,难免使很多中国人对新生活丧失信心。《白毛女》就在这时出现了,成为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里人们的精神食粮。而且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当时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缩影,许多中国人在里面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它不但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让大家意识到喜儿的精神在新时代同样值得传颂。作为一个吉林人,我尤其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见证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辉煌,从这以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又相继拍摄了像《董存瑞》《五朵金花》这样的经典的老电影,之后便销声匿迹。
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年代,各种商业大片充斥着整个电影市场,大部分人们已将《白毛女》遗忘,许多年轻人甚至没听说过这部经典。但我觉得它应该被人们重新审视,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电影,它更是一份对艰苦年代的回忆,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

『伍』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介绍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出现严重不适应,遇到空前危机,到1997年时,已连续六年亏损,濒临倒闭。 1998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长影在全国率先探索并启动了改革,历经八年时间,完成八件大事,到2005年初,在全国电影业中第一家完成改革。长影由改革前连续六年亏损到2011年实现税后净利润6500万元,创长影建厂以来历史新高;影片生产由改革前年产3—5部到2011年年产53部,增长了10倍多;总资产由改革前的2.5亿元到2011年末的20亿元,增长了8倍。长影先后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报道长影改革发展情况。

『陆』 我想问一下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怎么样

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1118号,是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等。
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筑面积46,137平方米,,是记录长影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呈现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
长影旧址博物馆属于收费景点,不是免费博物馆,建议博物馆门票使用网上购买,会比现场窗口买便宜。强烈建议租借语音导览机,导览机是自动定位方式切换导览词的,导览内容做的很不错,如果不听导览机,会错过很多这里的精彩内容。
只要跟着导览路线就可以不用走回头路方式游览完整个博物馆,主博物馆建筑有3层可供参观,大致看完至少需要1.5小时到2小时,如果是喜欢老电影的话,那时间就没有底了,因为这里的电影放映厅,可以单人方式无限次播放回看老电影,是电影迷不能错过的内容,喜欢老电影的人,一定会觉得值回了门票钱。
整个博物馆展厅分设很多,参观路线非常剧情化,看完之后会有看完一场有剧情线索影片的感觉,这里不仅有电影和电影明星的展示,还有拍摄花絮、道具、背景故事、历史环境等综合介绍,信息内容非常的多,涵盖多个社会层面和文化艺术领域。
在这里能够看到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能够看到时代主旋律的演变,还能看到大量影片拍摄的过程的照片和场景还原,在关注光鲜演员的时代下,这些电影幕后的故事,其实我们没有太多机会知道,这里就像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
在博物馆展厅里,可以看到老式电影院的布景,也能见到很多可以称之为文物的电影海报和道具,陈列展示效果安排很具匠心。
博物馆的布景和灯光艺术设计独特,每个展厅颜色色系都经过精美的设计,场景既有内涵又有艺术,很多布局设计都是美轮美奂,整个博物馆可以自由摄像拍照,参观的环境气氛非常的不错,是非常推荐的一个长春旅游景点。
博物馆中还有专门的戏曲类展示厅,介绍各种戏曲和乐器专题,布局装饰设计也非常美丽新颖。
更多关于长春长影旧址博物馆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0ea74161573195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柒』 红色革命影片观后感

今天看了一部红色革命电影《上甘岭》,电影的主要情节是: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

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

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

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为之动容: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

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完成了该片4K精致修复,使其再现银幕。已完成4K修复的电影《上甘岭》是目前观众能看到的最清晰的版本。

『捌』 长影旧址博物馆怎么样 参观门票多少钱

你知道影片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想知道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们真实的工作场景吗?长影旧址博物馆可以给你带来这只能够享受,让你学习有关影片制作方面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电影文化街区。她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 电影互动等形式,以电影艺术展、道具展、译制片展、荣誉展、电影工艺展为主题,全景展示了长影的光辉历程和艺术成就。

景点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1118号

营业时间 :9:00-17:00(夏季:5月1日-10月7日) 9:00-16:30(冬季:10月8日至次年4月30日)

门票 :72元 大学生 50元

长春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可以说是去长春旅游的必去地这一,因为长春有着电影城的称号,而长春电影制片厂又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旧址博物馆里面有当时电影院的大门,看着很有特色。这里还原了当时老电影院的外景,地上散落的电影票根和影院的老海报,是我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

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里面看到了很多中国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照片,真的是风采极佳,特别是女艺术家们,更是有着无可拟比的美貌,绝对不是整容整出来的,而是自然未经雕琢的美丽和优雅的气质。

博物馆通过图片,实景模型,影音图像等详细介绍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生今世,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对了解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认识。

最后临出口还有一站就是道具馆,分门别类看到了一些有历史特色的道具,比如旧时的放映机,旧时的电子琴,等等等。游览长影旧址博物馆,能深刻体会到艺术的伟大和魅力,还有我国不朽的发展。长影旧址博物馆,的确值得一览!

这里是很多经典电影的诞生地,值得一去!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玖』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250字作文

梅远贵在洗澡之前,偷偷地在叶小春的杯子里放了什么古怪的东西,叶小春喝的时候,似乎也觉得味道怪怪的,显然她察觉出什么了。瞧!她装扮成猫女的样子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梅远贵洗澡的地方,满脸通红通红的。这时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因为那个样子太怪了,接下来更好笑,梅远贵看见叶小春提高嗓门说:“心中有火就让它燃烧吧。”叶小春听了,鼻子和耳朵都冒出了气。梅远贵却还在那里耍帅。叶小春则拿起滚烫的水就往梅远贵脸上倒,梅远贵被烫得脸都发红了,大叫起来。这时我们激动得有的直跺肢,有的直拍椅子的把手,有的笑得肚子都痛了……精彩的镜头一个接着一个.

电影院里欢笑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拾』 来长春不能不去的两大博物馆

      长春不仅是汽车城、大学城、也是电影城,也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用一句话形容长春那就是春有白花秋有红叶,夏有凉风冬有白雪。而四季风光的背后还有几个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馆,在介绍博物馆前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春市。

四季分明的长春市

        长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清嘉庆五年(1800年)设治至今,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长春走过了艰辛的发展历程。长春设治前,长春这个地方属于前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封地。由于乾隆、嘉庆年间关内受灾汉民大量“闯关东”来到东北,形成以汉族人为主体“流民”潮。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3年在全国统一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机构,将各省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长春府改为长春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1932年日伪政权将长春定为伪国都,在保留长春县行政建置的同时,将长春城厢部分划出设市,先叫“新京市”,后改为“新京特别市”。从此,在长春这块地方开始实行市县并存、市县分治的行政机构。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10月21日长春市改为长春特别市,1949年3月11日改称长春市,均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1949年5月9日改隶吉林省。1952年10月14日长春县撤销,辖区并入长春市。1953年8月1日至1954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1954年9月27日,吉林省政府迁到长春市,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城市。1958年11月10日——1966年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双阳、九台、德惠、农安、榆树5个县划归长春市管辖,实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1969年7月3日,双阳、九台、榆树、德惠、农安5个县再度划归长春市。改革开放后,1989年2月12日长春市列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了相当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国家计委又决定长春市为沿边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开放城市同等的优惠政策。1993年7月2日长春市计划单列市取销,但仍保留副省级建置,成为东北四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伪满皇宫博物院

        在城市的东北角,有一座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的建筑群,它就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州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旧址——伪皇宫。它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和溥仪及其后妃皇家悲剧的历史见证保留下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长春市内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伪皇宫的前身实际是吉黑榷运署,由此当年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皇帝住盐仓,闲鱼一条”。

        溥仪从1932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的前夕,在此度过了十四年的傀儡生涯,就是在这里,傅仪先后同日本关东军签定了《日满密约》和《日满议定书》,将中国东北的大好江山拱手奉献给了日本人。一般皇宫的建筑格局大家想必非常清楚,那就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三朝午门以及严格的中轴对称形式,然而溥仪的宫殿却是前寝后朝,寝宫跑到了办公楼的前面,该祭祀祖宗的地方却供上了日本的天照大神。由此可以起见,溥仪到底是不是受命于天的皇帝了,伪皇宫的土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在日本战败后,伪皇宫在不同程度上被破坏了,还有一些建筑被附近的单位、居民占用,如今我们参观的面积大约有4.5万平方米。

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

        在50、60、70后中间经常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们都是从小就是看着长影厂电影长大的”。对于长春电影厂有种很大的兴趣,一种很熟悉,却渐渐淡忘内容的感觉。我和我的父辈的不少电影情愫都与长影厂的电影有关。今天我带着我的战友和儿子又一次的参观,引燃有很多感动和惊喜。

        长春电影制片厂1945年10月成立,前生是伪满时期的“满映”(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长影厂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先后生产故事片1000多部,译制了50多个国家的1100多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上地位显赫。目前看到的这座博物馆,坐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上,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基本样貌,整个博物馆建筑面积有4万6千平方米,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旅游景区,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历史发展的完整记录,博物馆内部设计陈展规格极高,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长影洗印车间、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文化街区,从实际参观经历来说,个人评价是这里是电影博物馆中最优秀的。

        整个博物馆展厅分设很多,参观路线也非常剧情化,看完之后会有看完一场有剧情线索影片的感觉,这里不仅有电影和电影明星的展示,还有拍摄花絮、道具、背景故事、历史环境等综合介绍,信息内容非常的多,涵盖多个社会层面和文化艺术领域。整个展览内容是从伪满洲国日本人建设的“满映”开始说起。在长春解放后,新中国接手了“满映”的设备和技术,部分日本技师加入,新中国的电影人逐渐成长起来,开始创作各类新中国新时代的影视作品。在这里能够看到电影故事背后的故事,能够看到时代主旋律的演变,还能看到大量影片拍摄的过程的照片和场景还原,在关注光鲜演员的时代下,这些电影幕后的故事,其实我们没有太多机会知道,这里就像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

        从开始的最老的一间开创时期的厂房,长春电影制片厂渐渐扩大了厂区规模,形成当时全国顶尖的电影制作实力。应该说,当时中国进步电影人才齐具这里,得到了系统化培养和创作平台,制作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引领了时代的节奏。在博物馆展厅里,可以看到老式电影院的布景,也能见到很多可以称之为文物的电影海报和道具,陈列展示效果安排很具匠心。在展厅中,不仅能够看到电影故事人物和演员的介绍,更多的还配有导演、编剧、摄像等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花絮。有些电影不仅是上映票房是佳作,剧本和摄影更是目前中国电影学院课程中的必修观摩课程,让人对很多被忽略的老电影,重新燃了观看兴趣。博物馆的布景和灯光艺术设计独特,每个展厅颜色色系都经过精美的设计,场景既有内涵又有艺术,很多布局设计都是美轮美奂,整个博物馆都可以自由摄像拍照,参观的环境气氛非常的不错,是非常推荐的一个长春旅游景点。

备注:推荐给大家看的电影,也是我想接下来要看的,希望你能喜欢。

阅读全文

与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图片有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分日本爱情电影大尺度 浏览:327
印度电影大全真爱在我心 浏览:593
天使爱美丽电影简介英文 浏览:299
怒火风暴电影完整版 浏览:589
东北的搞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650
大电影动画片大全免费汪汪队 浏览:453
猫和老鼠电影背景音乐 浏览:733
盗墓电影大全2019龙墓 浏览:262
十部英文励志电影观后感 浏览:662
泰国电影恐怖的降头术 浏览:53
如何订私人电影院 浏览:569
悬疑电影中文版推荐 浏览:985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35
冰川时代3电影粤语 浏览:890
催泪老电影音乐 浏览:296
刺马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426
狼溪第四集免费观看完整电影 浏览:382
周星驰考验大傻智商是什么电影 浏览:247
法国电影亡命天涯路电影下载 浏览:616
东平有电影院吗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