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电影流浪者
【原 片 名】Awara
【中 文 名】流浪者
【出品年代】1951
【国 家】印度
【主 演】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 纳尔吉斯 拉杰·卡普尔
【出品公司】印度拉兹·卡普拉电影公司出品
【影片长度】168分钟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分厂 译制
【翻 译】尹广文 【导 演】徐明、张普人
【录 音】王林
【演员及配音演员表】
小拉兹——祖贝达(苏庭石配音)
小丽达——里列·斯希特尼斯(张桂兰配音)拉兹——拉兹·卡普尔(从连文配音)丽达——纳尔吉丝(向隽殊配音)
拉贡纳特——普里·特维拉兹(白景晟配音)里列——里列·密斯拉(白玫配音)扎卡——克·恩·辛格(高荣第配音)
【内容简介】
《流浪者》:“血统论”的惊世悲剧——故事梗概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相信“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荒谬理论,并以此为据错给扎卡判了罪。无辜的扎卡设法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并决心对拉贡纳特进行报复,他先用计使拉贡纳特抛弃了正要分娩的妻子。于是,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儿子拉兹降生在大街上。从小与母亲生活在贫困屈辱之中的拉兹,在强盗扎卡的威胁利诱下,成了一个到处流浪的小偷。长大后,在一次行窃中,拉兹意外地遇见了童年时的女友,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丽达,他们真诚地相爱了,皎洁的月光下,他们在平静的海面上荡起小舟,享受着爱的滋润,爱情给拉兹带来了新生的渴望,他决心痛改前非,要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和母亲。然而,工厂却因为拉兹曾经是贼而开除了他,扎卡也在胁迫他。一天,拉兹回家,正遇上扎卡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亲,他为保护母亲,杀死了扎卡并被捕。当他知道法官拉贡纳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亲,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便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结果行刺拉贡纳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为律师的丽达为拉兹做了精彩的辩护。拉兹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法官拉贡纳特血统论的荒谬。
【主创简介】
《流浪者》:“卡普尔”的不朽杰作——主创简介
在国际影坛上,父子两代涉足影坛,并均成为大明星的影人并不少见,而像印度卡普尔家族这样薪尽火传,历经四代且每一代都有成为影坛佼佼者的电影世家却凤毛麟角。《流浪者》则是卡普尔电影家族最引以为豪、誉满影坛的不朽杰作。
《流浪者》是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杰·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杰·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流浪者》公映后,轰动一时,并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此后30余年中,拉杰·卡普尔又以非凡的才华和高深的造诣,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成为举世闻名的电影大师。
拉杰·卡普尔1924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普里特维·拉杰·卡普尔是印度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普里特维在青年时期曾组织拥有150名演员的“普里特维·拉杰剧团”,以后转入电影界,在默片时代他曾扮演过许多生动的角色,老卡普尔的三个儿子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先后都成为印度著名的电影演员。拉杰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从18岁起就在孟买有声电影公司当场记。1947年,23岁的拉杰自导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这是一部自传体影片。此后,他又自导自演了爱情影片《雨》,这部影片使他一举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杰·卡普尔电影制片厂,并兼任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拉杰·卡普尔所创造的卓别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为印度青年观众的偶像。
50年代初,拉杰·卡普尔对反映贫苦人生活的社会题材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呢,还是得自于父母呢?影片的这一主题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拉杰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完美的导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创作了《流浪者》这部影片。该片严肃地告诉人们:决定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正如拉杰·卡普尔所说:“不管你出身于什么家庭,不管是怎样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围有爱情、慈爱和友谊,并有机会获得进步的话,你能完成巨大的事业。”片中,扮演丽达的演员是印度最有才华的女星纳尔吉丝,她曾和拉杰·卡普尔合演过《火》与《雨》,《流浪者》是他们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流浪者》之后,拉杰·卡普尔在50年代又自导、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两部影片,均取得了极大成功。《在夜幕下》还获得了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拉杰·卡普尔一生主演过50部电影,导演过10部,监制过14部,堪称是影坛全才,1987年他获得印度电影终身成就奖。1988年,拉杰·卡普尔因病去世,享年64岁。 拉杰·卡普尔家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电影世家,他的父亲普里特维一生演出了60余部影片,二弟萨米是印度著名电影演员和作曲家,三弟萨西是目前印度影坛上红极一时的明星,并兼任制片人和导演,拉杰·卡普尔的长子兰德希尔主要从事导演工作,次子里希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影星,另外,拉杰·卡普尔的一个孙子也是目前印度影坛上一位活跃人士。
【影片赏析】
《流浪者》:音与画的水乳交融——影片赏析
《流浪者》开创了印度电影批判现实主义的先河,在该片出现之前,印度电影主要顺着逃避现实和歌舞片的方向发展,这部影片通过男主人公拉兹的出生、生存、做贼、爱情、杀人和被捕等命运沉浮,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同时展示出民主和人道主义思想,充分揭露了血统论的反动。 《流浪者》是卡普尔结构最完美的影片,电影手法细致入微。歌曲与画面的配合,拉兹和丽达一段长达九分钟的爱情歌舞梦境,都与剧情和主题水乳交融。尽管卡普尔借用了不同的电影传统,但影片看来并不俗气。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的灯光,卓别林式的喜剧表演,好莱坞风格的升降镜头,浪漫照明效果和新写实主义的形象等等。《流浪者》中反复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歌舞场面也令人难忘。影片的主题歌《拉兹之歌》和插曲《丽达之歌》感情真挚朴素,旋律优美流畅,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阿巴拉古”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
【幕后人语】
《流浪者》:译制片的空前“绝唱” ——幕后人语
《流浪者》是在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完成的,近半个世纪的春秋过去后,当年译制这部影片的“幕后英雄”们大都已经“凋零”,为女主角丽达配音的著名配音艺术家向隽殊向记者讲述了译制《流浪者》的一些往事——
《流浪者》是最早引进到中国的印度片。50年代前苏联电影大量涌入中国,而《流浪者》在风格上与前苏联电影迥然不同,载歌载舞、节奏欢快,令人耳目一新,当时,厂里的同志们看完后,非常兴奋,表示一定要译制好这部影片。
片中为拉兹配音的是刚刚20岁出头的演员丛连文,后来他成为一位知名的电影导演。为《流浪者》配音前,丛连文在配音上还是“一张白纸”,但他非常用功,在纠正自己的音调、语气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为拉兹的配音虽然潇洒不足,但戏比较扎实,人物的语言完全发自肺腑,非常真实感人。丛连文后来又为《好兵帅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评。七、八年前,丛连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养病,他从来就是一个不爱抛头露面的人。
丽达本身是上层社会的阔小姐,情感丰富,影片中她与拉兹的爱情戏很多,但并不能就此把她配成一个矫揉造作的人物,因为她是学法律出身的,后来又做了律师,所以她的性格有刚有柔,“刚”就是理性的一面,正义感的一面,所以为这个角色配音我注意把握人物情感的复杂性。
除丛连文患上癌症,当初担任过《流浪者》译制工作的人大都已离开人世了。翻译尹广文、译制导演徐明、为拉贡纳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为许多著名的前苏联电影配音,如《海军上将乌沙阔夫》、列宁、斯大林等等。为扎卡配音的高荣弟早已离开长影厂不知去向。为拉兹母亲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辈的电影配音演员,她也在前几年去世。为小丽达配音的张桂兰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声音塑造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人物”。
BT下载地址:(速度搞快些)
http://www.btfire.com/btdown/btview_51731.html# (亲自测试可下)
电驴下载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❷ 印度电影《流浪者》男主人公拉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电影《流浪者》说了那么多丽达,大家还不知道拉兹媳妇长什么样呢,稍后上几张照片还有全家福,再给大家聊聊拉兹的家庭生活和个人 情感 生活。
《流浪者》男主人公拉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
关于这部电影,先说个饶有趣味的片段。
看过《流浪者》的朋友对其中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即法庭上这位大法官无情地说道—— “法律不承认良心!”
结果这位老爷子被丽达怼得够呛—— “法官先生,那么良心也不承认法律!”
说是饶有趣味,是因为这老爷子是拉兹真实的爷爷!
现实生活中,正是这位老爷子棒打鸳鸯、一手拆散了拉兹和丽达扮演者娜尔吉丝的情缘。
老爷子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家不能娶一个女戏子进门。
老爷子叫 德万·卡普尔 ,出身地主家庭,年轻时是个警察,尽管平生只演过《流浪者》这么一部电影,但架子端得足足的,在现场不停冲他的孙子导演拉兹咆哮:“我用你教我怎么演?!难道你比我更懂法律?!”
事实上整部电影从立项到杀青,拉兹进行得异常艰难,因为这里面有两位演员是他的长辈,另一位是他的父亲—— 拉贡纳特大法官 。
这部电影是一家三代四口人在里面参演,给大家拉个表单——
《流浪者》还在剧本阶段,拉兹就想当导演,但他不敢跟父亲说,拿着剧本蹲在父亲房门外不停抽烟,最后编剧阿巴斯看不下去了,替他向父亲说情。
普利特维拉·卡普尔 先是喜欢上这个故事,随后决定在其中扮演拉贡纳特大法官。影片上映后,他承认自己低估了儿子。
这位一辈子都板着脸的老父亲,虽说默片时代已是大明星,但个人际遇和家庭生活十分不幸。
先给大家简单说下这位默片皇帝、天竺克拉克·盖博,原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声望和财富,却为何总是一脸的忧伤和哀婉。
普利特维拉·卡普尔 出生于1906年11月3日,少时家境优渥,十七岁考入白沙瓦爱德华学院学习法律,1923年在校期间结婚,娶了拉兹的母亲罗诺,隔年生下了拉兹·卡普尔。
其后夫妻俩又接连生了五个子女。原本一家人生活富足,其乐融融,未曾想到了1931年,老卡普尔一个幼子、也就是拉兹的三弟德维因肺炎去世,老卡普尔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未曾想灾难还未结束。不出一个星期,他的另一个儿子南迪也意外身亡。
这个叫南迪的小男孩是因为家族里大人们忙于丧事无暇照看,自己在花园里捡了一枚老鼠药当作糖丸吃掉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老卡普尔一夜之间老了一截。
我在《流浪者》片尾看到拉贡纳特大法官伸出手去哀嚎:“我的儿子……”感觉那种悲伤十分真实。
还好老卡普尔还有长子拉兹。
拉兹勤奋好学有才华,年仅二十七岁便自编自导自演了《流浪者》,获得国家电影奖及戛纳电影节金奖作品,畅销全世界,一夜之间蜚声国际。
《流浪者》不仅火遍中国,在苏联也是所到之处收获无数掌声,票房冠军纪录保持了长达三十年!直到1982年才被《迪斯科舞星》追平。
有这样一位争气的儿子,老卡普尔也算是足慰平生。尽管儿子的感情生活也很令他操心。
丽达扮演者 娜尔吉丝 一直是中国观众非常喜爱的女演员。
在《流浪者》中,她演出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善良、还有现代女性的精明干练,法庭上一个转身,跨越了两个时代。
观众们多希望她和拉兹真正走到一起。
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 拉兹和娜尔吉丝是实锤的婚外恋,她是后来者。
两人合作过八部电影,《流浪者》是第二部,这个时候拉兹已结婚四年,是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的父亲,还有一个宝宝怀在妈妈肚子里,这个宝宝长大后主演了我们熟悉的《哑女》、《海誓山盟》还有《蛇女》。
拉兹的妻子 克里希娜 出生于1930年12月30日,是老卡普尔的表妹,严格意义上讲是拉兹的表姑。
辈份有点乱,这个亲上加亲,也是叹为观止。
而且,从拉兹长子出生日期来看,这对夫妇是未婚先孕。两人热恋期间就被媒体炒翻天——“拉兹·卡普尔狂热地爱上了克里希娜!”
也只能说是真爱了。
拉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两个女人他都爱,最后还是爷爷和父亲一锤定音——绝对不能离婚!绝对不能娶女戏子进门!
而拉兹的妻子克里希娜十分贤惠,一直对丈夫的婚外恋保持克制隐忍的态度。
只可怜“丽达”娜尔吉丝一直苦等到1958年3月才嫁给了导演苏尼尔·杜特,这一年她已经二十九岁了,算是十足的大龄女青年了。
拉兹是个很有事业心的青年, 情感 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只占十分之一,即使这十分之一还是由两个女人分享。
若说真爱,大概拉兹最爱的那个人是卓别林。
1924年12月14日,拉兹·卡普尔出生于白沙瓦。
他自打十一岁起进入影坛,二十二岁编导主演两部电影《火》及《雨》,在影坛展露头角,引起国际影人的注意。
1950年,二十六岁的拉兹自创 R.J电影公司 ,拍摄了《流浪者》,获得巨大成功。
他与父亲不一样,老卡普尔出演过大量“霸道总裁爱上我”题材、还有豪华奢靡的古装片,而拉兹将镜头伸向 社会 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那些“没见过一天好日子”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在他看来,与其描绘那些歌舞升平莺莺燕燕,还莫不如把镜头伸向路边一条无家可归的小狗。
正如拉兹的一段名言——
大概您没想到,《流浪者》并非拉兹最成功、票房最高的电影。四年之后,他又与父亲、娜尔吉丝合拍了一部《乡巴佬进城记》,大获好评!口碑票房超越了《流浪者》。
1964年,拉兹为了附和潮流,非常不情愿地拍摄了平生第一部彩色电影《合流》。影片取景欧洲,描写了三个朋友之间的 情感 纠葛,讴歌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依然是拉兹长袖善舞的领域,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在当时基本一票难求!
最后竟然在国内连续上映了五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行业奇迹!
由于作品的亲民风格,拉兹本人也获得了巨额经济回报。1951年-1956年期间,他是国内收入最高的男明星。但拉兹依旧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他将个人财富又重新投入到热爱的电影行业中。
1970年,拉兹呕心沥血整整制作了六年的《我叫小丑》上映,由于题材太过前卫,票房不尽人意。
拉兹有些心灰意冷。
但这部电影近年来却不断翻红,评分一路高涨,获得欧美同行盛赞!看来“拍给五十年之后的观众欣赏”这种事原来真的有!
晚年拉兹开始将精力花费在下一代,悉心扶助儿女尤其是 里希·卡普尔 ,同时也一手挖掘了未来的天皇巨星沙鲁克·汗!
里希·卡普尔虽然不及父亲那般有着崇高的艺术地位,但在“勤奋”这一块真是交足功课!
在拉兹的引领之下,这个家族没有一个人靠着祖荫吃干饭、躺在家谱上睡大觉,都在影坛挥洒汗水辛勤耕耘。
与此同时拉兹也在积极拓展人脉,强强联姻,比如他的外孙子就娶了 阿米达普·巴强 的女儿。这还是卡普尔家族少有的白衣联姻。
积数代不懈之功,卡普尔家族已成为宝莱坞第一金字招牌。
1988年6月2日,拉兹·卡普尔因病去世(肾衰竭、心力衰竭、哮喘),享年六十四岁。
那么,在他身后,卡普尔家族成员现状如何?
拉兹的弟弟、《流浪者》小拉兹后来怎么样了?
《流浪者》小拉兹的扮演者 沙希·卡普尔 后来并未长残,成年之后依然非常英俊,还娶了一个英国老婆,生了一堆小混血,后来走上了国际影星之路。
2017年12月4日,沙希·卡普尔因肺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紧接下来,2018年10月1日,拉兹的妻子克里希娜因心脏骤停离世,享年八十七岁;
2020年4月30日,拉兹的二儿子里希·卡普尔(《哑女》男主角)因白血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2021年1月15日,拉兹的大女儿南达里特因癌症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2021年2月9日,拉兹最小的儿子拉吉夫·卡普尔因心脏骤停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可以说近年卡普尔家族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但与此同时,拉兹孙辈异军突起,成为宝莱坞耀眼的新生力量!
比如拉兹的长孙女卡琳娜·卡普尔出演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迄今为止仍是豆瓣排名第十四的经典作品。
拉兹的孙子、里希·卡普尔的儿子兰比尔·卡普尔,也是如今头角峥嵘的明星,据说他的爱好是收藏豪车。
希望这些卡普尔后人秉承先祖的遗志,勤奋向上,永远记住爷爷拉兹的那段名言——
(全文完)
我想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都看过印度电影《流浪者》,对影片中的主题歌《拉兹之歌》和插曲《丽达之歌》也能哼上几声,我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配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看过此片的。
《流浪者》的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贡纳特坚信一个荒谬的理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法官的儿子一定是法官”,并以此为依据判了扎比的罪,无辜的扎比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他为了报复大法官,设计使法官抛弃了将要分娩的妻子,从此,法官的儿子拉兹生活在贫民窟中,成了一个到处流浪的小偷,长大后,在一次行窃中,拉兹意外地遇到了童年时的女友丽达,他们真诚相爱了,拉兹决定痛改前非,用辛勤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母亲。
然而,工厂却以拉兹曾经是个贼而开除了他,狠毒的扎比又胁迫他继续做小偷,有一天,扎比为躲避警察的追捕,胁迫拉兹的母亲做人质,拉兹杀死了扎比并被逮捕,当他得知审判的大法官就是自己的生身父亲时,他从狱中逃了出来,他恨父亲并选择了行刺,结果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己成为律师的丽达,为拉兹做了精彩的辩护,用事实证明了大法官拉贡纳特血统论的荒谬。
该片是由拉兹、卡普尔(1924——1988)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他自己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父亲扮演片中拉兹的父亲——大法官拉贡纳特,他三弟扮演小时侯的拉兹,该片在印度以及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力,1953年,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此后30年多年中,拉兹、卡普尔以非凡的才华和高深的造诣,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由他主演的影片,多达57部,多以反映印度普通人的感情与生活,并对 社会 的弊端加以公开地揭露,在六十年代后期,主要致力于制片业,他是印度电影史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
拉吉·卡布,一般翻译成卡普尔,是《流浪者》里拉兹的扮演者,是印度百年电影史上殿堂级的人物。他集编导演、制片于一身,极富国际影响力,被誉为印度的克拉克·盖博,印度的卓别林。
拉吉出生于1924年,出生地是现在归属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个旁遮普家庭。父亲是著名演员普利斯维拉吉,在电影《流浪者》里扮演拉贡纳特法官,这部电影里扮演小拉兹的是拉吉的亲弟弟沙什,后来他也成为银幕巨星,他不止一次出演哥哥的童年。拉吉还有一个弟弟沙弥,是印度银幕猫王,不用说也是位电影明星,在《海誓山盟》里发福的沙弥扮演叔叔。
拉吉10岁第一次登上银幕,真正担任主要角色是1947年,合作者是后来的印度梦露马杜巴拉。
拉吉第一次导演并主演的影片是《火》,在那部电影里24岁的拉吉遇到了纳尔吉斯,也就是丽达的扮演者。这对印度银幕上第一对黄金组合一共合作了16部电影,包括著名的《流浪者》。人们一直猜疑他们的关系,但是拉吉早在22岁就和堂妹结婚了,纳尔吉斯和拉吉都没有承认他们有私情。纳尔吉斯后来嫁给了演员桑尼尔·杜特,他们的儿子桑贾伊后来很火!
拉吉的作品非常多,也捧红了很多女明星。
拉吉有3子2女,除了两个女儿,几乎所有的后代都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是印度宝莱坞四大卡普尔家族里演员阵容最强大的。
拉吉从《流浪者》开始出演多部电影都是模仿卓别林的表演,也喜欢表演小人物的生活,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表演艺术家。
拉吉只活了64岁,1988年因为哮喘并发症去世。他的为人和演技都很受推崇。需要补充的是,印度电影是配唱制,演员极少自己演唱。拉吉的御用配唱人是穆克什和马纳迪,尤以穆克什为主,他的过早去世让拉吉感慨:我的声音没有了!穆克什的歌声什么样,请听拉兹之歌!穆克什的儿子也是歌唱家,他的好声音可以去听听《努里》……
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兹的演技,对我印象极深,他表演的真实,纯朴,没有造作,自然流畅,而且影片中的拉兹之歌很经典,总之,流浪者的电影当时的上座率非常高,普遍受到电影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不愧为一部使人难忘的好影片。
当初被他迷倒了,甚至找出地图查找去印度的路线,现在想来有点幼稚
儿时记得印度电影《流浪者》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法官对拉兹说:做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流浪者》是经典之作,饰拉兹的演员,把小偷的玩世不恭,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了他的表演,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他的身世,丽达是美丽的富家小姐,她演的情绪缠缠绵绵,恰到好处,而歌曲,也非常委婉动听,可以说,这个电影影响了一代人。
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去网络上查啊,关于他的“生平”介绍的非常详细,有必要特意问大家吗?
拉兹的 社会 地位低下,却能得到美丽,善良的女律师丽达的爱情,只能是艺术人生。
很认真的在探讨人性的复杂。
❸ 请问大家,印度电影《流浪者》,有国语版的资源吗
有啊,优酷,土豆都有。只要搜,基本就是国语配音的。倒是56网上的中文字幕版是稀缺资源
❹ 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演
流浪者,通常指电影《流浪者》,这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
“流浪者”是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兹·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兹·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兹·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流浪者》公映后,轰动一时,并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
❺ 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角色海报公布,王智担起女主的重任吗
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角色海报公布,王智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在我看来虽然年近四十岁的王智在娱乐圈流量并不是非常高,但王智是走实力路线的,她不是流量女明星,如此,我认为以王智的演技她担得起女主角的重担!
我们都知道王智在第一部《流浪地球》当中出演过配角,王智当时虽然是配角,但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深!正是如此,《流浪地球2》的导演才启用了王智作为女主角,而王智在拍摄时的表现,也让导演肯定了自己的选择没错,毕竟,王智饰演韩朵朵时呈现出的那种画面真的太有层次,太有深度了!
王智和吴京有对打戏,吴京我们都知道他可是武打明星出身,是非常能打的演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智也非常能打,有武术功底的王智和吴京对打时毫不逊色,非常投入,吴京对其称赞不已,称其为女功夫演员!在武打动作上能够获得吴京的肯定,可见王智的实力不容小觑!王智虽然不是火出天际的演员,但作为演员低调发展也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国产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角色海报公布,王智是女主角!
❻ 印度电影《流浪者》丽达的扮演者叫什么
流浪者 Awaara(1951)
导演:拉兹·卡普尔
编剧:Khwaja Ahmad Abbas/V.P. Sathe
主演:拉兹·卡普尔/纳尔吉丝 …
丽达(纳尔吉丝 Nargis 饰)
❼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哪年在中国播放的
我记得是在1958年八月份看的《流浪者》。因为看完《流浪者》不多天,就赶在九月一号之前到大连铁道医学院去报到的。
❽ 印度电影流浪者丽达的扮演者叫什么名子
《流浪者》丽达扮演者是“纳尔吉司·杜特”
中文名:纳尔吉司/娜尔吉丝·杜特
外文名:Nargis Dutt
别 名:法吉玛·卡尼兹
出生地:加尔各答
出生日期:1929年6月1日
逝世日期:1981年5月3日
职 业:演员
代表作品:《流浪者》中女主角“丽达”的扮演者
主要成就:1957年卡罗维法利电影节最佳女演员、1967年印度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早年经历:印度电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入中国。《流浪者》和其主题曲“拉兹之歌",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 纳尔吉司.杜特正是片中“丽达”扮演者。
纳尔吉司原名法吉玛·卡尼兹,公元1929年生在印度加尔各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母亲是印度著名的演唱家和电影演员,她起了艺名“纳尔吉司”(印地文“水仙花”的意思)。此后,刚满15岁的纳尔吉司即在影片《命运》中担任了主角。她那优雅的气质、富有生活实感的艺术风格,使她很快成为了印度影坛上富有特殊魅力的杰出演员。
(8)图片电影海报流浪者扩展阅读:
演艺生涯——
1948年,纳尔吉司开始和男演员拉兹·卡普尔合作拍片。在长达8年的合作中,他们一起拍摄了近20部影片。
1957年在拍摄《印度母亲》中,娜尔吉丝所塑造的印度母亲拉塔,渗透着印度劳动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的正直品德以及经得起折磨、痛苦的坚韧气质。因而在印度电影节和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被评为最佳女演员。
1960年,她还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发展残废儿童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上。娜尔吉丝孟买创办所能儿童学校,招收40名被般学校拒门智能迟钝儿童入学。同时,她还担任孟买残废儿童协主席等职。
1967年,在息影10年后,娜尔吉丝复出,担任影片《白昼黑夜》主角。为把握人物形象她到一所神经病院去体验生活。在这部影片里,娜尔吉丝演技更加纯熟精湛,影评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她艺术上的新高峰。娜尔吉丝又一次在印度电影节上赢得最佳女演员的桂冠,并获得了印度电影界的最荣誉——乌尔瓦西金像奖。
❾ 印度电影《流浪者》结局
《流浪者》结局:男主人公拉兹为救母亲,杀死了强盗扎卡。
当拉兹因企图谋杀拉贡纳特,父子出现在法庭上,丽达为拉兹辩护时,揭示了事情真相。
官拉贡纳特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荒谬的理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也不攻自破。
《流浪者》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饰)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
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拉兹·卡普尔饰),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❿ 《流浪者》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啊是否拉兹·卡普尔
电影《流浪者》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一个流传了整整七十年的谬误是时候澄清了。
一、冷知识:《拉兹之歌》词曲作者是个小木匠1948年春,二十四岁的拉兹·卡普尔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R·K FILM,成功拍摄了《火》与《雨》。
我们在《流浪者》片头看到的这个R·K FILM标志,拉兹一手搂着丽达一手拎着一把小提琴,即源自《雨》电影海报。
获得初步成功后,拉兹打算趁热打铁、再下一城,集结所有资源拍摄《流浪者》。
他说服父亲 普利特维拉 加入,还带上了从未拍过电影的爷爷 德万·卡普尔 。
最后就连小弟弟 沙希·卡普尔 也加入进来,卡普尔家族几乎全员出动。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唯有一件事令拉兹头疼不已,那就是《流浪者》全片音乐一个音符都没有诞生。
这是相当致命的,要知道,歌舞片看的就是声画对位,没有音乐,皮之不存,一切工作无法展开。
先前拉兹手下有个音乐人叫罗姆·甘古利,二人已经合作了《火》和《雨》,拉兹有感此人创作水平十分不稳定,尤其这次《流浪者》,没有一首曲子是他想要的,拉兹心急如焚。
细心的拉兹还发现一件事,罗姆·甘古利并没有乖乖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加班,总是半夜偷偷溜出去。
罗姆是去哪了呢?
跑去花街柳巷找灵感去了?
很快拉兹发现,罗姆是深更半夜偷偷跑去一家剧院找人,这个剧院不是别人家的,正是自己父亲老卡普尔名下的—— 普利特维拉剧院。
话说回来,《流浪者》的作曲罗姆跑到这家剧院干嘛呢? 他要找人——剧院乐队琴师 杰基山 。
杰基山在未进入剧院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匠,尽管有着过人的天分,但生性憨厚的他不显山不露水也懒得争功,基本泯然众人。
事实上,《火》与《雨》两部电影的音乐,罗姆都要暗地里向杰基山求助才能成谱。
聪明绝顶的拉兹很快弄明个中蹊跷,他想都没想就对罗姆说了声“你回家吧”。然后将杰基山毕恭毕敬请到他的办公室里,对他说——“今后你就是我的音乐总监!”
杰基山说不行,您得带上剧院乐队负责人 香卡 ,香卡是自己的伯乐和知音。
香卡在面试杰基山的时候,十分欣赏他的作曲才华和演奏技能。出于爱才之心,在没有向老板汇报的情况下,拍板留下了小木匠杰基山,其人大公无私、情操高尚。
拉兹闻听后马上做出了决定,由杰基山和香卡二人一起肩负起《流浪者》音乐创作。
很快,二人谱写出《帆船之歌》、《拉兹之歌》、《海风之歌》、《丽达之歌》等九首电影音乐,拉兹极为满意——“这正是我想要的!”
拉兹·不仅是个艺术天才,还具有一流的商业头脑,他马上第一时间与杰基山和香卡签约,买下二人今后所有音乐的版权。
此举完全改变了杰基山的个人命运,他的 社会 地位和个人财富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步步生莲、步步生金,由一个不起眼的小木匠摇身一变成为 社会 名流,日后成为蜚声国际的音乐家。
那么,《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丽达之歌》又是谁唱的?
二、《拉兹之歌》到底是谁唱的?这里可能要给大家一个比较令人失落的答案——《拉兹之歌》并非拉兹·卡普尔所唱。
《流浪者》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我国上映,之前由于讯息不发达,这个误传持续了将近七十年之久。
事实上《拉兹之歌》的演唱者叫穆科什(Mukesh),是天竺国宝级歌星,演艺地位并不亚于拉兹·卡普尔。
甚至由于相貌英俊,穆科什还当过一段时间演员。
穆科什还有一个儿子大名鼎鼎,那就是 尼汀·穆科什 ,《奴里之歌》那个歌喉婉转的男声部“阿加里……”就是这小伙子唱的。
不过穆科什逝去得十分突然,1976年8月27日,穆科什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在底特律心脏病突发离世,而且当时是死在舞台上。年仅五十三岁。
他的最后一首电影插曲是拉兹·卡普尔的《虔诚之美》(上映于1978年)。
穆科什死后留下一个空白,其后天竺每位男歌手都有一个野心,想填补这个空白。然而无一称愿,包括他富有才华的儿子尼汀·穆科什。
纳尔吉丝是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女演员,经她诠释的丽达,美丽、温婉、兼备智慧与勇气,将丽达悲欢离合的经历和内在矛盾的 情感 丝丝入扣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而拍摄《流浪者》这一年她也不过二十二岁的年纪。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结尾,丽达俏皮地冲着拉兹挤了挤眼, “我还会叫你野人。” 多么可爱的女孩儿,几乎满足了男人对一个女性的所有幻想。
纳尔吉丝正如她的名字“水仙花”一样在我们记忆里淡淡吐露着芬芳。
纳尔吉丝深爱着拉兹·卡普尔,只是拉兹已有妻室,拍摄《流浪者》时他已结婚四年,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父亲。
拉兹的妻子 克里希娜 是老卡普尔的表妹、拉兹的表姑,对,你没看错,就是这样亲上加亲!有庞大家族做后盾,正宫地位自然是牢不可摧!
纳尔吉丝这段苦恋,也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1957年,在拍摄《印度母亲》时片场起火烧着了她的衣服,扮演她儿子的苏尼尔·杜特奋不顾身将她救出,后来她嫁给了他。
许多中国观众在喜爱《流浪者》的同时产生了移情心理,一是真心希望拉兹和丽达现实生活中走到一起;二是真心认为《丽达之歌》就是纳尔吉丝演唱的。
其实亦并非如此。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丽达之歌》、同时也是《奴里之歌》的演唱者——绰号“宝莱坞夜莺”的 拉塔·买盖世卡 (Lata Mangeshkar),也是一位神级女歌手,演唱作品有四万首之多。
她二十二岁时录制了《流浪者》,五十岁那年演唱了《奴里之歌》。
出生于1929年9月28日的拉塔至今仍健在,算来已有九十二岁高龄。
中国许多年轻人倒是对她十分熟悉,这并不奇怪,前些年非常流行的那首十分魔性的《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娇俏可人的女声部也是拉塔。
对,别怀疑,那一年她七十一岁!
综上所述,电影《流浪者》九首插曲由 穆科什 、 拉塔 两位歌手演唱。
拉兹·卡普尔和纳尔吉丝没有参与演唱录制工作 。“拉兹”、“丽达”的演技是如此优秀,带给我们跨世纪的感动,已无需赘墨增姿添彩。
正如那句老话——谁还会给金子镀金呢?
(全文完)
不太清楚,可以去网络上搜索一下。拉兹之歌是挺好听的,有爱情中的相爱味道,是青年男女爱唱的流行之歌。
印度老电影《流浪者》"拉兹之歌"是由拉杰.卡普尔演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