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音乐之声>>中的<<Do,re,mi>>的钢琴谱在哪里有
http://www.music888.net/music888/article_view.asp?id=3192
http://www.popiano.org/piano/soft/6440.htm
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如下:
1.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 / Maria
序曲和音乐之声/ 玛丽亚
2.Overture And Preludium (Dixit Dominus) / 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序曲(赞颂我主) / 管弦乐队与修女合唱团
3.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 / Nuns Chorus
晨祷和哈利路亚/ 修女合唱团
4.Maria / Nuns Chorus
玛丽亚/ 修女合唱团
5.I Have Confidence / Maria
信心/ 玛丽亚
6.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olf and Liesl
即将十七岁/ 罗夫和丽莎
7.My Favorite Things / Maria
我最喜爱的东西/ 玛丽亚
8.Do-Re-Mi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哆来咪/ 玛丽亚和孩子们
9.The Sound Of Music / The Children and the Captain
音乐之声/ 孩子们和上校
10.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孤独的牧羊人/ 玛丽亚和孩子们
11.So Long,Farewell / The children
晚安,再见/ 孩子们
12.Climb Every Mountain / Mother Abbess
攀越群山/ 院长
13.Something Good / Maria and the Captain
有些好事/ 玛丽亚和上校
14.Processional And Maria / Organ,Orchestra and Nuns Chorus
婚礼进行曲和玛丽亚/ 管风琴,管弦乐队和修女合唱团
15.Edelweiss / The Captain, Maria ,the Children and Chorus
雪绒花/ 上校、玛丽亚、孩子们和合唱队
16.Climb Evry Mountain(Reprise) / Chorus and Orchestra
攀越群山(重奏)/ 合唱队和管弦乐队
17.My Favorite Things/Salzburg Montage / Maria and Orchestra
我最喜爱的东西/萨尔斯堡组合/ 玛丽亚和管弦乐队
18.Edelweiss / The Captain and Liesl
雪绒花/上校和丽莎
19.The Grand Waltz / Orchestra
大华尔兹/ 管弦乐队
20.Laendler / Orchestra
兰德勒/ 管弦乐队
21.Processional Waltz / Orchestra
婚礼进行曲 华尔兹/ 管弦乐队
22.Climb Every Mountain/ Mother Abbess
攀越群山/ 院长
23.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Reprise)
即将十七岁(重奏) / 玛丽亚和丽莎
24.Edelweiss( Reprise)/ The Captain,Maria,the Children and Chorus
雪绒花(重奏)/ 上校、玛丽亚、孩子们和合唱队
25.The Chase / The Orchestra
追捕/ 管弦乐队
26.Escape/ Climb Every Mountain(Reprise)/Finale/ Chorus
逃亡/攀越群山(重奏)/终曲/ 合唱队
影片介绍: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丽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丽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❸ 求音乐之声所有曲子带歌词的钢琴谱(原版)!!
❹ 求音乐之声<DOREMI> 钢琴谱
哆来咪Do Re Mi-《音乐之声》(影视线谱)http://www.music888.net/music888/article_view.asp?id=3192
❺ 求音乐之声Do-Re-Mi的简谱
《Do-Re-Mi》简谱参照如下:
《Do Re Mi》是奥斯卡经典电影《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的主题曲之一。
歌词: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
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
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一个好的开端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
当你阅读时你就开始于“A-B-C”
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
而当歌唱时你就开始于“Do-re-mi”
Do-re-mi Do-re-mi
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
这正好是前三个音符
Do-re-mi Do-re-mi
Do-Re-Mi-Fa-So-La-Ti
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ier
让我们看看能不能简单点
网络-Do Re Mi (电影《音乐之声》主题曲)
❻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所有曲子
世界经典电影 -音乐之声内容简介
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艺术与娱乐最成功的平衡之作,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1965年出品导 演:罗伯特·怀斯 主 演:朱莉·安德鲁斯 克里斯托弗·普鲁默
·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录音五项大奖·一九六六年金球奖最佳影国音乐片巨匠罗伯特·怀斯
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美国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是美国音乐片巨匠罗伯特·怀斯新风格音乐片的又一力作。在编、导、演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这部影片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音乐片之一。
天性自由、善良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雅致的别墅,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心。
《音乐之声》清新有致,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国的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口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被视做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❼ 求音乐之声<DOREMI> 钢琴谱
流行钢琴网有得下载!http://www.popiano.org/piano/soft/6440.htm
❽ 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 钢琴谱
欧歌美曲绝妙榜
作者:南航
谨保证以下欧歌美曲均是值得“讴歌”的“美”妙之“曲”,首首精彩,支支动听。以柔情罗曼为主,只有选漏,没有选错。如其不然,罚我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百遍——
洛德·史都华/Rod Stewart的《Sailing》(航),怀疑这根本是为我的名字而预制的,后被张国荣用粤语翻唱成《全赖有你》。《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不愿再提起)
西蒙-加丰凯尔重唱组/Simon Garfunkel的《Scarborough Fair》(斯卡博勒集市,或译斯镇的颂歌),改编自英格兰古民谣,电影《毕业生》插曲,后被陈百强、陈慧娴、莎拉·布莱曼英文重唱,张明敏用中文翻唱成《毕业歌》。《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的声音),电影《毕业生》插曲。《He's my brother》(手足情深)或译(他不重,他是我兄弟),电影《第一滴血3》插曲,后被王杰用英文重唱。
威猛乐队/Wham的《Careless whisper》(无心的呢喃),后被蔡国权用粤语翻唱成《无心快语》,梅艳芳用粤语翻唱成《梦幻的拥抱》
贝迪·希金斯/Bertie Higgins的《Casablance》(卡萨布兰卡)
莱昂纳尔·里奇/Lionel Richie的《Say you,Say me》(说你说我),电影《白夜逃亡》主题曲
理查德·马克思/Richard Marx的《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成追忆?
卡伦·卡朋特/Karen Carpenter的《Yesterday once more》(昔日重来),后被陈慧娴用英文重唱
安迪·威廉姆斯/Andy Williams的《Speak softly love》(温柔地倾诉),电影《教父》的主题曲。《Love Story》(爱情故事),电影《爱情故事》的主题曲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You are not alone》(你并不孤独),以及与莱昂纳尔·里奇共同谱曲填词的《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百名歌星为非洲灾民合唱的募捐歌曲
斯汀/Sting的《Field of gold》(金色原野)
鲍勃·迪伦/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随风而逝),歌词很有思想,反战、控诉政府。
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的《Without you》(没有你),后被王杰用英文重唱
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即“猫王”/Elvis Presley还是杰逊·多诺文/Donovan的《Rhythm of the rain》(雨的节奏)?
“空气补给者”/Air Supply的《All out of love》(失落的爱)
沙金斯·史蒂文思/Shakin'Stevens的《Because I love you》(因为我爱你)
布莱恩·亚当斯/Bryan Adams的《Everything I do》(一切为了你),电影《侠盗罗宾汉》主题曲
老鹰乐队/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加州旅馆)
史蒂夫·旺德/Stevie Wonder的《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电话诉衷情),电影《红衣女郎》的插曲
肯尼·罗杰斯/Knney Rogers的《I swear》(我发誓)《Lady》(女士)
惠特尼·休斯顿/Whitney Houston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我永远爱你),电影《保镖》插曲
席琳·迪翁/Celine Dion,这个译名不好,女人怎用“翁”字,《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
格莱恩·梅德罗斯/Glenn Medeiros的《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此情永不移)
凡哈伦乐队/Van Halen的《Pretty woman》(漂亮女人),电影《漂亮女人》又名《风月俏佳人》插曲
斯考特·麦肯滋/Scott Mckenzie的《San Francisco》(旧金山)旧译三藩市,音译圣弗朗西斯科,一城三名,嬉皮士的经典歌
皮特·西格/Pete Seeger的《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儿们哪里去了)
约翰·丹佛/John Denver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乡村之路带我回家),后被张行用英文重唱
迈克尔·伯顿/Michael Bolton的《When a wan loves a woman》(当男人爱上女人),电影《当男人爱上女人》主题曲
奈特/Natalie的(蒙娜丽莎)
影星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Memory》(回忆)。《Woman in love》(恋爱中的女人)。《 The way we were》 (我们走过的路)或译(往日情怀),电影《往日情怀》插曲,跟她的《回忆》简直姊妹篇。
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的《Against all odds》(反对所有的命令),又名《Take a look at me now》,同名电影主题曲。《Another day in paradise》(天堂里的另一天)
保罗·杨/Paul Young的《Every time you go away》(每当你离去)
恩雅/Enya的系列咏唱歌,恩,很雅。
甲壳虫乐队又名披头士乐队 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Imagine》(幻想),乌托邦式幻想。
Bee Gees三兄弟的 《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In the morning》(在早晨),电影《两小无猜》插曲,后者跟《Morning has broken》(破晓时分)很相似
Peabo Bryson Regina Belle的《A whole new world》(美丽新世界),电影《阿拉丁神灯》的插曲
Brian Hyland的《Sealed with a kiss》(用吻封缄),后被陈百强用英文重唱
The Brother Four的《500 Miles》(500英里)
Johnny Mathis的《A time for us》(难忘好时光)
Lobo 的《I'd love you to want me》(我希望你爱我)
《Tie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I have a dream》(我有个梦想),创意是否来自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同名演讲?
《It no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没有雨)
《When a child is born》(当一个孩子出生时),电影《人狼之恋》插曲
《Romeo and Juliet》(罗蜜欧与朱丽叶),1968年美国同名电影插曲
《Kiss me goodbye》(吻别) 《A good place to be》(一个好地方) , 《Butterfly》(蝴蝶),《Sad movies》(伤感电影),《No geting over me》(别离开我)
《Elondor pass》(山鹰之歌),南美民歌,后被Simon Garfunkel翻唱为《EI Condor Pasa(If I Could)》
《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天),听了四五个版本,有男有女,包括被捧为“月光女神”的莎拉·布莱曼都根本没同名电影里女主角能唱出绝望感。
《Auld Lang Syne》(友谊天长地久),苏格兰民歌,电影《魂断蓝桥》主题曲
曲系列:Richard Clayderman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Secret Garden的《神秘园》,第一辑最动听,其次是班得瑞/Bandari的《仙境》等专辑与Yanni雅尼钢琴曲。
又,象《Unchained melody》(奔放的旋律),电影《人鬼情未了》主题曲;《Moon river》(月亮河),电影《蒂法尼的早餐》插曲;《Do Re Mi》(哆啦咪),电影《音乐之声》插曲等等,虽然很有名,但总觉太煽情,不耐听。
❾ 音乐之声哆来咪的简谱
如图所示:《哆来咪》为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插曲,被称为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作曲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作词。
(9)音乐之声电影主题歌钢琴谱扩展阅读:
中文翻译:
大家一起来从头学,从这里开始最最好
念书你就先学ABC,唱歌你就先唱哆来咪,哆来咪,哆来咪
这三个音符正好是哆来咪,哆来咪,哆来咪发索拉梯
“哦!让我们看看怎么更好记。”
“哆”,就是那一只母鹿
“来”,是太阳光辉
“咪”,是我,是我自己
“发”,是路程跑得远
“索”,是穿针又引线
“拉”,就跟在“索”后面
“梯”,是我们吃茶点
随后我们又回到“哆”
“哆”,就是那一只母鹿
“来”,是太阳光辉
“咪”,是我,是我自己
“发”,是路程跑得远
“索”,是穿针又引线
“拉”,就跟在“索”后面
“梯”,是我们吃茶点
随后我们又回到“哆”
在你懂得音符以后,你几乎可以唱出任何歌曲
❿ 金莎唱的雪绒花的钢琴谱
雪绒花-电影<音乐之声>插曲(13册6单元)
2006-02-12 09:58:24 E网音乐教室-超低空音乐空间|吉他谱|吉它曲谱|乐谱|简谱|歌谱|钢琴谱|伴奏 出处:
雪绒花
3/4
. .
3 - 5|2 - -|1 - 5|4 - -|3 - 3|3 4 5|6 - -|5 - -
. . . .
3 - 5|2 - -|1 - 5|4 - -|3 - 5|5 6 7|1 - -|1 - -
. . . . .
2 - 5|7 6 5|3 - 5|1 - -|6 - 1|2 - 1|7 - -|5 - -
. . . .
3 - 5|2 - -|1 - 5|4 - -|3 - 5|5 6 7|1 - -|1 -
[作品分析]
音乐剧《音乐之声》,是美国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于1959年完成的,演出后大受欢迎。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
《音乐之声》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事情。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生性活泼、热爱生活、擅长弹吉他、喜欢唱歌。后来,玛丽亚到特拉普特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玛丽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几个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玛丽亚和孩子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上校轻拂六弦琴,唱了《雪绒花》,歌曲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玛丽亚在上校家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上校向玛丽亚求婚了。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还要让他到海军去服役。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计带着孩子们逃往瑞士。
�
就在他们整装逃跑之际,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伪称是去萨尔茨堡参加音乐节演出。敌人对他们进行了严密的监视,看守很严。特拉普特上校家庭合唱团在这个晚会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雪绒花》。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祖国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们的内心都沸腾了,人们怀着对祖国的必胜的信念,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感到恐惧。
�
《雪绒花》在剧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歌唱比第一次更令人激动。�
《雪绒花》为C大调、3/4拍,全曲为两段体结构(即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方整,带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曲调朴实感人。主题音调
在全曲中先后3次出现,赞颂祖国祝愿祖国之情贯穿全曲。A段共16小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亲切抒情有赞颂祖国之意。B段也是16小节,第一句节奏变化出现了休止,旋律也出现了五度跳进,与A段形成对比,表现出了对祖国的热情,情绪较为激动,力度相对加强。第三句再现A段主题,在祝福祖国万年长青的歌声中结束全曲。二声部主要起烘托作用,更增加了歌曲的美感。
相关知识: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具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性。电影音乐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它的创作构思以影片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为依据,音乐要与画面内容、对白、音响效果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第二,在影片中音乐有自身的总体构思,但又受电影情节发展的制约,因此,其结构较自由,可以是完整乐曲,也可以是一个乐句、一个动机、一个和弦、一声打击乐音响。第三,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要经过录音等一系列技术处理,最后通过放映体现其艺术效果。�
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第一,突出主题作用,概括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的主观态度。第二,抒情作用,抒发影片人物的感情,塑造与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变化。第三,描绘作用,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或加强画面中的视觉形象的情绪与节奏;或用音色音响描绘画面中的自然景物。第四,背景气氛作用,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包括表现影片的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生活气息等。第五,推动剧情发展作用,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六,结构统一作用,通过音乐的重复变化、发展,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
关于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奥斯卡金像奖”其实是俗称,其正式名称应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奖品是一尊高13.5吋、重8.45磅的镀金青年人像。他的双手紧握一柄锋利的长剑,挺立在一盘艺术化了的电影胶卷上,透出英武豪迈、生机勃勃的气势。
�
奥斯卡音乐奖分最佳音乐创作、最佳配乐和最佳歌曲3个奖项。近年来,前两个奖项似乎有合并的趋向。“最佳音乐创作奖”是授给为大型故事片而创作整套音乐的作曲家的。“最佳配乐奖”不单纯指选配现成的乐曲,而是指创造性地使用与主题有关的音乐素材的。“最佳歌曲奖”则是授与专为影片而创作的歌曲作者的。
[教学建议]
学唱与欣赏《雪绒花》。此曲可以先欣赏,在听的基础上学唱,这样很易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让学生先听再唱,再听再唱,从中体会同一首歌在电影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在学唱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找出曲调的重复与变化之处,在理解的基础上调整控制自己的呼吸、音色、力度、速度。
�
关于二声部,实际上只要学会
即可。但是两个声部如何配合却要下些工夫。开始时可以让全体学生轻声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让学生边唱边聆听。然后学生唱二声部,教师唱一声部。再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进行练习。切记,要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整体效果,使合唱成为一个整体。�
学唱之初要鼓励学生划拍唱歌。唱会歌时要加入伴奏。三拍划拍最初可以用划三角形练习,即: “下外上”,先单独练习划拍,再听音乐划拍,然后自己边唱边划拍。教材中的三拍划拍图示下方的适用快速的音乐,上方的适用于中速或慢速的音乐。《雪绒花》可以用上方的图示划拍。�
关于歌曲的思想性爱国主义感情问题,不必专门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影片中的两段情节变化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演唱,即可水到渠成的达到感染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