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之声>获哪五项奥斯卡金项奖
是38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最佳改编音乐、最佳剪辑五项奖~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五十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但是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
故事梗概:
22岁的玛利亚是一个萨尔斯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护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看护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逢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亡妻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上校为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限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阿比斯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长告诉她她要骨气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 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她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
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当他们赶回萨尔兹堡,发现到处已经是纳粹旗帜横行了。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兹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导。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的时候,被早就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于是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融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融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的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电影<<音乐之声>>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特拉普男爵生于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海军上校时,就被任命为U6潜艇的指挥。一战时,一艘法军潜艇被特拉普的潜艇击沉。1918年,国王约瑟夫一世提升他为海军少校。 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失去了海岸线,不再需要海军。特拉普上校不仅失去了职位,还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给他7个孩子照顾。
玛丽娅生于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约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养母,她们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进入了四年的国立师范学院。 玛丽娅原来是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是在大学期间,一位著名的神父开始给她布教,改变了玛丽娅的生活和信仰。 玛丽娅加入了萨尔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为一个修女。修道院决定让玛丽娅离开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一个患风湿热的女儿。
一年后,孩子们要求他们的父亲设法留住玛丽娅,他们甚至建议他应该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男爵回答说。于是孩子们自己去问玛丽娅。因为玛丽娅说,是,我喜欢他。他们订婚了。她再也没回修道院作修女,于1927年11月26日嫁给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两个女儿。
1935年,瓦兹内神父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使音乐成为他们一家的爱好。他们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纯美的歌声使他们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他们曾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此后他们被邀请做欧洲巡回演唱会。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特拉普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要留住尊严。他们离开了萨尔茨堡市郊的别墅和一切财产,前往美国。
1938年9月,他们到达纽约。途中第10个孩子出生了。瓦兹内神父也和他们同行到美国,在他的指导下,唱歌成了他们的职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渐渐扬名。 二战后,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特拉普家庭奥地利救济社,为祖国奥地利发送了无数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费尔蒙特的一个乡村里买了一个大农场,这儿和他们思念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风光相似。他们给他们的房子取名为“一颗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后院的家庭墓地里。 当他们结束了20多年、30多个国家的演唱生涯时,他们把他们的奥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场大火烧毁。他们立即决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设计很现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玛丽娅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边。
本片在当年成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卖座纪录的歌舞片,这部经典巨作曾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五项大奖。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片中美妙的音乐至今仍广为传唱。影片的译名在各地大相径庭:在中国香港,它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台湾地区译名则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灵深处的音乐》;西班牙译成《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国,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梦》……译名不同,音乐却同样动听,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
2、同名歌曲《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
作曲:查理德 罗杰斯
作词:奥斯卡 汉默斯坦二世
主唱:朱莉 安德鲁斯
歌词:
THE SOUND OF MUSIC
My day in the hills
Has come to an end I know
A star has come out
To tell me it’s time to go,
But deep in the dark-green shadows
Are voices that urge me to stay.
So I pause and I wait and I listen
For one more sound,
For one more lovely thing
That the hills might say…
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With songs they have sung
For a thousand years.
The hills fill my heart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My heart wants to sing
Every song it hears.
My heart wants to beat
Like the wings
Of the birds that rise
From the lake to the trees,
My heart wants to sigh
Like a chime that flies
From a church on a breeze,
To laugh like a brook
When it trips and falls
Over stones on its way
To sing through the night
Like a lark who is learning to pray—
I go to the hills
When my heart is lonely,
I know I will hear
What I've heard before.
My heart will be blessed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And I'll sing once more.
2. 影片《音乐之声》有哪些成就
本片荣获了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五项大奖。并且一经公映便风靡全球,连续几年票房成绩高居榜首,片中几段优美动人的音乐《哆·来·咪》、《雪绒花》、《音乐之声》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几十年来传唱不息。
3.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单有哪些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有哪些?奥斯卡金像奖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单有哪些呢?我精心收集了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有哪些,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单,供大家欣赏学习!
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
2016(88届)获奖:《聚焦》
提名:《大空头》《火星救援》《荒野猎人》《聚焦》《间谍之桥》《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房间》《布鲁克林》
2015(87届)获奖:《鸟人》
提名:《美国狙击手》《鸟人》《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模仿游戏》《塞尔玛》《万物理论》《爆裂鼓手》
2014(86届)获奖:《为奴十二年》
提名:《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菲利普船长》《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地心引力》《她》《内布拉斯加》《菲洛梅娜》《华尔街之狼》
2013(85届)获奖:《逃离德黑兰》
提名:《逃离德黑兰》《爱》《南方的野兽》《被解放的姜戈》《悲惨世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林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刺杀本·拉登》
2012(84届)获奖:《艺术家》
提名:《后人》《帮助》《雨果》《点球成金》《战马》《特别响,非常近》《艺术家》《生命之树》《午夜巴黎》
2011(83届)获奖:《国王的演讲》
提名:《黑天鹅》Black Swan、《斗士》The Fighter、《孩子们都好》《127小时》127 Hours、《盗梦空间》Inception、《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大地惊雷》True Grit、《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2010(82届)获奖:《拆弹部队》
提名:《阿凡达》《弱点》《第九区》《成长 教育 》《拆弹部队》《无耻混蛋》《珍爱》《严肃的男人》《飞屋环游记》《在云端》
2009(81届)获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福克斯
提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福克斯、《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派拉蒙
2008(80届)获奖:《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提名:《赎罪》Atonement、《朱诺》Juno、《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layton、《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008(80届)
2007(79届)获奖:The Departed(2006)无间道风云
提名:《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硫磺岛家书》(Letters from Iwo Jima)、《女王》(The Queen)、《通天塔》(Babel)
2006(78届)获奖:《撞车》 CRASH
提名:《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卡波特》 CAPOTE、《撞车》 CRASH、《晚安,好运》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慕尼黑》 MUNICH
2005(77届)获奖:《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提名:《飞行者》(THE AVIATOR)、《杯酒人生》(SIDEWAYS)、《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寻找梦幻岛》(FINDING NEVERLAND)、《雷》(RAY)
2004(76届)获奖:《指环王3:王者回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75届)获奖:《芝加哥》CHICAGO
提名:《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时时刻刻》THE HOURS、《魔戒二部曲:双城奇谋》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钢琴师》THE PIANIST、《芝加哥》CHICAGO
2002(74届)获奖:Beautiful Mind, A (2001) 美丽心灵
提名: Moulin Rouge! (2001) 红磨坊、In the Bedroom (2001) 意外边缘、Gosford Park (2001) 谜雾庄园
2001(73届)获奖:Gladiator (2000) 角斗士
提名: Wo hu cang long (2000) 卧虎藏龙、Traffic (2000) 毒网、Erin Brockovich (2000) 永不妥协、Chocolat (2000) 浓情巧克力
2000(72届)获奖: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国丽人
提名: Sixth Sense, The (1999) 灵异第六感、Insider, The (1999) 局内人、Green Mile, The (1999) 绿色奇迹、Cider House Rules, The (1999) 总有骄阳
1999(71届)获奖: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提名: Vita è bella, La (1997) 美丽人生、Thin Red Line, The (1998) 红色警戒、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拯救大兵瑞恩、Elizabeth (1998) 伊莉莎白
1998(70届)获奖:Titanic (1997) 泰坦尼克
提名: L.A. Confidential (1997) 幕后嫌疑犯、Good Will Hunting (1997) 骄阳似我、Full Monty, The (1997) 一脱到底、As Good As It Gets (1997) 猫屎先生
1997(69届)获奖:English Patient, The (1996) 英国病人
1996(68届)获奖: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
提名: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理智与情感、Postino, Il (1994) 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Babe (1995) 小猪宝贝、Apollo 13 (1995) 阿波罗13号
1995(67届)获奖: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传
提名: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肖申克的救赎、Quiz Show (1994) 机智问答、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说、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1994(66届)获奖:Schindler;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提名: Remains of the Day, The (1993) 告别有情天、Piano, The (1993) 钢琴别恋、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 因父之名、Fugitive, The (1993) 亡命天涯
1993(65届)获奖:Unforgiven (1992) 不可饶恕
1992(64届)获奖: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
1991(63届)获奖:Dances with Wolves (1990) 与狼共舞
提名: Goodfellas (1990) 好家伙 DVDRip、Godfather: Part III, The (1990) 教父第三集、Ghost (1990) 人鬼情未了、Awakenings (1990) 无语问苍天
1990(62届)获奖:Driving Miss Daisy (1989) 为戴茜小姐开车
1989(61届)获奖:Rain Man (1988) 雨人
提名: Working Girl (1988) 上班女郎、Mississippi Burning (1988) 烈血暴潮、Dangerous Liaisons (1988) 危险关系、Accidental Tourist, The (1988) 意外的旅客
1988(60届)获奖:Last Emperor, The (1987) 末代皇帝
1987(59届)获奖:Platoon (1986) 野战排
1986(58届)获奖:Out of Africa (1985) 走出非洲
1985(57届)获奖:Amadeus (1984) 莫扎特传
1984(56届)获奖: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母女情深
1983(55届)获奖:Gandhi (1982) 甘地传
1982(54届)获奖:Chariots of Fire (1981) 火的战车
1981(53届)获奖:Ordinary People (1980) 普通人
1980(52届)获奖: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莱墨夫妇
1979(51届)获奖:Deer Hunter, The (1978) 猎鹿人
1978(50届)获奖: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尔
1977(49届)获奖:Rocky (1976) 洛奇
1976(48届)获奖: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飞越疯人院
1975(47届)获奖: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续集
1974(46届)获奖:Sting, The (1973) 骗中骗
1973(45届)获奖: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
1972(44届)获奖:French Connection, The (1971) 法国贩毒网
1971(43届)获奖:Patton (1970) 巴顿将军
1970(42届)获奖: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
1969(41届)获奖:Oliver! (1968) 雾都孤儿
1968(40届)获奖: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1967) 炎热的夜晚
1967(39届)获奖:Man for All Seasons, A (1966) 日月精忠
1966(38届)获奖:Sound of Music, The (1965) 音乐之声
1965(37届)获奖:My Fair Lady (1964) 窈窕淑女
1964(36届)获奖:Tom Jones (1963) 汤姆琼斯
1963(35届)获奖: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34届)获奖:West Side Story (1961) 西区 故事
1961(33届)获奖:Apartment, The (1960) 公寓春光
1960(32届)获奖:Ben-Hur (1959) 宾虚
1959(31届)获奖:Gigi (1958) 金粉世界
1958(30届)获奖: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1957) 桂河大桥
1957(29届)获奖: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1956) 八十日环游世界
1956(28届)获奖:Marty (1955) 马蒂
1955(27届)获奖:On the Waterfront (1954) 码头风云
1954(26届)获奖: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乱世忠魂
1953(25届)获奖:Greatest Show on Earth, The (1952) 戏王之王
1952(24届)获奖:American in Paris, An (1951) 花都艳舞
1951(23届)获奖: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
1950(22届)获奖:All the King&s Men (1949) 当代奸雄
1949(21届)获奖:Hamlet (1948) 王子复仇记
1948(20届)获奖:Gentleman's Agreement (1947) 君子协定
1947(19届)获奖:Best Years of Our Lives, The (1946) 黄金时代
1946(18届)获奖:Lost Weekend, The (1945) 失去的周未
1945(17届)获奖:Going My Way (1944) 与我同行
1944(16届)获奖:Casablanca (1942) 卡萨布兰卡
1943(15届)获奖:Mrs. Miniver (1942) 忠勇之家
1942(14届)获奖: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1) 青山翠谷
1941(13届)获奖:Rebecca (1940) 蝴蝶梦
1940(12届)获奖: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乱世佳人
1939(11届)获奖: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浮生若梦
1938(10届)获奖:Life of Emile Zola, The (1937) 左拉传
1937(9届)获奖:Great Ziegfeld, The (1936) 歌舞大王齐格飞
1936(8届)获奖:Mutiny on the Bounty (1935) 叛舰喋血记
1935(7届)获奖: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风流
1934(6届)获奖:Cavalcade (1933) 乱世春秋
1932(5届)获奖:Grand Hotel (1932) 大饭店
1931(4届)获奖:Cimarron (1931) 壮志千秋
1930(3届)获奖: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线无战事
1929(2届)获奖:Broadway Melody, The (1929) 百老汇歌舞
1928(1届)获奖:Sunrise (1927) 日出
奥斯卡金像奖简介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简称奥斯卡金像奖(Oscars),世界著名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每年的颁奖典礼都会在超过100个国家进行电视直播,其在美国电影界的地位与针对音乐的格莱美奖、针对电视的艾美奖、针对戏剧的托尼奖相当,而这些奖也都是以学院奖为榜样而建立的。
奥斯卡金像奖座
介绍
奥斯卡奖杯的主体为一座13.5英寸重3.9千克的镀金男像,由美国著名的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按照奥斯卡奖有关的评选规则,一项奖的获得者只能领取一个金像奖座,如果一项奖有两个人共获,则应分别授予他们每人一个金像奖座。
造型
金像奖的样子是裸体男子,双手交叉于胸前,握着一把长剑,站在一个五环片盘上,每一个环代表影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部门:制片、导演、编剧、演员、技术人员。
设计制作
最初的奖座由梅耶拨出五百美金交给乔治·史丹利制作,奖座高十三寸半,重六又四分之三磅,内里是合金,外表银上一层金色薄片,看起来闪闪发光,所以称为金像奖。金像奖图样的设计是出自赛赘克·吉朋斯,当时在米高梅公司担任美术师,上司梅耶指定由他担任这项工作,而吉朋斯是影史上最杰出的美术设计之一,他不仅设计了金像奖,日后更得到了金像奖,从第二届开始到第廿九届为止,28年间级共获得了三十九次提名,其个人独得了十一次金像奖,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吉朋斯几乎都参加美术设计工作。
早期为锡铜合金(锡占92.5%,铜占7.5%),外敷金箔;后为锡、锑、铜合金,磨光后敷10K金箔,然后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层涂发光漆。
价格
早期每个奖座价值30美元,现约价值350美元。
4. 电影《音乐之声》女主角资料,以及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 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五十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但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 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
【主演】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克里斯托弗·普拉默尔(Christopher Plummer
女主角还参演过相对价值》
《无条件的爱》
《现代派米莉》
《亲爱的莉莉》
《S.O.B》
《10》
《那就是生活》
《夏威夷》
《公主日记》1 2
5. 电影《音乐之声》女主角资料,以及这部电影的获奖情况~
《音乐之声》电影: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 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五十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但是1965年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
【主演】
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克里斯托弗·普拉默尔(Christopher Plummer
女主角还参演过
《相对价值》
《无条件的爱》
《现代派米莉》
《亲爱的莉莉》
《S.O.B》
《10》
《那就是生活》
《夏威夷》
《公主日记》1-2部
【女主角资料】
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生于1935年 10月1日 ,英国萨里郡,原名朱莉娅·伊丽莎白·韦尔斯。
星座: 天秤座
星路历程:
12岁时就在演员父母的指导下登台演唱。
1964年出演《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 )这是茱丽叶·安德鲁斯的银幕处女作,扮演一个跟她次年主演的《音乐之声》几乎相同的角色。影片不仅歌曲非常出色,一点也不亚于《音乐之声》,而且特技也属一流,尤其是真人跟动画共舞的段落在当时达到新的境界。本片还创造了一个英语中最长的单词:。2004年被搬上舞台。
22岁时到纽约百老汇演出音乐剧《窈窕淑女》引起轰动,并且连演了三年,成为国际上知名的演员。
然而,当华纳兄弟公司在1964年把《窈窕淑女》搬上银幕时,却认为茱丽叶名气还不够大,一脚把她踢开,让当时正在走红的奥黛丽•赫本取而代之,饰演了卖花女一角。
可凑巧的是,此时迪斯尼影片公司亦要开拍音乐片《玛丽•波宾斯》,并邀请茱丽叶主演一个帮助东家获得幸福的妙龄女仆。同样很有意思的是,两部影片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5年4月5日晚,第37届奥斯卡奖的颁奖典礼即将开始,其中《窈窕淑女》获得了十项提名,而《玛丽•波宾斯》得到了十三项提名,可是当最后揭晓,《窈窕淑女》获最佳影片等八项奖,《玛丽•波宾斯》仅只得五项。但是,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却落入了茱丽叶•安德鲁丝头上,十分富有戏剧性。当茱丽叶从黑人影帝法尼•波蒂埃手中接过金像时,激动得连连说:“我知道你们美国人好客……。”这时奥黛丽•赫本热情地走上前向她表示祝贺。
本届男主角得主是《窈窕淑女》中风流教授的扮演者雷克斯•哈里森,这位英国演员在舞台上与茱丽叶搭档得十分成功,在影片中又与赫本配合默契,此时他手捧金像,不知要感谢哪位“淑女”为好,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我要向,唔……两个‘窈窕淑女’表示敬意。”
1965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将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搬上银幕,耗资八百万美元,影片的女主角家庭女教师玛丽亚聘请了茱丽叶扮演。影片自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上座率经久不衰,甚至打破了好莱坞以前票房最高的《乱世佳人》的纪录。一些影院老板把看过三十遍以上的影迷姓名汇编成册广为散发宣传。
据《纽约时报》调查,洛杉矶的一位老妇人看过此片三百多遍,几乎每天一次,俄勒岗州一个青年甚至能把台词都默写出来。某些评论称影片为“电影中之完美精品”,茱丽叶那真挚朴实的表演、优美动人的歌喉更使美国观众把她当做了“心目中最理想的妻子、母亲和女儿”。
1966年4月18日晚,第38届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举行,尤其是《音乐之声》共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奖等五个金像。但是,最佳女主角的桂冠却未能给予茱丽叶,她的同乡,《日瓦戈医生》和《亲爱的》两部影片主角得到了这个奖项。对于此种结果,茱丽叶•安德鲁丝表现得很为坦然,她对记者说:“我们得到了最佳影片奖,也很了不起,不获奖也是一种解脱,当个获奖者也够难的。”自然,值得宽慰的是,在奥斯卡颁奖之前,由好莱坞记者协会评选的最佳女演员金球奖发给了茱丽叶•安德鲁丝。
1967年,茱丽叶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星。但是,福祸总相倚,好运不常在。由于茉丽叶在两部新片中的表演给观众和制片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致他们再也不能接受她扮演的其他角色。而美国社会进入到动荡的六、七十年代以后,以纯情少女为主人公的传统音乐片也不再流行。
茱丽叶从1966年到1970年相继拍摄的《夏威夷》、《撕破的窗帘》、《摩登女郎朱莉》等影片均不卖座,她开始在好莱坞坐冷板凳了。
90年代,她的喉咙便出现异样,直到1997年开刀割除肿瘤后,朱丽·安德鲁斯暂时告别了演唱事业。然而,由此而引发的医疗官司以及从此无法歌唱的噩耗都没能真正影响安德鲁斯继续她的演艺生涯。事实上,这位多部畅销儿童读物的作者,联合国妇女开发基金会的“亲善大使”从来都不曾离开她热爱的事业和热爱她的观众们。
2001年,安德鲁斯在影片《公主日记》中再次出现,并在其后的《公主日记2:皇室婚约》中再展歌喉,为影片完整演唱了片中插曲“Your Crowning Glory”。之后她又成了《怪物史莱克》中菲欧娜公主的母亲。
感情经历:
在拍摄《亲爱的莉莉》时,茱丽叶和导演布莱克•爱法华兹产生了感情并结成夫妇。布莱克是编、导兼制片人,他帮助茱丽叶创造不同类型的角色,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定型状态,使她的表演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1979年到1986年,茱丽叶在布莱克指导下拍摄了《10》、《标准做法》、《维克托•维多利娅》、《单人二重奏》、《如此生活》等五部影片,塑造不同性格和风范的女性形象。
对自己的从艺生涯和星运浮沉,茱丽叶有了如下的感受:“一旦你意识到自己正像图表一样直线上升又直线下降时,你就会感到很滑稽。人到了一定年纪,就开始严肃地对待生活。而愈是严肃地对待生活,生活也就愈有趣,即使是滑稽。”
后来,茱丽叶和布莱克把家安置在风光宜人的瑞士,过着平静温馨的生活。
谁知到了1996年茱丽叶又以6旬的年龄重返百老汇的舞台,主演了音乐剧《维克托•维多利娅》,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行们评价她“绝对是个天才”,而茱丽叶也希望自己能得到戏剧最高奖——“托尼奖”。
七月份的一个周五,正值音乐剧《维克多•维克多利亚》在芝加哥上演前的两天。剧组成员们围坐在舒伯特剧院的一角,争论着明天到底是不是导演布雷克•爱德华的生日,他们很看重这件事,打算办个庆祝会。爱德华妻子茱丽叶•安德鲁丝的女助理说,他的生日在22号,可还有人说在26号,没人动“亲自去问问爱德华”这类的念头,大家对他的脾气再清楚不过了。
布雷克•爱德华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七十三个年头,尽管他以自己经常锻炼身体为傲,但看起来他已相当老迈。腰弯了,走路要拄着藤杖,剧组里其他人大步流星走下舒伯特剧院台阶的时候,爱德华只能两步一阶地留在后面。已经有人在周围嘀咕,说他的才华正在消逝。然而,他在电影圈里曾经一度辉煌后,又将最后一部震慑好莱坞的作品《维克多•维克多利来》(Victor/Victoria)搬上百老汇舞台。
本周内,《维克多•维克多利亚》就将在百老汇的马奎斯剧院拉开它的首演大幕。这将是既具有历史意义又令人欢欣鼓舞的场景:在离开了曾经造就她的地方30多年后,《音乐之声》的女主角茱丽叶•安德鲁丝又回来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百老汇曾一次又一次请她复出,她都以拍电影或培养孩子为借口推辞掉了。而实际上那电影角色几乎都是些毫无意义、令人无法记住的。安德鲁丝似乎忘了令她声名显赫的真正根源:她灿烂的嗓音。忠心耿耿的观众们热切地想知道:茱丽叶这位昔日的表演王后,在今天的舞台上是否魅力依旧!
当你跟随她进入排练现场,看她一场一场一天一天地排练下来,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只要一开口,她的魅力仍然无比巨大。与她相反,茱丽叶的丈夫爱德华则需一番功夫来琢磨。
布雷克•爱德华是美国戏剧的一个传奇。在他的盛年时代,曾经拍过50部电影,其中最精彩的包括《蒂尼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玫瑰与酒的时代》(The Days Of Wine and Roses)和《粉红豹》(Pink Panther),当然爱德华顽固而且刚愎自用的脾气也同样出名,他以近乎无理取闹的态度层层挑起事端,其中包括很多蠢透了的、极为轰动的法律诉讼。最终他离开了好莱坞,电影事业也日薄西山。在那个阶段,他所做的几乎不仅仅是在毁掉自己的事业,也在毁掉他妻子茱丽叶•安德鲁丝的事业。现在爱德华决心东山再起,导演一部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在他的平生,还是第一次。
在排练场,爱德华很少说话,如果他对演员的哪个动作不满意,就直接指着那个演员,自己做姿势来纠正他。他保持长久和顽固的沉默,红通通的双颊上方一对眼睛盯住你,令人不由得害怕和软下来。排练的进程极慢,茱丽叶•安德鲁丝反复唱着震得破玻璃瓶子的高音。
《维克多•维克多利亚》曾在1982年被拍成电影。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巴黎,荣丽叶扮演一位年近四十但依然美艳的女高音,“维克多利亚•格兰特”,她穷困潦倒并且委身一个放荡的马戏团主持人(由罗伯特•布莱斯顿扮演)。在这次新的音乐剧排练中茱丽叶吃了不少苦,她已是高龄,那双了不起的腿上装着塑料撑护,茱丽叶常常在完成动作时扭伤、摔倒,常常膝肿、踝肿,休息的时候爱德华叮嘱她不要让脚肿得更厉害,并为她捶打左腿。
一切全靠安德鲁丝了。一周八次演出实在太繁重。这种情况和他们将会在百老汇之外的城市加演四个月皆出于同一原因:必须再增加一百万美金的预算投入,安德鲁丝才能得以进入百老汇演出。她将按合同规定,在纽约演出一年,如果一年的演出不能偿还所有的投资额共八百五十万美金,也就是说如果上座率不足75%,安德鲁丝的演出将延长至一年半。这个合同典型地反映了独立制作人想得到排一部百老汇音乐剧的全部资金是多么困难。安德鲁丝为这部剧的财政问题而全力以赴时,百老汇也用一种怀疑的态度观望着:这部由好莱坞闯入者拍出来的东西,到底能否上演?毕竟由于投资和合约的问题,他们已经将演出推迟了一年多的时间。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爱德华如何习惯音乐剧和剧院的感觉。在剧组里常有人窃窃私语,议论爱德华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做出转变。他是一个习惯了用剪接来组合成故事情节的电影导演,在剧院里,你不可能临时抹掉哪一个不令人满意的瞬间。你在排练场常会听到爱德华这样说:“让我们把这个镜头再拍一遍。”所有的演员都清楚,在百老汇等着他们的将是全纽约最苛刻的观众,而爱德华将他艺术生命再生的全部希望都放在这项对他来说全新的手段上了,因此这部剧极有可能变成一场灾难——几乎没有一部电影在被改编成音乐剧后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休息的时候,安德鲁丝抓了一把道具香烟在手里,不断地练习把他们扔回原处的动作。她的动作准确、完美、毫无失误,举手投足绝不拖泥带水,所有的香烟都被再次投入盒子里。这种天衣无缝不着痕迹的感觉会令你想起她几乎是在音乐厅里长大的身世。一个和母亲、继父生活在一间简陋房子里的瘦长女孩,在她12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音域宽度达四个八度的明星。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安德鲁丝的感觉,那就是“可爱”。她会请来现场采访的记者到小间去吃甜点心,在她与丈夫爱德华发生小冲突的时候,人们打心里都站在她这边。有时爱德华对待她的态度显得不耐烦而且爱发火:“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而且我可以肯定上帝告诉你我不会同意。”爱德华常这么粗暴地说,安德鲁丝总是保持尊敬和抱歉的口吻:“对不起亲爱的,我想是我出了点错……”不时地她也会对他的导演提出些抗议或争辩,可总是显得温柔:“我可以问个问题吗?虽然我知道这很蠢。”
安德鲁丝与爱德华的恋爱始于6O年代末,那时她正是好莱坞最大的一棵摇钱树,连着演出了一系列精彩之作。1968年,曾经拍摄了《音乐之声》的原班人马再次筹拍了《巨星》一片,但结果却遭到了商业上和评论界的双重失败,他们撤出百老汇,各自散伙了。接下来安德鲁丝投拍了爱德华执导的电影《亲爱的莉莉》,该片再次大量超支、再次不得善终。
安德鲁丝的第一次婚姻在23岁时,她与爱德华的婚姻是在1969年。婚后爱德华一度离开好莱坞去欧洲,不久后又回来拍摄了《粉红豹》、《十》和《S.O.B》等影片,安德鲁丝一次又一次担任片中的女主角,她似乎是在用自己的明星地位保护和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安德鲁丝说,与家庭相比自己的事业是不重要的,她和爱德华收养了两个女儿,还以茱丽叶•安德鲁丝的名字为杂志撰写儿童文章,并且乐此不疲。
当然他们的生活是富有的,尽管《维克多•维克多利亚》受着财政问题的困扰,爱德华还是买了一部四万六千美元的“劳斯莱斯”豪华汽车,而他与前妻所生的儿子也收到了寄自父亲的八万两千美元生活费。但即便是富人也会有烦恼,这位大导演的痛苦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几十年来他依靠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过活。
有几年他被长期过度疲劳导致的慢性病所纠缠,而且一度陷入不可救药的精神抑郁中去,总是想要自杀。那个时候,他所能求助的除了抗精神抑郁的药物,就是他了不起的妻子安德鲁丝。安德鲁丝不仅为他化解着事业上的危机,更悉心照料他的生活,她带他出去散步,就像带着个小孩子。所有的人包括爱德华都很清楚,他是如何依赖她的存在。
6. 《音乐之声》这部电影评价高是为什么它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音乐之声》作为一部前身为百老汇上映的音乐剧,其中的歌舞是十分出彩的。每一段优美的歌唱伴随着演员极富表现力的面部表情和十分流畅的肢体动作,都是一种享受。即使在如今所有人都在追求快速的时代,也能让人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这部电影中的歌舞。其中,知名度很高的《哆来咪》、《雪绒花》、《晚安,再见》等曲目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并十分优美。这些从小开始听的音乐在影片中演唱,让观众有归属感。
7. 音乐之声男主去世,他究竟是如何去世的
《音乐之声》男主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出生于加拿大,于当地时间2月5日在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音乐之声》是他在1965年主演的音乐片,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的故事。其间,玛丽亚修女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丽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丽亚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比如防滑啊,各种扶手啊,看护人手啊,甚至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8. 音乐之声电影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
奥地利。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
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8)音乐之声电影获得奥斯卡奖吗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演员
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1935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国萨里郡。英国女演员、歌手、舞蹈家及戏剧导演,同时也是多部畅销儿童读物的作者,联合国妇女开发基金会的“亲善大使”。
1954年,首次登台百老汇演出《The Boy Friend》,获得了世界戏剧奖。1964年的电影处女作《欢乐满人间》和1965年的《音乐之声》,均取得较大成功,前者为她赢得了奥斯卡奖、金球奖、桂冠奖、格莱美奖等,后者则取得了奥斯卡提名、金球奖最佳女主角。
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演员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1929年12月13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演员、制作人。
1951年,普卢默进入演艺圈。1965年,参演《音乐之声》。1980年,参演《时光倒流七十年》。1983年,凭借《荆棘鸟》被提名第35届艾美奖迷你剧最佳男配角。
9. “音乐之声”获得了哪一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音乐之声获得了1965年的奥斯卡奖,获奖的人是电影里的玛丽亚。
10. 电影 音乐之声的简介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利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
(10)音乐之声电影获得奥斯卡奖吗扩展阅读
《音乐之声》主要角色:
1,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2,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