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有关朋克摇滚乐队,叛逆青年的电影
有很多!还是自己找找好!
昼夜摇滚
神秘列车
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
别回头
苦难日之夜
紫醉金迷
美国风情画
给我庇护
NME评选20部最佳摇滚电影(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21:01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庆祝英国“新音乐快递”(NME)网站电影频道的推出,该网站近日评选出了20部最优秀的与摇滚有关的电影。
《24小时派对狂》(24 Hour Party People,2002)
这部纪录片全程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Tony Wilson)的故事探索由其创立的著名唱片厂牌Factory的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影片涉及Factory旗下Joy Division乐队的发展,并从威尔森的视角分析柯蒂斯的自杀事件。该片参加了当年的戛纳影展。
《金属精神》(Anvil,2008)
影片真实描绘了加拿大传奇金属乐队Anvil的历史和现在。片中首度发表了多段重要影像,并配以多位金属大腕的访谈段落,例如Slash、摩托头乐队的Lemmy、炭疽的Scott Ian、金属的创始人Lars Ulrich等。该片获得了今年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控制》(Control,2007)
这是一部描述英国后朋克乐队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后期生活的黑白传记电影,曾获得多项大奖。柯蒂斯在23岁时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青年歌手萨姆·赖利因为成功扮演柯蒂斯而顺利走进了影视界。
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影片讲述了《滚石》杂志的一名实习记者随乐队采访的故事。这来源于导演兼编剧卡梅伦·克劳(Cameron Crowe)的真实经历,他年轻时作为《滚石》的实习记者曾追随奥尔曼兄弟乐队(The Allman Brothers Band)、齐柏林飞艇、老鹰、林纳史金纳等。该片获得一项奥斯卡奖、一项格莱美奖、两项金球奖,美国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赞誉它是当年最好的电影。凯特·哈德森在片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种怪物》(Some Kind Of Monster,2004)
一开始这部纪录片只打算表现金属乐队的专辑《St. Anger》(2003)的诞生过程。随着拍摄过程的深入,影片挖掘了乐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的意见冲突。片中有很多乐队排练的片段,片名出自专辑中的一首同名歌曲。影片获得了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奖。
《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
这部由丹尼·鲍尔执导,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关于瘾君子的电影堪称经典。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的提名。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1979)
影片根据谁人乐队1973年的同名摇滚歌剧改编,讲述了英国现代派青年的故事。
《不要回头》(Don't Look Back,1967)
这部影片在1998年被收入美国国家电影目录,记录了1965年鲍勃·迪伦在英国巡演的过程。该片创造了很多经典,无数音乐和影视作品向其致敬。影片开始《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隐秘的乡愁布鲁斯)的片段,被视为第一件音乐录影作品。片尾迪伦说的“给无政府主义者一根烟”,更是成为经典对白。
《摇滚万万岁》(This Is Spinal Tap,1984)
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重金属乐队刺脊(Spinal Tap)的故事。这是一支虚构的乐队,他们疯狂的行为和自负的性格幽默的体现了当时乐坛的现状。2002年,该片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入国家电影目录。后来,饰演三位乐手的演员还以“刺脊”的名义举办过几场演唱会。
《高保真》(High Fidelity,2000)
这部由约翰·库萨克主演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发烧友的故事。故事主要发生在一家唱片店里,由于人物的特殊身份,影片对配乐的要求特别高,为此编剧和他的团队不得不从2000首歌中精挑细选了70首放入片中。
《挖!》(Dig!,2004)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两支美国摇滚乐队,丹迪·沃霍斯(The Dandy Warhols)和布莱恩琼斯城大屠杀(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七年中的发展历程,集中描绘了两位主唱考特尼·泰勒-泰勒(Courtney Taylor-Taylor)和安东·纽库姆(Anton Newcombe)。但是纽库姆认为影片对自己和乐队的描绘并不真实。该片在2004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赢得了纪录片评委会大奖。
《失去价值》(Stop Making Sense,1984)
影片记录了美国摇滚乐队Talking Heads 1983年为专辑《Speaking In Tongues》(说方言)巡演过程中,在好莱坞Pantages剧院连续三晚的演出。这是第一部完全使用数字音频技术制作的电影,预算达到1200万美元。片名来自《Girlfriend is Better》(女友更好)的歌词:“当我们变老,就会失去价值。”该片经常被称为“最伟大的摇滚电影之一”
《年少轻狂》(Dazed And Confused,1993)
这部青春成长喜剧电影造就了一批未来之星:马修·麦康纳、本·阿弗莱克、米拉·乔沃维奇等。片名出自齐柏林飞艇乐队的同名歌曲,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希望乐队允许他在电影中使用这首歌曲,尽管吉米·佩吉同意了,罗伯特·普兰特却没有同意。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
在这部交织着暴力、犯罪、喜剧和流行文化的电影中,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加入了大量冲浪摇滚乐,他觉得这样就像摇滚版的埃尼奥·莫里康纳(Ennio Morricone,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作品,摇滚版的意式西部片音乐。片中最著名的歌曲是冲浪乐之父迪克·戴尔(Dick Dale)改编的希腊歌曲《Misirlou》(希腊语,意为“埃及姑娘”)。此外由于在电影中翻唱尼尔·戴蒙德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女孩,你就要变成女人了),芝加哥另类摇滚乐队Urge Overkill迅速打入了主流市场。
《没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
这部电影囊括了两位大人物的第一次:马丁·斯科塞斯首部人物传记长片,反映了鲍伯·迪伦1963至1966年间的音乐生涯;迪伦首次在录像采访中广泛深入地谈论自己的早期生涯。
《给我庇护》(Gimme Shelter,1970)
当电影、电视里出现60年代或者与越战有关的场景时,滚石乐队的《给我庇护》经常被作为背景歌曲。这首歌是乐队1969年专辑《Let It Bleed》中的主打单曲。该片是讲述乐队1969年环美巡演的纪录电影。
《见人很容易》(Meeting People Is Easy,1998)
这是一部关于乐队巡演旅程的纪录电影,但是它对巡演持否定的态度。影片展现的内容是巡演的单调乏味而非人们眼中的光鲜迷人。导演格兰特·基(Grant Gee)用镜头记录下电台司令(Radiohead)为1997年的专辑《OK Computer》巡演的过程,并获得了2000年格莱美最佳长篇音乐录影的提名。
《花园之州》(Garden State,一译为“情归新泽西”,2004)
这部扎克·布拉夫(Zach Braff)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探索了生活的意义。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问题少女萨姆性格孤僻、习惯撒谎,却十分热爱音乐。片中充斥着酷玩的《Don’t Panic》(不必惊慌),The Shins的《New Slang》(新俚语)、《Caring Is Creepy》(关心让人恐惧),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 Garfunkel)的《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纽约最后的男孩)等优秀歌曲。所有曲目都是由布拉夫亲自挑选的,他为此还获得了2005年格莱美最佳原声专辑编辑奖。
《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2006)
这是第三部为英国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拍摄的电影。这部纪录片真实再现了从1970年到2005年,历届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的热闹场景。
《粉红女郎》(Pretty In Pink,1986)
《小鬼当家》的导演兼编剧约翰·休斯(John Hughes)最擅长描摹青少年的心理,这部关于青涩初恋的电影正是由他创作。影片的灵感来自英国后朋克、新浪潮乐队迷幻皮草(The Psychedelic Furs)的同名歌曲。这首歌被改编重录后成为了电影的主题曲。
2. 想找一部电影男女主角在一场摇滚音乐节上因混乱被锁在一起几天,然后他们就相喜欢上彼此了。
手铐情人
http://ke..com/view/6209256.htm
3. live @ Glastonbury
Glastonbury2005
HISTROY
(ZT)FROM 三联生活周刊
Glastonbury音乐节:帆布下的迷你世界
Glastonbury音乐节被称为“英国的伍德斯托克”,但二者的不同点太多了:Glastonbury不单纯是个摇滚音乐节,它还包含了乡村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喜剧表演、舞蹈、杂技;Glastonbury不是场演出,它更倡导远离城市喧嚣的原始生活方式。Glastonbury不免费,所得利润均用于慈善……更重要的是,当伍德斯托克被塑造成摇滚历史上的里程碑时,Glastonbury仍在经历着现在时。
Glastonbury三十五年
1970年,美国正经历着摇滚乐历史上最大的“反对大型摇滚音乐节”的运动。各地集会风起,更有农场主害怕音乐节的观众会将自己的牛全部杀死而卖掉牲口了事。但在英国巴斯的农场主迈克尔·伊维斯(Michael Eavis)却打算在自己的农场举办一场大型的摇滚音乐表演。据说当年9月17日,迈克尔·伊维斯将当时的风头人物,T Rex乐队的主唱Marc Bolan请到农场,Marc Bolan穿着缀满亮片的皮大衣从蛇皮一般光滑的小跑车上下来,高傲地对伊维斯说:“农夫,别碰它。”当天晚上Glastonbury农场就举行了“巴斯蓝调音乐会”,1500人在台下听Marc Bolan高唱著名的“Ballrooms of Mars”。这便是Glastonbury音乐节的前身。
1971年6月20~24日,第一届Glastonbury音乐节正式举行。如果说1970年的音乐会是迈克尔·伊维斯为了纪念亡父,那1971年后的音乐节就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乐子。音乐节前夕他仔细挑选了演出名单,当红的Traffic、David Bowie都在此列。音乐节开幕前,一座巨大的“金字塔舞台”在Glastonbury农场中央修建完工,这也成为音乐节的标志建筑。这一年的音乐节免费,并无限量提供新鲜牛奶。12000人赶来捧场。Glastonbury音乐节被称为“英国的伍德斯托克”。
但随后Glastonbury音乐节消沉了7年。主创人迈克尔·伊维斯忆当年:“我的牛和我的邻居的反应,让我不得不考虑一下音乐节是不是继续。观众高声喧哗,捉摸不定,有的人浑身上下就戴着一顶礼帽跑来跑去……”但1971年的音乐节被拍成电影《Glastonbury Fayre》,众望所归下,音乐节在1978年6月28日再度开幕。这一年迈克尔·伊维斯有点保守,只允许500人进场,农场里正在修建模仿史前巨柱式的大柱子,这似乎暗示着音乐节来年将会再起风云。
1979 Glastonbury音乐节如期举行,直到1989年,渐成规模。每届音乐节均设主题,从“儿童年”到“支持裁军”,农场内又修建一座“金字塔舞台”,有了自己的电台,修建了停车场,音乐节场地扩建100英亩。音乐节形成固定模式:永远有当红乐队,Echo & The Bunnymen、The Cure、New Order、Van Morrison……不再免费。门票由1979年的5英镑涨到1989年的28英镑,由慈善组织CND、Oxfam等提供义工并收取利润。不局限于表演,场地分为表演区与非表演区,在6月赶到农场,享受帐篷下的原始生活成为音乐节的大主题。虽然10年间,音乐节的天气阴霾多过晴朗,每年奔赴Glastonbury仍成为英国新嬉皮的盼头。
但1990年的一场骚乱成为这个农场狂欢节的噩梦。这一年是音乐节20年庆典,预计70000人入场。但更多人拎着帐篷,爬过农场护栏,期望免掉38英镑的入场费。到场人数超过10万。6月24日,农场保卫与继续企图免费入场的观众发生冲突与械斗,最终235人被逮捕,农场损失近5万英镑。这次骚乱让音乐节再次停办,但1992年6月26日,Glastonbury音乐节与英国“国家音乐日”结合,重新开幕。这次那些准备吃霸王餐的观众发现,农场栅栏变得高不可攀,警察在人群中时隐时现。
90年代后的每个6月,Glastonbury农场都会出现一帮“尖叫着的,被集体催眠的,有丛林本能的”城里人,Glastonbury音乐节除了1996年“让母牛休息一下”,年年如期上演。这期间有1994年的“金字塔舞台”倒塌事件,1997年的百年大雨,2000年还有一名观众因药物过量当场死亡。但6月Glastonbury农场铺天盖地的帐篷已经构成了一个帆布下的迷你世界,像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所说的:“人们渴望在这里过上几天返璞归真的生活,顺便听听音乐。”
今年的Glastonbury
今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定在6月24~26日。4月3日上午9点,Glastonburyfestival.com和热线开始接受订票。网站在5分钟后瘫痪,每分钟有5000张票通过热线被订走。3小时20分钟内,112500张入场券被订购一空。而根据BBC事先的预测,有约50万人期望参加今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
抢票热潮后,音乐节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说:“我本以为今年的人数与去年的差不多(112000人),但显然有更多人因没买到票而失望。大概是因为音乐节将在2006年停办一年。”实际上在Glastonbury的历史上,总因为迈克尔·伊维斯的个人宣言出现起起伏伏。2000年他曾经宣布,由于爱妻Jean的去世打算停办音乐节,造成2001年出现一次小规模骚乱。2006年停办的原因与1996年相似,休息。但正逢音乐节35年庆,也成为Glastonbury的一大卖点。
早早登上今年音乐节演出名单的有White Stripes、Coldplay和Kylie。Coldplay将第三次站在Glastonbury金字塔舞台上,演出还未发行的新专辑《X&Y》,这个消息又给本已火爆的音乐节添了些料。Kylie玩的则是迂回战术,她本否认将参加今年的Glastonbury,但随后她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中,组织者爱米丽·伊维斯还对她大肆赞美:“她是真正的明星,将在Glastonbury上大放异彩。”早先还有传言,U2将会出现在今年的音乐上,但接着U2声明因全球巡回演出不能参加,Glastonbury则说没邀请过这支乐队,两方鄙视,倒又增添了互相的名声。其实音乐节历史中总有些先拒绝后出演的“意外嘉宾”,像1993年的Tom Jones,1998年的Robbie Williams。不知今年U2是否会学前人的噱头,再让Glastonbury农场尖叫连连。
2005年音乐节的门票售价125英镑,每人限买两张。112500张票已全卖光,算下来不少一笔。音乐节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不讳谈钱:“这是我们跟伍德斯托克的区别之一。没钱音乐节就办不下去,你们不在乎吗?我想你们还是在乎吧。”根据伊维斯的说法,门票利润用在了三个地方:增加安全防范;筹办下一年音乐节;捐献给慈善机构。对于音乐节的嬉皮精神,迈克尔·伊维斯这样说:“住帐篷、躺草地、吃健康食物、玩泥巴,这些都是新嬉皮远离城市喧嚣的方式。音乐节不仅倡导和平、绿色,还具有中世纪风韵,这大概也是我们比伍德斯托克活得长的原因。”其实看看1999年伍德斯托克的重新开幕,他们复制了当年的泥泞却无法复制往昔的精神,而商业得又不够彻底,相形之下,Glastonbury音乐节确实可以毫无愧意地自称“世界最大的音乐节”。
4. 制造伍德斯托克的剧情简介
现实中,埃利奥特·提伯出身自中产犹太家庭,一直对父母隐瞒同性恋倾向,到1960年代,他出力举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受到当时鼓吹爱与和平的社会气氛所感染,终于走出衣柜,公开同性恋身份。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于1969年8月15日至17日在美国纽约州苏利文县附近举办,三天吸引了约45万人观看,乐队和观众通过音乐呼吁反战与和平,音乐节期间大雨倾盆,交通堵塞长达20英里,污秽遍地,但没有任何暴力事件发生,只有两个人死亡(一个撞车,另一个吸毒过量)。这个音乐节不仅让摇滚乐迷所熟知,更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出生于1935年的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于1969年的夏天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的主办场地被撤销了,于是他打电话给组织者并找到了新的场地,牵扯进这场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节当中。2007年,埃利奥特·提伯联合Tom Monte出版了《Taking Woodstock-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该书不仅讲述了音乐节创办经历,涉及吉米·亨德里克斯、感恩而死乐队等摇滚音乐人。另外埃利奥特·提伯(Elliot Tiber),还描述了自己作为男同性恋如何在音乐节过程中战胜“梦魇”,公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涉及楚门·卡波特和安迪·沃霍尔等知识分子。对于李安来讲,这样的故事确实有相当大的导演发挥空间。
影片剧情主要环绕埃利奥特·提伯筹办伍德斯托克的经过,60年代纽约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同志社区生活面貌,以及主角出柜的心理挣扎。据悉,影片只有一个男主角,扮演埃利奥特·提伯者会由头担到尾,当中并有一大班出色配角作绿叶。由于该片根据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改编,所以毫无疑问,故事的大背景是大名鼎鼎的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过李安执导的这部电影的主线并不是这场著名的音乐节,故事的主人公是伍德斯托克的创办人之一埃利奥特·提伯。当过室内设计师的埃利奥特·提伯本是一个在父母经营的汽车旅馆里当帮工的小角色,之后他当上了纽约州贝塞尔市商会主席,任职期间,他签字批准了在其辖区举办户外音乐节的计划,一场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人的传奇音乐节就此诞生。沙穆斯说,“这个故事将带大家重访那个崇尚自由与和平的历史性时刻。”
5. 有部青春电影内容是四个女孩相约为自己的梦想参加歌唱比赛的国产电影
公主的诱惑
性情豪迈的驻唱歌手韩秀丽,痴情的调音师王小飞,自恃甚高的当红歌手木可儿,无厘头搞笑的厨师阿杜,羞涩腼腆的啤酒妹若兰,叛逆的富二代晓枫,邋遢慵懒的90后胡湘湘,默默无闻的酒吧服务生婷婷,几个因”恋空酒吧”结缘的陌生人,发生了⼀一段从彷徨迷茫到努力奋斗的爆笑故事。
一个充满回忆的“恋空酒吧”即将被大集团老板秋哥收购,为拯救酒吧,作为“恋空”领头人的豪哥夸下海口能把组合飞轮火海请来,不料反因观众闹场受伤入院。韩秀丽为帮豪哥,冲着北京音乐节25万奖金而独自参赛,却失败而归。木可儿、晓枫,胡湘湘、婷婷四女以公主组合形式重新参赛。
此时,又传来豪哥得了绝症的消息,众人拯救酒吧的计划陷入困境,前景渺茫……
6. 美国大学生回到过去参加音乐节是什么电影
楼主你好
是俄罗斯的电影啊
《年鉴计划》他们还去了后台
有图有真相求采纳
http://ke..com/link?url=_7F6ioxnmHb8Bo_wi8Pl8zd9
7. 求李安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720P下载资源!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由李安执导,迪米特利·马丁、亨利·古德曼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剧片,于2009年8月14日在美国公映。影片根据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改编,描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8. 求李安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 https://pan..com/s/1_SM1iH2nuw6a7K27JO_qzA 提取码: 8bef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由李安执导,迪米特利·马丁、亨利·古德曼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剧片,于2009年8月14日在美国公映。影片根据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改编,描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9. 跪求好心人分享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09年上映的由迪米特利·马丁主演的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TakingWoodstock(2009)》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导演:李安
编剧:詹姆斯·夏慕斯、艾略特·提伯、汤姆·蒙特
主演:迪米特利·马丁、艾美达·斯丹顿、亨利·古德曼、列维·施瑞博尔、丹·福勒、尤金·列维、杰弗里·迪恩·摩根、乔纳森·格罗夫、麦米·古默、埃米尔·赫斯基、爱德华·希伯特、凯文·张伯伦、王李、安索拉·凯特斯玛蒂迪斯、克拉克·米德尔顿、贝蒂·亨里策、桑德拉·詹姆斯、克里斯蒂娜·科克、盖尔·马汀诺、亚当·勒费弗、安迪·普罗斯基、加伯里艾尔·圣迪、史蒂芬·坤肯、亚当·佩里、凯文·苏斯曼、皮帕·皮尔特里、斯盖拉·阿斯丁、丹尼尔·艾瑞克·高德、路易莎·克劳瑟、尼克·泰勒、凯瑟琳·沃特斯顿、杰里米萨默斯、达伦·佩蒂、波利斯·麦戈法、凯特琳·菲茨杰拉德、大卫·威尔逊·巴恩斯、唐·普利西、保罗·达诺、凯丽·加纳
类型:剧情、喜剧、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9-05-16(戛纳电影节)、2009-08-28(美国)
片长:120分钟
又名:胡士托风波(港/台)、制造伍德斯托克、盘点胡士托、盘点伍斯托克、伍德斯托克风波
60年代末的美国,伴随着战争的残酷与遥远以至似乎不可相信的登月壮举,年轻人们寻找着自身与世界的呼应。在纽约州白湖临近的小镇上,犹太青年艾略特(DemetriMartin饰)为了照顾吝啬的母亲,放弃纽约的设计师工作回家帮忙打理汽车旅馆的生意,为了改善举步维艰的经营,艾略特借自己当地商会会长的便利,筹备举办例行的音乐节活动。与此同时,第一次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于原定举办地当地政府的反对宣告停滞,艾略特抓住这次机会,邀请主办方迁址自己家乡,当地居民对嬉皮士观众们可能造成的危害忧心忡忡,艾略特在发布会上放弃收取门票的宣言更让各地音乐爱好者蜂拥而至,观众人数达几十万之众,让举办地成为了陷入狂欢的独立共和国。随着音乐节的进行,艾略特一家的问题亦得到了缓解……
10. 科切拉是什么
科切拉谷音乐艺术节(英语:Coachella Valley Music and Arts Festival),通常称作科切拉音乐节(英语:Coachella,Coachella Festival)。
是每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奥市举行为期三至六天的音乐艺术节。首届科切拉音乐艺术节始于1999年。
在加州本土举办的三大音乐节中,Coachella音乐节是最大,也是乐队阵容最强大的音乐盛会。每年的Coachella音乐节都会吸引大批热爱音乐的人们,最瞩目的就是去参加柯契拉 Coachella的明星们了,Coachella音乐节另一大看点就是明星、型男型女们了,其每年的街拍图可看性都很高。
由于Coachella音乐节是举办在沙漠地区,白天的温度都会在38摄氏度以上,在日落后温度会骤降。现在的Coachella音乐节都会维持三天,都是星期五、星期六和星期日(07年以前是一到两天)。
Coachella音乐节的主舞台有5个:Coachella Stage、Outdoor Theatre、Gobi Tent、 Mojave Tent和The Sahara Tent。
由于受美国新冠疫情影响,大会组织者宣布本届音乐节 继续取消。
(10)音乐祭电影扩展阅读:
历史
1993年
11月5日摇滚乐队Pearl Jam在印第欧市原先的摇滚音乐节Empire Polo Club的草坪上,为大约2万5千名粉丝现场表演。
1999年
时隔六年,1999年十月9日到10日,实际上第一届科切拉音乐节("Coachella Fest")正式举办,它距离Woodstock 99音乐节仅相差3个月。大约2.5万人参加为期两天的这届音乐节,其中现场表演的音乐艺人包括Beck、化学兄弟、讨伐体制乐团、侏罗纪5号等等。
2003年
现场表演的音乐艺人有Red Hot Chili Peppers,Beastie Boys,伊基·波普等等。从这届开始,科切拉音乐节开始在国际范围拥有知名度。
2004年
现场音乐嘉宾有电台司令,Kraftwerk,治疗乐队等等,他们的演出爆场,5万张门票售罄。
随后音乐节也邀请知名音乐艺人Editors,Nine Inch Nails,酷玩乐团,赶时髦,傻瓜朋克,麦当娜和Massive Attack等等.
在2006年科切拉音乐节演出的麦当娜
2007年
科切拉音乐节改为为期三天。演出乐队为第二次登台表演的特拉维斯,洛奇·埃里克森,Red Hot Chili Peppers, 复出的讨伐体制乐团, 和比约克以及拱廊之火等等。
2008年
演出乐队为王子,平克·弗洛伊德里的Roger Waters,杰克·约翰森,M.I.A.,Kraftwerk等等。
2009年
演出乐队为Paul McCartney,治疗乐队,The Killers,法兰兹·费迪南,M.I.A.,Yeah Yeah Yeahs等等,和很少现场表演的Leonard Cohen和Throbbing Gristle。
2010年
演出乐队为Jay-Z,缪斯乐队,Gorillaz,deadmau5,Florence and the Machine,Sly Stone和David Guetta等等。每天吸引75000观众,3天套票60000张售罄,这届平均吸引225,000人次参与。
2011年
坎耶·韦斯特、Mumford & Sons、拱廊之火、里昂王族和黑键乐团等190位参与本届音乐会演出。 在演出人员公布和售票开始后,3天票仅在六天内售罄。
2011年5月31日, Goldenvoice宣布下届音乐节开始,演出时间扩大到两个星期。
2012年
演出乐队为瑞典浩室黑手党、黑键乐团、Bon Iver、电台司令、北极泼猴、Dr. Dre、Snoop Dogg、Florence+the Machine、50 Cent等。于1996年逝世的歌手图帕克·夏库尔也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参演。
2017年
在该届音乐节期间,电影《星梦情深》曾于音乐节举办期的空闲期间拍摄,电影主演也参演了本届音乐节。
2019年
科切拉音乐节迎来20周年庆,邀请韩国团体BLACKPINK演出,成为首位韩国团体在科切拉音乐节演出。
2020年
2020年1月2日,大会官方公布演出嘉宾名单,其中包括因军事服役而阔别乐坛3年,再次回归乐坛的韩团Bigbang,日本歌手Kyary Pamyu Pamyu和VOCALOID歌手初音未来,三者皆为首次参演。6月10日,由于受美国新冠疫情影响,大会组织者宣布本届音乐节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