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甜蜜蜜电影音乐鉴赏

甜蜜蜜电影音乐鉴赏

发布时间:2022-12-07 00:30:59

1. 甜蜜蜜的歌曲鉴赏

《甜蜜蜜》歌曲听起来让人觉得甜和美,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邓丽君甜而不腻的演唱风格。《甜蜜蜜》结合了东方女性传统的唯美,和西方女性现代的风情。虽然这首歌曲的曲谱是印尼民谣,但在邓丽君带着酒窝的歌声里,却让人听到了一种东方风情。欢快轻盈的曲调以及易于理解的歌词,还有邓丽君甜蜜蜜的歌声成为永恒的经典。

2. 甜蜜蜜的歌曲鉴赏

重新演绎的《甜蜜蜜》将以清澈、干净、真诚的风格重新展现在所有观众面前,也让这次电影《甜蜜蜜》的复映融入了更多新鲜、年轻的元素。
《甜蜜蜜》听起来极为朴素却极为动人,鹿晗温柔干净的声音和情人耳语版的演绎令人耳目一新。 鹿晗的演绎让《甜蜜蜜》这部电影离年轻人更近。
鹿晗娓娓道来的演唱方式安静而温柔,仿佛情人在耳边呢喃,亲昵迷人,撩动心弦。 除了鹿晗干净的声音和细腻的演唱,把《月亮代表我的心》融入《甜蜜蜜》原有的旋律当中也是新版《甜蜜蜜》单曲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蓝灰色调的主题加上鹿晗的素颜特写,新版《甜蜜蜜》单曲贯穿整个MV,让这种“安静的怀念”流露唯美而安静。相比之前的经典版本,鹿晗的全新演绎为经典融入青春时尚的气息,兼具怀念与致敬的感觉。
单曲中鹿晗的声音也没有进行特别的修饰和改动,力求用原声传递真情。在鹿晗纯净温柔,情人耳语般的演唱中,李翘和黎小军的故事在画面中被娓娓道来,相遇时的麦当劳,呼过你的bp机,冬天里的维它奶,熟悉的回忆扑面而来,令人瞬间泪奔。

3. 《如果爱》电影的音乐鉴赏

如果爱》,与爱无关

电影院里一连看了两遍《如果爱》。观众多是情侣,看的时候窃窃私语。也许和他们期待的歌舞片不一样,每一场都有提前离场的观众。

我也有一些失望。论剧情的张力和巧妙,《如果爱》不如《甜蜜蜜》;论剧情的复杂和诙谐,不如《金枝玉叶》;论剧中人的心理刻画,又不如《三更之回家》那样细致。香港导演触碰内地题材,前有张婉婷《北京乐与路》遭遇滑铁卢的前车之鉴,陈可辛这次不能不加倍小心。毕竟,香港导演对内地的情形掌握的有限,很容易就陷入隔靴搔痒,乃至猎奇的套路。好在有大明星作阵,打着当代首部华语歌舞片的旗号,《如果爱》的票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其实,《如果爱》只能算是一部插曲多了一些的故事片,打着歌舞片的旗号,未免有些牵强。真正的歌舞片,如《西区故事》、《红磨坊》,情节应该和歌舞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如果爱》中,歌舞的段落和故事情节泾渭分明,更多的是一种戏中戏的格局。其他地方出现的歌曲,只能算作是插曲。

张学友的歌声,有百老汇音乐剧的感觉,然而演技却不敢恭维,声调忽高忽低,情绪控制不稳,台词的功底明显不够。池珍熙的戏份过于局限,作为串场的人物,担任见证人的职责,算天使还是凡间的人?导演的处理写意不写意,写实又不像写实,所以很看起来有些别扭。

林见东和孙纳的感情戏应该是片中的重中之重,导演也着实下了气力。可是前面的铺垫毕竟太少,林见东的十年痴情就显得不那么合情合理。戏中戏的框架,加上大量的闪回,对于习惯线性叙事结构的观众来说,也造成一定的欣赏阻碍。

此外,片中有些地方显得多余,如导演聂文暂时离开剧组那场戏,曾志伟饰演的监制和工作人员的那段对话就与剧情关联不大。还有就是一些台词,显得莫名其妙。记者会上,当记者集中询问孙纳的一些情况时,林见东的插话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们的问题没有什么建设性的话,我想对我的提问到此为止。”再有聂文发现了孙纳和林见东的感情之后,在戏中戏打了孙纳一巴掌,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剧本如此,还是演员的处理问题。

说归说,不管怎样,片中的几处歌舞还是蛮赏心悦目的,那段表现孙纳转变过程的戏,舞蹈演员的服装非常有创意,舞蹈场面和现实的交叉,交待了一个人的转变过程,节省了叙事的气力,又增加了看点。

打动我的地方,不是事先被媒体炒作的金城武在水中流的那滴眼泪,而是被老外制片抛弃后,躺倒在冰面上的孙纳,配着充满憧憬和迷惘的歌声,你能体会到一个女孩被伤害后心碎成一片片的滋味。还有两个人再回到北京以后,录音机里传出的见东的经年录音,虽然老套,却很有杀伤力。最后一场戏中戏,欺骗了很多人,大多数的观众都以为聂文真的死了,看到聂文重新站起,很多人发出失望的叹息声。其实,如果导演真处理成这样的话,就未免太离谱了。总之,论艺术成就,《如果爱》构不成经典,《甜蜜蜜》仍然是陈可辛的最佳作品。

至于《如果爱》的情节是否影射了演艺圈的潜规则,以及影射了谁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多大兴趣。倒是觉得,这故事很像是对当下的一个隐喻。一个急着摆脱贫困的国度,会使用种种不良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同时,也留下一道道的伤痕。即便是面子建设得再富丽,没有足够的时间累积,总会在某一处露出马脚,就像影片中成名后的孙纳,仍旧会磨牙一样。电影院里的说话声、打电话声都在给这一切做着现实的注脚。
林见东对孙纳说,不要忘了北京。而现实却是,北京,真正的北京在一点点地消逝。老房子、地下室、护城河、小饭馆,破虽破矣,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从这点来看,《如果爱》的故事与爱情无关,倒是不经意间了营造了一个时代的心灵写照——遗忘和记得

4. 如何从声音音乐方面分析电影《甜蜜蜜》

这位同学,你也编导哦?那个学校滴? 身为一个未来的编导,要有职业精神嘛!嘻嘻,自己写咯。

5. 歌曲《甜蜜蜜》与邓丽君之于本片的主题究竟有何重大意义

陈可辛说,在我们的剧本写到一半的时候,邓丽君去世了,我们突然就想到邓丽君其实满契合这部电影的主题,《甜蜜蜜》讲的是中国人的“飘”,这和我的身世有关——在香港出生长大,后来去了泰国,也回过内地,又去美国念书,又回到香港,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在“飘”着的,永远搞不清自己是哪里的人。这种状态恰好邓丽君表现得出来,她是第一个“两岸三地”的人,是我们中国人的John Lennon(约翰·列侬)。于是岸西提议用邓丽君的歌,《甜蜜蜜》第一个被提出来,大家一拍即合。

但是我并不喜欢影片的结尾。1995年邓丽君逝世,橱窗电视里播放着邓丽君逝世的消息,他们在此处相逢,对视而笑。淹于岁月也止于岁月的、理想的、小团圆式的结局

6. 甜蜜蜜歌曲艺术赏析

此曲只应天上有《甜蜜蜜》——邓丽君名曲赏析
甜蜜蜜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梦里梦里见过你
甜蜜笑得多甜蜜
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
《甜蜜蜜》的歌词是一生创作了 3000 多首歌词的词坛泰斗庄奴先生 的得意之作,被大家熟知是通过他为邓丽君所创作的《小城故事》和 《甜蜜蜜》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庄奴先生称这首歌词只用了五分钟便 创作出来,完全是凭借他对邓丽君声音的印象度身定造即兴写出。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邓丽君的歌声。说这首《甜蜜蜜》就不能 不提这部同名电影。朦胧的爱情文艺片是最能扣人心弦的。而《甜蜜 蜜》似乎又与陈可辛导演个人颠沛流离的经历有一定关联。故事从 1986 年开始叙述一直说到1995 年,历经沧桑的张曼玉和黎明兜兜转 转,终于因为那首邓丽君的老调情歌《甜蜜蜜》再次邂逅于异乡的街 头。当那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那不经意间转身,四目悄然相接 时,时间仿佛凝滞,一切亦真亦幻,恍如隔世,在歌声响起的一瞬间, 观众都泪流满面。
电影《甜蜜蜜》里,这首歌曲成为爱情发展的坐标。很多重要的镜头 也总是有邓丽君的歌声围绕,如年宵市场的《泪的小雨》、相遇时候 的《再见,我的爱人》、结局重遇的《甜蜜蜜》等。以此作背景音乐, 她的歌声一下子成为不能分拆的时空布景,多年以后成为回忆的诱发 器。本来很平常的情歌,因为每个人生活细节的切入,成为直指内心 深处的利剑。 十年,可以丰富,亦可以荒凉。人生苦短。在没有你的地方,我遥遥 思念,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千百次,从这里走过的我,企盼着 你就站在路口的转弯处…千百次,在初识的窗边回头重见笑脸的你… 就在最不经意的瞬间蓦然相逢… 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这样的邂逅,让我们怅有所失。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隐隐约约中,在记忆与遗忘之间,真的只 能是高手可以拿捏的尺度。 往事是一段一段精致而陈旧的回忆切割成的一个个画面,彩绸般铺展 开。邓丽君的歌声总是让我们把回忆和现实重叠在一起……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7. 《甜蜜蜜》影评

  河边的芦苇常常笔直的矗立着像一个在学校做错事被老师罚站的小孩一样一动不动,而今天却异常的摇晃着像一个小孩得到一块糖一样欢快的手舞足蹈,炙热的太阳照射在湖面上被水反射出微波粼粼的模样瞬间就消失了,天空顿时暗淡下来,小蚂蚁排排队手忙脚乱的互帮互助贮备食物和搬运着自己的小世界,还有头对头的触碰着好像情侣之间关心着对方的情况如何,它们就是想储备多点东西以防发洪水和安顿到地势高点的地方,可现实就是不以为然天空啪啪啪就下起大雨,有的小蚂蚁幸运的逃过一劫而有的被雨水刷刷冲的无影无踪,有的小蚂蚁还停留了几秒不相信自己看的一切看到自己的同伴或伴侣就这样消失了。

  影片《甜蜜蜜》主要讲述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从大陆天津到香港谋生的黎小军一个是从大陆广州到香港谋生的李翘的种种经历,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着火车来到香港,黎小军来到香港就投奔自家亲戚姑妈家,经过姑妈的介绍他在一家卖各种品种鸡以及杀鸡的地方工作,他来到香港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地方有很多外国人很多人都是讲粤语的,而且找工作时人家都要问你会不会讲英语讲粤语,黎小军属于北方人普通话到说的挺顺口的英语和粤语对他来说就像是小孩子刚开始接触英语一样摸不着头脑所以他多次遭到碰壁,但和他一样也是来香港谋生的李翘找的工作可以说比他好几百倍,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黎小军来到当时大陆还没有的麦当劳点餐,两人就是在这一次机会下互相结识,点完餐黎小军发现店里的墙上贴着一份招聘工作的宣传报,经过询问后这间店的主要负责看到有找工作的人主动送上门来是件开心的事情,他面地微笑的问他你会英语或者粤语吗?他回答说粤语会一点点英语不会,结果主负责人的表情立马转变急匆匆的拿了一张纸和笔人就消失了,刚出来社会打拼的黎小军理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赚钱养家,毫无经验懵懵懂懂的一直坐在店内等主负责人出现把那张自己的联系方式递给他可他却迟迟没有出现,影片讲述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找工作道路,在大城市工作也需要一点点知识储备,与现在的现实生活很相似,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烂大街了,但那又怎样有能力的人继续提升自己出现更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因此现在的大学生也会遇到像黎小军屡次碰壁的现象,在麦当劳工作的李翘不仅要帮忙点餐,还要负责打扫店内的卫生,李翘看到呆呆坐在那的黎小军上前撘了一句话,李翘同样怀着赚钱的理想她一个人做了几份工作,她还在英语补习地方打扫卫生并帮忙拉学生,黎小军就被拉去这补习英语,就这样两人接触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黎小军到这地方上课每天都能碰到来这上班的李翘,两人就对对方产生了好感,甚至后来两人还合伙开了一间卖CD的店,两人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的都说现实是残酷的理想是美好的,最后欠了一屁股债,CD只能亏本大甩卖了,两人就这样重蹈覆辙的不断创业但还是没有换来好结果,他俩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银行查看自己的账户,李翘的账户本来有几万块钱的就一次冲动的创业导致她的账户只剩几十块钱,两人的关系也因此而决裂各自分道扬镳,李翘走上帮人按摩的道路后结识了豹哥,黎小军与原来在大陆相识的女友结婚,两人都没经受住现实的考验被现实打败弄得生活一团乱,在黎小军结婚时邀请了已经许久未见的李翘,从她看黎小军时的那种眼神就透露出他俩的感情不一般,但自己既然选择了顺从现实的安排只能被现实生活牵着鼻子走,李翘因为遇到豹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开了几间自己的店开着豪车,黑社会老大豹哥被别人追杀后来偷偷地来到美国生活,结果在街头等待到洗衣店拿洗好衣服的李翘被人给刺杀了,很巧之前黎小军认识一个厨师师傅收他做徒弟并与结婚的妻子离婚后来到美国当厨师,两人走在街头被橱窗里的电视机播放的声音给吸引住,电视里的内容就是大陆人都崇拜的歌星邓丽君逝世的事件,两人因喜欢邓丽君开始属于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又因这件事分开已久的两人再次相聚。

    影片中的音乐为影片增添的一道亮丽的色彩。音乐不仅能给环境起到一个渲染的作用而且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影片黎小军出来社会工作不会英语和粤语,在麦当劳店遇到比他有经验的李翘,她就介绍黎小军到自己赚外快的英语补习班上课,就这样两人见面的次数就增多两人的接触机会也多了,黎小军每天骑着自己上班老板配给他的自行车去上英语课,黎小军看见还在忙的李翘过去跟他打个招呼后两人聊着聊着,李翘就坐在黎小军自行车后面了,这是响起了经典的音乐,这首歌的曲调给观众传达出恋人之间的甜蜜时刻,结合导演拍摄到李翘坐在后面是情不自禁的哼起这首歌来,她那双悬挂在半空中的脚不停地摆动着从这一小小的举动和近景镜头拍摄到黎小军满面春风的表情,就给观众透露出他能两人开心的心里活动以及给影片后面剧情的发展起到一个铺垫作用,两人的从大陆大老远的跑到香港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那就是赚钱,两人找到工作后省吃俭用的积累资金自己创业,本以为大赚一番的没想到自己想的东西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进了几百张CD一张都没卖出去,他俩不断地叫喊着也没人买,为了增加卖场的气氛还拿出一张唱片来播放着音乐,这首歌的演唱者是邓丽君他们买的唱片全部都是她的,音乐曲调略显伤感结合他们叫卖时的痛苦悲伤的表情和当时天空不作美下起来倾盆大雨,其实雨的这种场景表现出他俩内心的心理活动一样也下着雨,一张唱片都没有卖出去,钱就这样没了李翘的心里不好受另一边的黎小军又在叨叨叨的像是念经一样说着她,突然她就爆发了两人的关系开始从这就决裂了,各自奔向东西李翘认识黑社会老大豹哥,黎小军与大陆的结婚,但是两人的内心是相爱着的,在一次两人坐在车上时黎小军调动着车上的音响,随后出现一首悲伤曲调的音乐,其中一句歌词“goodbye my love我的爱人”就暗含着两人分开后对对方恋恋不舍的怀念情绪,让观众不得不怀有对相爱却被现实阻止的俩人投来同情的目光,影片中的音乐结合影片中的画面不得不让观众赞叹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中。

  《甜蜜蜜》影片通过音乐的制作和主题的表达完美的演绎出在社会谋生的道路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甚至有时来了个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而那又怎样只要坚持和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终会有好的结果在前方等着你。

8.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

影视音乐是音乐和影视的结合,当音乐一旦融入影视之后,就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影视音乐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一:影视音乐的审美意蕴研究

影视画面与影视音乐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影视作品的画面更加有活力,而且还能将视觉的东西听觉化,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深刻。比如,我们会在灯光闪耀或者是星光灿烂的时候用钢片琴表达,也可以用双簧管或者是长笛来描述生机勃勃的清晨,还可以在微风吹拂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提琴的颤弓效果使这种感觉更形象化……这样的情景交融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感受听觉上的美,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实例来说,钢琴所抒发的感情是非常优越的,因此,在纪录片《冬猎》中,当冰雪覆盖自然的景象出现时,就会响起一阵透彻且明亮的钢琴声,为了突出树挂的特色,钢琴快递下行的琶音就能形象地将枝头挂着冰凌的景象表现出来,通过音乐使整个画面更有激情,刻画的景象更深刻。音乐既能展现画面真实的感觉,同时还能将所要展示给观众的意境传达出来,在形似的同时做到了神似,使画面极富感染力。

画面往往只能表现主人公外在的一面,而往往主人公的内心是无法形象地表现的,这时,影视音乐就能很恰当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通过烘托背景氛围来侧面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1.烘托环境的氛围。影视作品的环境氛围是不能通过视觉观察出来的,而影视音乐则可以通过旋律和乐器的变换来烘托背景氛围。例如,电视剧《红楼梦》,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展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悲情爱情故事,来展现一个封建社会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以此来表达封建社会注定会终结的主题。根据这一作品,作曲家创作出了一系列以悲为美的音乐作品。使整个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悲凉的气氛,细腻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些音乐作品不管是歌词、旋律还是和音响,都将这种悲情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整个作品的背景都展现出一种悲伤的氛围,让剧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命运都在悲伤的氛围中得以最自然的流露。

2.烘托时代的氛围。影视作品还能通过影视音乐来烘托时代的氛围。比如,电影《祖国的花朵》,它的一首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被许多的青少年所传唱。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有关儿童的电影,所以,这首插曲就能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童真童趣。歌词和旋律刻画了一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在美丽的北海公园划船游玩的景象。展现出孩子们在最纯真年代的幸福生活,将北海公园的美和孩子的欢乐描绘得出神入化,让我们每当看到这部电影或者听到这首歌曲,思想都能很自然地回到那个美好的时代。这正是影视音乐对时代烘托的最好的例子。

3.衬托地域之美。地域的美不仅从影视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到,影视音乐也可以将其衬托得很完美。例如,电影《黑骏马》,这部影片揽尽了草原辽阔坦荡的风光,同时捕捉到了草原上豁达强韧的生命力,向观众呈现出一种宽阔的胸襟,而由腾格尔作曲的主题曲《天堂》更是完美地将草原的美通过音乐展现出来,每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就能让人想到辽阔的草原。

4.烘托民族的特点。音乐常常可以将一个民族的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张艺谋导演著名的作品《十面埋伏》,这部电影的插曲《十面埋伏》运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琵琶,将十面埋伏的那种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同时也将我们的民族特点得以突出。

音乐对观众的影响往往是经过潜移默化的,它会带着观众走进影视作品中,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可以在听到影视音乐的时候自然而然联系到影视剧中的桥段,以此来将影视作品与影视音乐联系起来。例如,曾经红遍中国的香港电影《甜蜜蜜》,其中由邓丽君演唱的主题曲《甜蜜蜜》堪称经典。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在初次相遇时,既浪漫又心动,这首歌曲用甜美的声音唱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甜蜜和幸福。随着故事的发展,由于现实的压力,主人公分分合合,最终在异乡无意间听到《甜蜜蜜》时四目相对,好像经历了好几个世纪,让主人公心中的情感得以表现,因此,这首歌曲贯穿整部作品,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

自1893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电影”就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的提高,电影制片商发现单纯的影视作品再也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于是影视音乐登场,它在扩展电影内涵、丰富电影美感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时音乐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结合影视剧情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电视”也应运而生,它使音乐和影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音乐更加富有内涵,而影视也更加传神。

(一)连接影视剧情

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太过繁复的剧情有时因为时间关系并不能细细讲述;而多个主线同时发生的时间也不能同时描绘。所以经常会出现多个片段连续剪辑的镜头,这时,单纯的画面已不能圆满地表达清楚细节,就需要利用音乐来衔接剧情,让观众更深刻地领会电影内涵。比如在《无间道2》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倪家为了巩固自己黑帮的地位,而决定杀害其他四位合作者,而由于倪永孝心思缜密,计划周全,鞍山行动几乎在同时进行,所以导演用了大量剪切镜头分段描述刺杀四位头目的过程,这时背景音乐开始演奏,从行动开始就弥漫着一曲凄凉的口琴演奏,舒缓、哀伤、压抑。使观众沉浸其中,大量镜头的切换也显得自然、流畅,更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男主角倪永孝的心狠手辣,也领悟到黑社会的残酷。设计非常巧妙,背景音乐在此时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衔接的作用。

(二)总结影视内容

在电影剧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因果尘埃落定之时,再多的镜头画面都不能更深入地表达内涵的时候,音乐的另一个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那就是总结、评价电影,给观众灵魂上以更深刻的冲击,而且如果使用得当既不会使音乐显得突兀,也不会让画面太过尴尬。比如:在电影《花木兰》中,战争开始,泥土血水漫天,战马旌旗飘扬的战场上,披坚执锐策马奔腾的花木兰出现。此时《木兰情》这首音乐开始演奏,词曲融入大量中国风,能使人产生较强的民族感,而且插曲旋律辽阔而大气,以马头琴为主、古筝为辅的演奏工具更鲜明地表现出战争场面的震撼,与影片整体以及场景非常符合,结合强势的背景音乐让观众看着在血流漂橹的战场上厮杀的花木兰,都会不禁心生感慨,为花木兰的命运多舛而感到同情,同时也为花木兰的坚强而自豪。这时的背景音乐就很完美地起到了一个点题的作用,无需再多的画面描述,花木兰那种在命运面前不轻易低头、勇于直面困境的顽强心态得以完整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而且以音乐的形式烘托出来更让观众有种只可意会的快感,更加强化了电影的效果。

(三)深化影视主题

一般来说成功电影的内涵并不容易让人轻易领会,但台词和音乐都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导演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观众去结合音乐细细品味,比如:在《大话西游》中,初次看这部电影,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只是单纯的一部喜剧片,但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在影片最后,孙悟空踏着七彩祥云出现,与紫霞仙子在空中纠缠时,背景音乐《天地孤影任我行》开始演奏,最后紫霞仙子为孙悟空挡住了牛魔王的一击之后说“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音乐也达到了高潮,那种凄美的爱情结合苍凉雄厚、豪气悲壮的音乐顿时让人泪流满面,这时全篇主旨才慢慢浮出水面,观众才突然醒悟,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片,而是讲述凄美爱情的黑色幽默剧,剧情的转折固然有重要作用,但明亮庄严的音乐才让观众有了醍醐灌顶的觉悟。不得不说影视作品中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深化影视的主题。

根据本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背景音乐是影视艺术中一项重要的表现手法。音乐这种特定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种将人的情感超脱出画面,外化成为一种动感意向的形式,以虚幻又充满张力的声音运动帮助观众进行审美思维的塑造,最终成就了影视音乐独特的魅力。

影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二:浅论影视音乐的节奏艺术

一、影视音乐节奏与其他影视声音形成的复合的声声节奏

影视音乐作为声音要素在影视作品中与之伴随的还有人声和自然声,由于同属于声音物质,影视音乐的节奏一定会受到这两种声音要素的直接影响。在某些学者的观念里,整个影视声音就像是具体音乐,也就是其他声音就是音乐的组成部分,从而可以把整个影视声音作为特殊的音乐来认识。这里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但音乐与其他声1342013年第4期音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不能忽略。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影视声音设计中,由于其他声音要素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较强,而影视音乐却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音要素,它在创作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其中重要的一个技术性原则就是节奏。下面,我们分别来分析音乐与人声、自然声形成的复合的声声节奏的形态特征。

(一)音乐与人声的复合节奏

在有对白的情节中,人声与音乐的的结合主要是纵向结合,它们结合形成的节奏形态可以分成主要三个类型:对应、对比和互补。在这里,我们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多声部音乐一样去量化分析两个声音层的节奏,但我们可以用它们表现出来的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在某些节奏点上,有时甚至可以用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从多声部音乐的节奏特征来看,对应性节奏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节奏特征,但可以起到丰富和加强的作用。这在影视音乐与人声的结合中是一样的,比如快速的人声对白与快速节奏的音乐的结合。在影视作品中,音乐会加强对白的节奏,同时还会加强语言的情感性。节奏的对比就是一个节奏层为快速,另一个节奏层为慢速。从理论上来说,快慢速节奏的结合就是互相综合。如慢速的人声对白与快速的音乐结合时,人声的速度感增强,同时情感性增强。而快速的人声与慢速的音乐结合时,人声的速度感减弱。这种节奏形态带来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节奏对比打破了视听联觉的习惯,音乐节奏成为前景,视听感官感受削弱,思想情感增强。音乐与人声的互补就是两者的节奏在横向上都是变化的,但在纵向上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复合的规律性节奏。在这里,由于音乐与人声形成的音色节奏的加入使节奏的动力性更强,如人声的节奏在横向上是快慢快的进行,同时音乐的节奏在横向上是慢快慢的节奏进行,那么人声与音乐就会在纵向上形成快慢结合,但在横向上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声音的复合节奏。音乐与人声形成的复合节奏的节奏形态对于我们在给影片进行声音设计时,特别是为一个有对白的情节配乐时,应该特别关注其他声音在音乐节奏中的参与。比如有时为了声音节奏的表现,我们会重新设计音乐的节奏。又如音乐可以参与复合节奏,但要考虑人声的内容的表现。明显的音乐节奏会影响语言内容的表达,所以特别在语言内容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们的声音设计应该是,要么音乐在声场中置于背景,而语言为前景;要么把音乐的节奏动力弱化。

(二)音乐与自然声的复合节奏

自然声与人声一样,许多时候会受到情节内容与画面的影响,所以它的节奏非常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由于规律性节奏对于非规律性节奏的控制作用,当它与音乐结合时,人们会不自觉的让它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我们抛开自然声的写实以及表情的功能,从节奏的角度来分析它与音乐结合的复合节奏的形态以及特征。自然声与音乐的复合节奏同样存在对应、对比和互补三种形态。如快步的脚步声与快速的节奏的音乐的结合就是节奏的对应;密集的枪声的快节奏与长音旋律的慢节奏的结合就是对比;格斗中偶尔一记重拳与紧跟的音乐重音形成的一个以自然音为重音开始的音响片段就是节奏的互相补充。这里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人声的表意性大于它的节奏性特征,所以它参与音乐的节奏的倾向性较弱,而自然声的节奏特征却比较明显,所以在与音乐的结合时与人声不一样的是它参与音乐节奏的倾向性大大增强。此时如果自然声与音乐在纵向复合节奏上不能体现节奏的一致性的话,就会形成不协和节奏,如果不协和节奏不是我们此时的表现需要的话,一般在声场上采用音乐成为背景,而让自然声成为前景的声音设计,或者让音乐的节奏动力弱化,突出自然声的节奏和自然声的写实和表情功能。

二、影视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形成的复合的声画节奏

(一)影视画面节奏的理论

从文章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在音乐的节奏理论中,发音点、时值与停顿是节奏构成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可以认为是音符的一次运动或一个节奏点,而多次运动或多个节奏点就会产生节奏感。这种神经反射的时间间隔存在于听觉神经系统对声音的反应中以及其他所有的感觉系统中,如视觉对对象活动的反应所具有的时间间隔形成会构成视觉的节奏体验。用音乐的节奏观念,我们就可以来理解影视画面要素中剪辑、镜头、画内信息的节奏。在剪辑节奏的构成要素中,一个镜头的第一帧可以认为是发音点,持续时间可以认为是时值,最后一帧可以认为是停顿;镜头的节奏要素可以理解为镜头运动的开始,持续和结束,也就是从镜头的起幅到落幅的过程。而画内信息主要是人和物的运动,节奏也就是人和物的运动的开始,持续和结束。

(二)声画节奏观念

影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态,它不仅受其它声音要素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画面节奏的影响。也就是说,影视音乐可以与画面结合形成影视声画节奏。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被认为是电影的伴奏,它的功能更多是增加娱乐性和满足人们的视听习惯。当然后来人们努力使音乐与电影协调一致,例如在情感和节奏上,但许多时候音乐与画面在节奏上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在有声电影时期,音乐成为画面的附属,画面的运动和节奏许多时候会配上相应节奏的音乐,这种方式被称为按动作配乐,也叫米老鼠式编曲。当今时代,影视音乐成为影视艺术视听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不是单纯的附属要素,而是有机的成分,音乐积极的参与叙事,表情以及运动。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节奏成为重要的载体。电影中声音与画面结合所形成的声画节奏的形态特征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从单一要素结合到多种要素复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偶然、随机到主观、互动的的过程。影视作品中画面的节奏主要由剪辑、镜头运动和画内信息运动构成。在实际作品中,它们有时也有主次或前景背景之分。如某些画面节奏主要是由剪辑节奏构成,而有的画面节奏主要由镜头运动节奏构成。一般情况下谁的节奏速度快,谁就是主要节奏层次或者说是前景节奏。如剪辑节奏的速度超过镜头运动和画内信息运动时,剪辑节奏就是主要节奏层次和前景节奏。

(三)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声画复合节奏形态

与音乐、人声和自然声的节奏关系一样,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复合节奏主要有三种形态:对应、对比和互补。三种声画节奏形态体现不同的声画节奏表现特征。声画节奏对应就是音乐与相同节奏速度的画面剪辑、运动、信息节奏的结合而形成的声画复合节奏。当影视画面的节奏较快而此时音乐的节奏也属于快速的话,它们就属于对应性节奏。节奏对应时,声画节奏又可能出现两种状态,如以画面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和以音乐节奏为前景的声画节奏。以画面节奏为前景时,画面内容的重要性被突出,内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音乐节奏为前景时,视听感受被突出,外部节奏成为主要节奏层。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它们互相都不是前景和背景的关系而是音乐的节奏点与画面的节奏点形成节奏重音。由于节奏要素的增加和节奏的一致性特点,节奏重音的动力性会大大增强。对比性节奏就是音乐的节奏速度与画面节奏的速度形成对比,也就是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快而另一个节奏层次的速度慢。它们之间会形成节奏动力互相影响的情况。如快节奏的画面节奏与慢节奏的音乐节奏结合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画面节奏减弱,内部心理情感节奏感增强。由于视听节奏的不一致而使人们会去主动感受外部画面节奏之外的内部情节节奏。而当画面节奏为慢速节奏而音乐为快速节奏时,由于对比节奏的出现,外部视听节奏感增强。互补性节奏实际上就是画面节奏与音乐节奏两者的节奏点互相补充。如剪辑节奏为慢速时纵向上音乐节奏为快速,横向上当音乐节奏变为快速时此时纵向上剪辑节奏则变为慢速。互补节奏只是节奏的要素发生变化而节奏的特征保持不变。互补节奏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如由于要素的增加,它的声画节奏动力被加强;还有就是在情节中声音和画面互相加强而互不干扰。如在音乐与人声的互补节奏中,音乐与人声的相继出现可以使人声表达的信息内容不受到其他声音要素的干扰。

三、影视音乐与其他声音和画面形成的复合节奏

9. 电影《甜蜜蜜》里邓丽君的歌曲

1、《甜蜜蜜》,《甜蜜蜜》主题曲,是由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歌曲曲谱取自印度尼西亚民谣,由庄奴作词。979年9月20日收录在专辑《难忘的一天》中于台湾等地发行,同年11月15日收录在专辑《甜蜜蜜》中于香港等地发行。

2、《泪的小雨》《甜蜜蜜》插曲,作词:庄奴,作曲:彩木雅夫,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演唱。

3、《再见我的爱人》是邓丽君于1975年发行的专辑《再见!我的爱人》中的一首歌曲,由文君作词,平尾昌晃作曲。《甜蜜蜜》插曲。

(9)甜蜜蜜电影音乐鉴赏扩展阅读:

《再见我的爱人》歌曲翻唱自日本原曲《グツドノベィ.マィ.ラブ》(《Goodbye My Love》)。邓丽君曾数次在演唱会上演唱此歌曲作为压轴曲目,每当演唱这首歌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潸然泪下。

《甜蜜蜜》此歌曲于1979年11月第三星期成为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阵冠军歌曲,是最早在中国大陆普及和传唱的流行歌曲之一。2008年,《甜蜜蜜》被《南方周末》报评选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经典歌曲之一。

10. 歌曲《甜蜜蜜》和电影《甜蜜蜜》有什么样的关联

《甜蜜蜜》是导演陈可辛在香港回归之际讲述的20世纪末香港新移民的漂泊生活,以邓丽君的歌《甜蜜蜜》贯穿始终,英文片名“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意为"基本是一个朋友间的爱情故事"


甜蜜蜜这首歌在影片中第一个唱出来的是李翘,原本她和黎小军两个人之间是有非常大的隔阂,一个国语说得不好,一个广东话根本就不会说。

李翘第一次在黎小军的自行车后座唱起《甜蜜蜜》,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这首歌在这部电影中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是他们爱情的符号。


其实他们的爱情一点也不甜蜜,这个片名与故事内容是有反差的。

黎小军与李翘,李翘与豹哥,姑妈与大明星、英语老师与越南妓女……

这部电影中,所有的爱情都是绝望的。

好的爱情是甜蜜的,但好的爱情片一定是苦涩的。

阅读全文

与甜蜜蜜电影音乐鉴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视电影剪辑音乐配乐 浏览:125
韩国三大电影奖哪一个最好 浏览:178
愤怒小鸟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225
电影主角发泄烦恼片段 浏览:494
峰峰微电影山演员 浏览:970
爱情刺激电影电影大全 浏览:376
电影院为啥不让抽烟 浏览:506
电影大全误杀 浏览:165
电影同族在线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261
泰国色罪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79
泰国作弊特攻队电影 浏览:939
有一部电影士兵被两位老人救 浏览:898
困在孤岛上法国电影 浏览:830
台湾电影爱之火焰1987 浏览:856
非洲下载电影大全 浏览:79
亲亲网网站下载电影 浏览:239
电影美景之家2女主角 浏览:190
为什么在线看电影卡 浏览:690
男主角叫罗宾的电影 浏览:401
小卖部污蔑偷东西什么电影 浏览: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