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哪些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
1、平行蒙太奇:不同时空或同时异地发生的两条或更多的情节线并列表现在同一结构内。这种手法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由于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例如:《非诚勿扰》中秦奋在闲暇之余,不断尝试各种相亲,表现了他在那段时间的生活状态。主人公秦奋在相亲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己的生活。秦奋挥汗如雨特别累了,但是还是要进行相亲,表示他当时的状态并不太好。但是还要接着打,表示生活还要继续。
2、交叉蒙太奇:又称交替蒙太奇,表现为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数条情节相互依存,其中一条情节影响其它情节,多条情节相互依存,最后汇聚在一起。这种手法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例如:《无间道》阿仁与黄警官在天台会面,被内鬼出卖,黄警官被害片段。黑社会去抓卧底,警察一方也去抓卧底,阿仁和黄警官商量怎么离开,而同时黑帮和警察也在同时上楼抓内鬼。通过这种交叉的手法不停地展现着己方人物的脉络进展,同时搭配紧张的音乐会给人一种紧迫感。
3、重复蒙太奇:它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复叙方式或重复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例如:《消失的爱人》这部片子里,开篇与结尾同样的人物、动作、场景、台词,唯一改变的是头发颜色。具有呼应的结构设计,同时深化主题,探讨婚姻这个命题。
② 交叉蒙太奇的具体例子
1、《无间道》:片段时间:27 :32—30:53
这一片段包含了三条线索,警察,房间里的毒贩,去交易的毒贩,镜头在这三拨人中不断切换,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出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同时性,另一方面,双方的老大和各自的卧底在这两条线索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第三条线索,也就是交易的成与败,所以它们之间也维系着紧密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也绝对是一段精彩的交叉蒙太奇了。
2、《教父1》片段时间:57:44——1:02:33
在此片段里,有两条线索,以杀手和被杀者的活动为线索,此过程有四个杀手四个被杀目标。四组杀手做杀人准备画面与被杀人的个人生活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明显的表现出同时不同地点发生着不同的事情,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也就形象的表现出了交叉蒙太奇的特点来了。
3、《老无所依》片段时间:48:19—52:28
这一段有两条线索,拿着不义之财的牛仔,寻找不义之财的杀手,他们两人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房间里,杀手开枪杀人的声响惊动了隔壁房间的牛仔,因此他选择搭上的士逃走,而杀手也从管道里的刮痕上看出了牛仔已经逃走,其中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镜头在无情杀人和牛仔疑惑的镜头间来回切换,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蒙太奇。
4、《暴力街区1》片段时间:0:04:19——0:16:44
以抢毒品为线索,抢毒品的一方抢的过程、销毁毒品一方销毁的过程与销毁一方不同楼层保护人人员三者之间的交叉过程了交叉蒙太奇
5、《国家宝藏》片段时间:00:79:50—00:85:55
③ 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
蒙太奇手法是体现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内容。以下是我整理的浅论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电影作为光影艺术、视听艺术的同时还是一门剪辑艺术,剪辑艺术以蒙太奇手法为重要手段。自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运用以来,逐渐成为剪辑艺术的基础手法和电影创作的基本思维模式。运用蒙太奇不仅可以表现电影内容,更重要的是蒙太奇手法灵活多变,运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电影内涵。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影艺术中蒙太奇的分类,阐述了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分析了现阶段电影蒙太奇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审美特征
蒙太奇是法语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译为“构成、装配”,后被延伸至电影艺术。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进行剪辑与合成处理。蒙太奇自1895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它可以从色彩、光线、语言等方面更好地融合电影艺术成分,构建更符合剧情的电影时空。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蒙太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应用
(一)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也称叙述蒙太奇,是比较常见的手法。主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来切分及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以此引导观众理解影片故事内容。叙事蒙太奇最显著的特点是剧情故事顺畅、逻辑清晰、明白易懂,又可分为顺叙、倒叙、分叙、插叙等组合形式。叙事蒙太奇中又同时包括了六种技巧: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积累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内,不同时空下发生的故事情节。例如,《变形金刚1》中导演就是采用五条故事线同时推进,最后汇合在一起,在影片的结尾引发了一场擎天柱与威震天的激战。
交叉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下,不同人物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多条情节相互交叉,彼此关联,彼此影响,最终达成汇总。这种手法主要运用在惊险片、恐怖片等紧张气氛中。例如在《撞车》中,导演将一天之内发生的八个故事交叉叙述,靠人物的角色互换建立起网状故事结构,以此推动故事进展。
重复蒙太奇是指在影片中有特殊意义或重要含义的情节在关键时刻重复出现,可以有效地加深观众的印象,着重表达影片主题。如恐怖片《闪灵》中,重复出现的喷涌而出的鲜血、大门上的字以及两个小女孩等,都是在渲染恐怖的气氛。
连续蒙太奇是以单一的情节为线索,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与节奏展开叙述。《婴儿的早餐》是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这部影片运用的就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颠倒蒙太奇,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一片就是采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镜头在影片开始展示了安迪挖洞的画面,对安迪的一系列越狱行为进行了表现,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等,中间伴有瑞德的旁白介绍安迪成功越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及狱警获刑的情景。当影片把故事始末交代清楚后,对故事开头设置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尤其是发现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如此之小,竟然藏在《圣经》中,安迪在银行取款时泰然自若的神情,都能够让观众惊叹,对整个故事情节的设计赞叹不已。
积累蒙太奇可以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明显地看出,在影片开始,镜头记录了辛德勒在参加舞会前做准备工作的细节:精心挑选的衣服,翻箱倒柜找出所有的钱,穿衣服、打领带等行为,在没有交代原因时,观众是充满疑惑的,而随着镜头的积累,这种疑惑越来越深。
(二)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现事物,又分为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及对比蒙太奇四种,下面介绍抒情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
最经典的一组抒情蒙太奇镜头要数带给观影者印象最深刻的《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在船头张开双臂,海风吹拂,裙摆飞舞的唯美画面了。再如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也是抒情蒙太奇镜头运用的经典之作,当相爱的瓦连卡与蒂诺夫相拥在一起时那唯美而温馨的场面感动了所有观影者,两人为自己的理想与使命被迫分离时,蒂诺夫问瓦连卡是否会永远等待自己,瓦连卡深情脉脉的眼神以及肯定的回答都传达出人物内心对感情的坚定与忠贞,随后,画面转向两个盛开的花枝上,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此时角色的内心情感。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影片开头肖申克在喝酒,而妻子却与情人约会,以此产生强烈的对比,形成了对比蒙太奇,起到了冲突的作用,为后续故事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三)理性蒙太奇
理性蒙太奇又称思维蒙太奇,《战舰波将金号》和《十月》是经典的运用理性蒙太奇手法表达主题思想的影片。电影《十月》是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一部尽可能“纪实”的影片,苏联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竭尽全力还原了十月革命的真实历史事件,甚至对角色的扮演者精益求精,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理性蒙太奇更注重理性分析,同时更加抽象。
二、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表现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艺术与蒙太奇也与时俱进。现阶段,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运用的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给观众建立起更丰富的“梦工厂”,更有深度地提升观众审美思维。
(一)蒙太奇综合了电影中的艺术成分
电影是由众多艺术成分组成的,它包括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光影、戏剧、摄影、雕塑等多种艺术因素。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效将多种不同元素综合在一起。
首先,色彩是电影表现视觉艺术的主要形式,色彩隐喻了人物、场景的内在含义。在电影《灰姑娘》中,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是灰姑娘辛德瑞拉始终坚持的信仰,所以影片中大部分辛德瑞拉的裙装是蓝色的,包括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也以蓝色为基调,与她另外两个冷酷、自私的姐姐穿着的鲜艳跳跃的衣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当继母不允许她参加舞会时,辛德瑞拉是柔弱、无助的,导演用粉色的连衣裙表达了此时无比绝望的辛德瑞拉的心理状态。而她继母在整部影片中的着装或是深色与黄色,或是鲜亮的绿色,或是深色豹纹,从衣着上可以看出凯瑟琳是一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女人。由此看出,色彩与蒙太奇结合在一起,使电影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暗喻了更多剧情感受,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增添了故事氛围,深化了人物形象。 其次,光线和镜头同样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灰姑娘》影片开头,辛德瑞拉无疑是幸福的,父慈母爱,家境殷实,鲜亮的阳光照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辛德瑞拉的笑容也是灿烂无比的。而随着母亲病逝,父亲迎娶继母,父亲也死于经商的路上时,影片的光线发生了斗转星移的变化,辛德瑞拉的`生活变得灰暗而没有希望。而在辛德瑞拉遇到王子的那个瞬间,阳光又开始变得灿烂。光线的暗示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辅助了故事主题的表达。
(二)蒙太奇在电影中构建电影时空
电影艺术中的人物、故事、空间等都是虚构的,所以电影艺术素有“梦工厂”之说。而蒙太奇的运用就是将支离破碎的电影镜头组合在一起,组建成电影情节需要的故事结构,以此表述影片思想主题,影响观众的视听感受。在电影艺术中,音乐也在蒙太奇的力量下更富有感染力,音乐适时地配合电影镜头产生意境美,从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情感,引发共鸣。蒙太奇的手法贯穿电影艺术的始末,虽然电影时空是蒙太奇虚构的场景,但是在影片组合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蒙太奇手法,或倒叙,或交叉,或比喻,使电影艺术表现出更丰富的审美效果,构建出一个比现实更加唯美的电影时空。
三、新时代下电影蒙太奇的审美特征
电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受众更多、更广泛,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比平面艺术、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更存在时空感。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数字技术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享受,更加适应大众要求。
科技时代下的蒙太奇手法也变得更加灵活,增添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元素,如:三维立体模型的使用、在电影艺术中加入电脑动画、3D影像、4D影像等高新技术。同时,蒙太奇的手法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变得更加多样,在传统蒙太奇手法中不容易实现的,有了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传统剪辑手法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手段,同时加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前电影的生产制造工艺,丰富了电影创作手段,更加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时空感,同时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特点。如《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盗梦空间》等作品带给大众震撼的视觉盛宴。
四、电影蒙太奇实现了数字化
(一)数字技术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电影艺术的各个方面,从拍摄到制作再到后期处理直至最后的观影环境中等方面都使用了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感官感受,同时开创了更多的电影艺术创作手段,带给蒙太奇新的技术革命。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道姆柯布在培养费希尔的梦境时,将自己深入到费希尔的六层梦境中,而这其中一层梦境是一种画面和声音,六层梦境就是六种画面及六种声音,能够制造出这样神奇的效果就是依靠强大的音频软件进行混音处理,并利用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在受众观影过程中感受六个方向的声音来源,极大地提高了观影效果和电影审美度,这是在过去电影中难以达到的效果。科技的更新和运用增强了电影的艺术魅力。
(二)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
数字化的蒙太奇首先可以更好地对影片进行剪辑,达到更完美的视听效果;其次极大地提高了蒙太奇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蒙太奇单一的技术操作;最后,数字化的蒙太奇剪辑过程中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伊恩肖炸毁多米尼克的家的画面就是经过数字化蒙太奇手法将镜头放慢,让观众感受强烈的炸弹力量。再如:影片中汽车穿越摩天楼的慢动作画面,以及汽车跳伞的惊险场景,都由蒙太奇借助强大的数字技术来处理。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传统的蒙太奇手法是绝不能达到目前的视觉效果的。
数字技术下的蒙太奇变得更为强大、先进,改变了传统剪辑手法的限制性,拓展了电影创作空间,改变了电影传统表现手法下的艺术形态。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
传统电影艺术具有单一性。一方面是指技术上的单一,受众观看的电影模式都是第二代电影――彩色有声电影,影片中技术含量相同,差距不大;另一方面是指观影模式不具备选择性,要么去电影院观看,要么等待电视机的播放,然而一般电视机播放电影是非常滞后的。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电影艺术不论从影像、画面、质感上都有质的提高,并且更加多维化,出现了3D电影、4D电影等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电影艺术。同时,大众的观影模式也得到了改善,电影院的观影感受是无法替代的,目前针对电影院效果出现的3D电视机、家庭影院等设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足不出户观看电影,极大满足了大众的视听享受,颠覆了传统单一性的观影模式。
五、结语
总之,蒙太奇手法是体现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不同的表达内容。尤其是进入数字化科技时代后,蒙太奇的手法更加灵活、多变,它带给大众的电影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蒙太奇的研究与发展方面应该更加深入与重视,让蒙太奇带给大众更多具有艺术魅力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 郭百灵.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和审美意义[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 周爱军.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及其文化意义[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3] 李昆.浅谈蒙太奇手法在电影《风声》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4(04).
[4] 吴彤,安立国.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J].新闻传播,2014(17).
[5] 李由.谈电影蒙太奇叙事中的结构主义[J].电影文学,2014(21).
摘要:
现代汉语中,对“蒙太奇”一词的释义是:电影中一种常用词语,通过剪辑和重组的形式,对影片内的主题思想进行充分的表现,并运用不同技术、艺术、思维手段,准确传达信息、突出主题,使观众沉浸在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中。而在电视新闻播出之前,需对所有新闻稿件等进行合理规范的剪辑和处理,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编辑与整合后,才能充分保证对新闻信息进行高效的传递,将新闻所要传播内容和主题,深深植入观众的大脑中,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本文对蒙太奇思维进行全面阐述,并对其在我国现阶段电视新闻剪辑中的运用进行系统性分析,旨在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价值。
关键词:
电视新闻;新闻剪辑;蒙太奇;思维
电视新闻作为新时期媒体事业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性较强的媒体形式,承担着为人们第一时间传播社会信息的重要任务。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以视频、文字、音频以及图像等的结合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人们。随着人们素质及文化水平等的提高,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以文字或者图片传播新闻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群众对实时新闻信息的各种需求,需在文字的基础之上结合视频画面,或者音频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而蒙太奇手法能够充分满足以上各种条件,在提高电视新闻编辑水平及编辑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新闻可看性。
1、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概述
1.1电视新闻的发展
新时期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闻传播方式与受众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媒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视新闻对自身定位和角色重新进行选择,最终以个性化、网络化的方式呈现于大众。为了能够将所了解到的新闻信息通过镜头告诉观众,常以新闻采访、后期配音以及视频拍摄等方式来呈现,这种呈现方式对于双方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通过拍摄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电视新闻的传播,增强新闻的现场性、互动性,进而达到更加理想的传播效果,既体现了电视新闻的原创性、真实性与完整性,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体化发展,又保留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相对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而言,电视新闻在公信力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
1.2运用蒙太奇思维的现实意义
所谓蒙太奇思维,主要指的是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体现在对声音与画面等因素的处理与选择上,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表现方式的有效运用,能够将新闻信息对受众的引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讲,若要从根本上给受众营造强烈的真实感与现场感,就要将新闻现场画面呈现于观众,对受众在心理与思想上形成一种引导,这也是利用蒙太奇思维最根本的目的。在电视新闻语言中,新闻传播最核心的手法就是运用蒙太奇思维,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断改变观察者的视点,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对新闻信息进行叙述,而蒙太奇思维就是为之服务的。通常,观众对电视新闻视频画面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单纯的视频传播不足以满足媒体与观众在思想层面的沟通,需在视频后期结合音频制作,使新闻更具形象性与生动性,而蒙太奇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满足以上条件。
2、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新闻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一热点事件发生后,电视调查节目对深度新闻的报道,需深入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通过广泛的调研和采访,详细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种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挖掘过程中,运用蒙太奇思维,对事件发生画面的镜头进行分切组接处理,极大地减少了记者新闻取证以及采访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的将新闻事件进行呈现。但是,电视深度调查节目对自身的定位,是其不同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是对社会思想的实践指导与内涵反映,一般所占篇幅较长。由此可见,在电视深度调查节目中蒙太奇思维的灵活运用,对于电视节目整体呈现效果以及报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鉴别蒙太奇思维运用是否成功,就在于受众的观看效果,若观众因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而抛弃时间的观念,则证明电视新闻剪辑将蒙太奇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利用蒙太奇手法通过镜头分切组合,将电视新闻信息与观众感受结合起来,二者相互影响,最终实现“1+1>2”的效果,使传统单一的镜头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此外,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深度调查节目中的应用,可以借助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的寓意或者创造出特定的意境,使得电视深度调查节目更易产生深刻的思想内涵。
3、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的运用
3.1在电视画面时序关系上蒙太奇
思维的应用挖掘新闻事实中的各种故事元素,将有效的新闻通过整合呈现出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新闻信息。在实际编辑过程中,电视新闻在不同地方潜藏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协调新闻画面中逻辑与时间两种层面上的顺序性。但通常某个新闻事件,需要报道新闻事实,就必须保证各信息或者信息传播过程,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进行表现,不能单纯地依靠采编人员视频采访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编排,因为这会导致所需要采访顺序对事件本身发生顺序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闻时间的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的安排上,在新闻信息传播时要遵从一定的逻辑顺序,在新闻报道中重点揭示新闻事件呈现出的传播特点,保证对事件发生的各环节内容熟练、完整清晰等进行表达。合理使用蒙太奇思维,在时空顺序和逻辑顺序上进行平衡,在新闻表达的过程中,将电视新闻画面进行分组,对于不同组别的新闻画面进行逻辑顺序的拆分和组合,最终呈现出更加全面、逻辑更加缜密的电视新闻内容。
3.2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蒙太奇思维的应用
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也是拍摄的过程,蒙太奇思维在其中的运用,就是采访、拍摄的展现过程。而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集中思维,全面思考采访的细节、步骤以及内容,并需要考虑画面构图、声画组合以及画面组合等,对新闻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完整的认识和把握。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蒙太奇手段的运用是建立在记者以及采访人员对新闻事件的宏观把握和细节延伸角度上的,充分融合新闻事件中的各类分散性元素,更好地实现了对报道对象整体真实面貌以及事件发展变化的呈现,加深观众对事件或人物的印象,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
3.3同期声处理过程中蒙太奇思维的应用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同期声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受众的参与感、声音的节奏感、画面的立体感。在运用同期声时将蒙太奇思维穿插于其中,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电视新闻后期的新闻画面处理中,采用同期声和后期电视新闻配音来辅助传达信息,例如,在电视新闻画面的播放过程中,可以将画面中所呈现的新闻内容、同期声以及画外音等多种元素相结合,能够明确地对各个过程在功能上进行明确的划分,新闻现场的声音通过同期声进行真实全面再现,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内容主要是由画外音进行实际的描述。这种同期声辅助后期画外音共同表达的方式,是蒙太奇思维的一种运用方式。
4、结语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媒介通过传输信息、评论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精神去向以及价值观念。电视新闻剪辑中蒙太奇思维方式的有效应用对新闻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所涉及的全部素材囊括其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全面、细致的描述,激发观众对事件后续发展过程的联想。蒙太奇思维在电视新闻剪辑中的运用能够对整个事件报道及信息传播的节奏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效控制观众复杂多变的情绪,向观众抛出更多的悬念,创造事件自身特有的意境,增强新闻事件的真实感。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需合理利用蒙太奇思维方式的优点,以更加饱满、生动的情节,对画面进行填充,增强新闻画面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在电视新闻剪辑时运用蒙太奇思维,积极开展探索创新,引导观众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根据受众的注意焦点将蒙太奇思维与电视新闻的剪辑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曲雁.试论电视新闻的蒙太奇艺术[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69-370.
[2]孙继海,崔艳霞.浅谈蒙太奇意识在电视新闻剪辑中的应用[J].山西科技,2014(4):145-146,149.
[3]张薇.蒙太奇理念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应用研究[J].新闻传播,2014(12):176-177.
[4]尉增.浅谈蒙太奇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2015(7):136-138.
[5]刘曲雁.试论电视新闻的蒙太奇艺术[J].武汉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2).
;④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哪些
《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中一样,有多个正在印刷的报纸镜头(纸张在滚筒之间移动的多个分层镜头,从印刷机末端脱落的纸张,一名新闻工作者正在看报纸)和放大到屏幕的标题告诉任何需要告诉。
在典型的铁路蒙太奇中,镜头包括引擎冲向摄像机,巨大的引擎轮在屏幕上移动,以及随着目的地标志填满屏幕而驶过摄像机的长火车。
蒙太奇相对于长镜头电影表达方法,它通过将一系列不同地点、不同距离、角度不同、不同方法拍摄的多个摄影下来的短镜头组合使用来编辑成一部有情节的电影。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了时空上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和叙事方式。蒙太奇除了在电影中,还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发展
1895年刚刚诞生的电影(如《火车进站》),完全没有剪辑。因此遭到质疑:为什么花钱去看日常生活可以看到的画面。于是埃德温·波特便借此创造了电影剪辑。戴维·沃克·格里菲思为电影艺术建立了完整体系。
但把这一体系变成真正理论的是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他提出蒙太奇理论,主张以一连串分割镜头的重组方式,来创造新的意义,例如艾森斯坦在《波坦金战舰》里,将一头石狮子与群众暴动重复交叉剪辑在一起,制造出无产阶级起义的暗示性意义。此外,除了以上所说的影像蒙太奇之外,还有“音响蒙太奇”。
蒙太奇的另一位重要理论家是库里肖夫,为了弄清蒙太奇的并列效应,做了著名的镜头剪接实验(库里肖夫实验),他发现了“库里肖夫效应”与“创造性地理”。
从1930年代到50年代,蒙太奇镜头常常结合大量的短镜头和特殊的光学效果(褪色、溶解、分割屏幕、双曝光和三曝光)舞蹈和音乐。
⑤ 什么是蒙太奇,列举一部蒙太奇影片中的运用
《21克》的蒙太奇手段就很精妙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那么,这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么关系呢7我们知道,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就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问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时,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力法,例如谈、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扬、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校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现在,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个左右的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联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因为每一个镜头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形态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未必能表达的新含义来。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因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o又加,把一组短镜头诽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就大不一样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入是个懦夫、胆小鬼。现在,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院俱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的人在笑。
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结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连贯起来的组织相排列,就是运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蒙太奇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影片的结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排列和组合的结构的重要性,它是把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影片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也就产生了正、反,深、钱,强、弱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A镜头加B镜头,不是A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他明确地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它之所以更象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排列的结果在质上(如果愿意用数学术语,那就是在”次元“上)水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我们再回到上述的例子。妇人——这是一个画面,妇人身上的丧服——这也是一个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可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而由这两个画面的对列所产生的‘寡妇’,则已经不是用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了,而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这个向题,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得到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就其分子组成来讲是的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附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品格结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能产生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思了。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同样指出:“上—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可见这种“电火花”似的含义是单个镜头所“潜在”的为人们所未察觉的,非要在“组接”之后,才能让入们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我们所讲的蒙太奇,首先是指的这种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关系,也包括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组接关系所产生的意义与作用等。
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没有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对蒙太奇的说明与阐述了。
21克中的三位主角的不同时间的经历穿插进行,使得电影情节布拖沓,富有节奏感。刚看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混乱,但看了一会就可以理出电影的主线,主角最后的命运归宿,也在影片的发展中讲述给观众。赞叹导演的功力。
P.S.了解蒙太奇,我推荐这部影片,不过最好看两遍。
内容多了点,但希望是你所想要的。
⑥ 什么是蒙太奇手法
早期,montage一词是建筑术语,后来引申为“结构、组装”,最后被表示为电影的剪辑手法。
而对蒙太奇手法最简单的理解是 :把两个毫不相关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可以表现出第三种含义。在视觉上给观影者冲击也在理解上给观影者赋予更大的空间和想象。
如今,蒙太奇深受追捧,种类繁多。主要有两大类别: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又分为:平行/交叉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分为:积累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从文字可以看出,叙事蒙太奇是根据整个故事的完整性以时间或因果的关系将故事拆分又以片段的效果连接起来。而表现蒙太奇则没有时间因果的限制,以超强的表现力,视觉冲击,场景控制,情节的表现突出电影的内涵。
平行/交叉蒙太奇是以两个故事线平行表现但两者看似没有相关,比如《罗拉快跑》这部电影。
故事一直在重复罗拉从家里跑出门到找到男友。(此处重复蒙太奇)而另一边,罗拉父亲的情人在逼他离婚,和罗拉那边是两条同时异地的故事线。
同时《罗拉快跑》中也运用了隐喻蒙太奇。影片的开始,是罗拉在家中接到电话,镜头给了电话特写。
还有电视里倒塌的塔罗牌
房子外的取景
电话、时钟、倒塌了的塔罗牌、红色,几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场景表现出了一种急迫、危险的节奏,给观影者一种紧张感。
而同时大量运用蒙太奇的电影还有《梦之安魂曲》。
《梦之安魂曲》电影是表现蒙太奇的典例。这部电影大量运用了蒙太奇手法。人物不断服用药物的镜头重复出现。
这是一部表现瘾君子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电影,强有力的音乐节奏和强节奏的片段转换,扭曲的画面和浓厚的色彩感冲击,令人头晕目眩,想分析蒙太奇手法可以观看此影片。
⑦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哪些
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有:《记忆碎片》、《战舰波将金号》、《美国往事》、《红辣椒》、《霸王别姬》。
《记忆碎片》入手分析诺兰电影的叙事脉络,并以《记忆碎片》展开对电影剪辑的探讨。从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出发回顾近百年电影史的电影人利用光影带来的奇思妙想。
体会瑟吉欧·莱昂在《美国往事》中如何用颠倒蒙太奇用4小时讲述“面条”50年的时光;今敏如何在《红辣椒》中利用交叉蒙太奇转化时空;陈凯歌在《霸王别姬》中如何用声音蒙太奇展现内心世界。
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以来,导演一直尝试利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这样拍摄的影片虽然可以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但是也将电影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场景。
随着无数电影人的探索,蒙太奇这一电影手法出现了。蒙太奇一词为法语,本意为建筑中所用的脚手架。1920年代的苏联电影制作者发现的“蒙太奇”理论是:把两个镜头剪辑到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三种含义。
这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产生出的第三种含义,无论从效果和从情绪感染力来说,都远远胜过原来那两个镜头简单叠加。从此电影的意义不在局限于一个镜头本身,而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冲撞。
蒙太奇原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之后,在影像与声音(人声、音响、音乐),声音与声音,彩色与彩色,光影与光影之间,蒙太奇的运用又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蒙太奇的名目众多,迄今尚无明确的文法规范和分类,但电影界一般倾向分为叙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包括象征的、对比的和隐喻的)三类。
⑧ 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概念和分类是什么
概念: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在涂料、涂装行业蒙太奇也是独树一帜的艺术手法和自由式涂装的含义。
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写作时采用这种方法写作的方式也叫蒙太奇手法。
分类: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其中又可细分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 、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 、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8)音乐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扩展阅读: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⑨ 什么是蒙太奇的拍摄手法
蒙太奇拍摄手法是什么意思解释如下:
蒙太奇原意为构成装配,是用在建筑学的术语,后又在电影发明后在法语中引申为“剪辑”。在电影中同样的几个镜头,不同的拼接,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含义。那蒙太奇就是将镜头通过拼接,更加直观的表现电影故事,比如在讲述某个人的思维做事都不被人理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回忆,可以穿插小时候因为某些事情造成这个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在最后再叙述故事发展原因,使观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这样也能让电影更加有层次感和表现力,如果不使用蒙太奇手法,则是某个人小时候因为某件事造成了性格缺陷,后做人做事不被人理解。这样的电影,会很平淡,没有起伏,没有张力,观众看起来也会没意思。现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生活中也处处蒙太奇。
拍最早的电影时,一卷胶片往往不够拍摄一部电影,在将胶片拼接时,发现胶片可以剪开、再用药剂黏合,通过拼接还能表现不同的效果,蒙太奇由此诞生。蒙太奇的诞生,极大的促进了电影的发展,摆脱了舞台剧叙述表现手法的束缚,更多的拍摄技巧通过剪辑,有了更加有张力的展现。
⑩ 经典的运用蒙太奇手法的电影请介绍下.
1、《飞屋环球记》
中卡尔和艾莉的婚后生活片段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但却成为电影史上最动人的场景之一,其实这和音乐蒙太奇的运用有很大关系。当响起音乐,观众脑袋里都是慢慢的幸福。
(10)音乐蒙太奇手法电影举例扩展阅读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据此,我们可以把蒙太奇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前一种是叙事手段,后两类主要用以表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第二级划分,具体如下:
叙事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
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理性蒙太奇 让·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