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影评5篇_精彩评论800字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一
观影后整体感受来说,前夜、夺冠、北京你好是很棒的3段,相对来说,相遇、回归、护航基本及格,白昼流星垫底。管虎导演的前夜,故事完整,情节有起伏。徐铮导演的夺冠,切入角度很新颖,小演员演技很棒,笑点比较多。北京你好,宁浩+葛优的组合,很幽默很出彩。相遇、回归、护航故事脉络稍显平淡,没有太多看点。白昼流星,将宇宙飞船比作流星太牵强,部分台词有点尬,主人公形象不饱满。但是作为献礼片,已经很棒了!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二
说实话这个电影就看一个情怀,第一个片子《前夜》从开头起就是一段很急促紧张的音乐,而且这这一条片子整个下来有大概一半的音乐都是这种很紧张的气氛。音乐凸显气氛可以有,但是太多了会给人感觉整个电影太赶了,好像是这条片子就这么长时间要在这么长时间里把这么多内容情节都塞进去,不过最后升国旗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尤其是国歌响起的时候。《回归》这一段我觉得唯一有一个细节不太严谨吧,就是两个明星踢的正步明显没有正规仪仗队踢的有劲,感觉没踢出一个气势,毕竟不是专业也可以理解。最让我不太理解的是《白昼流星》,这个还是总导演陈凯歌亲自导的一部,从这个故事就有问题,没把故事讲明白,这并不是一部艺术片要有许多隐喻啊,电影符号啊什么的。我搞不明白这个故事到底是要讲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还是要讲内蒙古地区脱贫攻坚,总之这个影片最后也没讲清楚。反正,这个片子期待很久了,看预告感觉还不错,但是还是有点失望的。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三
首先要说,这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祖国70年华诞的献礼片。赞赞赞~30号晚上带着老妈去看了,老妈都看得很感动,和我一直叨叨,他们那个年代的女排夺冠时的激动人心、全国欢庆的场面,扯得好远,但确实是一部来给全国人民看的片子了,老少皆宜,感同身受。
整体来说,故事和片名十分贴合。
从开国大典的前夜开始进入“我”的角色,真正的能感受到从“我”的视觉看到的、参与建设的祖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点点地改变,富强民主和谐繁荣,心中充满生在这一时代的感激,感动,激动和骄傲,说不尽的感受,最后带给我的是“我”和我的祖国要越来越好的信念和鼓励。
第一个故事《前夜》拍的最好。开国大典的升旗,实话实说一开始看的时候有些不可置信和隐隐的气愤,一个简简单单的升旗装置,怎么就能在开国大典前夜都没准备好呢?就这还被拍成故事,拍成献礼片?!?但随着故事的深入,真正意识到对比如今繁荣昌盛的祖国,那个年代的祖国有多么的艰难和多么的不易,一个简单的传动装置,一个合金阻隔球,一块合金金属都来之不易,一个看似简单的升旗仪式的背后有多少国人的心血倾注,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铸就,饱含了四万万国人情感期待,标志着中国真正驱逐了列强,真正地重立世界之林。也是从这个故事开始,以小见大,把观众带入了“我”这个角色。另外,要夸黄渤演的真心好,后面完全忘记黄渤了,就记得这个工程师的角色。
第二个故事《相遇》,讲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平平淡淡的拍摄中显出不平凡的无名英雄和真情的故事,看着张译看到哭了。但是让任素汐在公交车上叨叨叨,旁白似的讲故事的叙述方法还是有点强塞故事给观众,强制煽情的赶脚,有点生硬。
第三个故事《夺冠》,女排三连冠。夸一下徐峥真的是一个天才导演,把老百姓对女排夺冠的全民关注,举国欢庆刻画地充满生活气与欢乐,借百姓的眼深刻刻画了女排夺冠这一历史时刻为我们国家夺得的荣耀。另外,东东真的太可爱也太帅气了,“咱家的天线太烂了”“女排三连冠,我太激动了”,真的是让整个影院都爆笑出声。
第四个故事《回归》,香港回归。也是升国旗,感觉和第一个故事虽有不同,但还是有些重叠了。另外,任达华被大水冲到香港,修手表还手表那一块没看明白。感觉选材这块和叙事这块还有欠缺,香港回归这个应该能拍的更深刻、深远一些的。
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2008奥运门票争夺战,这个故事单元,必须要吹一波彩虹屁,葛优大爷真是把北京爷们演活了,这一故事拍的也是棒极了。影片既展现了日新月异的北京的现代化城建的变化~鸟巢、大裤衩这些,同时在故事中巧妙地融合进北京胡同巷的追逐战,展现了老北京胡同的亲切感以及皇城根下北京老百姓的活泛劲和热情。代表国人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也展现了对北京奥运,大声呐喊祖国万岁,祖国加油的、热烈的、对祖国举办奥运的自豪、骄傲和爱。最后还是必须夸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葛大爷,还有导演宁浩。确实拍的好。
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巧妙结合了老一辈知青下乡扶贫以及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航着陆的故事。大漠里的纵马,带起的流星之火充满了陈凯歌式的电影美学,大景拍的很美,故事也与当前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教管所的少年迷途知返,自立自强,贫困地区既要靠国家带动,也要靠自己站起来的哲学相连,满含深意。但是陈凯歌导演拍片确实是文艺成分太过了,尤其在这种全民都看的献礼片里头,太文艺了直接就导致,我母上大人没看懂这个故事。另外,有个bug,载人航空飞船着陆地居然没被封锁,这两少年能纵马和军队的车队一起接人,感觉尴尬不是一点点。
第七个故事《护航》。这个故事讲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压轴,对比另外六个影片,这个故事,在我个人来评论,感觉是黯然失色,相对失败的。感觉这个故事没有高潮,没有起伏,没有结尾,最后宋佳进入影院看到的画面播给观众,有种影片没拍好,带着观众看典礼实景,被迫共情的赶脚。
整体而言,作为献礼片,还是很成功的,让老中青几代人,都能共情,一段段祖国建国后发生的历史性的经典瞬间,勾连起难以磨灭的回忆,一段段祖国的荣耀,都有鲜活生动的“我”“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参与、奉献和见证。
好片,手动赞。尤其是《前夜》《夺冠》《北京你好》再夸一波。
最后的最后,祝我最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四
首先,看电影之前就被热搜疯狂灌输,陈飞宇的国籍事件,已经给打上贩卖爱国情怀的标签,结果这一段反而是最差的一部分。
老村长到底做了什么,让两个孩子幡然悔悟?啥也没做吧其实。骑着马带俩孩子去现场,然后就消失了。
姑且不讨论骑马去现场的合理性,光说抬椅子的人摔了,不是鼓掌的士兵去扶,反而是俩围观群众冲上去了,合理吗?专门有一幕拍现场拉警戒线,干嘛呢?
很多评论在杠,这一部分是最难拍的,又讲扶贫又讲航天,麻烦大家理性地想一想,几十分钟的小段落,整两个主线,能说明白吗?还有很多评论在详细的给大家分析扶贫这个那个的,我想说,这个片子剧情多紧凑不言而喻吧,看到第六部分已经疲惫了,故弄玄虚显得自己很有造诣吗?
现在有太多导演,又假装追求艺术,又想圈钱,说白了就是又当又立。我可以为了爱国情怀买账,但我不想为了你所谓观众人均看不懂的艺术买账,你愿意你就去高端人群贩卖,我没那么高艺术造诣,我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不做阅读理解。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五
电影结束之后,前排有个小朋友一直举起手在挥动五星红旗🇨🇳,哭了两个半小时到最后也没放过我
最近真的感触好深啊,每条大街小巷,餐厅超市影院公交地铁路灯……到处都是国旗,到处都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声音,我跟朋友说“这年头,年味越来越淡,国庆越来越热闹”
买电影票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影院每一场都是爆满,从小朋友到老人
大家都沉浸在祖国七十周年的欢庆中,大家都很爱我们的国家吧,电影从头到尾,看着祖国一点点强大,美好的愿望都在一步步实现……真好啊,连激动感动的泪水都流的很痛快
印象最深的就是欧豪对黄渤说的那句话:“一直向上就不会害怕”,人生也是这样啊,一直向前就不会害怕,国家也是这样,一直向前就会越来越好。还有欧豪在房顶喊,黄渤修旗杆,深刻的认识到,方法总比困难多。后面毛主席在天安门宣布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真的哭惨,七十年了啊
相遇里面,张铎和任素汐在人群中挥手,报喜的报纸📰铺天盖地,所有人在庆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真的感动死。“可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胜利的时刻,背后的故事可能是这些人的一生,更多英雄,我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还有那个年代到处都有的标语“学女排,见行动”
(东东好可爱啊),巷子里的人们都好好玩儿,场景也很真实,东东实在太可爱了,女排夺冠的开心激动似乎比无法言说的失去“爱情”的痛苦让人有点安慰,“女排夺冠,我太激动了”吴京拿着印着五星红旗🇨🇳的乒乓球拍🏓️,带领中国乒乓球走向世界
香港回归 “这是你们的结束,更是我们的开始”“一秒都不能差”,“中国等了154年,一秒都不能再等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写的最好的,由小见大,女警官和修表工的爱情,代表了香港和大陆人民的和谐友好,修手表看似普通的一件事,代表了中国一点也不能少,时间也不能差,少一秒都不行。惠英红在场馆外面换帽徽,任达华面对祖国大陆的方向,手心放在胸口,东方之珠响起, “听到国歌就升国旗,一秒都不能晚”,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上一秒都不能晚,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国歌响起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让国旗升起
我觉得七个故事中最好看的就是这个北京奥运会的,镜头非常的真实,亲民,葛优大爷的演技真的是稳,欢乐中不失温情,小男孩和爷爷从四川到北京,为了看奥运会,“里面的栏杆是我爸爸修的,我就是要亲手摸摸他”,他说他爸爸在汶川的时候我真的眼泪瞬间流下来,没想到是这么个故事[泪]旁边一个姐姐说是啊那时候刚汶川地震完……我听到这句话哭的眼睛睁不开😭那么小的一个小孩啊,失去了爸爸,因为爱爸爸爱祖国,他勇敢懂事
白昼流星,我不评价,把神州飞船返航着陆这么大的事儿拍成这样也真是服气的,也可能是我看不懂这种表达方式吧,但值得肯定的是沙漠里的人民的善良朴实都描述出来了
宋佳佟丽娅太帅了!!!太酷了,雷佳音好逗(抱歉最后一个我没仔细看,以后一定补)
(黄渤好好玩儿,欧豪好帅,魏晨更帅!!!东东和小美好可爱,刘涛好漂亮!!葛优好逗,小男孩好懂事,陈飞宇刘昊然好哈哈哈哈哈,宋佳佟丽娅好漂亮,雷佳音好好笑,韩东君好帅!)
最后的大合唱是我听到最好听的《我和我的祖国》
前面有一个小朋友在挥动国旗,出去的时候听到一个小姑娘在唱我和我的祖国,其实来看电影的人都爱国的,但是相对小孩,大人们爱在心里,不大好意思表达出来,但是热爱祖国,大家都一样
两个半小时,经历了七十年来很多人一生的成就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我的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祝愿祖国继续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Ⅱ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共划分为几段,每一段有什么特点
音乐结构的名称分别称其为动机、乐汇、乐节、乐句和乐段。音乐的各种表现因素是通过乐曲的结构形式来体现的。乐曲的结构形式也称为“曲式”
这首歌要注意6/8拍节奏和吐字归韵的演唱特点.表达了国内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多用比喻和拟人句,抒情色彩较浓
Ⅲ 《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哪个片段让你看哭了
《我和我的祖国》中让我看哭的是《相遇》。
对于影片结构,最直观的惊喜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里,比较巧妙地运用了“插叙”的叙事结构。
叙述核弹研究员张译为力保实验中心遭受核辐射回家养病,后在公交车上与女友方敏相遇却不肯相认,方敏自顾自地将三年前从相遇到分开的情形说个明白,随后两人从欢庆的人群口中得知原子弹爆炸成功,两人隔着人潮相望却难以对话,最终却通过寥寥动作明了双方的赤诚之心,最后结尾以新闻的方式解禁无名英雄从而深华了主题。
Ⅳ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每个故事的结尾插曲分别是什么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纯音乐插曲是西北风老歌黄土高坡的音乐旋律,这个插曲生动烘托了黄土高原苍茫厚重的气氛。
1、《北京好人》的插曲是:郝云的《回到那一天》。
2、《天上掉下个UFO》的插曲是:黄渤唱的的《山那边》。
3、《最后一课》的插曲是:少广合唱团版本的《让世界充满爱》。
4、《回乡之路》的插曲是:郑钧演唱的《父的三北》。
5、《神笔马亮》的插曲是:刘宇宁的《挺好个人呐》,由李聪作词,AkiyamaSayuri作曲。
(4)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葛优那一段的音乐扩展阅读
《我和我的家乡》由张艺谋担任总监制,宁浩担任总导演,张一白担任总策划,电影共分为五个单元,定位为喜剧,集结了“中国喜剧梦之队”。五个单元分别由宁浩、陈思诚、徐峥、邓超和俞白眉、闫非和彭大魔执导,百余名知名演员参与演出。
1、《北京好人》
张北京(葛优饰)续集,镜头对准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从《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张北京的这顶奥运纪念帽始终没有摘下,去年还盼着在奥运开幕式上张艺谋能“给咱扫个镜头”,如今竟潇洒放话没接艺谋拍戏邀约。
2、《天上掉下个UFO》
中秋之夜,贵州黔南的阿福村惊现神秘UFO,距离中国天眼只有15公里,刹那间轰动全村,爆炸性新闻甚至惊动了北京的记者。
3、《最后一课》
伴随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打来,望溪村全村陷入了忙碌之中,为参照老照片恢复出1992年的一堂课,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甚至模拟还原当年那场瓢泼大雨。望溪村全体村民要帮老范(范伟饰)解决什么问题 。
4、《回乡之路》
故事发生在陕西的毛乌素沙漠,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绿树葱葱。“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邓超饰)帮助家乡致富寻找买家,却遭到电商闫飞燕(闫妮饰)的嫌弃,两人因回母校参加校庆而被迫共同踏上回乡之路,一路波折不断、摩擦不停 。
5、《神笔马亮》
出生在东北山村的马亮(沈腾饰)感慨“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点事情 。所以放弃了去重点美术学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为了不让秋霞(马丽饰)发现,所以和所有村民共同防止被秋霞发现所发生的事。
Ⅳ 【影评】155分钟的《我和我的祖国》,让我在电影院从头哭到尾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是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整部电影由下面7部短片组成(按播放顺序排名)
1、《前夜》— 管虎 2、《相遇》— 张一白
3、《夺冠》— 徐峥 4、《回归》— 薛晓路
5、《北京你好》— 宁浩 6、《白昼流星》— 陈凯歌
7、《护航》— 文牧野
前方高能剧透,请谨慎观看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不成熟的小看法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影片开始伴随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响起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只能说王菲的声音真的是太空灵了,用我粗糙的比喻来说,就像一只欢快的百灵鸟在枝头歌唱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尽管王菲这个版本在网上被喷的挺惨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就像这首歌在网易云歌曲底下的评论说的那样:王菲唱得轻松、俏皮、可爱,这种感觉就像不谙世事的邻家小妹,行在放学的路上,闻到街摊小吃的美味、观赏路边花草。偶尔蹦跳,时有驻足。她不需要也不懂得大人们那样的宣誓效忠、夸张表现,她对脚下这片国土的爱与温情自然流淌。
从电影的简介就能看出,这部电影和我们平常看的电影有些许不一样,它是由7个导演拍的7个短片共同组成的。 说实话,还是第一次去影院看这种形式的电影。看完后,尽管7部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我个人看来,第一部管虎的《前夜》实在是太精彩了,给了我很大的期待,但是后面几部影片却没有再超过我对第一部的喜爱。
对于影片的叙事手法,采用的都是以小见大的手法,故事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核输出”,而是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聚焦每个事件背后的平凡人。 以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小家庭、小人物来突显出大事件和大主题,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高超的表现手法,但是要通过小故事来做到大效果,这往往不太容易,但这7部短片大都做的十分成功。
从整个影片来看,国歌出现的次数可能有超过10遍了,第一部短片《前夜》黄渤饰演的在验收前一遍遍实验,到第四部香港回归的升旗仪式等,虽然观影过程中国歌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听都热血沸腾,丝毫不会有厌烦,或许这就是源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认同感,国歌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深深融为一体了。
01
《前夜》— 管虎 主演:黄渤、欧豪
“开国大典当天,广场会有二十万群众,全国会有四万万同胞看着,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
为了能让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黄渤饰演的工程师林治远解决了自动升旗装置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最终大典当天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动按钮,这面国旗也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
《前夜》这部短片是7部短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仅是被黄渤牛逼的演技折服,更是被这个故事所打动。
其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句台词: “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二十八年革命,两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当时其实有在想,不就是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吗,建国那个年代也有汽车有飞机了,不至于有这么困难吧。可在片尾看到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后,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而就是在科技如此不发达、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我们的前辈还是凭借着艰苦奋斗建立起了新中国。如今的中国再也不用为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发愁了,也不会像那时周总理说的:开国大典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新时代的中国会带着先辈的期待继续前进,这盛世,如您所愿。
02
《相遇》— 张一白 主演:张译、任素汐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让我们国家能更自信的在国际上挺直腰板站起来。但在这一声巨响后面,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为了工作的保密他们甚至几年不能与家人爱人联系,《相遇》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志,你听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这是女主在公交车上的一句台词,但影片讲的这个爱情故事并没有非常打动到我,尽管两位主演的演技都很在线,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差点意思。影片对于这段爱情的回忆,主要是通过他们第一次相亲、第二次在公园见面、女主生病男主骑几十里路给女主买西瓜这么三个小故事,很单纯、很美好,但或许是叙述的过于平淡了所以不太能让我共情。
更打动到我的是在公交车下,在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群中,男主与女主的那一段眼神对视,在到看到她后想摘下口罩,想到自己不久人世还是放弃,眼神表现出的隐忍与克制,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尽管没有说一句台词,却又好像能读懂他的内心,不得不说这一段张译的演技太棒了。
03
《夺冠》— 徐峥 主演:吴京、马伊琍
1984年8月8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0赢了东道主美国,首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夺冠》这个影片选的场景是在上海的弄堂,以一个弄堂里的老百姓对这场比赛的关注和欢呼来回忆这段历史,所有人挤在胡同里守着那台信号不好的黑白电视。也因此牵扯到小男孩冬冬是帮乡亲维持电视信号,还是与移居美国的好朋友告别,这二者的选择之间的小故事。
这个短片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其中充斥着许多笑点,比如说冬冬维持着电视天线的滑稽动作,比如说狗把挂在天线杆的肉咬走了,不过最搞笑的还是当冬冬哭着抱住他爸爸,说到 “我们家的天线实在是太烂了”“中国女排三联冠,我太开心了”。 电影的色调也是我很喜欢的,影片一开始就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橙与青的对比色的运用在电影里并不少见,但这个影片色调还显示出的一丝活力与复古,看上去就特别的舒服。
如果这个故事以冬冬和它爸爸的对话就结束的话,也许会更好些,留下一种残缺的美、遐想的美。而突然突兀的转到现代,当看到吴京那张脸那一刻就开始出戏了,加之吴京与马伊利之间对话的那一段不论是台词还是表现,也都让我和之前弄堂那边的故事连接不起来。除此之外,两个场景的色调相差极大,也让我极度怀疑是不是在看同一个短片。
04
《回归》— 薛晓路 主演:杜江、朱一龙
“主权回归,分秒必争,0点0分准时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 与影片开头片段中显示的比较和谐的谈判情形相比,而实际上为了争取到能在0点顺利升旗中国国旗,杰出的中国外交官安文斌与英国代表谈了16轮。
除了对外交官的描述,影片更多的是表现了升旗手为了能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完美的完成升国旗仪式,一遍又一遍的训练。在仪式开始的前几秒,杜江饰演的升旗手的紧张但坚定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突然想知道,人家任务完成的那么好,领导是不是按之前说的给他们发媳妇了呢?
另外这个影片通过“钟表时间”把漂泊到香港的普通市民修表匠人及他的爱人香港警官之间的联系串的特别好,而通过这两个小人物来表现当时香港回归的情形,显得更加生动与接地气。其中印象最深也最让人感动的两个镜头,一个是修表匠人在0点站在楼顶天台眼角泛起的泪光,另一个是到了0点后香港警察换帽徽的场景, 而从这一刻起,她们不仅是香港警察,也是中国警察。
05
《北京你好》— 宁浩 主演:葛优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是7部中最轻松最具喜剧色彩的短片,葛大爷饰演的一名普通北京出租车司机在公司抽到一张无比珍贵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故事。
北京奥运与汶川地震,这两个主题如果单讲一个可能会比较好讲,但这部影片就通过一张门票巧妙的把两个主题串起来了,而且不会让你感到有丝毫的突兀,还让你觉得,在2008年的某个北京角落,这个故事也许是真实发生过的。
不得不说,葛大爷的演技太神了,甚至看不出一丝表演的痕迹,果然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这部短片的笑点也主要由葛大爷这贡献出来, “歪瑞嗨皮”“你能不能跟艺谋提提,到时候往咱这扫一镜头” 等台词从他嘴里说出来,一下子就让人忍不住爆笑了。
另外,影片大概是没想营造悲伤的氛围,对于汶川男孩来北京的目的,只用了一句 “栏杆是我老汉修的,我就是要去看一下” ,没有让小男孩讲出汶川地震的残酷,如果要刻意煽情的话导演大可以从小男孩嘴里加上几句父亲为了救他而去世,嘱托代他看看奥运之类的台词。都没有,有的只是葛大爷听到小男孩话后的短暂沉默,的确,对于深藏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又何须什么多余的台词去画蛇添足呢?
06
《白昼流星》— 陈凯歌 主演:田壮壮
“白昼流星”指的是什么?在影片中大概既是指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又是指照亮两个迷失少年的扶贫主任李叔吧。
影片画面确实没得说,太漂亮了。尤其是在大漠中两个少年去追寻“白昼流行“的那一段,不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音乐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就是这里也体现出,故事本身的硬伤,骑着马去追航天器?嗯,只能说流批。
不止于此,故事表现了航天与扶贫两个主题,如果只表现扶贫的话,我觉得还确实挺让人感动的,毕竟老戏骨演的李叔很动人。但是短片把这两个主题杂糅在一起,实在让我看得有点云里雾里的,航天英雄返乡与两个少年看了返乡的英雄后就痛哭流涕、迷途知返,实在转变的有点快了。
此外,这部短片还有大量的旁白,很多叙事不是靠画面来表现,居然是靠旁白来推动?这不禁让我想到《上海堡垒》的大量旁白,“仙藤被夺取后,几大城市毁灭……上海成为最后的堡垒“”我常常在想,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注意到我“……把《白昼追星》与《上海堡垒》放到一起对比好像有点不太尊重这部影片,但过多的旁白确实对观影体验打了折扣。
07
《护航》— 文牧野 主演:宋佳、张子枫
影片讲的是发生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故事。在有限的时间里,文牧野把主角吕潇然童年、少年、现在三个时期表现的十分生动。
童年对于航天孩童式的向往,甚至从高塔上一跃而下,这个镜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饰演少年时期的张子枫在洗头时看见电视的航天新闻嘴里喊着牛逼,还露出憨憨的笑容着实挺有喜感;长大后成了一名飞行员,因为自己最优秀被安排到替补的位置,却还是红着眼眶表示接受安排。
既有对梦想的一往无前,还有为了大局舍弃自己梦想的非凡气度,在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之间,还是选择了退让,这,就是中国军人。 整部影片看下来,不得不说,吕潇然也太帅了,而导演在这么短的时间把这个角色的性格刻画的如此立体,可见文牧野在年轻导演中确实有很强的实力。
Ⅵ 我和我的祖国中北京你好四个字出来的时候的三弦背景音乐叫什么
我的祖国中北京你好四个字出来的时候三圈背景是《我爱你中国》。
Ⅶ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有哪些细节值得回味
1、第一章节《前夜》,最出彩的莫过于黄渤的表现。
在整部电影中,黄渤和葛优的单人出境时长最多。当然,二位实力派也hold住全程,成为观众心中的演技最优。
开国大典前,中国刚刚经历战乱洗礼,28年革命,2000万人牺牲,建国是好不容易盼来的喜事、大事,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2、第二章节《相遇》,是催泪大戏,费了不少观众的纸巾。
当死亡来临时,直面死亡的勇气就已值得敬佩,在死亡还没来临时,张译扮演的高远为国家主动去迎接死亡更让人动容。
导演没有把粗暴地把高远的死亡点出来,只是在各种场景中暗示:医生说都这种情况了还不通知家人吗?与方敏(任素汐扮演)相遇,方敏被人群裹挟着前行,高远却定在原地没能跟上人潮。
幕后花絮:
为了真实还原神舟十一号着陆的重大历史时刻,陈凯歌邀请到神舟十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参与电影拍摄。
剧组做了真实的道具,不仅特种车辆、返回舱降落伞是实物,连片中两位航天员的宇航服亦是当年穿过的。
陈凯歌调用戈壁滩工作车、道具车加上军车共百余辆,浩浩荡荡在戈壁上建起剧组。
Ⅷ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全部插曲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它分别有7位导演拍摄了7个片段,每段都有不同的音乐。我整理了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全部插曲,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全部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 (合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根据每个时代电影片段逐一呈现,呼应主题的同时又再一次让人身临其境。电影中反复出现了《义勇军进行曲》,我相信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旋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甚至会情不自禁的站起来跟着旋律哼唱。在第一个片段里就重复使用了这段旋律,最后看着在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时,格外激动。
东方之珠
罗大佑
在《回归》这个片段中,导演用了罗大佑的《东方之珠》。1991年,在香港回归的背景下,罗大佑重新填词《东方之珠》,歌中回旋着一腔血脉共流的情怀,充溢着黄皮肤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尊严。“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北京欢迎你
华语群星
在《北京你好》这个片段中,除了葛优幽默的表演方式,还有的就是几首标志性的歌曲:《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在预告片听到时就格外激动,曾经大街小巷耳熟能详的作品,掐指一算距离现在已过去11年。
回到那一天
郝云
描述北京城时引用了郝云的两首作品,第一首是2008年其发行的《北京 北京》的同名主打曲,前奏响起就有浓郁的京味儿扑面而来。第二首是在剧情升华时选择的郝云在2010年发行的《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中的《回到那一天》,歌声一出现就带领着观众重返儿时那个怀揣着梦想的年纪。郝云是地道的北京人,所以用他的作品再也合适不过。
我和我的祖国
华语群星
Ⅸ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情节2高远牺牲,方敏泣不成声时有一段琵琶是什么曲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联合执导 [1] ,(按出场顺序)黄渤、张译、吴京、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的剧情片 [2-4] 。
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5] ,于2019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Ⅹ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北京你好里的背景音乐
郝云的《回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