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电影为什么要剪辑

电影为什么要剪辑

发布时间:2022-10-15 03:08:59

① 从电影创作时就已经开始剪辑了吗为什么

电影创作是一个大体量的活,一般会有dit组去管理操作。

那为什么要从前期就开始对素材进行编辑的操作呢

因为素材量大,电影也不是按剧情、脚本顺序拍摄的
所以在创作时就要对素材进行管理分类,色彩管理,给出水印demo等
方便导演判断有没有问题。

② 什么是影视剪辑

1、数字剪辑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的非线性编辑技术让我们的剪辑手段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将我们拍摄完成的素材保存到计算机中,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编辑剪辑。它用简单的鼠标的键盘操作代替了剪刀加复杂的手工操作,剪辑的效果也可以随即看到,大大提高了剪辑师的工作效率。


在非线性编辑操作中,剪辑师可以为画面加上许多特效功能,而传统的编辑机就无法操作许多特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数字非线性编辑不仅综合了电视编辑和传统影视后期制作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对剪辑技术进一步革新,是影视后期制作的重大进步。


2、传统剪辑


传统的剪辑其实就是真正的剪接。影视剧组拍摄后得到的底版经过冲洗,首先需要制作一套工作样片,剪辑师可以用这套样片进行剪辑,然后从大量的样片中挑选需要的镜头和胶片,用剪刀将胶片剪开,再用胶条或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在剪辑台上观看剪辑的效果。这个剪开、粘上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才能达到效果。


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有些原始,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剪辑师的操作工作,剪辑师不用一直顺着磁带记录的画面顺序剪,他可以从中间剪开,或者在两个画面中插入镜头,又或者是删减一些画面,这些都不会影响画面视觉。

③ 剪辑对电影的重要性,请举例说明

最最基本的,剪辑就像电影中的换气。我记得一些大导演例如希区柯克不是没有做过一镜到底的试验的,但我个人认为这对现在的电影是根本不可能的。试想动辄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如果没有剪辑,最困难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怎么拍?难道让演员一秒不能休息地演两个小时?道具都能精确地摆到正确的地方?机位都能走对?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小问题就要把整个推倒重来,毫无疑问这样一部电影是无法拍出来的。
第二,我记得剪辑应该是梅里爱因为一次意外发现的。他把摄像机架在街边取景,先拍到一辆马车,结果胶片卡住了,等到一辆邮车进入镜头才又恢复。后来梅里爱放映胶片的时候发现马车突然变成了邮车。由此发现剪辑,也发现原来电影远远不止记录这么简单,而具有造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需要剪辑才能实现的。再举一个狠明显的例子,以前的武打片,比如李小龙的猛龙过江中的武打场面都一个长镜头,很考验演员实力,必须要会打,把动作做扎实。而现在的动作片,利用快速的剪辑,可以把一个完全不会功夫的演员拍成一个武打高手。
第三,现在的电影有大量的场景转换,空间、时间跨度很大,而要表现跨度都需要剪辑。你固然可以用特技作出一个镜头从中国走到美国,从地球飞到月球的效果。可如果是一部普通的文艺片,不过只是前一个镜头在中国生活,后一个镜头移居美国,不用剪辑而用一个镜头如何办到?
第四,剪辑对于电影的节奏有很大的影响。谍影重重系列(没说第4部)在动作场面的快速剪辑能一下调动观众的情绪,造成血脉喷张的效果。那些将许多电影剪在一起的视频就是因此才有魅力,剪辑是电影掌控观众情绪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我不是专业的所以以上全都是个人观点,供你参考

④ 剪辑对电影的重要性,请举例说明

剪辑是使换面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将剧本抽象的内容融入画面中。剪辑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的的过程。
电影剪辑是指将一部影片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取舍、组接,编成一个思想明确、结构严禁、连贯、流畅、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对电影拍摄的一次再创作。它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是综合艺术,最后观众看到银幕上的影片声画是许多艺术家和技术专家集体创作而成。剪辑人员必须和导演、摄影等创作人员共同对影片的创作意图、整体构思、主题内容、人物情节乃至场景、气氛等都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使剪刀下的影片熠熠生辉。苏联的蒙太奇理论在默片时代可以说是发展得最完整的电影理论。
想写论文找爱森斯坦、巴赞等大师的书看去。详细的说的话太多了,在这没人能给你讲清蒙太奇是怎么回事。书中有很多例子什么的讲解的详细。

⑤ 为什么国内上映的电影总是要删减

因为国内的电影审核制度太过于死板、教条,非常严厉,有好多国外的好片一到国内就是审核未通过,要么就删除一些片段继续要求审核,要么干脆放弃中国市场。最近台湾大片《绝命派对》正在经历所谓的审核,都好几次被退回去要求重新修改了。
悲哀。

⑥ 你对电影剪辑的认识是怎样的

中国电影落后于电影业发达国家,其中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剪辑上的差距,或者说得更宽泛一些,对剪辑的理解的差距。这个“剪辑”不光指剪辑师的整体素质,而是中国影视产业从教育到从业之间的种种问题,各部门的电影素养不全面,部门之间衔接和合作脱节严重。“剪辑”不光是剪辑师的工作,而是整个电影语言的呈现,最基本的要求,从小处着眼,在剧本的基础上,演员的表演呈现承担单场戏内的叙事职能;此职能经过镜头剪辑的帮助,和表演结合的镜头组建出场景内的叙事;场与场之间的剪辑结合呈现场景切换的叙事功能,而全剧的幕结构,除了有原来剧本的基础外,也能根据整体的剪辑调整来表现电影的不同的叙事风格。而剪辑的前期(导演和摄影师的设计)后期(机房)合作,能呈现出专属于这部电影的某种美学风格。如果以“电影”的标准而不是“中国电影”的标准,很多国内的普通电影能做到人说话像人话,在剪辑意义上的叙事合理有节奏,通顺就差不多了,至于美学风格,除了极少数有追求有能力的作品外,大部分电影都没到追求这个的程度。很多国产电影的所谓流畅剪辑,骗骗普通观众还行,行内人其实都能看出里面的问题。举个例子,刨除省事省钱的客观原因,一般的流水账的行活室内戏对话场面是这样拍摄的:编剧不懂表演,写了一大段自以为妙语连珠的水词儿,全用嘴巴叙事,制片人和导演觉得这词儿写得太逗了,开始画分镜头,由于叙事全用嘴巴所以走戏过程也简单了,在空间规划上完全没想法,演员看见一大段词儿,感觉说的不是人话,但大部分演员没有足够的权力、能力、精力去现场改词,且导演没有给出精确的走位和机位设计。

⑦ 为什么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讲故事,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使故事讲得更加跌宕起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1

⑧ 电影中的剪辑手法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剪辑手法就是利用视觉的原理对电影的故事进行蒙太奇的组织。

⑨ 电影影片剪辑技巧

电影影片剪辑技巧

电影的剪辑手段,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物刻画的鲜明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时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节奏处理的准确性。那么都有哪些技巧呢?以下仅供参考!

剪辑的作用和目的:

作用是将单独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声音和画面,经过剪辑产生旋律,通过组合形成情节。

目的是:

1、准确鲜明地体现影视片的主题思想。

2、做到结构严谨和节奏鲜明

现介绍一些常用的影片剪辑技巧

一、切入切出 这是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镜头转换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从上一镜头结束直接转化到下一个镜头开始,中间毫无间隙。称为“切”。

二、淡出淡入 也称电影画面的渐隐、渐显。画面逐渐变暗,最后完全隐没,这种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渐隐。相反,画面逐渐由暗变亮,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叫做淡入,也叫做渐显。

三、划入划出 也是电影中镜头转换的一种技巧。有时用一条明晰的直线,有时用一条波浪型的线等从画面边缘开始直、横、斜地将画面抹去,叫划出。代之以下一个画面,叫划入。

四、化出化入 又称“溶出溶入”,也是电影中镜头转换的一种手法。在一个画面逐渐隐去(化出)的同时,另一个画面逐渐显露(化入)。这常常用在前后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和场景,造成慢慢过渡的感觉。

五、叠印 指两个画面甚至三个画面叠合印成一个画面。常表现剧中人物的回忆、梦境、虚幻想象、神奇世界等。

六、其他技巧

焦点变虚。画面的若干画格焦点变虚,影像逐渐模糊。“虚”的速度和长度可以自由掌握,常表现剧中人视线模糊、昏迷等情景。

定格:常指一个动态镜头瞬间静止在某一画面上。

剪辑的精髓:

用画面讲故事。

有些人指出流畅的秘诀是动接动,其实这并不是唯一方法,剪辑还有静接静、动接静、静接动,效果要因片而异,都一样能剪出很流畅的片子。画面剪辑其实没有太多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但是有一些准则是不能违背,比如说动接动:

1、既然是动接动,那么画面就不能是死的(固定画面),必须要有"推拉摇移跟升降"中的任意一个,如果碰上死画面,到PM或AE等软件中作推拉!!清晰度虽然有一点损失,但比起损失画面流畅感来说,要划算得多。

2、两个画面不能是相同景别相似机位(通常情况下,同机位剪辑是大忌,除非你追求特殊效果)

3、不能等画面运动到落幅才接,(简单说快定住或定住后)这样会影响流畅感,很多人以为画面一定要长到看清楚才行,其实画面剪辑也是一种调动人想象力的技巧,一个很短的镜头因为人的经验、想象,自然而然的把未表现的内容当成是已表现。

4、动的要有根据。如果是一个人在到茶壶喝水,那么镜头的逻辑关系就应该是:手拿茶壶、开盖(如果有)、另一只手拿杯子、倒水、水满......(基本上正常的规律),如果顺序颠倒,这组镜头就会看起来别扭。 褥疮怎么治疗褥疮如何治疗褥疮

5、注意节奏。节奏有两种,1:所表现的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的内在节奏。这是本来就有的。 2:外加的如音乐、噪声、这是人为的、利用外加因素控制节奏。

一条片子不能没有节奏,所谓流畅感其实就是剪辑中的节奏对人的冲击带来的心理影响。

剪辑的一般规律

1、 正确的剪切点:

剪辑是将许多零碎的画面片断串联为一个有节奏的整体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一个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的问题。

这里要提到一个画面顶点的概念,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中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这里要提到一个剪辑技巧:因为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前面一个镜头的画面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在实际剪辑工作中,遇到快速运动(画面内容)的镜头,要将剪切点提前一点。这样可产生体现出影像的旋律感和舒适感。比如一个翻书的动作,我们可以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25帧画面,那么就选择从第4或5帧处进入。将后点设为第21帧左右,这样不会对观众理解翻书动作产生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前后镜头的连贯性。

2、 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指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方法是将同一连续动作用不同机位和景别连接起来。为什么这么作:起源传说:一盘胶片时间很短,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片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人们发现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后来演变成动作剪辑的固定方法。

第一点:动作以7:3连接。

同一机位,不同景别时一般采取这种方法。如正面拍摄一个投手投球的动作,一个全景、一个近景,可以在全景开始30%或70%处接近景投手的细节,使整体动作达到流畅。当然根据素材的不同,可以故意将某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使整个动作体现另外的含义。

第二点;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

第一点介绍的是用不同的镜头连接同一个被摄物体,此处要介绍将不同的被拍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接成一个,也叫“单个动作剪辑”。如击球动作,一般会这样处理:打出全垒打=》投手回头=》一垒手回头=》远远飞出去的球。采用这种剪辑方法,两位选手回头的动作就重复了,会给观众造成沉闷的印象。通过“单个动作剪辑”会把这两个回头动作整合成一个,通过剪辑来消除时间差。

具体作法是:在投手回头动作的前半部分进行剪切,连接一垒手回头的后半部分,这样能加强速度感并使画面连贯。当然在实际剪辑中我们为可以在加一组现场观众回头的镜头,来强化飞得很高很远的球(剪辑无定式)。

;
阅读全文

与电影为什么要剪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周末有什么电影院 浏览:380
日本打架女生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27
meiguo野兽电影大全 浏览:807
李安下一部电影是什么 浏览:596
国产007周星驰电影完整版 浏览:700
哪吒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图片 浏览:868
哪里可以下载蝴蝶电影完整版 浏览:110
免费观看国语动作电影大全 浏览:657
奥特曼大电影之奥特曼大电影 浏览:244
最新正能量爱情电影有哪些 浏览:923
忍者龟大电影国语 浏览:173
新天地今日电影院 浏览:365
电影啊台湾中的歌曲视频下载 浏览:567
小兵张嘎的电影的图片 浏览:130
香港澳门旧电影大全 浏览:717
电影完整版街头俏妞 浏览:836
电影红辣椒的图片 浏览:72
张家辉图片和古天乐电影里的 浏览:410
卡特琳娜莫里诺大尺度电影 浏览:332
泰国电影斩首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