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千与千寻影片从音乐方面赏析
《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部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但1999年底,宫崎骏却意外复出,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音乐仍旧由久石让创作。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他与他们,都在不断攀爬的人生旅途中被世界所遗忘,丢掉了记忆,丢掉了名字,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它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人类在苦苦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开始在精神流失的过程里丧失希望。要寻找回真正的自我,做最后的救赎,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成人世界里的一切丑陋的侧面,都在孩子那洁净的心灵面前黯然失色。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反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听歌)受。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十足。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老气横秋,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影片中的音乐与《幽灵公主》相仿,越发具有成人味道,想来久石让的音乐创作似乎也象千寻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成长,逐渐开始变得老气横秋。很多人对此不太习惯,都在怀念那个纯真而跳跃的《龙猫》时代,都在怀念那个时候的久石让。但是,我们没有发觉,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已经不再单纯,也不再信奉梦想,也随着那淡淡的少年回忆的影像在短短的瞬间变得衰老。《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其实就象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一样,辗转来去,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久石让的音乐仍旧是充满关怀的,永远都是,就象是你心脏被刺痛的那一刹那,突然抚慰过来的一只手掌。很温暖,很人性。
相比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音乐元素更为丰富,表现手法也更为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再次展现了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奇趣、踌躇、犹疑、不安、感伤的思路,并随时与掌握惊险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与前作更为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对古典音乐的追随显得特别鲜明了一些,很多章节已经成为音乐舞台上被反复改编演绎的新宠。而本片最为流行的,则是传统日本民谣风格的主题歌《与你同在》,这是木村弓所创作并自己亲自演唱的,而不是久石让的手笔,难怪其曲风与影片的大多配乐风格有着那么明显的出入。
木村弓早年一直在美国留学,学习的专业可不是演唱,而是钢琴课程。回国后,由于脊椎意外受伤,使她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可是她却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对人生失望,而是依靠歌声重新站了起来。现在总在各个公益演出与伤残理事会的活动中出现的她,有着与千寻一样美好而单纯的品质。难怪她的声音会被宫崎骏所青睐,《千与千寻》的命题不就是人生跌倒之后重新找回自我的艰辛历程吗?
不过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与你同在》的曲调陌生。歌曲的和声部分,明显是取自于帕赫贝尔的《卡农》,除了拍子上有点变化之外,基本属同宗。在《千与千寻》所出品的电影原声中,特别收录了这个主题歌,而且后来还特别制作了交响音乐版。人们都说,这个曲子虽然与久石让无关,却有着与久石让一样的情怀,当然,也有着帕赫贝尔那不可磨灭的古典身影。
『贰』 宫崎骏的动画中的人物和音乐有哪些特点
具我知道的他的配乐里大多都是久石让的,久石让不是哪个电影或片段都会给配乐的,是能让久想起或回忆,就是感动或让久深思的电影,久才会给其配乐。宫的人物么,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在跑上,每个人跑的动势都有不同,这也是反应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之一,还有就是宫人物的性格主角一般都是看似简单,实着倔强的那种 ,其实日本的漫画主题一直都是随着主角要完成的梦想而发生的故事。一直都是这个主题,是非常阳光的,虽然里面有少少少许的血腥,暴力或挑色 的东西,但主题是非常好的,而且还有说服力。宫的大多剧本里体现的也是这些内容,一个好的电影,可以教育一代人,一个好的动漫同样也可以。但是我们国产的动漫要想发展到日本的水平,其实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打开国内的体制,就 是说给动漫一个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是自由的和平的,没有水份的。其实日本漫画之所以这么强大,在全世界都有一席之地,就是在日本的漫画市场是非常自由的,画家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已所要表达的东西。和非常多的同职业竞争,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好的漫画,而且在日本,漫画不被看作为小孩子才能看的片子,一部动漫,有最好的声优,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制作团队,最好的音效和配乐。想想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了吧。
你可以查一查久石让的资料,你就知道,宫的电影配乐为什么这么成功了。久石让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作曲家,当然国人也有非常多的。只不过表达的手法和途径不一样。其实久石让为北野武电影也配乐很多,你可以看看有关久石让配乐的电影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这一方面入手后,你才可以写好宫崎骏的电影配乐!
『叁』 宫崎骏的动漫电影有什么特点啊
想象力大胆创新,种类广泛,意义深刻
『肆』 久石让的音乐特点
久石让先生的音乐作品总能让我找到归属感、是安静而平凡、如同我的生活平凡却不平庸。(引用朋友的话)
『伍』 以某部作品为例,简述(宫崎骏/手琢治虫/押井守/大友克洋/今敏)作品的主要特点
宫崎骏
宫崎骏是享誉世界的动漫大师,由他的工作室“吉卜力”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能与美国迪士尼、梦工厂的作品相比肩,受到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文化的各类观众的一致好评,是整个亚洲、甚至整个东方动漫界、电影界的一朵奇葩,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同行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作为艺术品,它们的美是大家公认的,但是这种美从何而来呢?这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中心问题。这些作品的美虽然是从一种浑融的境界中生发出来的,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更详尽的分析,找出这些作品中能够生发这种美的各个层面,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美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
一、故事层面
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由一个优秀的故事来支撑的,而故事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讲并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在于讲故事的人,同一个故事由不同的人来讲,效果是大大不同的,而宫崎骏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
宫崎骏的故事有几个小小的特点,每一个故事不一定全都具有这些特点,但每一个特点却一定是大多数故事具有的。
首先是故事背景。宫崎骏总是很喜欢把故事放具有蒸汽时代风情的背景中,比如《风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となりのトトロ》、《魔女の宅急便》、《红の豚》、《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寻の神隠し》、《ハウルの动く城》等。本身就发生在蒸汽时代的故事就不用说了,但在这些故事中有很多并不是发生在蒸汽时代的,比如《もののけ姫》的故事背景显然是蒸汽时代之前的,但作者却将故事中由“幻姬”带领穷苦人建立的矿业小镇处理成颇具蒸汽时代工人聚居地的样子;而《风の谷のナウシカ》、《となりのトトロ》、《千と千寻の神隠し》等的故事背景显然是蒸汽时代之后的,但剧中的种种风情,如《风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机械、《となりのトトロ》中的风光、《千と千寻の神隠し》中的电车都是具有浓郁蒸汽时代风情的。这是为什么呢?蒸汽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解放,人类从此开始拥有强大的力量,开始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一步步取得自由之后进而希望征服甚至奴役自然,因此这是一个既充满信心又充满野心的时代,是一个既狂放又狂妄的时代,人类悄然走到一个岔路口,何去何从都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毫无疑问,许多我们当年的选择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我们今天的许多工作其实都是在为当年的选择进行补救,这个方面我们将在下面的主题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再者,蒸汽时代是我们没有经历但又离我们最近,且留有余绪在我们生活中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可以造成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离的艺术效果,使得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既不会因为离得太近而感到无味,又不会因为太远而感到不解。
其次是故事人物。宫崎骏故事的主人公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一男一女两个少年,例子多到根本不需要列举的地步,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和刚讨论过的蒸汽时代有着极其相似的作用。其实蒸汽时代就是人类的青少年时代,而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关键的转折点,是人生路上重要的岔路口,每个人都是在从这时开始的一个个选择中走向成熟的,这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选择本身就是故事。同时,少年时代又是每个人纯真的结束、世故的开始,是每个人一生中故事最多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相互交织,故事就能够在这样的纠结中从容展开。
第三是故事情节。在宫崎骏的故事中,无论情节简单还是复杂,诙谐还是严肃,一定都是以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介于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纯美感情为线索展开的。少年时代的爱情是青涩的、傻呼呼的,但一定是纯洁而美丽的。这样的爱情是直击心灵深处的,无论有无结果都会影响人的一生。以这样的感情为线索,故事就会更有生色。
二、主题层面
一部电影好不好看取决于故事能否打动人,但耐不耐看则往往取决于故事的主题是否耐人寻味。故事可以多种多样、多姿多彩,但故事的主题一般只是有限的几个。
宫崎骏故事的主题主要有这样三个:反战、感情和环保。
首先是反战。无论是《风の谷のナウシカ》、《天空の城ラピュタ》,还是《红の豚》、《On Your Mark》和《ハウルの动く城》,宫崎骏把这些电影中的武器设计得都是异常丑陋的,无论是军舰还是飞机,无论是坦克还是大炮,无一例外都是庞大、漆黑、沉闷、呆板且没有生命力的,让人看了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厌恶,尤其是在《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对“雷帕特”的刻画,俨然就是现实中的核武器。日本作为唯一一个曾经受到过核打击的国家,对这种武器的畏惧和憎恨是可想而知的,而宫崎骏就是通过这样的设计来表达他的反战主题。但需要指出的是,宫崎骏并不是一个反技术者,他不是那种不怪人只怪刀的和平主义者,在他的电影里,凡是掌握在善良人手中的武器——或者称为器械更合适——都是小巧、鲜亮、昂扬而富有生命力的,比如《风の谷のナウシカ》中的风车、《天空の城ラピュタ》中海盗们的飞行器、《红の豚》中红猪的飞机等等,他的和平不是建立在人类需要倒退到没有武器的时代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们心中充满爱而自动放弃武器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也许与托尔斯泰和甘地的主张血脉相通。
其次是感情。爱情在有关故事层面的论述中已经谈到了,我们来看三部集中表现了亲情的作品。一部是宫崎骏亲自创作的《となりのトトロ》,另一部是高畑勋创作、吉卜力出品的《火垂るの墓》,还有一部是石井寿一创作,吉卜力出品的《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前者讲述了姐妹俩和父母之间的亲情,第二部讲述了兄弟之间的亲情,第三部讲述了传统的日本家庭的温暖亲情。我想,每一个看过这三部作品的人都不会不为影片中那种浓浓的亲情所感动,因为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感情主题的优越在于,观众无论什么时候看这样的影片,都会和自己当下的生活相联系,电影虽然是不变的,但生活是不断变化的,观众观看电影的感受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电影就会拥有使观众觉得常看常新的效果了。
第三是环保。在这里用环保其实是不够的,这只是通行的一种说法,在我看来,宫崎骏故事中的主题是涵盖了环保内容的东方传统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把这一点表现得最为充分的无疑是宫崎骏的杰作《もののけ姫》。这是一套宏伟的,充满了哲学气息的,试图讲解人和自然、天性和权力、罪恶和善良以及仇恨和宽恕的华丽的象征体系,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和谐是如何被打破的,失去了和谐的世界是如何变得四分五裂的,分裂的世界是如何培育仇恨的,仇恨是如何吞噬人性、甚至神性从而使仇恨的主体变成魔鬼的,而这样看似不可救药的世界又是如何在善良的宽恕下获得重生的。如果仅仅用环保来概括这部作品的主题,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它的主题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不朽的。当然,也有单纯表现环保主题的,比如高畑勋创作、吉卜力出品的《平成狸和战》,就是借助了日本传统故事中关于狸猫的传说来表现环保主题的。无论狸猫有多大的能耐,最终还是不得不融入了人类社会,这是一部充满了喜剧氛围的悲剧,会使人留下笑着的眼泪。
三、文化层面
无论是无限的故事还是有限的故事主题,他们背后的支撑都是文化,故事是文化中的故事,主题也是文化中的主题。一部电影能否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背后是否有一种既独特但又能被其他人所认同的文化作为支撑。
日本文化在历史上曾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但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她必定会有自己独特性,把日本文化圈作为中国儒家文化圈之外的一种独立文化是有道理的。
我们经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这句话是需要详加分析的,情况并非总是这样。想达到这句话所说的效果,往往需要一些让步,不是在形式上就是在内容上,否则基本不大可能。这是文化交流中不得不做的牺牲,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例外。我们往往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或者理解了、接受了又不能实际运用于实践当中,不是盲目地倾向于所谓的和国际接轨,就是固执地倾向于所谓的坚守国粹,其实这都是极端的做法,能够把这个度拿捏到位,是我们能否复兴中国文化的关键。而宫崎骏在这一点上,或者说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做的是很好的。
有些人总是很不屑,认为日本文化本来就是杂种文化,是没有核儿的洋葱,一层层剥下去,最后一定是子虚乌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日本文化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杂糅性”才得以取得其独特性,正是因为她具有这个特性,才决定了日本人在坚守和融合中能够拿捏到位、游刃有余,而我们恰恰相反,真是因为过于“纯粹”,才会过于“迷茫”。宫崎骏的作品是一个恰当而有力的说明。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往往会出现很欧化的因素,比如欧洲风格的建筑、欧洲风格的服饰、欧洲风格的用具,甚至具有欧洲人特征的人物,但这些都不会影响观看者的基本判断,无论是欧美观众还是中国观众,他们都能很容易地判断出这不是欧美人的作品,这是日本起码是东方人的作品,这说明宫崎骏的作品是具有的日本灵魂的。这些灵魂在哪呢?这需要细心地寻找。
首先是绘画。宫崎骏是坚定的二维平面制作者,他没有采用先进而且流行的3D技术,这使得他的动漫有很强的美术感,而不仅仅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而且,宫崎骏的动画画面往往具有写意的味道,这不同于西方绘画尚实的特点,往往更强调一种虚的意境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もののけ姫》中表现得都很明显。还有,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宫崎骏的人物常常会有浮世绘的特征,尤其是在表达人物强烈感情的时候,这种蓄势待发、千钧一发的浮世绘式人物表情是很明显的,《もののけ姫》、《千と千寻の神隠し》中的男主人公阿西塔卡和小白表现的最为突出。
其次是精神。宫崎骏作品的日本精神是很饱满的,这是一种能将执着推向固执、将坚忍推向残忍,但同时又能将美丽发展到令人颤抖的民族精神。《もののけ姫》一开头,就是阿西塔卡、卡雅等一群人受到由野猪神变成的魔鬼的袭击,当卡雅一行三人中的一个因为绊倒而眼看就要被魔鬼追上的时候,作为这个部落的公主,卡雅毫不犹豫地抽出腰刀,一个果断而潇洒的转身,直面魔鬼来袭。她只是个小女孩子,却能这样的沉着冷静、勇武果敢,我想除了日本人,是没有别的什么民族能够而且希望做到的。
第三是音乐。宫崎骏在音乐创作上的老搭档是久石让,这是天才之间的合作,注定会成就伟大的作品。在这里我想做一个比较,前些年我们花大力气做了一个《宝莲灯》,而且也开了邀请著名歌星加盟音乐创作的先河,效果也还算可以,但是如果和宫崎骏的作品相比,那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音乐创作很刻意地向流行靠拢,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面向市场,但久石让为宫崎骏作品做的音乐却很古典,大段大段的交响乐,大段大段的美声,这些音乐不仅没有使作品显得沉闷苍老,反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作品深沉而有内涵。这些音乐在形式上大胆地向西方靠拢,但任何一个接触过日本文化的人都不难听出里面浸润着的日本气息,那是一种醇美的、沁人心脾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无怪乎这些音乐可以脱离宫崎骏而单独流传,无怪乎人们在看宫崎骏的电影时记住的是作曲家久石让、而在看《宝莲灯》时记住的却是李玟和刘欢这些演唱者,这就是差距。
宫崎骏的动漫电影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烈的美感,就是因为他能够在一个熟悉但又和我们有距离的背景中,讲述着具有很强可变性的少年人的纠结但感人的情感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题又是具有很强生发性、启发性的;而且他还能够在民族性和国际化之间找到最为合适的平衡点,在一些有原则让步的基础上取得最广泛的接受群体。这些无疑都是宫崎骏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
『陆』 宫崎骏的动画特点.
特点如下:
1、纯净
他的动画里充满了纯净,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他的动画背景里总是会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电车,老房子,风车。
2、童真
宫崎骏在动画中纵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不像很多片子那样有成人的顾虑或者成人的趣味。
比如《龙猫》里小孩与龙猫们的戏耍,《魔女宅急便》里的自行车螺旋桨情节,骑笤帚起飞要别人吹,这些都是很童真的想象力。
3、民族特性
宫崎骏喜欢突出一些日本民族有的东西,展现日本人的思想特点,虽然这些东西已经不代表现代日本了。
比如说,《千与千寻》这部片子就表现了有日本特色的思维方法和等级观念。(同样的东西在多数日本动画中已经难觅其踪了)。
作品列表:
1、《少年忍者》;
2、《大冲撞》;
3、《彩虹战队罗宾》;
4、《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
5、《魔女莎莉》;
6、《天空之城》;
7、《龙猫》;
8、《幽灵公主》;
9、《胶卷咕噜咕噜转》;
10、《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柒』 宫崎骏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宫崎骏是以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思想家式的动画大师。其动画作品的主题具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主题的独特性。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的探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境界的发展过程,每部作品均流露出浓厚的环保思想。宫崎骏的作品往往在优美画面和浪漫情调的背后深藏着一种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