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

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

发布时间:2022-10-05 01:04:35

A. 《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简介

背景资料《我的祖国》是故事片《上甘岭》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作于1955年。
这首歌是乔羽、刘炽上世纪50年代为电影《上甘岭》创作的歌曲。其作品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赞颂了美丽家乡的景色,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祖国的深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歌以抒情为主的女高音独唱形式出现,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出色的领唱,增添了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它在全国广为流传。
《我的祖国》是著名词作家乔羽的经典之作。本曲是故事影片《上甘岭》的插曲,词作家用三段歌词,生动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物产。赞颂了人民的勤劳勇敢,宽广胸襟。歌曲的核心唱词有三句。第一句是“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第二句是“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第三句是“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这三句核心的唱词,是歌曲前面部分具体形象描写后感情的自然升华,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挚爱和平的炽烈情感。这几句速度稍快,宏伟壮丽的旋律,明亮、流畅,激动人心,令人陶醉和向往。

B. 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由著名歌唱家谁演唱的

《我的祖国》是由郭兰英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于1959年录音。收录于中国唱片集团公司1984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独唱选》中。

作为电影插曲《我的祖国》通过对祖国的热爱,深刻而了无痕迹地揭示了志愿军将士不畏艰苦浴血奋战的思想基础。而那优美明朗的格调恰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形成鲜明对比,造成影片节奏的张弛。

(2)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该曲是一首两段体结构的分节歌,A段写景、言事,B段为副歌,抒情。“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语言平淡朴直,然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耐人寻味。一个“宽”字,写尽了河深景阔风平浪静之状,奠定了开阔和平的基调。

大河浪宽,风吹稻花,艄公号子,船上白帆,四句景语,写遍形、嗅、声、色,和着甜美舒缓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柔和、恬静、优美而生机勃勃的水乡图画。随客观景物的层层展现,主观情感渐渐活跃,以“我家就在岸上住”为转折,描绘转向倾诉,“听惯了……”“看惯了……”表达出惬意陶醉的情怀。

与之相应,曲调先作上行,后转低回,“船”字忽转下属调,色彩迥异,婉转曲折,曲尽情态。惬意生挚爱,陶醉而觉自豪,对生息故土强烈的爱不再是景语所能包蕴、曼歌所能传达。

于是,副歌采用激越的合唱,直抒胸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热情、昂扬。第二段通过“姑娘”、“小伙”写青春的力量;第三段以警句“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表现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坚强信念。这样,从不同侧面塑造了祖国的完整形象。

C.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什么

出自谭晶演唱的《我的祖国》。

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合)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合)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合)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3)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赏析:

《我的祖国》本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创作于1956年。

侵略战争制造鲜血、逼人死亡,反侵略战争却又往往造就英雄,孕育艺术。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发动侵朝战争,制造了数以万计的死亡和伤病;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反对美帝强加给我们的这场侵略战争过程中,造就了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也孕育了《我的祖国》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

乔羽先生在炼词锻句上非常讲究。如,对“祖国”一词的修辞,三章分别是:“美丽”、“英雄”、“强大”。第一章用故乡的风景来形容祖国;第二章写故乡的亲人,那是何等豪迈的气魄;第三章坚定勇敢地唱道:“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其后盾当然是“强大的祖国”。

所以,同是对“祖国”的形容,三个定语绝对不能任意互换。这就叫千锤百炼。还如,三章最后两句的措词也都是非常讲究,不是随意写出的。总之,乔羽先生《我的祖国》一歌,确是后代歌词创作的楷模。

D. 谁有上甘岭主题歌歌词

《我的祖国》

填词:乔羽

谱曲:刘炽

演唱:郭兰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4)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主题曲作词,要乔羽快速创作,并要求这首歌能够经久不衰。 乔羽在作词时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把歌词写了出来。

1956年,沙蒙请刘炽为《我的祖国》作曲。刘炽调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们喜欢唱的歌曲,从中选出十首歌曲反复倾听,最后从其中一首《卢沟问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国》开始的半句。

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

E. 都知道国歌是谁写的,请问谁知道葬礼上的哀乐是谁写的

一种说法:

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丧葬仪式上的《哀乐》,是刘炽等人改编自陕北民乐唢呐吹奏的《风风玲》演化而来,乐曲1949年9月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阅,被正式批准为典礼用乐曲。

刘炽(1921-1998):来自民间的鼓乐作曲家

提起影片《上甘岭》立刻会让人想起那首辽阔的《我的祖国》,提起《英雄儿女》也不禁要唱起《烽烟滚滚唱英雄》,比起这些激昂的歌曲,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肯定会让曾经青春韶华的观众怦然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而为这些歌曲谱曲的就是刘炽。

刘炽是陕西人,幼年到庙堂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民族音乐基础。1939年入延安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作曲和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东北开展了许多音乐活动,创办了音乐学校、星海合唱团,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音乐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调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任作曲,1961年调辽宁歌剧院任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他从1939年发表处女作《陕北情歌》开始,创作了大型作品70余部,中小型作品近千首,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流传之久远实属当代音乐家中罕见。

陕北人性格直爽,大喜大悲无不表现于形!喜乐莫过于《大摆队》,哀乐动容者非《粉红莲》莫属。

今天我们在正式场合所用哀乐也是源于陕北的民间音乐。1942年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的音乐工作者刘炽、张鲁等人,到米脂县向唢呐艺人常文青请教,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常文青向他们传授了《将军令》、《大摆队》、《粉红莲》等乐曲。1943年,刘炽、张鲁等人将深沉悲壮的《粉红莲》加工改编成由多种民乐演奏的哀乐。1956年,刘炽在电影《上甘岭》音乐创作中,再一次将《粉红莲》加工为双管管弦乐队加大锣的追悼哀乐。其后便有了我国通用的《哀乐》。

经典作品:为《上甘岭》、《英雄儿女》、《祖国的花朵》等影片作曲。

另一种说法: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这个革命根据地站稳了脚跟。但是就在这一年,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缔造者——刘志丹同志,在一次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悲痛之中,交给边区的文艺工作者一个重要任务:迅速创作一首葬礼音乐,用于即将举行的刘志丹同志追悼会上。于是,以“人民艺术家”马可(1918-1976,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曲家,代表作品为群众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及在延安时由他领导创作的歌剧《白毛女》等)同志为主的延安音乐工作者们迅速搜集素材,很快便达成一致。创作组最后结合了两首陕北民歌《绣荷包》与《珍珠倒卷帘》的主旋律,稍加修改,并将速度降为“极慢”,成为一首凄楚动人的管乐曲,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哀乐”。可见,本曲最先追思的故人,无疑就是刘志丹同志了。

马可(1918-1976) 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在音乐理论研究上,除了对冼星海作专题研究,著有《冼星海传》外,还涉及到新歌剧的发展、戏曲音乐改革、革命音乐传统和群众音乐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并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书和二百余篇论文。他在歌曲创作、歌剧创作、音乐理论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以他为首集体创作的《哀乐》是现在国内最正式的傧仪用曲。

第三种说法:

中国《哀乐》的作者(《华西都市报》 00/5/22)

《哀乐》是总政军乐团首任团长罗浪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罗浪今年77岁,著名的《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都是他所改编和配曲。《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罗浪说,看到死难烈士的遗体还保持着搏斗的姿态,他觉得哀乐不仅仅是哀悼,还应该表达缅怀并牢记英雄丰功伟绩的情感,所以创作时他在降E小调的基础上,于全曲最强音处采用临时转大调手法,使曲调在呜咽、悲哭之后又激昂而坚决。

《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阵忘烈士的典礼上;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1953年斯大林逝世,《哀乐》第一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F. 我和我的祖国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我已不知道我创作了多少首歌,但是《我和我的祖国》和《我为祖国献石油》是我的创作生涯中最不能忘怀的两首歌。歌曲曲作者秦咏诚因参加《爱国歌曲大家唱·湖南长沙篇》来到长沙,谈到当年创作这两首歌时的情景,秦老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一首歌一般来说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秦老对《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记得非常清楚。

1985年,著名词作家张藜打电话给我,说:我很喜欢你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企图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填得不好,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啰?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当时我正好在北京,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于是一天下午张藜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嫂子还在厨房忙乎。

于是我就开始想旋律,按张藜的要求,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秦老说:创作出来后,张藜把它揣在了兜里,一揣就是半年。一次张藜去广西,在路上就一直想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的枕头烧了个洞也没有察觉。到了广西,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起来,推开窗,眼前是一座大山,大山下是一条河,美景一下打开了他的灵感,于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词一下子就涌到了他眼前。

(6)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张藜填词、秦咏诚谱曲。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其他翻唱版本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由殷秀梅演唱,收录在专辑《中国礼仪庆典大全之会议仪式篇》中,专辑由唱片公司江西音像发行,发行时间为2002年01月01日,专辑收录了10首歌曲。

G. 电影《上甘岭》中的合唱歌名

为《英雄颂》。

《英雄颂》为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其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演唱,中央乐团、长影乐团演奏,陈维文、邱里、金正平指挥。

歌词如下:

狂风呼啸,大海翻腾,朝霞燃烧,山峦昂胸。

啊,狂风呼啸,大海翻腾,朝霞燃烧,山峦昂胸。

不屈的中华儿女,为世界,为和平,赴汤蹈火,去做英雄的战斗!

正义的中华儿女,为世界,为和平,赴汤蹈火,许多英雄被赞歌。

硝烟滚滚,火势熊熊,杀声、血海,铁石齐崩。

一样,一样,冲!一样,一样,进!勇敢的战士,轰不动,炸不倒,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

用生命保卫这世界,用鲜血唤醒它的大义。

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巍峨雄壮、美丽庄严,像一道长虹悬挂在万里无云的长天。

(7)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上甘岭》的评价:

该片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它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

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们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英雄颂》的创作背景:

1956年,延安时代的战友,《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找到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

《我的祖国》在影片《上甘岭》中是首插曲,《英雄颂》才是影片的主题歌。迎着总攻击令的冲锋号,志愿军战士们从坑道里打出来,向前猛冲,直到影片结束。

《英雄颂》加入钢琴伴奏多达十多分钟的混声大合唱,刘炽把它处理成一首壮烈雄健的男性美的合唱,表现志愿军威武不屈,惊天动地,英勇顽强,气贯长虹的风貌和气概。

当影片音乐录制完成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对刘炽说:“我听出来了,你在上甘岭阵地上找到了一个优美深情的女儿,又找到一位英勇顽强的儿子!”

面对“知音”刘炽笑开了:“是的,你很理解我的苦心,我把《我的祖国》当成柔美明媚的女儿,把《英雄颂》作为威武不屈的儿子,他俩各有风貌,性格,但共同点都是民族的,而不是俄罗斯的,法国的和德意志的,这是新生的共和国的!”

《上甘岭》电影音乐的成功,使刘炽成为电影导演心中的一杰,关键时刻常来找他“捧场”。金山导演《风暴》只差18天就审片,找他写音乐,他拼命似地把音乐赶出来了。

王震之导演《三八线》也来找他,刘炽掂掂作品,却谢绝了。他对王震之说:“都是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我写《上甘岭》已是精疲力尽了。”

H. 上甘岭主题曲原唱是谁

原唱郭兰英。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

歌词如下

狂风呼啸,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山麓昂胸

狂风呼啸,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山麓昂胸

狂风呼啸,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山麓昂胸

壮志的祖国儿女,为世界

为和平,赴汤蹈火

去做英勇的斗争,壮志的祖国儿女

为世界,为和平

赴汤蹈火,去做英勇的斗争

硝烟滚滚,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铁石飞崩

硝烟滚滚,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铁石飞崩

硝烟滚滚,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铁石飞崩

一样,一样冲

一样,一样进

勇敢的战士,轰不动炸不倒

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

用生命保卫母亲平安,用鲜血换取大地和平

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巍峨雄壮美丽庄严

像一道长虹横跨在万里无云的碧空,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

巍峨雄壮美丽庄严,象一道长虹横跨在万里无云的碧空


1956年延安时代的战友,上甘岭的导演沙蒙找到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

我的祖国在影片上甘岭中是首插曲,英雄颂才是影片的主题歌,迎着总攻击令的冲锋号,志愿军战士们从坑道里打出来,向前猛冲,直到影片结束。

这是一首加入钢琴伴奏多达十多分钟的混声大合唱,刘炽把它处理成一首壮烈雄健的男性美的合唱,表现志愿军威武不屈,惊天动地,英勇顽强,气贯长虹的风貌和气概。

当影片音乐录制完成后,一位艺术界的前辈对刘炽说,我听出来了,你在上甘岭阵地上找到了一个优美深情的女儿,又找到一位英勇顽强的儿子,面对知音刘炽笑开了是的,你很理解我的苦心,我把我的祖国当成柔美明媚的女儿。

把英雄颂作为威武不屈的儿子,他俩各有风貌,性格,但共同点都是民族的,而不是俄罗斯的,法国的和德意志的,这是新生的共和国的”

上甘岭电影音乐的成功,使刘炽成为电影导演心中的一杰,关键时刻常来找他捧场,金山导演风暴只差18天就审片,找他写音乐,他拼命似地把音乐赶出来了,王震之导演三八线也来找他,刘炽掂掂作品,却谢绝了,他对王震之说,都是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我写上甘岭已是精疲力尽了。

I. 《上甘岭》主题曲是什么

《英雄颂》。

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演唱,中央乐团、长影乐团演奏,陈维文、邱里、金正平指挥。

歌曲歌词:

狂风呼啸

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

山麓昂胸

狂风呼啸

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

山麓昂胸

狂风呼啸

大海翻腾

朝霞燃烧

山麓昂胸

壮志的祖国儿女

为世界

为和平,

赴汤蹈火

去做英勇的斗争

壮志的祖国儿女

为世界

为和平,

赴汤蹈火

去做英勇的斗争

硝烟滚滚

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

铁石飞崩

硝烟滚滚

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

铁石飞崩

硝烟滚滚

火势熊熊

杀声呐喊

铁石飞崩

一样,一样冲

一样,一样进

勇敢的战士

轰不动炸不倒

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

舍生忘死战斗在上甘岭

用生命保卫母亲平安

用鲜血换取大地和平

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

巍峨雄壮美丽庄严

像一道长虹横跨在万里无云的碧空

不朽的功绩无比的英勇

巍峨雄壮美丽庄严

像一道长虹横跨在万里无云的碧空

J. 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是由谁演唱的

《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郭兰英原版演唱。

沙蒙找来郭兰英演唱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闻讯马上拿了去作为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并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电影《上甘岭》还未播映,人们就会哼唱了。1956年电影《上甘岭》播映后,这首歌更是趁着电影的翅膀响遍了全国城乡,成为各类文艺演出的必唱曲目。

《我的祖国》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汹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

(10)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扩展阅读

郭兰英1930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遥,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82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在广东番禺郭兰英艺术学校任校长。1989年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等。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郭兰英“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10月26日,获2019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阅读全文

与上甘岭电影片尾音乐是谁创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0韩国电影票房排行豆瓣 浏览:580
粤工会电影票 浏览:78
国外电影男孩东西图片 浏览:865
二战美日电影名字大全 浏览:720
电影吻胸吸胸视频大全 浏览:581
进金门爱情的电影 浏览:1000
航班吃人电影完整版 浏览:925
东北插班生到台湾去上学是什么电影 浏览:759
高清电影标准图片 浏览:918
哆啦a梦大电影粤语西游记 浏览:267
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主题曲 浏览:346
电影小花主题曲是什么歌曲歌词 浏览:466
爱情伤感动漫电影推荐 浏览:91
电影无双简介英文 浏览:272
梁家辉电影完整版鬼片 浏览:82
姜文最经典的一部电影 浏览:417
中文电影配音四人 浏览:182
泰国拍电影闹鬼的电影 浏览:522
精灵宝可梦电影真人版女主角 浏览:538
贾玲电影外星人名字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