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刘三姐的故事以及相关歌剧、电影
刘三姐的故事
刘三姐的故事,脍炙人口,世代流传。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是人们对古代歌仙刘三姐的热情赞颂。
传说古代宜山县下涧河边的壮族山村,有一个聪明伶俐、年轻美丽的农家姑娘,因她排行第三,所以就叫三姐(是否源于客家人的刘三妹有待考证)。她自幼失去父母,与二哥相依为命,打柴种田过日子。刘三姐从小爱唱山歌,心灵手巧,插秧、打柴、编竹器、织壮锦,活路样样会,勤劳艺又精,口唱山歌手不停。刘三姐的歌才出众,歌声动人,远近闻名。每到中秋佳节,青年男女都聚集在河边草坪上,抛绣球,对山歌,没有哪一个唱得过她。刘三姐才貌双全,方圆百里的后生纷纷慕名而来,一心要向她求婚。她落落大方地以歌相对,表明要依歌择配。她开口唱道:
三月瓜花朵朵开, 三妹讲歌不讲财。 谁能唱歌胜过我, 不用花轿走路来。
求婚的人络绎不绝,酬唱的歌声四时不断,就是没有一个能对倒刘三姐,只好怀着敬佩的心情,恋恋不舍地告辞而归。 其实,刘三姐的心里,早已悄悄地爱上了同村的李小牛。他们从小就一块儿放牛、打柴,在一起唱山歌,小牛也是一名出色的歌手哩。在共同的劳动和歌唱中,他们建立了真挚深厚的感情。三姐用柔美的歌声向小牛倾诉衷情:
妹相思, 妹有真心哥也知;
蜘蛛结网三江口, 水推不断是真丝(思〕。
三姐给小牛送了绣球,小牛给三姐送了丝线,寄物定情,以终身相许。他们唱道:
风吹云劫天不动, 河里水流石不流;
刀切莲藕丝不断, 我俩连情永不丢。
这件事被当地有权势的财主莫海仁知道了,硬说刘三姐和李小牛私下定情,有失礼教,伤风败俗,要拿他们治罪。一天,三姐和小牛到河边的高山上砍柴,狠毒的莫海仁指使家丁窜到山上,乘人不备,把他们两人推下河去。小牛当场被淹死了,刘三姐被藤蔓托挂在岸崖上。财主家丁砍断藤条,三姐掉进湍急的河水平。恰巧,有一根木头飘来,三姐急忙抓住木头,顺水飘流到了柳州。一位老渔翁发现了,把她救上岸来。老渔翁很同情刘三姐的遭遇,毅然把她收为义女。
刘三姐来到柳州不久,她能歌善唱的名声又很快传扬开了。财主莫海仁闻讯后,暴跳如雷,坐立不安,恶狠狠地说:“刘三姐呀刘三姐,我没有把你杀死,也一定要让你名声扫地!”于是,莫海仁托人用重金从外地请来三个秀才,装了满满的一船歌书,专程到柳州和刘三组赛歌,一心要唱倒刘三姐。
那天,刘三姐正在河边洗衣服。三个秀才乘船靠岸;就忙着打听刘三姐在哪里,说是奉莫海仁之命,要找她对歌,非唱赢她不可。刘三姐见他们趾高气扬,又有满船歌书,来头不小,便随口唱道:
江边洗衣刘三妹, 你要对歌快唱开。
自古山歌心中出, 哪有船装水载来?
这一唱,秀才们象是吃了当头棒喝,相对默然,无词以对。当刘三姐问明他们三人的尊姓是陶、李、罗之后,接着又唱道:
姓陶不见桃花发,
姓李不见李花开,
姓罗不见锣鼓响,
三位先生哪里来?
三个秀才被刘三姐这一反问,不能继续装聋作哑,赶快翻出歌书,勉强凑几句对答。然而,不到几个回合,就被刘三姐犀利的山歌压倒了。刘三姐见他们这副狼狈相,又气又恼,用歌声讽刺:
风打桃树桃花谢,
雨打李树李花落,
棒打烂锣锣更破,
花谢锣破怎唱歌?
唱得三个秀才瞠目结舌,只好上船逃走。从此,刘三姐的声誉更高了,来向她学歌、请她去传歌的人更多了。
莫海仁得知秀才败阵,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派遣两个打手,乘夜深人静将刘三姐捆绑起来,放入猪笼,丢下河去。等到乡亲们闻讯赶到,把刘王姐打捞起来,已经救不活了。那天正是中秋节,大家用传统的葬礼,把刘三姐遗体洗净,打扮得家生前那样漂亮,埋在柳江河边,坟前供祭着两条大鲤鱼,大家含悲唱歌悼念。忽然间,坟墓裂开,只见复活了的刘三姐闪跳出来,骑在一条鲤鱼背上,跃然而起,飞升上天去了。另一条鲤鱼来不及起飞,就化成了屹立江边的鱼峰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每当中秋之夜,四乡歌手都云集在鱼峰山下举行一年一度的山歌盛会。这样代代相传,八月十五便成了壮族人民的传统歌节。
经典歌剧《刘三姐》
--------------------------------------------------------------------------------
歌剧片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
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 ,沿江飘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 。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好不容 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鱼为生。 三姐每天和村里的姑娘们到山上边采茶边唱歌。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 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 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 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陶秀才、 李秀 才、罗秀才,但聪明的三姐凭自己的 智慧和群众的支持,在歌台上把三个 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从而挫败了莫 怀仁的阴谋。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 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胁利 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 夜闯莫府,救出三姐。莫怀仁气急败 坏,率打手乘船追赶,群众帮助、掩 护了阿牛和三姐, 使莫怀仁一无所 获。阿牛和三姐在生活和斗争中萌生了真挚的爱情, 他俩用山歌表达了 内心的情感。为躲避莫怀仁的迫害, 他们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本片于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 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美 工奖。
编剧: 乔羽(根据同名歌舞剧改编 )
导演: 苏里
摄影: 郭镇铤、尹志
美工: 童景文、张起旺
作 曲: 雷振邦
扮演者 剧中人
黄婉秋 刘三姐
刘世龙 阿 牛
夏宗学 莫怀仁
贺汝瑜 莫进财
张巨光 老渔夫
马 陶秀才
梁 音 刘 二
徐峻泰 李秀才
张文君 舟 妹
李万城 罗秀才
⑵ 歌剧刘三姐的由来是什么
《刘三姐》取材于壮族有关“歌仙”的民间传说。
善唱山歌的村姑刘三姐,触犯了当地的财主,被迫流落他乡。在异乡,当她看到地主莫海仁(“莫害人”的谐音)欲强霸茶山,就又带领众人唱起山歌揭露地主的阴谋,故而又得罪了莫海仁。莫海仁一方面声称要娶刘三姐,一方面又逼刘三姐还债,欲使三姐屈服。三姐将计就计,提出“你既不怕我唱歌,结亲先要摆歌台,谁能唱歌唱赢我,不用花轿走路来”,并提出不准莫海仁霸占西山茶林。莫海仁被迫应允,重金聘请三位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结果以刘三姐大获全胜而告终。莫海仁又施以阴谋,以重金勾结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趁民族盛会“赶歌墟”之际,在乡亲们的掩护下,用智抗禁,气得莫海仁浑身发抖,昏了过去。莫海仁气急败坏,欲杀刘三姐未逞。刘三姐在群众的支持下,离开当地,赴外地传歌。
《刘三姐》是一部歌舞剧,共8场。由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196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首演于南宁。该剧共分8场(附尾声):(1)投亲。(2)霸山。(3)定计。(4)拒婚。(5)对歌。(6)阴谋。(7)抗禁。(8)脱险。全剧由62曲组成,带有浓厚的民歌特点。音乐以流行在广西民间的彩调为基础,并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民歌的音调而成。以山歌风歌谣体见长,结构方整,曲式较小。
⑶ 张红坚的电视作品
1996年连续剧《琉璃厂传奇》中饰小玉荷
1997年音乐剧《刘三姐》饰刘三姐 并获“骏马奖”。
1998年连续剧《闻一多》饰高孝贞
1999年连续剧《沉浮》饰“红玫瑰”和“石岚”。
2000年连续剧《绝色双娇》饰林家蓉合作演员:张庭牛莉
2001年连续剧《漂亮女孩》饰小佳 演演唱剧中插曲。
2002年音乐剧《水果姑娘》饰苏凡导演:于立清伊琳合作演员:曹颖
⑷ 歌舞剧 刘三姐 是谁唱的
傅锦华是刘三姐正宗的演唱者,黄婉秋只是个扮演者。
⑸ 壮族民间传说最会唱歌的女人是谁
刘三姐,又称“刘三妹”,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在中国广东、广西乃至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同类故事流传,所以刘三姐传说对研究中国南方社会风俗史和民间文艺学颇具参考价值。
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区作为刘三姐故乡。
身世
关于刘三姐(又名刘三妹)的传说,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尝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言语。
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傜、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
土人因祀之于阳春锦石岩。岩高三十丈许,林木丛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石有石磴,苔花绣蚀若鸟迹书,一石状如曲几,可容卧一人,黑润有光,三妹之遗迹也。
月夕辄闻笙鹤之音。岁丰熟,则仿佛有人登岩顶而歌。三妹今称歌仙。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俍、瑶、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兵后,今荡然矣。”
从屈大均的记载,可知刘三姐是汉族民间传说人物,而其歌曲不但在汉族地区流传,且影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故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刘三姐故事,来自汉族。
电影《刘三姐》剧照
(5)音乐剧电影刘三姐扩展阅读:
相关艺术表演
进入现代,刘三姐的故事被排演成歌舞剧、电影等形式,其中电影《刘三姐》深受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喜爱。2004年张艺谋又导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大型实景音乐剧,由于投资过亿,引起的关注已超过了艺术本身。
⑹ 歌舞剧刘三姐的作者是谁
傅锦华是刘三姐的演唱者,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黄婉秋只是个扮演者。
⑺ 电影刘三姐的歌曲都有哪些
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有:
1、《序曲》
2、《山顶有花山脚香》
3、《渔船虽小能安身》
4、《小小鲤鱼不吞钩》
5、《蜜蜂过岭为花开》
6、《只有山歌敬亲人》
7、《我家不是财神庙》
8、《不种芝麻他吃油》
9、《采茶姐妹上茶山》
10、《心想唱歌就唱歌》
11、《今天看见锅煮饭》
12、《众人水来众人山》
13、《对白》
14、《山歌不唱忧愁多》
15、《隔山唱歌山答应》
16、《你歌哪有我歌多》
17、《财主请来当奴才》
18、《劝你莫进圣人门》
19、《富人只会吃白米》
20、《这里是条清水河》
21、《财主心肠比蛇毒》
22、《姐妹二人梭对梭》
23、《花针引线线穿针》
24、《财主有把铁算盘》
25、《砍柴过岭又过坡》
26、《砍来虎头垫柱脚》
27、《这里原是老虎口》
28、《眼望青山难出笼》
29、《才把金钩丢下水》
30、《好篮从来不装灰》
31、《一只小船轻悠悠》
32、《刀切莲藕丝不断》
33、《世上那见树缠藤》
34、《山歌好比春江水》
前33首歌曲是由傅锦华、蔡秀英和李敏玲演唱。而《山歌好比春江水》本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歌曲原唱为黄兴宁,后经乔羽、雷振邦改编成为《刘三姐》主题歌。
(7)音乐剧电影刘三姐扩展阅读:
电影《刘三姐》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1961年苏里执导的《刘三姐》,第二个是1978年吴永刚、陈正鸿联合执导《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的剧情:
刘三姐被财主迫害,到外婆家投亲。财主莫怀仁的管家莫进财强夺猎户李小牛的猎物,刘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进财把猎物还给李小牛。随后,莫怀仁利诱刘三姐为妾不成,便以讨租、强索田地来威胁刘三姐。刘三姐约财主对歌,财主请来三个酸秀才,刘三姐用山歌战胜了他们。莫怀仁勾结官府,禁唱山歌,阴谋迫害刘三姐,并要拿刘三姐问斩。刘三姐在乡亲们的掩护下,时隐时现,把莫怀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阵中。后来,刘三姐和李小牛告别亲人,转到外地传歌去了。
关于刘三姐:
1、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刘三姐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3。 经国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市作为刘三姐故乡。
2、祖海演唱的歌曲:《刘三姐》
《刘三姐》是祖海演唱的歌曲,出自专辑《梦·蝶变》。
3、张艺谋执导剧场:《印象·刘三姐》
《印象·刘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传唱最久远的民族山歌,史无前例的漓江风情巨献。《印象·刘三姐》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以及两位年轻导演 -- 王潮歌、樊跃的加盟,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努力制作而成。它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
4、2010年舒畅主演电视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中共广西柳州市委、北京天星亿源影视文化公司于2010年联合拍摄的电视剧,由余明生执导,李功达任制片人,舒畅、刘冠翔、肖雨雨、程怡等领衔主演。该剧以唐代的柳州为背景,讲述“壮族歌仙”刘三姐历尽悲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故事。
5、2018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编排的民族歌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剧,该剧获得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刘三姐》已于2018年7月25日、26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⑻ 中国的音乐剧有哪些
歌舞电影:
大陆:《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这些都N老了),09年有部拉丁舞电影,叫《斗爱》…
港台:《夜半歌声》(张国荣版)(1995),《如果爱》(2005)…
音乐剧:《雷雨》….
歌剧:《Turandot》(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有中国版
推荐:
《火爆浪子》Grease(1978)
《发胶》 Hairspray (2007)
《妈妈咪呀》Mamma Mia! (2008)
⑼ 中国的音乐剧电影有什么
歌舞电影:
大陆:《刘三姐》,《阿诗玛》,《五朵金花》(这些都N老了),09年有部拉丁舞电影,叫《斗爱》…
港台:《夜半歌声》(张国荣版)(1995),《如果爱》(2005)…
音乐剧:《雷雨》….
歌剧:《Turandot》(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有中国版
推荐:
《火爆浪子》Grease(1978)
《发胶》 Hairspray (2007)
《妈妈咪呀》Mamma Mia! (2008)
⑽ 刘三姐扮演者是谁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据广西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罗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说),这样的诸佛与人神共处一殿,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 最早创作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的都是罗城人,那是在1936年,罗城的〈抗日救国文工团〉首次创作演出了 该剧,到1958年,广西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包括罗城的包玉堂)。 刘三姐的故乡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这足以证明刘三姐的故乡在罗城。” 从罗城县城往怀群镇方向走40多里的乡间公路,就可以看到这两块大石头。据了解,这两块位于怀群镇剑江村的大石头自古以来就竖着的,因其形象性,被当地人起名为“三姐望乡”和“秀山看榜”。两块大石所在的两座山相对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离,“三姐”与“秀才”遥遥相望。 “三姐望乡”可以清淅地看出是一个女孩戴着壮族的头饰,背着一个背蒌,微微抬起头,透过层层叠叠的青山,遥望着碧绿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绿的修竹……与之相对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块天然的崖壁,一块大石立在一旁。从山脚下抬头望,仿佛一位秀才站在山头,翘首抬望,似乎在仔细的查阅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丝带被山风吹得飘然而起。 刘三姐的故乡就在罗城” 据了解,刘三姐的故事发生在“那莫圩”,剧中对人物的进行较大的修改。莫老爷是壮族开明的领袖,被人们尊称为“莫都佬”;他的儿子莫海仁是一个纨绔子弟,作恶多端,为害一方,多次加害刘三姐,最后莫都佬与其断绝父子关系;阿牛哥是一个孤儿,被莫府的教书先生所收养,改名为“张伟望”,他发奋读书,成为壮族第一位秀才;神秘人物冯子安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关键,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位“游访学士”,实际上他是一名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最后他把刘三姐的事迹禀报给皇帝,皇帝下圣旨封刘三姐为“歌仙”,并为刘三姐建了一座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