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7 月0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期,电影的样式也日渐丰富。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都市风光》。影片以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都市风光》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自编、自导,吴印咸摄影,张新珠、唐纳等主演。影片通过几个火车站候车的农民的眼睛,在观看西洋景中,展开了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片中的青年李梦华和茶店经理王俊三同时追求张小云。张小云整天打扮玩乐,李梦华为讨她的欢心,倾其所有,甚至卖掉手表买票请小云看电影,然而电影结束后,小云又为王俊三驾车接走。最终王俊三终于诱骗小云失身。小云父母得知此事,逼迫王俊三与小云结婚,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婚后,王俊三投机失败,留下书信出走,不料其秘书已先期与小婢席卷资金私奔。小云与父追至车站,火车已鸣笛离站。待看西洋镜乡人闻声惊觉,火车已远去,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影片深刻揭示出旧中国大都市社会生活的种种畸形丑态,勾画出小市民的愚昧无知。同时,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以漫画式的手法把真实的都市生活状态和大胆的夸张结合起来,使影片风格清新、活泼,又具有深刻的批判锋芒。影片既是社会黑暗现象的一幅漫画像,也是对落后的小市民阶层的一首讽刺诗。作为第一部音乐喜剧,影片在音乐的处理上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影片的作曲有吕骥、贺绿汀和黄自三位作曲家。他们创作的曲子从剧情的需要出发,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又有着表意的功能。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黄自为《都市风光》谱写了片头音乐《都市风光幻想曲》,这也是我国首个专为电影创作的器乐曲。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曾说过:“《都市风光》的摄制,是有建立电影音乐的企图”。影片中还穿插了由万氏兄弟制作的一段音乐动画片,增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
本片编导袁牧之是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他既是出色的演员,也是出色的导演,同时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袁牧之中学时期即参加洪深组织的戏剧社演戏,后入东吴大学,演出《万尼亚舅舅》等剧。1930年离校,投身戏剧事业,主演《五奎桥》、《回春之曲》、《怒吼吧,中国》等剧,并创办了《戏》月刊。他在舞台上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有“千面人”之美称,并著有《戏剧化装术》 、《演剧漫谈》等著作。
1934年袁牧之在电通公司任演员,编导,创作的第一个电影剧本为《桃李劫》,并在其中塑造了他的第一个银幕形象——陶建平。此后,在《风云儿女》和《生死同心》中扮演主要角色。在创作了《都市风光》之后, 1937年,编导了著名影片《马路天使》,该片成为30年代中国电影高峰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1946年他受命参与组建东北电影制片厂,后任厂长。生产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等。1949年任新中国中央电影局局长。
㈡ 巴金《家》改编成音乐剧电影何时上映
中央戏剧学院的首部原创音乐剧电影《家》定档6月15日在全国院线上映,并于6月15日下午在SFC上影影城新衡山店举办上海首映会。上海首映会由巴金故居、中国电影评论家协会主办。
一部音乐剧,最重要的部分是音乐,在音乐创作上,主创团队特意去研究了四川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当地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音乐融入到电影里,同时也大胆地融入了摇滚音乐元素,将民族风格和时代性相结合,创作出20余首震撼心灵的原创歌曲。而在舞蹈的部分,影片大量吸收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和中国戏曲等的创作元素,也借鉴了现代舞的创作理念来强化肢体语言的表现。舞台设计则是十分华丽唯美,兼以融合现代一流的光影技术,营造出了全新的视听效果。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巴金先生在小说《家》中表达了对青春生命的赞叹和惋惜。他曾写道:“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青年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缓不过气来了。”《家》虽描写旧时代、旧家族的故事,但其中对青春的颂扬、年轻生命对于专制不公的抗争、作品中满含的激情等精神内核却不会囿于时代,能让当代年轻人产生共鸣。
上海是小说《家》诞生地,今年正值《家》单行本出版85周年。音乐剧电影《家》在上海首映,在《家》诞生地上演全新的演绎方式,表明经典作品拥有绵延不绝的生命力。6月15日上海首映会上,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总策划张卫发表讲话,主创人员导演刘红梅教授、作曲戴劲松教授以及演员范卫华等分别谈了拍摄和演出感想。上海市作家协会领导马文运、孙甘露、汪澜以及上海的作家、学者和观众现场观看了影片,并与主创人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
㈢ 中国出名的音乐剧有哪些
中国出名的音乐剧有《白毛女》、《金沙》、《白蛇传》、《蝶》、《啊!鼓岭》等。
一、《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二、《金沙》
《金沙》是由李苏友制作,三宝作曲导演的一部音乐剧。该剧讲述了男女主角“金”和“沙”之间跨越三千年的凄美永恒的爱情故事,通过优美的音乐和完美的舞台呈现,再现3000年前古蜀王都的恢弘场景。
三、《白蛇传》
《白蛇传》是李盾创作的第一部音乐剧,创作于1997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成功改编民间故事成音乐剧的典范。剧情围绕着中国民间神话许仙与白蛇的爱情故事展开,但却以不同的演出形势带来全新的视觉与听觉享受。
四、《蝶》
《蝶》是松雷集团出品的音乐剧,自公演以后,收到众多海内外演出商的邀请,正是因为它极好的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被称为“中国音乐剧史诗之作”。
五、《啊!鼓岭》
《啊!鼓岭》是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全国妇联宣传部共同策划主办的音乐剧。该剧取材于美国人加德纳与福州鼓岭的故事,由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著名音乐人金培达以及来自美国百老汇、加拿大等地的艺术家历时3年创作并打造完成,再现了中美人民跨越90年的友谊佳话。
㈣ 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由丁毅贺静主演的什么
《白毛女》。
《白毛女》是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电影,由王滨、水华执导,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该片于1951年3月11日在中国上映 。
该片由同名歌剧改编而来,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霸占后,逃进深山丛林,头发全变白,后来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人物原型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这部歌剧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㈤ 巴金小说《家》被改编成音乐剧电影的效果如何
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迈阿密美洲电影节暨金灯塔电影节华语电影峰会上,由中央戏剧学院等联合出品的原创音乐剧电影《家》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剧电影奖”。该片6月15日登上国内大银幕在全国公映。
谈及这部从2011年首次国际大学生戏剧节亮相的中戏浓缩版原创音乐剧《家》,到经过6年时间精心打磨呈现出来的音乐剧电影《家》,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该片导演刘红梅表示,用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巴金先生的《家》,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家》的改编版本有很多,有电影也有电视剧等各种形式,但以音乐剧的形式来呈现还是第一次,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本土原创音乐剧的创作成果。
中戏87班同学陈小艺、徐卫、王宁都对影片表示了极大的期待。他们表示,作为同班同学的导演作品,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能够带领众多师弟师妹将音乐剧艺术从舞台搬上电影银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和了不起的事情,是87班同学的骄傲。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㈥ 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于哪1年出品
《红霞》新中国第一部歌剧影片,1959年八一厂出品。 1935年秋天,江西苏区某地赤卫队随中央红军撤离家乡,北上抗日,赤卫队长赵志刚与红霞在村口互相告别。赤卫队走后,白匪进村,白匪军官白伍德逮捕了红霞和乡亲们,并威逼红霞给他们带路以追击红军。为营救乡亲和保护红军,红霞不顾个人安危,假意应允,和敌人展开了机智的周旋。深夜,赵志刚因烧桥断路而被敌人抓住,他在敌营中看到红霞,误以为她已投降敌人,怒斥她是叛徒。红霞克制住被亲人误解的痛苦,忍辱负重,用酒灌醉白伍德,设法骗过哨兵,放走了赵志刚和乡亲们,孤身一人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牺牲。 59——60年代,有一个歌剧电影拍摄的高潮,〈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柯山红日〉〈刘三姐〉等大量出现,到“文革”才统统作为“毒草”被禁锢起来。
㈦ 新中国第一部音乐家传记片是什么
1聂耳
㈧ 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由丁毅贺静主演的什么
《白毛女》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8)中国第一部音乐剧电影家扩展阅读:
抗战时期华北某地农村,抗日队伍与投敌的汉奸政权的斗争异常地尖锐。维持会卖国求荣,欢迎日本鬼子进村,与此同时赵大叔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正在坚持斗争。
贫农女儿喜儿正在准备过年,等待爹爹回家。在“北风吹”的乐曲声中,她喜气洋洋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过了会儿,四名女友来到她家。
同她一起翩翩起舞,贴窗花,祈求新年的幸福平安。她的男友大春也来看望她,给她送来了包饺子的白面,喜儿和大春各自独舞,继而跳起了慢板的爱情双人舞。
这时喜儿的爹爹、老贫农杨白劳冒着风雪赶回家过年,他为女儿买了红头绳,高高兴兴地给她扎起来,父女共舞,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和父女间的真挚感情。
但是,地主黄世仁带着管家穆仁智和家丁突然问进来逼债。杨白劳无力偿还阎王债,被他们打倒在地,并被迫在卖女儿的卖身契上按上手印。喜儿奋起反抗企图抓走她的家丁。杨白劳悲愤交加,操起棍子将黄世仁打翻在地,但寡不敌众,杨白劳惨遭毒手,含恨而死。喜儿悲痛欲绝。
大春和众乡亲闻讯赶到,奋起反抗凶恶的家丁。然而,喜儿还是被强行抢走,怒火中烧的大春举起板斧,要与他们拼命。赵大叔从大局出发,竭力劝阻,指引他去投奔八路军。
在黄家沦为丫头的喜儿遭到黄母的毒打。继而阴险歹毒的黄世仁又来调戏喜儿,她严正拒绝并用香炉砸他,因而遭到加倍的侮辱和拷打。此后,在善良的女佣张二婶的帮助下,喜儿逃出了黄家。
家丁追赶喜儿,发现河边有一只她的鞋子,以为她己跳河自尽,便停止了搜查。
喜儿从藏身的苇丛中走出,跳起了坚毅、悲壮的独舞,发出“我不死,我要活”的呐喊,她下定决心要向地主恶霸报仇雪恨。风吹雨打,寒冬酷暑,严酷的野外生活,使客儿头发从黑到灰,从灰到白,最后成了鬓发完全雪白的白毛女。为了生存,她不得不与野兽搏斗,忍饥受冻。然而,她坚强地活了下来。
一天,当极度饥饿的喜儿进入奶奶庙偷吃供果时,巧遇地主黄世仁和管家穆仁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喜儿愤怒地将香炉朝他们头上砸去。黄、穆二人吓得魂不附体,以为是仙姑显灵,叩头不止,最后,两人慌忙逃窜。
大春投奔八路军后,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一天大春带领一支八路军小分队攻占某村,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12位姑娘跳起优美抒情的“大红枣舞”,表达她们欢庆解放的喜悦和对子弟兵的感激之情。大春也率领战士们起舞答谢,军民一家,鱼水情深。
此后大春和战士们进山搜查残敌,巧遇喜儿。彼此认出对方之后,悲喜交加,跳起了双人舞。接着,大春带领喜儿走出山坳,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与众乡亲重聚。
愤怒的群众抓住了黄世仁和穆仁智,声讨他们欺压、鱼肉百姓的滔天罪行,并且亲手烧掉象征封建制度的地契和卖身契,乡亲们载歌载舞,欢庆解放。
喜儿从大春的手中接过步枪,参加八路军队伍,去为保卫胜利成果和解放穷苦百姓而斗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毛女
㈨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天籁绝唱》目前正式更名为《鹰笛天缘》.
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鹰笛天缘》9月15日上午11:30在我州道孚县龙灯草原举行了开机仪式。由广东黄河集团投资,山西电影制片厂、北京经典年代影视公司、北京当然文化等几家公司联手打造,甘孜州委、州政府联合拍摄的《鹰笛天缘》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电影表现手法的时尚电影。唯美的艺术色彩和感人的故事,通过音乐的纽带,旨在锤炼一个中国电影史上创新的坐标。
剧组最终选择我州的道孚、甘孜、德格等一些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区域作为该影片实景拍摄地,美丽而神秘的高原景色令剧组成员赞叹迷恋不已。虽然拍摄环境异常艰险,但剧组也表示,“我们一定要拍出最美的中国首部音乐电影,以最艺术化的手法创造出一个汉藏相融的爱情童话,向世界展现藏区的神秘与美好,展现出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
甘孜州正在争取将片名《鹰笛天缘》改为《康定天缘》,剧中涉及甘孜州内的地名也尽量以现在的实名出现。
女主角:聂鑫
男主角:曲尔甲
㈩ 电影《家》主要讲了什么
电影《家》由中央戏剧学院出品,改编自巴金的同名小说,并由巴金的女儿李小林担任文学顾问。
音乐剧电影《家》已定档于6月15日登陆全国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