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久石让算世界级吗
久石让算世界级音乐大师。久石让是一名在电影配乐方面的世界级大师,他与宫崎骏的合作被人们传为佳话,创造了无数经典。大家熟悉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等作品皆为两人合作作品。
久石让的配乐让宫崎骏的电影极具感染力,旋律极其优美,并且与宫崎骏电影完美融合。久石让也由此赢得了“东方威廉姆斯”的美誉,成为世界级的电影音乐大师。
久石让作品特点:
在作品上,久石让将学术上的严谨框架和流行乐的鲜活思维大量引入电影音乐,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下,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和宫崎骏的合作中,有《天空之城》这样脍炙人口的旋律,也有《幽灵公主》这样庞大反复的管弦配器。而和北野武的合作中,《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的小提琴令许多听众沉醉,《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动机也倍受好评,被广泛用于各大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乐中。
B. 日本著名音乐家有哪些
1、喜多郎
喜多郎(Kitaro),1953年出生于日本丰桥市,日本当代作曲家、音乐家。喜多郎这个艺名是他的朋友根据一套日本的动画《鬼太郎》中“鬼太郎(日文读音和喜多郎一样)”这个角色给他取的绰号。高中时代与友人合组摇滚乐团,其后加入由世界疗效音乐泰斗宫下富实夫所创办的Far East Family Band,频至欧美等地演出,得到很高的评价。
喜多郎所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整整20年,喜多郎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特殊感悟,创作出了充满中国韵味的丝绸之路乐曲,并由此一举成名。
2、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1952年1月17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演员、钢琴师,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系作曲专业学士、音响研究科硕士。1978年,组建电子组合Yellow Magic Orchestra,同年发行个人专辑《Thousand Knives》出道。
1983年,主演战争剧情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并为其配乐,该配乐获得了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配乐奖。1988年,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
3、久石让
久石让,1950年12月6日出生于日本中野市,日本音乐人、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1992年,久石让凭借《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获得第十五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优秀音乐奖。1999年,由久石让配乐的《幽灵公主》获得第17届JASRAC奖铜奖。
2001年,久石让为《千与千寻》创作配乐,并获得日本第56届每日映书大赏音乐赏,新世纪东京国际动画大赏音乐奖及美国国际电影动画学会“最佳原著音乐奖”
2002年,由久石让担任音乐创作的《千与千寻》获得第30届安妮奖最佳动画音乐奖。2004年,凭借《哈尔的移动城堡》获得日本东京国际动画大赏“最佳音乐”和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原创音乐奖”
4、服部隆之
服部家族是日本非常有名的音乐世家,在这个家族中诞生了老少三代音乐作家。服部隆之是第三代。他的爷爷是日本有名的作曲家服部良一,当年,服部良一使用“夏瑞龄”这个名字,以在中国的生活体验写下了大量作品,如《苏州夜曲》等。
他与陈蝶衣的合作,从歌曲《留恋》开始。后来,服部良一移居香港。被许多歌星翻唱的歌曲《说不出的快活》就是由他创作的。陈蝶衣迁居香港后,两人又一起活跃在电影音乐领域。服部良一回到日本后,曾担任日本音乐家协会会长,于1993年故世。服部隆之的父亲是非常著名的音乐家服部克久。
5、服部克久
服部克久是日本著名作曲家,他曾为多部影视作品作曲。《星界の战旗II》的OST収录了的音楽也是服部克久先生.动感新势力收录过该曲。
被许多歌星翻唱的歌曲《说不出的快活》就是由他创作的。陈蝶衣迁居香港后,两人又一起活跃在电影音乐领域。服部良一回到日本后,曾担任日本音乐家协会会长,于1993年故世。
服部克久先生的儿子服部隆之,如今是活跃在日本歌坛的著名作曲家,游戏《三国》、电视连续剧《华丽家族》等的音乐均出自他之手,由中日艺术家合作、刚在东京公演的大型舞剧《杨贵妃》也由他作曲。
在1999的动画无限的未知中负责作曲PSP游戏《我的暑假》的主题曲与《この広い野原いっぱい》国内由李谷一老师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翻唱过,当时出的是磁带版,A面第7首发行日期:1967年1月20日 作曲/编曲:森山良子和服部克久先生。
C. 在日本,像久石让、千住明这样的大师级配乐和作曲家还有哪些呢
喜多郎 在中国的拥趸很多,他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为NHK制作的大型电视系列节目《丝绸之路》的配乐,这套节目曾经在央视播出过,也是他的成名作,当时就有很多人记住了这个朗朗上口的日本人名。作为日本最著名的NEW AGE音乐大师,其最著名的电影配乐作品一部是美国电影《天与地》,另一部就是1995年张婉婷执导的香港电影《宋家皇朝》。 梅林茂 最早是玩摇滚的,后来解散了乐队,专心做电影配乐。他和华语电影人合作得很多,最知名的是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有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和《蓝莓之夜》三部影片,而公认的是梅林茂与王家卫的合作是最为珠联璧合的。 久石让 应该不用我多说,日本最杰出的电影配乐大师,是宫崎骏和北野武的御用作曲,传世佳作无数。实在是很难得见到这样一个每一首作品都保持那么高创作水准的作曲家,而且能够非常准确地把观众带入到影片所要传达和营造的意境中去。 久石让为三部华语电影做过音乐,分别是《情癫大圣》、《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太阳照常升起》,其中个人认为最出色的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S.E.N.S. 是日本另一个NEW AGE巨头, 擅长写心灵音乐,最著名的作品是《海上丝路》配乐三部曲和纪录片《故宫》的配乐,是由Akihiko Fukaura(深浦昭彦)和Yukari Katsuki(腾木由加莉)两人成立于1984年的电子键盘乐团。他们巧妙地融合电子合成乐器与钢琴,以抒情浪漫的氛围搭配上舒缓高雅的节拍,再搭配上东方神秘感以及静谧的哲思,营造出专属于神思者的格调。 川井宪次 在日本很有名,主要是因为他为一系列著名动画片所配的音乐,就像宫崎骏和久石让传奇般的合作一样,川井宪次和押井守的合作则是日本电影界的另一段佳话,《攻壳机动队》、《机动警察》、《红眼镜》……撒下了星光一片。由于本人不是动漫迷,也无法对川井宪次在那些电影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但是作为国际知名的业界人物,近年来川井宪次也开始在华语电影中展露才华了,相继有了《七剑》、《墨攻》、《龙虎门》几部作品。 《墨攻》和《龙虎门》原本就是漫画作品,创作者自然会想到川井宪次,而《七剑》是部传统的中国武侠电影,一向对音乐挑剔的徐克能点川井宪次的将,这人一点是有点出手的。事实上,在他的这三部华语电影作品中,试水的《七剑》也是最出色的。 电子合成器这个东西我到现在也没太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大概和MIDI属于一类东西。最早听到这个词是有一个上海的演奏家叫浦琦章的把这种乐器引入中国,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的国人刚听到这种电子音乐的华丽音色,简直是如痴如狂,记忆很深的有一首《潜水姑娘》,电台里总放。后来最知名的电子合成器大师知道了有个雅尼,还把演奏会开进了紫禁城。但是我一直对这种缺乏厚度和个性的电子音乐不感兴趣。包括S.E.N.S.的那中心灵鸡汤式的放松音乐,虽然收有专辑,但也很少听。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给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做的主题音乐。
采纳哦
D. 日本有三位顶级配乐大师,你知道都是谁吗
音乐大师分别是这三个:久石让,和田薰以及梅林茂。
第一个音乐大师,久石让。也许很多人只知道电影,并不知道音乐究竟是谁配的,所以才会对久石让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如果知道了久石让给哪些电影配乐之后,那么,你一定会知道他是谁了。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甚至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等等等等,这些影片里面的配乐,都是梅林茂进行配乐的。
虽然日本的音乐大师还有很多,但是毕竟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品比较令人熟知的,就是这三个人了。那么对此你有何看法?不妨在评论区里面留言分享!
E. 日本音乐大师有哪些
久石让(宫崎骏御用配乐师):宫崎骏电影配乐外,推荐《银河铁道之夜》专集(〈カムパネルラ〉这首不错)
sens(这个不是很了解):海神
川井宪次:《精灵守护人》OST,推荐《想い遥か》这首
梁邦彦:《十二国记》(〈思芳歌〉、〈月迷风影〉)和《彩云国物语》OST(〈彩云国物语 Main Theme Full Version〉、〈砂漠,果てしなく〉)均赞
F. 比较一下这3位日本音乐大师藤原育郎岩代太郎川井宪次
岩代太郎目前地位较高,因为最近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包括赤壁的原声,
并且多次参与大河剧音乐的创作,在日本很有威望。
藤原育郎是日本音乐界的传奇人物。流行音乐迷可能更知道小室哲哉,宫崎骏迷可能更知道久石让,不过游戏迷一定会追藤原。藤原的传奇在于他的古典音乐底子,可以把肖邦、德沃夏克、德彪西等等融合到流行音乐中做出完美的编曲。去年夏天藤原在上海指挥了日本游戏音乐的专场,今年藤原在中国的新闻是《画皮》剧组宣传说要花6000万日元请藤原做整部影片的音乐,并号称此前在电影界并无先例。
而川井宪次长期从事对日本民乐的研究,因此他早先的曲风大多缓慢优美,带着浓重的东洋古典风情。攻壳机动队(两部剧场版)、机动警察(三部剧场版及一系列OVA、TV)、红眼镜(红い眼镜)、阿瓦隆(AVALON)、逮捕令(剧场版)等影片的优秀配乐皆是川井所作。
其实他们三个人各有千秋,音乐风格也不同,擅长的风格也不一样,
其实你可以去听听他们的作品,
G. 有谁知道日本著名的电子音乐大师叫西XX
日本著名的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
提起日本的新世纪音乐,首先是喜多郎( Kitaro )。喜多郎与中国的渊源甚深,他是中国最早正式引入的日本音乐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在中国举行音乐会的日本音乐家。他还曾经在中国的敦煌隐居八年。喜多郎为日本 NHK 电视台的《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所创作的一系列配乐在早在 80 年代的中国就广为流传。喜多郎出身于传统农家,因而从小就深受神道教和佛教的熏陶——敬畏生灵、崇拜自然的精神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音乐创作。喜多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音乐教育,也不懂五线谱,却以惊人的天赋创作了无数经典乐章。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历史、自然、宗教等为题材,蕴含着东方文化数千年沉淀的冥思与哲理。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电子合成音效,中后期虽然开始使用许多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乐器(如尺八、西塔琴、太鼓等),但电声部依旧占据很大比重。值得一提的是他制作的两部电影原声《宋家皇朝》和《天与地》,这是他仅有的两部原声作品,可谓经典。
神思者( S.E.N.S. )是由胜木由利加(女)和深浦昭彦(男)两位音乐家组成的团体。出道时定名为包含了 Sense (感性)和 Cense (焚香)两种意义的 S.E.N.S. ,这个名字也是英文 Sound Earth Nature Spirit (声音、地球、自然、灵魂)的缩写。胜木由利加是音乐学院毕业,深浦昭彦则是玩摇滚出身,两人分别擅长古典与现代音乐。神思者的作品可以大致划分成两大类 , 一类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与“故宫”两个三部曲为代表的 NHK 纪录片配乐。另一类则是神思者为众多电视剧创作的配乐,包括《爱情白皮书》、《二千年之恋》等等。此外,神思者为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所做的配乐也同样享誉亚洲。
如果说喜多郎是东方的范吉利斯,那么姬神( Himekami )就是日本的 Deep Forest ,两者同样致力于挖掘鲜为人知的民族音乐元素,将其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姬神原名星吉昭,这个艺名出自他老家住处门前的姬神山。他在 1981 年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奥之细道》,早期的姬神创作风格与喜多朗有些接近,两人还曾经合作过一张专辑。相比而言喜多朗风格空灵缥缈,强调意境;姬神则注重乐曲的可听性,旋律带有一定的民俗味。 1994 年的《东日流》是姬神创作的一大转折点,从此开始姬神的创作开始融入了绳文音乐,无论风格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绳文时代指的是日本文明还处于雏形、尚未受中国汉文化影响的遥远年代。现在只有日本东北地区的虾夷族人( Ainu ,又称阿伊努人)还保留着这种原始的绳文文化,事实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日本文明的源头。姬神将几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的绳文音乐挖掘出来,让这种古老且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人的眼前重放异彩。他的《诸神之诗》就是这种新绳文音乐的代表作。
提起久石让( Joe Hisaishi ),有人很自然的就联想到宫崎骏,久石让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制作了无数经典配乐。久石让 1950 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 ,1969 年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作曲系,钻研现代音乐作曲,是这四位大师中唯一一位接受过正规专业音乐训练的学院派代表人物。久石让的音乐根基相当深厚,他的钢琴演奏技艺以及交响乐编排能力极其出色。除了宫崎骏动画电影,久石让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专属电影原声制作人;合力创作了《宁静的海》、《 Kids Return ~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他的动画、电影以及广告配乐超过 40 部,出版 20 张以上的个人专辑。曾四度赢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他还从 1992 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电影音乐大奖, 1999 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等等。
H. 电影《入殓师》《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监制是哪一位日本音乐大师
久石让,《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也是他配乐
I. 日本除了久石让还有哪些音乐大师
1、横山菁儿
横山菁儿(1935年3月17日—2017年7月8日),日本当代著名音乐家,主要从事电视的背景音乐作曲。1935年3月17日出生于日本广岛县广岛市,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大作曲系。
对于国外的音乐人及动画粉丝来讲,他就像英雄一般的存在。曾给日本许多电视、动画、电影创作过配乐。其作品有正宗交响曲的风格。
横山菁儿创作配乐的动画片《三国志》(三部:《英雄的黎明》、《燃烧的长江》、《辽阔的大地》)是东映动画制作史上最大制作的动画,耗资14亿日元,历时四年完成。
在中国大陆实地考察,精心制作而成,被誉为最忠实原著的三国卡通,荣获日本动画最高荣誉——动画金座奖,是日本经典卡通电影。横山菁儿的精彩配乐为人称道。
2、喜多郎
喜多郎(Kitaro),1953年出生于日本丰桥市,日本当代作曲家、音乐家。喜多郎这个艺名是他的朋友根据一套日本的动画《鬼太郎》中“鬼太郎(日文读音和喜多郎一样)”这个角色给他取的绰号。
高中时代与友人合组摇滚乐团,其后加入由世界疗效音乐泰斗宫下富实夫所创办的Far East Family Band,频至欧美等地演出,得到很高的评价。
1972年喜多郎于伦敦认识了合成乐演奏先驱团体-Tangerine Dream的团员Klaus Schultz,受了舒兹的影响,他开始到处旅游,并在印度、尼泊尔与泰国等地学习瑜珈,打坐。从此他脱离了原先所熟悉的音乐环境,而扩展出另一片广大的世界与空间。
喜多郎所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整整20年,喜多郎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特殊感悟,创作出了充满中国韵味的丝绸之路乐曲,并由此一举成名。
喜多郎多次入围格莱美奖,在2001年凭“思慕”(Thinking of You)获得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
3、宗次郎
宗次郎(そうじろう),本名野村宗次郎(のむら そうじろう,1954年10月10日—),和族,日本著名艺人,擅长陶笛(奥卡利那笛)演奏和作曲。
他出生于群马县馆林市,1975年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奥卡利那笛的美妙音色、回音,并被深深地吸引。从那一年起,他追求着自己梦寐以求的音色,开始正式制作奥卡利那笛并创作音乐。
4、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1952年1月17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中野区,日本歌手、曲作者、音乐制作人、演员、钢琴师,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系作曲专业学士、音响研究科硕士。
1978年,组建电子组合Yellow Magic Orchestra,同年发行个人专辑《Thousand Knives》出道。1983年,主演战争剧情电影《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并为其配乐,该配乐获得了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配乐奖。
1988年,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1991年,为电影《遮蔽的天空》创作的配乐获得第4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1992年,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谱曲并担任指挥。
5、川井宪次
川井宪次(日语假名:かわいけんじ,1957年4月23日~),日本男性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品川区。
他曾经就读于日本东海大学工学部原子能工学科,但中途退学,后又进入尚美音乐学院学习,但半年后也退学了。
主要为日本的动画、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配乐。川井宪次长期从事对日本民乐的研究,因此他早先的曲风大多缓慢优美且带着浓重的东洋古典风情。
动画《攻壳机动队》(两部剧场版)、《机动警察》、《空中杀手》、《机动战士高达00》,日剧《小梅医生》、《Border》,电影《午夜凶铃》、《杀戮都市》,特摄《奈克赛斯·奥特曼》、《假面骑士Build》等作品的优秀配乐皆是他的作品。
J. 求像久石让、坂本龙一之类的音乐大师 要一定要日本的不要别的
小林武史 on TGC,2009.09.05
出生于1959年的小林是日本流行音乐界的著名监制,和小室哲哉同是日本POP MUSIC的齐名人物,直接引导了日本乐坛1995年的百花齐放和监制制度的盛行。 MR CHILDREN是他一手发掘的一支乐队,以高亢而充满生命力的音乐风格而著名,而他自己的MY LITTLE LOVER乐团则取得了单曲连连打破百万销量的佳绩,主唱AKKO(小林后来的妻子)的天籁声线也成为音乐界的一大传奇。
对于电影音乐来说,小林担任了1996年的电影《燕尾蝶》的配乐,《燕尾蝶》主题音乐气势宏大,爵士、摇滚、灵魂与正流交响乐一并揉合,片中“南海姑娘”和“ON THE WAY”的歌声让人无法忘怀,后来被制作成原声碟时放弃了人声部分,却更加体现了小林创作的初始意图,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悲剧感使人动容。这次的作品以BGM为名,也可以说是一个乐曲群,从音乐响起的片刻,少年周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几乎全片的叙事是承音乐之始终而进行,登场人物和剧情的发展,无不受到音乐的隐性支配。关于影象和音乐的配合,小林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何谓电影的缠绵。此外他也为2001年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担任了配乐。 2008年与著名导演岩井俊二合作音乐电影《BANDAGE》。电影取自业余作家菅智香的小说,描写即将出道的人气乐队「LANDS」的leader兼主唱的高杉奈津,面对冲突与纠纷而成长的故事。小林武史负责音乐并初次担任电影导演,该影片在2010年2010年1月16日于日本上映。2010年3月23日在中国台湾特映。
小林武史的发迹史得从被誉为日本传奇乐团的南天群星说起。本来默默无闻的小林被桑田佳佑赏识,力邀其担任南天群星的唱片监制。这在日本引起不小的震动,于是这个年轻的音乐监制立刻受到了广泛关注。接下来小林一手挖掘了曾是原宿的街头乐队的MR.CHILDREN。作为他监制成功的第一支乐队,MR.CHILDREN以高亢而充满生命力的音乐风格而著名,是他一跃成为日本乐坛的金牌制作人。1995年,趁胜追击的小林武史推出了“MY LITTLE LOVER”。在当时的日本乐坛,真是风头一时无两,取得了单曲连连打破百万销售的佳绩。“MY LITTLE LOVER”的强势出击,令小林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至于另一位小林武史则是位世界级的指挥家和音乐家,最擅长的是大型管弦交响乐的创作,现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