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音乐图片 > 阿赫瓦里的电影叫什么

阿赫瓦里的电影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0 00:08:34

❶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一本励志型的书。

作者李开复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很有名的人,曾经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全球互动部副总裁。后来又进入了谷歌公司,也就是美国著名的google公司,担任全球副总裁。这家公司在世界500品牌中排名第三,堪称网络一巨头。这样一个呼风唤雨的名人写出的书必然有它的独特之处。确实,这本书很励志,具有可读性。主要讲的就像题目一样,如果要使自己做的最好,就应当有自己的独特性。做最好的自己,不做第二个他人。伟人之所以如此高大,那是因为你正跪着。如果你能学会站起来,也许,你会比伟人更加成功,更加高大。这使我感触很深,现在很多人都在盲目地模仿别人。殊不知,越是这样,越会失去自我,离成功越来越远,甚至是背道而驰。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在八九十年代,刘欢是当之无愧的乐坛一哥,而孙楠的声音很像刘欢,就开始模仿刘欢,非常之像,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有一次,他遇到了心中的偶像刘欢,便请求指导,刘欢并没指导他什么,只是告诉他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从此,孙楠有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了内地首屈一指的实力派歌星。刘欢说的是对的,孙楠如果一直模仿刘欢,他只会被冠上“刘欢”第二的称号,而不是孙楠。所以,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会获得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活在他人的影子里。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2

我在最近,读了一本名叫《做最好的自己》的书。它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书中蕴含着的人生真理,就让这本书成为了最平凡中最耀眼的光!

最好的自己,是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在人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高兴也有泪流。但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中的一次严峻的考验。在人生的每时每刻都不要怕重头再来。因为每一次跌落都是重新站起来的一个必经阶段。

生活有很多镜子,但我们始终看不到自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迷茫,有多少人已经放弃,有多少人还在努力挣扎着?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只有唯一的选择了。而唯一的选择就是做回自己!我们不要再在外人面前绷着脸,不需要在亲朋好友前虚伪,不需要在别人面前装优雅……你只用做回你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让世界充满真实,不是虚伪!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陪伴人一生的,不只是喜悦和感动,更有着困苦和磨难。但无论是什么,都别忘了,生命也是会走到尽头的。生命会消逝,生命还会诞生,生命更会被拯救!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3

《做最好的自己》是李开复写的一本给青年励志的书籍。

在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最有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最懂得宽容。读了这段话我对李开复的观点深深的认同,童年的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像我们这一代人,父母受教育比较少。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是我们又成长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小时候父母都外出打工,我们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受不到关注,小时候的我特别孤僻。经过了好长的时间我才慢慢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生活总是没有那么多如意的地方,尽管父母的教育可能有问题,但是成长以后我们要明白,不管你做得多好或者多糟糕,也不可能取悦全世界,所以,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为自己而活,走好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既需要自信也需要自省,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胸怀。在生活中我们要从挫折中学习。理性的去处理面对的问题。中国人讲求纪律服从、重视谦虚和毅力。西方人强调创新与个性,鼓励积极与勇气。在当下的我们应该吸取中国的优良美德,同时要发扬自己的个性。在合理的范围内做最好的自己。读完李开复的这本书,确实很有收获。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4

“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放弃就等于失败。

不留遗憾,我该如何去均衡的利用时间,追求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激情和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为中国的青少年指明了成功的方向,做最好的自己,股票怎么投资,因为没有诚意的人不可能做到言行如一,却成为我读完全书时真正的信念!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我们不必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云端炒股软件,曾主持建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并出任首任院长,世界就有多大,做最好的自己,让我明白了那么多,股票记得开盘,《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极好之处便在于,自我认识非常重要。

三是“智慧的勇气”,这是极为不可取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鼓励的口吻和许多发生在作者身上的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事情来引导和说服读者。

有在当今IT界最著名的三家公司(微软、苹果、谷歌)的工作经验,一个人如果愿意把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坦白地暴露给对方,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做最好的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自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5

李开复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他是的人生非常辉煌,成为了众多青年的榜样,那么,他到底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和成就,能够让这么多人崇敬和向他学习呢?通过阅读《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也让自己收获了很多知识,获得了成长的智慧,我会变得更加优秀!

生活中有合作也有竞争,我们的人生总是显得很曲折,大多数人都是积极努力充满正能量的,因此会不断的向优秀的人学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学识,然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考:我们的人生到底该怎样度过!

李开复的简历读起来可谓惊叹世人,恐怕很少有人不服!他毕业于全球顶级学府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并获得博客学位,可谓是顶级的人才了,而鲜有人知的是,天赋也必须在勤奋刻苦的基础上实现升华,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努力的人,这需要我们学习。

而当我读到他的工作经历是,更是吃了一惊,他曾经担任过苹果的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担任过SGI的总经理,担任过微软全球副总裁,担任过谷歌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这个样的工作经历不得不让我惊叹,他是一个全球商业领袖人物。

李开复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实践来讲述对于人生的思考、工作的经验、成功的法门,旨在帮助青少年更好的成长,帮助青年人成功的创业,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也让我们活得更加自信和快乐。

同时,李开复还对中国的教育和国家的复兴抱着期望,那么要实现这一切,首先就是要让青少年成长的更好,这就是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6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它的作者是李开复,曾经的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中国区总裁。他的这本《做最好的自己》讲述了人生道路上应该注意的要点。我对他写的关于自信的文章很感兴趣。在书中,李开复说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我认为很有道理,因为你要是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你就会突发自己的潜能,超常发挥,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位“天才”!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比如说你要参加一个中学的面试,自信就能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因为面试不仅要看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智商水平,更要看你有没有自信的态度!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以后面对考试或者面试,我就一定要自信,不要怕题目和考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人要是紧张的话,你就容易忘记积累的东西,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自卑。

怎么让自己变得自信呢?这本书会给你答案,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信,不害怕,不紧张,要学会赞美自己,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有的时候,自卑心理的人总是关注自己消极、悲观的一面,看不到自己自信成功的一面。我们要记住西方的一句名言:“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It is not who we are that is holding back 。 It is who we think we are not。”

我看了这本书,心里真的很希望能拥有书中那些优秀的品质,争取将来像李开复一样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7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它的作者是李开复,以往的微软全球副总裁。他的这本《做最好的自己》讲述了人生道路上应当注意的要点。我对他写的关于自信的文章很感兴趣。在书中,李开复说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我认为很有道理,因为你要是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你就会突发自己的潜能,超常发挥,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位“天才”!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比如说你要参加一个中学的面试,自信就能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因为面试不仅仅要看一个人的思维本事和智商水平,更要看你有没有自信的态度!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以后应对考试或者面试,我就必须要自信,不要怕题目和考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人要是紧张的话,你就容易忘记积累的东西,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自卑。

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呢?这本书会给你答案,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信,不害怕,不紧张,要学会赞美自己,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有的时候,自卑心理的人总是关注自己消极、悲观的一面,看不到自己自信成功的一面。我们要记住西方的一句名言:“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我看了这本书,心里真的很期望能拥有书中那些优秀的品质,争取将来像李开复一样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8

在生活中,有竞争也有合作。在学校生活中也不例外,有很多人会只顾竞争,一味的羡慕学习好的人,总想成为像那些人一样优秀的人,但谁又真正努力想过: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我们不妨看看李开复所写的《做最好的自己》,来了解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该书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

李开复说:“把这本书献给我深爱的'祖国,献给渴求进步的青年一代,因为我深信:惟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够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深信,读者无法理解说教或难以产生共鸣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读者接受的。在年轻人看来,发生在成功者身边的故事最值得学习和品味,最容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书中讲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我们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不断的超越自我,这样才会不断地取得成功。

若干年后,人们尊敬的不仅是他的科学贡献、事业成就,更有他对青年一代的热忱、爱心和奉献。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9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远离被动习惯、从小事做起,冷静辨析而不轻信他人,主动影响事情而不是受事情的影响,有主见而不盲从,积极尝试而不退缩。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把握命运,积极主动抓住命运中自己可以选择、改变和可以最大化自身影响里的部分,勇敢面对人生;多做尝试、邂逅机遇,换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开始的决定并不是终生的决定。有机会尝试更多,才能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充分准备、把握机遇,在机遇还没有来临时,就应事事用心、事事尽心,掌握足够信息,以便必要时做出抉择,抓住机遇;努力争取、创造机遇,不知道兴趣何在?马上做发掘兴趣的计划;不知道毕业后做什么?马上制定尝试新领域的计划;不知道欠缺什么?马上写简历,找师友打分。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积极推销自己,主动寻找每一个机会,让老板或老师知道自己的业绩、能力和功劳。同时不忘团队精神,发表见解、贡献主张,协助他人、鼓励大家。以事为本、以人为先。

总之,做最好的自己,梦想不再遥远,快乐不再遥远,辉煌不再遥远!美好的明天也终将成为永恒的历史,在做最好的自己的实践中,自己也将被从中散发出的万丈光芒包裹着,在黑暗中也能依旧熠熠生辉,照亮前路,勇往直前!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0

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也无法决定自己的智商和外貌,于是便有了许多形形式式的“我”,有了许多的平庸与不凡。

许多人在庸庸碌碌中寂寞的死去,也有许多人在平凡的一生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因为他们努力做出了最好的自己。他们深知有时候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只有战胜了心愿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进入绝佳的境地。2008年奥运会上举重运动员出色的表现便是最好的诠释。

女儿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是困惑。我便告诉她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我尽力了一定会行的。随着时间的沉淀,是金子总会闪光,是椎子总会露锋芒的。即便结果差强人意,自己也不会后悔,我已经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过了。

“失败的英雄不多,超越是不朽的选择。”

阿赫瓦里正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在那届马拉松比赛中,由于高原反应意外的受了伤,但他却坚持走完了全程,他因此得到了人们更多的掌声。正如他自己说的“在我的心中,一直把那场没有奖牌的比赛当成我的成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啊,我们无法选择命,但命选择了我们。于是我们有了自己的世界:是花便要绚丽至极,是叶便要润泽喜人,是人便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完整的谢幕!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1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的阶梯。我在家里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最好的自己》。其中有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名字叫《小泽征尔的胜利》。

小泽征尔是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有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指挥乐谱演奏,敏锐地发现不和谐的声音。

一开始,小泽征尔以为是乐队出了问题,就停了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正确。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下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错,是他错了”,面对许多音乐大师和权威人,他思考再三,最后小泽征尔斩钉截铁的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立刻站了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比赛赢得了冠军。其实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官在发现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读完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应该去相信自己,因为,遇到困难的时候,唯一能拯救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信心;唯一能打跨你的也是你。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2

我想和大家推荐和分享的一本书是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

针对当今社会人们渴望成功,又困惑什么是成功,如何才能成功这样的现实问题,李开复用他20万字的这本《做最好的自己》阐述了他的成功哲学。他告诉大家: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做最好的自己,同样你也是!

首先,书中的开篇就给读者抛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成功?是名利双收?腰缠万贯?还是指点江山?统领天下?李开复认为,判断成功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要看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的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这就让我想起了我们移动人,虽然他们的工作枯燥、重复且压力大,但是他们却在“正德厚生,臻于致善”博大思想指导下,始终以“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为自己的伟大使命,他们前赴后继,不畏艰难,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他们不是为了一些荣誉而干,他们只有一个目标:为用户打造精品网络,实现真正的通信无极限。所以我想说:成功其实不是一种世俗的定义和评价,成功是多元的,是能给自己也给他人带去快乐和幸福的行为。成功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过程,你学业成功不一定事业成功,你事业成功不一定为人成功。在你生命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在你人生每一个不同角色的转换中,试问自己:我是不是做到了最好?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13

最先接触这本书是在大学时代,书中的许多道理引起我的共鸣:做人要了解自己,时时自省才能保持清醒;做人要有梦想,梦想能够指引方向;做人要有勇气,敢于行动才能实现梦想……这些道理使我受益良多。

再读这本书是工作之后,从教的经历使我对成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每个人来说,成功的标准不同,李开复先生说: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于我自身而言,成功更是一种对责任的不负!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促使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警醒。

这些孩子们,有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教育更好……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是水手。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拥有财富多少,所获名利高低,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容易发掘自身潜力,更容易获得快乐和幸福。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学会正确的理解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乐观地面对孩子们的多样性,期待他们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拥有璀璨光明的未来!

❷ 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的参与拍摄MV

他平静的生活,在某一天起了微澜。那一天,他被告知有一个电话找他。等他徒步几公里来到电报局时,发现电话那头,是坦桑尼亚副总统私人助理,恩戈亚尼先生。
“约翰,我是恩戈亚尼,在遥远的中国,有人对你的奥运故事感兴趣,想拍一个MV。”
接到电话很长一段时间,阿赫瓦里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是在晚上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二天早上就收拾好了行李,等着出发。”
他隐约记得,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官方电影制作人格林斯潘将他比赛时的画面记录在了电影里。30多年后,这部早就被人忘记的纪录片,却无意中被中国台湾歌手游鸿明看到。他根据阿赫瓦里的故事与词作者王平久一起创作了一首名为《英雄》的奥运歌曲。2007年10月13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300天,游鸿明带着《英雄》来京,启动了一项名为“踏歌寻找奥林匹克英雄”的活动。
2008年1月2日,阿赫瓦里和游鸿明出现在了《英雄》MV的拍摄现场。此时的他,身着大红色的羽绒服,这是刚下飞机时,接机工作人员送给他的,因为当时他穿的是一件短袖上衣。
他话不多,但很朴实。那天在现场,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是那首《英雄》:“失败的英雄不多,超越是不朽的选择……失败的英雄不多,终点是永恒的选择荣誉是梦的颜色。”
阿赫瓦里强调,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会成为观众心中的英雄。
“但在我心里,一直把那场没有拿到奖牌的比赛当做我的成就。”

❸ 马拉松奥运 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的记录电影叫什么

叫《永远的英雄》

❹ 生活中坚持不懈的故事

我选了6个故事,你自己看看吧!
1.“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埃塞俄比亚]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

身披36号号码布的他,在夜幕的映衬下,一瘸一拐地跑进了体育场……这一幕永远地定格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一幕。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响了,阿赫瓦里迈着沉稳的步子出发了。但是在距离起点19公里处,阿赫瓦里却因为晕眩摔伤了右腿。简单包扎后,他拖着受伤的右腿费力地迈开了脚步,鲜血渗出来,染红了绷带。晚上19时,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主会场。此时,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小时,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场地工作人员和最后一批即将散去的观众。短暂的沉默后,在场所有的观众和工作人员面向阿赫瓦里举起了双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阿赫瓦里最终以4小时30分跑完了全程。事后,他说出了奥运史上最朴实也最震撼人心的语言——“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如今的阿赫瓦里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离他最近的电视有5百公里,离他最近的电话有7百公里,问到他是否对生活满意,他这样回答:我对生活毫无怨言,因为我永远在奔跑!

参与马拉松的选手共有75位,阿赫瓦里的名次是57名,在他后面的18位选手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赛。

他没有登上领奖台,但他是最美的的垫底者,他的价值不是征服而是坚持,不是夺冠而是参与。

2.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 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 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 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 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3.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冠。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主张。小泽征尔充满自信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4.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5.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6.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当然,也曾是福特的财富之都。

等等等等。。。

❺ 现金寻 奥运纪录片 阿赫瓦里 “最美的垫底者”

建议LZ高分,最好能到200这样才能挂的时间长!不然的话就沉下去,没人会注意到或者去贴吧看看也行!
另外我所知道的也是这个片子,68年呀!太久远了!你可以跟央视联系一下!!他们那里应该会有的!!!

著名体育电影制片人、国际奥委会官方电影制作人巴德·格林斯潘《最后的长跑者》这个应该是墨西哥奥运会的纪录片名,LZ自己找吧!希望把分给我!我查了好久才找到这个片名!

❻ 在奥运会马拉松中摔到最后坚持到了终点的那个人是谁

长跑运动员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的事迹,他是坦桑尼亚人。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是2008年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途经的唯一非洲城市,阿赫瓦里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参加了达累斯萨拉姆的圣火传递活动。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发令枪响了,阿赫瓦里迈着沉稳的步子出发了。但是在距离起点19公里处,阿赫瓦里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简单包扎后,他拖着受伤的右腿费力地迈开了脚步,鲜血渗出来,染红了绷带。晚上19时,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主会场。此时,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小时,偌大的体育场里,只剩下场地工作人员和最后一批即将散去的观众。短暂的沉默后,在场所有的观众和工作人员面向阿赫瓦里举起了双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阿赫瓦里最终以4小时30分跑完了全程。他获得的名次是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❼ 成者为王,败者不一定为寇

“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之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这句话是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名,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

奥运史上的许多冠军已被遗忘,但阿赫瓦里,即使作为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名,却依然成为奥运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阿赫瓦里1938年出生于英属坦桑尼亚的姆布卢,他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坦桑尼亚选手,他参加了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马拉松赛.

比赛中,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他拖着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跑完了全程。 等他跑到体育场内,虽然颁奖仪式早已结束,观众却自动自发地选择重新回到看台为这位“无冕之王”加油喝彩。甚至,他得到的掌声与喝彩,比冠军还要多。

让我们随着历史的镜头,回到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现场。1968年第19届奥运会,10月20日的马拉松比赛因受天气影响,所有参赛选手成绩平平。

16时30分,除了阿赫瓦里与退赛之外的其他参赛选手都完成了比赛。

17时30分,颁奖仪式结束,且观众开始起身离座。

18时30分,组委会通知沿途服务站开始撤离,沿途观众开始三三两两回家。

但没多久,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传来:有个选手还在跑! 没错,那个在坚持的选手就是阿赫瓦里。黑夜中,他仍然在朝着前方,向着终点挪动。

阿赫瓦里身边突然多了一位《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他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 阿赫瓦里显然对这个问题毫无准备。

在默默地“跑”了一会儿后,他回答:“ 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约11265公里)外送到这里,不是为了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19时,在警车的簇拥下,阿赫瓦里终于走进了专门为他打开灯的体育场。那一刻,他成了人们眼中的伟大英雄。他所得到的欢呼、掌声,远比冠军要多得多。由于过于激动,组委会和所有人都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至少得4小时30分吧),那届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跑过终点后,他直接被送进了医院。

奥运会结束后,从墨西哥回到自己的祖国,30岁的阿赫瓦里发现自己一夜之间成了名人,成了人民心目中的榜样和英雄。

阿赫瓦里选择了继续马拉松运动,他的成绩还不错: 东非地区马拉松比赛第一、 爱丁堡国际邀请赛第五。

阿赫瓦里还收获了爱情,一位女粉丝通过村里邻居的介绍,经常出现在他家附近。1970年,她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后来为他生育了6个子女。

1976年,38岁的阿赫瓦里正式宣布退役,成伟为坦桑尼亚奥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此外,他还扮演了其他不同的角色。

阿赫瓦里平静的生活,在某一天起了微澜。那一天,他被告知有一个电话找他。等他徒步几公里来到 电报局时,发现电话那头,是坦桑尼亚副总统私人助理,恩戈亚尼先生。

“约翰,我是恩戈亚尼,在遥远的中国,有人对你的奥运故事感兴趣,想拍一个MV。”

接到电话很长一段时间, 阿赫瓦里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是在晚上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二天早上就收拾好了行李,等着出发。”

他隐约记得,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官方电影制作人格林斯潘将他比赛时的画面记录在了电影里。30多年后,这部早就被人忘记的纪录片,却无意中被中国台湾歌手游鸿明看到。他根据阿赫瓦里的故事与词作者王平久一起创作了一首名为《英雄》的奥运歌曲。2007年10月13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300天,游鸿明带着《英雄》来京,启动了一项名为“踏歌寻找奥林匹克英雄”的活动。

2008年1月2日,阿赫瓦里和游鸿明出现在了《英雄》MV的拍摄现场。此时的他,身着大红色的羽绒服,这是刚下飞机时,接机工作人员送给他的,因为当时他穿的是一件短袖上衣。

他话不多,但很朴实。那天在现场,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是那首《英雄》:“失败的英雄不多,超越是不朽的选择……失败的英雄不多,终点是永恒的选择,荣誉是梦的颜色。”

阿赫瓦里强调,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会成为观众心中的英雄。“但在我心里,一直把那场没有拿到奖牌的比赛当做我的成就。”

如今的阿赫瓦里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离他最近的电视有500公里,离他最近的电话有700公里,问到他是否对生活满意,他这样回答: 我对生活毫无怨言,因为我永远在奔跑!

无冕之王阿赫瓦里的故事说完了,突然想到另外一个知名奥运人物,马修埃蒙斯,连续两届奥运会莫名其妙丢金。

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资格赛中,美国射击名将马修-埃蒙斯仅仅排名第19位,爆冷无缘决赛。这样的结果似乎让他的射击生涯增添了了更多的悲情色彩,不管是媒体还是体育迷都对其送上了真挚的同情,但是也许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埃蒙斯并不是什么悲情的代名词,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埃蒙斯在奥运会上曲折而离奇的遭遇至今都让体育迷们感到记忆犹新:

首先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埃蒙斯前9枪之后领先第二名3环多,但他最后一枪却打在了别人的靶位上,这使得他的名次一下就掉到了第八,中国选手贾占波最终获得了金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埃蒙斯在决赛9枪打完之后领先第二名接近4环,最后一枪只需要6.7环就能夺金,但他却鬼使神差的只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最终获得了金牌。这个时候就有人戏称,中国奥运代表团应该给埃蒙斯颁发一枚“友谊勋章”。

2012年伦敦奥运会,埃蒙斯决赛前9枪打完已经基本失去了夺取金牌的希望,不过仍有很大的希望获得银牌,但是他最后一枪又只打出了7.6环的全场最低,眼睁睁看着即将到手的银牌变成了铜牌。

2016里约奥运会,世界排名依然排在第一的埃蒙斯仍然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但是这一次他却连资格赛也没有通过——也许是他之前的痛苦经历让里约高耸的耶稣神像也为之动容,不忍心再让他在决赛的赛场上忍受那最后一枪的折磨了!

但是埃蒙斯对于这样的结果却显得非常坦然,我们似乎也不用急着为他再次挂上“悲情者”的标签。对于一位射击选手来说,能够达到埃蒙斯目前这样的境界其实是相当难得的,也许用“无欲无求”来形容他的心态有些不大合适,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点,在经历过如此多的风风雨雨之后,埃蒙斯不管面临这样的状况都能够泰然处之。

埃蒙斯的生活也并不总是被这些痛苦的回忆占据,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伤痛不过是其生命长河中小小的漩涡而已。

每次,埃蒙斯遇到意外情况,他都会跟自己说说 “上帝一定是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什么。”是的,所有的苦难,都是化了妆的礼物,时间看得见。

我们可以看看生活都赋予了埃蒙斯什么——2004年那场离奇的失利之后,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捷克美女卡特琳娜,后者当时不过是想去安慰一下这位郁闷的失利者,但是丘比特之箭却在这个时候意外的射向了两人,两人于2007年结婚,如今已经是儿女双全。

2010年,埃蒙斯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时候被查出甲状腺癌变,医生告诉他必须要切除所有甲状腺才能控制癌变,家庭的支持让埃蒙斯抱着勇敢的心态面对人生又一重大变故,结果他的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仅仅3个月后就重新回到了赛场。

美人在怀,家庭完美,战胜过病魔,拥有自己喜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昔日的失败已经让他不再惧怕失败,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不会再感到常人的那种压力。这样的男人,如果还不能算是人生赢家,怎样才算?

❽ 有个运动员跑了最后却得到了全场的掌声,叫什么

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坦桑尼亚运动员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在比赛中拉伤右腿。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跑跑停停,用了将近4个小时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体育场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阿赫瓦里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1992年8月3日。做过5次手术的英国400米运动员德里克·雷蒙德,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右腿跟腱又一次断掉了。已经被扶出跑道的雷蒙德挣扎着站了起来,用自己的一条左腿一蹦一蹦地试图回到跑道上。——“雷蒙德靠着自己,靠着自己的尊严和坚韧的心站立了起来。”欧洲体育电视节目网这样评价道。
全场6万5千人先是变得安静,然后渐渐响起了掌声。响起了欢呼声,大家一起为雷蒙德加油。德里克·雷蒙德在父亲的扶持下一步一步地走向终点.而随着他们迈出的每一步,场上的观众都发出欢呼声。
——“我不管人们怎么看我。不管他们认为我是白痴还是英雄,我只想完成我应该完成的事情。” 德里克·雷蒙德
“我非常非常骄傲。甚至比他赢得了奥运会的金牌还要骄傲!”——德里克·雷蒙德的父亲吉姆·雷蒙德

❾ 在奥运会中受伤任坚持跑完全程的黑人运动员。

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坦桑尼亚人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他肌肉拉伤摔倒在地上,但仍然带伤坚持跑完全程,最后一个进入赛场。
确实特别很感人,游鸿明给他写了一首歌,叫<英雄>,我非常喜欢,希望你也能喜欢!你可以搜搜这个mv,还有关于阿赫瓦里的资料,视频,网上全都是.
意见求采纳...

阅读全文

与阿赫瓦里的电影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情公寓电影剧情图片大全 浏览:124
白玫瑰粤语电影 浏览:482
校园爱情电影感人 浏览:316
香港所有武侠电影的名字 浏览:158
好看的穿越时空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748
外国经典旧电影大全集 浏览:881
欧美爆笑犯罪电影大全 浏览:706
电影打乳房图片大全图片 浏览:114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演员表 浏览:291
美女电影和图片 浏览:510
宠爱电影截图片段 浏览:453
咫尺疑婚粤语电影 浏览:845
托马斯最新大电影 浏览:399
qq里卖的电影票怎么退票 浏览:452
手机图片配电影字幕 浏览:247
蜘蛛侠平行宇宙免费大电影中文 浏览:839
五棵松耀莱电影院介绍 浏览:801
观灰姑娘电影英文观后感100字 浏览:207
阿甘正传英文版电影经典台词 浏览:580
97老九门电影院 浏览: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