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潘神的迷宫》奥菲利亚的扮演者
中文名称 伊万娜·巴克罗
外文名称 Ivana Baquero
国籍 西班牙
出生日期
1994年06月11号
代表作品
《潘神的迷宫》,《新女儿》
主要成就
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新人奖
2006年,伊万娜·巴克罗在电影《潘神的迷宫》里饰演女主角Ofelia,因为目睹继父法西斯上尉Vidal,镇压反抗者而不快,在内心创造出一个幻想世界的女孩。
Ⅱ 女主角是奥菲利亚的电影叫什么
《王子复仇记》。
Ⅲ 《潘神的迷宫》里,奥菲利亚为什么永远地留在地下迷宫
我认为因为她得到了永生,她的血打开了地下世界的大门,灵魂和国王及王后一起得到了永生,据说统治地下世界几个世纪之久。有人认为这是奥菲利亚幻想中的世界。电影中所有的人都告诉奥菲利亚魔法世界不存在,也许最终奥菲利亚的死,表示纯真的消失,正如台词:“成长就是不再坚持曾经坚持的事”,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影片发生的背景设定在1944年处于内战中的西班牙。军队和游击队员正在进行激烈的交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出生在自己身边,上尉,严格地说是奥菲利亚的继父,将奥菲利亚和身怀六甲的卡门(奥菲利亚的母亲)接到了这个还在战火中的村庄。上尉是一个极度冷血的人,除了自己的儿子,他什么也不在乎,只要稍微对他表露出不顺从,便是下场凄惨。
Ⅳ 潘神的迷宫这个电影是什么意思
在现实世界中,她是孤独敏感的孩子;在魔幻世界中,潘神告诉她,是个不小心走失的公主。从此,她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冒险旅程。
Ⅳ 潘神的迷宫结局到底什么意思
国王就这样一直等着自己女儿的灵魂,直到生命的终结、直到世界的终结。
公主最后回到了她父亲的王国,并用她公正和善良的心,统治了这个国度很久很久,她的子民都十分爱戴她。
精灵带领奥菲丽娅来到的地方正是传说中的冥神为她女儿回去留下的入口,而迷宫的守门人法翁正在等待她的到来,幻想中的秘境原来确实存在。让奥菲丽娅惊喜的是,法翁告诉她,她就是那个地下王国走失的公主,但要重回她的王国,奥菲丽娅必须在迷宫接受三个挑战。
在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时候,奥菲丽娅因为没有经受住诱惑而失败,还差点搭上性命。此时他的继父也在地上加紧了更疯狂的扫荡攻势。地上地下,与恶梦的斗争模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在接受最后一个考验时,意外发生了,奥菲丽娅最终在自己美好的魔幻世界中微笑地死去。
《潘神的迷宫》的创作背景
吉尔莫·德尔·托罗对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时期的独裁统治一向很感兴趣。对于这部《潘神的迷宫》,吉尔莫·德尔·托罗最初曾打算在他执导的《鬼童院》的基础上再创作,但当时他忙于执导《刀锋战士2》,于是想法被搁置了。
后来《潘神的迷宫》重现在他的脑海中鲜活起来,他决定改变初衷,将《潘神的迷宫》写成童话。
Ⅵ 潘神的迷宫深度解析是什么
《潘神的迷宫》深度解析如下:
《潘神的迷宫》这部西班牙电影借助一个小女孩奥菲利亚充满幻想的视角,构筑出了一场童话与现实相互交织的神奇经历。其实,这部影片所设定的童话魔幻部分,与小女孩现实中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这部电影采用了魔幻与现实并行的双重叙事策略,植根于二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思考,呈现出了一种寓言式的神奇效果。
其实"潘神"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既是贯穿整部影片的一大线索,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潘神"作为主人公奥菲利亚将现实与幻想的连接点,一步步地指引着小女孩奥菲利亚寻觅幻想中的幸福生活,在映照人性的同时,实际上也同样在探索着"潘神"的生命之欲与影片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潘神的迷宫》剧情评价
《潘神的迷宫》的高明之处在于自由的游走于真实与幻想之间,像云朵幻化出无穷的纹路与色彩,这种巧妙的背景设置、人物暗示与情节设计更是给电影布置了多个层次,给予观众强大的想象空间。
导演的真正意图正是反映在这样的剧情设计中,既不影响观众自己的想象空间,又可以突出战争与谎言的残酷主题。虽然战火与血泪仍在继续,但在不久的几十年之后,西班牙便看到了迎来那个童话般美好的地下国度的希望。
Ⅶ 潘神的迷宫剧情解析
《潘神的迷宫》的剧情解析: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广大南欧国家仍然笼罩在弗朗戈法西斯独裁政权和内战狼烟阴霾下。不过饱受弗朗戈领导的叛军蹂躏了长达几年之久的西班牙却仍然有不少地区尚未平息战乱,北部纳瓦拉的山区就依然有一小伙叛军仍在负隅顽抗。
因此,西班牙军队还在四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12岁的小女孩奥菲丽娅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母亲卡门马上就要生下继父的孩子,她和身怀六甲的母亲前往北部与继父维达会合。
维达的是隶属于弗朗戈独裁政权的法西斯军官,负责在西班牙北部追查当地游击队的搜捕反抗组织和左派人士,并以绞刑、阉刑等残暴手段对其进行无情镇压,维达唯一的乐趣也是研究各种刑具来折磨残害被抓来的异见人士。
接卡门母女过来同住与其说是共享天伦,还不如说只是要监视卡门把属于他的骨肉生下来。在奥菲丽娅随母亲去找继父的路上,无意中遇到了一只蜻蜓一样的精灵。精灵跟随她一直来到维达驻扎的军队总部。
在那里亲眼目睹了冷酷的继父和其党羽每日作恶还以此为乐,母亲又患病在床,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困扰着的奥菲丽娅开始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聊以自慰,为逃避现实的无助,唯有进入想象中的魔幻世界。
精灵带领她到了一个废弃的磨坊,这里是一个神秘的迷宫,关于这个迷宫还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神秘的没有谎言和痛苦的地下王国里,住着一位向往人类世界的公主,她一直梦想可以亲眼看到蔚蓝的天空,亲身感受柔和的微风,以及可以无忧无虑地沐浴在阳光下。
终于有一天,她躲过看守她的随从逃了出去,可是当她走出地下的时候,强烈的阳光刺瞎了她的双眼,也一天天抹去了她过去的所有记忆,她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身体则饱受现实世界的寒冷以及疾病和疼痛的折磨,最后公主死了。
可她的父亲——地下王国的国王始终相信自己女儿的灵魂总有一天会回到他的身边,她只是借由另一个人的躯体,存在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里,最终会回到地下。
国王就这样一直等着自己女儿的灵魂,直到生命的终结、直到世界的终结。据说公主最后回到了她父亲的王国,并用她公正和善良的心,统治了这个国度很久很久,她的子民都十分爱戴她。
精灵带领奥菲丽娅来到的地方正是传说中的冥神为她女儿回去留下的入口,而迷宫的守门人——长着山羊犄角和透明眼珠的半兽人法翁正在等待她的到来,幻想中的秘境原来确实存在。更令奥菲丽娅惊喜的是,法翁告诉她,她就是那个地下王国走失的公主。
但要重回她的王国,奥菲丽娅必须在迷宫接受三个挑战。他给了奥菲丽娅一本书,让她一个人的时候照着书上说的完成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解救一棵古树,因为有一只古蟾住在树的根部,古树濒临死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奥菲丽娅弄脏了母亲给她的新衣服。
而在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时候,奥菲丽娅因为没有经受住诱惑而失败,还差点搭上性命。此时他的继父也在地上加紧了更疯狂的扫荡攻势。地上地下,与恶梦的斗争模糊了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在接受最后一个考验时,意外发生了,奥菲丽娅最终在自己美好的魔幻世界中微笑地死去。
(7)奥菲利亚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潘神的迷宫》是一部奇怪而且瑰丽的电影,首先它是一部战争片,其次是一部魔幻片。影片中有两个平行的世界,一个是奥菲利亚生活的现实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战火和疼痛的地方;还有一个是奥菲利亚幻想出来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可以冒险、可以得到一丝慰藉。
可是在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执导下,美丽童话世界根本不存在,童话和现实一样残酷无情。这两者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扭曲和拧巴的世界观。恰恰是这种有些变态的观点,让人们看到了美丽和奥菲利亚内心真实的感情。
导演并没有在影片中直接反战,只是通过残酷童话表达了战争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一个美丽的童话,一场游击军反击法西斯的战争,两者交织在一起,扭曲而美丽。但这样扭曲的魅力让人看到一种感人的力量。
Ⅷ 《潘神的迷宫》到底讲了什么
《潘神的迷宫》讲述12岁的奥菲丽娅在百无聊赖之际,却意外打开了另一扇魔幻之门,并要完成三个考验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在战争背景下的12岁女孩奥菲利亚的一段充满了奇幻色彩的经历。她的生父本是一名裁缝,在战争中不幸去世了。母亲又嫁给了一名法西斯军官维达,怀孕了,即将临盆。她被迫与待产的母亲一起来到维达驻守的营地,因为继父维达认为他的儿子一定要出生在父亲身边。
维达的任务就是残忍的消灭一切反抗者。她的母亲也因为即将生产而身体虚弱,无法对她多加照顾。
奥菲利亚被孤独感和目睹暴行的痛苦折磨着,唯一能给她一点温暖的是游击队派来的卧底保姆。于是,奥菲利亚和森林中的精灵相识了,在精灵的带领下,她找到了潘神,潘神告诉她,她是奇幻王国失踪的公主,只有完成了三个考验,证明她没有被人类同化,她才能重新回到她的王国。
影片相关:
影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绝望又残酷,整个的色调阴沉又压抑,而魔幻的世界也充满了肮脏和血腥,所有神怪的形象也让人恶心又恐惧。笔者认为,这绝对不是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童话剧,彻彻底底是一部写给成人看的暗黑童话。
对于不熟悉西班牙历史的我们来说,可能看不懂其中一些隐喻。但我们仍然能从中找出一些人性共通的特点。
今天,笔者就从对影片结构上魔幻与现实两方面剧情的交织、拍摄手法上色彩的巧妙转换、导演对神怪形象的设计的隐喻几个方面对该片进行解读。在文章的最后,我还想和大家聊聊这部另类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带给我的一些关于人性的思考。
Ⅸ 奥菲莉娅在《哈姆雷特》中是个什么角色
简单来说奥菲莉娅的一位大臣的女儿,同时也是哈姆雷特王子喜欢的人。但由于奥菲莉娅身上具有浓重的女性气息对父辈兄长的过分依赖导致疏离哈姆雷特,而且哈姆雷特那段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就是在哈姆雷特装疯后对奥菲莉娅所说的。后来奥菲莉娅在因为无法忍受父亲被哈姆雷特刺死的缘故,真疯跳水自杀,哈姆雷特在葬礼上痛苦流泪。
Ⅹ 电影《潘神的迷宫》其真正的寓意是什么
1.孩子虽然在现实世界中死了 但她用自己的鲜血打开了异世界的大门 回到了自己那个世界
2.电影讲述了二战后期,独裁者弗朗哥的忠实党羽长枪党徒在西班牙继续恐怖的统治。奥菲利亚被母亲带到作为长枪党徒上尉的继父身边。在游击队员和长枪党迂回作战的过程中,奥菲利亚被潘神告知自己本是地下王国的公主,必须完成三个艰难的任务才能回去。最后,游击队获得了胜利,奥菲利亚抵达了她的国度。
整部电影由两条线索构成。主线是奥菲利亚的三个任务,副线是游击队员击败长枪党徒的过程。
3.奥菲利亚接受的三个奇妙任务也并非来自凭空想象,这些任务同时影射着现实生活中游击队员的行动。
第一个任务最为明显,即奥菲利亚需要取回巨型蟾蜍肚子里的金钥匙。那棵干枯颓败的无花果树正是代表了遭受苦难的西班牙人民。蟾蜍象征着残暴丑陋的法西斯,盘踞在树根,汲取养分,吞噬着大树的生命之源。奥菲利亚需要具备勇气、还有面对危机时的智慧才能取回蟾蜍肚子里的钥匙,消灭那个怪物,这就如同游击队员对抗比他们强大的法西斯一般。与此同时,导演还讲述两个平行的故事,强调了这种联系,就是侍女偷取了仓库的药品给游击队送去当作补给,与奥菲利亚一样,都是从老虎嘴里拔牙。
第二个任务是需要奥菲利亚深入食人怪兽的地窖中,桌子上摆满了鲜美诱人的食物,这些诱惑之后是致命的危险,只要碰了其中的一个都会导致惨痛的后果。奥菲利亚这样长期见不到水果的孩子,如同饥渴的旅人见到清泉时的不顾一切,她终究禁受不住鲜美红提的诱惑。最后小精灵为了保护她而丧命,她也差点回不到现实世界中。这个故事想讲述的,是作为一个有着世俗观念和正常欲念的人,被诱惑所吸引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只要从梦中惊醒后知道悔改。所以潘神会给奥菲利亚补过的机会。
在这个任务中,那根神奇的粉笔也登场了,我想,谁都希望有这样一支粉笔,能在滚烫的沙粒中寻找清凉,在荆棘遍布的花丛中寻找芳香,在睡意朦胧时寻找一张柔软的温床。它带着那些对自由的渴望,暗夜中的祈祷,奔向他们要抵达的家园。
最后一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奥菲利亚把弟弟的鲜血献给潘神,以此打开通往地下王国的大门。起初奥菲利亚只是以为把弟弟带出来就可以,后来当她知道需要杀死弟弟换取她的幸福时,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机会,留在这个残酷、清冷的世界中。这也正是游击队员在被俘后,面对拷问时所有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人性的道德底线,即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不能因为任何看似正当的欲念加以剥夺。虽然坚持的下场可能遭受讥笑、耻辱、甚至死神的镰刀。可就像侍女在经受拷问后,仍紧咬牙关不肯透露实情,最后逃离营地,当被追兵逼得走投无路时被赶上来的游击队员营救。如果她当时吐露真情,也许反而死在了上尉的枪下。导演也想借此说明,那些看似难以承受的苦难,只要凭着无所畏惧坚强的心,总会让雷霆驱散阴霾,给干涸的大地带来暴雨的洗礼。
4.电影很多时候混淆了现实和虚幻的世界,亦真亦假。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那根粉笔的出现却彻底将电影拉进了魔幻的真实世界中。当奥菲利亚被囚禁在那个小屋中时,又怎么能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到达上尉的房中呢?若非是神迹,那就只能说这些幻想实际上是存在的。那根粉笔的魔力,让原本虚无缥缈的王国变得栩栩如生。
在这里,导演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意图,即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那个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国度是存在的。否则,他完全没有必要设置这样的场景,尽管让故事陷入更难以捉摸的境地就好。
影片在一开始刻意给人留下死亡的阴影,鲜血逐渐倒流回奥菲利亚的身体,仿佛是导演刻意让沉闷的丧钟停止,重新敲响最初的哀鸣。到了故事的最后,看似无可挽回的死亡却是到达另一个仙境的大门,正像潘神所说如果她没有为弟弟献身的精神,也无法到达幸福的国度。最后的镜头停留在那个真实存在的王国中,镶嵌着星辰的光芒,宛若天庭,导演试图告诉人们只要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去奋斗,总会有应得回报和幸福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