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淮北濉溪县哪有电影院啊有最新上映的电影吗
有,扒了,还没盖好!
㈡ 安徽淮北怎么样
1.城市历史。
总的来说,淮北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前身是濉溪市,貌似很久之前有个“相王”的领地在这边,所以有了相山。现在的淮北基本上是由老濉溪人、宿州人、萧县人以及其它周边的矿区、县城的人组成,另外,淮北有很多上海的知青,我搬过两次家,邻居都是上海人...小的时候就听他们胡麻将的声音.
2.人文。
淮北人有点北方人的豪爽,又有些南方人的精致。吃饭会抢着买单,绝不AA,家里也喜欢种植一些花花草草,既有喜欢大鱼大肉的小姑娘,也有喜欢喝茶下棋的好基友。因为城市(相山区)比较小,基本上我的小学同学和我初中同学是高中同学的概率非常大,也有我的初中同学和我的高中同学结婚的。就那么大的圈子,干点什么事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
3.环境。
这个单词不需要在淮北里讨论,你要是敢一个星期不刷车,我就服了你。到处是灰尘、煤尘和垃圾。
我真的吐槽一万遍都不嫌麻烦,每到节假日淮北的中心一马路,随处看见丢在地上的宣传单、食品袋、各种垃圾,而且现在比我小时候跟严重,怎么人们都越活越回去了呢。
4.经济水平。
淮北市是贫富差距蛮大的地方,比如开公司的、家里有煤矿的、高级公务员之类的很有钱,但是城乡结合处还是可以看到破旧、陈年的老房子,更别说农村的农民了,收入基本靠外出打工。一般的上班族可能也就工资1200—2800之间吧。大量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在外地,不愿意回来。
5.淮北人怎么玩的。
淮北人特别注重享受,我小的时候,流行舞厅,很多人回去卡拉OK,然后跳舞。等到我上初中了,流行量贩式KTV和迪吧,再后来我上高中、大学,家里人的生活更多元化了,早上起来很多人回去爬山、溜公园锻炼身体,中午是肯定会午睡,晚上下班喝点小酒,大家去打牌、泡澡,女士们喜欢养生会所、打麻将之类的,最近貌似还流行在体育场暴走之类的。周末空闲的时候会全家开车出去采风,看梨花、逛石榴节,杏、桃、西瓜、淮北的乡村风景很棒。而且交通还不错,去徐州、合肥、南京、山东都不麻烦,节假日出行很方便。
淮北附近的宿州、阜阳、我都去过,说实话我觉得淮北人民的生活质量比较高一点,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的机会不是很多,企业少、经济不发达是淮北的硬伤,支柱性产业煤矿最近惨的发不起工资,如果你是青年,又不是本地人,请慎重考虑。
㈢ 淮北市濉溪县现在哪儿有电影院,有情侣包厢的,资费如何。
电影院正在重建不知道可见好吗,不知道你是谁,我可认识,你叫什么名字
㈣ 淮北真棒超市有几个分别在什么位置
大点的有6个,分别在批发市场负一楼、供电大楼西面、麦当劳南100米、四路转盘附近、四路苏果对面、人民医院后面一家比较小些
㈤ 淮北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根据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及其相关安全管理活动。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的协调、保障、考核机制。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相关工作,将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年度考核,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
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第四条 公安机关是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民政、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第五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是本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本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
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工作,劝阻违法燃放行为,可以组织居民、村民以及机关单位制定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公约。
物业服务企业、宾馆、酒店等单位对服务区域或者责任区域内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劝阻无效的,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依法、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燃放烟花爆竹管理和移风易俗的公益宣传。
学校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教育和监管。第七条 本市市区东外环路以西,北外环路以南,S238省道以东,五宋路以北区域,以及濉溪县濉溪镇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确需调整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外,县(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第八条 在禁止燃放区域外,下列地点和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一)国家机关;
(二)文物保护单位;
(三)医疗机构、幼儿园、学校、敬(养)老院、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
(四)商场、集贸市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五)经济开发区、工业聚集区;
(六)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及城市主干道、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
(七)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安全防护范围内;
(八)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
(九)风景名胜区、山林、公园、绿地、苗圃、湿地;
(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应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第九条 重污染天气期间,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会同气象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会商机制,进行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应当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市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确定预警等级并及时发出预警,提示在此期间不得燃放烟花爆竹。第十条 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确需举办焰火晚会或者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经市、县(区)人民政府同意,依法获得许可后,办理相关手续。第十一条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和地点,不得设置烟花爆竹销售网点,不得销售烟花爆竹。
在禁止燃放区域外设置零售点,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严格审查、核发许可证。第十二条 在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建筑物、构筑物内燃放或者从阳台、窗户向外抛掷烟花爆竹;
(二)不得向烟花爆竹零售点、行人、车辆、建筑物、构筑物、在建工地、树木、河道、公共绿地、窨井等投掷烟花爆竹;
(三)不得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四)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第十三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燃放烟花爆竹相关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查处, 并向举报人反馈;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㈥ 濉溪雷石影院明天有什么电影
两室
又名:无
看点: 短片 网络电影 中影
类型:爱情 剧情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大陆
时长:20分钟
导演: 邵馨莹
演员: 梁庭瑜
㈦ 谁去濉溪县电影院看过电影 把流程给我说一下
濉溪早就把电影院拆了,现在是一栋商场
㈧ 郭庄村的历史沿革
我一九七一年十月参加工作,被安排在郭庄接待站宣传组负责写写画画等有关宣传事务,直至一九七八年三月离开郭庄,这段时期中,国家正处于“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如火如荼。“以粮为纲”成为时代的中心话题。“大寨”这面农业上的旗帜飘扬在山川水湾之间,大寨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一举被提为中央政府的副总理,农业成为重中之重。“学大寨”是学习大寨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地质恶劣的郭庄大队在“学大寨”道路上一步步改变着原来的状况,粮棉产量逐年上升,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初:郭庄大队自然条件极差,一千九百多亩土地,盐碱重度侵蚀,地势低洼,土质瘠薄,收成无着,不少群众流落他乡。民谣传唱说:“秃子头,老碱瓢,十种九不苗,种一葫芦收半瓢。”“北大荒,北大荒,风吹一夜白茫茫,卷地萧朔凄迷处,霜满地,雪飞扬”。
1964年郭宏杰同志担任朔里区委党校校长,窦庄公社管委会主任,同时兼任刘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看到乡亲们饱受“一年糠菜半年粮”、“半年粮”还要靠国家救济的贫困日月,主动请缨,回到家乡担任党支部书记。二十多岁的年纪,决心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带领一班人,一千七百多名男女老少,踏上艰苦卓绝治理盐碱的道路。挖地三尺,深埋上层盐碱,打井水灌冲洗盐碱,人力从五六里路外的山脚下一点点运来酸性土壤中和盐碱,实施着“万里千车一亩田”的浩大工程。一系列地治理手段,乡亲们数年地不懈努力,土质发生根本变化,长出了好庄稼。正是这种“穷则思变”的奋斗精神成为时代的典范。大寨之后,郭庄与河南七里营,江苏华西村齐名的耀眼农业明星,影响全国,波及海外。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批人员涌向这里参观学习,体验生活。政府在这里成立了一百多人的接待站,承担接待、宣传等工作。
期间,郭宏杰同志以“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朝鲜,受到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及金日成亲切接见。并先后任萧县县委书记,党的十大中央委员、安徽省委书记,中央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团中央三人筹备组成员。郭庄也成为安徽的焦点,被全国关注。这里热闹非凡。“安徽省农业学大寨会议”前后九次在这里召开,多届全省文艺汇演,教育会议,第四次全国青年篮球赛在此表演赛事,陈永贵来访,时任安徽领导人的李德生、宋佩樟、李任之、王光宇等常来往这里。中国农科所、安徽农科所十数名农业科学专家常驻郭庄,开辟数十亩土地作为实验基地,探讨粮棉在这一地区高产的新路,摸索合理的种植、用水及田间管理的规律,提供粮棉优质品种,促进了产量的稳步上升。
1969年、1974年下放在郭庄大队的上海、合肥两地的六七十名知识青年、及王仁义、孟凡燿、张建营、卢叶苗四名大学生。他们在接受农村再教育的同时,也为郭庄的发展前进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有的成为郭庄大队的领导成员或生产队长。实验田、养猪场、机械场、气象站、卫生所、窑场等场所都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九七零年成立了郭庄农学院,校址在郭庄接壤的蔡洼大队。学生来自全县各公社的大队,常以郭庄田间地头为课堂,农科所的专家“传帮带”,毕业后回到原籍。为我县的农业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媒体纷纷入驻郭庄,《人民中国》的记者丁再兴,在《人民中国》用数十页的版面综合报道郭庄,向海外介绍。《安徽画报》专版介绍郭庄。
《安徽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大块文章报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以“誓把萧县变昔阳”为题拍摄了专题片。其中有航拍郭庄全景及诸多场景。欧阳龙、曾广才先生住在一所我们隔壁,我常去玩,看到他们正在用彩墨国画形式创作《前进中的郭庄》连环画。郭庄如日中天。北京农展馆、广州交易会有郭庄的专项展位。郭庄需要相匹配对外展示的窗口。
1971年,政府决定在郭庄建立全面展示郭庄的展览馆。展览馆从筹建到开馆是一套系统的工程。展览除了实物、图片文字就是书写绘画。首先组织了一个数十人的办展班子,调集全省设计、摄影、书写绘画最强力量投入这项工作。来自合肥的董伯信、张泉、裘忱耀、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跃、李宏勋、郑伊农……宿县的李百忍、王少石、郭大华、谢谢、陈行知、岳乐、高传业、蔡世明、纪明、苏继梦、孔庆福,临泉的何保泉,淮北的杨天序,濉溪的王允恭,砀山的孙宗喜,萧县的欧阳龙、曾广才、薛志耘、郑正、赵宗基、吴燃、宋彦昭、张祖民、付强等办展人员。
“郭庄展览馆”坐东面西,面积近千平方米,馆名李百忍先生题写。进入展馆的正厅中间是张泉先生的大型油画“前进中的郭庄人民”。右首是赖少其、师松龄、林之跃、陶天月诸先生合作的大幅套色木刻“淮北人民学大寨”。左手是郑伊农先生的大幅国画“萧县新貌”。第二展厅有付强用素描画的一幅场景人物。第三展厅中吴燃先生的一幅套色版画“收获”,其主人公就是郭宏杰同志。我用年画的形式以刘世侠为原型创作了《一篮红土》,由安徽幻灯制片厂制作完成一套八幅幻灯片,在第四展厅播放。第六展厅有欧阳龙先生的一幅国画人物。其余有粉画、油画、国画、版画、摄影图片、版面词穿插。主标、付标、小标,漂亮的仿宋、黑体。隽秀俊美的图片说明词出自郭大华、张协和先生的手迹。两组雕塑由宋彦昭、张祖民先生完成。曾广才先生参於总体设计。在此期间,薛志耘先生除了参与展览馆的有关工作,以郭庄为背景,创作了一本《一朵盛开在淮北平原上的大寨之花》百多幅的连环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连环画的封面“风雪战盐碱”被放大成巨幅油画树立在县委对面南北路的南端。展览馆从开展之后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其规模、布局整体水平应在省级以上。
郭庄接待站设立三个招待所。一所礼堂能容纳千人以上,后面的西山墙上一幅大型油画“前进中的郭庄大队”是鲍加先生的作品。二所大门对面树立一块数十平方的大牌子,上面的几幅油画是当时年纪很轻的钱流、巫俊的作品。我初来郭庄时,领导安排我在一米多长的牌子上用油漆书写“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等。一块牌子一个字,我用仿宋体认真的书写。尽管我在永堌中学读书期间已熟练地运用宋体书写学校的几块黑板报,并和纵精品老师共同指挥我的同届两班同学在永堌水库南端的山坡上,二三百米内谋划用仿宋体“学大寨赶郭庄”,石灰水在石头上刷成白色,二十里外的地方就能看见,宏伟、气派、壮观。我明白他们要试我的活。牌子写好了,树立在郭庄的田间路旁,二三年后,每天仍在接受数千累万人的检阅。后来一、二、三所墙上的壁字大多是我书写。频繁的墙报、大会会场标语、欢迎标语、每年三秋四夏由我办一份报纸(用蜡纸在钢板上手刻油印)。一所房子的山墙上我和马新华共同完成了大幅油画“农业学大寨”。我记得画面中有陈永贵戴着白毛巾,背景是大寨梯田。再后来我画了几幅大幅毛主席油画象,摆在大会主席台上,多年以后仍见到放在县城电影院的舞台中间。
1975年我创作了一幅年画“喜雨”参加了安徽省美展。期间我迷恋连环画,贺友直的《山乡巨变》、赵宏本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丁世弼的《渔岛怒潮》、刘国辉的《昆仑山上一棵草》等我大都认真临摹,研究其构图规律、表现技巧、人物形象、场景变化。我也自己编脚本创作《过草地》,至今还存有多幅。来郭庄体验生活,文艺书画界的名人很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潘璟琍、刘世龙,诗人绥民,话剧演员安保国等;书画名家萧龙士、孔小瑜、郑震、郭公达、徐子鹤先生都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孔小瑜先生和师母一住就是半年数月,我常有时间伴其左右,研墨理纸。裘忱耀先生和我负责郭庄大队美术小组的教学,我们常相并肩来往于大队学校、一所、二所、三所之间(美术小组由在校学生、几名喜爱书画的知识青年构成)裘忱耀先生与方增先先生是画友,并得到方先生题字赠书“怎样画人物”作为我们的教材。
我们在一起谈书论画。一次裘忱耀老师给我说:“我今天去萧县看望欧阳南荪先生”。南荪先生是我第一次听说。我看到他为南荪先生在大伙食堂里买了二份油条带着。清贫时期,这是一份难得的礼物。同时看到裘先生对艺术家及艺术的尊重。一次,晚上我们在一起看电影“磐石湾”,其中有一个反面人物叫“裘二能”,他在我的耳畔轻声说“叫裘二能,你咋不叫江二能”。“磐石湾”是江青一手推出的样板戏之一,所以裘先生口出此言。坏人不姓你“江青”的“江”,却姓我的“裘”。深处想,他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大不满。裘忱耀先生当时五十多岁的年纪,杭州人。工作单位是安徽省群艺馆,著名画家、擅画孔雀、文字学学者。当时尚未完成的一部九册《词典》书稿,私下拿给我看,蝇头大篆、小篆、小楷令我震惊。多大的功夫,多深的功力,多强的耐心。学术事业不能光明磊落的做,偷偷摸摸而为之,与社员同吃同住,一泡就是五六年……刘香亭先生是萧县文化馆馆长,调任郭庄接待站秘书,擅书画。多年间,许多作品撒向社会。
我那时年轻,工作繁忙,一有空闲就写写画画。有意无意间常见到在郭庄的书画家作书作画,一次我去李百忍先生住室,我看到他正在一张张米字格上写楷书,后来由安徽出版社出版一本学生字帖发行。在那个文人书画被冷落的年代,书画家们乐意把作品送给真正喜欢的人。郭庄期间,赖少其先生留下梅花、书法作品十五幅以上,孔小瑜先生留下熊猫、葡萄等作品二十幅以上,萧龙士先生两次来郭庄,留下兰草、竹子等作品二十幅以上,及吴燃、郑伊农、李百忍、郑正等先生都留下不少书画作品。郑伊农先生一次请我就转交十多幅四尺四开山水。我的室友郑永民一次请李百忍先生书写四张四尺对开条幅行草书。那时,我虽然年少,不太喜欢李先生的字,觉得偏于甜秀。我当时收藏赖少其孔小瑜先生的作品就有五幅。欧阳龙老师给我说:爱民,孔老的孔雀、猫拿我看看。
我说,行!这两幅送你吧!张恺帆先生被重新安排工作之后来郭庄,大家知道他的书法好,当年他题的“合肥师范学院”,尤其“文化新村”得到毛主席的夸赞。在我们的请求下,除了题“郭庄展览馆”还分别为我们写了三四幅作品。在与郭庄进进出出中,我们本县的书画人员王庆彬、杜长景、金家士、许敬如、李定华等同志,尤其热爱书画的年轻人胡志新、蔡白、丁峰、罗献丽等很多及外地来的杨参军、谢海洋等在各自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素描、色彩……三十多年过去了,郭庄时期的热闹场面及绘画情形历历在目。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在参与与耳闻目染中潜移默化影响着萧县的书画,是我们书画发展壮大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而言,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