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部老电影,一个外国歌手
《青春传奇》是根据瓦伦斯的生平加以改编的传记电影
动人的音乐、扣人心弦的剧情,交织在这部真实记录50年代摇滚歌手里奇·瓦伦斯(Ritchie Valens)的传记电影中。本片真称而温和地娓娓道出瑞奇短暂而多采多姿的一生:从出身于芝加哥的一个贫困墨西哥裔家庭,到他以17岁之龄成为流行唱片界的巨星;从他刹那间的功成名就,到他悲剧性地死与一场空难。他曾造唱过"Donna"、"La Bamba"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此片中则由Los Lobos乐团担任幕后代唱。
导演:Luis Valdez
主演:乔·潘托里亚诺 伊丽莎白·佩纳 卢·戴蒙德·菲利普斯 Esai Morales Brian Setzer
类型:剧情 音乐
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颜色:彩色
时长: 1小时43分钟
上映:1987年
——搜索关键字“里奇 歌手 飞机 失事”
《青春传奇》(La Bamba)
Ritchie Valens里奇·瓦伦斯
个人经历: 拉丁摇滚传奇歌手里奇·瓦伦斯 1941年5月13日生于以圣弗尔拉多大峡谷闻名的洛杉矶的一个西班牙的社区家庭。他的父亲,约瑟夫·史蒂文·瓦伦斯拉,一名起重机工人,他做过园丁、驯马师,史蒂文热爱各种音乐,对于弗拉门科民歌和各种形式的布鲁斯和他的爱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他的儿子身上。 里奇的母亲,康妮·瓦伦斯拉,在军需品工厂工作。康妮有一个前父所生名叫“罗伯特·莫拉兹”的儿子,比里奇大四岁。在这些年,他们住在弗尔拉多。 当里奇三岁时,他的父母分离,他父亲花所有的钱买下了一幢房子,就是这房子,史蒂文开始培养儿子的音乐天赋。而面对棘手的问题对如何用自然唱歌的天赋去弹吉它,史蒂文不断地鼓励里奇要自已做。1951年,当里奇十岁是,他的父亲死于糖尿病。 史蒂文死后,他的母亲带着另一个儿子和一个两岁的女儿搬进了这个房子,在这个期间,里奇住在叔叔家据说是为了防止孩子变坏,而事实上,里奇是个安静而害羞的孩子。 在十三岁那年,里奇作为七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是平常的学生,安静而喜欢同学。在那是他走到那儿总是带着吉它,在午餐时间,坐在凳子上和他的朋友一起分享他的音乐,这些不同的朋友促进了他更广泛的音乐,使他在拉丁歌曲有突出表现,包括“La Bamba”。他的堂兄迪克和叔叔洛扎诺教给他如何用吉它的琴弦。那时,进入中学,开始倾向于摇滚乐,模仿猫王Elvis Presley, Chuck Berry, Jerry Lee Lewis,最终他成为有名的小里奇。在16岁时,他有更多朋友,使他被邀加入Silhouettes乐队,可以参加高校、教会、政党的演出。 该乐队是带有典型的,通俗的曲调高校乐队,其中有一位高校乐队成员,Gil Rocha,一位21岁的音乐家。他是一位懂得写歌、编排、演奏全能的表演者,Silhouettes是一专业乐队,不分种族,其中有两位黑人兄弟,一位是日籍美国人和一西班牙人,受这些人影响同,害羞的里奇,最终成为该团体的主唱。
在他18岁那年,飞机失事,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音乐永恒了
到了现在人们都还在继续着他的金曲
B. 讲述外国歌手成名历史的电影
奔向光荣 Bound for Glory (1976)
伍迪是在三十年代走红的流浪民歌手,写了很多描述经济不景气而导致贫富悬殊和富人欺压穷人的歌曲,并到各地小酒馆和舞台演唱,抚慰那些弱势民族的心灵。本片即根据伍迪的自传改编而成。
飞越星河梦 Introcing Dorothy Dandridge (1999)
本片是五十年代红极一时的黑人女明星桃乐丝·丹铎的传记电影。由她早年在俱乐部巡回演唱,到她后来由经纪人厄尔米尔斯发掘且经营成为红歌星,演出最早的一部完全由黑人担纲的歌舞片“卡门琼斯”,并在1954年以该片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也是在当时封闭的电影工业中第一位入围的黑人女星。桃乐丝由独具慧眼的经纪人厄尔米尔斯发掘,加上自身的非凡歌艺成为四、五十年代的当红歌星,但她却因肤色问题而在当时种族歧视严重的好莱坞受到不平等待遇,例如:不能和白人共用厕所、不得在白人的泳池游泳……此外片中还对桃乐丝生命中几段坎坷的感情多所描述,包括她与德籍名导奥图皮明杰的一段婚外情;这位才华洋溢的黑人女星最后因服药过量而结束她高潮迭起的一生。
骚灵乐父 Ray (2004)
这部传记片真实地再现了黑人灵魂乐歌手雷•查尔斯(Ray Charles)传奇的一生,刻画了这位灵魂乐之父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和美丽心灵。
雷•查尔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美国乔治亚州的小镇上,但贫困并非他唯一的磨难,七岁时,他又因青光眼而导致双目失明。但雷继承了自己单身母亲的坚强,她鼓励自己的孩子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佛罗里达州一家残疾人学校,聪明的查尔斯很快学会了用盲文“阅读”乐谱,并且依靠自己的勤奋和音乐上的天分开始了音乐创作。
仅仅在少年时期,查尔斯就熟练掌握了多种乐器的弹奏,尤其是在钢琴上,他的天赋带着他达到了许多视力正常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母亲去世之后,15岁的雷•查尔斯辍学来到西雅图,开始了在南方的巡回演唱,他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他也自此走上了耗尽自己一生的对音乐的不懈追求。
60年代,雷在音乐上获得突破。他成功地将乡村、爵士、管弦和教会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个人风格,这种优美音乐逐渐获得了世界音乐界的认可,他也被看作是一个音乐上的奇迹。他的唱片开始热销并且有多只单曲登上了排行榜,他获得邀请开始了第一次在欧洲的个人演唱会,并且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融合并将它们的魅力不断发扬光大。
除了在音乐上掀起了对既有的欣赏方式的革命,雷•查尔斯也是一位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他支持和提携年轻的黑人音乐家,捍卫自己和其他黑人的权利,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击退了无数种族歧视者的眼光,他正直高大的身影也鼓舞着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奋勇先前。
C. 有哪些电影是以人物传记为主的
1、《 甘地 》(英国导演阿腾伯格的印度圣雄甘地传)
2、《 巴顿将军 》(美国导演FRANKLIN J.SCHAFFNER根据美国二战传奇将军巴顿的生平事迹改编)
3、《 刺杀肯尼迪 》(美国导演斯通根据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被刺事件改编)
4、 《 美丽心灵 》(美国导演朗·霍华德根据美国数学天才纳什的生平故事改编)
5、《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法国导演冈斯根据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故事改编)
6、《 安德烈·鲁勃廖夫 》(俄国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根据俄国中世纪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的生平事迹改编的电影)
7、《 耶稣受难记 》(美国导演梅尔·吉布森根据耶稣基督的生平改编)
8、《 灵魂歌王 》(美国导演Taylor Hackford根据美国爵士乐大师雷的生平故事改编)
9、《 莫扎特 》(影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第57届)的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
10、《 帝国的毁灭 》(德国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关于德国魔王希特勒最后岁月的故事片)
11、《风流才子》,(The Libertine),又名: 浪荡子。
12、《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又名: 莎翁情史 / 写我深情,
D. 关于莫扎特的电影,要最有名的一部
当然就是莫扎特传,最出色最有名最值得一看的。当年得了多项奥斯卡奖的。
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一举夺得八项大奖,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夜也被称为“莫扎特之夜”。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
E. 寻找带有拉小提琴的电影或电视
推荐我看过的几部电影吧:
1. 红色小提琴-------《红色小提琴》一片由曾执导过《格莱恩-顾尔得的32个极短篇》等影片的新生代导演Francois Girard执导,通过讲述一把小提琴穿越了三个世纪时间与空间的故事,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差异,折射出世情百态。由多国演员联袂演出的这部影片曾经拿下1998年加拿大詹尼奖7项大奖和朱特拉奖9项大奖,获得2000年金球奖和金卫星奖的提名,称得上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作品。而电影原声音乐亦非常出色,拿下第72届奥斯卡最佳原声音乐大奖。
2.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是根据阿列切姆的犹太文学作品改编的两幕音乐剧。由Jerry Bock作曲,Sheldon Harnick作词。由著名的杰罗姆.罗宾斯编舞。
1964年在纽约首演,并多次获得殊荣。1965年获第十九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七项大奖。1972年因该剧在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而获得第26届托尼奖特别奖。91年获最佳重演奖。而且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也在197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摄影、音响奖。
3 萨曼莎----小女孩学习小提琴的故事
4.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 剧情简介
下岗工人胡佐衡在路边捡到一把小提琴后,突然萌发了学琴的念头,随后便一发不可收地痴迷于练琴.面对家人、同事、邻居的疑惑不解、冷嘲热讽乃至激烈反对,他仍乐词不疲。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少年宫老师的帮助下,他的琴艺有了进步,而周围人也渐渐开始理解他。
电影描写了一把牵动无数人命运的古老提琴,很自然的,音乐成为讲述这个故事的语言,而音乐家的表现,包括作曲者与演奏者,则化身为整个故事的灵魂,很难得的,这是一部真正属于音乐家的电影。导演Francois Girard推崇的小提琴演奏者Joshua Bell,为故事中的红提琴注入生命,同时也与配乐家John Corigliano进行了很棒的合作,长达两年的讨论与录音乐过程,足以让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同时也是John Corigliano的电影
5 弦动我心---- 此片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小小奇迹》(Small Wonders)为蓝本,故事的原型为纽约东哈林区的小提琴教师罗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
6剑胆琴心----- 片中的小提琴曲是梅纽因拉的,又是描写帕格尼尼的
7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影片纪录了小提琴大师斯特恩1979年对中国的访问,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风貌,尤其是神童的天才和教师的尽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艾萨克·斯特恩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他对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艾伦·米勒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部影片向世界展示了刚刚开放的中国和中国年轻音乐家的才华,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几部有励志片,也有爱情片,都挺好,看完后的一大感受就是要继续努力提高琴艺,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吧,加油!
F. 介绍几部外国跟音乐有关的电影
舞出我人生 1-2
歌舞青春 1-3
魅力四射 1-3
舞动激情
舞动青春
热力四射
街舞新曲
摇滚校园
乖乖女是大明星
舞出一片天 1-2
摇滚之王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
几近成名
G. 有关音乐体裁好看的外国电影,越多越好
《莫扎特传》(阿马迪斯)(Amadeus )
《春天交响曲》(舒曼传)
《梦幻曲》克拉拉和舒曼……
《舒曼情史》
《爱情之歌》(Song of love)克拉拉和她丈夫罗伯特舒曼及和她的密友勃拉姆斯的关系。
《不朽真情》,也叫《永远的爱人》(Immortal Beloved)(贝多芬传)
《复制贝多芬》,《安娜日记》(巴赫传)
《狂恋大提琴》,又叫《她比烟花寂寞 》(杜普蕾传)
《指挥家的抉择》(富特文格勒传)
《悲情俄罗斯》(柴可夫斯基传)
《音乐恋人》(Music Lovers)讲的是柴可夫斯基
《翠堤春晓》(约翰·施特劳斯传)
《反对斯大林》(肖斯塔科维齐传)
《没有终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讲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恋情
《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也叫《蓝色乐章》,介绍肖邦生平的
《法利内里》,主要是介绍17世纪阉人歌手的影片,兴趣因人而异
《钢琴师》,《钢琴家》THE PLANIST 钢琴战曲 ,描写二战时的优秀电影。
《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记载了一把极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曾经历300年的风霜
《海上钢琴师》 the legend of 1900's,经典的不用介绍
《闪亮的风采》(Shine)钢琴家大卫·海尔夫戈特真实的一生
《钢琴课》(Piano Lesson) 又称《钢琴别恋》,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
《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 电影版
《作曲家埃尔加》
《夜半歌声》
《音乐之声》
《音比天高》
《乐鼓热线 》
《梦幻女郎》《追梦女郎》以60年代美国的女子三重唱组合-The Supreme作为蓝本而改编的
《放牛班的春天》
《贝隆夫人》(艾薇塔),描写阿根廷国母贝隆夫人的音乐剧。
《野狼俱乐部》主题曲很好听啊
《玫瑰人生》描写法国著名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传记片
《交响情人梦 》动漫
《想飞的钢琴少年》
《黑暗中的舞者》冰岛歌手比约克演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电影
《松子不幸的一生》电影版
《红磨坊》超古老
《雨中曲》,经典的不用说
《Deep Blues》一部关于布鲁斯音乐的记录片
《雷》……这是关于美国灵魂乐之父雷.查尔斯(Ray Charles)的人物传记影片。
《发胶》hairspray
《金牌制作人》(procers)
《歌舞青春》两部
《理发师陶德》
H. 麻烦大家帮我提供 西方史音乐家相关的电影。
《翠堤春晓》 讲施特劳斯的经典
《无冕之王施特劳斯》 也是施特劳斯
贝多芬好像有个《贝多芬传》可以搜搜
《舒曼情史》
关於莫扎特的同名电影《莫扎特》
关於贝多芬的《永恒的爱人》
关於萧邦的《春天奏鸣曲》
关於大提琴家杜普雷的《她比烟花寂寞》
近年来觉得最好听的比如放牛班的春天、海上钢琴师等等挺好,就是有点偏题了
I. 莫扎特传的影片评价
《莫扎特传》是人物传记片的顶峰之作,轰动世界的第一流的视听享受音乐片,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网易娱乐 评)
《莫扎特传》是一部罕见的电影,它近乎完美的剧本,优美的音乐,高雅的影像,非凡的演出,炫目的导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都证明了这一点。(《电影批评家》评)
影片《莫扎特传》以倒叙的手法表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的坎坷一生,同时也给观众展示了一幕“因妒生恨”的人间悲剧。影片在萨利埃利的回忆中娓娓道来,他给观众展示了一个形骸放荡的莫扎特,一个不拘小节的莫扎特和一个才华横溢的莫扎特。(新浪娱乐 评)
《莫扎特传》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因无知和缺乏鉴赏力而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里兢兢业业,但资质平庸,莫扎特才气逼人,但不知天高地厚。妒火中烧的萨列里最终害死了莫扎特,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刚愎保守的维也纳音乐界中惟一能领悟到莫扎特作品精髓的人,是莫扎特绝无仅有的音乐知己。两人本可成为西方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却由于一方的嫉妒,最后双双以悲剧告终。嫉妒,这一人类最原始的阴暗心理,它毁灭掉了一段本应成为现实的人间佳话。(南海网 评)
该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他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第57届)的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 IMDB评)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影片,该片的独创性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说来,人物传记是最难由形式上突破的电影题材,一个人的一生再怎么精彩,无非也脱不了由生到死的述说法则。唯《莫扎特传》叙事结构与众不同,匠心颇具。(网易娱乐 评)
J. 关于西方音乐史的电影
一.古代希腊与罗马音乐
1-古希腊音乐
比较重要的乐谱残篇:《俄瑞斯忒斯》、德尔斐赞美诗、塞基洛斯歌
乐器:里拉,阿夫洛斯,基萨拉琴
日神赞美诗:多用里拉琴或基萨拉琴伴奏,多利亚调式,风格典雅均衡,具有理性的光辉。
酒神赞美诗:多用阿夫洛斯管伴奏,弗里几亚调式,音色尖利洪亮,具有狂放理性的力量。
抒情诗:源于民歌,后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常用里拉伴奏。诗人有:特尔潘德、提尔泰俄斯(战歌)、萨福(第十位缪斯)
合唱诗歌的著名代表:品达罗斯(崇高颂歌的典范)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公元前5世纪,悲剧得到很大发展,被视为一种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
喜剧:以轻松揶揄的手法描写和表现现实生活。
古希腊戏剧的意义:对后来的西方音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17世纪西方歌剧的诞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理想产生了深厚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通过弦长比发现八、五、四度是协和音程。
阿里斯多塞诺斯:著有《和谐的要素》,它是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接受了毕达哥拉斯的和谐概念,但不只注重抽象的数量关系,而是注重从实际听觉经验中去认识音乐,深入到音乐构成的具体要素,在音程、调式、旋律中讨论音乐的理论问题。他的音乐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四音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的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
古希腊调式: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各种变体。
古希腊记谱法:字母谱、符号谱
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多利亚调式质朴,具有男子气,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弗里几亚调式狂放,具有酒神精神,可以激发热情。副弗里几亚调式容易使人陷于享乐,丧失意志。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向善,但不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品行不端,并认为音乐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教育服务,而不是享乐或娱乐。
2-古罗马音乐
古罗马音乐特点:实用性和娱乐性增强,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与古希腊音乐的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古罗马在音乐的繁荣方面不亚于古希腊,但却失去了希腊艺术的高尚和纯真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
特色乐器:大号、水压管风琴、大型基萨拉琴
二.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15、16世纪一些崇拜古希腊、罗马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他们正处在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因而将古罗马消亡到古代文化的复兴这中间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称为“中间的世纪”,17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凯列尔在《通史》中第一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音乐史研究一般倾向把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看成西方音乐的中世纪时期。
七艺:语言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艺术的“四艺”: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中世纪的音乐观念:音乐不是供人欣赏聆听的对象,不是用来享受或娱乐,它被赋予教化人,使人弃恶向善的道德理性功能。
加洛林文艺复兴:公元751-987年,加洛林王朝提倡学术,鼓励教育,带来文化复苏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