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的姐姐》大获好评,观众看的是电影,哭的却是自己,你觉得呢
由张子枫和朱圆圆主演的现实主义电影《我的姐姐》于4月2日正式上映,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观看。4月2日,国内知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完《我的姐姐》后,发表了一篇支持该片的长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几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社会问题。
在一个“重男轻女”观念很强的家庭里,作为“女孩”和“姐姐”生活是极其痛苦的。前段时间“范真实版-洛洛”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25岁的罗洛(音译)是杭州一家公司的画家,月收入过万,但她每个月都在苦苦挣扎,因为所有的钱都用来补贴父母和弟弟了。
卡里只有7000元,但洛洛的父亲让她打一万元回家。如果她没有10000元,她就把7000元全部打回去;别人家都是妈妈带着孩子淘汰的旧手机,而洛洛妈妈用的是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她只能用妈妈淘汰的旧手机;Lolo为了给自己买一双500多的鞋子要考虑很久,但是当哥哥抱怨生活费不够的时候,他可以翻2万2……像罗洛这种为父母和弟弟付出一切的“姐姐”,在外人看来听话、懂事、节俭,简直是所有“姐姐”的楷模。但在她父母眼里,洛洛是“摇钱树”,是“提款机”。他们不仅在洛洛死前不遗余力的吸她的血,还压榨她死后的最后一点价值。洛洛意外死亡后,他的公司出于人道主义原因,给了洛洛的父母6万元的经济补偿。但几天后,洛洛的父母带着几个人直奔洛洛以前的工作单位,要求他们单位领导再给他们35万元的经济补偿。原因是他们需要给洛洛的弟弟买一套房子作为他们未来的婚房,他们需要钱支付首付。
洛洛父母的诉求没有得到洛洛原单位领导的回应,但出于对洛洛的怜悯和遗憾,公司老板最后私下给了洛洛父母4万元的抚恤金,前后共计10万元。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洛洛父母的行为让无数网友为洛洛感到心寒。假设洛洛不是因为钱塘江涨潮而意外死亡,她可能会在父母的剥削和弟弟的吸血剥削下继续生活一辈子。洛洛的父母之所以用洛洛的死来要挟洛洛的公司,并不是因为洛洛死后没有人可以没有任何底线的支持自己的儿子?如果Lolo没死,他弟弟的首付,房贷,彩礼,老婆谁来出?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在生完女儿后想要另一个儿子。除了传统的“重男轻女”、“续香”的观念外,就是因为“大姐”天生就有“母性”,只要稍加引导,就能成为“扶弟魔”,抚养照顾父母。甚至法律规定“有能力负担的兄弟姐妹有义务赡养父母双亡或者父母无力赡养的未成年兄弟姐妹。”这项法律原本是为了照顾有很多孩子的贫困家庭或者父母早逝的孤儿,却成了一些不想负责的父母的有力借口。而这些不想负责任的父母,会告诉他们成年的孩子,你现在已经长大开始工作了,我们的弟弟妹妹还年轻,我们已经老得不能工作挣钱了,现在我们全家只靠你。面对这种类似道德绑架的“恳求”,成年孩子或者大一点的孩子能说什么?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要拎着包,大老远地去挣钱养家!
在《我的姐姐》中,朱圆圆扮演的“阿姨”就是这样一个“姐姐”。本来她也过得很好,但是家里给了弟弟(女主角的父亲)上大学的机会,所以她只选择提前进入社会赚钱补贴家用,供弟弟上学。
阿姨和安然(张子枫)说:“我是姐姐,我出生了。”是整部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是眼泪最集中的地方。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姐姐”一生的使命和艰辛。作为一个“姐姐”,无论“姐姐”多大,都要肩负起家庭的重担。
电影《我的姐姐》主导了整个清明档,大部分观众哭着走出影院。观众之所以流泪,不一定是因为电影有多感人,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有多坎坷,而是因为电影反映的社会问题过于尖锐敏感,戳中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部好电影值得花钱,但背后的现实和黑暗也值得深思。一部好的电影不能对整个环境做出任何颠覆性的改变,但足以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关注。普通人和普通人改变不了社会的劣根性,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改变。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重男轻女”、“扶弟魔”、“吸姐精”会成为历史,取代它们的是“生男生女都一样”、“姐姐也是乖宝贝”。
㈡ 《我的姐姐》票房领跑,你有看这部电影吗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自上映到今天已经有了很高的票房,我有去看过这个电影。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是自己很感动,对姐姐的做法也很支持。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姐姐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完成自己去北京的梦想,也没有完成学业的要求。可以说说为了弟弟的成长,姐姐付出了所有。这部电影就围绕,姐姐在面对追求自己的生活和抚养弟弟问题之间产生了矛盾展开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三、为了弟弟放弃自己发展
在影片的最后,姐姐为弟弟找到了符合条件的领养家人,但是在姐姐去看望弟弟的时候,领养的父母说要让姐姐保证以后不再来看弟弟,姐姐看着这本合约书默默流泪,又看着在窗外玩耍的弟弟,心里感到非常痛苦。看着窗外玩耍的弟弟姐姐,心中五味杂陈,然后飞奔到窗外,抱着自己的弟弟就往外面跑,在外面弟弟说让姐姐陪自己踢足球。影片的结尾,也没有说姐姐到底有没有去北京发展。
㈢ 电影《我的姐姐》你看了没有,看完你有什么感觉呢
姐弟情是很能吸引我的题材,因为我也有姐姐,但看完《我的姐姐》并没有强烈勾起我回忆我的姐弟往事,而是心绪被几点困惑缠住。若观众纠结于剧情逻辑,于是共情展开得并不充分,感动度也就减损了几分。
1、街头发生车祸,姐姐的父母当场身亡,交警抵达现场,通过父亲手机通话纪录联系到女儿,当父母遗体还没运上救护车,女儿就已身处现场。是事故现场处理速度太慢,还是女儿行动飞速?
2、父母身亡,姐姐已成年,而且有姑姑、舅舅等亲戚在世,读幼儿园的弟弟可以被送领养吗,中国法律是可以的吗?
3、被父母宠爱的当代城市男童(电影故事发生地在成都),一方面他不懂人事,参加了葬礼、亲人交谈没有避讳、家里餐桌上就摆有父母遗照的情况下,依旧不懂死亡的含义;但一方面他又能人小鬼大地说出“(姐姐)你跟妈妈一个味道”、“你等等我(长大)不行吗”、“可是我只有(姐姐)你了”等戳人话语。这样的幼儿园弟弟真的存在吗?
4、全片是姐姐视角,但片名《我的姐姐》是弟弟口吻,所以为什么不叫《我是姐姐》更名副其实?
第1点,姐姐站在车祸现场,目睹父母遗体离去,几个表情特写、几个对比镜头,显然很好营造戏剧气氛,所以罔顾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2点,专门去查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发现今年元旦起已废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涵盖。法典里并无明确答案,但在微博上看到有律师答疑:如果父母死亡,依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承担养育责任,若祖父母不具有能力,姐姐应承担该义务,姐姐在个人选择和法定义务之间应该首先尽法定义务。
第3点,我只能理解为是编剧精心并精准输出的台词。戏里一步步动摇姐姐的心境,戏外瞬间煽动观众的情绪。
第4点,据说原剧本是叫《踢皮球》,作为电影名确实比较混沌不够抓人,看来导演最后是在不够直接和不够严谨之间,选择了后者。
㈣ 《我的姐姐》你看完想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体现了许多男尊女卑、二胎等社会发展的实际,影片的上半部分主要的描述了安然出世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家中,爸爸妈妈为了更好地生二胎乃至假称安然有残废,乃至十分独裁的决策安然的日常生活和前途。并且由于那样的缘故安然和弟弟基本上非常少有相交,乃至情感很冷漠。作为安然的弟弟,自小娇惯,在他来看这一家全部的物品全是归属于他的,包含他的姐姐。
其实,影片中,还有一个触动的点,姐姐希望那个不成器的舅舅,能是她的爸爸就好了,因为舅舅爱着她的女儿。这一刻幕我觉得温情,又心酸。可以说导演真的对于姐弟的心理刻画把控到了一定的水平了。
对于人间的苦难与亲情有了相当的理解与洞察。我不知道对于姐姐们,除了放下包袱,努力去一个更好的环境里,还有什么出路。虽然现在男女对立愈演愈烈,不过就是生存资源的争夺。
但是我知道,这不是性别战争,一个美好的世界不会只是为了某些妇女,而应是为了全体妇女,世界愈加美好,不只是为了女人,也包括男人。无论如何,我都祝福那些充满羽翼的姐姐们:振翅高飞,没有人有资格剪断她们的翅膀。
㈤ 看完《我的姐姐》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姐姐,你会选择一直抚养弟弟吗
前几天听朋友说起过《我的姐姐》这部电影,刚刚又有个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点进去只看了短短几分钟预告,就已经能清晰感受到这部电影展现出来的东西有多么现实残酷。
故事其实很简单,生长于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姐弟俩,在父母车祸离世后,姐姐面临抚养弟弟还是追求个人独立生活的两难抉择,并且不断在生活中成长。
短短几分钟能这么抓人眼球,是因为这个故事足够真实,也能让足够多的人有切身体会。【重男轻女】【二胎家庭】这两个标签我们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二胎家庭的出现就是因为重男轻女,而电影里的姐姐恰好就是其中一个。
一个在姐姐大学时候出生的弟弟,彼此相处的时间也十分短暂,哪里能有什么深厚感情呢?
尤其在父母离世后,情况就更加尴尬,姐姐从未得到过亲情的温暖,却被迫要放弃自己的人生,承担抚养幼弟的责任,换成是我,我也想问一句,凭什么?
就凭他是父母更喜欢的男孩儿,就凭他是自己并不亲近的弟弟吗?那谁又为姐姐考虑过呢。而另一方面,弟弟也还只是个孩子,才6岁就失去了父母,姐姐的人生并不只有他一个人,但是在弟弟的眼里,他的世界只剩下姐姐是最亲近的人了。世间百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人敢说如果这事落到自己身上能处理得非常完美,面对这样的选择,姐姐也爆发过争吵过,甚至想让弟弟被带走领养,而所有人无一例外地站到了她的对立面,这样的冲突实在展现得太鲜血淋漓。
但是当看到弟弟懵懂地说“你等等我不行吗,我只有你了”,又让人无比动容,也让我们知道这样的“中国式家庭”并不只有痛,还有爱。那么话说回来,如果你是姐姐/哥哥,你愿意抚养幼弟/幼妹吗?
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位朋友这样说过:我并不介意父母生二胎,但是生了,他们就应该好好养大他/她,而不是等到自己老了去世了,把孩子丢给我。我自己都没结婚呢,为什么要我先养孩子?
这番话看似冷漠,可又何尝不是现实呢?现在很多二胎家庭,小的那个年纪都足以做老大的孩子了,如果一家关系和睦,其乐融融也就罢了,如果碰到《我的姐姐》这种情况,那就真的是无解,怎么选都不可能两全其美。
希望这部电影也能让二胎父母多考虑考虑老大的感受,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牺牲自我。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并没有什么错。
当然了,有专业律师指出,在父母去世后,如果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没有能力抚养幼弟,这个责任确实是姐姐应该承担的,若姐姐确实想去读书,可以从有利于弟弟的角度出发委托他人监护。
只能说,姐姐遇到的困境,永远没有最优解,不管她是选择打破世俗桎梏、追求个人理想;还是选择成为“母亲”牺牲自我回归家庭,只要是她遵从内心意愿做出的决定,就值得被尊重。
都是成年人了,对自己做出的决定应该负起责任,并承担后果。
㈥ 如何评价电影《我的姐姐》
总地来说,故事的取材很真实(那又怎样,这么多年各种家庭伦理肥皂剧翻来覆去拍,题材也仅仅是贵在真实、早就不新颖了),但是故事的发展却极其生硬。演员仿佛是导演的提线木偶,更别提6岁的小孩的一系列表现,仿佛就是导演抢了这么一个小孩的身体在念台词。
女主面对着本就亲情断裂(从小打骂的爸、背着自己改高考志愿、大学之后就没花过一分钱)的原生家庭、一年没见过几面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甚至说陌生的6岁弟弟,很多行为根本不合常理。
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不是独生子女,我们差点就信了;要不是我和我女朋友都是医学生,我们差点就买账了。
女主就算18岁高考毕业,护理专业读了4年或5年,考证参加工作,按照在电影里的表现怎么也得有一两年的工作阅历了,这时候至少也25岁了。这还是假定女主是本科护理。如果是专科,还要先专升本,那就更久了。那就按女主是25岁吧。
你说你是性格原因不愿意说话也就算了,电影前半段小孩再怎么捣,女主要么是躲躲躲,要么就说的话几乎没几个字是在点上的。正常人面对一个这样没有教养也不懂事的熊孩子,早就该,“你爸妈已经死了,肉包子?自己买去。敢锁门?反手把你关门外面,你闹去?”
熊孩子敢来捣电脑键盘?这个动作至少重复了六七次,一开始是用手捣,女主就换位置,换姿势,然后是爬到沙发上用脚捣,左脚捣完右脚捣……我都看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不巴掌甩脸就算好的了。对这个情景中的姐姐来说,小孩不能碰别人东西、要懂事的道理,是需要教的,你不教,以后他还使劲烦你。你指望着平白无故就把6岁小孩感化了?得亏这是在电影里。
看到有别的答主说,女主缺爱,是弟弟给了她爱。敢问弟弟给了她什么爱?6岁,幼儿园都没毕业,跟姐姐一起过了这么久还是没学会穿鞋子系鞋带,还是依然那么闹腾,你说他懂烧水泡姜?
6岁的小孩会说“我就想你陪我?”说“我想去那个叔叔家玩玩具”还差不多。
女主被叫了几声姐姐,就心软了?跟弟弟的互动戏,还有跟父母的怀念戏,压根不存在的感情基础,硬是发展起来了。
男朋友也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唯一的贡献是让观众看清楚,男朋友的家人顶多也就是想着赶紧结婚,给生个儿子罢了。刚跟家长见第一面就说起两米二的大床和婴儿房了,这也有点太司马昭之心了。
且不说舅舅是怎么精准定位到女主是从哪个单元门走出来的,舅舅指示小孩跑过去叫妈妈,是个什么动机?6岁小孩懂不懂什么叫男朋友什么叫谈恋爱?这一段除了让观众看到小孩的令人讨厌、舅舅的无厘头和女主回家之后又双叒叕没有爆发的闷炮,对整部影片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结尾也是,就硬洗成所谓的“开放式结尾”——自己好生备考考研,孩子都给别人家养了几个月了,结果你考上了,机票买好了临走前一天了,才来签协议,然后你又不舍得了?又把孩子从别人家带走去踢球?
这如果也能说成是“去养父母的草坪上踢球告别”——导演好不容易煽情,给了那么久的慢镜头看子枫妹妹如何把眼泪憋出来,手颤颤巍巍了那么久愣是没签下字,然后一声不吭就把自己小孩拽走了,敢情舍不得,出去疯跑一圈又给孩子送回来了,这不是逗人玩呢?
有的答主还说女主要把孩子接走,说什么不影响追梦,真是搞笑,6岁的小孩,完全抚养成人还需要多久?12年,前面说过女主已经至少25岁左右了,25+12=37,女主怎么自己带?更何况现在还是6岁,就算卖了房子有点钱,就一定能比养父母给他更好的生活吗?将来到了青春期,吵架必然会有“你当初为什么要带走我?你能给我什么?你能当我爸妈吗?你算老几凭什么管我?”这样的问题出现。这压根就是异想天开。
㈦ 看完电影《我的姐姐》,你想起了哪些似曾相识的往事
我们都知道,最近《我的姐姐》这部电影非常的火热。很多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非常的有感触,这部电影也勾起了很多人相似的往事。
一、很多人去电影院里面看这部电影是有原因的。其实很多人去电影院里面看这部电影是有原因的,尤其是身为姐姐的他们是非常喜欢去看这部电影的。因为就会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有很多地方重男轻女还是非常的严重的。家里已经有一个姐姐却因为想要男孩子,所以就生了一个弟弟。弟弟的到来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变化都是非常的大的,身为姐姐的他们,日子过得非常的艰难。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我的姐姐》这部电影还是非常的好的,能够反映社会中的很多的现实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