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视配音和动画配音的区别
影视人物配音简单地说就是替人物说话;复杂地说就是由于某种原因,由配音演员为已经完成或已基本完成的影视剧中的由某一演员饰演的角色完成台词的录制;通过声音塑造和有声语言再创造准确生动地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影视剧配音是配音演员以原创人物的语言、性格、音色、音量、语音、语调、情绪、节奏为依据,需要对作品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配音演员只能在原片所提供的语境中,说人物“正在”说的话,哪怕他并不完全认同原片演员的表演,但是他不得不迅速调整,向人物靠拢,努力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剧中表演者的表演风格,让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具有强烈的规定制约性。
动画配音是配音演员以文字形象和动画设计师绘出的画面形象,也就是视觉形象为依据,通过自身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运用自己的声音展现动画人物造型的个性,把握语言节奏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再创造。由于动画电影是一种极端假定性的艺术,不受任何物理性质的约束,它无需模仿生活而只需解释生活,所以动画片的思维本身也不会受到任何物质现实的制约。
⑵ 谈谈东西方动漫配乐的差异
西方动漫的配乐更多的是古典音乐、交响乐,用旋律来表现情绪,用节奏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转变,在宏观场面,西方动画的背景音乐在听觉上的冲击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从通觉的效果上来看,西方动漫的配乐制造的画面感更强烈,荡气回肠。举个例子,迪士尼的米老鼠,梦幻工厂的电影动画,这些作品的配乐就很能这个特点。
东方动漫的配乐,典型的话运用自己的民族乐器,以及自己民族音乐的风格更明显,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的动漫,在自己作品的配音乐中很明显的带有民族风情的元素。比如,在音乐的旋律中,你能发现不同朝代的音乐风格,也能发现在某些旋律中运用了当时有名的乐器。向中国早期的动画《大闹天宫》和《哪咤》还有《人参王国》等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日本动画的背景音乐,如《怪化猫》《江户盗贼五爷》等也是很好的例子。
要说两者的关系,那就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比如西方电影动画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在故事的制作就是运用的中国的题材,因此,在动画的背景音乐上,也运用的很多中国音乐的元素,而这些主要是旋律方面的,使用交响乐表现出中式旋律。
又比如,日式的动画,也常常使用交响乐的形式来作为动画背景音乐,比如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就是典型的代表。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如下:
第一,是世界动漫产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结果。随着传媒的发展,已经文化的交流,动画领域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是动漫题材选择的结果。在还原故事题材的背景时,自然而然要随着题材的选择,使用与之相符的背景音乐的旋律,已经相关的乐器,和表现形式。
第三,是动画制作人和背景音乐制作人自身修养的体现。有些制作人,在学习期,就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这些印象必然会表现在其作品上。
⑶ 动画音效和真人影视的音效有什么差别
声音无非包含对白、音效、拟音、音乐,动画和真人影片的声音制作过程没有太大差别,但所有元素取决于影片本身,听觉一定要与视觉配合。如果动画电影是夸张的,声音就会有夸张的元素,正如很多真人喜剧影片也会用夸张的音效一样。如果动画很写实,那么声音也会写实。总而言之一个宗旨:声音跟着影片风格走,无论是动画还是真人。
⑷ 请问动画音乐和音乐动画有什么区别,音乐动画的定义是什么
动画音乐指的是,一部动画片的背景音乐,一部动画配的音乐主要是为了提醒这部动画片此时的表现主题。
音乐动画是指整部动画是配合一首音乐来制作的。
两者注意是主次之分。
⑸ 日本动漫音乐及中国动漫音乐的特点,发展趋势,有什么不同及相同
日本的对动漫音乐很重视,每次音乐的制作都会请一些明星制作团队来,提倡具有流行因素。中国的动漫音乐主要以教育为重点,不提倡情感方面的歌曲…两国个有不同的作风。
⑹ 动画电影音乐剧的区别~~~
动画注重画的连贯,是相对静止的,像以前那些最基本的书本动画,翻完一本书出现了一个动态效果,主题,内容可以很简单
电影注意情节,画面较动画有冲击力,与音乐剧的区别可以看看《音乐之声》来发现
⑺ 动漫原声集,印象集,电子乐,交响乐有什么区别
【原声集】原始声音轨道。OST一般是指电影中的配乐或者歌曲。其内容可包含片头曲(OP),片尾曲(ED),插曲(IN),背景音乐(BGM)以及角色歌(CS)等等。
【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印象集是作曲家根据和导演的交流作的初稿式的音乐集,伴奏集(原声碟)就是电影最终放映时的配乐.因为印象集中的音乐很多没有出现在最终的影片中,所以也有一定可听价值和收藏价值
【电子乐】从广义上来说,电子乐(Electronica)这个词可以指很多的音乐类型http://ke..com/view/294142.htm这里是网络叔叔讲的。去看看就知道了。
【交响乐】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http://ke..com/view/39082.htm
我认为吧,如果LZ喜欢某一部动画片或是电影电视剧的话,应该是收藏OST比较好。因为听OST最能还原当时看那个动画片的心情。我喜欢那个感觉。
⑻ 日本动画电影OST区别
OST是Original Sound Track的缩写,字面意思是原始声音轨道(影视原声大碟),也就是电影所有音轨中储存背景音乐(或者歌曲)的轨道。
OST一般只会收录BGM,还有有时候会收录OP、ED的TV size版,也就是动画播出时所唱的OP、ED的那种比较短的版本。OST是不会收录任何插曲和OP、ED的完整版的。
⑼ 国内外动漫动画音乐的现状分析, 。。。。。。。。是 动漫 音乐 音乐!!!
你好!
说到动画音乐就要说到动画,动画简单来说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音乐与动画更是骨肉相连。首先,动画是音画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人们坐在电视旁看动画的一大原因,就是想听声音刺激。动画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有除了摄影绘画之外的表达形式。其次,动画具备多种节奏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等等。只有音乐这种形式和动画在节奏上是非常统一的,其它艺术形式就略差一些。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动画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
下面我就先来说说我国动画音乐现状。
其实我国这几年都有大力发展动漫产业,不仅在全国各处兴建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而且每年还会举办些国际动漫节。虽然对于动漫本身的细节可谓是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呵护、面面俱到的关怀,但对于动漫产业周边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却并没有投入成比例的热情。当然这存在着众多主客观因素,我大致归纳以下两点:
1.目前国内动漫产业发展的布局尚不够合理与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音乐产业的不够成熟有关的。比如像我国的电影,如今的发展力度以及人才储备,早已在国际三大影展打开了一片天空,但即使如此,我国大片的配乐几乎全部都是邀请国际音乐人来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很少。发展成熟的电影产业尚且如此,又怎能奢望未能进入主导地位的动漫产业音乐会十分优秀?
2.中国的动漫事业起步虽晚,但凭借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已经在形象、情节上设计出了许多本土化的优秀动漫作品,可惜的是我国动画的音乐,基本上都有以下情形之一,一种就是延续五、六十年代的动画歌曲复古风格,把现代青年当作爸爸爷爷时代的青年来看,缺少必要的流行元素;而另一种就是将音乐制作工程包给一些能够受理任何行活的广告公司,但很多音乐人对待动画音乐,就像对待广告一样,充满一股广告的味道,并不能真正体现歌曲的价值。
下面我再来说说日本动画音乐现状。
这就不得不提日本动漫产业,作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动漫也是该国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大批爱好者,据说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因为这种前提,日本动漫市场越来越完善,而动画本身的播出市场并不能满足投资商要求,所以图书、音像制品市场与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一般都是他们投入的重点,当然动画音乐就是重点之一。那日本动画音乐为什么先进呢?我也做了以下归纳:
1.日本动漫产业相当成熟,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推广度非常之大,而且日本动画本身早已不局限于单个年龄层,逐渐趋向于大众化,动画音乐自然也更接近于流行。所以,日本动画歌曲许许多多都是由日本国内的一线歌手演唱的,比如说滨崎步、仓木麻衣,当然也有一些歌手也依靠唱动画歌曲逐渐蹿红于日本娱乐圈,比如说坂本真绫、水树奈奈。
2.动画音乐的精髓在于能够完美融合到画面和剧情中,并使得三者交融更好地呈现给观众,这个特点与电影配乐有很大的共同点,而日本动画音乐相较与其他一点就是它融入了许多电影音乐的元素,例如OST、BGM等,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特点,例如DRAMA、IMAGE SONG等,这就要求更高的音质与更佳的效果。当然这与日本动漫产业链有关,对于投资商来说赚钱才是最终目的,所以也时常会出现卖音乐碟比卖作品本身好的情况。不过也正因为此,投资方更有热情投资制碟,用户为了高质量动画歌曲而买碟,产生一种良性循环。
3.日本音乐的创作氛围是非常好的,日本的音乐人并不拘泥于通俗,他们往往以更多的视角阐述音乐,他们可以融入浓烈鲜明的名族风情,也可以点缀明快活泼的西方色调,这使得音乐更加多元,令人觉得同一个音乐人的音乐可以这样不同。正是如此,日本的配乐在世界上展露锋芒。正因为菅野洋子、久石让这些配乐大师的手笔,日本动画音乐也上升了一个高度。
本文系原创,希望能给你帮助!
⑽ 电影、主题音乐与配乐的区别
主题音乐
是指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音乐,电影里经常用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而言,一部电影只有一首主题音乐,该音乐可以在特定的画面场景反复出现,特别容易出现在电影的结尾,以起到烘托主题的渲染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007,碟中谍,星球大战,黄飞鸿
配乐一般是指在电影中,按照情节的需要配上的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多是为了配合情节发展和场景的情绪,
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以增强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