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把照片处理成电影胶片的效果
1,下载一个光影魔术手APP,然后打开光影魔术手这款软件,进入光影魔术手的操作界面如图所示:
❷ 如何用相机拍出电影胶片的效果
从电影中汲取了灵感。分析了人物的角色,故事,视觉方面,例如光线,构图和颜色,并将其用于图片中。拍摄时,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的英雄是谁,他的角色是什么,他在哪里以及在那儿做什么。
如果要用电影照片拍摄照片,则需要转向电影。但是摄影和电影不是一回事,因此,还应该分析喜欢的摄影师的作品。寻找世界上最好的导演,至少看几部电影。
❸ 如何在PPT中加入电影胶片效果
在PPT中加入电影胶片效果的步骤:
1、在幻灯片里先插入高度相同的图片;
❹ 电影特效是怎么制作到胶片上的
电影先拍了,然后再制作,这个制作包括剪辑,加特效,加音效,然后合成一部影片。然后再转化成能在电影院放的胶片
而不是加在胶片上,照你这么说,那动画片怎么办?
我学编导的,可信可不信。我还是希望你不可信其无
❺ 电影胶片的分类
电影胶片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照胶片规格分类,常用的有:
65mm胶片(有时也叫70mm胶片,成本非常高,多见早期的高成本电影以及IMAX影片,15齿孔的IMAX画质18K以上,普通65mm影片画质约12K),
35mm胶片(135胶片,最常见,画质约6K),
16mm胶片(纪录片常用,画质2-4K),
8mm胶片(早期娱乐以及家庭摄影机常用,画质非常一般)。
按照色彩分类 胶片可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
黑白胶片:在透明片基上涂布卤化银感光剂。 彩色电影的摄制采用的是减色法彩色胶片。最早成功的减色法彩色电影要推1927年问世的特艺色,由于拷贝的制作采用染料转印法,故又称染印法,发明人为H.T.卡尔马斯博士。按照这种方法,用一台比较复杂的分光束摄影机同时拍摄成 3条分别感受红、绿、蓝光的底片,然后从这些底片印制出 3条浮雕模片,分别染以青、品红、黄三补色染料,再迭印在一条空白片上,即成为放映用的彩色拷贝(见染印法)。
8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彩色电影胶片都是减色法多层片。这种胶片将分别感受红、绿、蓝三原色光的三层乳剂迭涂在同一片基上,经摄影曝光、冲洗后即可得到彩色影像(见内偶法多层彩色胶片)。 由片基和感光乳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涂在乳剂层表面、防止外力致伤的保护层,涂在乳剂与片基之间促使两者黏合的底层以及涂在背面起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的背面层。
❻ 135胶片的由来
首先说35mm电影胶卷,35mm指的是胶卷的高度为35mm,由于上下两端有齿孔,所以有效高度为24mm,这种胶片的单幅图像感光面积为24mm*36mm。
135胶卷采用的是35mm电影胶片,35是其高度,那么,前面那个1是怎么回事呢?Oscar Barnack设计的莱卡相机首先使用35mm电影胶片,但是一开始胶片必须先装进可重复使用的暗合里,把片头剪去,才可拍摄。1934年,柯达公司引入了一次性的135胶卷盒,这实际上是德国斯图加特的Nagel相机厂的发明,柯达收购了该厂。柯达于1935年正式推出135柯达彩色胶卷。所以,135的那个1是指有别于可重复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135胶卷的完整定义则为“采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胶片”。
常见35毫米黑白胶片主要有标准暗盒的35毫米胶片及盘装35毫米胶片两种规格,后者只需准备几个空的暗盒即可自己分装,故较便宜。
胶片的主要技术指标
下面我们列出当前市场上供应的有关黑白胶片及其尽可能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其中包括均方根颗粒度 RMS、每毫米多少条线的分辨率、价格以及识别胶片的编码。
其中均方根颗粒度的数值可以用来表明胶片颗粒的相对大小,均方根颗粒度每增加 1,乳剂影像的颗粒即增加为原来的两倍。例如,均方根颗粒度为RMS 5的胶片颗粒,比均方根颗粒度为RMS 4胶片的颗粒会大两倍。但需要注意的是,负片的均方根颗粒度与幻灯片的均方根颗粒度是不能直接比较的。一般来说,负片的均方根颗粒度需乘以2.5,即可以相当于幻灯片的均方根颗粒度。
最新推出的柯达负片不再标均方根颗粒度,而代之以印片颗粒系数,这一指数不能与均方根颗粒度进行数值转换,这就难以在柯达胶片与其他厂家胶片之间进行比较。柯达的印片颗粒系数 PGI为25时,为胶片颗粒度的视觉极限值,而每相差4个单位的数值,即可以正好显示出颗粒的明显差别。柯达公司所提出的PGI指数,是根据14英寸的看片距离,观看4×6照片为基础确定的。
影像的锐度是胶片颗粒大小的函数,锐度(表示影像明暗两部分边缘之间的清晰程度)与分辨率(每毫米胶片影像能够表现出多少线对)之间具有不同的涵义。锐度能够更准确地用 MTF(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加以表现,即对照原测试标版自身的锐度,以百分比为单位画出的一条胶片再现测试标版准确程度的曲线,但由于在文章中,这样的曲线会占去大量的篇幅,因而本文只标示分辨率。
需要注意的是,分辨率又与主体自身所表现的反差相关,当本文中同时列出两个分辨率数值时,前者表示为高反差(1000:1)标版的分辨率,后者表示为低反差(1.6: 1)标版的分辨率。如果只列一个数,给出的就是高反差标版的分辨率。
胶片的价格是厂家最近给出的36张装胶片的市场价格(除非这种胶卷没有36张装的规格,即指明为特定的规格),而且仅仅用来比较相互间的差价。市场的价格是随时在变化的,实际价格应当是你所在地分销商的定价,有时你还可以与他讨价还价。
胶片商店的广告中常常会列出各种胶片的ID编码,所以我们在文中也特意标明了各种胶片的ID编码。
下面所列黑白片是按照感光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所报价格是编者2000年4月末从北京祥升行影像材料销售中心获得的零售单价,仅供参考。
❼ 电影胶片的介绍
电影胶片 (FILM)1、电影胶片 制作影片用的感光材料总称。
2、电影 一般影片的通称,与“MOVIE””同义。
❽ 16毫米的电影胶片南京有买吗
1楼,怎么形容你给我们更多人的感受呐?
知道楼主问的是什么胶片嘛?电影胶片!电影机用的胶片!旅游景点?还相机出租??呵呵,试问即便到那里就那里的小摊主知道或者见过电影机嘛??你说的是135胶卷吧?能拍36张的那种?
没有错!135胶卷其实就是一种电影胶片----35毫米胶片(但是电影机用和135相机用的过卷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量你也不懂!不是小看你),再者1楼,你知道电影机1秒钟正常的拍摄方式要拍摄几张画面底片嘛?24张(这一点想必你倒是能知道的),那好旅游景点即便能买到的36张的135胶卷,就是装到了35毫米电影机上能拍多少时间??呵呵----可能只能记录1.5秒的影像吧?……
还有,人家楼主问的是16毫米胶片!懂吗?
16毫米胶片1923年由可达伊士曼公司投入市场,其目的就是为了将电影普及到广大群众家庭----因为胶片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洗印,放映设备都比35毫米来的便宜多了。当然还有一种8毫米胶片,即我们常常听到的“超8”其诞生也是如此……
相关参考(谢谢回答者):http://..com/question/154695618.html?si=9
楼主16毫米的胶片8毫米胶片都没有了,早已停产!(有也是过期的残存品)很遗憾,起码个人觉得如此。因为上世纪录像带,录像机,摄像机,家庭磁带摄像机,之后的V8等等不断推出,相对昂贵,画质音质又不怎么好,并且麻烦的家庭电影机已经渐渐没有了市场。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以后与楼主在有关方面多交流。上一张相关图片,这是我收藏的一台16毫米电影机以及胶片(奥地利产,当时小有名气),当然现在没有实用意义了,但是机器性能正常。
❾ 8.75毫米电影的相关电影胶片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16毫米电影日益专业化,8毫米电影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1961年,带有磁性声道的 8毫米影片进入市场,使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与日俱增,同时也用于工业、商业等方面。1965年,出现超8电影后,才逐步被其取代,但尚存在。超8毫米影片胶片高度和原来一样,但由于缩小了片孔和画格间隔使得画格面积比原来增加50%,这就克服了标准8毫米影片画格面积小、摄像欠清晰、亮度不够等缺点。下面具体介绍上述几种不同胶片的电影。
超8毫米电影
超8毫米电影简称超8电影。是一种片宽仍为8毫米,但画面面积则较标准8毫米影片大50%的改良型8毫米电影。1965年,伊斯曼柯达公司为了充分利用8 毫米影片面积,扩大画面,降低放映的放大倍率,提高清晰度,改善颗粒现象,而设计生产出此种新型8毫米电影。其摄影画面宽5.39毫米,高4.03毫米。由于需要扩大画面面积,故对输片齿孔也做了相应的改进。超8电影问世后,以其优异的放映质量,深受业余爱好者的欢迎,并迅速在科研、教学、工业、商业等各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从而逐步取代老型的标准8毫米电影,特别是其光磁声带结合的有声拷贝,使用极为方便,在许多远洋轮船和民航飞机上,旅客在看超8电影时可以通过耳机选听两种语言。超8影片可以直接摄制,也可通过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缩制。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35毫米胶片上一次缩制四条超8拷贝,加工后裁切成单条。
8毫米电影
8毫米电影亦称标8(标准8毫米)或常8(常规8毫米)电影。指窄胶片系统中最小型的、胶片宽度仅8毫米的一种电影。其摄影画面的尺寸为:宽4.39毫米,高3.30毫米。8毫米影片又分“单8”和“双8”两种。“双8”系16毫米胶片上并列两条8毫米影片,摄影、洗印后分切成单条8毫米影片。8毫米影片可直接用8毫米胶片摄制,也可用16毫米或35毫米影片缩制。1932年,8毫米电影问世,为业余电影爱好者拍摄家庭娱乐影片等提供了更为轻便、经济的手段,并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普及的业余电影形式。
其中由乔·舒马赫(Joel Schumacher)所导演的影片《八毫米》主要是围绕着一个8毫米宽的带有犯罪纪录的小电影胶片为题材所展开的,可见8毫米电影在电影界中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16毫米电影
16毫米电影胶片宽度为16毫米的电影,是窄胶片体系中应用最广的一种电影。1923年,由伊斯曼柯达公司引入市场,当时只供业余电影爱好者拍摄家庭娱乐影片使用。16毫米无声片画面放映尺寸为宽9.65毫米,高7.21毫米,每边各有一个齿孔。进入有声电影时代后,拷贝改为单边齿孔,另一边则用作声带位置(光学声带或磁性声带)。由于16毫米电影设备轻便,胶片和加工费用较低廉,加上感光乳剂技术的不断进步,改善了放映影像的清晰度和颗粒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科教、新闻、工业和商业等各部门。同时也用以制作故事片,供中小城镇电影院或偏远地区放映单位使用。中国现有农村放映队,大部分采用16毫米电影。16毫米电影可直接用16毫米胶片拍摄,然后印制16毫米放映拷贝,或从标准型35毫米影片缩制拷贝。反之,也可用16毫米体制拍摄原底片,再放大印制为 35毫米放映拷贝。此外,国外还有一种超16体制,是专为拍摄并放大宽高比为1??65∶1的35毫米非变形宽银幕(遮幅宽幕)影片而设计的,用这种体制拍摄的原底片,其画面横向扩展到声位区从而充分地利用了16毫米胶片的有效面积并简化了宽银幕影片的摄制工作,使其更加灵便。
纳乔·塞达(Nacho Cerdo),西班牙人。是在早期拍摄超8毫米电影和家庭录影带的时代对拍摄电影感兴趣的。从巴塞罗纳的记者学校毕业后,他又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学习了电影课程。在那里,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16毫米的短片《the Awakening》。从此踏上了电影之路。1994年,他和伙伴成立了一个公司,塞达指导了他的第二部颇受争议的短片《Aftermath》此外他还担任过另外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而《遗弃》是纳乔·塞达的首部长片。
❿ 怎么把视频做成电影胶片效果
制作老胶片电影的效果是编辑视频中常见的特效,可以用会声会影制作这种效果的方法,如下回答:
一、找胶片视频素材
方法一:在素材网站上找视频滚动胶片素材,下载(如图一)。但是现在大多数素材网站都需要收费,只推荐给有预算的用户。
图 7:编辑视频效果
以上就是介绍的会声会影制作老式胶片电影的方法,可以看出,会声会影的操作非常简单,界面简洁好上手,但效果可以媲美专业级的视频编辑软件。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会声会影软件的内容,如怎么把照片做成视频,可以到会声会影的中文官网下载试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