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岩井俊二电影的忠实拥护者,我发现岩井俊二的很多电影里都采用了德彪西的音乐作为配乐,常常表现出一种青春的唯美感。通过关于莉莉周的一起这部电影,我在爱上了岩井俊二的电影之后,又爱上了德彪西的钢琴。虽然我很喜欢他,爵士乐先驱听起来也很牛,但是德彪西跟爵士乐真的没多大的联系就更谈不上是什么先驱啦。
德彪西如果要说跟爵士乐有那么一点联系的话,那就是借鉴了一点爵士乐方面的东西,然后再加以自己的创造。他虽然在音乐方面有先驱这一称号,但那是在印象主义音乐上,跟爵士可没有啥关系。
综上说书,德彪西是爵士乐先驱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他虽然在音乐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对后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不是在爵士方面,这个说法实在是太可笑啦。
『贰』 求一些电影!关于艺术的!尤其是音乐类!
贝多芬:
较老的一部《贝多芬传》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左右的吧,在电驴上可以找到,卓越网上也有卖,才六块二,很便宜。
最近的一部是《不朽的恋人》,也叫《贝多芬传》,比较好找,迅雷上也可以下。
还有《贝多芬情史》,同系列的还有《舒曼情史》,《德彪西情史》,都是大音乐家,看看情史也有助于理解作品吧,呵呵。
莫扎特:
电影《莫扎特传》很好找。
电驴上还有个资源叫《寻找莫扎特》,不是电影传记,应该算纪录片,也不错。
卓越上有DVD《莫扎特:美国历史频道人物志》,当然也有《贝多芬:美国历史频道人物志》,没买,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你可以试试。
肖邦:
《春光奏鸣曲》也叫《我爱肖邦》,休.格兰特主演的。
《一曲难忘》,这个比较早。
李斯特:
电影《李斯特狂想曲》,这个没看过,据说是将他成功培养一名吉普赛男孩的经历。
还有个《李斯特狂》,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帕格尼尼
1989年电影《帕格尼尼》
约翰.施特劳斯:翠堤春晓。
杜普雷:《她比烟花寂寞》本质上个人不太相信这是杜普雷。
还有《shine》——闪亮的风采。
搜关键词“音乐传记电影”,还能搜到一些其他的,自己再看看吧。
『叁』 电影《艋舺》里有首英文歌曲叫什么
是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但是一定要 李玖哲 演唱的啊
『肆』 听到有首男女对唱歌曲,里面当中有段音乐是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知道有一首同名歌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不过是女歌手谷岛瞳独唱的,实在找不到她有没有和人合唱过的信息··········
另外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用德彪西的《亚麻色的少女》作为插曲
『伍』 电影《暮色》中的插曲是德彪西的哪首钢琴名曲呢
引言:电影《暮色》中的插曲是德彪西的哪首钢琴名曲呢?暮光之城是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喜欢看的一个美国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也是讲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受到了很多粉丝的欢迎,里面有很多非常好听的钢琴曲。而里面的差距就是德彪西的月色,是非常好听的,而且也让很多人作为了婚礼的神曲。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讲一下,暮光之城里面的剧情。
在暮光之城5部电影中,很多音乐都是非常人喜欢的。其实最出名的不是德彪西的这首约束,而是专门为贝拉写的催眠曲。这首歌也是被很多人喜欢,同时也很多,用在婚礼上也非常的神圣和美丽。所以音乐也是有莫大的张力的,正确的音乐使用也能为一部电影增添不少色彩,这在很多电影中都可以反映出来。
『陆』 德彪西的月光曲常被用于日本影视剧,这其中是有什么典故吗
德彪西的《月光》像梦幻般闪烁着朦胧的光与色彩,有印象派独有的风格,细腻的富有动感的让人有莫名的伤感。而《莉莉周》中用了月光其实真的再好不过了~它既能表现出少年正值青春的舒适安详感,同时又符合主题,残酷的青春终究还是要背负着挫败和伤痛。尤其在原野上,朦胧而又飘逸。
其他电影也是一样的。
我一直觉得日本文学其实就是那种小清新与犯罪同在的集合体啦~
其他国家的片子肯定也有很多的只是你没有看到那么多的小清新文艺片啦
『柒』 电影"指挥家" 女子乐队演奏的曲目是什么
影片的编导根据情节的发展,配上了许多我们熟知的音乐片段。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典音乐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编导对于不同时代音乐的喜好。即;尊崇巴赫,喜爱德沃夏克,追随马勒、格什温、斯特拉文斯基。
并且这些配乐和情节是那么契合。举例来说:
影片的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
安东尼娅全家在街头上观赏的音乐并使得她养母头疼的是苏萨的《自由钟进行曲》;
安东尼娅在法兰克和指挥家里弹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富豪募捐会上,安东尼娅和罗宾等组成的乐队演奏的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当安东尼娅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疯狂的弹奏钢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安东尼娅在德国指挥的首场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和《美国组曲》;
在安东尼娅圣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风琴弹奏的是巴赫的《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
在美国第一场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
最后的结束曲是埃尔加的《爱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