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知名名曲,经常作为电影,视插曲的作品有哪些!先谢谢了。
电影中一般用世界名曲的比较少,因为每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电影配乐。
反倒是电影音乐会经常被用在电视节目或广告中:
电影《征服天堂》主题音乐
电影《与狼共舞》的“约翰·邓巴”主题
电影《燃情岁月》的“路德劳斯一家”主题
电影《七侠荡寇志》主题音乐(俗称“万宝路进行曲”,万宝路广告中用过)
电影《夺宝奇兵》进行曲
电影《阿甘正传》主题音乐-“羽毛”主题
还有很多经典的交响乐作品,也都被用在了电视节目或广告中:
《春之声》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流浪者之歌》
《四季》之春
音乐剧《猫》中的《回忆》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
轻歌剧《奥菲欧在地狱》-《康康舞曲》
《G弦上的咏叹调》
《卡农》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奏
《轻骑兵》序曲(高潮部分)
《威廉·退尔》序曲(高潮部分)
《奥林匹克运动号角和主题曲》
《波莱罗》舞曲
《春之祭》(开头部分)
《红旗颂》
《凯旋进行曲》
《行星组曲》之木星:欢乐之神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耶稣世人喜悦的期待》(监狱兔中每集必放的音乐^_^)
⑵ 电影《1921》选用广州交响乐团演绎的《红旗颂》作为配乐,你怎么看
在全国各地上映的影片《1921》是黄建新总监制兼电影导演、郑美猴王协同电影导演的“庆贺我党创立100周年纪念”关键电影,叙述了近百年前改革先行者的小故事,一个充斥着青春年少和热血的故事。电影以时期“截面”角度进入,聚焦点1921年前后左右,互动式再现了近百年前汹涌澎湃盘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间时刻——来源于五湖四海年龄结构仅27岁的热血男儿们,提升国际性各股繁杂阵营的监管和跟踪,上海市区共聚物顺利举办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印证我党的创立。
《红旗颂》是由刚得到“七一徽章”的知名音乐家吕其明写作的交响诗,吕其明也是2020年“七一徽章”获奖者中唯一的作曲家。《红旗颂》于1965年写作并巡回演出,勾勒了1949年10月1日我国创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景。它以宏大庄重的歌唱性的节奏,主要表现了中华人民在红旗轿车的引导下,勇敢坚强不屈、奋发图强的改革气魄,热情讴歌汽车了伟大的祖国红红火火的繁华景象。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庆贺我国创立七十周年的十一国庆联欢主题活动表演中,由包括广结以内的全国各地16支出色岗位交响乐团构成的“上千人交响乐团”做为全场主题活动的开局,弹奏了这首歌曲子的管弦乐改写版本号。
⑶ 关于《红旗颂》资料 急用!!多帮忙
《红旗颂》由我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于1965年,在当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取得巨大的成功,轰动了整个世界乐坛。后来,作为电影《开国大典》的电影音乐,《红旗颂》的每一次出现都让新中国成立的盛典在眼前再次浮现,乐曲也因此称为许多红色经典的音乐会、歌舞剧保留的曲目和配乐。乐曲运用凝练概括的象征性手法,以通谷鲜明的音乐语言和强功能结构的和声背景所烘托的波浪式旋律进行,热情讴歌了1949年月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连接部,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乐曲逐步发展,转向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使节奏富于动力,将乐曲抬上一个小的高潮。
号角又响了,中间部分的颂歌主题变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仿佛看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自强不息,战斗不止的雄壮步伐以及高举红旗奋勇前进的豪迈气概。
第三部分是主题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时刻,尽情歌颂的情绪。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劲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关于吕其明
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他从小酷爱音乐,十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他的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起吕其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奏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曾为《铁道游击队》、《家》、《红日》、《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南昌起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曾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其中《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曾获全国优秀歌曲奖。在影片《城南旧事》的创作中,以别具一格的乐思,富有时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乐和画面在风格上和谐一致,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其他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郑成功》(与他人合作)、交响诗《铁道游击队》、随想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十余部,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与他人合作)等歌曲百余首。
⑷ 谈谈您听过了《红旗颂》这首交响乐曲的感受。。
感受如下:
《红旗颂》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结构。该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显然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
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沉着刚毅的脸庞;再现部虽然只出现了“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4)红旗颂电影音乐会谷佳倪扩展阅读:
1965年,上海市为举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始公开征集演出节目。当时,主办方在挑选各单位报上来的初选节目时,认为其中主旋律作品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于是,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等音乐人,点名将创作任务交给吕其明。
为了创作好该曲,吕其明在一周时间内,辗转思考,他试图寻找一个表现“红旗”主题的切入点。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吕其明的脑海中。
最终,他完成了该曲的初稿。创作过程中,吕其明认为要尊重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因此将创作重心放在旋律的表现上。
⑸ 《红旗颂》的歌词
以下是由军人诗人薛锡祥创作的《红旗颂》歌词:
美丽的蓝天上,五星红旗飘扬
庄严的旗帜,你闪耀光芒
心中有你,我们奋发向上
心中有你,我们荡起
理想的双桨,捧起祖国的太阳
同一面的旗帜下,我们排成行
同一定晴空下,我们挽起臂膀
啊~ 啊~ 我们播种,美好的希望,走向明天的辉煌
美丽的蓝天上,五星红旗飘扬
庄严的旗帜,你闪耀光芒
心中有你,我们奋发向上
心中有你,我们荡起,理想的双桨
捧起祖国的 太阳
歌曲简介:《红旗颂》是由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歌曲作曲人简介:《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他从小酷爱音乐,十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
他的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起吕其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奏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⑹ 《红旗颂》歌曲原唱是谁
《红旗颂》是一首交响曲,是没有原唱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采用了主题贯穿发展的奏鸣曲式结构。乐曲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显然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呈示部的第一主题也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双簧管与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
展开部虽然来自“红旗主题”,但在节奏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一首机智果敢的进行曲,仿佛能够看到在红旗的引领下,革命者们奋勇前行时沉着刚毅的脸庞;再现部虽然只出现了“红旗主题”,但国歌动机的加入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6)红旗颂电影音乐会谷佳倪扩展阅读:
《红旗颂》的创作源于1965年2月的一次上海音乐家协会党组会议上,与会的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黄贻钧、瞿维和吕其明等人,共同决定由年纪最轻且有一定创作经验的吕其明,赶写一首标题为《红旗颂》的管弦乐作品。
虽然时间紧、任务重,对新中国充满感情的吕其明毅然接受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被捕入狱英勇就义的父亲、慷慨赴死前赴后继的先烈、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同电影画面般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短短一周时间,几乎足不出户的他奋笔疾书完成了《红旗颂》的初稿。
⑺ 音乐欣赏有感
交响乐《红旗颂》欣赏有感
有一首乐曲,一首应该永存于史册的乐曲,时时萦回激荡在我的心头,如浩浩长风,一直伴随着我人生汹涌的激流长河,屈指数来,已经三十七年了。
它,就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同志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1930出生。他从小酷爱音乐,十岁随父去淮南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他的父亲吕惠生是一位革命烈士,在战争的峰火中为国捐躯。1945年加入中国。1949年起吕其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奏员。1951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5年回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历任上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是中国音协第四、五届理事 。曾为《铁道游击队》、《家》、《红曰》、《白求恩大夫》、《庐山恋》、《南昌起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近四十部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作曲,并曾为《秦王李世民》、《向警予》、《秋海棠》、《阮玲玉》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广播剧作曲。其中《庐山恋》的插曲《啊,故乡》和歌曲《你应当留下什么》曾获全国优秀歌曲奖。在影片《城南旧事》的创作中,以别具一格的乐思,富有时代感的旋律,使影片音乐和画面在风格上和谐一致,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其他音乐作品有交响乐《郑成功》(与他人合作)、交响诗《铁道游击队》、随想曲《霓虹灯下的哨兵》、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十余部,以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与他人合作)等歌曲百余首。 创作经历——
1965年2月,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次党组会上,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等就对上报的“上海之春”音乐会初选节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一致认为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中国==的现代题材作品还应加强。因此,决定由青年作曲家吕其明赶写一首,黄贻钧建议曲名定为《红旗颂》。欣然接受这一艰巨创作任务的吕其明,在进入作品的酝酿构思时,就陷入了对往事激动的回忆之中。红旗是革命的象征,在南湖小船的油灯光中,在那井冈山的绿竹丛中,在遵义城的堞墙,革命圣地延安,淮海战役的阵地前,凡有革命者战斗过的岗位,都有红旗飘扬。红旗又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吕其明的父亲吕惠生原是==战争时期一位高级干部,1945年9月不幸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吕其明是在红旗下长大的。1940年,他刚满10岁时,是父亲带着他和姐姐参加了新四军文工团。他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经受着锻炼与考验。1949年5月,他随部队进入上海。从此,每逢国庆礼炮轰鸣,国歌嘹亮,人群如潮,红旗似海,他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长期战斗生活的往事以及他在红旗下成长的历程,像电影一样,一一在眼前闪过。他热血沸腾,心潮激荡,夜不能寐,乐思源源而来,他决定写一部以开国大典为背景,气势磅礴,优美雄浑,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听的管弦乐作品。经过一个星期的曰夜拼搏,激动的泪水伴他写完了《红旗颂》。当年5月,《红旗颂》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获得成功。如今年已七十多的吕其明说:“36年来,《红旗颂》没有被人们遗忘,这使我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作曲家要通过毕生的努力,去歌颂时代、歌颂党的事业!”
⑻ 帮忙找关于<<红旗颂>>的歌词或故事
赞作曲家吕其明先生<<红旗颂>>是上影乐团大作曲家吕其朋先生的大作,他也是我崇拜的大作曲家也是我的偶像。他的大作可多了,他200多部电影作曲写音乐。是位高产率作曲家,作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艺术功底创作上一,贯严肃认真勤奋刻苦,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