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邓稼先》一文中为什么要用五四时期的那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在邓稼先英文中为什么要用五4世纪的那首歌曲作为音乐背景,这个就不确定了。
Ⅱ 求关于五四运动的记录片或电影。
1、把反映五四运动的《我的一九一九》。
2、《我的法兰西岁月》描写邓小平留学的,还有周恩来。
3、《开天辟地》描写共产主义在中国萌芽的。
Ⅲ 有没有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
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奋起高呼,奔走街头,为民请命,抗议北洋政府的不作为,抨击列强对中国的无理压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也由此而来。下面推荐几部有关五四运动的电影:
1、《我的1919》
影片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离不开千百万青年奔走抗议。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2、《伤逝》
影片根据鲁迅的短篇名作《伤逝》改编,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剧发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征,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奋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妇女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解放问题。
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五四青年人的不畏艰苦,积极向上,挥斥方遒的精神风貌却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3、《建党伟业》
影片用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
重温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历尽千难万险和不懈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4、《开天辟地》
影片通过“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陈独秀出狱”、“李大钊演讲”、“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共产国际代表抵沪”、“‘一大’会议风波”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恢宏画卷,让观众领略和感悟到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Ⅳ 紧急!加分!五四运动 学生游行 背景音乐
团结就是力量也可以。
Ⅳ 帮忙推荐一下关于五四运动,或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电影电视剧
《青春之歌》,《李大钊》
Ⅵ 做五四运动的幻灯片,用什么背景音乐
共青团团歌
Ⅶ 如何评价《建党伟业》
写作思路:把你观看建党伟业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我认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电影,而却要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有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
让我看了热血沸腾。《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
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多岁了,从当年的“腥风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够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
只有爱国,才能让我们感知责任,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文明之路。才能使我们青少年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Ⅷ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如何对其评价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可以从影片内容、影片演员、影片音乐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正文:
1、影片内容:
《建党伟业》全景式地讲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准确地呈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影片较好地完成了对于建党历史、特别是对于建党历史背景的展现,使建党的展现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影片交代很清晰,而且简明扼要。
(8)五四运动电影音乐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于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
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
Ⅸ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其杰出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参加运动,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9)五四运动电影音乐扩展阅读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6、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五四以后,中国出现了大小40多个文艺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文学巨匠,如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郭沫若、郁达夫等。
Ⅹ 请问与五四青年节的有关电影片段有哪些
《我的1919》《高考1977 》《伤逝》 《开天辟地
我的1919——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风云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表现了一个“弱国”(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伤逝》------- 1919年,苏联十月革命的春风已经徐徐吹进了中华大地,“巴黎和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终于引发了震惊全世界的“五四”运动,反动当局拘捕了进步刊物《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和大批爱国的青年学生。
在全国各地人士的声援和压力下,反动当局又被迫将陈独秀释放。创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设想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头脑中开始酝酿,他们摆脱了敌人的跟踪,想方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了联系,并得到有力的支持。 1921年7月23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1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汇集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逃避反动军警的搜捕,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党章,开天辟地的宏图大业在这条小船上伴随着低声的,却又是震响环宇的“马克思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而奠定。
五四青年人的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在影片中精彩呈现。
伤逝——向新生的路跨出第一步
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影片根据鲁迅的短篇名作《伤逝》改编,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剧发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征,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奋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妇女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解放问题。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
电影不是生活,生活比电影苦。”